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文化论.
贫困文化理论视角下对城中村贫困问题的探析
贫困文化理论视角下对城中村贫困问题的探析摘要:贫困文化理论是对贫困问题的一种解释理论,认为贫困主要是由于贫困人群内部的文化因素导致的。
本文将以贫困文化理论为视角,探析城中村贫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贫困、贫困文化、城中村、对策措施一、引言二、贫困文化理论的相关概念贫困文化理论是对贫困问题的一种解释理论,认为贫困主要是由于贫困人群内部的文化因素导致的。
贫困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它认为,贫困人群的文化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认识、行为和心理状态,使得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入方面存在着固有的障碍。
城中村是指城市中的大规模非法、非规划建设的农民居住地。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城中村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中村贫困问题的存在。
三、城中村贫困问题的表现城中村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贫困:城中村居民因为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就业机会,导致他们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由于缺乏基本的生产设施和资金支持,他们也无法自行创业或发展产业,导致经济贫困问题的长期存在。
2.教育贫困:城中村的教育资源匮乏,学校设施简陋,教学质量相对较低。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城中村的孩子们常常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教育贫困问题也比较突出。
3.文化贫困:城中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文化活动和文艺表演相对匮乏。
由于缺乏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教育机会,城中村居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也相对较低,导致了文化贫困问题的存在。
贫困文化理论认为,城中村贫困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城中村居民内部的文化因素。
这些文化因素可能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城中村居民普遍存在对教育的低重视,导致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他们也很难脱离贫困的困境。
贫困文化理论还指出,城中村居民的文化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认识、行为和心理状态。
他们普遍缺乏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导致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论贫困文化与教师专业成长
【 关键词 】 教师 贫困文化 专业成长 教 学行 为 【 中图分类号1 4 1 【 G 5 文献标识码 I [c A 3章编号 109 8 3 (020 — 12 0 10 — 54 2 1)1 0 0— 2
一
、
一
米【 收稿 日期]O 1 1 — 4 2 l- 2 1
[ 基金项 目]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 目( 0 I Z 一 5 ) 2 1 - X 1 0 及河南省教科所项 目(0 0 J GH G一 5 1 的研究成果 。 2 1一 K A 0 1 )
[ 者简介 ] 作 邢思珍 ( 9 0 )女 , 1 7 一 , 汉族 , 河南唐河人 , 信阳师范学院教科 院及课 改所讲 师 , 教育学硕士 , 究方 向为教学论 。 研
第二, 家庭本位 , 排斥合作 。贫困者一般都持利 己 教师专业 成长不仅依赖个体 的 自主努力 ,更依 赖 教师 群 体 的 文化 导 引 。因为 “ 人创 造文 化 也受 制 于 主义观 点 , 以家庭 为本 , 斥合 作 , 排 并对 社 区进 行 区分 文化” 。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渗透到人 的内心世 认 同 。 行为上 , 现为独来 独往 , 表 不关 心他人 。 际关 系 人  ̄ 1使他们很难去和他人合作。 - , 界 , 刻地 影 响着 人 的行 为 。无 疑 , 师群 体 的文 化 上的生 陛多疑和盲 I 深 教 样 态 影 响 着 教 师 的专 业成 长 。而 当前 中小 学 教 师 群 他们 往往 是 以个体 或家庭甚 至是家族 的方式 去面对 生 体 中 , 在 一 种 “ 困文 化 ” 使 教 师 消极 地 生 存 活 中的一切 ,坚守 自然经 济下 的家本位思想 和 生活方 存 贫 , 者, 适应着并 自我维护着 。 严重地阻碍着教师 的专业 式 。 家本位使贫困者以家庭的力量来谋求生存 , 也就难 以与他人合作 , 并会极力排斥合作。 以家为本触及的是 成 长 , 为制 约专 业成 长 的文化 瓶 颈 。 成 贫 困者 的心灵 , 的是贫 困者 的情感 , 拨动 也就 直接 决定 “ 困 文化 ” 贫 的本质 及特 征 “ 困文 化 ” 长期 生 活在 贫 困 中的一 群 人 的 行 着贫 困者的外化行 为 , 贫 指 排斥合 作也就很 自然 了。 第三 , 固守传统 。 绝革新 。 饿死 不离 乡” “ 拒 “ ,金窝 、 为 方式 、 习惯 、 俗 、 理定 势 、 风 心 生活 态 度 和价 值 观 等 “ 住惯 了哪儿 , 哪儿 好 , 就穷 穷 非物质形式 。