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遗传代谢性疾病
儿科遗传代谢性疾病ppt课件
![儿科遗传代谢性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68c0940242a8956bece4b6.png)
一.21-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 Down综合征)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 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 率约1/(600-800)。母亲年龄愈大,本 病的发病率愈高。
【遗传学基础及发病机制】
细胞遗传学特征是21号染色体呈三 体型。
机制:1.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 配子时;2.受精卵在有丝分裂时,受理 化因素影响,21号不能均匀分离到另一 个细胞,使胚胎体细胞内存在一条额外 的21号染色体。
遗传性疾病可以分为三类:
1.基因病 ①单基因遗传病
②多基因遗传病 ③分子病 ④线粒体遗传病 2.染色体病 3.体细胞遗传病
第二节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是因为先天性染色体数目 异常或(和)结构畸变而形成的疾病,常 造成机体多发畸形、智力低下、生长发 育迟缓和多系统功能障碍,又称之为染 色体畸变综合征。
(2) G/G易位:多数为两条21号染色体 发生着丝粒融合,形成等臂染色体,其核 型为46,XX(或XY) , -21, +t(21q21q)。
(三)嵌合体型
约占本征的2%-4%,是因受精卵在早期 分裂过程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所引起,患儿 体内有两种以上细胞株(以两种为多见),一 株正常,另一株为21-三体细胞,核型为 46,XX(或XY)/ 47,XX(或XY),+21 。 临床表 现随正常细胞所占百分比而定。
皮肤纹理特征有:
通贯手; atd角增大; 第4,5指桡侧箕形纹增多; 第5指只有一条指褶纹等。
atd角(atd angle)
atd角位于掌中,它分别由指三 叉a及d分头与轴三叉t点用直线连接 所构成的夹角。t点越远atd角就越 大。我国汉族普通人群的atd角平均 为41度。
多发性畸形
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
![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fe929be2f242336c1fb95e49.png)
第十五章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第一节概述一、染色体病染色体病是由于先天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引起的具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先天性多发畸形、不明原因智力发育迟缓以及胎儿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
染色体畸变在活产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0.5%~1%。
1.临床表现染色体病按畸变累及染色体的不同分为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常染色体病常染色体病是指由于1~22号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其共同的临床表现是先天性非进行性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伴有面部、四肢、内脏的多发畸形以及皮肤纹理的改变性染色体疾病性染色体疾病是指由于X或Y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其共同的临床表现为性发育不全或两性畸形,部分患者表现为生殖力下降、继发性闭经、智力落后等2.诊断方式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二、遗传代谢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是指由于人体内某些酶、膜及受体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遗传缺陷而导致的疾病,大多为单基因遗传病,约80%以上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临床表现①新生儿期新生儿期即发病者病情通常较严重。
①新生儿期神经系统症状是新生儿期最先出现的常见症状吸吮和喂养困难呼吸异常或暂停消化系统症状拒食、呕吐、腹泻持续黄疸伴生长迟缓肝大伴低血糖和惊厥心血管症状心力衰竭、心脏畸形、心律异常代谢紊乱尿液异味、尿酮阳性、低血糖、高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乳酸酸中毒、酮中毒②反复发作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急性症状约1/3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有无症状期,甚或迟至青春期或成人期才发病,感染发热、饥饿、摄食大量蛋白质食物、疫苗接种等可能为发病诱因,患儿在两次发作间期可完全正常。
