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运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实践与思考1. 引言1.1 介绍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重要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认知冲突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更加深入和稳固的数学知识结构。
通过遇到认知冲突,学生常常会开始思考问题的不同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产生怀疑,从而引发对知识的重新理解和构建。
这种思维碰撞的过程,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深度。
通过认知冲突的引导,学生可以超越传统的死记硬背,建立起更为牢固的数学思维基础,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和处理数学课堂中的认知冲突至关重要,教师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面对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不断进步。
只有在认知冲突的激发和引导下,数学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数学人才。
1.2 说明认知冲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认知冲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常常会面对各种难题与挑战,这种认知冲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欲望,还能够促使他们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认知冲突,学生能够不断思考和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认知冲突也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因为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思考、探索和实践来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认知冲突在数学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探讨认知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表现认知冲突是指个体在学习或解决问题过程中,对信息或概念产生矛盾或不一致的认知状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往往由以下几个原因产生: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经验可能与新学习的数学概念相矛盾。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代数知识可能与高中数学中的函数概念发生冲突,导致认知不一致。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设计与实施方案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设计与实施方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认知冲突解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育环节。
幼儿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正在迅速发展,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认知冲突,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设计和实施认知冲突解决教案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设计与实施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设计认知冲突解决教案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幼儿阶段的认知发展主要包括感知、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特点,避免设置过于复杂或抽象的任务。
2. 设计具体、实用的认知冲突解决教案在设计认知冲突解决教案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尽量设计具体、实用的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游戏活动、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认知冲突,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认知解决的乐趣和成就感。
3. 引导幼儿进行认知冲突解决实践在实施认知冲突解决教案时,需要引导幼儿进行认知冲突解决的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对话交流、团体合作等方式,帮助幼儿克服认知障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4. 提供总结性的教学内容回顾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总结和回顾教学内容,让幼儿对认知冲突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5. 观点和理解在认知冲突解决教案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幼儿通过实践来探索和解决认知冲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二是要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三是要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的设计与实施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具体实用的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认知冲突解决实践,并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回顾。
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实践与思考数学教学中,认知冲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
认知冲突是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遇到新的信息或概念时,产生矛盾和不一致的情况,从而激发思维活动,促使学生进行认知重构和知识更新的过程。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认知冲突。
一、认知冲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因为难度较高或者缺乏兴趣而产生学习上的疲倦和不积极的心态。
这时候,认知冲突就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置各种形式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并让他们在克服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解几何题时,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发现不同方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在解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思维活动。
二、认知冲突能够激发学生的质疑和探究意识学习既是积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认知冲突能够激发学生的质疑和探究意识,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如,在讲述一些数学定理或公式时,可以提出一些看似相悖的事例,让学生思考并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若要运用好认知冲突,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不可避免的。
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矛盾和问题,共同思考解决之道,这就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协作。
因此,通过设置合作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认知冲突,既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与团队精神。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认知冲突教学策略不能过度强调,如果认知矛盾设置过多,会让学生感到焦虑并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还要结合实际课堂情况,科学设置认知矛盾内容和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在克服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完善知识结构。
这样才能让认知冲突不断发挥其激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置探讨
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置探讨引言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认知冲突理论认为,通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和能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本文将探讨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置,并分析其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
一、认知冲突理论的基本概念认知冲突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认知冲突是知识结构中的矛盾或不协调,它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动力。
