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2工作面采后总结
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总结
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总结在煤矿生产中,采掘工作面验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
近期,我们对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我们发现在进行采掘工作面验收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
验收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工作面的安全状况和生产情况。
同时,验收工作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不能有任何疏漏。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有些验收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这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其次,我们认为在进行采掘工作面验收时,需要充分重视现场的安全环境和生产秩序。
验收人员需要仔细观察工作面的地质情况、支护设施的完好程度、通风、排水等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情况。
只有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才能够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进行采掘工作面验收时,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验收工作需要与生产、安全、技术等部门进行密切配合,及时交流信息,共同解决工作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最后,我们认为在进行采掘工作面验收时,需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验收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验收工作的流程和标准,提高验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总的来说,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需要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严格的操作、全面的检查、多方合作和不断改进,才能够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作面采后总结
***煤矿有限公司*****工作面采后总结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工作面采后总结*****综采工作面自2021年7月开始回采,于2021年11月回采结束。
现将工作面采后总结如下:-、工作面概括1、*****工作面位于*****盘区西翼辅助运输巷以南,工作面呈南-北方向布置,其北部为*****盘区西翼辅助运输、带式输送机巷、回风巷,南部为*****铁路保安煤柱(留设117m),北部为后塔煤矿井田边界保护煤柱,(留设20m),东部为*****工作面(已回采结束),西部为*****备采工作面和后塔煤矿井田边界。
工作面对应地表山峦起伏、植被发育,无自然保护区、水体,在工作面靠近切眼有阳崖煤矿筛分楼。
*****工作面走向长约*****m,Ⅰ段长:588.4m,宽:261m;Ⅱ段长:343.9m,宽:105m;Ⅲ段长:328.9m,宽:213m,回采面积*****m²。
2、煤层赋存情况:根据*****带式输送机巷、回风巷地质揭露,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陷落柱、岩浆岩入侵等构造发育。
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煤厚在1.7m--2.5m之间,平均2.1m,煤层内发育1—2层夹矸,厚度在0.1m—0.2m之间,平均厚度为0.15m。
3、煤层顶底板情况:伪顶为薄层状的泥岩或炭质泥岩,零星分布。
厚0.10m~0.30m。
直接顶:以灰~灰黑色粉砂岩为主,灰黑色泥岩次之,厚0.46~6.34m,基本顶:以厚层状灰白色细~中粗粒砂岩为主,其厚度分别为0.88~29.07m,0~10.36m不等,底板:以粉砂岩为主,细砂岩次之,厚度分别为0.62~7.32m、0.33~5.42m不等。
4、矿井为低瓦斯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低,根据实测:*****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约为0.25m³/min。
在推进过程中未出现瓦斯超限现象,监测监控管理到位。
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5、水文地质情况:*****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其充水水源主要为顶板砂岩裂隙水,主要表现为顶板滴、淋水。
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总结
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总结
近期,我们对采掘工作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验收工作,现在我将对此次验收工
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工作。
首先,我们对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通过对设备运行情况、通风系统、防尘设施等方面的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同时,我们也对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审查,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将及时进行改进,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其次,我们对采掘工作面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通过对煤矿生产计划、煤层走向、煤层质量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生产上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同时,我们也对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对设备进行了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对采掘工作面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矿井排放情况、