③慢性渐进性表现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佳、喂养困难、慢性呕吐和腹泻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惊厥、感觉障碍及其他中枢和外周神经功能异常较常见进展缓慢者有生长发育迟缓、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和与外界交流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肌肉症状肌力和肌张力低下,在新生儿期即出现的严重全身肌张力低下和进行性肌病极有可能为遗传性疾病所致2.诊断方案由简而繁、由初筛至精确、按一定的步骤选择进行3.治疗和预防治疗目标纠正代谢缺陷及其引发的病理生理改变治疗手段饮食限制、药物干预和其他代谢调控等治疗原则控制毒性代谢产物蓄积、替代终末代谢产物、辅助因子替代治疗、基因转移治疗等预防措施①在人群中和患者亲属中进行携带者检出,进行遗传学咨询,避免近亲婚配②严重的显性遗传的患者要节育或绝育③对高危妊娠进行产前诊断,阳性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终止妊娠,减少严重出生缺陷④广泛开展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筛查第二节新生儿筛查一、概述新生儿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通过血液或尿液的检查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或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查,使他们在临床症状尚未出现之前或临床表现比较轻微时得以早期诊断,从而可以早期进行治疗。
儿科学遗传代谢性疾病PPT课件
![儿科学遗传代谢性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361adebb4cf7ec4afed025.png)
三、临床表现
3-6M出现症状,1岁时明显。 • 神经系统:行为异常(激惹或 淡漠)、惊厥、智力落后。 • 外貌:皮肤、毛发、虹膜色泽 变淡---金发碧眼,湿疹。 • 气味:尿、汗鼠尿臭。
四、诊断方法
新生儿:喂奶3日后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半定量法, 如苯丙氨酸>0.24mmol/L时应定量。 • 筛查 较大婴儿:化学显色(尿三氯化铁试验、二硝基苯肼试验) 血浆氨基酸分析/尿有机酸分析 尿蝶呤分析:根据代谢图,比较蝶呤总排出量、新蝶呤与生物蝶 呤的比值,可区别三种非典型PKU 。 酶学诊断:外周血适于非经典型 DNA分析:12q22-24.1 PH基因突变分析 经典PKU诊断标准
染色体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将一个细胞的全部染色体按标准配 对排列进行分析诊断 指征: 1.怀疑有染色体病者; 2.多发性先天畸形; 3.明显智力低下或生长障碍; 4.性发育异常者 5.有染色体畸变家族史; 6.孕母年龄过大、不孕或多次自然流产。
目录
• • • • • 基本概念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的代表------ 21-三体综合征 基因病 基因病的代表
遗传物质的组成
DNA(两条多核苷酸链) 基因 密码子
染色体
(46条)
组蛋白(DNA构型的核心颗粒)
非组蛋白(DNA和RNA聚合酶、转录酶等)
• 遗传物质包括染色体和基因(DNA)。 • 染色体:细胞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 基因:染色体上具有表达和产生一定功能产物的核酸序列。
遗传物质改变的结局
目录
• • • • • 基本概念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的代表 基因病 基因病的代表------苯丙酮尿症
一、苯丙氨酸相关代谢途径
乌苷三磷酸 ↓ GTP-CH 三磷酸二氢新蝶吟 ↓ 6-PTS 6-丙酮酰四氢蝶吟 ↓ 辅酶1 四氢生物蝶吟(BH4) 还原辅酶1 DHPR 螺式二氢蝶啶
儿科主治医师: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知识点_0.doc
![儿科主治医师: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知识点_0.doc](https://img.taocdn.com/s3/m/fc933c4ccc22bcd127ff0c39.png)
儿科主治医师: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知识点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肝豆状核变性早期损害的器官是( )A.肝脏 B.神经系统 C.眼 D.肾脏 E.骨骼系统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黏多糖病最多见的类型是( )A.黏多糖病Ⅰ型 B.黏多糖病Ⅱ型 C.黏多糖病Ⅲ型 D.黏多糖病Ⅳ型 E.黏多糖病Ⅵ型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患儿女,12岁,身高109cm ,小学5年级,学习成绩欠佳,新生儿时手足背肿。
体检时发现乳房未发育,乳头间距宽,外生殖器呈婴儿型,未有过月经,无其他第二性征。