认知冲突理论强调,只有当个体面临认知冲突时,才能激发其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认知冲突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即通过创设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矛盾感受和思维碰撞,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置认知冲突:1.提出反直观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刻意设计一些反直观的问题,即问题表面上看似简单明了,但实际上需要学生放弃直觉,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如果今天学校有10个苹果,如果明天学校多了5个苹果,那么学校一共会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表面上非常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学生克服直觉的干扰,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引发概念矛盾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能够发现一些概念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矛盾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小学三年级的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矛盾,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促进其认知发展。
3.提供多种解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刻意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
运用“认知冲突”设置教学“有效性问题”——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
程” .教学 中也 常 会 忽 略 学 生 对 问题 的感 知 。其 实 ,教 师 可
0 ・ 0 0 0
以 依 据 学 生 已有 的 心 理 和 智 力 水 平 ,还 原 述 问 题 的 有 效 性 就 在 于 设 置 了 矛 盾 冲 突 的 情 境 . 让
化对新知识 的理 解。当遇到不能解 释的新现象时 .就会产
生 认 知 冲突 …
题解决的结果来看 .由于每个学生所经历的体验和获得 的感
受 不 一样 ,也 会 生成 一定 的认 知 冲突 。
课 堂 教 学 中 .教 师 要 引发 学 生 的 认 知 冲 突 ,这 对 于 促 进 学 生 积 极 、主 动地 建 构 良好 的认 知 结 构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物 理 课 堂 教 学 中 ,教 师通 常 可 采用 通 过 旧有 知 识 的
所 谓 认 知 冲 突 。是 指 学 生 的 原 有 认 知 结 构 与 所 学 新 知
识 之 间 无 法 包 容 的 矛 盾 。学 生 在 学 习 新 知 识 之 前 , 头 脑 中 并 非 一 片 空 白 ,而 是 具 有 了形 形 色 色 的 原 有 认 知 结 构 。 在 学 习 新 知 识 时 .他 们 总 是 试 图 以 这 种 原 有 的认 知 结 构 来 同
问题 的 内驱 力 .产生 “ ” “ ”状 态 ,即 问题 具 有强 烈 的 愤 悱 认 知 冲 突 :从 问题 的本 身特 质 看 ,它 不 是 在教 师 统 一要 求 下
的产 物 .每个 学 生认 知 的 角度 或焦 点 不 同 ,会 生 长 出更 具 有
个 性 的认 知 方 式 ,这 样 学 生之 间 也会 形 成 认知 冲突 ;而从 问
基于学生认知冲突的课堂教学策略
【专题名称】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专题号】G382【复印期号】2011年12期【原文出处】《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11年9期第14~17页【作者简介】王洪宾(1973-),男,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本科学历,中教一级,E-mail:***********************(276700)。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的学习情景之间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是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情景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后,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期与新学习情景间实现新的平衡。
而新的平衡产生的过程就是学生内部心理不断变化的适应和建构的过程,是通过个体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
在认知主体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只有当产生认知冲突时,才会发生顺应过程,顺应的结果则是调整认知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一种更高级的、新的认知平衡。
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变化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这样,以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科学探究背景,再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过程,通过学生的认知顺应,达到消除认知冲突、促进认知发展的目的。
一、创设认知冲突,激情导入新课教师创设能引起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问题情景之间存在矛盾而产生认知冲突。
学生为消除认知冲突以实现新的认知平衡而迅速激活旧的认知结构,从中选择和接受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加工。
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置探讨
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置探讨【摘要】认知冲突是指学习者在思维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或对立,激发学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设置。
首先介绍认知冲突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其次探讨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设置方法,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然后就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反思和调整进行深入探讨。
最后总结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意义,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认知冲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概念、特点、作用、设置方法、影响、反思、调整、实践意义、展望、学习、学生。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认知冲突在教育领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对于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入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强调背诵和机械运算,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而认知冲突理论认为,当学习者遇到矛盾和不确定情况时,会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和探索欲望,进而促进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认知冲突,可以帮助学生超越传统的机械运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置方法和作用,希望通过研究认知冲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目的和意义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置探讨引言通过对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置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认知冲突的概念和特点,明确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探讨认知冲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调整。
这也有助于探讨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方法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地应对幼儿出现的认知冲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认知冲突是指幼儿在接受新知识或遇到新情境时,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而产生的矛盾和不适应,这种冲突往往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如何引导幼儿解决认知冲突,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是幼儿园教师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认知冲突的表现1. 幼儿在学习数字概念时出现困难,不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无法正确使用数字进行计数。
2. 幼儿在进行合作游戏时,出现意见分歧,不愿意与他人共享和合作。
3. 幼儿在进行手工制作时,由于技能不够熟练或者想法受限,出现焦虑和情绪不稳定。
二、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方法教案1. 情境引导: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产生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引导和提示,帮助他们解决冲突。
在游戏角色扮演中引导幼儿模拟家庭生活,遇到争吵和矛盾时,教师可以及时干预引导幼儿进行合理交流和解决矛盾,从而促进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启发性提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认知冲突。
