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地貌旅游资源在四川的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四川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1

四川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序号:15 学号:2050 姓名:杨波峰班级:工物102一、四川旅游资源概况四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品位高、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的特点。
四川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地五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多山和多高原为特色。
四川的地势:西高东低,西为高原山地,东部为盆地。
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海拔4000-4900米,东部国四川盆地,海拔250-750米。
四川山水名胜、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兼备。
四川拥有诱人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46座,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7处,其中九寨沟和黄龙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录”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青城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四川就占了5个。
四川省全省共有国家4A、3A级旅游区(点)2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省级森林公园46处,国家级地质公园5处。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
二、人文旅游资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渠县冯焕阙、绵阳平阳府君阙、渠县沈府君阙、成都武侯祠、成都杜甫草堂、雅安高颐墓阙及石刻、峨眉山万年寺铜铁佛像、成都王建墓、乐山大佛、都江堰市都江堰、仪陇朱德故居、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自贡西秦会馆、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江油云岩寺、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广汉三星堆遗址、邛州什邡堂邛窑遗址、珙县僰人悬棺、成都明蜀王陵、江安夕佳山民居、大邑刘氏庄园、梓潼七曲山大庙、泸县龙脑桥、德格印经院、平武报恩寺、新都杨升庵祠及桂湖、泸州大曲老窖池、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阆中张桓侯祠、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成都市十二桥遗址、广安县邓小平故居、成都市水井街酒坊遗址等。
《中国旅游地理》四川省旅游资源

民俗风情体验
01
02
03
川剧变脸
四川地方戏曲的代表之一 ,神奇的变脸技艺让人叹 为观止。
茶馆文化
四川的茶馆是体验当地生 活的好去处,可以品尝到 正宗的川茶和感受悠闲的 茶馆氛围。
节日庆典
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等传统节日,四川地区有 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民俗 活动。
宗教寺庙巡礼
文殊院、昭觉寺等佛教寺庙
四川省旅游资源
汇报人:灵犀地
2024-03-12
目 录
• 四川省旅游资源概述 • 自然景观资源 • 人文景观资源 • 特色旅游线路推荐 •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01
四川省旅游资源概述
四川省地理位置与特色
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 上游,与多个省份接壤,是连接中国 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枢纽。
文化特色
四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特 的川菜文化、三国文化、藏羌文化等,为 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自然特色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拥有高原、山地、丘 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气候类型也多 样,因此孕育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
01
自然旅游资源
四川拥有众多著名的自然旅游景点,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
四川省还积极推动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 发展,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THANKS
感谢观看
长江漂流探险游
在长江上游进行漂流探险活动,领略长江的雄伟和壮美。
05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交通住宿条件改善
交通设施
四川省加强了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铁路 、航空等,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同时,还大力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和景区内部交通,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 服务。
四川省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及评价

Tourism Overview30Further Cover深度涉足四川省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及评价王万全1 李忠东1 杨义东1 高竹军1 李双江2(1.四川省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72;2.四川省新维地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摘 要:文章基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以四川省成都平原片区、川东北片区、川南片区、攀西片区、川西北片区五大片区为例,分别通过探讨资源类型结构、优良级资源结构特征、特色资源评价三部分内容,研究四川省旅游资源地域分布特征,最后得出结论:五大片区中成都平原片区资源量最为富集,其次为川西北片区和川东北片区,川南片区和攀西片区的资源数量相对较少;成都平原片区的优良级资源最为富集,其次为川西北片区和川东北片区,川南片区和攀西片区的优良级资源相对较少;五大片区各自拥有独具核心竞争力的资源。
