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希腊罗马看古代城市的经济特征

合集下载

历史学案(新教材)第四部分古代世界第十三单元第32讲世界古代的食物生产商业贸易与居住环境

历史学案(新教材)第四部分古代世界第十三单元第32讲世界古代的食物生产商业贸易与居住环境

第32讲世界古代的食物生产、商业贸易与居住环境主题概览(1)食物生产:农业出现以后,人类逐渐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培育或引进了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

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2)商业贸易:由于交换的需要,部落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商业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便利了交换,扩展了商业的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3)居住环境: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

一、世界古代的食物生产(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1)食物采集: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以前,人类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________________来获取食物。

(2)食物生产: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思维点拨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1)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

(2)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

(3)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2.农耕和畜牧的出现(1)时间:大约1万年前。

(2)概况农业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东亚中国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分别是粟和水稻的发源地中美洲是_____、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畜牧业西亚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中国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的居民也饲养猪和狗南美距今约6000年前,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3)意义①历史地位: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②生活方式: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________。

③生产方式: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手工业的出现和科技文化的进步。

世界史希腊城邦与罗马帝国的辉煌

世界史希腊城邦与罗马帝国的辉煌

世界史希腊城邦与罗马帝国的辉煌古希腊和古罗马是世界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文明,它们的存在与发展对整个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希腊城邦与罗马帝国的形成背景、政治制度、文化艺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希腊城邦的形成背景希腊城邦是希腊古代城市国家的基本形式。

希腊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其中大陆和众多的岛屿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特征。

这种地域上的分割,促使了希腊人形成了实际上是独立国家的城邦。

希腊城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和特点。

二、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以雅典民主和斯巴达寡头制为代表。

雅典民主是世界上最早的直接民主制度,市民直接参与政治决策与选举。

斯巴达寡头制则是一种军事化政治制度,政权由共同组成的元老院和两位国王共同执掌。

这些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后世政治制度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三、希腊城邦的文化艺术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艺术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希腊城邦时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雕塑和文学等方面。

希腊城邦的建筑以神庙和剧场建筑为代表,主张和谐、对称、平衡的美学原则,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类尊严和生活理想的追求。

雕塑艺术则以独特的肌肉线条、比例美和塑造人物个性著称。

希腊文学以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代表,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四、罗马帝国的形成背景罗马帝国是古罗马城邦的延续和发展,在政治、法律和军事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罗马帝国的形成主要受到了地理环境和军事征服的影响。

罗马地处欧洲南部,拥有良好的天然港口和肥沃的农业土地,这为罗马帝国的经济繁荣提供了条件。

同时,罗马军队在不断征服扩张的过程中,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实现了全面的政治和宗教统一。

五、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分为共和制和帝制两个时期。

共和制时期,罗马由元老院、两位执政官和人民大会组成的政治体制。

帝制时期,罗马帝国逐渐转变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成为最高统治者。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十九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学案新人教版(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十九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学案新人教版(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题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村落的产生1.人类居住形式的变化: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________________的演变。

2.村落的产生(1)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________________,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

(2)出现地区:村落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

世界其他地区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3)意义:村落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便利。

[识图说史]半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浐河东岸,是一处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遗址面积约50 000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近万件,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点二集镇的出现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产生过程(1)雏形:原始社会末期,____________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

(2)形成: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商人和手工业者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3.中国古代的集镇(1)镇的主要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而设。

(2)发展演变①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促进了____________的繁荣。

②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________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③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________________。

[构图解史]集镇的出现知识点三城市的产生1.产生和职能(1)产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世界上主要的________________,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欧洲古代城市格局及其社会政治背景

欧洲古代城市格局及其社会政治背景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经历了从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艺复兴和巴洛克⼏个历史时期。

随着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变迁,城市格局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

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古希腊:欧洲⽂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奴⾪制的民主政体,形成⼀系列城邦国家。

