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煤矿采面采后地质总结

合集下载

煤矿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煤矿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煤矿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工作面采后总结1、井上、下位置井上:该工作面地表位于******西南方向150m处,地面标高为+940m~+955m。

井下:******综放面位于二采区东北部,走向东北至西南方向,是二采区第七个工作面,东南邻二采区2505工作面,西南至设计停采线;井下标高为+690~+730m。

2、煤层情况:采5号煤层,黑色,以半暗煤为主,暗淡煤、半亮煤次之,含极少量的光亮煤,煤层结构简单,含0~2层夹矸,平均煤厚5.27m,煤层倾角6°~8°。

3、顶底板岩性:工作面直接顶为砂纸泥岩,深灰色含植物化石,厚0~3.64m;老顶为砂岩厚约15.3~26.8m。

4、构造情况据工作面揭露资料分析,该工作面未发现构造,走向及倾向变化较大,局部底板有起伏变化且煤层有变薄现象,但整体煤层较稳定。

5、水文情况工作面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煤层之上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和煤层下伏的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因为这些含水层的水可以通过冒裂带和底鼓等途径直接进入矿井。

由于太原组以上各含水层大都是含水性较弱,一般不会对煤层开采造成威胁。

工作面上部采空区,在回采过程中已探放。

6、工作面情况******工作面走向有效长度725m,面长150m,煤层厚度平均5.27m,于2019年6月份开始初采初放,截止2020年4月份收尾结束。

7、储量工作面动用煤量:836744.25吨工作面回采煤量:778172.15吨工作面损失煤量:58572.1吨工作面回采率:工作面回采煤量∕工作面动用煤量=778172.15∕836744.25=93%工作面损失率:工作面损失煤量∕工作面动用煤量=58572.1∕836744.25=7%工作面回采率符合指标要求,较好的完成了回采任务。

根据工作面的探煤厚资料、采高计算、实际回采煤量分析,工作面的主要损失为工作面落煤损失,造成工作面落煤损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作面放煤放净后,矸石放下来,影响煤质,如果提高煤质,煤可能放不下来,会造成煤量损失。

工作面采后工作总结模板

工作面采后工作总结模板

工作面采后工作总结模板一、工作背景及目标在此部分,对工作面采后工作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并明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二、工作过程及方法详细阐述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工作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资料整理与归纳: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包括现场勘察记录、煤样分析结果、地质构造图等,并采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分类和存档。

2. 数据分析与解读: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揭示工作面采后的煤层赋存规律、煤质特征等,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依据。

3. 问题发现与解决: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工作面采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障采矿工作的正常进行。

4. 合理规划与安排:根据采集到的工作面数据,合理规划和安排后续工作的任务和时间,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完成。

三、工作结果及成果在此部分,对工作面采后的结果进行描述,并以数据和实际案例为依据来论述工作的成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工作面采后的煤质分析结果:对采集到的煤样进行分析,得出煤质指标,并与前期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说明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工作面采后的地质赋存规律分析:根据采集到的地质构造图和勘探记录,进行地质赋存规律分析,揭示不同煤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3. 问题解决成果:在工作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说明问题的解决情况和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体现出工作的实际应用价值。

4. 后续工作建议:根据对工作面采后状况的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后续类似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四、工作心得与体会在此部分,对整个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团队配合与沟通:强调团队配合和良好的沟通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性,并分享团队之间的合作经验。

2. 问题发现与解决的能力提升:通过此次工作,加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分享在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

3.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升: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升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并总结其中的经验。

工作面采后总结

工作面采后总结

工作面采后总结工作面采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面采掘,我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下面是我的总结:一、工作面设计合理。

在采煤工作面的设计上,我们严格按照矿井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矿井地质条件、工作面开采能力、瓦斯等因素,制定了合理的采煤工艺和工作面参数。

这样,不仅能够确保采煤过程的安全性,还能提高开采效率。

二、操作技能提高。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面采煤,我和同事们的操作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能够熟练地驾驶采煤机、装车机等大型设备,能够准确地进行工作面掘进、支护、瓦斯抽放等工作。

