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课题小结
“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课题阶段小结
“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课题阶段小结在近两年时间里,随着““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课题的深入,我校课题实验组的教师始终坚持以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学教育的中心,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深入地研究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我校课题实验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课题研究的中心工作(一)强化课题实验教师的业务学习1、为了深化课题研究,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既要重温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习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做到一周一反思,写出心得体会,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2、整体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
课题组坚持做到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课题研究会。
会上实验教师们畅所欲言,深入剖析教学案例,畅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从而使大家共同进步,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3、聘请各级骨干教师来我校指导工作。
4、选派优秀实验教师外出学习,把外地的先进经验带回我校。
要求外出学习人员做好专题报告,上好一节汇报课。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实施策略“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载体,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为支点,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基本框架:创设情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问题→交流方法、解决问题→尝试训练、反馈评价→拓展创新、体验成功(二)模式的实施策略:1、创设情景、收集信息课一开始,借助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策略是(1)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
《小学数学低年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1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结合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数学教材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申报了《对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的研究课题,上半学期完成了课题的立项、实施方案的制定。
我制定了研究的过程中三个阶段的目标,第一阶段:习惯养成阶段.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尊重带进课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爱上数学课。
教师主动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与学生讨论,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面对问题、探究问题。
第二阶段:问题意识形成阶段。
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
发现了问题,就想去探索、解决,形成了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学,推动学生自己学,学生进了“书山”,教师指点门径,学习之途由学生自己去跋涉,并经常使学习内容与答案保持若明若暗的距离,让学生动一动、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具体做法是设置问题情景或学生自学发现问题,生生或师生互动交流,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后的更高层面的综合交流,巩固练习,归纳总结。
第三阶段:自觉探究问题阶段。
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向权威提出问题的勇气。
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增强问题意识,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同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在教师出现错误时学生能大胆指出。
把问题意识逐渐转变为学生自觉自动化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大力表扬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意见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我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大胆实验,不断探索,取得一些成绩。
现对我的课题研究实验情况作阶段小结:一、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方向与成败。
因此,在确立实验课题后,我经常学习理论以及教育杂志上的有关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文章,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
二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总结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总结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其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我教授二年级数学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我将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
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教学过程中,我会创设一些情境,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通过给学生介绍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者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样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 强调问题本质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不仅仅是单纯地解答问题,更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背后原理,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我会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和交流。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与合作,学生能够互相启发,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的数学思维。
4.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积极收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
比如使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具,以及引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数学的应用。
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5. 分层次的练习和反馈我会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分层次地进行教学。
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我会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激发他们更深入地思考。
而对于掌握较弱的学生,我会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并在答题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6. 实践应用的机会除了纸上得来的练习,我还会通过活动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比如在购物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价格比较、计算找零等操作,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创设情境、强调问题本质、鼓励学生探索与交流、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分层次的练习和实践应用等方式,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部门年终总结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部门年终总结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教学部门在过去一年中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本文将总结这些实践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目标与计划在实施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中,我们明确了以下目标: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数学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根据这些目标,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指导,以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二、创新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尝试运用了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引入了情境化教学。
通过将具体生活场景与数学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我们在教授面积和周长时,将学生带到校园的花坛进行实地测量,并进行实际应用和探究。
其次,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
在传统的计算题基础上,我们引入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动用多种解决策略,锻炼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成果与评估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态度也明显增强。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也更加多样化。
为了评估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外,我们还引入了开放性问题和项目作业。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真实地展示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四、经验总结和展望从实践中我们发现,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需求,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和辅导方案。
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研究 第一阶段小结
《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第一阶段小结我课题组自课题《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申报以来,紧紧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这一主题,积极进行探索,按计划分步实施研究。
