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饮料(汽水)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

合集下载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0版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0版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0版)1. 总则为规范申请人按规定条件设立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通则。

2. 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对申请人生产许可规定条件的审查工作,包括审核资料、核查现场和检验食品。

3. 使用要求本通则应当与《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相应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结合使用。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及本通则涉及的相关责任主体,均应依照规定使用相应格式文书,不得缺失。

4. 审查工作程序及要点4.1申请受理收到申请人食品生产许可申请后,材料齐全并符合要求的发给申请人《食品生产许可申请受理决定书》;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应一次告知申请人补正材料;不属于食品生产许可事项的或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应发给申请人《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4.2 组成审查组审查组织部门根据申请生产食品品种类别和审查工作量,确定审查组长和成员,并通知确定的人员及其所在单位。

4.3 制定审查计划审查组拟定开展审查的时间,熟悉需要审查的申请材料,与申请人沟通,形成审查计划,报告审查组织部门确定。

审查组织部门通知申请人,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

4.4 审核申请资料4.4.1 审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审查组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审核申请人制定的组织生产食品的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备,文本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4.4.2 审核岗位责任制度审核申请人制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岗位分工是否与生产相适应,岗位职责文本内容、说明等对相关人员专业、经历等要求是否明确。

4.4.3 必要时审核申请材料可以与现场核查结合进行。

4.5 实施现场核查核查申请人生产现场实际具备的条件与申请材料的一致性,以及与申请生产的食品相关的卫生规范、条件及审查细则规定要求的合规性。

4.5.1 核查厂区环境。

碳酸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碳酸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碳酸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碳酸饮料(汽水)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等具体品种,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碳酸饮料(汽水)中二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体积倍数)不低于倍。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水处理→水 + 辅料瓶及盖的清洗消毒↓↓基料→调配→制冷、碳酸化→灌装封盖→暖罐→灯检→成品(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车间,尤其是配料和灌装车间的卫生管理控制;水处理工序的管理控制;管道设备的清洗消毒;配料计量,尤其是添加剂的使用控制;瓶及盖的清洗消毒;制冷充气工序的控制;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水处理工序、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易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等不合格;制冷充气工序控制、包装材料密封性等问题易造成二氧化碳气容量不达标,失去抑菌作用;技术管理和配料计量管理等问题造成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1.对于生产碳酸饮料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水处理车间、配料车间、包装瓶(罐)及盖清洗消毒车间、冷却充气车间、自动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场所。

各生产车间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以及符合要求的鞋靴消毒池(或其他设施)。

2.生产车间依其清洁度要求应分为:非食品生产处理区(办公室、配电、动力装备等)、一般作业区(品质实验室、原料处理、仓库、外包装等)、准清洁作业区(杀菌车间、配料车间、预包装清洗消毒车间等)、清洁作业区(灌装车间等)。

各区之间应给予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3.准清洁区和清洁作业区应相对密闭,设有空气处理消毒设施,清洁作业区应为10万级以上洁净厂房,入口处应设有人员和物流净化设施。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0版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0版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包括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非果蔬类的)、风味饮料类及其他饮料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7个申证单元,即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如: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601。

瓶(桶)装饮用水类生产许可条件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瓶(桶)装饮用水类是指密封于塑料、玻璃等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矿物质水以及其他饮用水等。

二、生产场所应符合卫生规范的要求。

并经验收合格。

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1.必须设置水处理车间、灌装车间、回收容器清洗消毒间、包装车间、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生产场所。

回收桶不得露天存放,以免受到污染。

设备的布局与工艺流程衔接要合理,减少迁回和往返,避免人流物流混杂交叉。

2.水处理车间和灌装车间的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及鞋靴消毒设施;清洗及灌装车间应设置空气净化和消毒设施,(入口处应有风淋设施规范未提);其空气清洁度应达到10000级,灌装局部空气清洁度应达到100级,或者灌装车间的空气清洁度整体应达到1000级。

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包括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非果蔬类的)、风味饮料类及其他饮料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7个申证单元,即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如: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601。

瓶(桶)装饮用水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瓶(桶)装饮用水类是指密封于塑料、玻璃等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矿物质水以及其他饮用水等。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饮用纯净水及矿物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及其他加工方法)(适用于饮用纯净水)→配料(适用于矿物质水)→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2. 饮用天然矿泉水及其他包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二)关键控制环节。

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维护及清洗消毒;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纯净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控制和净化程度的监测;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控制;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控制;消毒剂选择和使用;饮用矿物质水生产中,矿物质的添加量控制;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等。