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团队合作力增强。

在工作面采煤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和合作能力得到了增强。

大家相互协调,互相帮助,迅速解决了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了采煤工作的正常进行。

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安全意识加强。

在工作面采煤的过程中,我们时刻保持对安全的高度警惕。

大家严格遵守煤矿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对瓦斯、顶板和支护等方面的检查和监控。

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面采煤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五、技术创新与应用。

在工作面采煤的过程中,我们还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和设备应用。

比如,我们引进并使用了一种新型液压支架,大大提高了工作面的支护效果和稳定性。

我们还加强了煤矿的信息化建设,使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了工作面的管理水平。

六、问题和不足。

在工作面采煤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个别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

其次,部分设备设施比较老旧,需要更新和改造。

最后,我们在工作面采煤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方面的考虑还不够,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面采煤,我和整个团队在技术、工艺和安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为矿井的安全高效运营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作面采后总结

工作面采后总结

工作面采后总结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工作面采后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分析问题和反思,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高工作面采后的效率和质量。

引言工作面采后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和生产效率。

因此,对于工作面采后的总结和改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工作面采后问题分析在工作面采后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采后效果和矿井的生产效率。

•粉尘控制不到位:工作面采后往往伴随着煤尘扬尘问题,而我们在采后过程中的粉尘控制措施并不充分,导致粉尘无法有效控制,影响了作业人员的健康和矿井的环境。

•设备故障频繁:我们在工作面采后过程中经常遇到设备故障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生产的中断和效率的下降。

设备故障的原因可能是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等。

•矿井压力异常: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发现工作面采后后,矿井的压力异常增大,超过了我们的设计范围。

这导致了矿井的安全隐患和采后效果的下降。

工作面采后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提高工作面采后的效率和质量,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加强粉尘控制•优化通风系统:增加通风设备的数量,合理布局通风系统,确保足够的风量和负压区域的设立,有效控制工作面采后的粉尘扩散。

•提高人员防护意识: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正确使用呼吸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保养检修:建立设备保养检修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检修,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加强设备管理:建立设备台账,对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

强化矿井压力控制•加强压力监测:采用高精度压力监测设备,对矿井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调整采后工作过程:根据矿井压力情况,调整采后的支护工序,降低矿井压力,确保矿井的安全。

结论通过对工作面采后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工作面采后的效率和质量。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今年,地质部门在煤矿地质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严谨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实践,为煤矿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这一年里,我们积极推进实施国家和公司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核心,努力推动煤矿地质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强化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在今年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中,我们明确了工作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地质技术手段,深入开展了煤矿地质调查和勘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我们利用地质雷达、地震勘探等技术手段,加强了对矿体结构和地质构造的理解,提高了煤炭资源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还对煤层的分布、厚度、品位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分析,为煤矿选矿、开采和处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一大隐患,防治地质灾害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年里,我们在各个煤矿进行了详细的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对存在的隐患进行了及时的排查和处理。

我们还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了一系列有效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提高了煤矿的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有效地降低了地质灾害给煤矿生产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生产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我们积极加强了对煤矿区域水文地质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深入开展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采样和分析,我们了解了煤矿周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状况,为煤矿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们还开展了水文地质监测工作,加强了对地下水位、水质和水量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文地质问题,确保了煤矿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

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是推动煤矿地质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注重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

我们还加强了对地质部门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培养了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地质工作队伍。

煤矿工作面采后工作总结

煤矿工作面采后工作总结

煤矿工作面采后工作总结编制单位:技术部、机电部、通防部、生产部编制时间: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1)第一节工作面概况 (1)第二节煤层情况 (1)第三节煤质情况 (1)第四节煤层顶底板情况 (2)第五节地质构造情况 (2)第六节水文地质情况 (3)第七节其它地质情况 (3)第二章工作面设计优缺点 (5)第一节 3101工作面巷道设计优缺点 (5)第二节通风系统优缺点 (7)第三节管路安装优缺点 (8)第四节监测监控系统 (9)第三章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及整改部分 (10)第四章采煤方法的优缺点及处理方法 (13)第五章矿压显现规律与顶板管理经验 (16)第一节 3101工作面初期矿压规律总结 (16)第二节 3101工作面中期矿压规律总结 (20)第三节 3101工作面末采矿压规律总结 (23)第四节地表移动阶段规律 (24)第六章储量利用情况及提高方法 (27)第七章劳动组织及劳动力配备的合理性 (29)第八章正规循环作业及存在的问题 (31)第九章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 (32)第十章回采中遇到的其它问题及处理方法 (38)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概况一、地面位置3101工作面位于副井工业广场南,K4-1钻孔北东294.3m,X4-1钻孔南西407.4m。

