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亚锡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https://img.taocdn.com/s3/m/27a80bc184868762cbaed51f.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目录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CAS No.: 71-55-6分子式: C2H3Cl3分子量: 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1,1-三氯乙烷≥95.0%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氯化亚锡(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亚锡(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b4355f343323968001c927d.png)
氯化亚锡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亚锡化学品英文名称:stannous chloride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误服后可能发生胃肠道刺激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小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监测方法:栎精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催化极谱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避免接触的条件:禁配物:氧化剂、强碱、潮湿空气、钾、钠、过氧化氢。
分解产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700 mg/kg(大鼠经口);1200 mg/kg(小鼠经口),LC50: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致敏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其他: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它有害作用: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
氯化亚锡(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亚锡(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58c116ced630b1c59eeb5ad.png)
氯化亚锡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亚锡化学品英文名称: stannous chloride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氯化亚锡7772-9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误服后可能发生胃肠道刺激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小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1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栎精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催化极谱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氯化亚锡
![氯化亚锡](https://img.taocdn.com/s3/m/0ff05ab7af45b307e971972b.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中文名:氯化亚锡; 二氯亚锡化学品英文名:TIN DICHLORID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氯化亚锡7772-99-8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误服后可能发生胃肠道刺激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长期吸入粉尘,可引起锡肺。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接触限值:MAC(mg/m3): 未制定标准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TLV-C(mg/m3): -TLV-TWA(mg/m3): 2[按Sn计]TLV-STEL(mg/m3):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氯化亚锡溶解度
![氯化亚锡溶解度](https://img.taocdn.com/s3/m/52bf7dd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9.png)
氯化亚锡溶解度
《氯化亚锡溶解度》
氯化亚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的化学式为SnCl2,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它具有比较
强的溶解度。
氯化亚锡在水中的溶解度很高,每100克水中可以溶解约35.7克氯化亚锡,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升高温度,溶解度也会增加,而降低温度,溶解度也会降低。
氯化亚锡在醇类溶剂中的溶解度也很高,比如在乙醇中,每100克乙醇中可以溶解约12.1克氯化亚锡,在丙醇中每100克可以溶解约7.2克氯化亚锡,溶解度受溶剂的选择性影响
较大,不同溶剂的溶解度也会有所不同。
氯化亚锡在氯仿中的溶解度也很高,每100克氯仿中可以溶解约25.2克氯化亚锡,氯仿的溶解度也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升高温度,溶解度也会增加,而降低温度,溶解度也会降低。
氯化亚锡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在水、醇类溶剂和氯仿中都有很好的溶解性,但溶解度受温度和溶剂的影响较大,所以在使用时要注意温度和溶剂的选择。
氯化亚锡摩尔质量
![氯化亚锡摩尔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bee9608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b.png)
氯化亚锡摩尔质量
氯化亚锡的摩尔质量是189.6 g/mol,以下是关于氯化亚锡的详细信息。
1. 定义
氯化亚锡是一种化合物,由锡和氯化合而成。
其化学式为SnCl2。
2. 性质
氯化亚锡是一种白色固体,可以溶于水和乙醇,在水中呈现出淡黄色。
它是一种还原性很强的化合物,可以和氧气、氯气等化合物反应。
它
还可以和其他一些还原性较弱的元素化合,如硫、氧、氮等。
3. 用途
氯化亚锡在化工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制造
其他化学品,如二氧化锡、氧化锡等。
同时,它还可以作为电化学加
工工业中的化学试剂,用于对金属进行电镀。
4. 安全性
氯化亚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它是一种强还原性的化合物,
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产生可燃气体甚至爆炸。
因此,在存储和处理
氯化亚锡时,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总之,氯化亚锡是一种化学性质特殊的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氯化锡-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氯化锡-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5cc374b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d.png)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氯化锡化学品英文名:Tin dichlorideCAS No.:7772-99-8分子式:Cl2Sn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氯化亚锡用作还原剂、媒染剂、分析试剂及脱水剂,也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可能腐蚀金属。