废水处理情况等方面的检查,我们发现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同时,我们也对矿井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检查,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加强,以确保矿区的环境质量。
总的来说,此次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我们将以此次验收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采掘工作面的管理,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共同努力,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作面采后工作总结模板
工作面采后工作总结模板一、工作背景及目标在此部分,对工作面采后工作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并明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二、工作过程及方法详细阐述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工作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资料整理与归纳: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包括现场勘察记录、煤样分析结果、地质构造图等,并采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分类和存档。
2. 数据分析与解读: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揭示工作面采后的煤层赋存规律、煤质特征等,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依据。
3. 问题发现与解决: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工作面采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障采矿工作的正常进行。
4. 合理规划与安排:根据采集到的工作面数据,合理规划和安排后续工作的任务和时间,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完成。
三、工作结果及成果在此部分,对工作面采后的结果进行描述,并以数据和实际案例为依据来论述工作的成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工作面采后的煤质分析结果:对采集到的煤样进行分析,得出煤质指标,并与前期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说明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工作面采后的地质赋存规律分析:根据采集到的地质构造图和勘探记录,进行地质赋存规律分析,揭示不同煤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3. 问题解决成果:在工作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说明问题的解决情况和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体现出工作的实际应用价值。
4. 后续工作建议:根据对工作面采后状况的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后续类似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四、工作心得与体会在此部分,对整个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团队配合与沟通:强调团队配合和良好的沟通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性,并分享团队之间的合作经验。
2. 问题发现与解决的能力提升:通过此次工作,加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分享在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
3.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升: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升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并总结其中的经验。
工作面采后总结
工作面采后总结工作面采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面采掘,我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下面是我的总结:一、工作面设计合理。
在采煤工作面的设计上,我们严格按照矿井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矿井地质条件、工作面开采能力、瓦斯等因素,制定了合理的采煤工艺和工作面参数。
这样,不仅能够确保采煤过程的安全性,还能提高开采效率。
二、操作技能提高。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面采煤,我和同事们的操作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能够熟练地驾驶采煤机、装车机等大型设备,能够准确地进行工作面掘进、支护、瓦斯抽放等工作。
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团队合作力增强。
在工作面采煤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和合作能力得到了增强。
大家相互协调,互相帮助,迅速解决了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了采煤工作的正常进行。