阿滚沟两支流从切眼附近经过;距切眼81.2~100.9m、268.2~294.1m及2247.4~2310.9m范围,有三处居民房屋;地面标高+1305.2-1380.7m。

二、井下位置3101工作面西南为31采区与32采区分界线,东北为3103工作面回风顺槽,西北为井底车场,东南68m为3103设备列车顺槽运输措施联巷;煤层底板标高+931.569-944.027m。

工作面设计推进长度2503.7375m,宽300.58m,工作面回采面积75.2573万m2;实际推进长度2491.04m。

第二节煤层情况3-1煤层位于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上部,属全区可采稳定煤层,是井田的主要可采煤层之一,煤层走向165°,倾向255°,倾角为1~3°。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同事们: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又一年的地质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深感时光飞逝,工作的压力与忙碌并存,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地质工作上有不少不足之处。

在今年的工作中,经过各方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下面我将对今年的地质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一、工作成绩今年,地质部门主要围绕煤矿的勘探、开采和灾害防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在勘探方面,我们对现有矿井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确定了储量和矿层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开采方面,我们做好了地质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了一些地质灾害,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在灾害防治方面,我们加强了对矿山的地质监测,及时掌握了地质活动的动态,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在地质研究方面,我们积极开展科研项目,推进了地质学的发展。

我们参与了多项重要项目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地质学在煤矿工作中的应用。

我们还积极与其他单位进行了合作,共同开展了一些科研项目,使我们的地质工作更加紧密联系于实际。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在今年的地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人员配置不合理。

由于我们人手不足,导致无法及时完成任务。

科研水平不高。

虽然我们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但在技术上与一些先进单位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沟通与协调不够。

由于各项工作的联系较为紧密,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但由于沟通不畅,使得工作的进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改进措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能力,增强工作的效率。

加强科研力量建设,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我们的地质部门,推动地质学在煤矿工作中的应用。

加强内部协作,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配合能力。

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本煤矿地质部门在探矿、勘探和开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经过全体地质工作人员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仍然存在着不足和问题。

因此,为更好地经验,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并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特做此报告。

二、工作内容1. 探矿工作在煤田区块的勘探过程中,我们通过实地勘探、数字地质勘探和测量技术等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探矿效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探矿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探矿方法,如人工探井、地震勘探、长孔钻探等,使我们的勘探工作更加高效。

2. 勘探工作煤矿地质勘探是矿山开采的基础,我们在勘探的整个过程中,注重把握煤层的质量和煤质的变化,为矿山生产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我们在勘探工作中,采用了各种方法,如测量技术、组合方法、地震勘探等等,保证了我们在勘探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开采工作我部门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着重加强了煤层地质的监测和煤层地质信息的收集,及时发现和解决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架空、直接销矿等工艺的可行性和实行效果。

4. 煤矿地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我们在煤矿地质工作中,积极引进和采用新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轻了工作强度。

在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技术体系。

三、不足和问题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1.存在一定的信息闭塞情况,对于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的掌握不够全面2.工作中依赖性较强,对外部信息的引进和采集不够积极主动3.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还需要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整体素质四、改进措施和未来计划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内外部信息的交流和互动,积极引进新技术,丰富技术储备2.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整体素质3.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科技创新、技术引领、开拓创新、团队协作”的方针,不断推进信息化、现代化的地质工作,为矿山生产安全和高质量的开采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xx工作面采完地质工作总结

xx工作面采完地质工作总结

xx工作面采完地质工作总结xx工作面采完地质工作总结XX煤矿编制:XX审核:日期:XX年XX月XX日XX采煤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XX工作面采面位于井田南翼,+1845m水平至+1876m水平,为走向壁式布置。