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治疗的目的是以下哪项( )A.达到治愈 B.使患儿成年后获得生育能力 C.为了安慰父母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D.防止下一代发生类似情况E.改善成人期终身高和使其性征发育,以获得患儿的心理健康本题答案:4、单项选择题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A.核型为47,XY,+18B.核型为47,XY,+13C.核型为47,XXYD.核型为47,XY,+21E.核型为45,X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戈谢病的典型X线征象是()A.肝脾淋巴结肿大B.巨脾伴脾亢C.胸片发现肺浸润病变D.X线片发现骨质疏松,局限性骨破坏E.胫骨远端似烧瓶样膨大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女孩,1岁半,父母为表兄妹结婚,生后外表无明显异常,5月龄后头发渐变为黄褐色,眼珠4个月以后也变为棕色,至今不能独坐,不会叫爸爸妈妈,曾有一次惊厥,尿霉臭味,尿三氧化铁试验阳性。
三基培训考试儿科学遗传代谢性疾病
![三基培训考试儿科学遗传代谢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27330d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9.png)
三基培训考试儿科学遗传代谢性疾病(总分:80.00,做题时间:60分钟)- .第三章儿内科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总题数:1,分数:0.00)二、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6.00)1.低苯丙氨酸饮食(分数:1.00)正确答案:(低苯丙氨酸饮食:为治疗苯丙酮尿症的特殊饮食方法:对患儿给予特制的低苯丙氨酸奶粉,添加辅食时以淀粉、蔬菜和水果等低蛋白食物为主。
)解析:2.Wilson 病(分数:1.00)正确答案:(Wilson病:又称肝豆状核变性。
由于肝脏合成铜蓝蛋白缺陷而发生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肝脏、神经受损和角膜色素环(K-F环)为主,还可有其他多脏器损害。
确诊需依靠血清铜蓝蛋白测定、肝活检等检查。
)解析:3.黏多糖病(分数:1.00)正确答案:(黏多糖病:是一组由于酶缺陷造成酸性黏多糖分子不能降解的疾病。
临床表现以体格智能发育障碍、肝脾肿大、眼部异常等多脏器受损为主。
确诊需依靠尿液黏多糖测定、酶学及DNA分析、骨骼X线等检查。
)解析:4.糖原累积病(分数:1.00)正确答案:(糖原累积病:是一类由于先天性糖原合成或分解的酶缺乏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生长发育落后、肌肉松弛、腹部膨隆等异常,但智能多正常。
确诊需依靠血糖、糖耐量试验、血液生化分析、X线等检查。
)解析:5.Down综合征(分数:1.00)正确答案:(Down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殊面容、体格智能发育落后、皮肤纹理异常等。
根据核型特征分为标准型、异位型和嵌合型。
)解析:6.苯丙酮尿症(分数:1.00)正确答案:(苯丙酮尿症: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而导致的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异常、特殊外貌、皮肤湿疹、呕吐、尿或汗液有鼠尿臭味为主。
)解析:三、填空题(总题数:8,分数:8.00)7.典型苯丙酮尿症是由于1代谢途径中缺乏2所致,患儿尿中排出大量3等异常代谢产物。
《儿科学》第七章遗传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儿科学》第七章遗传代谢和内分泌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0224a57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8.png)
第七章 遗传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苯丙酮尿症的诊断
根据以下4项可诊断苯丙酮尿症,确诊需进行基因检测 1.智能落后、头发由黑变黄、尿及汗液有鼠尿臭味等表现。 2.血苯丙氨酸浓度升高,酪氨酸浓度降低,血苯丙氨酸/酪氨酸>2.0。 3.尿蝶呤谱分析:尿新蝶呤及生物蝶呤升高。 4.血二氢蝶啶还原酶活性测定:正常。
第七章 遗传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辅助检查
1.新生儿筛查:采生后72小时的新生儿血滴干纸片检验TSH浓度,当 TSH >10mU/L需采 静脉血确诊。 2.血清 FT3 、FT4 、TSH 检测:FT4降低、TSH明显升高可确诊。 3.甲状腺B超:可评估甲状腺发育情况。 4.放射性核素检查: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像可判断甲状腺的位置、大小、发育情况及摄取功 能。 5.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可反映甲状腺组织存在和活性。 6.其他检查:中枢性甲减应做其他垂体激素检查。