当幼儿在学习计数时遇到困惑,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如果有两个苹果,你怎么数?”来引导幼儿思考并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 合作交流:在幼儿园的团体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当出现意见分歧和冲突时,教师需要及时介入,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和协商,在与他人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认知协调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4. 鼓励探索: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尝试,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度和空间。
当幼儿在进行手工制作或者其他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尝试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案实施要点1. 注意个性差异:认知冲突是因为幼儿个体差异引起的,教师在实施教案时,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幼儿的认知冲突采取个性化的引导和帮助措施。
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冲突策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冲突策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作者:来玲玲胡志刚来源:《化学教与学》2012年第08期摘要:文章就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只看热闹、不动脑”等问题进行探讨,在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冲突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利用趣味实验、实验自身的不足、对比实验、差异性实验、异常现象来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方式去参与化学实验教学,提高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认知冲突;实验教学;建构主义;对比实验;差异性实验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06-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003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其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进而提高科学素养。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指导学生完成教材实验,没有深入地挖掘知识内涵和实验现象后面的科学本质。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困于固定的模式中,学生的大脑就像被事先设计好程序的机器,而不是灵活多变的创新源泉。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实验缺乏新奇感,习惯以旁观者的态度看热闹,学习动机和兴趣都不高。
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在喜爱实验的基础上使知识、技能、情感都获得一定的发展和提升,笔者认为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冲突策略是连接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桥梁。
一、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教师向学生的简单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建构中,当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新情境之间不相符时,学生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矛盾或冲突,称之为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紧张、急切感,促使其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深层次的认知方式去投入学习、解决矛盾。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实际的认知结构与教师认为他们应该有的认知结构不相同,从而造成教学工作中达不到理想的结果[1]。
巧设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思维
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1. 引言1.1 文章背景文章背景:认知冲突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遇到由于信息不一致或矛盾所引发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个体产生思考,激发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传授知识,而学生只需要接受并记忆这些知识。
这种单向的传授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导致学生只能靠机械记忆来完成学习任务,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通过巧妙设置认知冲突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入认知冲突,可以让学生在遇到矛盾和不一致的信息时产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思维水平。
探讨如何巧设认知冲突并激发学生思维已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1.2 研究意义认知冲突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引入认知冲突,可以打破学生对知识的既有认知模式,激发其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
研究认知冲突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通过巧妙设计认知冲突情境,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提高其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 正文2.1 认知冲突的定义认知冲突是指个体内部出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矛盾的认知要素或认知结构,引起个体产生思维上的困惑和焦虑的心理状态。
认知冲突是由于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出现不一致或矛盾,导致个体内部出现认知不协调的情况。
认知冲突的产生常常伴随着思维的不稳定和认知结构的混乱,需要通过认知调适和认知重组来解决。
认知冲突通常表现为个体在面对新信息时,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冲突,无法简单地将新信息纳入原来的认知框架之中。
个体往往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信息和认知要求。
例谈“认知冲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认知冲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陈斌【摘要】认知冲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设计悬念实验”“纠错生活经验”“对比实验反差”“营造争论氛围”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冲突;学习动机;科学思维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可见,唤醒学习动机的最佳方法就是引发学习的新知与学生原有认知的冲突,使学生在矛盾和疑惑中高速运转思维、在质疑问难中自主探究、在冲突高潮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积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运用“设计悬念实验”“纠错生活经验”“对比实验反差”“营造争论氛围”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一、设计悬念实验,制造冲突蕴含悬念的实验情境,像是在学生脑海中投下的一颗石子,所制造的冲突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激活学生思维。
【案例1】《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师准备了1杯清水,请学生猜测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然后把马铃薯放入清水中验证,结果看到马铃薯沉入水中。
教师又提供了3杯不知名液体(盐水、糖水、食用苏打水),请学生依次把同一个马铃薯放入3杯液体中,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生:马铃薯浮起来了,第2杯肯定是盐水。
师:你为何这么肯定?生:书上有答案。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
一般情况下,对于未知的物品是不能用尝的方法来辨别的,但今天教师准备的液体都是安全的。
请你用棉签蘸一点尝尝,是力、重力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概念体系。
绘制思维导图,既梳理了概念体系,也梳理了探究思路,使学生的思维体系和思维能力清晰外显。
抽象思维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基础,是科学教育的终极发展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在实施操练进阶、辅助进阶、体系进阶的教学策略时,还需注意以下问题:一要在猜测中强调因果关系的讨论,让猜测具有科学性,体现思维的系统性。
促进学生认知冲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促进学生认知冲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认知冲突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
其观点是: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有维持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一致性的需要,以保持心理平衡;如果人们的观念出现了前后不一致时,也就是出现了所谓认知上的失调,这时人的心理会出现紊乱或不安,就会力求通过重新组织或改变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新的认知上的平衡。