工作面煤层赋存相对稳定,工作面上部还有一块9煤未开采,下部也有一块9煤。

本工作面采用壁式采煤方法回采,根据松软程度采用爆破落煤或手镐落煤、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金属顶梁支护。

工作面采高控制在2.2m,跟底留顶煤。

XX工作面,从202*年9月开始回采到202*年10月结束,共生产了13个月,总计生产煤量为1.9吨。

XX工作面,可采长度125米,切眼长度为35米,煤层倾角缓处有15°,倾角大的有45°,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为4米,地质储量2.4万吨。

工作面在回采结束后实际出煤量是1.9万吨,工作面回采率为85%,损失率为15%。

120903工作面地质较为复杂,回采中,遇数条大小断层,回采至尾部,由于遇大断层和下出口煤层倾角过大(>50°),所以提前收尾时,导致损失煤量0.5万吨。

XX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在机、风巷掘进过程中未见到顶板有淋水,只有少量的裂隙水,也无积水现象,说明工作面水文条件简单。

问题及建议: 工作面由于采用由北向南回采方式,在综合矿井现状,统筹考虑和设计上,以及生产接续上暴露出不少问题和揭露的断层,在今后的9煤工作面设计施工中应更加周密科学。

扩展阅读:采油队XX年地质工作总结202*年采油站地质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1、概况目前第三采油站有四大主力区块,分别为彩8井区、滴12井区、滴2井区和滴西12井区,至202*年12月全站已接管油水井共有229口,其中采油井总井数163口,开井数132口,注水井总井数66口,开井数59口。

(表1)表1第三采油站生产情况统计表(202*12)区块滴2滴12滴20滴西12合计油水总井数采油总井数采油开井数注水总井数注水开井数(口)(口)(口)(口)(口)3465725822925454845163163745920241366719231059341322、目前生产情况截止202*年12月底,油井开井数132口,井口平均日产液1073t(滴2井区128t,滴12井区307t,滴20井区354t,滴西12井区284t),日产油419t(滴2井区27t,滴12井区74t,滴20井区214t,滴西12井区104t),综合含水61.0%,水井开井数,59口,平均日注水1141m3(表2)。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主要职责是负责对矿区煤层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和评价,为矿井生产提供地质信息和技术支持。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部门坚持科学规划、精细管理的理念,按照煤矿开发需求,全力以赴开展了一系列的地质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地质调查和评价1. 煤层地质调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深入开展了煤层地质调查工作,对矿区内的煤层分布、排列规律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地质钻探、地质测量和地质岩芯分析等手段,获取了详实的地质数据,为后续的矿井设计和生产组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 煤层地质评价在煤层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煤层的质量和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通过对地质样品的分析和实验,我们准确了解了煤炭的品种、热值、灰分、硫分等指标,并进行了煤田的资源勘探和评价,为煤矿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矿井开拓和工作面布置1. 矿井开拓工作我们根据地质调查和评价的结果,科学规划了矿井的开拓方案,制定了开拓进度和技术措施。

在开拓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规划和控制线进行施工,保证了矿井开拓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工作面布置为了提高矿井生产效率,我们对工作面的布置进行了优化调整。

根据地质条件和矿井生产需求,合理确定了工作面的位置和长度,通过优化配套设施和工艺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煤炭的产量和质量。

四、地质灾害预测和控制1. 地质灾害预测我们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预测工作,通过对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等因素的分析,预测了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时采取了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对矿井生产的影响。

2. 地质灾害控制在地质灾害防控方面,我们加强了管理和监测手段,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了各类地质灾害隐患。

通过采取措施如支护、预裂裂隙注浆等技术手段,有效控制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扩大。

五、科研和技术创新1. 科研项目本年度,我们承担了多个科研项目,针对矿井地质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地质采煤工作总结

地质采煤工作总结

地质采煤工作总结
地质采煤工作是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效率和
安全生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此,我将对地质采煤工作进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