第七章 遗传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诊断
1.智能落后 2.生长发育迟缓 3.生理功能低下 4.血清T3、T4下降及TSH增高
第七章 遗传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鉴别诊断
(1)21-三体综合征:患儿智能和运动发育迟缓,有眼距宽、眼裂小、眼外眦上斜、鼻梁 低平、外耳小、张口伸舌等特殊面容,但皮肤及毛发正常、无黏液性水肿,染色体核型分 析有助鉴别。 (2)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生后即出现便秘、腹胀,常有脐疝,但面容、精神反应及哭声均 正常,钡灌肠可见结肠痉挛段与扩张段。 (3)佝偻病:患儿有生长发育落后、动作发育迟缓等表现,但智能和皮肤正常,有佝偻病 体征,血生化和X线片有助鉴别。 (4)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如骨软骨发育不良、黏多糖病等,均有生长发育迟缓,骨骼X线 片和尿中代谢物检查有助鉴别。
遗传代谢病
![遗传代谢病](https://img.taocdn.com/s3/m/3270d8f3f90f76c661371aa0.png)
遗传代谢病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郑军一、定义遗传病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 IMD)又称先天性代谢缺陷病(inbornerror of metabolism IEM), 是遗传性生化代谢缺陷的总称。
是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某种酶、载体蛋白、膜或受体等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的产物功能发生改变,而出现相应的病理床症状的一类疾病。
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在父母有同宗病史、曾有不明原因新生儿死亡、家族中有同样严重疾病史时,临床医师应警惕IEM可能。
某些IEM如尿素循环病-鸟氨酸转氨甲酰酶(OTC)缺乏为X连锁疾病。
先天代谢病(IEM)患儿一般出生时表现正常。
新生儿期发病者一般在出生后数小时或数天出现症状。
因新生儿应急反应和代偿能力有限,先天代谢病常与感染、严重心肺功能不良等疾病的临床表现类似。
当出现有这些非特异表现时高度怀疑先天代谢病很重要,因大多数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很快导致死亡。
即使某些代疾病目前尚无法治疗,但明确诊断对以后妊娠的产前诊断会有关键作用。
二、发生率虽然每一种先天代谢病都比较罕见,但因其种类繁多,故其总发生率可高达1/2000。
约有100种先天代谢病在新生儿期会出现临床表现。
三、临床特点1、孕期孕有长链3-羟辅酶A脱氢酶缺乏(LCHADD)及其它脂肪酸氧化疾病胎儿的孕妇可在孕期发生急性脂肪肝及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
但大多数IEM孕期正常。
2、发病时间、方式根据新生儿期出现时间及方式划分二组。
中毒型典型病程是出生时表现健康、无症状,随后临床进行性恶化。
首发症状一般是喂养困难、呕吐、继而神经症状恶化,有嗜睡、呼吸暂停、惊厥、昏迷。
典型疾病为有机酸中毒、尿素循环病(UCD)。
能量缺乏型,最常见表现为势不可挡的神经系统表现,呼吸暂停、惊厥、昏迷,没有无症状期。
此组疾病有线粒体、微体病,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NKH),钼辅助因子缺乏,原发乳酸酸中毒。
遗传性代谢病-精品医学课件
![遗传性代谢病-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868206336c1eb91b375d3c.png)
17
【发病机制】
苯丙氨酸(Phe)代谢途径
主要途径受阻 PAH缺陷
BH4
苯丙氨酸
酪氨酸
多巴
次
转要 氨途 酶径
增
强
BH4 3、DHPR BH2
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
辅酶11 还原辅酶1
甲状腺素
多巴胺
黑色素
苯丙酮酸 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
次 要
2、PTPS
去甲肾上腺素
途 径 增
三磷酸二氢新蝶呤 苯乳酸
1934年挪威医师Folling用FeCl3检查智力障碍小 儿,发现尿液呈绿色反应,并分离出苯丙酮酸
1938年Folling发现这类病人血苯丙氨酸浓度升高
1947年Jervis发现正常人肝脏组织的上清液能将 苯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 PKU病人肝组织不能代 谢
2020/3/17
15
苯丙酮尿症的历史(2)
发现了一些晚发型、变异性、甚至成人型的IEM,一些过去不属于IEM的疾病由于与 该病相关的酶、受体、转运蛋白缺陷的发现而需要重新归类
IEM疾病谱还在迅速而显著地扩大
研究已成为最热门和具有挑战的领域之一
越来越多的IEM得到了早期诊断 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除饮食治疗外 酶制剂、基因治疗、器官移植的开展使预后大为改观.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首选低苯丙氨酸奶方治疗, 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
