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效果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怎样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效果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要上好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做好的课前准备,切实加强学生的预习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恰当地运用电教、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服务于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教学中大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发现规律、理解和运用知识,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呢?
一、课前精心准备,课中运用自如。

教师在上实验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熟悉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掌握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课所要用的各种仪器,对所做的实验提前熟练,牢记于心。

例如:在教学《点亮小灯泡》的实验课时,老师把所需的实验器材〔灯泡、电池、导线〕用信封装好后摆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这样可以缩短学生做实验的时间,而且整堂课显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由于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内容多,包括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学生实验等等,为了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体验,达到掌握操作技能,正确分析成败原因和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准备好每个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器材,这是保证实验成功最基本的要求。

但由于教材的改编,有许多教学仪器与新教材的内容不配套,书本上有很多实验需要的器材是我们实验室里都没有的,致使相当一部分实验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地影响了科学实验教学效果,因此,针对这一
实际问题,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各种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而实用的实验教具,来弥补实验教学中仪器的不足,确保实验教学的开展。

例如:上《空气流动实验》、《风的形成实验》实验时,由于缺少器材而无法上实验课,如果只凭教师讲,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是根本不能理解和弄清风的形成的原因的。

如是我就找来25个玻璃瓶,买了25支蜡烛,火柴等,按照教材上的说明和要求,制作出了能直观演示的实验装置,让学生亲手操作,认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实验效果明显,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观察和归纳能力。

同时根据成区教学资源丰富这一特点,积极发动和鼓励学生自带实验材料,比如:食盐、醋、洗衣粉、肉;植物动物油、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根、茎、叶;动物如:蚯蚓、蚕等物体。

学生通过自己准备过程,会更加熟悉实验材料,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

完成科学实验教学任务。

二、加强课前预习工作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预习工作是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重要环节。

因为一节课只有40分钟的时间,而课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比较多。

因此,要想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了解实验所需器材的名称、数量及性能,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并让学生认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与实验相关的并有创新性的问题,同时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外进行讨论、分析、研究,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理
解,这样既能够巩固了旧的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扫除了障碍。

要是学生按老师的要求预习好了,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就会带着问题去亲手操作,认真去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也会严格按要求操作,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真实的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现象,遇到问题会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会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在适当的时候向老师提出,弄清原因,老师在讲解时学生就会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去听讲,把老师所讲的跟自己想法和做法作一个详细的比较,看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

因此,只有注重了学生课前的预习工作,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了提高,实验教学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过程,而不是教师讲解过程,只要学生敢于动手去做,主动地想去做实验,那么实验就会成功,教学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因此,我就抓住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这一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贴近学生生活,只有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了学习之中,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上《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我发给每个小组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张科学检测记录表。

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20种物体是否使小灯泡发亮进行预测,问题一提出,整
个课堂活跃了起来,预测完毕后,学生进行尝试实验,并把看到的现象做好记录,把检测完的材料放到一个材料盘中,整个检测过程中,同学们都积极动手参与,共同协作,学习兴趣浓厚,检测完后,各小组又对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进行了分类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从中发现了规律,并让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进行描述,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的结论。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促使他们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四、实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

如在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我在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出示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盆子里。

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液体里浮。

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

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

这时候学生说:“噫,这个水是怎么回事?”有的就说:“我,浮的一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

学生说盆里的水是盐水,这时,我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

我说,如果不能确定这
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

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

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盆水是盐水?学生思考之后说:做一杯盐水试试看。

于是,分小组做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学生十分开心。

像这样的过程充满探索性,孩子们很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一堂课上下来也觉得效果很好。

五、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实验教学
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了达到教学的直观性,在实验教学中利用电教、多媒体教学优势,辅助实验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声音、图形、动画等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展示事物本身,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使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变成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活跃课堂气氛,能帮助学生理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一课时,由于这个实验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为了便于学生课外实验,认真观察,如实记录现象。

我制作了一件种子萌发的多媒体课件,包括浸泡种子、种子内部构造、发芽全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让学生观看,这样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提高实验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再如在教学《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
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

再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

还有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 ,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总之,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科学课的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探索与总结,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