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安全意识加强。
在工作面采煤的过程中,我们时刻保持对安全的高度警惕。
大家严格遵守煤矿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对瓦斯、顶板和支护等方面的检查和监控。
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面采煤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五、技术创新与应用。
在工作面采煤的过程中,我们还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和设备应用。
比如,我们引进并使用了一种新型液压支架,大大提高了工作面的支护效果和稳定性。
我们还加强了煤矿的信息化建设,使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了工作面的管理水平。
六、问题和不足。
在工作面采煤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个别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
其次,部分设备设施比较老旧,需要更新和改造。
最后,我们在工作面采煤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方面的考虑还不够,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面采煤,我和整个团队在技术、工艺和安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为矿井的安全高效运营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作面采后总结
工作面采后总结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工作面采后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分析问题和反思,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高工作面采后的效率和质量。
引言工作面采后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和生产效率。
因此,对于工作面采后的总结和改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工作面采后问题分析在工作面采后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采后效果和矿井的生产效率。
•粉尘控制不到位:工作面采后往往伴随着煤尘扬尘问题,而我们在采后过程中的粉尘控制措施并不充分,导致粉尘无法有效控制,影响了作业人员的健康和矿井的环境。
•设备故障频繁:我们在工作面采后过程中经常遇到设备故障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生产的中断和效率的下降。
设备故障的原因可能是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等。
•矿井压力异常: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发现工作面采后后,矿井的压力异常增大,超过了我们的设计范围。
这导致了矿井的安全隐患和采后效果的下降。
工作面采后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提高工作面采后的效率和质量,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加强粉尘控制•优化通风系统:增加通风设备的数量,合理布局通风系统,确保足够的风量和负压区域的设立,有效控制工作面采后的粉尘扩散。
•提高人员防护意识: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正确使用呼吸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保养检修:建立设备保养检修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检修,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加强设备管理:建立设备台账,对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
强化矿井压力控制•加强压力监测:采用高精度压力监测设备,对矿井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调整采后工作过程:根据矿井压力情况,调整采后的支护工序,降低矿井压力,确保矿井的安全。
结论通过对工作面采后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工作面采后的效率和质量。
2022年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2022年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2022年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一、工作面概况1、井上、下位置:井上:位于一半岭村东北方,工作面回采范围内存在4座小煤厂,一条高压线贯穿工作面,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井下:工作面位于井田东部,西部为东翼北三条大巷,东部为原韩佐沟煤矿采空区,南部为74310掘进工作面,北部为74308回采工作面采空区。
2、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采煤方法: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采煤机型号:双滚筒采煤机MG/300/730-WD,支架型号:中间支架ZF6800/20/32,过渡支架ZFG7200/22/35。
运输顺槽:掘进长度1020m,巷道净宽4.6m,净断面积14.26m2,支护形式:锚网加锚索支护。
回风顺槽:掘进长度1020m,巷道净宽4.2m,净断面积13.02m2,支护形式:锚网加锚索支护。
切眼:掘进长度180m,巷道净宽8m,净断面积24.8m2,支护形式:锚网加锚索支护。
二、煤层及顶底板情况煤层顶底板岩性采前、采后一致。
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1、地质构造情况:该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煤层整体呈西高东低的单斜构造,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遇到4条断层,局部有1m左右底鼓出现。