关键词: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四川省历时两年完成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双普查”,共查出六大类文化资源305.74万处,旅游资源24.57万处,形成了“五维合一”系列普查成果,完成了文化和旅游部的试点任务,“四川案例”在全国推广学习,并为全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
根据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发展潜力,在充分发挥各地区特色与优势、保护和引导各地区加快发展的前提下,将四川省大致划分为成都平原片区、川东北片区、川南片区、攀西片区、川西北片区,五大片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文化旅游资源独具一格,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补充[1]。
一、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及评价(一)成都平原片区成都平原片区位于四川中部,以成都为中心,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遂宁和雅安8市。
区内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禀赋极高,且呈现出多元化结构特征,既有密集的世界遗产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重要的道教佛禅文化资源、奇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又有特色突出的休闲文化资源和乡村度假资源。
地理高考四川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四川知识点总结四川是中国的西南省份,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下面将对四川的地理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地理位置与地貌四川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东经97°21′52″至108°12′50″,北纬26°03′35″至34°19′07″之间。
四川的地形和山脉众多,主要包括川东、川南、川西和川北四个主要地貌类型。
川东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在300米以上;川南是山地区,主要由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组成;川西则是高山峡谷地带,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包括了四川境内最高峰九寨沟黛叫海、乌尤、北川等;川北地区地形起伏不定,有大面积的盆地和丘陵。
二、气候特点四川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由于地势复杂,气候差异明显。
四川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
四川的温度和降水量均很丰富,年均气温在12-18℃之间,年降水量在800-1500毫米之间。
三、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四川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天然气、盐矿、石油和水电资源等。
四川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其中农业以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等为主要种植作物;工业则以能源、化工、冶金和机械制造为主要产业。
此外,四川还以旅游业为重点发展方向,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四、地震活动和灾害防治四川位于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
其中,2008年汶川地震是四川近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事件之一,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四川积极进行地震灾害防治工作,加强了地震预警和防护设施建设。
五、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四川是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其中,四川盆地、卧龙自然保护区、九寨沟等地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四川积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测。
四川自然环境介绍

四川自然环境介绍四川的自然环境可以分为高山、丘陵、盆地和平原四种地形。
四川拥有广袤的高山,其中包括著名的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和雅砻江盆地等。
四川的高山峻岭星罗棋布,巍峨壮观,主要有四川盆地的川东坡三大山脉,即大雪山、岷山和昭觉山;川西坡主要有甘孜山脉、大庙山脉和木里山脉等。
四川的高山峰峦连绵,有众多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峰,如四姑娘山、贡嘎山、都斛雀儿山等。
四川的丘陵地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的边缘,如邛崃山、葱岭山等。
四川的丘陵地形起伏不大,适宜发展农业和林业。
四川的盆地地形广泛,多为溪谷、湿地和碧波酒色的湖泊,如大觉山湖、茶山湖、仰天湖等。
四川的盆地地形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旅游开发。
四川的平原地形也很广泛,主要分布在四川的河谷地带,如峨眉山脉、达尾山脉、大赖山脉等。
四川的平原地形起伏平缓,适宜发展农业和渔业。
四川的平原地形也有一些重要的城市,如成都、绵阳、广元等。
四川的自然景观也是丰富多彩的。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拥有众多自然景观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自然风景区和自然公园等。
四川的自然保护区包括若隐若现的大熊猫栖息地、绝美的九寨沟景区、雄伟的黄龙景区等。
