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商品和价值

合集下载

大学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大学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统一表现: 统一表现: 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1)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必须有价值; 商品必须有价值; 必须经交换而让渡。 (3)必须经交换而让渡。 矛盾表现: 矛盾表现: 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通过交换体 现);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及商品共有的属性, (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及商品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 而价值则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 畴;而价值则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是历史 的范畴。 的范畴。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体中 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体中, *** 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体中,缺一而不能称其为商 品——价值和交换价值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 ——价值和交换价值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价值和交换价值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和交换价值寓于使 用价值之中。 用价值之中。
1、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劳动——劳动量——劳动时间 价值——劳动——劳动量——劳动时间 ——劳动——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衡量同种或同类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衡量同种或同类商品的价值量)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 (衡量不同商品的价值量) 衡量不同商品的价值量)
货币 商品
使用价值 价 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私有制 社会分工
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即商品与商品的关系。 即商品与商品的关系。不理解商品的起源而象崇拜偶像一 样崇拜商品,以为商品内部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自己, 样崇拜商品,以为商品内部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自己, 这种情形就叫商品拜物教。 这种情形就叫商品拜物教。 商品的神秘性质不在于它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神秘性质不在于它的自然属性,而是由商品形式本 身所引起的。 身所引起的。人与人的关系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 形成了物对人的统治。 式,形成了物对人的统治。 商品拜物教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商品拜物教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货币产生以后, 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拜物教演变为货币拜物教这种更为耀 眼的形式。 货币拜物教的迷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迷。 眼的形式。故:“货币拜物教的迷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迷。”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二章 商品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二章 商品答案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地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
(1)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也就是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跌落部分可以相互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第二章
⒈解释下列概念: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在同一种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时间,叫做个别劳动时间。
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个别价值不同,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出售商品,必然会产生经济利益上的差别,这关系到他们在竞争中的胜败、存亡和命运。那些劳动生产率高、单位商品中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少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可以获得较多的利益;而那些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其较多的个别价值只能转化为较少的社会价值,从而只能获得较少收益,甚至赔本。劳动生产率高,其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即使在竞争中把价格降到社会价值以下,但只要在个别价值以上出售商品,仍可获得较多利益,因而在竞争中便处于有利地位;而那些劳动生产率低,其商品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即使在竞争中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也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亏本,如果被迫把商品价格降到社会价值以下,就会陷于破产境地。

国际服务贸易第02章服务劳动与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国际服务贸易第02章服务劳动与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用价值的替代。 (3)不同种类的服务商品之间的替代。 2.服务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互补性和引致性
2.4服务商品的价值
服务商品的价值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价值 实体和价值量。
2.4.1服务商品的价值实体 1.服务劳动的凝结性 2.服务劳动的社会性 3.服务劳动的抽象等同性
2.4.2服务商品的价值量 1.服务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重复型服务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①服务过程中劳动者与接受服务的消费者是有
第2章 服务劳动与服务商 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1服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2.1.1创立服务劳动价值论是时代发展的必 然要求
2.1.2服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规律的客观 反映
总之,服务具有价值的原因是:作为抽象人类 劳动的凝结,服务产品同样形成价值;私人劳 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取 得社会形式,从而表现为价值;服务产品与实 物产品不能按异质的使用价值量,而只能按其 中凝结的同质的抽象劳动量进行交换,从而以 价值为尺度决定其交换比例。
这一简单的结论,对于各个国家如何调整经济结构、 调控价格、增强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 意义。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 国,如何更好地从宏观上调控价格,逐步改善经济 结构,使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之间进行合理的交 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章结束
3.服务商品使用价值密切各部门、各地区经济 联系的特殊功能
4.许多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着消费活动 的终止而完结
2.3.4服务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替代性、互补性和 引致性
1.服务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替代性 (1)不同的服务商品与实物商品使用价值的替
代。 (2)在生产中有联系的服务商品与实物商品使
2.2服务产品与服务商品

政治经济学练习及答案(2)

政治经济学练习及答案(2)

2章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国家开放大学经济管理教学部王社荣第一部分学习要求重点掌握:1.名词:商品,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社会必要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2.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决定的关系;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5.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掌握:1.名词: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2.价值形式的发展;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4.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

了解:1.一般经济规律及其特殊和个别表现形式;2.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命运。