断层参数如下:地质构造构造名称走向倾向倾角落差F14 20°290°70°3m F14-1 8°278°70°2m F19 155°65°30°2m F23 309°219°72° 1.8m在2022年7月8日回采期间,新揭露一条F23正断层。
比回采地质说明书中多揭露一条断层。
2、水文地质情况:本工作面地形为西高东低,地表为黄土层,植被稀少,沟壑发育,地表周围无大型水体,该面直接充水水源为煤层上部砂岩裂隙含水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不均匀,补给性弱,底板砂岩含水层同顶板含水层的补给条件及富水性相似,正常情况下对生产影响较小,但在断层、裂隙、导水通道附近时,工作面涌水量将增大,对生产有一定影响。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综采(zōnɡ cǎi)工作面采后总结综采(zōnɡ cǎi)工作面采后总结工作面采后总结(zǒngjié)二年月工作面一切(yīqiè)眼采后总结工作面回采二叠系山西(shān xī)组2号煤层,其上分层现已回采,下分层2#煤层平均厚度2.2米,其稳定可采煤层。
一、工作面根本情况:1、工作面位置:该工作面南为工作面采空区,东为工作面,北为,西为。
2、巷道布置与联系形式:工作面由一条运输巷、一条材料巷和切眼构成采煤系统;材运两巷均直接与六采皮带联通,并分别经联络巷与七采轨道相通。
3、巷道支护情况:工作面所有巷道全部采用金属工字钢单棚支护,棚距800,采用矿11#工字钢梁某腿=3300某2600,柱窝深度193,净高2.35米,“四八〞盘帮构顶。
二、劳动组织:工作制度: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制度,每班作业8h,一个圆班由2个班生产〔8点班、20点班〕和一班检修〔14点班〕组成。
每天检修6h。
三、停采情况分析:1、工作面上分层已采,共确定两方案〔1〕、第一种方案:考虑到上分层停采的特殊性,确定2#煤停采位置为上分层停采线后5米。
〔2〕、第二种方案:根据地质资料,确定通过上分层停采线,进入实体,对顶板管理以及回收工作有很大的优势。
2、停采末回工作主要分二个局部的工作。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我队积极成立了末采工序领导小组,针对工作面实际情况,制定得力举措,坚持跟班指挥,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克服一切困难,狠抓末采工序,为综采支架回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十月底,我队开始着手末采回收准备,由于工作面顶板破碎严重、煤壁片帮严重及两巷压力大。
我队积极调整组织方案:稳步推进,同时加大奖罚力度,重点抓好职工保勤和平安工作,制定了工作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实行队领导跟班制度,及时解决影响生产的各类问题,广阔干部职工出满勤、干满点,在矿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兄弟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克服地质不利因素,排除种种困难,我们认真总结经验,顺利移交工作面。
工作面采后总结Microsoft Word 文档
煤矿工作面采后地质工作总结编制:审核:科长:地测副总:总工程师:防治水科工作面采后总结一、工作面基本情况工作面位于一采区南部,东部为工作面、西部为工作面,南部为铁路保护煤柱,北部为铁路保护煤柱,地表标高880—1020m,煤层底板标高538—610m。
2012年年初,开始施工轨道顺槽、胶带顺槽及高抽巷,2013年9月形成工作面。
2014年1月开始回采,2015年5月结束。
工作面走向长度830m,倾向长度180m,地质储量104万吨。
实际采出煤量97.6万吨,回采17个月,平均月产量5.74万吨。
劳动组织: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制度,每个班作业八小时,三个班轮回生产,每天白班上午8点-11点为检修时间。
二、工作面煤层赋存特征本工作面煤系地层为石碳系,上统,太原组,煤层上部局部含一到二层泥岩夹矸,夹矸厚0.2~0.3m。
煤层东高西低,走向南北。
煤层厚度4.2~5.2m,平均厚度4.8m。
煤层倾角4—18°。
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
工作面标高538~610m。
三、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共遇见4个断层,详见断层特征表。
断层特征表15107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共遇见11个陷落柱,详见陷落柱特征表。
陷落柱特征表四、工作面水文地质地质(一)、水文地质概况1、15煤顶板砂岩和k2、k3、K4灰岩裂隙。
对开采没有大的影响。
该工作面主要充水水源系k2、k3、K4灰岩裂隙水,该灰岩富水较弱,没有出现滴水现象。
2、在施工胶带顺槽时,已经在低洼点对15109采空区积水进行了探放,共放出水量1300m3。
3、15105工作面中部有个积水区,在施工轨道顺槽时,在7G18经纬仪点前15m,垂直顺槽方向对15105积水区打钻放水,放出水量6571m3,经确认水量放完后,工作面进行了回采。
4、15107工作面最大涌水量10 m3/h,正常涌水量2—3m3/h,主要是生产用水。
(二)、工作面水害防治措施1、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轨道顺槽、胶带顺槽和高抽巷在掘进施工过程中,都进行了超前探放水,其方法是扇形布置3个钻孔,胶顺每个钻孔探测100m,掘进80m。
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总结
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总结在煤矿生产中,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总结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高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的验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首先,我们发现验收工作需要有严格的标准和流程。
在过去的验收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工作面的验收流程不够清晰,导致验收人员在验收过程中出现了疏漏和错误。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验收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一个验收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其次,验收工作需要有专业的验收人员。