待血浓度降至理想浓度时,逐渐少量添加天然饮食, 首选母乳(含苯丙氨酸少为牛乳的三分之一)
重者停止母乳
2020/3/17
32
【PKU的治疗】
年龄较大者可添加低苯丙氨酸饮食
主食:甘薯、土豆、南瓜、茄子、红枣、藕、胡萝卜 粥、面低蛋白食物
儿科主治医师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一)
![儿科主治医师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一)](https://img.taocdn.com/s3/m/196467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0.png)
儿科主治医师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一)[单选题]1.先天愚型的临床表现中哪项是不恰当的?()A.外耳小B.(江南博哥)身材矮小C.皮肤粗糙D.通贯手E.手指短粗[单选题]2.下列哪项是21-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的确诊方法?()A.超声波检查B.母血甲胎蛋白测定C.抽取羊水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D.X线检查E.抽取羊水进行DNA检查[单选题]3.患儿,男,3岁,自幼生长缓慢,多次晨起发生惊厥。
来诊时见患儿矮小,肝大达肋缘下5cπι,质中等,空腹血糖值为2.3∏≡)1∕1,B超:肝、肾大,肾功能示尿酸增高,轻度血乳酸增高,血气分析示酸中毒。
诊断首先考虑OoA.半乳糖血症B.糖原累积症C.肝功能不全D.肝豆状核变性E.肾功能不全[单选题]4.诊断戈谢病最可靠的方法是()。
A.骨髓检查发现戈谢细胞B,骨髓检查发现戈谢细胞,并组化染色C.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葡糖脑甘酶酶活性测定D.基因诊断E.以上均不是[单选题]5.糖原累积病最常见下列哪种类型?()AIV型B.I型C1n型D.∏型E.VI型[单选题]6.戈谢病属于()。
A.性连锁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性连锁隐性遗传E.多基因遗传[单选题]7.黏多糖病是()。
A.溶酶体病B.染色体病C.脂代谢病D.线粒体病E.有机酸代谢异常病[单选题]8.患者2个月,尿三氯化铁试验强阳性,诊断为苯丙酮尿症,准备做饮食控制治疗,其主食应选用()。
A.母乳B.米粉C.牛乳D,低苯丙氨酸奶粉E.以上都不是[单选题]9.患儿,女,5.5岁。
智力低下,头发稀疏发黄,皮肤白嫩,四肢肌张力强,巴彬斯基征(+)。
为明确诊断,最应进行哪项检查?()A.血糖测定B.尿常规C.染色体核型分析D.血苯丙氨酸测定E.T3>T八TSH测定[单选题]10.测定黏多糖病酶活性的样本有()。
A.脑脊液B.白细胞、血清或皮肤成纤维细胞C.尿液D.肝细胞E.骨骼[单选题]∏∙患儿,男,5岁,来门诊,医生怀疑他患有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动员家长对患儿进行染色体检查。
儿科学遗传代谢性疾病65页PPT
![儿科学遗传代谢性疾病6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8020dbfd0a79563c1e72a1.png)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儿科学遗传代谢性疾病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计划和目标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计划和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07d90e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a.png)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计划和目标一、引言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是指由于遗传缺陷导致的一类可以引起慢性、进行性并可逆的疾病,常见的代谢病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半乳糖苷酶缺乏症等。
因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展迅速、病程隐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和健康。
因此,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针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进行详细阐述。
二、工作目标1.提高筛查覆盖率,使更多新生儿接受遗传代谢病筛查。
2.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确保患儿能够及时接受治疗。
3.降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三、工作计划1.宣传教育(1)针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宣传知识普及,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如网络、电视媒体、宣传画报、宣传单张等,向孕妇和新生儿家庭传递相关知识。