吞咽或吸入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造成严重眼损伤。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金属腐蚀物类别 1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1B皮肤致敏物类别 1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2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4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290 可能腐蚀金属H302+H332 吞咽或吸入有害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H412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34 只能在原容器中存放。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90 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损坏。
——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30 漱口。
——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81039--氧氯化硒、氯化亚硒酰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81039--氧氯化硒、氯化亚硒酰](https://img.taocdn.com/s3/m/636a9182cf84b9d529ea7a3e.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氧氯化硒;氯化亚硒酰;二氯氧化硒化学品英文名:selenium oxychloride;seleninyl chlorid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氧氯化硒7791-2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为强烈的起泡剂及糜烂性液体,易使皮肤受损发生灼伤;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人经皮吸收的致死量约为 0.2ml。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遇水剧烈反应,产生有毒气体。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不燃。
具有强氧化性。
遇水发生剧烈反应, 散发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
与磷、钾能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
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氯化亚锡
![氯化亚锡](https://img.taocdn.com/s3/m/85f041262f60ddccda38a0a3.png)
号25公斤/桶产商/产地业产品等级工业级含量99(%)执行质量标准国标CASHG/T 2526-93用途:用于染料, 香料, 制镜, 电镀等工业;并用作超高压润滑油,漂白剂,用作还原剂、媒染剂、脱色剂和分析试剂,用于银、砷、钼、汞的测定。
包装储运:用内衬塑料袋的铁桶或木桶或塑料桶包装,每桶净重25kg,包装上标明“密封保存”字样。
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库温不宜高于32℃。
容器必须密封,防潮。
不可与氧化剂共贮混运。
运输过程中要防雨淋和日晒。
装卸时要小心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失火时,可用水、砂土和各种灭火器扑救。
本公司可代办托运及快递,开增值税17%专用发票中文名称】:氯化亚锡;二氯化锡【英文名称】:stannous chloride;tin dichloride【分子式】:SnCl2【分子量】:189.60【中文名称】氯化亚锡;二氯化锡【英文名称】stannous chloride;tin dichloride【结构或分子式】Sn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
分子形状为V形。
化学式SnCl2【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189.60【密度】相对密度3.95(25℃)【熔点(℃)】246【沸点(℃)】652【性状】无水物为白色单斜晶体;【溶解情况】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易水解生成Sn(OH)Cl,为防水解,先将固体SnCl2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用于染料, 香料, 制镜, 电镀等工业;并用作超高压润滑油, 漂白剂,用作还原剂、媒染剂、脱色剂和分析试剂,用于银、砷、钼、汞的测定。
【外观与性状】:无水物为白色单斜晶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包装储运】: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库温不宜高于32℃。
容器必须密封,防潮。
不可与氧化剂共贮混运【主要用途】:用于染料, 香料, 制镜, 电镀等工业;并用作超高压润滑油, 漂白剂,用作还原剂、媒染剂、脱色剂和分析试剂,用于银、砷、钼、汞的测定。
氯化亚锡二水合物和氯化亚锡
![氯化亚锡二水合物和氯化亚锡](https://img.taocdn.com/s3/m/4615b9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1.png)
氯化亚锡二水合物和氯化亚锡
氯化亚锡二水合物和氯化亚锡是同一种物质,只是氯化亚锡二水合物的结晶水形式不同。
氯化亚锡(SnCl2)又称二氯化锡,有无水物和水合物,前
者呈透明晶体,熔点为246℃,沸点为652℃,相对密度为3.95。
能溶于水,在空气中被氧化而成不溶性氯氧化物。
在水中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OH)Cl〕沉淀,在配制其溶液时,需用浓盐酸溶后再稀释以抑制水解,由于其易被空气氧化,在溶液中加入金属锡粒可防止氧化。
二水合氯化亚锡为无色单斜晶体或片状晶体,熔点为37.7℃,相对密度为2.71,加热至100℃时失去结晶水。
氯化亚锡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常用做还原剂、媒染剂、脱色剂和分析试剂;电镀工业中用以镀锡。
制备二水氯化亚锡的方法主要有金属锡与盐酸反应法;金属锡、氯气和水反应法。
因此,氯化亚锡二水合物和氯化亚锡本质上是同一种物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化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氯化亚锡)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氯化亚锡)](https://img.taocdn.com/s3/m/cd0f3637bceb19e8b9f6ba8f.png)
急性毒性:LD50:700mg/kg(大鼠经口);1200mg/kg(小鼠经口)
LC50:
第十二部分环境资料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中和后,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UN编号:
危险货物编号:
IMDG规则页码: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性质
熔点:246
第七部分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完整密封,防止吸潮。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第八部分防护措施
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订标准
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TWA:2mg/m3(按Sn计)
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可引起锡末沉着症;误服后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氯化亚锡MSDS
