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城关二中宋清淮
一、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第五章的核心内容,是在学习了神经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反射活动的结构及反射的类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反射的概念,并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3)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分析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1.通过膝跳反射实施,获取完成简单实验的能力。
(2)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反射,特别是复杂反射的学习,理解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复杂反射的过程,并用此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2)有了反射,机体方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由此形成机体与环境和协统一的观点,进而产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
2、反射的类型
(四)、教学难点:
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
条件反射的认识
难点突破: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真实的感受,感性的认识反射弧。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认识和理解条件反射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二、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以日常生活关于反射的例子来说明人的很多活动都是反射
(二)新课探究:
一:实验观察膝跳反射
学生看课本85页两人一组做实验,然后完成讨论
1、叩击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
2、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膝跳,上述实验现象还会出现吗?
3、什么叫反射?
二:反射弧
学生阅读课文85页《观察与思考》。学生完成以下讨论:
1、什么是反射弧,由几部分构成?
2、膝跳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怎样的?
3、如果神经冲动传导途径的某一环节出现障碍,会出现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学生看书86页《分析与讨论》。然后小组讨论:
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
2、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3、经过训练,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种反
射活动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解决以上问题后完成表格
两种反射的区别
四:总结
小组在讨论并总结出该节的知识网络,然后各组选出代表到黑板上展示合作成果,教师点评,做出激励性评价,并出示老师的总结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反射和反射弧之间的关系。
(三)中考链接
1、(2006益阳)人的手突然被刺了一下,人体会()
A、先感到疼痛,再缩手
B、先缩手,后感到疼
C、疼痛和缩手同时发生
D、只缩手,不会疼痛
2、(2008 潍坊中考)下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
图,若②处损,则导致
( C )
A.有感觉,不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
C.无感觉,不能缩手
D.无感觉,能缩手
3、(2007 淄博)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A.柑橘入口,分泌唾液
B.人的缩手反射
C.精彩的哑剧引发观众哈哈大笑
D.人熟睡时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
典型练习
1.手偶尔碰到了火,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应叫做( )
A.运动
B.兴奋
C.反射
D.冲动
答案:C
2.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
A.狗算算术
B.鸟听到枪声飞走
C.小明躲开飞来的石头
D.向日葵的花盘总朝向太阳转动
答案:D
3.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__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__( )
A.膝下韧带
B.大腿上的一些肌肉
C.脊髓
D.脑
答案:AB
4.反射是指运动(包括人)通过__________,对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各种__________所发生的__________。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做__________。
答案:神经系统外界内部刺激有规律的反应反射弧
5.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
(1)填出图中②~⑤的结构名称。
①感受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到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