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和价值(1)
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要点
一、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货币的产生、含义、本质、职能、流通规律。
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二、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1)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
商品价格上涨。
(提倡钱货两清消费)②供过于求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商品价格下跌。
(提倡贷款消费)(2)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变动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三、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什么?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四、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什么?1.调节生产。
(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减少商品产量减少,供大于求时,则反。
)2.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提供降价空间,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 .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矛盾的,任何人都无法同时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取得商品的价值;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3)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所有是错误的。
2.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其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
因为: (1) 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2) 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变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因此,货币本身就是资本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原始社会末期,它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自发地从商品界分离出来。
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固定于何种商品,一般带有偶然性。
最初充当货币的是某些主要消费品、外来物品或某种装饰品,例如牲畜、兽皮、布阜、玉贝和金属都充当过货币。
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就逐渐代替其它商品充当货币。
因为金银的自然属性,如同质、可分、便于保存、体积小、价值大、能携带等,最适宜于作为货币的材料。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二要 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概念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 动。
2.具体劳动的性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由不同种类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各种不同的作用。例如, 铁器是由铁匠的劳动生产的,木器是由木匠的劳动生产的。这些生 产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都有不同的生产目的、劳动对 象、劳动手段、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 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
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 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 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是劳动的主观条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商品价值是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
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 系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 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不管社会经济关系怎么 变化,人们从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辨不出 它是那种社会制度下的产物,使用价值本身 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二)交换价值
概念
商品通过买卖所具有的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即交换价值。
具体劳动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永恒条件。
不论在哪种社会形态下,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从事各种具体 劳动,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但是,具体劳动必须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具 体劳动和自然物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商品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细胞,它包含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一切矛盾的胚芽,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
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从商品开始,并由此建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一、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
商品交换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出现了,在原始部落之问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而出现了偶然的物物交换。
马克思说:“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
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
”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由于生产力得到发展,有了少量剩余产品,于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产生交换行为。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与农业不同,手工业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者自身的直接消费,而是为了交换。
因此,“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界的贸易,而且还有海外贸易”。
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是偶然的,而是采取了经常化和扩大化的形式,流通也随之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从而产生了商人,即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从社会生产部门中分离出来,专门经营商品交换,这样,商品经济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个前提。
社会分工是指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没有分工,就不存在产品交换的可能性,也就不存在商品经济。
社会分工使生产专业化,生产者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每一个生产者成为社会分工体系的一员,从而形成了生产者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不同产品生产者之间需要互通有无,彼此需要对方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这就产生了交换劳动产品的要求。
政治经济学第二讲 商品和价值
第二种含义: ——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
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2)两种含义之间的关系:
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价值。
区别:分析角度不同;所决定的对象不 同;涉及内容不同。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意义:
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1)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抽象的属性, 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其他 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
(2)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外在的、具 体的表现形式。
(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 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由于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因此 交换价值表现的是不同劳动者之间的 劳动比较和交换的关系。
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二因素。
(1)使用价值。 概念: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一般属性:使用价值是物的自然属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社会财富的 物质内容,是一个永恒范畴。
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具有特殊性: ——必须是劳动产品; ——对他人和社会有用; ——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通过
2,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1)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又称小商品经济阶段。
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 经济。
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 手工劳动为技术特征。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存在于自然经济的夹 缝之中,附属于居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
(2)市场经济阶段,也是社会 化商品经济阶段。
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 的基本规律。
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 置的基础性机制。
3,商品经济的特征。 ——自主性; ——平等性; ——竞争性; ——开放性。
第一章 商品和价值
具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 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
3.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 即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 动。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 值的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形成商品 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 决定了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返回பைடு நூலகம்一节
第二节
价值量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1.个别劳动时间 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 是个别劳动时间。
丙 乙 甲
8 小 时
10 小 时
12 小 时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两种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 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
返回第一节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上述商品的二因素和二重性都是与劳动相联系的,也就是使用价值与 价值的矛盾来源于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也就是来源于劳动的二重 性。 ①具体劳动:作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也即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 是生产力发挥作用的过程。 ②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具体特点的劳动,都是人类脑力、体力的社会意 义上的耗费,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叫做一般人类劳动,作为抽象劳动 形成价值。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生产关系发挥作用的过程。 理解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政治经经济学的枢纽。
案例
北大方正又叫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成立于1986年。当时,北大 从教学科研经费中挤出40万元作为发展基金,两间办公室,开始创 业。这点钱在企业行为中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1987年,一个偶然 的机会,北京玉潭乡给方正注入了420万元的资金,靠这420万元和 北大作担保,方正从银行贷出1000万元。这样,有了这1400多万元, 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服务,方正很快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阶段,并组建成为企业集团,今年,他们可望创产值8亿元。到目 前为止,北大方正已向学校上缴了2500万元,是当时投资的62.5 倍,他们上缴投入开发的费用,等于国家10个实验室的总投资。 方正集团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也遇到了不少股份制改造企业 所遇到的难题,即国家股的问题。是资本投入创造价值,还是劳动 创造价值?有人提出,方正是学校投资40万起步的,不管现在是4 个亿,还是8个亿,都是原先的40万投资创造的。方正总裁在同记 者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如果说资本创造价值,那方正近千名职工 都干什么啦,我们就不创造价值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资本和劳 动同时创造价值。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就一直扯不清?”