[ 它无所不在地影响着生活于其 中的 银窝 不如 自家草 窝 ”人 , 1 ] 人, 使其在思维上 、 心理上 、 为上等都打上它特有 点 . 日 行 穷 子安分”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使贫困者 的标记 。 困者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 、 贫 无助感和 自卑 恪守传统观念 , 顺应贫困, 拒绝变化 , 生活在 自己编织 贫困网” 封建迷信使他们节衣缩食 , 中。 甚至倾家荡 感; 目光 短 浅 , 野 狭 窄 , 不 能 在 广 泛 的 社 会 文 化 的“ 视 且 产也乐此不疲。 观念上的陈旧、 文化知识 的欠缺使他们 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 。[ 2 ] 其特征为 : 第一 , 于现状 , 安 不思进取 。贫困者 总是满足 自己 “ 日出而作 、 落而息”“ 日 ; 饿死不离乡 , 穷死不经商”使 , 的现状 , 什 么都不 在乎 ; 对 不求 更好 , 只求温饱 。“ 田 他们农 闲时睡觉 、 种 聊天和 晒太 阳。 困者 从不想 做革新 贫 尝试 . 甚至反对 革新 , 即使有 外在 力量抱 着善 意 的愿望 为 饱肚 , 猪 为 过 年 , 牛为 犁 田 , 鸡 喂鸭 换 油 盐 ” 养 养 喂 也会遭 到他们 的反对 。 “ 等救 济粮 , 等冬 令装 , 炎秋 雨 不 出房 ”三 口之 去改 变他们 的生活 , 春 冬 夏 “ 二、 教师群体“ 困文化” 贫 制约其 专业成 长的表现 家五亩田, 种好家中本分 田, 舒舒服服享清闲。 自足 自 ” “ 困文化 ” 贫 虽特指贫 困阶层 的文化 , 对照教 但 乐和满足现状的心态 . 也 使f们没有激 隋和恒心去冲破 在小农 经济 罗 网中所编织 的安贫乐 命 的心理 保护 机制 师 群体 的文 化特 征 , 有 类 似 的 “ 困文 化 ” 也 贫 现象 , 且 和平衡机制 。 没有突破陈规陋习的行为意识 。“ 手捧玉 它牵制教师精神 , 限教 师行 为 , 规 消磨教 师意志 , 制 米糊 , 脚蹬暖火炉 , 皇帝老子不如我” 自 , 得其乐的生活 约着 教 师专业 成 长 。 ( ) 一 满足现 状 , 师 消极 应 对 专业 成 长 教 使他们在困苦中清闲度 日,追求生活的安逸使他们不 愿规划未来 , 进而形成认命的人生态度。 满足现状 的心理 , 使教师懒散怠惰 , 没有职业追
高校特困生矛盾人格及其成因-从贫困文化理论的视角分析
[ ,]
高校校园里, 他们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不足, 担心 别人瞧不起自己, 自卑多疑, 正所谓 “自尊心越强的学
[ (] 生自我否定感越强烈” 。 :9 独立与孤僻对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物质
上的清贫使多数特困生较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他 们独立生活的能力相对较强。但是高校中陌生的生 活环境、 激烈的竞争、 不同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等冲 击着他们的心理, 他们往往觉得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 不入, 不善与人交往, 宁愿自己独立行动。
[ F] 安土重迁的乡土观” ; 等等。
三# 贫困文化与特困生矛盾人格间的相关性 二# 贫困文化的观点
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 ( $%&’( )*+,%) 最早将贫困 视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专门研究。-./. 年, 他在其 所著的 《 五个 家庭: 贫困 文化的 墨西哥 个案研 究》 ( 0,1* 0’2,3,*% :4*5,&’6 7’%* 89:;,*% ,6 9<* 7:39:(* => ?=1*(9@)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 贫困 文化” ( 7:39:(* => ?=1*(9@) 这一概念。他认为, 贫困者之所以贫困和 其所拥有的文化—贫困文化有关。他关注贫困主体 的观念、 思想和社会心理, 将贫困看作一种具体的生 [ /] 活方式,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研究理论。 贫困文化的 观点和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 发展并逐步完善 的。 越来越多的社会学者承认: 虽然贫困表现为一 种经济条件, 但它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 系。穷人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 形成了一套特定的 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 价值观念体系等, 而此种 “ 亚文 化” 一旦形成, 便会对周围的人 (特 别是后代) 发生 影响, 从而代代相传。于是, 贫困本身便得以在此种 亚文化的保护下维持和繁衍。 由此可见, 所谓 “贫 困文化” 是指长期处于贫困的人们所具有的一整套 特定的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非物质形 式。 从全社会角度来说, 贫困文化实际上是对贫困 的一种适应, 穷困者阶层往往自我封闭或孤立, 他们 意识到按照社会上所推崇的标准已无法取得成功, 就 “ 产生了宿命论的意识和接受了被注定的状态, 从 而形成了自我 永存的贫 困链—加尔布 雷斯称之 为 ‘对贫困的顺应’ ( ’&&=22=;’9,=6 9= B=1*(9@ ) ” 。 贫 困文化也是贫困长期存在的主要根源, 短暂的贫困 可能是由于物质的原因引起的, 而长期的贫困则更 多是贫困文化这一非物质的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个人层次来说, 贫困文化通过个人的思想、 态 度、 行为表现出来。刘易斯曾提出作为贫困文化代 表的个人通常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 无助感和自卑 感; 他们目光短浅, 生活无计划、 有强烈的及时行乐