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课题组老师的共同探索研究下,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课题的运行情况。
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本着科学的态度,在学校领导、教导处的正确指导下,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在结合实际情况下,本课题中我们主要围绕“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与“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研究的前段时间我们主要是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
活动主要方式是依托课堂教学进行实践。
1.制定方案,分层次落实课题课题立项后,研究组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搜集、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制定课题方案及课题研究学期计划。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组织开题会,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二、问卷调查研究。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解决问题感到非常困难、难以理解、难以掌握、思维单一的现象以及如何教学好解决问题探寻一条可行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我们作了问卷调查。
调查过程:本次问卷共发出30份,收回30份,本次调查问卷拟定了15个题,设计了这样的一些问题,如:(1)你喜欢做解决问题的题目吗?(2)你认为数学学习中的“解决问题”是指什么?(3)在数学中遇到解决问题的题目是,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分析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4) 在数学中做解决问题的题目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5)你在解决有图文结合的信息的问题时最易出错的地方是哪里?……通过这次对数学解决问题的问卷调查,我发现以下一些问题:片面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不能主动借助作示意图,帮助读懂题意求解;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找出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隐藏在题目里面的中间问题,达到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正确解决问题;学生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一题多解难度大。
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和总结,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我对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的分享。
一、调整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首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我经常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面积时,我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并讨论它们的面积大小。
这样的互动让学生觉得数学不再是一种枯燥的知识,而是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有趣且实用的。
二、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例如,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我会先提醒他们分析问题的要素,然后指导他们制定解题计划,找出解题的关键步骤。
通过反复训练,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我注重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例如,在解决一道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与他们一起讨论思路的合理性,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交流和反思,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我还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我鼓励他们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渐渐养成了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以促进他们的成长。
当学生解决问题时,我会认真观察和评价他们的思考过程和答案。
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都会给予正面的鼓励或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进步和成长。
这样的反馈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解决中,并享受到成就感。
通过以上的教学总结,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并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年终工作总结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年终工作总结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本学年,我担任小学数学教师工作,通过精心准备和不断努力,我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份工作总结中,我将分享我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并评估其效果。
一、教学方法和策略1. 提供真实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我不仅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材料,还不断引入真实的数学问题。
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激发学生思维:我通过启发性提问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与同学进行合作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提供资源支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我积极寻找并准备了大量的学习资源。
除了教科书和练习册,我还使用了互动教具、多媒体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
二、实施效果评估1. 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通过引入真实问题和启发性提问等策略,我发现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大增。
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思考,并表现出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经过一学年的培养,学生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显著提高。
在课堂上,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在考试中,他们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通过提供资源支持和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我注意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他们会主动寻找学习资料、独立解决问题,并乐于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
三、改进与展望尽管我在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也意识到仍有改进的空间。
下学年,我将:1. 更多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我将更加重视个体差异的管理,采取个别辅导和差异化教学等措施。
2. 加强评估策略:除了考试成绩,我还将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评估。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我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工作总结报告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工作总结报告一、前言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我校特制定了一系列培养计划并开展相关工作。
现将本学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目标本学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技巧和策略应用,使他们能够自主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工作内容1. 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本学期初,我们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教学计划,将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
通过设置合适的课题、增加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合作讨论、辅导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提倡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通过设置一定的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能力。
4. 开展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培养活动,比如数学建模比赛、数学思维能力竞赛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工作成果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
1.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明显提升经过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的数学思维更加灵活,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他们也能够运用一些常见的数学方法和工具,更加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2.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加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逐渐体会到数学问题解决的乐趣,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解题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尝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尽管我们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5篇
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5篇第一篇: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界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板块,对培养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高年级的教学应该侧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灵活性,并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选出最好的方案。
解决问题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发展,使学生根据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思维训练。