因此,在教学中,认知冲突是学习现象发生的前提条件。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和相互建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是人身心发展的手段。
教师的教直接作用的是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学即是心理活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激起学生的智慧活动,引发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
因此,促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策略。
笔者对此进行了实践研究。
1明确目标,激发认知冲突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通过目标导向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等形式,将课标要求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引起学生已有概念的冲突,感到原有储备知识的暂时遗忘,造成其内心的不安,即认知冲突,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欲望,并带着问题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如在“基因突变”教学中,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该知识点,细分为以下教学目标:①解释基因突变的概念。
②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③举例说出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细分后的目标更清晰、明确、有层次,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2找准基点,诱导认知冲突生物课标指出,教师要挖掘无形的课程资源,如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其所了解的生物科学信息,使生物课程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是将学生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生发为活跃的状态,使其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直接动力,而认知冲突的形成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途径。
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实践与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深入掌握。
认知冲突是指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存在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或思想,导致学习者思维上的不稳定和紊乱。
通过引入认知冲突,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深层次含义,从而促进认知结构的调整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实践与思考。
一、认知冲突引入的必要性具体来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引入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激发学生的思考:认知冲突可以让学生面对问题和矛盾,鼓励他们思考和探索。
对于某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结论,认知冲突可以让学生思考其真正的含义和应用,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多角度思考:通过引入认知冲突,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策略。
这种多角度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结构,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挑战认知结构:通过认知冲突,可以让学生深入反思自己的认知结构,挑战其中的偏见和错误。
这种挑战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够对其认知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发展。
1.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趣、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认知冲突。
比如,在讲解三角函数时,可以提出一个关于正弦函数图像的问题:正弦函数的图像与余弦函数的图像有何异同之处?为什么?2.开展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一些有争议性、矛盾性的数学命题,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比如,在讲解数列极限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下一个问题:数列极限一定存在的充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3.设计实验: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设计和进行数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从数据、计算结果等方面产生认知冲突。
比如,在讲解函数图像平移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和绘制函数图像,探究平移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三、认知冲突的注意事项1.认知冲突的程度:认知冲突应该适度,不能过度,否则会对学生造成认知负担。
数学教学中形成认知冲突的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形成认知冲突的策略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认知的过程。
由于学生数学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的欠缺,当学生把教材知识结构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时,会发生认知冲突。
所谓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是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认知冲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1、创设情境,透发认知冲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特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联系起来。
创设的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地学习。
如在“垂径定理的推广及应用”的教学中,先创设如下情境:一位老奶奶不慎把一个圆形的玻璃台板敲破了,还剩下如图1所示的一大块,她很想配一块与原来同样大小的玻璃台板。
你能否设法帮她画出一个与原来台板一样大的圆吗?画圆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剩下的这块玻璃找到原台板的圆心。
找圆心的方法与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会产生暂时的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到原有知识的不完整性,从而对所学的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新课的讲授做了很好的情感和心理铺垫,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找“结合点”,激发认知冲突研究表明: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和教材内容,发掘“结合点”,有针对地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利用新旧知识的差异,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开的“愤”、“悱”状态,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
新概念的出现往往是“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如在“实数”教学中,教师先举例: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cm ,则它的对角线是多少?学生很快得出cm 的结果。
认知冲突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冲突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引言认知冲突理论主要指人们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认知不一致或矛盾,通过思维的整合和调节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的过程。
在教学中,采用认知冲突的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认知冲突的表现形式认知冲突的表现形式无非是两种观点或信念之间的矛盾和不协调:一种是认知冲突,一种是认知失调。
认知冲突是指人们在接收到信息时遇到了与其现有认知不协调的新的信息,这时需要经过思维的整合、调节,来消除原有认知上的不协调性。
认知失调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当面对了一些存在很高难度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产生了一种不能解决困境的心理状态,产生压力和紧张感。
认知冲突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化学中的很多概念和实验都存在较强的认知冲突,这时需要采用相应的策略来缓解认知冲突。
1. 使用与学生现有认知不同的教学策略。
化学中,一些概念的讲解常常需要使用到比喻、类比等方式,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另外,将一些概念反过来讲解,从而引发学生的疑问,加强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实验自行发现和认识。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实验前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认知冲突的场景,通过实验发现和认识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更深的认识。
