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临床输液报警器
输液报警器的使用操作流程

输液报警器的使用操作流程1. 简介输液报警器是一种用于输液过程中监测输液情况并发出报警的设备。
它能够提醒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2.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输液报警器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保输液设备和输液管道的正常工作。
•确保输液器的电源充足。
•确认输液报警器与输液器连接良好。
3. 操作步骤步骤1:接通电源插入输液报警器的电源插头到电源插座,并确保插头与插座良好接触。
然后,打开输液报警器的电源开关。
步骤2:连接输液器将输液管道连接到输液报警器的输液器接口上。
确保连接牢固,防止漏液。
步骤3:设置报警参数使用输液报警器上的控制按钮,进入设置界面。
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设置输液报警器的相关参数,包括输液速度、输液总量等。
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报警灵敏度和报警方式。
步骤4:开启输液报警器设置完成后,按下输液报警器上的开启按钮。
输液报警器即开始工作,会不断监测输液情况,并发出相应报警。
步骤5:监测报警信息输液报警器会根据参数设置的阈值进行监测,并在需要时发出报警。
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报警器上的显示屏,以及听取报警声音,及时采取措施。
步骤6:处理报警情况根据报警情况的不同,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输液过快:降低输液速度,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不良反应。
•输液过慢:检查输液管路是否有阻塞或漏液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输液结束:及时更换输液药物或液体,避免患者停留时间过长。
•输液总量达到设定值:及时关闭输液器,并做好记录。
步骤7:结束使用当输液完成或不再需要报警器时,按下输液报警器上的关闭按钮,切断电源。
然后拔出输液器接口和电源插头,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4. 注意事项•在使用输液报警器之前,应了解并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遵循相关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输液报警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输液报警器只是辅助工具,不能代替医护人员的监护和判断。
以上是输液报警器的使用操作流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输液报警器工作原理

输液报警器工作原理
输液报警器是一种可以提醒医护人员输液状态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液位检测:输液报警器通常包含一个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输液瓶中的液位。
传感器通常采用电极或者光电原理,当液位低于一定程度时,传感器会发出信号。
2. 声光报警: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液位过低的信号时,输液报警器会通过内部的电路系统触发声光报警装置。
声光报警装置通常包括喇叭和LED灯,喇叭发出警报声音,LED灯闪烁以吸引医护人员的注意。
3. 电源供电:输液报警器通常使用电池供电,确保在停电或移动过程中仍能正常工作。
电池通常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4. 设定参数:输液报警器通常还具备一些调节参数的功能,例如报警时的音量大小、闪烁频率等。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调节。
5. 故障检测:输液报警器还可以进行故障检测,当发现传感器损坏或者设备故障时,会发出相应的警报提示,提醒医护人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总的来说,输液报警器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输液瓶中的液位,
当液位过低时触发报警装置,以声音和光线吸引医护人员的注意,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医用点滴输液报警器的研制

医用点滴输液报警器的研制1研制背景出入医院输液室的人都知道,在病人输液打点滴时,需要陪护人员随时注意剩余药液量,时间一久非常疲乏,尤其是在夜间。
本报警器可以大大减轻陪护人员的负担。
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研制要求2.1药液余液的递减显示;2.2当药液余液少于6mL时报警提示;2.3能实现不同体积类型的药液瓶和不同类型的病人使用;2.4低成本,不仅医院可以批量购买,而且病人或病人家属也可以自行购买。
整个系统采用最新的STC11L01贴片单片机作为处理器,四位一体的数码管作为余液显示,3v的蜂鸣器作为报警音乐的播放器,用光电传感器来记录药液的滴数,采用多种软件处理方法实现双重提示报警,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3研制方案根据输液瓶与药液的情况,提出了两种方案:(1)利用称重的方法检测药液的输液情况,当输液瓶满液数据编号为1,接近空液时数据编号为2,利用重力传感器把重量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反馈到处理器单片机,由单片机传输报警信号到报警系统,从而达到提醒陪护人员或护士的作用。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电路简单,单片机编程简单。
但缺点很多:精确度不高,不同类型的输液瓶的重量不同,使用时要重新设置。
(2)利用光电传感器对药液检测,实现点滴的计数功能,并利用四位一体的数码管显示剩余的药液,当药液余液少于6ml时,由单片机发出信号到报警系统进行报警,从而达到提醒陪护人员或护士的作用。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精确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任类型的输液瓶使用时不用重新设置,缺点是编程复杂,需要多次调试。
考虑到实用性、成本、灵活性等问题,我们使用方案2。
4点滴速度和药液余液的测量原理4.1点滴速度测量原理流量,是表征流体(药液)特征的一个物理量,一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关口流体的数量来反映。
用体积法就可以算出医院打点滴药水的输液流量,一滴药水约0.06mL.测量点滴速度就是统计1S的点滴计数值。
测量速度需要使用两个定时器,一个设置为计数方式,一个设置为定时方式。
输液报警器原理