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应重点加强对数量关系、解题思路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所以我申报了关于“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时刻的关注对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数量关系放在教学的首位。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分段目标,都明确表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目标。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标志。
因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所探讨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处于一种核心地位。
然而教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特点及如何培养他们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是很清楚。
作为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板块,“解决问题”伴随着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
这对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新方法值得每一位数学老师思考。
1、使学生有一定的数学意识,能主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掌握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地过程和结果,并对自己的解题方案进行反思。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策略与实践总结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策略与实践总结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有效的策略和实践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和实践方法,旨在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1. 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要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首先需要确保他们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学生需要具备数学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运算技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2. 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该创造多样化的数学问题解决环境。
通过提供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数学问题解决竞赛、设立解决问题的小组活动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比如,教师可以讲解和练习一些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如分析问题的关键信息、寻找模式和规律、尝试不同的解决路径等。
这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条理地解决数学问题。
4. 鼓励学生思考和合作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并鼓励他们进行合作。
通过思考和合作,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观点和解决方法中获得启发,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培养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推理能力等。
通过开展数学思维训练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6. 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良好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总结
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总结第一篇: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总结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总结培养“数学思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数学思考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现对本学期“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具体措施:1.创设乐于思考的氛围。
2激发勇于思考的兴趣。
3。
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
四、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五、掌握正确思考的方法。
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反思数学思考过程。
二、取得效果:学生逐渐学会思考,能自主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初步学会利用旧知学习新知。
三、存在问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解决的,有部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还比较低,今后还要将问题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才能收到效果。
第二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学生要体会三个方面的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纵向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即横向联系;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交叉联系。
一堂课可能重点学习一个数学知识,但是数学是一个整体,任何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点联接成线,再把这些线进一步联接成网,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网状的知识体系。
这样的教学活动多次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和准确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能力,逐渐也善于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建构成网状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整体认识和宏观把握,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此外,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是广泛联系着的。
许多数学知识来源于其它学科,所有数学知识都将应用于其它学科。
所以学生不应该孤立地学习数学,而应该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教师也不应该封闭地讲授数学,而应该经常提及其他学科中的数学背景和应用。
这一轮课程改革,加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了学科界限,教材的编写者和教师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特点。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能力策略研究总结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能力策略研究总结2009-2010学年度,我承担了《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能力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
以下,就这一个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尽量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练习,并且习惯性的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所以开展好这个课题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我们现在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紧紧的扣着这样一个主题。
在每一册教材的编写中也都凸显了这个特点。
教师使用好教材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教学操作,合理引导学生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当中去,是顺理成章的教育教学过程。
现在的课堂教学基本上就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期过程.本身就不能与现实脱节。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重难点。
分别是:1、小数乘法。
2、小数除法。
3、解方程。
4、多边形的面积。
一、用小数乘除法知识解决数学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应用研究,首先应该与以前的整数乘除法相联系,结合以前解决问题的经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其次,弄清楚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计算上的区别和应用,利用小数乘除法的计算特点解决实际问题.1、小数乘法。
价钱的计算是学生感兴趣且乐于去研究的实际问题之一。
如果以元为整数,那么元以下就是小数了,角是十分位,分则是百分位.另外,测量单位也很好引入。
如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教学都是常见的形式,也是学生经常要面临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果米是整数,那么分米就是十分位,表示0.1米,厘米则成了0。
01米在百分位上.往后依此类推.如果以重量单位千克为整数,那么小于千克的单位则都属于小数,我们试问克应该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呢?这样时间长了,计算的多了,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也就加深了。
但是,要注意学生形成形而上学的毛病.1、小数除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是解决商的近似值在实际问题当用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荐5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荐5篇)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难突破的就是解决问题(应用题)部分,而解决问题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教师必须制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喜爱解决问题的兴趣,长期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数量关系的研究与分析能力,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解决问题思维能力小学新一轮教材实施后小学数学“应用题”改名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更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难突破的一关就是处理应用题即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W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难点,也是重点,许多学生无论是做作业还是考试,一遇到“解决问题”就一筹莫展,直接放弃。
在教学中教师遇到那些数学功底不扎实,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无可奈何。
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我多年数学教学的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事实证明只有学生爱好的东西,喜欢的学科学生才有学习积极性,自发的、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首先,理论联系实际,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数学生活实际。
