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教学工作目标考核材料报送及记分办法说明
2
3.2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设计符合培养目标,注意内容更新,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有特色,效果好,经专家评审,按3分制相应给分
2
3.5实验室建设及开放情况
实验室建设有合理规划及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措施,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开放范围与学生覆盖面广,经专家评审,按2分制相应给分
各实验室填写表3.5,根据平时实验任务书、实验室建设规划等实验教学材料上交情况和表3.5打分。
4人才
培养
质量
20
6
4.1四级通过率
以6分为基础,高于校平均值一个百分点加1分,低于校平均值一个百分点,扣1分。
1.各学院填写06及以上年级各本科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情况(表2.1),专家组根据各学院报送的材料评审。
品牌、特色专业的立项、建设或验收合格,省级10分/个,校级3分/个;新专业申报获批准2分/个。
品牌、特色专业加分项目按照教务处掌握的情况由教研科计算。
10
2.2课程
课程建设有五年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年度发展计划,效果显著,经专家评审,按3分制相应给分。
5
4.4学科与技能竞赛获奖等
省级获奖:学生所在学院加0.5分/人次,牵头组织学院加1分/人次;国家级获奖:学生所在学院加1分/人次,牵头组织学院加2分/人次。学生(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加1分/篇。学生获得发明专利3分/项。
根据统计的学科竞赛、论文、专利情况打分。
5教学
管理
状况
36
4
5.1人才培养方案
新建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 3 ) 结合 实 践课 程 , 改革 理 论课 程体 系 , 加 强 综
实施“ 多 向选 平台、 学 科基 础教 育平 台 和专业 教 育 平 台 , 为学 生 的 专业 方 向组织 好专 业课 或实 践课 教学 , 分流 培养 ” , 在 保 证 厚 基 础 的 同 时 体 现专 业 教 育 进一 步 发展 打好基 础 , 并加 大理 论 课 程 的教 改 力度 , 择、 提 高理 论课程 的教学质 量 。 ( 二) 基 本 思路 与主要 举措 的特点 。
高等建筑教育 2 0 1 6年第 2 5卷第 6期 J O U R N A L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O F H I G H E R L E A R N I N G V o 1 . 2 5 N 0 .6 2 0 1 6
2 0 1 6年第 2 5卷第 6期
理论 课程 , 根 据培养 学 生创 新能 力 的要 求 , 合 理 设 置
专业 教育 平 台。 主要 是 面 向 高 年 级 学 生 , 根 据
兴趣 、 特 长及 各 专 业 的实 际 相应 的基 础理 论课 程和 专业 理 论课 程 。理 论 课 学 时 社会 需求 和学 生 的意愿 、 确定攻读专业或专业方向, 按照不 同的专业或 不得 低 于总学 时 的 5 5 %, 搭 建 扎 实 的公 共 基 础 教 育 情况 ,
一
、
土 建类 专业创 新 人才 培养 理论 课程体 系构建
( 一) 体要 求
培 养 土 建类 专业 创 新人 才 要求 重视 基 础理 论 教 育 , 首先 保 证所 必 需 的基 础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徐州工程学院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5-2016学年)2016年12月目录学校概况 (1)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2)1.1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2)1.2本科专业设置 (2)1.3生源质量及办学规模 (4)2. 师资与教学条件 (5)2.1师资队伍 (5)2.1.1数量与结构 (5)2.1.2教授上课情况 (5)2.2教学经费投入 (6)2.3教学基本条件 (6)2.3.1教学用房 (6)2.3.2图书资料 (6)2.3.3信息化建设 (6)2.3.4实践教学条件 (7)3. 教学建设与改革 (9)3.1专业建设 (9)3.1.1优化专业结构 (9)3.1.2打造优势专业群 (9)3.1.3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0)3.1.4推进专业文化建设 (11)3.2课程建设 (11)3.3教材建设 (11)3.4教学改革研究 (12)3.4.1贯彻“四大观”办学理念,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12)3.4.2实施学分制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13)3.4.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13)3.4.4革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 (14)3.5实践教学 (15)3.6毕业设计(论文) (16)3.7交流合作 (16)4.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7)4.1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17)4.2优化升级质量保障体系 (17)4.3更新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18)4.4强化落实有效运行机制 (18)4.5积极推进专业评估认证 (18)5. 学生学习成果 (20)5.1专业知识与能力 (20)5.2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 (20)5.2.1思想品德教育 (20)5.2.2大学生素养提升“五个一”工程 (21)5.2.3“阳光体育”活动 (21)5.3学生满意度 (21)5.4就业情况 (22)5.5毕业生成就 (23)5.6社会用人单位评价 (24)6. 特色发展 (25)6.1全面推进专业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25)6.2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促进学生协调发展,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26)6.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活力 (26)7.