四川的自然风景区有著名的峨眉山、峨眉山、乐山大佛等。
四川的自然公园还有青城山、都江堰等。
四川的气候也是多变的。
四川地跨亚热带、暖温带和寒温带三个气候带,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高山气候、平原气候和盆地气候等。
四川的气候还受到周围地区的影响,季风和地形起伏也会导致四川的气候多变。
四川的气候变化大,多年平均气温在5℃到20℃之间,年降雨量在400毫米到2000毫米之间。
四川的自然环境是丰富多彩的,拥有众多自然风景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
四川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还有众多珍稀动植物资源。
四川的自然环境既适宜农业生产,又适宜旅游开发,是一个自然风光迷人的省份。
四川的自然环境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是一个值得一游的省份。
中国地理-四川省

中国地理-四川省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四川省的辖区范围很广,总面积约为48.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5.1%。
它西南与云南省、贵州省相邻,西北与重庆市相邻,北部与陕西省接壤,东北与甘肃省相连,东南接湖北省、湖南省,南部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相接。
四川省地势复杂多样,地形多分布于西部高原和盆地地区,地貌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四川省的地理特点是江河众多,河流纵横交错,盆地密布。
四川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岷江、嘉陵江、金沙江等,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横贯四川省境内。
四川省的盆地地形主要有成都平原、广元平原、巴中平原、泸州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农业发展较为发达。
四川省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
四川省气候分布不均匀,西部地区气候与中部和东部地区有所不同。
西部地区气候主要以雨季和旱季交替为特点,而中部和东部地区则四季分明。
四川省的气温和降水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较为明显。
四川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盛产大豆、小麦、高粱、棉花等农作物。
四川省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天然气、铅、锌等。
此外,四川省还以生产石油和天然气著称,其中四川盆地是中国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之一。
四川省也是中国主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四川省境内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都江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总之,四川省是中国一个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的省级行政区。
它拥有复杂多样的地理地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规模,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之一。
四川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概述成都的地形

概述成都的地形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整体地势相对平坦,属于四川盆地的一部分。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成都的地形特点进行概述。
一、平原地带成都市位于成都平原上,该平原与四川盆地相连,地势较为平坦。
平原地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是成都农业的重要基地。
平原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河流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有助于农田灌溉和水资源的利用。
此外,平原地带的气候温和湿润,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丘陵地带成都市东北部和东南部分布着一些丘陵地带,丘陵地势较高,山脉起伏不平。
东北部的丘陵多为低丘,山体相对较矮,但起伏较大。
东南部的丘陵地区则呈现出丘陵连绵的特点,山势较为陡峭。
丘陵地带的土地多用于林业和果树种植,山区的植被丰富,有助于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
三、山地地带成都市西部和北部是山地地带,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和大凉山地区的一部分。
这些山地地带地势较高,山峰起伏,山脉交错。
西部山地的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针叶林为主。
北部山地相对较低,气候温和,植被类型较多样化。
山地地带的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有助于发展水电和旅游资源。
四、河流湖泊成都市境内有多条重要河流穿过,如岷江、嘉陵江、锦江等。
这些河流在成都市区形成了水网,通过人工整治,形成了锦江、河堤、水岸等城市景观。
此外,成都市还有一些湖泊,如成都市区的红岩湖、西部的青龙湖等。
湖泊和河流为成都市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势相对平坦。
平原地带适宜农业发展,丘陵地带有利于林业和果树种植,山地地带的水资源丰富,河流和湖泊为成都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美丽的风景。
这些地貌特点不仅丰富了成都的自然景观,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
四川的地理特征

四川的地理特征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地理环境多样、山水壮丽的省份。
它的地理特征兼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不仅吸引了无数旅游者的目光,也为四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1. 地理位置四川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东经97°21′至108°12′,北纬26°03′至34°19′之间。