3.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来引发探究和思考。
在教材中加入一些生动详细的案例,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认知。
结论综上所述,认知冲突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针对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及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有效的认知冲突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以达到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巧设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思维
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在教育过程中,认知冲突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评估方法。
认知冲突是指将学生涉及到一些不同的信息或观点,这些信息或观点相互矛盾,或不协调,存在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认知冲突策略是如何实施的呢?首先,需要找到两种或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概念或观点;然后,设计一个问题或场景,让学生在其中思考和解决矛盾,并引导学生尝试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整合和权衡不同的信息和观点,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这个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
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可以用于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课堂教学中。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主旨、含义、情感和作用等多样的文学元素,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解释和评估,从而促进学生的文本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解决方法或运算方式,让学生发现不同的数学规律和思维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当然,认知冲突策略也需要特别的注意。
首先,认知冲突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引发比较强烈的焦虑或压力。
其次,认知冲突应具有意义和实用性,否则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聊或毫无价值,从而对学习课程失去兴趣。
最后,认知冲突策略需要与学生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
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程度,提供适合的挑战和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总之,认知冲突教学策略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课程学习。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认真考虑教学的内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信息和观点,以及培养对学生的情感和关注。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自主学习能力。
认知冲突_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运用_裴志刚
摘要呈现课堂教学在认知冲突的产生———解决———再产生———再解决的循环之中递进,教师巧妙地设置悬念性冲突、阶梯性冲突、发散性冲突以及陷阱性冲突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探究能力,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认知冲突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A“认知冲突”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运用裴志刚王重力(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50)所谓冲突式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把各自的理解表述出来,并由小组聚在一起讨论,甚至促其产生一定的冲突,以此使学生澄清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有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
其教学的核心就是心理学上的认知冲突。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知冲突是指人们意识到认知结构与外在信息或者认知结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矛盾的一种知觉状态。
当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些差距而导致心理失衡时,就产生了认知冲突。
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来,认知冲突是连结学生固有经验与新知识的通道,是认知结构更新的一个必要前提。
伴随着认知冲突的产生,学生的思维开始兴奋,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思维活动也处在最佳状态。
这种状态既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甚至是课程资源和学生心理交流的接触点、共振点,也是教与学的共同机遇,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契机。
高中生物课程目标中将学生生物各种能力的考查做了要求: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注重学生生疑、析疑、释疑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1悬念性冲突,激发学生概念探究欲望北宋哲学家张载指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布惑”。
这里的“布惑”就是设置悬念性认知冲突,并以此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如在教学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时,教师设置了一个故事引入:1904年,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把一只雌天蚕蛾扣在一只纱笼中,而这只纱笼是放在被一片丛林包围着的黑屋里的。
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实践与思考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和策略。
通过引入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学习。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地运用认知冲突。
我们需要明确认知冲突是什么。
认知冲突是指将学生置于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冲突的观点或概念之间,以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深考和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这种冲突可以是不同解题方法的对比,也可以是不同观点的对立。
通过引入认知冲突,可以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固有观点,让他们产生认知震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种常见的实践方式是通过提问引发认知冲突。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并鼓励学生讨论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错误的解题方法或观点,然后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和辨析,找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认知冲突:他们之前所学的知识似乎与现在的问题相矛盾,需要他们重新思考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发现并纠正之前的错误或模糊的观点,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发认知冲突。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并在合作中发现不同的观点和解题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和结论,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解答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鼓励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对于教师而言,引发认知冲突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策略。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发认知冲突。
教师还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深化理解。
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内容,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和讨论,充分发挥认知冲突的教学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地运用认知冲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选择和设计冲突的问题和情境。
认知冲突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认知冲突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认知冲突是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新情境之间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这种冲突可以成为认识活动的内驱力。