碳酸饮料(汽水)类QS审查细则

碳酸饮料(汽水)类QS审查细则

瓶及盖的清洗消毒


基料→调配→制冷、碳酸化→灌装封盖→(暖罐/瓶)→灯 检→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车间,尤其是配料和 灌装车间的卫生管理控制;水处理工序的管理控制;管道 设备的清洗消毒;配料计量,尤其是添加剂的使用控制; 瓶及盖的清洗消毒;制冷充气工序的控制;操作人员的卫 生管理。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二)灭菌锅; (三)微生物培养箱; (四)生物显微镜; (五)二氧化碳测定装置; (六)计量容器; (七)折光仪; (八)酸碱滴定装置; (九)分析天平(0.1mg)。
七、检验项目
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和出厂检验按下列表中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出厂 检验项目注有“*”标记的,企业每年应当进行2次检验。带★的检验项目为 可乐型碳酸饮料。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 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水处理工序、人员等环节的管理 控制不到位,易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等不合格; 制冷充气工序控制、包装材料密封性等问题易造成二氧化碳气容量不 达标,失去抑菌作用;技术管理和配料计量管理等问题造成食品添加 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
一、发证产品范围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碳酸饮料(汽水)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 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等具体品种, 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气的饮料。碳酸饮料(汽水)中二 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体积倍数)应符合相关规定。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水处理→水 + 辅料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对于生产碳酸饮料类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 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水处理车间、配料车 间、冷却充气、自动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 生产场所。配料车间、自动灌装封盖车间各生产 车间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应采用非 手动式开关)以及符合要求的鞋靴消毒设施

0601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0601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包括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非果蔬类的)、风味饮料类及其他饮料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7个申证单元,即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如: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601。

瓶(桶)装饮用水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瓶(桶)装饮用水类是指密封于塑料、玻璃等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矿物质水以及其他饮用水等。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饮用纯净水及矿物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及其他加工方法)(适用于饮用纯净水)→配料(适用于矿物质水)→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2. 饮用天然矿泉水及其他包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二)关键控制环节。

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维护及清洗消毒;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纯净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控制和净化程度的监测;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控制;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控制;消毒剂选择和使用;饮用矿物质水生产中,矿物质的添加量控制;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等。

28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

28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附件1:0101小麦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小麦粉产品包括所有以小麦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小麦粉产品,分为通用小麦粉和专用小麦粉。

通用小麦粉包括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包括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小麦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品种,即小麦粉(通用,专用)。

获得专用小麦粉生产许可证的,其范围可以覆盖通用小麦粉。

小麦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1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小麦→清理(筛选,去石,磁选等)→水分调节(包括润麦,配麦)→研磨(磨粉机,松粉机,清粉机)→筛理(平筛,高方筛)→成品包装(二)关键控制环节小麦的清理,研磨,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添加。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1.在小麦粉中过量使用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

2.小麦粉中灰分超标。

3.含砂量超标。

4.磁性金属物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企业应建在无有害气体、烟尘、灰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地区。

小麦粉生产企业厂房设计合理,能满足生产流程的要求。

企业不同性质的场所能满足各自的生产要求。

厂房具有足够空间,以利于设备、物料的贮存与运输、卫生清理和人员通行。

厂区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铺设,防止积水和尘土飞扬。

厂房与设施必须严格防止鼠及其他害虫的侵入和隐匿。

生产区域(原料库、成品库、加工车间等)应与生活区分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1. 筛选设备(振动筛,平面回转筛);2. 比重去石机;3. 磁选设备(电磁辊,永磁铁);4. 磨粉机;5. 筛理设备(平筛,高方筛);6. 清粉机(专用小麦粉必备);7.微量添加设备(必要时);8.包装设备;9.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如绞龙,风网等)。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乙醇含量小于%的各种软饮料(又称非酒精饮料)产品。

根据软饮料的分类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及其他饮料等10大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6个申证单元,即瓶(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即饮料[瓶(桶)装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水)、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601。

对于某些特殊用途饮料,可根据其生产工艺和设备情况参照上述某个单元的细则进行审查,检验按其明示标准进行,在生产许可证上注明为饮料(特殊用途饮料)。

其他尚未纳入本细则管理的饮料类产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管理。

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版)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版)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包括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非果蔬类的)、风味饮料类及其他饮料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7个申证单元,即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如: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601。