在过去的验收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验收人员对于采掘工作面的要求和规定并不是非常了解,导致了一些问题的漏检和漏验。
因此,我们需要对验收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胜任验收工作。
另外,验收工作需要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在过去的验收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验收工作面的验收记录并不完整,甚至有些验收记录存在造假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验收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确保验收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最后,验收工作需要有及时的反馈和整改。
在过去的验收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在验收后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整改和处理,导致了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及时的反馈和整改机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和处理,确保问题不会再次出现。
总的来说,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对过去验收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验收标准和流程,提高验收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验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起一个及时的反馈和整改机制,确保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总结
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矿工作面回采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而大
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更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团队在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中注重了安全生产。
我们严格遵守煤
矿安全生产规定,加强了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在工作中,我们还加强了对煤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有效地保障了工作面回采工作的安全进行。
其次,我们团队在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中提高了生产效率。
我们优化了作业
流程,合理安排了作业时间和作业人员,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作业中的停工时间。
我们还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回采效率,确保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最后,我们团队在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中加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
我们注重
团队建设,加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工作中,我们及时交流信息,协调各项工作,解决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
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团队协作,为煤矿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团队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15102工作面采后总结
山西三元福达煤业有限公司15102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总工程师:
防治水副总:
科长:
编制:
提交时间:
资料编号:
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单位:t、m
储量变化主要原因及损失量
F19、F22断层分别伴随工作面推进669m、200m,且F19断层断距较大,影响工作面范围较长,造成工作面储量损失大,另外煤层夹矸较厚(总厚一般约0.5米),也是储量变化的一个原因。
煤层煤质
煤层厚度
最大最小平均
煤层结构柱状
4.97 3.7 4.47
可采性指数
(Km)
1煤厚变异系数
(r)
5.4%
夹矸
情况
煤层含2-4层泥岩夹矸,总厚0.5米。
煤质
情况
M
(水分)
A
(灰分)
V(灰发
分)
Q(发热
量)
S
(全硫)
F(固定
碳)
工业
牌号
0.82%16.4%18.1%26.3 2.65%64.7%贫煤、贫
瘦煤
对开采的
影响情况
15102工作面煤层含2-4层泥岩夹矸,结构简单-复杂,矸石硬度较低,总厚约0.5米,对开采产生的影响不大。
顶底板情
岩性厚度破碎情况及管理难易程度老顶初次垮老顶细砂岩 3.52构造处破碎严重,较易管理30m 直接顶泥岩 3.31构造处破碎严重,较易管理
直接底
泥岩0.3
铝土质泥岩0.2
老底粉砂岩 3.91。
采煤工作面回采总结 2
采煤工作面回采总结 2采煤工作面回采总结一、工作背景及规划我所在的采煤工作面位于煤矿井下,是煤矿中最重要的作业区域之一。
在回采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安全措施,确保能够高效完成工作,并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二、安全管理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
我们严格执行煤矿的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安全装备和工具,了解矿井的安全操作规程。