输液报警器原理
输液报警器是一种用于监测输液过程中的设备,它能够及时发
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注意输液情况,保障患者的安全。
其原理主
要包括流量监测、压力监测和报警信号发出三个方面。
首先,输液报警器通过流量监测来实现对输液速度的监测。
在
输液过程中,药液的流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流速过快或过慢,都
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输液报警器内部设有流量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输液速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触发报警系统,
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其次,输液报警器还通过压力监测来实现对输液情况的监测。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管道内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
当输
液管道出现堵塞或者漏液等情况时,压力就会发生变化。
输液报警
器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输液管道内的压力变化,一
旦发现异常情况,也会触发报警系统,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最后,当输液报警器监测到异常情况时,会通过内部的报警信
号发出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注意输液情况。
这样,即使医护人员不在输液现场,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障患
者的安全。
总的来说,输液报警器的原理主要包括流量监测、压力监测和报警信号发出三个方面。
通过这些原理的作用,输液报警器能够及时监测输液情况,提醒医护人员注意异常情况,保障患者的安全。
这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输液报警器

光电输液报警2009年11月17日说明:2009年9月黄萌凌提出研制一种医院使用的输液报警器,本人经过试验采用光电开关原理的报警器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是未能进入实践应用。
现简单介绍如下:1.基本要求和检测方案(本人自行假设的)任务和基本要求被测对象大号输液瓶小号输液瓶输液管输液方式单瓶和单管的输完报警双瓶和双管接力报警以及最后输完报警输完判定方法剩余液位滴速环境条件温度防光线干扰防拉动干扰输液液体颜色输液速度输液时间0.5~5小时简单、安全可靠、低成本a)滴速检测方案正常输液速度范围:>3滴/min (可更改设定);输完的判定值:<2滴/min(可更改设定);液滴指示:每个液滴通过时,LED指示灯闪动一下;b)透射式和液面反射测量剩余液位方案剩余液位低于正常高度(例如1/10)时报警。
输完报警方法:LED指示灯以闪动、输出报警电平、蜂鸣器、语音复位: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信息传输:1)带电池独立工作;2)多个报警器统一(隔离)供电,(争取)共用一条信号线;3)无线联网(升级方案)。
电路:供电:DC5V,电池或者外接DC 低功耗连续工作批量成本:低于80元/个安全:使用隔离变压器或者电池2检测方法说明2.1液滴测量方案(未进行试验)液滴通过时改变光敏管接收的光强,产生变化输出,经过隔直流电容、放大器和施密特触发器在单稳态输出端产生一个固定宽度的脉冲,使放电三极管短促时间内导通,将稳流源(或大电阻)在定时电容中充入的电荷放电,使电容电压下降到最低电压。
此后定时电容重新开始充电, 电容电压等速上升。
在正常输液速度下,由于放电三极管在每个液滴通过时短促导通使定时电容电充分放,则电压不能上升到某个门限电压。
当输液结束时,液滴速度大大放慢(最终停止),例如慢到正常的最低设定速度的1/3, 则定时电容电压可上升到某个门限电压U,使自保施密特翻转并且报警。
当采用(廉价)单片机进行处理时,上述电路则由软件完成。
输液报警器

价格详谈!
一种输液报警器,其特征是:当医务人员将吊针按一般的方法装好并开始输液以后,将光电传感器(6)夹到输液管离输液瓶口约50mm的输液管上,然后按下电源开关(7),此时由微型计算机组成的主控制电路板(2)开始工作,报警器开始自检,当检测到传感器(6)不正常时,故障指示灯(8)闪亮,这时需要排除故障后才能正常工作。
当排除故障后,再重复上述步骤,检测到传感器(6)正常时,工作
指示灯(3)开始间断性闪亮,同时,报警器不断检测工作电源是否正常,当检测到到工作电源过低时,电压过低指示灯(9)间断性闪亮,同时不断检测药液是否打完,如果药液打完了,完成指示灯(4)间断性闪亮,同时喇叭(10)开始间断性发出响声报警,提醒医务人员来处理。
输液报警器工作原理