瓶(桶)装饮用水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瓶(桶)装饮用水类是指密封于塑料、玻璃等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矿物质水以及其他饮用水等。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饮用纯净水及矿物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及其他加工方法)(适用于饮用纯净水)→配料(适用于矿物质水)→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2. 饮用天然矿泉水及其他包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二)关键控制环节。

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维护及清洗消毒;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纯净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控制和净化程度的监测;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控制;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控制;消毒剂选择和使用;饮用矿物质水生产中,矿物质的添加量控制;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等。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饮料生产是一项高度关注的行业,因为它涉及到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确保饮料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这些细则规定了饮料厂需要满足的基本标准。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包括哪些方面?1. 厂房和设备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要求饮料厂必须拥有一个适当的工厂设施和设备。

工厂内应有足够的空间用于饮料生产,并设有适当的卫生控制设备和设施。

此外,材料的储存和处理设备,包括原料的储存和处理,应符合卫生和安全方面的标准。

2. 原材料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要求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其原产国或地区应有验货证明。

使用的原材料必须是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的,其品质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

3. 生产过程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规定饮料生产企业必须遵循卫生和安全的生产标准,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防污染和人员卫生等方面。

此外,应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的职责和权责。

饮料生产企业还必须制定完善的标准操作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稳定和可控性。

4. 产品质量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还规定要求饮料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每一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此外,还要完善质量检测机制,进行品质管理和监测,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

质量检测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并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机制。

5. 企业责任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还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饮料生产企业应该通过培训、宣传和教育等方式,加强员工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为什么需要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的出台,是为了规范饮料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这些细则的存在,可以使饮料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严格地控制卫生和安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共61页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共61页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附件2-3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饮料产品是指不含酒精的各种液体软饮料产品。

根据GB10789—1996软饮料的分类标准,液体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蔬)汁及其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功能饮料、食用菌类饮料及其他类饮料等。

饮料产品共分为三个申证单元,即瓶装饮用水类产品、低酸类饮料产品和高酸类饮料产品。

瓶装饮用水类产品是指所有瓶装(包括桶装)的饮用水,如瓶(桶)装矿泉水、矿化水、纯净水和天然(泉)水等。

低酸类饮料产品是指pH >4.6的饮料。

高酸类饮料产品是指pH≤4.6的饮料。

对于通过低酸类饮料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的企业,可自动获得高酸类饮料产品的生产许可,而瓶装饮用水类产品的生产则必须单独审查。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产品范围,即软饮料产品的类别。

饮料产品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二、企业生产不同类型的饮料产品,应当分别根据《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专业细则》(附件2-3-1)、《碳酸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专业细则》(附件2-3-2)、《茶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专业细则》(附件2-3-3)、《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生产生产许可证审查专业细则》(附件2-3-4)和《含乳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专业细则》(附件2-3-5)的规定,对其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点、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必备的生产设备、必备的出厂检验能力等必备条件进行审查,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抽样检验。

三、对于一些未编写审查专业细则的饮料产品,可以根据其pH值分别归类到低酸类饮料或高酸类饮料中,并参照同类产品的审查专业细则和其产品明示标准进行审查和抽样检验。

如充气运动饮料可参照碳酸饮料的审查细则。

附件:2-3-1.《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专业细则》2-3-2.《碳酸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专业细则》2-3-3.《茶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专业细则》2-3-4.《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生产生产许可证审查专业细则》2-3-5.《含乳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专业细则》附件2-3-1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专业细则一、产品范围瓶装饮用水产品包括所有以符合饮用要求的水源水为原料,经过处理灌装等主要工序而生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瓶装饮用纯净水以及其他瓶装饮用水产品。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版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版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版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版是指针对饮料生产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所需要审核和查验的一整套细则,是饮料产品生产监管机构审核和验收饮料企业的重要依据,旨在确保饮料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达到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局设定的要求,保障饮料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在申请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前,生产企业需要按照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版的要求,全面规范自己的生产流程和流程控制,并构建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

审查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生产企业的基本条件。

包括企业现状和规模、注册时间、资产和负债状况、产权情况、生产车间及设备条件、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所以审查这些基本条件是首要的。

其次,饮料产品的配方和原材料。

审查包括原材料采购渠道、规格、质量等情况,以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类化学品、添加剂等物质。

这部分审查主要是确保生产企业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不含有毒有害物质,遵循正确使用和储存的操作规程。