它与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陕西等省市以及洞庭湖、太湖、大别山、黄山等地形成了交界。
相对于其他省份而言,四川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 山脉与高原四川地理特征中最显著的是其丰富的山脉和高原。
川西部分布着巍巍的横断山脉,其中包括四姑娘山、贡嘎山和九寨沟等著名景点。
这些山脉为四川增添了壮观的山水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户外探险者和登山爱好者。
四川还拥有广阔的川西高原,这片高原地区地势相对平坦,也成为牧区和农耕区的重要基地。
3. 河流和湖泊四川地理特征中也包括了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最著名的是嘉陵江和长江,它们穿行于四川的西南角,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并形成了壮丽的三峡景观。
此外,四川还有一些湖泊,如剑川湖、泸定湖和红原湖等,这些湖泊给四川的自然风光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4. 自然灾害与气候特征四川地理特征也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四川位于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这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此外,四川还有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也是四川的地理特征之一。
在气候方面,四川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差异,四川的气温和降水分布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一般来说,川东地区夏季湿润,冬季相对干燥;川中平原夏季闷热多雨,冬季寒冷明快;而川西高原则气候凉爽,多以农牧业为主。
5.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四川的地理特征也使其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生活在此,被誉为地球上的“自然宝库”。
此外,四川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如嘉陵江、长江等河流,以及天然气、煤炭、盐矿等矿产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专科课程考查专用封面 题 目: 三大地貌旅游资源在四川的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所修课程名称: 四川旅游资源 所修课程时间: 2015 年 3 月至 2015 年 5 月 考查方式: 课程论文 考查日期: 2015 年 5 月 考查成绩: 考查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___
_经济与管理__
__学院_
__
20
13_
__
_级___
_国际经济与贸易_
_专业
姓名__
_卫宇曦__
__
___
学号__
201
31
20
73
9_
___
__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三大地貌旅游资源在四川的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摘要】:四川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秦巴山地五大地理单元,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四川别样的地貌旅游资源。
四川的地貌旅游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多、品位高、独特性强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地貌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地貌旅游资源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关键词】:四川、冰山雪峰、风景名山、喀斯特地貌、分布、特征
【正文】:
一、冰山雪峰旅游资源
冰山雪峰旅游资源是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的,有现代冰川发育的极大起伏的山地。
其形成与地壳运动以及气候密切相关。
地壳运动活跃,使地壳强烈抬升,形成
高大山体;山体迎风坡在丰沛降水造成的流水侵蚀切割作用下,逐渐变得沟壑纵横;
最后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发育生长出现代冰川和冰川地貌景观。
(一)冰山雪峰旅游资源在四川的分布:
四川的冰山雪峰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上。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大部分是横断山区,这种独特的地理单元造就了川西高原以冰封雪岭、冰川宽谷、高
山峡谷、湖泊森林和高原草甸为主体的绮丽风光。
川西高原西北高东南低,在高海拔
地区分布着瑰丽神奇的雪山美景,较为著名的雪峰有:蜀山之王贡嘎山、蜀山之后四
姑娘山、稻城三神山、巴郎雪山等。
(二)冰山雪峰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
冰山雪峰旅游资源地势高峻,终年冰雪覆盖,自然景观垂直地带性明显,拥有独
特的冰川、冰川地貌和造型地貌景观,呈现出以山为骨架的冰雪奇峰世界;冰山雪峰
旅游资源能够给人高大险峻、气势雄伟的感觉和果敢无畏、奋发向上的鼓舞,使人领
略到冰雪世界晶莹、玉洁、朴实、纯真和奇特的美感。
下面就以贡嘎山为例,对冰川
雪峰旅游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
※地势高峻。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侧,主峰海拔7556米。
山区地质构造活动频繁,产生了许多褶皱和断裂,随着山体的抬升,河流东西两坡形成高差近5000米的峡谷,高差悬殊,地势高峻。
※终年积雪覆盖。
以贡嘎山为中心,贡嘎主峰周围林立着145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山峰,海
拔高气温低,积雪不化,形成了贡嘎山群峰簇拥、雪山相接的雄伟景象。
※自然景观垂直地带性明显。
贡嘎山地区的气候深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海螺沟从沟口起,出现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极地带气候的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
同天”气候特征。
景区内垂直带谱十分明显,植被完整,生态环境原始,植物区系复杂,