(2)对产科医生和护士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诊断能力。
2.筛查流程优化(1)建立健全的筛查工作制度和流程,包括新生儿出生后24-48小时内进行脱氧核糖核糖核酸(DNA)筛查,确诊后立即开展治疗。
(2)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如质谱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仪等,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数据管理(1)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数据库,对筛查结果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筛查方案。
(2)开展患儿随访工作,记录患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评估筛查及治疗效果。
4.多学科合作(1)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如产科、儿科、遗传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等专业的医生和技术人员参与筛查工作,形成合力。
(2)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院、妇幼保健院等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
5.质量控制(1)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筛查结果准确。
(2)定期组织专家对筛查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确保筛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总结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上述工作计划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筛查的覆盖率和准确性,降低患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终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儿科学[第八章遗传代谢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儿科学[第八章遗传代谢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bf61d0de87101f69e3195bb.png)
第八章遗传代谢性疾病【学习指导】第一节染色体病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21-三体综合征,是人类最早发现且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病。
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病率为1/(600~800),即(12.5~16.7)/万,发病率随孕母年龄增高而增加。
【遗传学基础】细胞遗传学特征是第21号染色体呈三体征(trisomy 21),其发生主要是由于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或受精卵在有丝分裂时21号染色体发生不分离,使胚胎体细胞内存在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
【临床表现】本病主要特征为智能低下、特殊面容和生长发育迟缓,并可伴有多种畸形。
1.智能低下绝大部分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发育障碍,随年龄增长日益明显。
嵌合体型患儿若正常细胞比例较大则智能障碍较轻。
2.生长发育迟缓患儿出生的身长和体重均较正常儿低,生后体格发育、动作发育均迟缓,身材矮小,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出牙迟且顺序异常;四肢短,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肌张力低下,腹膨隆,可伴有脐疝;手指粗短,小指尤短,中间指骨短宽,且向内弯曲。
3.特殊面容出生时即有明显的特殊面容,表情呆滞。
眼裂小,眼距宽,双眼外眦上斜,可有内眦赘皮;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窄小,常张口伸舌,流涎多;头小而圆,前囟大且关闭延迟;颈短而宽。
4.皮纹特点可有通贯手,手掌三叉点t移向掌心,atd角增大,第5指有的只有一条指褶纹。
5.伴发畸形约50%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其次是消化道畸形。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外生殖器发育一般正常,但男孩可有隐睾、小阴茎,无生殖能力,女孩性发育延迟,少数可有生育。