我们在工作面安装了煤尘监测设备,及时掌握采煤工作面的煤尘浓度情况,以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煤尘浓度,减少矿井的火灾和煤尘爆炸风险。
我们还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排风及通风,保持工作面空气流通畅通,减少煤气的积聚。
定期对透水和煤矸石进行检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三、设备管理我们对采煤工作面的设备进行了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储备,提高操作技能,降低操作风险。
在选购设备时,我们注重设备的质量和性能,选择了适合我们工作面的设备,并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提供维修和技术支持。
四、人员管理我们始终认为,员工是煤矿的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回采工作面,我们加强了对员工的人身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操作规程,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我们制定了员工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有人在工作面进行监督和管理。
同时,我们建立了员工激励制度,鼓励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工作。
五、环境保护在采煤工作面,我们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我们采用了环保的工艺和设备,减少了对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我们加强了对坍塌和沉降的监测,保护地质环境的稳定,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我们也加强了对废渣和煤矸石的处理,减少废弃物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危害。
六、工作效率通过采取上述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我们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工作面回采进展顺利,生产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伤亡率和事故率大幅下降。
工作面采后总结
工作面采后总结(zǒngjié)工作面采后总结(zǒngjié)工作面采后总结(zǒngjié)一.工作面概况(gàikuàng):某某工作面受某断层影响(yǐngxiǎng)分成某综采工作面和某〔短〕炮采工作面两局部回采.某综采工作面是我矿首次南北翼通采方式进行回采,工作面全长1160米,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横跨24区第三亚阶段南北翼,于2022年9月1日开采,历时六个月至2022年3月6日停采。
该工作面设计采高2米,实际采高平均2.04米、平均煤厚1.79米。
某〔短〕炮采工作面在某综采工作面切眼以北200米处送短切眼,切眼长45米;回顺与某综采工作面回顺同方向;运顺位置受某断层影响沿断层面送斜运顺183米,斜运顺距某断层最近处为15米。
该工作面于2022年2月3日开采至2022年5月8日停采,用时3个月,工作面设计采高2米,实际平均采高1.78米。
二.煤层及顶底板情况:七层煤为中厚煤层,共含稳定夹矸三层,其中K3夹矸厚度大于其下煤分层厚度、岩性为炭质页岩;K1、K2夹矸岩性为高岭石泥岩。
某〔某〕工作面内煤层厚度较为稳定,三层夹矸厚度及间距变化不大。
七层煤顶板伪顶由页岩加煤线和炭质页岩组成,平均厚度0.55米、层节理发育、破碎易脱层,工作面底板直接底岩性为中砂岩,中厚层状、有节理,是矿编Ⅳ砂岩含水层,平均厚度3.99米。
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某〔某〕工作面范围内煤岩层为单斜构造,走向41°、倾向北西、倾角平均20°17′,煤岩层沿走向及倾向均有次一级的波状起伏。
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揭露两条断层分别是f1断层和F2407断层。
f1正断层走向158°、倾向北东倾角36°在本工作面初见于某〔某〕综采工作面运顺4#运机石门处,在综采切眼内揭露时,落差最大为1.55米,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不大。
F2407正断层走向93°、倾向南、倾角43°,在#5工作面有揭露,落差为2.45米,延伸至本工作面,在某〔某〕综采工作面回运顺均有揭露,回顺见于24区南翼1#回风石门以南46米处,落差为1.19米;运顺见于790水平5#运机石门以北237米,落差为2.22米,该断层对某〔某〕综采工作面影响较大,斜跨工作面120米。
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总结
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总结
近期,我们对采掘工作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验收工作,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
在这次验收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发现在采掘工作面的支护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支护设施的安装不够牢固,存在安全隐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加严格地按照规范进行支护工作,确保每一处支护设施都能够承受住工作面的压力,保障工作面的安全。
其次,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设备运行不正常的情况。
这些设备的故障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对工作面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在这次验收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工作人员对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总的来说,这次采掘工作面验收工作让我们意识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严格地执行规范,加强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采煤工作面初采总结》
