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与困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与困惑

作者:仲浩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08期

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笔者作为实验区的一名历史教师,全程参与了高中历史的教学改革,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与困惑,而这些问题与困惑阻碍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

发展。现将个人看法提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一、在实践上遇到了具有共性的问题与困惑

1.你用的是什么版本

新课程打破了一种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按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已经走出了一大步,那就是一“标”多“本”。“标”就是课程标准,“本”就是有多种版本的教材。在一种版本下,既有必修3个模块,也有选修6个模块。高中历史原先的研究都是基于一套教材,因此,走遍全国各地,大多数老师用的是一套教材。现在的情况变了,即使是相邻的两个城市所用的版本都可能不同。教材的多元竞争时代从此开始了。

2.你来得及教吗

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使传统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师生平等交往,教学互动,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课堂气氛。但教材的编写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高中历史必修课增加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可以说内容增加了两倍,可是教学的时间只增加了原来的一半。于是乎,教师们上课无法按照课时计划进行,很多内容都是压缩饼干,教师不讲解,学生根本弄不明白。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充分展开,往往由于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一对突出的矛

盾。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考试怎么考

这个问题最头疼。新课程教材先行,评价滞后的毛病终于在实践中显现出来。课程标准本

来是很抽象的,比如:了解汉至元的政治制度演变。这句话可以浓缩成几个简单的史实,也可以写出几十本专著,学生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谁也说不清。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很多麻烦。

二、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与困惑

1.教师方面,素养不够

在教改实验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知识储备的不足: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史学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学科科研能力;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习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学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课程开发者。但是目前教师面临知识老化、知识面太窄,学科渗透能力不强的问题,教师的继续教育又明显滞后,这种局面不改变,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2.学生方面,基础不实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所谓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熟练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我们的众多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知识没有系统性,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通史知识的回忆和能力、方法的养成。这给教师增加了难度。

3.学校方面,条件限制

我们的教学是在比较理想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开放式的教学需要物质与好多非物质条件的支撑,但在实际上我们做不到。有的老师说我们是“四无”,无时间、无环境、无资源、无设备。的确,我们所听到的、见到的示范课,无不是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仅有一本书的情况下怎样搞好课改?这个问题看起来很荒谬,但却是我们很多教师面临的实情,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新课改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挑战,历史教师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

三、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面对新课程的诸多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而应该积极应对,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来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正确认识新课程下三个角色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前提。

1.新课程下的学生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性进行学习。学生也是独特的人,他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实施新课程必须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性的人看待,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所教学生的情况、要求和认知的发展规律。

2.新课程下的教师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新课程评价的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地去了解以往的上课与新课程要求对照有何不足,然后扬长避短,并按新课程、新理念充实自己、改变自己。

3.新课程下的课堂和教材

新课程下的课堂具有传递、交往、情感归属、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五大功能。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是唯一的场所。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素材之一,并不是全部。新课程有多种版本的教材,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师只能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总之,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有志者事竞成,任何一次的改革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我们应当根据教材的变动,充分利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积累的经验,发挥现有的各种优势,共同探索,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