【实验室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根据核型分析可分为3型:1.标准型占患儿总数95%左右,其核型为47,XY(或XX),+21。
2.易位型占2.5%~5%。
有D/G易位和G/G易位2类:3.嵌合体型此型占2%~4%,其核型为46,XY(或XX)/47,XY(或XX),+21。
NICU 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流程
![NICU 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420b6902768e9951e7386c.png)
新生儿科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疾病检查一、作用及目的:1.了解患儿有无常见遗传代谢疾病;2.对临床疾病的治疗与疾病预后做指导;3.对患儿父母孕育下一胎做指导。
二、适应症:1.家庭中有遗传代谢性疾病患者时;2.严重和(或)多发畸形或多发微小畸形,面容异常;3.喂养困难、吃奶少、体重不增、少动、嗜睡、呕吐,脱水、皮肤大片皮疹、难治性黄疸、肌无力、肌张力增高、特殊体味者;4.患儿病情疑难危重,不能用常规疾病解释时。
三、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四、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疾病检查1.签订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串联质谱知情告知书。
2.由医生开具第三方检查医嘱,并填写遗传代谢性疾病串联质谱申请表。
3.标本采集:(1)血液标本的采集:针刺采血部位小于2mm——按摩或热敷在学部位3-5分钟——消毒并拭干采血部位——针刺采血,拭去第一滴血——单面轻压滤纸,取血浸透点样环(2)尿液标本的采集:收集晨尿与清洁容器内——取标本袋内3联尿液滤纸片并标注病人姓名——手持尿液采集卡的姓名填写处,将滤纸完全浸湿后取出注意:(1)采血部位多选婴儿足跟内外侧缘,而足弓、足跟后侧缘、肿胀或水肿部位、手指等不能作为采血部位。
(2)采样前应核对采血欣喜记录卡与被采血者姓名是否一致。
(3)采血部位消毒时禁用碘酒,建议应用酒精。
(4)采血时严禁采集有凝块的血滴,样本采集后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
4.标本的保存:(1)血片及尿片应平放在清洁处自然晾干(约2-4小时)。
(2)严防潮湿,避免日照或用烤箱烤干。
(3)标本晾干后装入封口的塑料袋内,置于2-8摄氏度冰箱保存。
(4)血片常温保存14天,2-8摄氏度保存30天;尿片常温保存2天,2-8摄氏度保存5天,-20摄氏度保存14天。
(5)每个血片单独放置一个包装袋内。
五、检查结果的处理标本送出后约15个工作日反馈结果。
主管医师接到化验单需妥善处理:1.及时电话告知家属,并向患儿家长解释结果并给予合理指导(如再次妊娠前是否需遗传咨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性畸形
约50%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其次 是消化道畸形。先天性甲低及急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免疫功 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外生殖器发育一 般正常,但男孩可有隐睾,小阴茎,无生 殖能力,女孩性发育延迟,少数可以生育。
医学PPT
28
【实验室检查】
按照核型分析可将21-三体综合 征患儿分为三型:标准型、易位型、 嵌合体型。其中标准型和易位型在临 床上不易区别,嵌合型的临床表现差 异悬殊,视正常细胞株所占的百分比 而定,可以从接近正常到典型表型。
(1)D/G易位:最常见,D组中以14号染 色体为主,即核型为46,XX(或XY) , -14, +t(14q21q)。这种易位半数为遗传性,即 亲代中有14/21平衡易位携带者,核型为 45,XX(或XY) , -14, -21,+t(14q21q)。
(2) G/G易位:多数为两条21号染色体 发生着丝粒融合,形成等臂染色体,其核 型为46,XX(或XY) , -21, +t(21q21q)。
5.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的父母可能遗传 给下一代。
(三)染色体病的临床特征
1.常染色体病
①生长发育迟缓
21-三体
②智能发育落后
③多发性先天畸形:内脏畸形、骨骼 畸形、特殊面容、皮肤纹理改变。
2.性染色体病
Turner综合征
一般没有常染色体病严重,常伴有性
征发育障碍或异常。
医学PPT
15
(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指征
(一)标准型
此型占全部病例的95%。是由于亲 代(多是母亲)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 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所致。患儿体 细胞染色体为47条,有一条额外的21 号染色体,核型为47,XX(或XY),+21。 父母核型大都正常。
(二)易位型
约占2.5-5%。多为罗伯逊易位, 是只发生在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一种相 互易位,亦称着丝粒融合,染色体总数 是46条,其中一条是额外的21号染色体 的长臂易位到另一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 长臂上。有D/G和G/G易位两类。