输液报警器工作原理
输液报警器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报警输液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液位监测:输液报警器通过内置的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液体的高低水平。
传感器通常是通过电极或超声波来实现液位检测,当液位达到设定的高位或低位时,传感器会发出信号。
2. 输液速率监测:输液过程中,报警器还会测量液体的流量,以确保输液速率在正常范围内。
这通常是通过流量传感器来实现的,传感器会不断检测流经设备的液体体积,并与预设的速率进行比较。
3. 报警功能: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液位过高或过低,或者流量传感器检测到输液速率异常时,输液报警器将触发报警功能。
这通常以声音警报、闪烁灯光或者发送电子信号的方式进行,提醒医护人员或患者注意。
4. 电源供应:输液报警器通常使用电池供电,以确保在断电或紧急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电池的电量通常会显示在报警器上,以便及时更换电池。
总结起来,输液报警器通过液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对液位和输液速率进行监测,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会触发报警功能,以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输液报警器工作原理

输液报警器工作原理
输液报警器是一种医疗设备,其主要功能是监测和提醒医务人员输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其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液位监测:输液报警器通过传感器或者电极来监测液体的液位。
当液位低于设定值或者超过设定值时,报警器会发出相应的警示信号。
2. 滴数监测:输液报警器通常会配备一个滴数监测装置,该装置能够记录滴液的数量。
当滴数过慢或者过快时,报警器也会进行相应的报警。
3. 压力监测:有些输液报警器还会通过传感器来监测输液管路内的压力变化。
当压力异常时,报警器会及时发出警报。
4. 定时提醒:输液报警器一般还会有定时提醒的功能,例如定时提醒更换输液袋或者输液管路。
这样可以帮助医务人员避免因忘记更换而导致的问题。
5. 声光报警:输液报警器通常会通过声音和灯光等方式向医务人员发送报警信号,以便及时注意异常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输液报警器可能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工作原理,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有所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临床输液报警器学号:*************名:***学院:计算机学院指导老师:占超专业:医疗电子仪器完成时间: 2017.4.30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输液控制装置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
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以任何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独自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温征德2017年4月30日摘要本研究课题主要针对目前静脉输液装置普遍结构简单不利于静脉输液这一传统治疗手段发展提出。
设计一个能够让医护人员高效率工作的输液装置。
本文将会对静脉输液及静脉输液装置的发展历史作出简单的介绍,本课题系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
系统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各个问题解决方案的论证与选择。
然后在硬件设计方案中,简要地介绍硬件及设计电路、相关技术。
在软件设计方案中,详细介绍实现该系统的程序,最后介绍在安装与调试阶段遇到的问题以及最终的测试结果。
系统实现功能包括:药液液滴滴速的数字化采集、滴速的电路控制、危险状况的自动报警、病人手动报警、液晶显示输液实况。
本课题具有减轻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简化工作手续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输液监控系统的研究填补了部分空白。
希望为输液治疗患者提供可靠安全诊疗条件。
关键词:输液监控、单片机应用、红外检测技术Abstract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esent the intravenous transfusion device generall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treat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is put forward. The design of a transfusion device to let the medical staff work efficiency. This paper will be on intravenous infusion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device development history made simple introduction,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subject system. The design need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ystem, demonstration and selection for each solution. Then the hardware design scheme,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related technology. In software design,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program, finally introduced in the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The problems and the final test results. The system functions include digital acquisition of liquid drop speed, drop speed control circuit, automatic alarm the risk status of patients, manual alar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fusion live. This subject has to reduce staff workload, simplify the working procedures of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to fill the part of the blank infusion monitoring system. Hope to provide a reliable and secure treatment conditions for infusion therapy patients.Key words: transfusion monitoring,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infrared detection technology引言点滴输液是如今疾病治疗和危急抢救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措施。