人大社会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注:S:《社会学概论新修》W:《外国社会学史》D:《同等学历大纲》X:《数据属性分析》Y:《社会学研究方法》(袁方)个人总结,仅供参考1996年96年社会学理论一、名词解释:(4’*10)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S 109)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者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又称为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获得的社会角色,先赋与自致的区别是相对的。
2、群体凝聚力(S151)也称作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群体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群体内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人际吸引,成员对规范的遵从,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看成是自己的目标的一部分,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个人、群体与环境等方面。
3、扩展家庭(S170)扩展家庭是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的合称。
主干家庭指:父母(或者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联合家庭:指父母(或者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包括子女成家却不分家。
4、刚性结构(S232 D90)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位相关性,或形象地说,社会成员在多元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集束状态。
一个刚性结构的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累积性不平等。
5、迟发展效果(S346 D455)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正是由于起步比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它们特殊的发展过程。
,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为“迟发展效果”。
6、题器(S491)题器是问题和答案的全称,是问卷的主体内容。
器者,工具也,题器即是作为研究者的调查工具而设计的具体问题,调查者据研究目的提出理论假设并确定了指标体系后,进一步就是要将指标体系分成一道道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题器。
题器要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与排误性。
7、“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S86 D170)在齐美尔看来,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种基本上相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即社会交往的形式。
社会工作概论第十七章 扶贫社会工作
• (2)相对贫困是一个动态概念,其标准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变化
• (3)相对贫困反映的是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是社会不同成员之间的不
• (4)它依据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具有明显的主观偏好。
(二)贫困结构论 1 • 这是一种从微观角度探讨贫困原因的理论。持此观点的学
者坚持:福利制度貌似公正,实际上,它是造成一部分人 贫困的根源。持激进观点的学者指出,表面看来,福利制 度是在济贫;其实,政府发放的救济金数额很少,只能使 穷人维持在贫困的生活水平上。这样,救济金实际上在制 造着一个贫困阶层。这个阶层非常困苦,却由于保障制度 而尚能存活。因此,福利制度阻止了穷人贫困状况的根本 改善。福利制度有利于雇主。它使失法也是进行收入差距比较及了解相 对贫困状况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具体 做法是按收入水平高低,将人口分为五等 份,然后计算各个1/5人口层的收入在全部 收入中占的比例。
4 • 收入比例法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平均收入的
一定比例作为贫困线的划分依据。该法最初是世 界经济合作组织在调查其会员国的社会救济标准 时偶然发现的,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的 前身)明确规定以社会平均收入的50%~60%作 为各国的社会救济标准。由于这一方法简便易行, 近年我国不少地区也采用该法作为制定社会救助 标准的参照。但一般来说,我国按此方法确定社 会救助标准时所设定的比例都较发达国家为低, 如1995年广州市以社会平均收入的1/3作为实施社 会救助的标准。
第二节 对贫困现象的理论解释与现
实分析
一、关于贫困现象的几种理论
(一)个人主义贫困论〖HT
贫困文化论 名词解释
贫困文化论名词解释贫困文化是指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中存在的贫困现象所产生的特定文化现象。