15103工作面初采期间矿压总结采煤队于2014年6月1日4点班进入15107回采工作面开始初采至今,通过对15107工作面现场顶板情况和顶板在线监测系统分析,对15107工作面初采期间矿压作如下总结。
一、工作面现场顶板情况分析(一)顶板垮落情况分析采煤队2012年8月8日搬入15107工作面开始回采,至8 月23号期间,工作面采空区直接顶局部垮落,8月24号一8月26号(推进度为进风12.6m、回风29.5m处)期间工作面采空区直接顶大范围垮落,回风落山塌落严密。
8月27号-8月30号(推进度为进风22.6m、回风38.1m处)工作面采空区垮落严密,回风落山塌落严密。
到目前(9月5号)工作面及回进风落山无明显顶板垮落动压波冲击现象。
(二)工作面出水量分析工作面初采至今,8月20号工作面回风落山出水量增大,分析为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局部垮落导致出水量增加;8月31号4点班工作面回风落山出水量突然大量增加分析认为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大范围垮落导致出水量增加;9月1号-9月5号工作面出水量较为稳定无增大趋势分析认为回采工作面为上坡趋势回采部分水进入落山因而大顶垮落无明显出水量增加。
(三)总结通过工作面顶板垮落情况和工作面出水量分析,工作面大顶呈现局部逐渐垮落趋势,进风侧垮落趋势相对大于回风侧,大顶拱形桥断裂在进风推进度22.6m,回风推进度38.1m处。
二、顶板在线监测系统分析(一)工作面顶板动态柱状监测图分析通过初采期间对工作面顶板在线监测柱状图分析自8月8日到现在工作面整体矿压柱状图未出现压力骤增骤减现象,故初采期间未出现大顶拱形桥断裂冲击波现象。
8月8号-8月15号整体压力柱状图呈平稳现象,整体表现为80-122架柱状图压力偏高。
40-79架柱状压力图呈偏高现象,1-39架柱状压力图压力偏低,最高柱状压力体现在8月14日-8月15日期间100架-122架间,最高压力峰值达到45Mp-50Mp。
8月16号-8月25号期间70-122架压力柱状图一直偏高,平均压力在35Mp以上;50-70架压力开始增大,但增值幅度不大,平均压力在30Mp左右;1-50架压力开始增加,平均压力在30Mp以上。
1501工作面回撤及1601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工区工作总结
1501工作面回撤及1601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工区工作总结第一篇:1501工作面回撤及1601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工区工作总结1501工作面回撤及1601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工区工作总结自1501工作面回撤及1601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工区做了以下工作:1、综采工区回撤支架时损坏1601回风巷风筒,通风工区及时处理。
2、1601工作面贯通后,通风工区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在1601机巷建一组正反向风门,在1601材料上山建一道临时板墙控制1601材料上山风。
3、1601工作面贯通后,及时回收1601机巷和1601回风巷风筒。
4、每班派一名瓦检员加强对1501回撤工作面和1601安装工作面进行瓦斯检查。
5、1501工作面回撤完后,及时对1501工作面进行封闭,在1501机巷往里3米处建一道永久密闭,1501回风石门往里3米处建一道永久密闭。
6、将1601机巷2×45KW风机回收到1503机巷安装好,供1503机巷掘进头的风,然后把1503机巷2×30KW风机回收到地面;将1601回风巷2×30KW风机改供1601补回巷的风,把1601补回巷风机回收到地面。
7、综采工区运架子时撞坏西风井风门,及时的把撞坏的风门运到地面木工房进行维修,对西风井运架子期间风门漏风进行控制。
通风工区2009年8月13日第二篇:工作面回撤与安装工作总结25111工作面回撤与25113工作面安装姓名:工作总结杨小龙25111工作面回撤与25113工作面安装工作总结自2014年4月28号夜班开始25111工作面进入末采铺网、回撤,6月6日夜班完成铺网、回撤工作,历经39天。
25113 工作面2014年5月17日开始安装,6月18日夜班完成工作面的安装,历经33天。
结合本次回撤、安装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一、铺网工作25111综采工作面铺网从4月28日夜班开始,5月11日夜班结束,共用13天零1个班,在铺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和取得的经验有以下几点:1、在铺网时,工作面遇地质变化带,顶板比较破碎,尤其是32#-42#支架之间抽槽比较严重,给铺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且在形成回撤通道支护过程中,很大一部分锚索眼施工完成后锚索安装不上去,需要重新打眼,致使施工进度缓慢,建议以后工作面铺网前,由相关单位对停采位置附近的煤层顶板进行详细写实,生产技术部根据地质情况提前制定好方案,做好防范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三元福达煤业有限公司15102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总工程师:
防治水副总:
科长:
编制:
提交时间:
资料编号:
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单位:t、m
煤层煤质
煤层厚度
最大最小平均
煤层结构柱状
4.97 3.7 4.47
可采性指数
(Km)
1
煤厚变异系数
(r)
5.4%
夹矸
情况
煤层含2-4层泥岩夹矸,总厚0.5米。
煤质
情况
M
(水分)
A
(灰分)
V(灰发
分)
Q(发热
量)
S
(全硫)
F(固定
碳)
工业
牌号
0.82%16.4%18.1%26.3 2.65%64.7%
贫煤、贫
瘦煤
对开采的
影响情况
15102工作面煤层含2-4层泥岩夹矸,结构简单-复杂,矸石硬度较低,总厚约0.5米,对开采产生的影响不大。
顶底板情况
岩性厚度破碎情况及管理难易程度
老顶初次垮
落步距老顶细砂岩 3.52 构造处破碎严重,较易管理30m
直接顶泥岩 3.31 构造处破碎严重,较易管理
直接底
泥岩0.3
铝土质泥岩0.2
老底粉砂岩 3.91
老顶为细砂岩,厚度3.52米,灰色,中厚层状,泥质胶结;直接顶为泥岩,厚度为3.31米,灰黑色,中厚层状,泥质结构,顶部含砂质成分,含生物碎屑化石;直接底为泥岩、厚度0.3米,灰黑色,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含生物化石。
铝土质泥岩、厚度为0.2米,深灰色,中厚层状;老底为细砂岩,厚度为3.91米,深灰色,层状构造,粉砂质成分,致密,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