第三,生产过程与质量控制。

审查包括了生产流程、生产设备、操作手册等。

审查人员会检查本企业的生产流程是否严格出入,有没有遵照操作规程进行。

还会检查是否有严密的检测措施,确保饮料安全达到国家标准。

第四,生产环境与卫生。

审查企业生产车间的环境卫生、工作防护措施、人员卫生管理等,以确定该企业是否有一流的卫生条件、贯彻执行完善的工作环境和人员健康管理。

这部分审查也是为了确保饮料生产的环境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产品标签与包装。

审查产品包装和标签内容,以确定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宣传法规。

产品包装和标签应当清晰、明白、规范。

此外,生产企业还应该进行包装外观和严密性检查,确保包装不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和污染。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版中,对上述各方面进行详细的规范和要求,质量安全不达标的企业将面临许可证的取消,造成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因此,生产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全面了解审查细则版,逐一检查自身生产环节,确保企业通过审查,获得生产许可证,顺利开展生产。

饮料审查细则

饮料审查细则

饮料审查细则发布时间:2009-11-19 发布者:字体【大中小】【关闭】【打印】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包括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非果蔬类的)、风味饮料类及其他饮料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7个申证单元,即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如: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601。

瓶(桶)装饮用水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瓶(桶)装饮用水类是指密封于塑料、玻璃等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矿物质水以及其他饮用水等。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饮用纯净水及矿物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及其他加工方法)(适用于饮用纯净水)→配料(适用于矿物质水)→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2. 饮用天然矿泉水及其他包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二)关键控制环节。

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维护及清洗消毒;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纯净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控制和净化程度的监测;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控制;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控制;消毒剂选择和使用;饮用矿物质水生产中,矿物质的添加量控制;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等。

饮料QS审查细则

饮料QS审查细则

饮料QS审查细则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治理的饮料产品是指通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截了当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包括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专门用途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非果蔬类的)、风味饮料类及其他饮料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治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7个申证单元,即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如: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洁水、其他饮用水)、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601。

瓶(桶)装饮用水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治理的瓶(桶)装饮用水类是指密封于塑料、玻璃等容器中可直截了当饮用的水。

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纯洁水、饮用矿物质水以及其他饮用水等。

二、差不多生产流程及关键操纵环节(一)差不多生产流程。

1. 饮用纯洁水及矿物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及其他加工方法)(适用于饮用纯洁水)→配料(适用于矿物质水)→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2. 饮用天然矿泉水及其他包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二)关键操纵环节。

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爱护及清洗消毒;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杀菌设施的操纵和杀菌成效的监测;纯洁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操纵和净化程度的监测;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操纵;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操纵;消毒剂选择和使用;饮用矿物质水生产中,矿物质的添加量操纵;操作人员的卫生治理等。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市场不断扩大,各种品牌的饮料产品也层出不穷。

然而,饮料行业也面临着质量、安全等问题。

为了确保饮料制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国家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标准,并对饮料生产厂家进行许可证审查。

本文将对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进行详细介绍。

一、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的相关法律法规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卫生部关于加强饮料卫生监督管理的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

2、饮料标准:GB/T 10786-2008《一般饮料汁类》含糖饮料、非酒精饮料、水果汁和冷饮等一般饮料的生产质量标准。

二、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等。

2、生产设备、场地和卫生条件: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场地进行检查,包括有无生产许可证和其他必要的执照,产品生产准备情况和厂房的卫生条件等。

3、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检查:对企业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水、果汁、食品添加剂、糖和乳制品等进行检查,确保它们的质量安全。

4、生产流程和产品配方: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产品配方进行检查,确保其合法合规,并针对产品的卫生和安全问题进行把控。

5、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检查,确保企业符合国家标准并能够采用科学的检验方法检验其产品质量。

6、质量管理和监控措施:了解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措施,包括检测和监控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记录并报告质量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质量问题等。

7、产品标签包装和广告宣传:对企业的产品标签包装和广告宣传资料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不做虚假宣传。

三、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的注意事项1、企业要求实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生产场地及其环境要卫生整洁,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具备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资质,并具有检测报告。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doc36)(1)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doc36)(1)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doc36)(1)实施食品消费容许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乙醇含量小于0.5%的各种软饮料〔又称非酒精饮料〕产品。

依据软饮料的分类规范GB10789-1996,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及其他饮料等10大类。

实施食品消费容许证管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6个申证单元,即瓶〔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在消费容许证上应当注明产品称号、申证单元及产品种类,即饮料[瓶〔桶〕装饮用水〔饮用自然矿泉水、饮用纯真水、饮用水〕、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饮料产品消费容许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601。