这一现象反映了贫困对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的深远影响。
在深入理解贫困文化之前,我们需要对其中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深入解释和阐述。
首先,贫困文化中的“贫困”指的是一种相对于社会普遍标准而言的经济困难状态。
这种状态通常与低收入、匮乏资源和有限机会等因素相关。
贫困不仅仅是指物质层面的贫困,还包括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社交圈子等方面的不足与局限。
其次,贫困文化中的“文化”是指一系列社会共同体所共享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
在贫困文化中,由于经济困难等问题的存在,人们的文化传承、文化认同和文化创造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因此,贫困文化往往与特定地区、特定社群或特定时期的文化相联系。
在贫困文化中,常见的现象包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对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渠道有限,缺乏文化多样性的体验和认同感,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网络的不完善,乃至对于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狭窄理解等。
这些特点共同塑造了贫困文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理解和解决贫困文化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改革措施和社会支持政策。
首先,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促进全民受教育的机会与条件。
其次,鼓励社会资源的均衡分配,减少贫富差距,缩小贫困人口与富裕人口之间的鸿沟。
此外,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同时,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为贫困人口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总结而言,贫困文化是在贫困现象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理解和解决贫困文化问题需要对“贫困”和“文化”等核心概念进行深入解释。
在改变贫困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从教育、经济、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入手,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加公平和有机会的发展环境。
贫困文化理论下的文化扶贫研究
贫困文化理论下的文化扶贫研究作者:何家慧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9期摘要:贫困,是当前任何国家都无法轻松面对的沉重话题。
尤其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贫困现象很严重,扶贫问题也很严峻。
本文在当前贫困问题现状,文化扶贫重要性的基础上,来探析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贫困现状文化扶贫贫困文化理论启示一、什么是贫困文化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对贫困的研究多囿于经济或政治角度,认为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或是制度的不公平才导致贫困。
尽管这些解释有合理性,但是单一物质援助对于解决贫困现象已经无济于事。
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在《五个家庭:墨西哥贫穷文化案例研究》一书中,率先提出贫困文化理论,企图文化角度来探讨致贫因素。
他认为,贫困并非只是物质资源的匮乏,而是由此导致的阻碍穷人改变自身境遇的文化价值观。
处于贫困文化中的穷人会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自卑感,这种文化一旦产生,就会具有一种生生不息、难以消灭的态势,因此其还具有代际传承的特性。
自从“贫困文化”这一概念传入我国,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很快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
一些学者认为贫困文化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一些贫困户物质生活匮乏,精神领域也很空虚。
他们对生活消极无为、不思进取、崇拜鬼神,只求温饱、多子多福、老守家园,而且这种生活理念代代相传,他们的子孙后代也长期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而不自觉。
这些特殊的价值观念和心理机制,逐渐形成一种“贫困文化”,就像无形的“玻璃罩”,使贫困人口逐渐失去进取创新、改变贫困命运的勇气。
二、我国贫困问题现状及特征根据2011年,由国家统计局测算确定的数据,我国2011—2020年的农村贫困标准为“按2010年价格水平每人每年2300元”,截止2015年,我国贫困人口依然有5575万。
按照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是中国2011年贫困数据(国际贫困标准主要是指每天1.25美元或2美元):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极端贫困标准以下的中国贫困人口规模是8410万人,贫困人口比重是6.3%;生活在每天2美元的贫困标准以下的中国贫困人口规模是2.5亿人,贫困人口比重是18.6%。
贫困文化理论.