已查明的植物有4880种。
贡嘎山的海螺沟1900~3600m的原始森林区,其中1900~2200m是阔叶林带,2200~2800m为针阔混交林带,2800~3600m为针叶林带,3600m以上为暗针叶林与高山灌丛分布区。
※独特景观。
在长期冰川作用下,贡嘎山发育为金字塔状大角峰,冰雪崩极其频繁,其周
围绕以峭壁,狭窄的山脊犹如倾斜的刀刃,坡壁陡峭,岩石裸露,坡度多大于70度,而
且其高度落差极大,方圆20公里就有6,000多米的海拔差距,体现了冰山雪峰旅游资源
独有的冰川地貌和造型地貌景观。
二、风景名山旅游资源
风景名山是指自然景观优美、山岳环境优良、形态造型别致的山地,一半海拔不超
过3500米。
风景名山按岩石性质主要分为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火山熔岩地貌、变质
岩地貌、砂岩地貌、岩溶地貌等。
(一)风景名山旅游资源在四川的分布:
※花岗岩地貌。
花岗岩岩性坚硬,组成颗粒粗,抗蚀力强,节力发育,层状剥离作用明显,产状较陡,球状风化显著。
我国的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
以东的第二、三地形阶梯上。
四川贡嘎山即为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的地貌景观,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四川的丹霞地貌分布广泛,可分为盆地西北、盆地西南、川西南山地、盐源盆地和川西高原等五个丹霞地貌区,丹霞地貌旅游
资源丰富。
道教发源地青城山即属于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岩溶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及其形成的
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
四川省岩溶作用类型多样,地貌组合奇特,以九寨沟、黄龙、神仙池、牟尼沟、卡龙沟等一大批景观为代表的高寒岩溶,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区,是青藏高原在新构造时期快速隆升以及特殊的地层和构造背景下,地质、地貌、气候等古环境巨变的产物,具有极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
(二)风景名山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
※花岗岩地貌: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多奇峰、悬崖、深壑、怪石,石柱
林立,雄伟壮观。
上文对贡嘎山特点的分析亦能看出这些特点。
※丹霞地貌:形态上以顶平、身陡、麓缓、山形奇特、赤壁丹崖为其显著特征。
以青城山
为例,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
都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
山麓坡度平缓,植被茂密,林木葱翠;山体陡峭,尤以后山最为显著,攀登难度大;山顶平坦,古观藏趣。
※岩溶地貌:类型复杂,形态多样。
既有山地、丘陵、台地及平原,也有礁岛屿,并以各种特征不同、形态各异的正向及负向的岩溶地貌形态类型表现于地表与地下,分布于陆地和海洋。
三、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石灰岩、白云岩等易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破坏和改造而形成的特殊景观。
喀斯特地貌造型别致,风光秀丽,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可开展多种旅游活动,主要发展观光旅游、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悬崖攀登、科学考察和考古,以及洞穴医和疗养旅游等。
(一)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在四川的分布: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包括岩石透水性、流水溶蚀和流动作用以及丰富的降水。
岩石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流水的溶蚀和流动作用可以使岩溶作用更深入,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丰富的降水可以补充地表径流,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
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沛,流水作用显著,并且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因此,这一地区是喀斯特地貌广为分布的地区。
四川境内,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石柱县新石拱桥为喀斯特天生桥地貌。
(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
1、地表喀斯特景观:
※初期:石灰岩等易溶性岩石的山体表面出现溶沟、石芽、石林、漏斗、落水洞等景观。
云南路南石林是典型的早期地表喀斯特景观,是世界罕见的特大型热带石林。
※中期:广泛发育溶蚀洼地、盲谷、干谷、天生桥、岩溶湖、峰丛、峰林、峡谷等景观。
桂林山水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中期的热带峰林景观,基座相连是峰丛,基座分离是峰林。
※晚期:出现广阔的岩溶平原、孤峰等景观。
骆驼山、独秀峰即属于喀斯特地貌发育晚期形成的孤峰景观。
2、地下喀斯特景观:
由于石灰岩的透水性,地表水可转化为地下水,使地貌的塑造过程由地表转到地下,形成喀斯特独特的地下景观系统。
地下喀斯特景观由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冲蚀作
用和沉积作用形成,主要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和各种洞内的化学沉淀物。
※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
溶洞空
间变化莫测,大的可达数十万平方千米,小的仅似斗士;洞间空间复杂,大洞套小洞,洞中有洞,洞下有洞,千态万状,变化无穷。
※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化学沉淀物:富有特殊形象美。
造型奇特,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给人特殊的美的享受。
※地下河、湖: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各种构造面,特别是各种构造面相互交叉
的地方,又有隔水层底板存在时,逐渐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
动态的水景和奇特的喀
斯特石景相结合,能够产生独特的动态美和声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