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动机与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会考专项复习——“动机与效果”分析判断
1、动机与效果:动机是指人们行动的主观愿望,效果是指人们实践的客观后果。
动机和效果是辩证的统一。
2、行为构成:动机和效果是行为构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任何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又都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过程、影响和结果;一定的行为过程、影响和结果又总是直接、间接地反映着一定的动机。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
好的动机产生好的效果,坏的动机产生坏的效果。
但在有些情况下,动机和效果也会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
好的动机可能产生坏的效果,即所谓“事与愿违”;坏的动机也可能产生好的效果,即所谓“歪打正着”。
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一个行为的善恶,究竟是根据行为的动机,还是根据行为的效果?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曾有过动机论和效果论的长期争论。
3、动机:动机在人们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评价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的正确与否直接规定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
良好的动机,能够帮助人们从道德上认识到自己对社会、集体和他人所负的责任,从而作出有益的、高尚的道德行为。
相反,不良的动机,能使人作出对社会、集体和他人有害的、卑劣的行为。
在道德评价中,分析和确定行为的动机是对行为作出公正、恰当评价的关键因素。
效果:效果反映行为过程的客观方面,它是由动机引起的行为实践及其客观结果。
在日常用语中,效果往往被简单理解为预期目的的实现。
但在伦理学上,效果不仅指预期目的的实现,也包括行为活动和影响。
行为虽由动机驱使,但只有转化为相应的效果,才能够完成动机的作用。
效果既是判断动机好坏的标志,又是转化为新动机的前提。
4、总结与分析:动机和效果是对立统一的。
动机是效果的行动指南,效果是动机的行动体现,是检验动机的标尺。
判断任何事情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把二者统一起来。
毛泽东说:“唯心论者是强调动机否认效果的,机械唯物论者是强调效果否认动机的。
我们和这两者相反,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
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是分不开的,必须使二者统一起来。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应事前顾及事后,努力从实际出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正错误,力求做到主客观统一,动机和效果统一。
附:参考历年会考典型例题
2012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II.历史开卷第2页一.4(1)——【“动机与效果”/选择题】
2014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II.历史开卷第1页一.3——【“动机与效果”/综合解答题】
201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II.历史开卷第4页四.6——【“动机与效果”/综合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