首先,我们要对煤矿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只有深入地了解煤层
的分布、厚度、质量等情况,我们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煤方案,提高采煤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地质勘探的力度,积极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我们要加强对采煤工艺的研究和改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采煤技术
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我们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采煤工艺,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采煤设备和技术,提高采煤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安全生产。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在采煤工艺的研究和改进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

最后,我们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

地质采煤工作是煤矿生产中
最为危险的环节之一,我们要时刻关注安全生产,加强对采煤作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

总之,地质采煤工作是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要不断加强对煤矿地
质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加强对采煤工艺的研究和改进,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不断提高采煤效率,确保安全生产。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一、工作概况本年度,地质部门按照煤矿公司的安全生产总体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推进煤矿地质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煤层地质勘察、隐患点治理、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综合业绩1.煤层地质勘察方面,本年度共完成10个煤矿的地质勘察工作,涉及煤层储量、煤层赋存形式、煤质分析等方面,为煤矿公司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数据。

2.隐患点治理方面,地质部门积极参与煤矿隐患排查工作,对煤矿内存在的地质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及时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通过统一组织,及时治理了大量的地质隐患点,有效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3.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方面,地质部门加强了对煤矿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及时收集、分析地质灾害的数据信息,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预警。

通过及时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有效减少了地质灾害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保证了煤矿的正常运营。

三、存在的问题1.在煤层地质勘察方面,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导致勘察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地质勘察的效率。

2.在隐患点治理方面,由于工作量庞大,隐患点治理的进展较为缓慢。

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治理工作的效率,加快隐患点治理进度。

3.在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方面,尽管进行了一定的工作,但仍存在监测设备不完善的问题。

需要加大对监测设备的投入,提高监测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煤矿的安全生产。

四、工作建议1.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多渠道引进地质勘察人才,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通过与安全、生产等部门的紧密配合,加快隐患点治理进度,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3.加大对监测设备的投入,提高监测能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五、总结本年度,地质部门在煤矿地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地质部门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煤矿的勘探、勘探设计、地质监测和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下面是地质部门在煤矿地质工作方面的总结:一、勘探工作:1. 完成了煤层勘探任务,提供了详细准确的煤层地质信息;2. 按要求进行了地质储量计算,为煤矿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3. 在勘探过程中,参与了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评估工作,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措施。

三、地质监测工作:1. 开展了煤矿的地质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了煤层变动的情况;2. 建立了地质监测网络,确保了煤矿地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 编制了地质监测报告,为煤矿的生产调整和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地质灾害治理工作:1. 参与了煤矿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工作,制定了相关的应对措施;2. 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实施了相应的治理措施;3. 在矿井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行施工,确保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五、其他工作:1. 不定期组织开展地质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了地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2. 参与了煤矿的环境保护工作,对矿区的环境进行了监测和评估;3. 参与了煤矿的规划研究工作,提出了相关的地质建议和意见。

地质部门在煤矿地质工作中完成了勘探、勘探设计、地质监测和地质灾害治理等一系列工作。

通过地质部门的努力,为煤矿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地质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有待提高,对煤矿生产中的地质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更加针对性的工作。

希望地质部门能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地质工作水平,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在这段时间的煤矿地质工作中,地质部门已经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以下是对这段时间地质部门工作的总结:地质部门在煤矿地质勘探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我们按照煤矿开采的需要,精心组织了地质勘探工作,并利用各种勘探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了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精确勘探,我们对煤层的矿物组成、厚度、赋存状态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我们还注重对地下水位、断层、岩浆活动等地质灾害因素的勘探,及时发现和预防了潜在的危险。

地质勘探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组织勘探工作时,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还不够密切,导致一些勘探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勘探过程中对煤层的钻探质量和数据采集的严谨性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勘探成果的可靠性。

在地质预测和预报方面,地质部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们根据之前的勘探结果和地质理论,对煤矿井下的地质结构和煤层的特征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通过这些预测和分析,我们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地质问题和矿井工作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理,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

在地质预测和预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由于煤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有时较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预测方法。