学生的数学生活实际主要包括: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功底、对数学的敏感度、对数学的兴趣程度、所处的生活环境等。
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
在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必须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向外拓展、向前延伸。
教师举例题时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到不陌生,学生认为,这个例题与我的生活有密切联系,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教学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掌握“跳一跳,能摘到苹果”的原则。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课题小结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课题小结第一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课题小结《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课题小结本课题被教研室20XX年9月立项为市“十二五”实验课题。
在教研室的指导下,校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精心工作,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基本形成了课题的系统理论构想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顺利而有序的进入了该课题的实施阶段——积极寻求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高校策略阶段。
20XX年9月——20XX年3月是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是:查阅文献,收集信息,课题申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理论学习。
20XX年4月——20XX年1月是实施阶段。
主要工作是:进行课堂观察、调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现状,完成前测实验,积极寻求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高效策略,建立课堂模式,提炼策略,综合作业检测,定期跟踪检查,小结反思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效果等。
现对近一年来课题实验工作略作回顾小结。
一、课题的提出“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标准苏教版的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一反传流教材应用题的呈现模式,变呆板、枯燥、沉闷为生动、充满生命活力。
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的每一册教材中,但作为实施的起始阶段低年级而言,老师们困难重重:低年级儿童抽象概括能力差,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较差,识字量少,作为独身子女的大部分家庭孩子缺乏生活经验,思维依赖性强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孩子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确立了本课题。
二、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规律,采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有助于增进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会思考的同时,具有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有效的、成功的解决问题者。
同时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及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数学总结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总结报告
小学三年级数学总结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总结报告在小学三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数学知识的积累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学生们数学学习情况的总结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们通过对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他们熟练掌握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数学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同时,学生们也能熟练应用正整数、负整数和分数等数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活动,培养了自己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思考、分析和推理,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解决带有括号的多步运算题时,学生们能够正确地应用运算法则,逐步计算,得出最终结果。
此外,学生们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物体运动问题中,他们能够应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快速解答问题。
三、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合作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共同探讨、解决数学问题。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相互倾听、交流想法,激发了彼此的思维,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合作学习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四、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们逐渐掌握了一些问题解决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解决应用题时,学生们学会了读题、分析题意,找到问题的关键信息,再根据已掌握的数学知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此外,学生们也学会了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通过试错的方法找到最优解。
这些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使学生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们逐渐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数学问题。
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寻求解决方法,不轻易放弃。
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总结
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总结数学是一门需要强大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总结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充实基础知识要想解决数学问题,学生首先需要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并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可以通过归纳总结、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解决典型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情景设置、实例解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给予学生一些问题解决的启示或线索,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巧,发现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经典问题的解题思路,让他们从中学习和借鉴。
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审视问题的不同方面,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与同学合作,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路。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协作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练习与巩固最后,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年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年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年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一、引言进入新的学年,我担任年小学数学教师一职,通过一年的努力和实践,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本文将总结我的工作经验,分享我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对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思考和展望。
二、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存在困难。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 基础薄弱:一些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2. 缺乏思维训练:许多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应试教育导向:一些学生过于依赖应试教育,只重视解决题目的结果,而忽视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解决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方法和策略:1. 夯实基础知识:在课堂上,我重点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多次巩固练习和复习,帮助学生打牢数学基础。
2. 激发学生兴趣:我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引导解题思路:针对解题过程中的困难,我提供不同层次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4. 鼓励合作学习:我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帮助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解决问题。
四、评估效果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和努力,我对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通过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 学生的自信心增强: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更加有信心和勇气。
3. 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他们学会了相互倾听和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思考和展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 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巩固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我将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强化训练。