第二部分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首先是从()开始的。

A.资本主义私有制B.商品C.货币D.资本2.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数量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A.都具有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C.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3.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了商品的()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4.商品是()A.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5.商品的二重性是指()A.价值与价格B.使用价值与价格C.使用价值和价值D.交换价值和价值6.商品的价值是()A.使用价值的内容B.交换价值的内容C.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格的表现形式7.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B.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C.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D.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10.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是()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11.就不同部门而言,价值量的决定以()为计量单位。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第二章商品和价值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商品答: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根据这一定义,一物要成为商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它必须是劳动产品。

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如原始森林,不是商品。

(2)它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

不用于交换的产品,如农民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粮食,不是商品。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2.商品经济答: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是:(1)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2)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3.使用价值答: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作为交换的物品,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用物品,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

使用价值取决于商品的自然属性。

不同的商品,因其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也不同。

同一商品,如有多种自然属性,就有多种使用价值,如电力既可用于生活,又可用于生产。

虽然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其中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4.交换价值答:交换价值是指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时的数量比例。

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可以按各种不相同的比例与许多其他商品相交换。

因此,交换价值不只一种,而是多种。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
问题:主流经济学认为商品交换是使用价值之间的相互交换。交换的是物理 (技术)属性。(效用价值论,具体劳动会创造价值吗?)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之间的交换是人类无差别劳动的交换。交换的 是社会属性。(交换的是一种社会关系)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两种劳动的相互关系
统一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种不同的方面,具有不可分割性。 对立性:具体劳动是有形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无形的劳动,两者在生产 过程中分别行使着不同的职能。只有在交换中,才需要抽象出无形的劳 动。(不同劳动之间的交换)
劳动的两重性是理解全部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的两重性是正确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础,因而也是正确理解剩余 价值理论的基础,劳动两重性的区分,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同时, 也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抽象劳动的内在矛盾)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之 一。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 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所谓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一定时期在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生产者的生产条件。 社会平均熟练程度与劳动强度:大多数生产者所能够达到的劳动熟练程度与承受的劳动强度。
。这说明市场的不确定性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四、商品拜物教 定义:商品所具有的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幻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就 是商品拜物教。
产生原因:商品交换关系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相互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依赖于商品交换的情形,如果交换不能完成, 那么,私人劳动就不可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就不可能实 现。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因为需要通过商品交换表现出来, 因而,外在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分配劳动,享有劳动的权利)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二要 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概念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 动。
2.具体劳动的性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由不同种类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各种不同的作用。例如, 铁器是由铁匠的劳动生产的,木器是由木匠的劳动生产的。这些生 产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都有不同的生产目的、劳动对 象、劳动手段、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 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


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 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 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是劳动的主观条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商品价值是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

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 系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 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不管社会经济关系怎么 变化,人们从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辨不出 它是那种社会制度下的产物,使用价值本身 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二)交换价值

概念

商品通过买卖所具有的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即交换价值。

具体劳动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永恒条件。


不论在哪种社会形态下,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从事各种具体 劳动,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但是,具体劳动必须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具 体劳动和自然物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商品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细胞,它包含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一切矛盾的胚芽,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

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从商品开始,并由此建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一、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

商品交换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出现了,在原始部落之问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而出现了偶然的物物交换。

马克思说:“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

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

”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由于生产力得到发展,有了少量剩余产品,于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产生交换行为。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与农业不同,手工业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者自身的直接消费,而是为了交换。

因此,“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界的贸易,而且还有海外贸易”。

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是偶然的,而是采取了经常化和扩大化的形式,流通也随之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从而产生了商人,即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从社会生产部门中分离出来,专门经营商品交换,这样,商品经济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个前提。

社会分工是指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没有分工,就不存在产品交换的可能性,也就不存在商品经济。

社会分工使生产专业化,生产者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每一个生产者成为社会分工体系的一员,从而形成了生产者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不同产品生产者之间需要互通有无,彼此需要对方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这就产生了交换劳动产品的要求。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来衡量的,因此价值量也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编辑ppt
41
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必须区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每个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 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不同的物品其有用性不同则使用价值不同,一种商品可能 有多种使用价值。
物品的有用性寓于物品自身之中,同人们取得它所耗费的 劳动多少没有关系。
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察:
从质的方面看,商品具有何种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自 然属性决定的。
从量的方面看,任何使用价值都有一定的数量。
编辑ppt
16
• 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因素。商品必须具
——这个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编辑ppt
26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
系。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的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
的范畴;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
编辑ppt
7
商品经济是一种生产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 关系商品化的经济形式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条件
社会化生产是商品经济的物质基础
编辑ppt
8
商品经济的发展进程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和发达商 品经济阶段。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与价值-精品文档