![氯化亚锡MSDS](https://img.taocdn.com/s3/m/b0e28fe202768e9950e73885.png)
一、理化特性:二、危险性概述:1、危险性类别:本品不燃,有毒。
2、G HS-分类: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皮肤腐蚀(类别1B);严重的眼损伤(类别1);皮肤过敏(类别1);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生殖毒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呼吸系统;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经口(类别2), 心血管系统;急性水生毒性(类别2);慢性水生毒性(类别1)。
3、图标或危害标志警示词:危险4、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吸入有害;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怀疑可造成遗传性缺陷。
5、预防措施:在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请勿搬动。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三、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4、食入: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四、消防措施1、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2、灭火方法与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3、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MSHA/NIOSH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
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
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
五、泄漏应急措施1、作业人员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2、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处置材料: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147氯化亚锡msds
![147氯化亚锡msds](https://img.taocdn.com/s3/m/652b86d15a8102d277a22f2a.png)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中文名称:氯化锡(Ⅱ)1.2 英文名称:Tin(Ⅱ) chloride1.3 中文别名:氯化锡(Ⅱ);氯化亚锡;二氯化锡1.4 英文别名:Tin(Ⅱ) chloride ;Stannous chloride;Tin dichloride1.5 推荐用途:实验室用化验、试验及科学实验。
1.6 限制用途:不可作为药品、食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2.1 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对水生生物有害。
过量接触需采取特殊急救措施和进行医疗随访。
火灾时:使用二氧化碳、沙粒、灭火粉末灭火。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2.2 GHS危险性分类: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皮肤腐蚀(类别IC);严重的眼损伤(类别1);急性水生毒性(类别3)。
2.3 物理化学危险性信息:不适用。
2.5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2.6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害。
2.7 其他危害物: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3.1 主要成分:氯化亚锡3.2 含量:≤100%3.3 CAS No.:7772-99-8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并请教医生。
食入: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咳嗽,呼吸短促,头痛,恶心。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特殊治疗的说明和提示:无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特别危险性描述:无资料。
5.2 灭火方法或灭火剂:火灾时:使用二氧化碳、沙粒、灭火粉末灭火。
5.3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https://img.taocdn.com/s3/m/b4f074d1a8956bec0975e398.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CAS No.: 71-55-6分子式: C2H3Cl3分子量: 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1,1-三氯乙烷≥95.0%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氯化亚锡MSDA
![氯化亚锡MSDA](https://img.taocdn.com/s3/m/452c55f1910ef12d2af9e7bb.png)
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处理泄露物时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不要让泄露物进入表面水或卫生水系。 扫起或铲起泄露物放入适宜的容器内弃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殊,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仓间。保持包装完整密封。和氧化剂分开放置。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无资料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填表时间:2005 年 5 月 填表部门: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环保部 数据审核单位:云南锡业集团化工专业委员会 修改说明:无修改 其他信息:本公司认为上述信息是准确的,代表了我们目前能够获得的全部有用信息。 但是本公司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说明书所导致的或相关任何损失,如特殊性的,附带的, 偶然性的或结果性的损失一概不负责任。使用者应当自己进行调查,以核实确定说明书 提供的信息是否符合使用国家的立法要求以及是否适用于他们的特定用途。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柱状结晶或白色单斜晶体
PH 值:2(10%水溶液)
熔点(℃):37.7
相对密度(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 (闭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以Sn计 2mg/m3 ,8 小时TWA 以Sn计 5mg/m3,15 分钟STEL
氯化亚锡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亚锡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e6d9ac4daef5ef7ba0d3cf3.png)