医学PPT
6
正常受精卵是由各含一个染色体 组的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因此,受 精卵发育形成的体细胞就具有分别来 自父、母双方的两个染色体组,即23 对染色体,称为二倍体(diploid,2n), 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 性为XX。
医学PPT
7
按照各对染色体的大小、着丝粒 位置的不同,可将染色体分为 A-G 7 个组,将一个细胞的全部染色体按标 准配对排列进行分析诊断,即是核型 分析。
医学PPT
35
第八章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
自1956年首次证实人体细胞含有46个染 色体至今已经40余年, 近年来,由于分子 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对遗传性疾 病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对众 多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并在诊断、 治疗和预防方面开拓了新的途径。
遗传性疾病(遗传病)是人体由于遗传 物质结构或功能的改变所导致的疾病,在儿 科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涉及范围广泛,虽 然每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都较低,但是由于其 种类繁多,因此,总的罹患率不低。据统计, 约20-25%的人患有遗传病或与遗传相关的疾 病,且遗传病和先天畸形已成为儿童死亡的 主要原因之一。
医学PPT
21
• 1.智能落后: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
• 2.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头围小于正常, 骨龄常落后于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头发 细软而较少。
• 3.特殊面容:眼裂小,眼距增宽,双眼外眦上 斜,可有内眦赘皮;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 小,常张口伸舌,流涎多;头小而圆,前囟大 且关闭延迟;颈短而宽。
医学PPT
8
(一)染色体畸变
1.数目异常 二倍体、多倍体
单体、三体
嵌合体
2.结构畸变 缺失、易位、倒位、插入、 环状染色体和等闭染色体等。
断裂的片段形成易位后,基因没有缺失
或增加的,称为平衡易位,临床无症状,但
其子代易患染色体病。
医学PPT
12
(二)染色体畸变的原因
1.母亲受孕时年龄过大 孕母年龄愈大, 子代发生染色体病的可能性愈大,可能与母 体卵子老化有关。
1. 怀疑有染色体病者 2.有多种先天畸形 3.明显生长发育障碍或智能障碍 4.性发育异常或不全 5.孕母年龄过大、不孕或多次自然流产 6.有染色体畸变家族史
医学PPT
16
医学PPT
17
一.21-三体综合征
医学PPT
18
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 Down综合征)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 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 率约1/(600-800)。母亲年龄愈大,本 病的发病率愈高。
医学PPT
19
【遗传学基础及发病机制】
细胞遗传学特征是21号染色体呈三 体型。
机制:1.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
配子时;2.受精卵在有丝分裂时,受理
化因素影响,21号不能均匀分离到另一
个细胞,使胚胎体细胞内存在一条额外
的21号染色体。
医学PPT
20
【临床表现】
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主要表现 为智能落后、生长发育对辐射甚为敏感,
畸变率随射线剂量的增高而增高。孕妇接触
放射线后,其子代发生染色体畸变的危险性
增加。
医学PPT
13
3.病毒感染 EB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 毒、风疹病毒和肝炎病毒等都可以引起染色体 断裂,造成胎儿染色体畸变。
4.化学因素 许多化学药物、农药和毒物 都能导致染色体畸变。
遗传性疾病可以分为三类:
1.基因病 ①单基因遗传病
②多基因遗传病 ③分子病 ④线粒体遗传病 2.染色体病 3.体细胞遗传病
医学PPT
4
第二节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是因为先天性染色体数目 异常或(和)结构畸变而形成的疾病,常 造成机体多发畸形、智力低下、生长发 育迟缓和多系统功能障碍,又称之为染 色体畸变综合征。
• 4. 皮纹特点
• 5.多发性畸形
医学PPT
22
皮肤纹理特征有:
通贯手; atd角增大; 第4,5指桡侧箕形纹增多; 第5指只有一条指褶纹等。
atd角(atd angle)
atd角位于掌中,它分别由指三 叉a及d分头与轴三叉t点用直线连接 所构成的夹角。t点越远atd角就越 大。我国汉族普通人群的atd角平均 为4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