系统总结四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系统总结四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而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面对各种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主动解决。
本文将总结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首先要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使用案例分析、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综合思考、分析和评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思考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开拓思维的边界。
三、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
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既要考验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保证学生的成功率。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成就感,激励他们继续思考和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此外,问题的内容也要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相结合,提高问题的吸引力和可操作性。
四、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交流思路和分享成果。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
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题研究小结
【关键字】数学《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题研究小结简池中心小学:张明爱一、研究的目标与内容1、研究的目标(1)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形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在用数学”的数学意识;(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应用意识;(3)在对数据、信息分析和处理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样性;(4)引导帮助学生从观察、探索、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5)以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研究内容以研究和充实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为主线,确定了课题研究内容:1、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的行动研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相关背景从多种渠道中加以发掘,体现该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呈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揭示该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认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和真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赋予个人的深远意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观察和调查中理清不同年龄段学生数学应用水平的现实状态。
2、基于学生生活实际,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的研究;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
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挖掘与学生数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加以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而进行合理利用。
3、丰富学生数学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研究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课题小结本课题被教研室2011年9月立项为市“十二五”实验课题。
在教研室的指导下,校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精心工作,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基本形成了课题的系统理论构想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顺利而有序的进入了该课题的实施阶段——积极寻求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高校策略阶段。
2011年9月——2012年3月是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是:查阅文献,收集信息,课题申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理论学习。
2012年4月——2013年1月是实施阶段。
主要工作是:进行课堂观察、调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现状,完成前测实验,积极寻求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高效策略,建立课堂模式,提炼策略,综合作业检测,定期跟踪检查,小结反思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效果等。
现对近一年来课题实验工作略作回顾小结。
一、课题的提出
“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标准苏教版的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一反传流教材应用题的呈现模式,变呆板、枯燥、沉闷为生动、充满生命活力。
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的每一册教材中,但作为实施的起始阶段低年级而言,老师们困难重重:低年级儿童抽象概括能力差,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较差,识字量少,作为独身子女的大部分家庭孩子缺乏生活经验,思维依赖性强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孩子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确立了本课题。
二、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规律,采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有助于增进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会思考的同时,具有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有效的、成功的解决问题者。
同时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及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习的本质所在。
我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提高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同时提高老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三、系统理论学习,加强自我理论学习
1、围绕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
如借阅书籍《小学生问题解决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及其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等,这些材料的学习使我加深了对课题的了解,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与低年级教研组成员研讨实施共同提高。
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教学模式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开展的课题研究。
互相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业余时间经常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进行
理论摘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为今后深入研究做好准备。
3、在日常教学中以课题为依托,努力探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根据教科书上的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图中提出数学问题;从身边的生活场景(如教室里、家庭中、社会上等)里提出数学问题;联系自己的实践活动(如春游、绿化、环保等)提出数学问题等等。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问题;形成低年级理解数学问题的一些策略(如研究教材、细心读题、圈圈画画等);把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计算等其他教学内容课程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形成低年级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与模型,发展思维能力。
如生活化——把数学问题与生活经验建立直接联系;数学化——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推理——通过一步或几步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或因果并进的思考方式逐步推出问题的解决,掌握一些基本的常用的数量关系等等。
四、进行前测问卷调查,撰写前测调查报告
我结合课题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询访的形式,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实验前测的问卷调查。
通过对前测调查情况的分析,了解了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现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并结合课堂教学探索及经验撰写了小结及反思。
五、本阶段反思与今后的设想
但是随着实验的开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创设情景的困惑,《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设中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
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点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有时候,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创设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情景,但有些教学内容就很难创设适当、满意的情景。
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景呢?该遵循什么原则?主要不足之处:由于实验时间较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稳定,有待于让学生在长期训练中逐步提高。
又如:每个家庭迥异,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也大相径庭,同时也有存在普遍的生活经验缺乏的困惑教学,教材中仅又的实践课程安排不足以弥补孩子们这点不足。
为使下步研究工作更加顺利,我今后工作的设想是:
1、继续按计划进行研究,同时进一步检验并应用已研究的成果,让它在教学中起到实际作用。
2、注重在教学中反复实践,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同时注意及时提炼、反思总结,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增加公开课和相互间听课的时间与交流,不闭门造车,让大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彼此切磋,共同提高。
4、每学期至少走出去听课和请进来上课各一次,提升境界,开阔视野,让课题研究具备一定层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