第二章  商品与价值-精品文档

• •




3、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个别劳动转化为 社会劳动必须经过流通过程。 商品进入市场并被市场接受,对商品生产 者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二节 价值量
• •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个别劳动时间是个别商品生产者制造某一种商品所耗费 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 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1、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 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

2、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商 品的社会属性。
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方面看 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是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 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 为转移的永恒范畴,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二)抽象劳动 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 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 间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是 劳动的社会属性。



2、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关系 一定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 是通过千万次交换,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 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是相对的。

四、技术、管理和价值创造 1、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 科技人员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使用价值,他们的抽象 劳动共同创造新价值。在以自动化生产为基础的现 代社会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 员的比重则大大提高,这就是说,复杂劳动所占比 重不断增大。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复杂程 度较高的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一解释下列概念1 商品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③商品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2 商品经济①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②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3 交换价值①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②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③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 价值①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②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5 抽象劳动①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

②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③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6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 劳动生产率①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②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品量 / 劳动时间③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8 价值规律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②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⑴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⑵刺激作用。

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⑶分化作用。

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③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9 市场经济①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②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说明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一解释下列名词1 所有制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

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

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

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

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2 所有权①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3 产权①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4 产权制度①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5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①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

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二是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1.商品经济(a)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商品经济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b)商品判断:必须是劳动产品——包含有人类的劳动;必须是用于交换(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有偿的行为,而不是无偿性质(礼尚往来或自己消费);对他人或社会有用——有用才能发生交换。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a)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个前提。

/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前提。

(b)特征: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a)含义: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的、社会属性。

4.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a)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使用价值和价值:一方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以比较;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各种不同的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

(c)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a)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

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三色笔记,高频考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三色笔记,高频考点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高频考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一、使用价值1.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2.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来满足他人的需要,而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身的需要。

3.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价值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2.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三、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能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仅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

2.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商品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消费,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价值,消费者支付了商品价值而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高频考点:商品的价值量一、商品价值量1.商品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

2.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在同一部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形成的,是商品交换的依据。

二、劳动生产率1.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2.表示方法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②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3.影响因素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②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③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④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⑤自然条件高频考点:货币流通规律一、货币流通规律1.定义: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政治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2章商品和价值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1.商品经济(1)含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①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②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3)商品经济的特征①商品经济具有自主性。

商品生产者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商品经济具有平等性。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商品交换。

③商品经济具有竞争性。

不同商品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竞争,由此推动生产者提高效率并关心社会需要。

④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

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商品生产者之问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其范围也不断扩大。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①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

②市场经济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就使用价值本身来说,它的用途、性质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

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第二章 商品经济

第二章 商品经济

⒉货币的特征在于它的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货币的供给。
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货币的流动 性,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它缺乏流动性资 产的愿望。这种愿望构成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有 了货币就很灵活方便。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项资产 在任何时候的变现能力。 ⒊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 货币的对内价值指一国货币对商品购买力的坚挺 或疲软。对外价值指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比价。
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⑵两者相互对立,又互相排斥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 属性。 商品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实际上是商家 相互交换劳动,因此,价值体现着商家交换劳动的社会 关系。 ②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物品的共同 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 ③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使用价 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解决这 对矛盾的关键是通过市场交换。
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 社会必要劳动量呈正比。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 单位商品价值量=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四、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 经济的基本矛盾
⒈私人劳动 指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商品的劳动 具有个人性质,是商家按照个人打算和个人利益从 事的劳动。 ⒉社会劳动指由于社会分工,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 会性质,是生产为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而进 行的劳动。 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⒌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⑴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共处于商品体 中。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 用价值之中,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物 品若仅有使用价值,但非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不能 成为商品。 ②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用价值,又是劳动产品, 但未用于交换,因而未形成价值,因而不是商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4、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 成了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了商品 的二因素。如图: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5、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 它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突破前人 “劳动创造价值”观点,认为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 动创造使用价值。 ② 它是建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马克思运用这一学说,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 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③ 还是其他一系列理论的基础,如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 第三节 价值规律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一、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 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 商品。比如阳光、空气; ② 必须要用于交换。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即使 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这是对商品内涵的 最基本理解。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② 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抛开农民锄地、画家作画的不同劳动形式,他们都 要耗费一定的体力脑力。政治经济学把这种抽掉了 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 • 不同商品的抽象劳动在质上一样,量上可以比较。 因而,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商品价 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 费。”
谢谢大家!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反映着商品 的价值如何生产和怎样实现两个方面。 ②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 ,实行等价交换。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要真正弄懂商品,还必须深入到商品内部, 分析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商品的二因素 2、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① 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②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针对他人(购买者),不是针 对生产者自己; ③ 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才能满足他人使用。
3.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 关系是 ( )。(多选题)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不受价值影响,只是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反映价值 答案:AC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部门的分配 ,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根据供求关系)
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 如果个别生产者的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生产率, 则个别劳动时间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 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社会价值,竞争优势;反之, 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亏本。
一、商品的二因素 5、交换,是解决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手段。 • 交换成功: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各得其所, 生产者让渡使用价值而获得价值,购买者获得使 用价值。