问题与对策 (28)7.1专任教师总量不足,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欠缺 (28)7.2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 (28)附件: (30)学校概况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工科为主,理、工、文、经、管、教、艺、体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徐州工程学院教务处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7-2018学年)2018年9月目录学校概况 (1)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1.1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3)1.2本科专业设置 (3)1.3生源质量及办学规模 (5)2. 师资与教学条件 (6)2.1师资队伍 (6)2.1.1建设举措 (6)2.1.2数量与结构 (6)2.1.3授课情况 (7)2.2教学经费投入 (8)2.3教学基本条件 (8)2.3.1教学用房 (8)2.3.2图书资料 (9)2.3.3信息化建设 (9)2.3.4实践教学条件 (10)3. 教学建设与改革 (12)3.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2)3.1.1贯彻“四大观”办学理念 (12)3.1.2深化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2)3.1.3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3)3.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14)3.2.1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14)3.2.2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15)3.2.3推进专业文化建设 (16)3.3推进课程资源建设 (16)3.3.1完善课程建设体系 (16)3.3.2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 (17)3.3.3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17)3.4规范教材建设管理 (18)3.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9)3.5.1革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9)3.5.2狠抓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19)3.6拓宽对外交流合作渠道 (20)3.6.1校企地合作 (20)3.6.2校际合作 (20)3.6.3国际合作 (21)3.7革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1)4.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2)4.1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22)4.2优化升级质量保障体系 (23)4.3更新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24)4.4积极推进各项评估认证 (24)5. 学生学习成果 (26)5.1专业知识与能力 (26)5.2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 (26)5.2.1思想品德教育 (26)5.2.2大学生素养提升“五个一”工程 (27)5.2.3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7)5.3学生满意度 (28)5.4就业情况 (29)5.5社会用人单位评价 (29)6. 特色发展:践行“四大观”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1)6.1全面推进专业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33)6.2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促进学生协调发展,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33)6.3全面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34)7.问题与对策 (36)7.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6)7.2教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 (36)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材料 (38)学校概况徐州工程学院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素有“五省通衢”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摘
要: 重视 实践教学 、 培养应用型人 才, 已为国内外高教界普遍 关注和重视 。 州工程学院经济 学院立足地 方 徐
经济 、 注重实践教 学, 在人才培养模 式中明确定位“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并在教 学改革实践中展开 大胆探索 , , 不断
2 0 年第 i 期 08 i = ; 总第 3 7期
; 研究导
j _ ! ) C《 OM 【 ES A ̄CH (Ui C R E I ;
No 1 . 0 8 .8 2 0 S r l |7 ei 3 a N0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朱福兴 a 官敬芝 “
略的揪本保障和有效途径 从教学体系建设 如何体现 “ 应
用” 二字 . 其核心环节显然应是实践教学 。
二、 强化 实践教 学 以适 应应 用 型本 科 人 才培 养 模 式建设 的 需要
徐州 l程学 院经济学 院是以 收培养 幢用型经 济类 水 科人才为主的二级学院 基于学科特点和学校总体建 设 H标 任务 . 近二年的教 育教 学改 革中. 力强化 实践 教学在 在 着 人才培养 方案 中的地值 . 以适啦应用删水科人才培养模式建
、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拿衙提高教学水平 , 培养具有较强
仕会适脏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徐州工程学 院是教 育邡 2 0 02年批准成立 的新建本科院校 ,是立足江苏
荨北 慝 向 令 网 的一 所地 方性 高 校 :“ 建一 所 立 足苏 北 、 创 面 向 全 . 省 有 地 位 、 『仃 影 响 的 苏 北 一流 的应 J 型 本 科 伞 F ] F H
徐州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徐州工程学院教务处