对地质预测结果的评估和验证工作也需要加强,以确保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在地质信息管理方面,地质部门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们建立了煤矿地质信息数据库,对煤层的勘探、预测和预报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归档。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我们能够快速查询和分析地质数据,为煤矿开采和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地质信息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一些功能和模块尚未完全实现。

信息的录入和更新工作还不够规范和及时,导致部分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和利用。

我们需要加强对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整改,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在煤矿地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煤炭开采和生产实际需求,全面推进矿区地质勘查、地质灾害防治、煤层气资源管理与开发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一、加强矿山地质勘查在矿山地质勘查中,我们通过加强对煤层、矿床、构造等基本地质要素的详细勘察和研究,深入揭示煤矿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岩性分布等,有效提高了煤炭储量和预测精度,为煤矿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落实地质隐患排查在地质隐患排查中,我们进一步落实了地质灾害点位的调查和治理,切实保障了煤矿生产和安全生产。

通过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有效地减少了煤炭开采中产生的岩爆、冒顶、水害等地质灾害事故,为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利用和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积极拓展煤层气资源在煤层气资源管理和开发中,我们把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相结合,大力推进煤层气经济潜力的挖掘,有效提高了煤层气工业化开发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我们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了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和利用的规划及实施,取得了预期成效。

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方面,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强科技投入、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强化研发创新等,全方位提高了煤矿地质科技水平和技术实力。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煤炭生产环保、事故预警和监控等方面的应用和创新,为煤矿生产和环保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五、加强团队建设和队伍整合在团队建设和队伍整合方面,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素质培养,推进科研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提升了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积极配合煤矿企业进行了内部管理和外部合作,全面落实了现代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团队整合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我们在煤矿地质工作中,始终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统一,不断加强煤矿地质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为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利用和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8篇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8篇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煤矿地质工作总结煤矿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

在此次煤矿地质工作总结中,我们将对此次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估,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为未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工作回顾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对煤矿的地质情况进行细致勘察和调查,通过地质勘探工作,不仅对煤炭资源进行有效评估,还对矿床特征、矿块规模、煤质品位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研究。

我们利用现代地质勘测技术,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具,顺利完成了地质工作任务。

二、工作评估通过此次地质工作,我们对煤矿地质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地质调查过程中信息不够及时共享、勘探队伍协调不够密切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三、经验总结此次煤矿地质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首先是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团队成员之间应密切合作,及时沟通,共同完成地质勘探任务。

其次是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各部门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勘探数据及时准确传递。

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技能,适应新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地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员工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勘探数据及时准确传递;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员工地质勘探技能和水平。

煤矿地质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全力以赴,精益求精。

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改进,进一步完善煤矿地质工作,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贡献力量。

【本文共计960字,建议继续补充完善】。

第2篇示例:煤矿地质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勘探与开发。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煤矿地质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时光荏苒,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工作总结时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地质部门全体员工在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公司同事的通力合作下,共同努力、奋发有为,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此,我代表地质部门全体员工,向全公司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也向全公司各位同事表示最诚挚的问候!一、工作回顾在过去的一年中,地质部门全体员工团结奋进,积极投入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 煤矿地质勘查和评价工作通过深入的地质勘查和评价工作,我们全面掌握了煤矿地质情况,为煤矿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勘查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勘查工作的精度和效率,确保了煤矿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可持续性。

3. 矿山地质监测和治理工作通过开展矿山地质监测和治理工作,我们及时掌握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有效预防和治理了矿山地质灾害,保障了矿山生产的安全稳定。

我们采用了多种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手段,确保了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地质保障。

4. 地质信息管理和应用工作通过建设和管理地质信息数据库,我们全面掌握了煤矿地质信息和数据,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参考,提高了地质信息的利用价值。

我们开发了多种地质信息应用软件,提升了地质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为地质信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工作成果在过去的一年中,地质部门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 煤矿地质勘查和评价工作的成果得到了认可,为煤矿的资源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3. 矿山地质监测和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预防和治理了矿山地质灾害,保障了矿山生产的安全稳定。

4. 地质信息管理和应用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地质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工作不足与改进方向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充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