城市格局特点:⼴场和公共建筑取代宫殿,市民集会场所形成城市的中⼼,体现民主和平等。

古罗马:奴⾪制发展的繁荣阶段。

城市格局特点:罗马共和国最后100年中,⼤规模发展道路、桥梁、城墙和输⽔道等城市设施;同时⼤量建造公共浴池、⽃兽场和宫殿等娱乐设施;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进⼊⿍盛时期,除了延续以前的建设思路,城市还成了帝王宣扬功绩的⼯具,⼴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和焦点。

典型城市:古罗马城 2、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社会和政治背景: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这欧洲进⼊封建社会的中世纪。

社会⽣活中⼼转向农村,⼿⼯业和商业⼗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

这时欧洲分裂成许多⼩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的城堡。

同时教会势⼒⼗分强⼤。

中世纪欧洲城市格局特点:教会势⼒⼗分强⼤,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位置。

10世纪以后,⼿⼯业和商业的逐渐兴起,⼀些城市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成为⾃治城市,这时公共建筑(如市政厅,关税厅和⾏业会所)占据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

如:意⼤利的佛罗伦萨 3、⽂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 ⽂艺复兴: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艺术、技术和科学都得到飞速发展。

受⼈⽂主意思想的影响,意⼤利的城市修建了不少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场,如圣彼得⼤教堂⼴场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场。

巴洛克时期 社会和政治背景:17世纪后半叶,新⽣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的国家机器提供保护,资产阶级与国王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势⼒,建⽴了⼀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

城市格局特点:以盛的法国巴黎为例,体现古典主意思潮,轴线放射的街道(如爱丽舍⽥园⼤道)、宏伟壮丽的宫殿花园(如凡尔赛宫)和公共⼴场(如协和⼴场)是那个时期的典范。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题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题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单选题1.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字母文字最初发源于( )A.古代希腊B.西亚的腓尼基C.古代罗马D.马其顿2.西亚的农耕技术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冶铁技术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君主专制是古代各大文明共同的选择B.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纯属偶然现象C.古代不同文明间始终存在联系和影响D.这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必然现象3.下列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 )A.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亚述帝国、波斯帝国C.波斯帝国、罗马帝国、大汉帝国D.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4.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

这说明( )A.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B.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文明的传播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战争5.“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材料中的“帝国”是指(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亚述帝国D.波斯帝国6.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

”此话反映出( )A.统治者大力宣扬“君权神授”B.波斯帝国扩大了农耕文明区C.帝国建立了较完整的税收系统D.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主宰7.从“兴起于伊朗高原”“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制度”“行省制度”“君权神授”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马其顿帝国的统治B.罗马帝国的兴衰C.波斯帝国的强大D.雅典的民主政治8.柏拉图说:“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这说明古希腊人扩大文明影响的方式是( )A.移民建立殖民地B.输出技术和武器C.广泛的商品交换D.实行行省制度9.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和殖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扩大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城市规划师辅导)

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城市规划师辅导)

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城市规划师辅导)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2.01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最初的城市规划表现在对住所空间的自觉与不自觉的规划建设上,随着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复杂化,逐渐形成城市居住环境。

2.02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1.文献《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城市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代表封建社会以礼制为主导的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

《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研究中区域城镇研究的先河。

《管子》:打破《周礼》规划的单一模式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

代表了崇尚自然、自然至上的规划理念。

2.规划理念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始终体现了农耕文化时代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并重的整体观念,城市格局体现了农业社会时期以图腾崇拜为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形态,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3.典型城市(1)唐长安城: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

(2)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

2.03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1.文献《建筑十书》: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

在第一卷及第五卷中的“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他公共建筑”中提出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方面的论述。

《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西特(Camillo,Sitte)著。

从城市美学和艺术角度来解决当时大都市的环境问题、卫生和社会问题,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2.规划理论欧洲是封建领主制,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规划体现封建社会突出统治者地位的以图腾崇拜为主要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