贫困文化理论贫困文化理论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贫困现象的理论,它由美国学者刘易斯(O.Lewis)通过对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际研究而提出的。
这一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
穷人的独特的居住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使得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这样就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
处于贫困亚文化之中的人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
在这种环境中长成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贫困文化,于是贫困文化发生世代传递。
贫困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人的基本特点和人格,使得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
贫困文化理论基本上属于贫困的个人责任论。
虽然刘易斯并不认为这种理论具有普遍的解释力,但是这种理论还是遭到许多批评。
主要的批评观点包括:贫困文化理论夸大了穷人与其他人的文化上的差异,实际上穷人本身并不是同质性很强的群体,各群体观念和行为上的差异是社会地位的反映,贫困文化理论未能解释穷人贫困的起始原因。
贫困作为一种与人类发展进程相伴相生的社会现象,人们长期以来总是将其看作自然环境的产物,或者当作一种具体的经济问题,并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物质的考察或经济、技术的分析,从而认为土地、资本乃至技术等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发展、导致贫困的罪魁祸首。
这类分析往往暗示,只要消除一种或几种障碍,贫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但是实践却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消除了其中一种或几种障碍,贫困依然如故。
实际上,文化与贫困、发展之间有着更为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贫困乃是源自于贫困文化。
一、什么是贫困文化?所谓―贫困文化‖就是指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它主要是指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
最早将贫困视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专门研究,是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Oscar Lewis)。
贫困文化理论
贫困文化理论贫困文化理论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贫困现象的理论,它由美国学者刘易斯(O.Lewis)通过对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际研究而提出的。
这一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
穷人的独特的居住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使得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这样就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
处于贫困亚文化之中的人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
在这种环境中长成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贫困文化,于是贫困文化发生世代传递。
贫困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人的基本特点和人格,使得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
贫困文化理论基本上属于贫困的个人责任论。
虽然刘易斯并不认为这种理论具有普遍的解释力,但是这种理论还是遭到许多批评。
主要的批评观点包括:贫困文化理论夸大了穷人与其他人的文化上的差异,实际上穷人本身并不是同质性很强的群体,各群体观念和行为上的差异是社会地位的反映,贫困文化理论未能解释穷人贫困的起始原因。
贫困作为一种与人类发展进程相伴相生的社会现象,人们长期以来总是将其看作自然环境的产物,或者当作一种具体的经济问题,并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物质的考察或经济、技术的分析,从而认为土地、资本乃至技术等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发展、导致贫困的罪魁祸首。
这类分析往往暗示,只要消除一种或几种障碍,贫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但是实践却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消除了其中一种或几种障碍,贫困依然如故。
实际上,文化与贫困、发展之间有着更为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贫困乃是源自于贫困文化。
一、什么是贫困文化?所谓“贫困文化”就是指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它主要是指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
最早将贫困视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专门研究,是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Oscar Lewis)。
部分名词解释
部分名词解释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