采煤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_2

采煤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_2

11504采煤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
一、开采枝术条件
本工作面位于矿井南翼,回采上限+1280m、回采下限+1260m。

走向长度150m,倾斜长度:最长80m,煤层倾角550煤层最大厚度2.2m、最小厚度2.0m、平均厚度2.1m,采用走向长壁区内后退式采煤方法进行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用铰接顶梁进行支护,采面下口留设5m区段护巷煤柱,由南向北推进。

二、工作面储量及回采率
工作面地质储量万吨,实际采出量44万吨。

回采率为90%。

三、采面地质情况
该采面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条件稳定,采面初采时相距露头较远,工作面无伪顶,直接顶1.2—2.3m厚度、随回柱极易冒落,老顶3—8m强度较低、工作周期来压显现不明显,伪底为0—0.3m 的泥页岩遇水易臌胀、发生推底。

局部地段小的构造,需要加强支护,另外个别地段有过去小煤窑采过的空区,给回采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地质部门积极地参与了煤矿的勘探、开采、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良好的节约高效,在此我们对煤矿地质工作进行总结:
一、勘探工作
在勘探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勘探计划和要求,全面进行了地质调查、地质钻探、岩
芯分析和水文地质勘查等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勘探资料,为开采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采矿工作
在采矿工作中,我们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严格遵守矿山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对采
掘进度、煤层质量和顶板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为煤矿产量提高做出了贡献。

三、管理工作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加强管道
的维修、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加强出入口的管理维护电力设施,做到了全员安全,确保了
生产的顺利进行。

四、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中,我们增强了环境监测和治理,利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进行地质环境
的综合整治,建设和维护生态环境,让我们的生产不但带来财富,同时也让我们为城市的
环境净化做出了贡献。

总之,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地质部门以先进技术和严格管理为保证,全面加强
了勘探、采矿、管理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保障了工作的高效和长远发展,同时也为社会
与环境带来了诸多好处,为实现企业向更好发展方向做出了积极奉献。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_地质部门工作总结地质部门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矿区地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为矿井的开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发现和预防矿井地质灾害,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

本文将对煤矿地质工作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一、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地质调查是煤矿地质工作的基础,通过对矿区地质情况的调查,了解矿层的厚度、倾角、走向等关键参数,为开拓矿区、确定采掘方式提供依据。

今年我们认真组织了地质调查工作,加强与矿山设计、采矿工程部门的沟通协作,做到了室内室外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地质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地质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隐患,对矿井的安全运营构成严重威胁。

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情况。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进行了有效的实施。

在今年的生产中,未发生任何地质灾害事故,对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使用新技术新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工作也逐渐引入了新技术新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今年我们积极引进了地质物探技术、遥感技术等新技术,通过高精度的地质勘探仪器,有效地提高了地质预测的准确性。

我们还加强了矿山地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地质信息查询和分析服务,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加强团队建设地质团队的建设对于提高工作效能和解决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我们注重加强团队建设,通过组织团队培训、知识交流和经验分享活动,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我们还注重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形成了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五、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工作进步总结经验是改进工作的关键环节。

今年我们加强了对地质工作的经验总结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801采面采后地质总结
一、工作面位置
22801采煤工作面于2012年3月布置于28煤层,回采区域位于二采区回风井以西20m至矿井保护煤柱西界(该区域走向 240°)。

开切眼位于矿井保护煤柱西界,停采线位于二采区回风井以西20m。

工作面回采倾向长度为90m,走向长度为400m,该工作面于2013年7月结束回采。

二、回采范围及邻近区域的关系
该工作面回风巷以上为12803采面(已采空),以下属于未开采区域,东部为二采区回风井,西部为矿井边界。

该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主要为山区。

工作面位置关系和回采范围及邻近区域关系表
水平名称+1800m 采区名

二采区
地面标高+1950 m 井下标

+1765 m
地面相对位置空旷低山丘陵地带。

工作面范围
该工作面回风巷以上为12803采面(已采空),以下属于未开采区域,东部为二采区回风井,西部为矿井边界,上限为+1780m回风巷,下限为+1765m运输巷。