关于某些特殊用途饮料,可依据其消费工艺和设备状况参照上述某个单元的细那么停止审查,检验按其明示规范停止,在消费容许证上注明为饮料〔特殊用途饮料〕。

其他尚未归入本细那么管理的饮料类产品,待条件成熟时,将归入管理。

详细方法另行制定。

茶饮料消费容许证审查细那么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消费容许证管理的茶饮料产品包括一切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稀释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分配〔或不分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

不包括以茶作为调味料加工而成的各种茶味饮料,如菊花茶饮料等。

二、基本消费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消费流程。

水+辅料↓茶叶的水提取物〔或其稀释液、速溶茶粉〕→分配〔或不分配〕→过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辅资料、包装资料的质量控制;消费车间,尤其是配料和灌卸车间的卫生管理控制;水处置工序的管理控制;管道设备的清洗消毒;配料计量;杀菌工序的控制;瓶及盖的清洗消毒;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平安效果。

设备、环境、原辅资料、包装资料、水处置工序、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易形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目的等不合格;原料质量及配料控制等环节易形成茶多酚、咖啡因含量不达标、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饮料(汽水)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碳酸饮料(汽水)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等具体品种,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碳酸饮料(汽水)中二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体积倍数)应符合相关规定。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水处理→水 + 辅料瓶及盖的清洗消毒
↓↓
基料→调配→制冷、碳酸化→灌装封盖→(暖罐/瓶)→灯检→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车间,尤其是配料和灌装车间的卫生管理控制;水处理工序的管理控制;管道设备的清洗消毒;配料计量,尤其是添加剂的使用控制;瓶及盖的清洗消毒;制冷充气工序的控制;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水处理工序、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易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等不合格;制冷充气工序控制、包装材料密封性等问题易造成二氧化碳气容量不达标,失去抑菌作用;技术管理和配料计量管理等问题造成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对于生产碳酸饮料类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水处理车间、配料车间、冷却充气、自动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场所。

配料车间、自动灌装封盖车间各生产车间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以及符合要求的鞋靴消毒设施。

2.生产车间依其清洁度要求应分为:非食品生产处理区(办公室、配电、动力装备等)、一般作业区(品质实验室、原料处理、仓库、外包装等)、准清洁作业区(杀菌车间、配料车间、预包装清洗消毒车间等)、清洁作业区(灌装车间等)。

各区之间应给予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3.准清洁区和清洁作业区应相对密闭,清洁作业区必需安装粗效和中效空气净化设备,保证空气循环次数10次/小时以上,入口处应设有人员和物流净化设施。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水处理设备;
2. 配料设备;
3. 过滤器;
4. 混比机;
5. 瓶及盖的清洗消毒设施;
6. 自动灌装封盖设备;
7.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
8. 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设施。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T10792-1995《碳酸饮料(汽水)》;GB2759.2-2003《碳酸饮料卫生标准》;GB15266-2000《运动饮料》;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所用二氧化碳应为食品级并符合其产品标准规定;所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应规定,有监管部门的批准文号或食品级证明;其他原
辅材料应符合相关规定;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有证企业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二)灭菌锅;(三)微生物培养箱;(四)生物显微镜;(五)二氧化碳测定装置;(六)计量容器;(七)折光仪;(八)酸碱滴定装置;(九)分析天平(0.1mg)。

七、检验项目
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和出厂检验按下列表中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

出厂检验项目注有“*”标记的,企业每年应当进行2次检验。

带★的检验项目为可乐型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汽水)及充气运动饮料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定:1.执行GB/T10792—1995的碳酸饮料产品,果汁型产品必须标明原果汁含量,果味型产品必须标明“果味”标志,可乐型必须标明酸味剂的名称,低热量型必须标明甜味剂的名称、热值。

2.运动饮料产品标签还应符合GB13432的规定,标明可溶性固型物和各种营养素含量,果汁类运动饮料应标明果汁含量,植物蛋白类和含乳类运动饮料应标明蛋白质含量。

八、抽样方法
在企业的成品仓库内,从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

若企业同时生产碳酸饮料(汽水)和充气运动饮料,则每类产品应抽查一个品种。

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瓶,抽样数量为18瓶,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查。

抽样人员与被抽查企业陪同人员确认无误后,双方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并当场加贴封条封存样品。

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和抽样日期。

九、其他要求
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三批)》(国家经贸委令第32号)规定,在2002年底前淘汰每分钟生产能力小于100瓶的碳酸饮料生产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