3.典型城市(1)古希腊城市: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

古代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特点分析

古代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特点分析

古代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特点分析古代是经济体制相对比较落后的时期,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国家地区,经济体制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古代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家地区的经济体制以及古代经济体制的发展。

一、古代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1. 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较少。

在古代时期,农业是唯一的生产方式,手工业和商业虽然存在,但规模较小。

2. 以城市为中心,以自给自足为主。

古代城市十分罕见,大多数人都居住在农村地区,以自给自足为主,城市从农村中获取物质支持。

3. 以地主和农民、奴隶为主要的社会阶层。

古代社会阶层分明,以地主和农民为主要的社会阶层,奴隶是一些特殊的工人,他们被视为商品,作为生产资料被买卖。

4. 统治阶级通过征税维持政治和社会制度。

古代政府为了维持统治,要对人民征税,以此获得资金维持政治和社会制度。

二、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家地区的经济体制1. 古代中国的经济体制。

古代中国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十分重要,同时私人企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 古希腊的经济体制。

古希腊经济以城邦为中心,以贸易和手工业为主要产业。

由于希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他们与中东和地中海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贸易。

古希腊同时也是奴隶制度时代的代表。

3. 古罗马的经济体制。

古罗马经济体制基本是农业经济,帝国时期手工业和贸易得到了发展,奴隶制度更为严格。

丝绸之路对古罗马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4. 古代印度的经济体制。

古代印度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贸易只有部分得到了发展。

印度有着复杂的种姓制度,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地位被相应的限制。

三、古代经济体制的发展1. 农业技术的发展。

农业是古代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技术不断得到发展,从而改善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例如,古代中国发明了耕田牛,使得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2讲 课题34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2讲 课题34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 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
文字 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4世纪
①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
②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 文学
③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切国家大事由长老会 中寡头政治的
议讨论拟定 代表
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
判国王等重要权力
概念阐释 寡头政治、贵族政治、民主政治
寡头政治指的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统治形式。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国家 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指 的是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寡头制相对。亚里士 多德称,一人之统治为君主政体,少数人之统治为贵族政体,多数人之 统治为民主政体。
材料导读
(1)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在社会整体面貌上各不相同。 (2)文明无优劣之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依据三则材料,概括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与古代爱琴海文 明(古希腊地区)在社会整体面貌上的差异。 试答:_古__埃__及__是__神__权__社__会__;__两__河__流__域__是__法__制__社__会__;__古__代__希__腊__是__小__国__寡__ _民__的__城__邦__政__治__。
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返回
强化关键能力
1.提炼信息 世界多元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一 从根本上说,巴比伦是一个法制社会。《汉谟拉比法典》开始 假借神的口吻说法,一旦转入世俗条文后,就把神抛到一边。
——摘编自刘文《古代西亚北非文明》 材料二 法老要向玛阿特(古埃及一位女神)敬献食物,由此获得“神力”, 统治埃及。——摘编自赵克仁《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及原因探析》 材料三 希腊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得希腊 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 情节。——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

1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1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天 才的见解。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 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 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 同类或相等的。
(3)主要经济思想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 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 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 的两种属性。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 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 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还 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 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他特别强调国家要 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 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 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3、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1)人物介绍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 希腊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家。
他出身于雅典贵族家庭,是苏格拉 底的学生。
3、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
基督教在公元1—2世纪出现于古代罗马社会中,基督教最 著名的思想家是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
奥格里·奥古斯丁(353—430)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 一度曾信奉摩尼教,后皈依基督教,任北非希波主教。他 的著作有《忏悔录》、《论上帝之城》、《创世纪注释》。
• 柏拉图死后,他离开雅典到各地 游历,公元前343年被聘为马其顿 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5 年返回雅典,创立逍遥学派。