徐州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徐州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质量是学校生命的教学理念。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教学质量监控手段的设计为核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效果良好。
一、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我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办学行为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决定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要因素,因此,我校在设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时,始终扣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2)符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自身的规律性,我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直努力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做到通过各种监控和保障手段有效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3)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不同高校的办学历史和资源状况不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不同。
我校在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时,虽然参考了其他高校的科学做法,但更多体现了我校的具体情况。
(4)重视不同监控保障手段的协同联动效应。
我校将质量保障系统分为常规监控、主要环节评价、综合考核与评估、教学激励和信息反馈与落实等五个子系统。
在不同子系统的设计中,我校非常重视各子系统的联动和协同效应,努力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达到各子系统在实现整体系统目标上的最优功能。
二、徐州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图徐州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2三、徐州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具体措施和几点经验(一)以加强常规监控为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监控的能力常规监控是学校实施教学过程管理,控制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方面。
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常规监控子系统的功能分为教学条件监控、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效果监控等三个方面。
1.教学条件监控教学条件监控的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教学大纲审定、教学资格与能力审查、实验及教学设备检查和教学材料检查几个方面:(1)培养方案审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2701专业介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2701一、专业介绍1985年开设食品工艺专科专业,2002年设置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10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2年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2015年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根据学校“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专业定位,践行工程教育理念,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契合行业需求、对接现实工程、彰显应用特色,立足地方,服务行业,培养面向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
对接区域食品产业重大需求,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面向食品生产技术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建设特色。
专业涉及产业面广,包括食品原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服务在内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
毕业生可在食品行业或与食品相关的医药、化工、环境、材料等等行业,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品质控制、产品销售及经营管理等工作,毕业五年左右发展成为食品及相关行业领域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工程师或生产管理骨干。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在食品行业及相关领域特别是食品制造、技术管理一线,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
毕业后五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在解决食品相关领域现实工程问题和实践应用方面发挥有效作用;(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食品工程设计和应用项目团队中发挥有效的领导、协作和沟通作用;(3)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诚信守则,遵循职业操守和工程伦理道德;(4)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在工程实践应用及管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徐州工程学院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专业名称:所属学院(公章):
一、调研工作组织与开展情况
二、毕业生就业与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1. 现有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统计分析,学生毕业5年左右的职业成就状况分析,专业主要服务面向情况是否与专业就业主要领域定位相符?