氯化亚锡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亚锡化学品英文名称: stannous chloride中文名称2:二氯亚锡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 1523CAS No.: 7772-99-8分子式: SnCl2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氯化亚锡 7772-9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误服后可能发生胃肠道刺激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小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 2mg/m3(按Sn计)TLVWN:未制订标准监测方法:栎精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催化极谱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大连理工大学基础化学试验中心常用化学药品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
![大连理工大学基础化学试验中心常用化学药品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4049324748d7c1c708a1454b.png)
大连理工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常用化学药品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化学药品安全数据说明书顺序1 盐酸安全数据说明书中文名称:盐酸英文名称: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别名:氢氯酸分子式:HCl分子量:36.46熔点:-114.8℃密度:相对密度(水=1):1.20蒸汽压:饱和蒸气压:30.66 kPa (21℃)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稳定性:稳定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一、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
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
立即就医。
四、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
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五、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氯化锡MSDS
![氯化锡MSDS](https://img.taocdn.com/s3/m/50a2f302866fb84ae45c8de9.png)
废弃处置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则。倒入碳酸氢钠溶液中,用氨水喷洒,同时加碎冰,反应停止后,用水冲入下水道。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内温度内。并远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食用化学品、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锡化合物的制造,用于分析试剂、有机合成脱水剂。也少量用于电镀工业。
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急性毒性
LD5099mg/kg(小鼠静脉);LC502300mg/m3,10分钟(大鼠吸入)
燃爆危险
不燃
环境危害
——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可能由于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危险特性与灭火方法
危险特性
不燃。遇发泡剂H立即燃烧。与碱性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在潮湿空气存在下,放出热和近似白色烟雾状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具有腐蚀性。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物
理化性质
熔点(℃):
-33
沸点(℃):
氯化锡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中文名
四氯化锡(无水);氯化锡
英文名
tin tetrachloride;stannic chlori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理化特性:
化学品中文名 氯化亚锡
闪点 无意义 化学品英文名 stannous chloride
dihydrate
沸点: 623℃ 化学品别名 二氯化锡
熔点/凝固点: 247℃ 分子式
SnCl 2 引燃温度: 无意义 外观及性状 无色结晶粉末
爆炸上限/下限: 无意义
二、 危险性概述:
1、 危险性类别:本品不燃,有毒。
2、 G HS-分类: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皮肤腐蚀(类别1B );严重
的眼损伤(类别1);皮肤过敏 (类别1);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类
别2);生殖毒性 (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
别 3), 呼吸系统;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经口 (类
别 2), 心血管系统;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2);慢性水生毒性 (类
别 1)。
3、 图标或危害标志
警示词:危险 4、 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氯化亚锡
编号: 制定日期: 版本:
吸入有害;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怀疑可造成遗传性缺陷。
5、预防措施:在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
请勿搬动。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操作后彻底
清洁皮肤;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戴防护手套/穿
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受沾
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三、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4、食入: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四、消防措施
1、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2、灭火方法与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3、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MSHA/NIOSH 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
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
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
五、泄漏应急措施
1、作业人员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2、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处置材料: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六、操作处置与储存
1、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存放处须加锁。
七、个体防护
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4、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七、稳定性和反应性
1、稳定性:无资料。
2、不相容的物质:强氧化剂、强碱、潮湿空气、钾、钠/氧化钠、过氧化
氢、三氟化溴,肼,环氧乙烷、有机硝酸盐、卤化物,、强还原剂、乙炔钙。
3、应避免的条件:潮湿空气
4、危险反应:有害燃烧产物为氯化氢。
八、废弃处置
1、废弃处置方法
产品: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九、运输信息
1、包装方法:无资料。
2、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