运用认知冲突强化新旧知识、情境间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方法即认知冲突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从创设情景、解析问题、重构认知结构三方面运用认知冲突法。
在运用认知冲突法时,要注重与其他方法的结合,注重与教学目标实现的结合,以及与调查、积累和集体备课等活动的结合。
[标签]认知冲突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针对大学生知识面广、获得信息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一直备受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重视,如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专题式、原著法等教学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这些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生动性、主动性和互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运用这些方法的同时,还应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将认知冲突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主要方法,并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思考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一、认知冲突法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效用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新情境之间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
较早关注认知冲突的学者主要有费斯汀格和皮亚杰等。
费斯汀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无法与薪情况、新信息相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
皮亚杰认为,解决认知冲突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调节,“所谓调节是指客体作用于主体因而主体使他的行为与客体适应(或配合)的那种方式”。
即认识主体在遇到新的情境、问题时,为了保持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平衡,通过“同化”与“顺应”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同化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并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是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符合现实环境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中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运用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王建新2011年11月1日21:34浏览:35评论:11鲜花:4专家浏览:1指导教师浏览:5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课堂教学也一样。
没有一个数学老师不期待自己的课堂上,学生能积极的思考,主动地建构知识,设计“认知冲突”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不能包容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当引发认知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数学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教师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这样导入: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带给大家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想)请大家看屏幕。
(出示课件:自行车车轮分别为圆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但轴不在中心)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小狗第一名)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是它跑第一名呢?(因为小白兔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那么小猴、小猪呢?(小猴不仅慢,还一颠一颠的,小猪的车是骑不走的)这时不用教师多说,显然这两个问题便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进入新课,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创设故事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小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营造的生动情境中。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儿童喜爱的故事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一个村庄。
村中田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好客的农夫给他们送来一个大西瓜,八戒见到西瓜馋得口水直流。
悟空要求公平地分给每人1/4。
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瓜是俺老猪化来的,俺肚子大,要吃1/6,至少也要1/5。
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切了1/6,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西瓜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少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深刻。
三、利用生活素材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就会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问题意识,进而激发他们积极探索,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我教“认识人民币”单元时,我让学生到超市去了解商品的价格,买自己所需的物品,再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
教师再创设买卖问题情景,让学生在付钱买实物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对元、角、分的认识和换算,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过,动手尝试过才更容易掌握,才能发现知识的用处,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如何去用知识。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更多0
最近来访
省专家李艳11-02指导教师李淑敏11-02指导教师黄敏11-02指导教师秦树强11-02评论列
表全部评论精彩评论专家评论共1页,当前第1页1
阳信县阳信镇赵集小学靳佃国2011/11/3 10:51:00 IP:222.134.*.* 回复在教学中适当引发认知冲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阳信县阳信镇赵集小学靳佃国2011/11/3 10:48:00 IP:222.134.*.* 回复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阳信县阳信镇赵集小学靳佃国2011/11/3 10:46:00 IP:222.134.*.* 回复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才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运用知识。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窦秀梅2011/11/3 9:38:00 IP:222.134.*.* 回复怎样创设“认知冲突”关键在老师对教案的设计,看来王老师在课堂上对“认知冲突”运用很好。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窦秀梅2011/11/3 9:31:00 IP:222.134.*.* 回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乐学。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魏鸿霞2011/11/3 9:20:00 IP:222.134.*.* 回复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魏鸿霞2011/11/3 9:17:00 IP:222.134.*.* 回复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效果很好。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李梅英2011/11/3 8:58:00 IP:222.134.*.* 回复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利用生活素材构建认知冲突,使数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
研修组长张观坡2011/11/2 14:16:00 IP:222.134.*.* 回复从您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你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认知冲突运用较好,继续加油!
阳信县阳信镇赵集小学曹春刚2011/11/2 9:33:00 IP:222.134.*.* 回复要想运用好认知冲突,教师必须有较高的驾于课堂能力。
枣庄市第三十三中学李光伟2011/11/1 21:36:00 IP:112.248.*.* 回复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数学教育,是“好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