2. 行业、企业、社会各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以及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
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包括一流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及
1、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所调研高校的可借鉴内容
1、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思路及课程设置安排
2、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与社会需求情况的符合度,课程体系及实践环节修订的原则
3、专业定位与特色怎样在课程体系中体现
五、对本专业2015版及2018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对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专业负责人签字:教学院长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作者:姜家磊来源:《公关世界》2024年第16期摘要:新文科建设是我国文科教育的重要改革,为了适应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产教融合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融合了高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和就业出路。
在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实践课程与实务工作不匹配等问题。
结合新文科发展的要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应该通过以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岗位专业技能要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以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式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等措施优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产教融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引言2018年我国提出“新文科”概念,并于2019年将“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纳入本科教育改革。
新文科建设是应对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1]。
新文科建设是指打破传统文科思维界限,以传承创新的方式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共享[2]。
新文科的建设也是培养储备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举措。
202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要求“加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力度,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应用型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适用人才,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要模式。
当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制度安排,而且成为经济制度、产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3],作为来自企业管理实践的管理类专业,其与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校与企业广泛展开合作,协同教学育人一直是管理类专业的重要教育方式。
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探索
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探索摘要:石家庄铁道大学在2001年申报获批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
发展至今的20年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清晰的专业特色。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与推广,社会各行业都在拥抱大数据,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改造。
对传统的信管专业来讲,如何拥抱大数据,对原有的学生培养体系进行升级,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
该研究针对信管专业拔尖学生如何提升创新能力的问题,结合拔尖本科生特点和现状,提出分类培养不同类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将此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拔尖人才。
关键词:信管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一、绪论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领域,行业工资水平涨幅缓慢,实体经济发展也增速缓慢,部分行业出现下滑。
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有国际视野和有跨界能力的人才,比如工业大数据、医疗大数据等领域将会出现一批高薪人才。
根据赛迪顾问测算,截止2018年底,大数据核心人才缺口约60万,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30万人。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与推广,社会各行业都在拥抱大数据,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高校传统专业如何拥抱大数据,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升级,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
美国信息系统专家诺兰(Norlan)通过对235个公司、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1973年提出了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性模型, 1980年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著名的诺兰模型(Norlan Model)。
在诺兰模型中信息系统的进化分为六个阶段:初始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
信息系统的控制阶段到集成阶段是技术转型期,它意味着信息技术发展从计算机时代进入到信息技术时代,诺兰模型中的数据管理阶段到成熟阶段是对数据资源的管理。
我国信息系统的发展轨迹同样符合诺兰模型,基于Web的信息系统广泛地应用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业务级的信息系统采集了大量的个人、社会、组织的数据,这些数据的特点是:海量、来源渠道复杂、类型广泛,通常的数据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完成这些海量数据的处理工作,使之转化成组织决策所需的有价值的信息,这预示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数据资源管理,进入了“大数据(Big Data)时代”。
地方高校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地方高校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①洪富平,李烨阳,奚云峰,唐心如,雷金桃,叶思怡(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0)一、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秘书学专业自2012年加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专业建设一直在探索和前进中。
目前各高校秘书学专业对人才能力培养的定位均以杨剑宇教授的三层次论为主要依据。
三层次论划分的秘书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办公室日常业务、传统业务和辅助决策业务。
院校重点培养办公室日常业务和传统业务能力,关于辅助决策业务所涉及的调查研究、信息工作、督促检查等业务能力的培养分歧较大。
国内各高校对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仍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流。
秘书人才培养的复合型主要体现在学科交叉上,以中国汉语言文学为主干学科,辅以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学科交叉。
秘书人才培养的应用型表现在培养目标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适应度。
各高校对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存在以下差异:(一)培养学生能力的侧重点不同部分高校在培养学生秘书文书档案和事务管理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关、宣传、策划业务能力。
如暨南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等高校,都比较注重学生复合型秘书工作业务能力的培养,南京师范大学则将胜任秘书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纳入培养目标中。
(二)培养方向多样化秘书培养方向主要包括行政秘书、商务秘书和涉外秘书。
行政秘书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商务秘书面向中小微企业;涉外秘书面向外企及存在外贸业务的公司。
扬州大学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并未划分方向,南京师范大学以行政秘书为主要培养方向,暨南大学则突出行政助理的培养,徐州工程学院和淮阴工学院区分了行政秘书和商务秘书的培养方向,而在实际教学中徐州工程学院以商务秘书为主要培养方向。
(三)课程设置不同主要表现在文学类课程、秘书学类课程和相关知识课程三者比例不同。
有关于设置城地下空间本科专业调研报告表
关于设置城市地下空间本科专业的调研报告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专业人才需求、专业布点、招生与就业等情况的调查及分析预测,在对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师资力量、办学根底、拟设专业建设开展规划等方面综合评价的根底上,拟在我校建筑工程学院设置城市地下空间专业。