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
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1.贫困文化论: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提出。
贫困本身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
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以及怀疑权威等等。
此种类型的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对穷人的后代,产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贫困本身也就得以在此种文化的制约与保护下不断延续。
2.迟发展效果(应):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
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他们特殊的发展过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果”。
3.社会交换论:代表人物霍夫曼布劳埃默森,这一理论着眼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裳和惩罚的过程。
这一理论认为,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中,而且存在于包括爱情、友情在内许多社会关系中。
关于贫困的理论探讨及反贫困措施 课件
(3)贫困传递 贫困传递
哈瑞顿(Michael Harrington) 强调贫困文化的永 久性格,含有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 贫困代际传递的观念。 贫困代际传递
3.瓦伦丁:情境适应理论 瓦伦丁: a.穷人的生存理性:贫困是适应环境的一种 无奈之举。 b.贫困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乃至 价值观念对贫困环境的麻木适应。
4.社会排斥理论 (1)欧洲委员会折中的定义 定义:基于公民资格的权利, 定义 主要是社会权利的否定,或者这些权利未充分实 现。 (2)主要内容和类型 主要内容和类型: 主要内容和类型 a.经济排斥 a.经济排斥 经济排斥:三个指标:劳动力市场排斥、收入贫 穷、消费市场排斥 b.政治排斥 政治排斥 c.社会关系排斥或社会孤立 社会关系排斥或社会孤立 e.文化排斥 文化排斥 f. 福利制度排斥
群体、制度。 群体、制度。
(1)利益冲突形成贫困(群体) 利益冲突形成贫困(群体) 冲突学派:群体间利益的争夺(权力和资 冲突学派 源)是遭遇不平等和贫困现象的根源。 伦斯基:陷入贫困,主要是由于拥有的资 伦斯基 源很少。 资源相对稀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 资源相对稀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社 会资源) 会资源) 利益群体格局分化 利益冲突
三、我国学者的贡献
1.素质贫困论 素质贫困论
(1)贫困的本质 本质规定是人的素质差(风险承 本质 受能力、独立性与主动性、思想、精神状 况) (2)突破点 突破点:贫困文化论和个体主义贫困观 突破点 的综合 综合
2.系统贫困观 系统贫困观
(1)把贫困看成是诸多因素 诸多因素系统运行的结果。 诸多因素 (2)贫困的根源是由“陷阱-隔离-均衡”所 构成的一个低层次的、低效率的、无序的、 稳定型的区域经济社会运转体系。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就是区域社会在能动机制、资源基础与求变 能力之间欠缺性因素选择性亲和的互动作用。
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四章“文化堕距”理论威廉·奥格本(美)亦称文化滞后。
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化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不一致,造成各部分之间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变迁。
第五章“镜中我”理论库利(美)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三阶段:我们设想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根据自己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角色扮演理论米德(美)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社会化三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博弈阶段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人格分为三部分:自我、本我、超我本我——最原始、最隐秘、人类基本的需求和冲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遵循现实的原则超我——从自我中分离出来,人格的最高部分,遵循完美原则人格发展:口腔期(0~1)肛门期(1~3)性器期(3~6)潜伏期(7~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后)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埃里克森(美)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有影响,且人格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怯怀疑、主动与内疚、勤奋与自卑感、认同与角色混淆、亲密与孤独感、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完善与绝望生命历程理论将个体生命历程看作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