目前护理工作中采用的传统输液设备,工作原理简单。
一般将输液瓶或者输液袋悬于高处挂钩处利用液体自身重力通过胶管和金属针头将药液倒入病人的血液系统中。
由于每个病人出于各种原因对输液的要求不一样,而药液本身的性质对输液速度也有要求。
护理规范对护士提出要求,控制滴速和对输液完成时间的预判。
目前的装置来说控制滴速只能靠软管夹的机械操作来实现,而输液完成时间的预判也只能靠人眼观察莫氏滴壶中的液滴来判断。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善的控制系统来避免输液时瓶中药液滴完或其他因素导致滴速不正常引起的安全事故,只能依靠有限的人力资源对正在输液的病人不间断的观察。
这造成严重的无谓消耗,增加工作压力不利于医院良性运转。
本课题设计的装置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输液过程中遇到的滴速不正常、药液滴完以及其他意外的发生等情况,将通过自动报警系统通知护士,护士得知情况后可以很快找到不正常输液进程的病人解决问题。
而本次研究的装置框架属于开放式,它将会运用在其他一些类类似于点滴输液这样的需要对液体流速把控的场景。
开发理论思想一致形式多样的产品,例如药企药剂研究试验中成分液体流量控制。
我国与欧美、日本对输液报警器方向的研究开始时间节点不一致。
输液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光电式输液检测阶段,也在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从重力检测到电级式再到电容式,监护系统在可靠性方面大大提高。
相比之下较早开始研究本项目的欧美、日本目前在技术和产品性能方面还是要优于国内,并且一些国内的大型医院已经在使用。
但是由于成本原因还无法在各级别医院普及,多数医院在使用输液手段诊疗时仍然采用传统非智能设备依靠护士实时监护以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1 项目概述1.1 选题背景1628年,血液循环被人们发现,血液的运输作用成为静脉输液这种治疗手段的理论基础。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静脉输液成为临床疾病治疗与抢救工作的重要手段。
作为医疗器械来说,我们目前普遍使用到的输液装置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原始的,结构过于简单、功能单一。
在智能化深化的时代,传统的输液装置已经无法满足医院高效率运转的要求。
信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应用的深入影响许多医疗器械设备在物理结构及工作原理方面的换代、创新。
以x线机为例,早期的x线机在性能方面存在成像不清晰、效率低下等缺点,整体结构也是非常的原始。
以受检者的角度来说,它无法得到有价值的治疗参考材料还会有皮肤被烧伤的风险。
二次伤害影响到受检者的就诊体验,患者对x线机接受程度低直接影响到x 线机的发展。
幸运的是在学者不断努力下,新技术的运用避免x线在医学运用上的遗憾。
目前,输液治疗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设备过于简单、传统输液瓶的诸多缺陷不但给医护工作者造成繁重的工作,也是医患比例严重失调问题解决的一个阻碍。
科技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医学监护技术创造了发展条件。
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完善的输液监护系统不仅是行业需求更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我国拥有世界是最多的人口,在人均输液瓶数上也远超国际水平。
医院数量也是最多的。
输液监护系统的研发具有现实意义。
1.2目的及意义选题的目的(1)为了避免输液过程中由于护理操作不及时产生不良后果,保证输液病人接受治疗时治疗情况的实时检测,保证药液以最优方式输入病人的血液系统发挥最佳效果。
需要一个解决方案帮助护士高效准确地工作。
(2)截至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具有高效控制、低成本、易普及等优点的输液监护系统解决方案。
输液监护工作主要还是靠医护人员亲力亲为,为我国医患比例严重失调问题的解决雪上加霜。
(3)静脉输液是常用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安全关系到医疗卫生用药安全。
所以必须改进技术对其过程进行精确有效的把控。
选题的意义常规疾病治疗过程中,静点输液治疗方法采用地越来越普遍了。
在通过向血液系统输液给药时,不同物理药理性质的药剂,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包括患者就医时的身体状态)均有其标准给药速度。
为求患者能够有尽可能舒适的诊疗体验以及治疗效果最优化。
需要严格参照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要求的标准滴速执行。
本装置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确保输液安全进行。
精确控制输液过程不造成浪费,降低因浪费药品引起患者不满进而引发医患矛盾事件的概率。
本装置还具有上手操作简单人性化设计的优点,制作工艺科技化含量高。
能够满足各大小医院的临床工作需求并且为其他领域类似难题提供解决思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根据最新的2017版全球及中国输液报警器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人口,人均输液瓶数也远超国际水平。
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对医疗器械发展的支持使我国医疗器械发展迅速。
我国的智能型输液装置发展启动得晚,有许多经验可以向相关技术成熟的智能输液装置研发国家借鉴。
他们有许多市场份额大、产品性能好的医疗器械厂商。
德国医院的住院床位在很早以前就完善了输液监护系统的配备,比如输液泵这种初代智能型输液装置,它已经能够实现准确控制给药速率以及解决基本阻塞和气泡混入等问题了。
反观我国全世界医院最多的国家也只是一些大医院部分配备,很显然这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医疗事业的需求。
并且基本来自国外进口技术和产品。
而日本的设备厂家研发的新产品已经能够做到精度10%了,其他国家医疗器械生产厂商也有许多性能优良的产品。
这些产品类型多样性能也好但是普遍价格昂贵,以我国各医疗机构的财力现状要想普及引进无疑是望尘莫及。
而我们自己的相关产品又普遍存在技术落后、性能差、成本高等问题。
产品没有竞争力市场推广难度极大。
由于在护理规范操作下,输液阻塞、气泡混入等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因此输液速度的控制和输液完成报警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研发方向。
可操作性及相对便宜的价格成为产品推广的关键,工艺不断完善背景下的单片机性价比优越,为平价智能输液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