交换失败:生产者无法获得价值,购买者 无法获得使用价值。常表现在经济危机中。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概念: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看是具体劳动, 另一方面看是抽象劳动。 ① 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如 农民锄地、画家作画的劳动形式是具体的。 • 具体劳动的过程,是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对劳动 对象进行改造的过程,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 • 具体劳动差别造就不同的使用价值,交换成为可 能。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① 如果商品交换出去,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 动;反之无法转化。这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② 这一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如使用价值和 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根源。这一矛盾 解决了,其他矛盾也就解决了。 ③ 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 经济的基本矛盾。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1、概念 商品价值量: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
思考:商品价值量大小, 是不是取决于商品生产者 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 长短?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不取决于 个别劳动时间。 ① 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企业生产某 种商品的劳动时间。以甲乙丙三人制鞋为例: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3、促进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 长期竞争中,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者逐 渐确立了优势地位,而处于劣势的生产者最终 被市场淘汰。
本节练习/思考题 1.商品的价值是由( )。(单选题,2010年 4月真题) A.个别劳动创造的 B.私人劳动创造的 C.具体劳动创造的 D.抽象劳动创造的 答案:D 解析:要区分几个概念:个别劳动、私人劳动、具 体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才形成商品价值,具 体劳动同生产资料结合形成使用价值。
一、商品的二因素
3、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能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它们存在着 某种共同的可以比较的东西,这就是凝结在商品 中的人类劳动,政治经济学称之为价值。
两把斧 子或100 斤小麦
一、商品的二因素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① 统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相 互依赖,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或者价值(如不 用来交换的产品),都无法成为商品。 ② 矛盾的:相互对立、排斥。生产者为了得到商 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购买者为了 获得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
知识点测评题
【单选题】劳动的二重性是 ( )。 A.两次劳动 B.两种劳动 C.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D.同一劳动的两个不 同侧面 【答案】D 【解析】考查对劳动二重性的理解,具体劳动和抽 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两种劳 动。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劳动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性质。 ① 私人劳动:生产劳动是生产者的个人私事,劳 动产品也归私人所有。 ② 社会劳动:社会分工,导致劳动者只生产某一 种产品或产品一部分,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商品 都是为了满足别人需要,因此具有社会劳动的 性质。 ③ 这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所决定的。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关系 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丙:赔钱;乙:正常补偿;甲:赚钱。这促使商 品生产者非常关心自己的生产,努力降低劳动消 耗,提高产品质量。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概念 • 简单劳动:不需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 的劳动。如砍柴、挑水。 • 复杂劳动:需要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 专长才能胜任的劳动。如雕刻、教师授课、机械 设计。 2、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 值是不同的: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 例子:
解析:如果乙代表了大多数,那么10小时就是生产 1双鞋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1双鞋的价值 量只能是10小时的劳动。
知识点测评题 【单选题】商品的价值量是 ( )。 A.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大小决定 B.由商品生产者在生产中实际付出的劳动决 定的 C.生产技术决定的 D.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答案】D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① 存在差别和矛盾: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 果来看的,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则是抽去了劳 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 ② 又是统一的:二者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 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 动,而是统一于生产同一商品的劳动过程中。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②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 种商品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现有生产条件:当前的,不是过去的; ——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 多数产品的生产条件,主要看劳动工具,机器或手工;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大多数商品生 产者所能达到的水平。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3、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 价值规律的否定,恰恰是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从较长时间看,价格上涨和下跌部分可以抵消 ,一定时期内商品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 与价值总是趋于一致; ——商品的市场价格无论怎样变化,始终以商品价 值为基础而上下波动,不会无限度地上涨或下跌。
三、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 = 产品数量
劳动时间

• 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如 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个)商品的价值量就 会降低;如果只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则该企 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