(1)同一组生命事件排列顺序不同,对人生的影响不同生命事件之间是相互影响的(2)社会结构与个体生命历程:①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②生命的相关性③生命的时间安排④人的能动性第七章符号互动论基本理论:①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②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③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④互动过程中,人们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意向,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⑤人们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主要派别:芝加哥学派(布鲁默)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
艾奥瓦学派(库恩)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角色理论角色与互动的关系:密不可分,①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互动有赖于人们扮演角色的能力②角色的形成和扮演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农村社会学
二、中国农村贫困的状况和特点 (一)中国农村贫困的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1949---1952:贫困人口众多,贫富差距显著 社会主义改制完成1953---1978:由于原有社会阶层的格局打破, 贫困现象减少(水平低),但计划体制与人民公社制缺乏效率,农村经 济缺乏活力。 1978年以后,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贫困人口数量迅速下降。农村 贫困主要是相对贫困。
(四)人力资本论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提出:贫困产生的原因不在于物质的匮乏,而在于 人资本的匮乏和自身对人力投资的轻视,人的能力没有与物质资本保持齐头并进,而 变成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解决贫困问题时注重人力资本的开发)
(五)贫困功能论
是以功能主义取向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类型。强调贫困对社会具有正功能, 满足了社会的某种需要,这是贫困长期存在的原因。其中迪尔凯姆、穆尔等 都提过。 贫困功能的扶贫观认为贫困和社会分层是社会中理所当然的现象,贫困 个体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是自己跃迁至更高等级,只要它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但贫困者作为一个整体应该保持,以满足社会这方面的需求。 扶贫应该做的是从社会整体角度个这个阶层创造足够多的适合他们的工 作机会,以维持贫困者的生存,进而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二)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1、贫困人口的数量规模庞大(一天不足一美元即为贫困) 2、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仍很深(恩格尔系数法)
(三)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结构特点
1 、极端贫困、一般贫困和相对贫困并存,但此消彼长。 2 、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 3、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并存
(六)贫困结构论
社会结构因素是社会贫困的主要成因,贫困是由这些社会制度固定下来 的社会结构产生并维持着贫困现象的存在。(消除或改良既有社会结构,用 新制度取代或弥补旧制度)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来探讨贫困的根源, 一方面通过资产所有权剥夺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是资本有机 构成不断提高导致相对人口过剩,保证了有利于与资本家的失业大军始终存 在于社会中,造成贫困的不可避免性和延续性
论农村贫困文化及其扬弃
环境下 产 生 的文化 。具 体 而言 , 方 面 , 指贫 困者面 对 贫 一 是 困 现实而 无能 为力时 所产 生 的消极 、 观的 意识 ; 悲 这一 层 而 的贫 困文化 ,与经 典 的贫 困文化 理论 研 究 的对 象符 合 :2 0 世 纪 6 年 代 ,一批 经典 的论及 贫 困文 化 的 书籍相 继 问世 : 0 其 中 , 易斯 的 《 困文 化 : 刘 贫 墨西 哥 五 个 家 庭 实 录》 班 费 尔 、 德 的《 个 落后 社会 的伦 理 基础 》 哈 瑞 顿 的《 类 美 国 》 一 、 另 等 不 同社会 的经 验 资料 ,共 同构 筑起 贫 困 文化 的概 念架 构I 。 他们 对 贫 困文化 的定 性有 很 强 的悲 观色 彩 ,都认 为贫 困文
化在产 生 时就具 有 相 当重要 的正功 能 。再 次 ,从历 史 角度
是一 个熟 人社会 ,长期 的 内部交 往也 很 容 易形 成一 种制 约 机制 , 制着 人们 脱 离群 体 , 制 约着 不 诚 信 行 为 的 发生 。 限 也 团结 和诚 信也 是 长期 以来 人们 的共 同追求 。 场经 济社 会 , 市
彭 振芳, 梅 (北 林 技 学 文 院陕 杨 10 林秀 西 农 科 大 人 学 ,西 凌71) 0 2
摘要 对农村 贫 困文 化 的定 性和 特征 进 行 了分 析 , 分析 了农村 贫困 文化 产 生的原 因 , 出充 分吸 收 贫 困文化 的合 理 成 分 , 提 消减 贫 困 文化 的 不 良因素 作者 认 为研 究农 村贫 困文 化对 建设 社会 主 义新农 村 有重要 意 义一 关键 词 贫 困; 农村 ; 困文 化 贫 中图分 类号 G 1 l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0 l- 6 l 2 0 )2 2 3 一 2 5 7 6 1 ( 0 6 l- 9 l 0
社会学概论 名词解释
因此必须加以强制、控制,并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适当的努力。