第二章 商品与价值-精品文档
• •
•
3、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个别劳动转化为 社会劳动必须经过流通过程。 商品进入市场并被市场接受,对商品生产 者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二节 价值量
• •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个别劳动时间是个别商品生产者制造某一种商品所耗费 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 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1、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 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
•
2、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商 品的社会属性。
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方面看 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是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 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 为转移的永恒范畴,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二)抽象劳动 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 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 间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是 劳动的社会属性。
•
•
•
2、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关系 一定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 是通过千万次交换,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 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是相对的。
四、技术、管理和价值创造 1、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 科技人员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使用价值,他们的抽象 劳动共同创造新价值。在以自动化生产为基础的现 代社会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 员的比重则大大提高,这就是说,复杂劳动所占比 重不断增大。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复杂程 度较高的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商品和价值概论(共 37张PPT)
3、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 不同商品能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它们存 某种共同的可以比较的东西,这就是凝结在 中的人类劳动,政治经济学称之为价值。
两把斧 子或100 斤小麦
一、商品的二因素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① 统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 互依赖,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或者价值 用来交换的产品),都无法成为商品。 ② 矛盾的:相互对立、排斥。生产者为了得 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购买 获得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② 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抛开农民锄地、画家作画的不同劳动形式 要耗费一定的体力脑力。政治经济学把这 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 • 不同商品的抽象劳动在质上一样,量上可 因而,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马克思: 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 费。”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 第三节 价值规律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一、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 ① 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 商品。比如阳光、空气; ② 必须要用于交换。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即 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这是对商品内 最基本理解。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3、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否定,恰恰是发生作用的表现 ——从较长时间看,价格上涨和下跌部分 ,一定时期内商品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 与价值总是趋于一致; ——商品的市场价格无论怎样变化,始终 值为基础而上下波动,不会无限度地上涨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1.商品经济(a)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商品经济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b)商品判断:必须是劳动产品——包含有人类的劳动;必须是用于交换(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有偿的行为,而不是无偿性质(礼尚往来或自己消费);对他人或社会有用——有用才能发生交换。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a)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个前提。
/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前提。
(b)特征: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a)含义: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的、社会属性。
4.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a)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使用价值和价值:一方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以比较;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各种不同的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
(c)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a)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
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政治经济学:商品和价值
教学要点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 的两个方面,二者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 割的。 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 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 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 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劳动产 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而没有必要将其还原为同一的抽象劳动来计算其 劳动量。
教学要点
具体理解: ( 1 )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 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 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 2 )正常的生产条件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 件。 ( 3)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 程度和强度。
教学要点
3、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 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教学要点
4、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 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的、社会属性。
教学要点
5、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 现形式。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 方 面 ,商 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以比 较;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 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各种不同的商品能按 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
教学要点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 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历史 条件下产生、发展的。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 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 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前提。
教学要点
3、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阶段
市场经济阶段。
教学要点
政治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1章
第1章商品和价值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劳动生产率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资源配置二、选择题(下列选项至少一个是正确的)1、体现在商品中劳动的二重性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2、在一只绵羊=2把斧子的交换中,绵羊的价值是通过斧子的()表现出来的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3、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满足人们需要物质实体C.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4、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5、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B.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C.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E.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价值6、对商品价值量的科学分析,可以看出()A.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复杂劳动只有还原为加倍的简单劳动,才能进行价值量的比较C.简单劳动只有换算成各种复杂劳动,才能进行价值量的比较D.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E.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三、问答题1.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其意义是什么?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各是什么?答案一、名词解释答案略。
二、选择题1、A,2、B,3、C,4、ADE,5、AB,6、ABE。
三、问答题1.参考答案: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1
1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教学目标:1.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等基本概念。
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
2.能够运用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交换问题。
能够运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大的、普遍的经济现象。
3.进一步熟悉和领会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
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科技意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商品的二因素、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引发的商品交换比例的变化、价值规律的实现(等价交换的实现)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的含义▲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经济的产生时间: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而出现。
3.商品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经济的内容: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总和。
5.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商品经济发展至今日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新型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
二、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这一事实充分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普遍性质。
要善于用辨证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同种物品的多种使用价值总是被人们不断的发现和利用的.2、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但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政治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2章商品和价值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1.商品经济(1)含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①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②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3)商品经济的特征①商品经济具有自主性。
商品生产者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商品经济具有平等性。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商品交换。
③商品经济具有竞争性。
不同商品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竞争,由此推动生产者提高效率并关心社会需要。
④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
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商品生产者之问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其范围也不断扩大。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①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
②市场经济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就使用价值本身来说,它的用途、性质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
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高一政治上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课件 人教版
想一想:“是不是一切有使 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
结论
商品必然有使用价 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 一定是商品。 -----使用价值不是 商品特有的属性,这正 如马克思所说:“物的 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 值。”
(2)商品的价值
千差万别的物品为什么能够按照一定比 例进行交换?他们的交换比例是由什么 决定的?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复习判断: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 2、长江里的鱼 3、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 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 4、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5、收到朋友送来的生日蛋糕。 6、商店中尚未销售出去的产品。
结 论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产品; 二是用于交换。
忆一 忆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 区别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 定义 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 属性,反映的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特有 的,本质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 体现 关系 自然属性,反映的 是人与物的关系
是否 使用价值不是商品 特有 特有的属性
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个基本属性
人们为什么 要从商店或 农贸市场买 回各种商品 呢?
因为商 品能满足人 们多方面的 需求,具有 不同的使用 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
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本身自然属 性所决定的。 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同一种物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 。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