回采对地面设
施影响
工作面对应地面物为山体,无建筑物及水体。

工作面回采可能会造成地表塌陷下沉。

回采对邻近巷道及采空区影
响 工作面+1780m回风巷上部为未开采区域,
+1765m运输巷下部也为未开采区域,没有巷道和采空区,工作面下部属于未开采区域。

走向长度400m煤层平均厚

1.4m可采长度400m
工作面长度90m 回采阶段高

15m面 积㎡36000
三、采煤方法的选择及采高的确定
(一)采煤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1、采煤方法的选择:走向长壁式采煤法。

2、选择的依据:矿技术部门提供的《22801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中有关煤层赋存特征、工作面参数及以往经验和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

3、借鉴相邻煤矿类似煤层赋存和瓦斯涌出条件。

(二)采高的确定:
工作面回采阶段高度26m。

四、巷道布置及支护形式
22801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回风巷、运输巷,沿煤层倾向布置开切眼。

回风巷:2.40m×2.20m×1.75m的9#工字钢梯形巷道,净断面
4.51m2;
开切眼:3.00m×1.5m单体支柱矩形巷道,净断面4.50m2。

运输巷: 2.5m×2.20m×1.80m的9#工字钢梯形巷道,净断面4.73m2。

由西向东。

矿井保护煤柱西界。

停采、收作位置:二采区回风井以西20m。

五、回采工艺
(一)落煤方式:放炮落煤。

(二)装煤及运煤方式:
1、装煤:人工攉煤至刮板机。

2、运煤:采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到22801运输巷,运输巷采用刮板运输机装车将工作面的煤运至主井提升运输系统。

(三)采煤工作面支护:
根据煤厚工作面配备DW20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和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

单体液压支柱排距1.0m,柱距0.8m。

(四)回采工艺流程:
1、工作面回采总体要求
工作面整体由下向上回采,保持上下安全出口畅通。

2、工作面基本回采流程
打眼----放炮----挂顶--- 出煤---支架(打柱)---切顶排管理—-回柱。

4、正常回采期间工艺要求
(五)顶板管理方法:
采用顶板全部垮落管理
六、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28煤层为未开拓煤层,在工作面切眼安装之前已进行探放水工作,在工作面探水孔里未发现渗水现象。

根据工作面的推进情况,工作面上无淋水,22801回风巷巷道及探水孔在煤层顶底板无渗水,工作面超前方向巷道里未发现渗水及淋水现象,巷道里的积水来自于工作面煤层底板及顶板裂隙渗水,总体工作面水量变化不大,符合工作面正常推进。

在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超前50m范围内在巷道里做临时水仓,并安设潜水泵进行处理,及时清理上下顺槽里的水沟并排除采空区里渗出来的水,确保正常排水。

七、工作面顶底板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一)、顶底板:根据工作面采煤过程中塌方岩石的情况,发现工作面直接顶岩性为粉砂岩,顶板岩性较差,岩石聚合力较弱,预板易软
化,结构属于层状结构,其中含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煤层总体走向240°,全区地层走向变化不大,倾角12°~16°左右。

(二)、根据掘进22801运输巷、22801回风巷过程中所掌握的情况表明该区域未发现断层、褶曲构造,断层不发育,也没有发现松软、破碎带。

(三)、煤(岩)层赋存特征:该采煤范围内煤层属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全区可采的厚煤层。

平均可采厚1.40m;采煤过程中在煤层的中间出现0.1-0.3 m厚的夹矸层,影响了采煤产量和煤质。

在该煤层采煤过程中没有发现断层、强含水体等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但我矿在以后开采该煤层过程中要加强顶板管理、防止采空区透水和防灭火工作,坚持有疑必探的原则。

八、工作面总储量和实际回采率:
储量计算:Q=L×M×H×Y
=400×1.4×90×1.45
=73080t
Q―工作面工业储量
L―工作面走向长度
M―煤层平均厚度
H―工作面倾向长度
Y―煤的容重
实际出煤量:62118 t
工作面回采率:实际出煤量/工作面工业储量×100%=62118t/73080 t
×100%=85. 0%
纳雍县宏图煤炭22801采面采后地质总结
2013年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