10、“Y理论”的假设是:一班人并不是天生不喜欢工作,在恰当的条件下他们会追求责任,并视参与目标为一种成就和报酬,他们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控制,并且多数人具有解决组织中问题的能力。
5、外群体:相对于内群体来说,那些不属于“我们”的群体是外群体,这是由非“我们”的社会成员结合而成的群体。
6、参照群体:也称参考群体,它是人们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与之进行比较的人类群体,是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
7、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社会行动:是指人们有意识的,注入了某种社会意义的,并与他人发生关联的行动。
1、社会:社会由人群组成,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体。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社会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3、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4、主文化、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成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是指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5、我族中心主义: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论地方性知识的贫困文化
社群观、 人际观 、 功利观 、 生产观 、 时间观等 , 这些都是从 化 , 有 的 文 献 中通 常 的 解 释 是 : 困 文 化 是 指 贫 困 阶 层 观、 已 贫
第 9卷 第 6期 重 庆 交通 大 学学报 ( 社科 版 ) 20 0 9年 1 2月 V 1 N . J U N LO H N Q N I O O G U I E ST Sca Sine d i ) D c2 0 o. 9 o 6 O R A F C O G I G JA T N N V R IY( oi c csE io l e tn e .0 9
一 及
的劳动观 , 老守 田园、 土重迁 的乡土观 , 安 重利轻义的财富
厚 奢 养 多子 多 福 的生 最早 将 贫 困 视 作 一 种 文 化 现 象 进 行 专 门 研 究 的 是 美 观 , 死 薄生 、 办婚 事 的 消 费观 , 儿 防老 、 不患寡 而患不均 的分 配观 , 自给 自足 、 疏于合作 的社 国人类学 家刘易斯 , 他在其所 著的《 五个 家庭 : 困文化 的 育观 , 贫 生 盲 重视 眼前 、 目光 短 浅 的 墨 西 哥 个案 研 究 》 书 中首 次 提 出 “ 困 文 化 ” 一 概 念 。 群 观 , 性多 疑 、 目排 外 的人 际观 , 一 贫 这 他 在对 贫 民窟 、 太 人 居 住 区 和 违 章 住 户 聚 居 区等 贫 困 环 功利观, 犹 视农 为本 、 商贱役 的生产观 , 轻 消极等待 、 恪守传统 。而 “ 田 为饱 肚 , 猪 为 过 年 , 牛 为 犁 种 养 养 境中的人们进行 了研究之后 , 出穷人 之所 以贫 困和其所 的 时 间观 等 等 』 提 拥 有 的文 化 — — 贫 困文 化 有 关 。这 种 贫 困文 化 的 表 现 是 : 田, 喂鸡 喂鸭换油盐” 这样 一种简单 的生 产生活方式更使 , 人 们 有 一 种 强 烈 的 宿命 感 、 助 感 和 自卑 感 ; 们 目光 短 大贫 困乡村普遍存 在 。但 以上 内容仅仅 是对贫 困文化 无 他 浅, 没有远见卓识 ; 视野狭 窄, 不能在广 泛的社 会文 化背景 现 象 和 内容 的 简 单 罗 列 。 在 此 基 础 上 , 者 们 又 进 一 步 对 学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1、实证方法:实证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可以接受。
2、社会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关系不是指个人间的关系,而是指两种不同属性的人们之间形成的社会交往形式。
3、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不同类属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
一般指社会中各群体间的关系,其中包括职能部门之间,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
4、社会行动,社会过程: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社会,宏观视野关注的是社会过程,微观上则是社会行动。
社会过程并不只是在社会形态的意义上才表现出来的,在中观甚至微观层面上也可以表现出来。
社会行动:是指人们有意识的,注入了某种社会意义的,并与他人发生关联的行动。
1、社会:社会由人群组成,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体。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社会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3、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4、主文化、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成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是指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5、我族中心主义: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6、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7、文化冲突:两种文化接触是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方面发生相互反对的情况。
1、社会化:社会学中所讲的社会化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