具体情况调研如下:一、设置城市地下空间专业的必要性〔一〕人才市场需求1.行业人才需求情况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虽然已经起步,各地修建了一定规模的地下建筑和设施,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城市地下工程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与城市建设脱节,布局不合理 ,利用水平低 ,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建设与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而且造成地下空间资源的极大浪费。
现有的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和管理人员没有受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全面和系统的教育 ,缺乏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认识和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系统知识 ,因此 ,在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和管理上 ,不能很好地表达地下空间利用对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性,不能很好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来建设现代化城市。
因此 ,城市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受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知识系统教育的人才 ,必须从现在开始 ,培养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2.区域经济社会开展需求情况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以空前的速度开展,人口急剧膨胀,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大中城市都出现了用地紧张、交通阻塞、空间拥挤、生态失衡与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开展的严重障碍。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问题,实现可持续开展切实可行的途径,是未来城市开展的方向。
国外兴旺国家的城市建设经验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可以突破城市可持续开展面临的困境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开展空间和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将吸引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
如今 ,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致命的瓶颈 ,特别是地铁已成为兴旺城市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道具。
建筑行业工程管理人才预测与分析
建筑行业工程管理人才预测与分析曹露春;张志军;殷惠光【摘要】通过对影响建筑业人才需求的经济、政策、社会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分析,研究了各因素对建筑业人才的贡献度,以及内在规律和建筑业人才需求数量规律,构建了建筑业人才二元对数回归预测模型.根据模型预测了今后几年建筑业的人才数量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量,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建筑业对工程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数量要求,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印证,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期刊名称】《工程管理学报》【年(卷),期】2010(024)005【总页数】4页(P489-492)【关键词】建筑业;工程管理;人才预测;人才培养【作者】曹露春;张志军;殷惠光【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9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2001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 15%以上的高位运行,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 20%的高位波动。
目前我国建筑业人才已达3893万人,居各行业之首。
在建筑业人才中,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两类人员仅占人才总数的9%,远低于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1]。
为适应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准确预测工程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为建筑业管理部门和相关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决策提供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是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进行的中长期预测与分析。
在选择预测方法时,考虑到由于各个相关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对于工程管理人才需求预测结果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预测时注意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选择。
而在预测人才需求总量时,选择不同的变量,采用多种预测方案进行预测,这样可以综合各种方法包含的信息,获得更为精确的预测值。
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类专业实训基地校园化探讨与实践——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类专业实训基地校园化探讨与实践——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谭雪红;李苏北;吴凯;高明侠【摘要】结合徐州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园林类专业的特点,探讨了园林类专业实训基地校园化的可行性及重要意义,并充分利用校园景观环境,从承接学校绿化养护项目、校园景观改造、校园树木挂牌、产学研等方面进行了实训基地校园化方面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后提出了园林类专业实训基地校园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期刊名称】《现代园艺》【年(卷),期】2017(000)017【总页数】3页(P169-171)【关键词】园林;实训基地;校园环境【作者】谭雪红;李苏北;吴凯;高明侠【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1;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1;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1;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1【正文语种】中文园林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强的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高级人才[1]。
据2014年度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统计:全国已有220多个院校开设园林、风景园林及相关本科专业,每年招收各类型各层次风景园林学生超过50000人[2]。
众所周知,园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园林专业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3]。
然而,不同层次的院校,由于条件限制,其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情况不尽相同,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4]。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经、管、教、艺、体、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高级技能人才,近几年来,学校紧扣地方性、应用型办学主线,践行“大应用观、大工程观、大生活观、大文化观”办学理念,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工程学院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专业名称:所属学院(公章):
一、调研工作组织与开展情况
二、毕业生就业与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1. 现有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统计分析,学生毕业5年左右的职业成就状况分析,专业主要服务面向情况是否与专业就业主要领域定位相符?
2. 行业、企业、社会各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以及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
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包括一流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及
1、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所调研高校的可借鉴内容
1、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思路及课程设置安排
2、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与社会需求情况的符合度,课程体系及实践环节修订的原则
3、专业定位与特色怎样在课程体系中体现
五、对本专业2015版及2018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对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专业负责人签字:教学院长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