外国城市发展史

外国城市发展史

一.古埃及的城市发展(一)古代埃及社会文化背景:(二)古埃及城市的特点:1,城市一般沿尼罗河布置;2.有同意的规划,形制较方整;3.有简单的功能分区,贵族区,宫殿区和贫民区。

(三)古埃及典型城市举例:古代埃及典型城市有:1.孟菲斯城:最早的城市,都城。

2.卡洪城:古埃及典型的城市布局。

3.底比斯城:都城。

例:卡洪城(十二王朝时期)有简单的功能分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两部分用围墙隔开,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对比。

规划较方正,有统一规划,是运用大量人力在短时间内建设的城市,贵族的宅院平面是从临街的一个门进,经过道到庭院,房门开向庭院,主房及院都在中轴线上,这种类型的平面布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布局。

二.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发展(一)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亚洲西南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地区。

(二)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1.比较有名的城市:乌尔,亚述城,巴比伦城。

2.城市的特点:(1)城市形制多是不规则的。

如乌尔,亚述城,反映了其发展成长的过程。

(2)城市多建于河边高地上,两河流域地理造成。

(3)城内主要建筑为宗教建筑,帝王宫殿和观象台。

(4)城市有明显的防御作用。

(5)城市中有部分铺砌街道及导水管,下水道等公共设施,据说巴比伦空中花园灌溉用水,是人工架空水槽从幼发拉底河引水入城。

(三)典型城市举例1.乌尔:(1)建于公元前2200年,是两河流域最古老城市之一。

(2)城市特点:A城市平面呈不规则卵形。

B城市由中间城寨和外城组成。

C城市防御作用明显。

城市内外城,外城,内成都用围墙围起来,外城为一些农耕地和居民点,当时生活和农业是密不可分的。

2.新巴比伦城:(1)建于公元前7世纪末,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50—60万人,平面略近长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两岸,有两道城墙,9个城门。

(2)城市特点:A城略近长方形,布置不太规整。

B城市防御作用明显,两道城墙和护城河包围。

C市中心布置在主要干道和河流之间。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黑格尔说,欧洲人只要一提到希腊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家乡之感。

这是因为( ) A.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无损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C.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D.古希腊民主制度是西方代议制之母解析:注意关键信息“家乡之感”,这表明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故选C项。

答案:C2.“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最盛时公民不过9 000户。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城邦以独立的政治单位立于希腊世界B.城邦王权衰微,实行较民主的政治C.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D.城邦小国寡民的突出特点解析:公民是城邦的主体,而材料中公民人数较少说明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突出特点。

答案:D3.有人说:“希腊文明的产生,恰恰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这句话当中的“人和”因素指的是古希腊的( )A.海外移民B.奴隶众多C.文化交融D.城邦制度解析:题干强调的“人和”不是希腊居民数量的简单总和,而是城邦制度下的公民集体,故选D项。

A、B、C三项分别从居民迁移、奴隶数量和文化内涵的角度解释成因,显然与题意有偏差。

答案:D4.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

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 )A.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B.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C.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D.国家统一,疆域辽阔解析:古希腊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是由许多城邦组成的。

答案:D5.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

”这说明(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010——古希腊城市发展

010——古希腊城市发展

城市特征、克诺索斯王宫
庭院西面楼房主要用于办公集会、祭祀和库存财物 ,东面楼房则是寝宫、客厅、学校与作坊。各层各处都 有楼梯相连,尤以庭院东面的中央大楼梯最为宏伟,它 有天井取光,三面构成柱廊,梯道宽阔,彩绘艳丽,被 誉为王宫建筑最杰出的纪念物。其旁之双斧大厅分内外 两室,以折叠门扇相隔,冬可保暖夏可通风,显示米诺 斯建筑的灵巧。厅旁的王后寝宫则是一套典型的米诺斯 豪华住房,内壁绘有海豚戏水的壁画,优美雅致,相连 小间有浴室和冲水厕所,这种卫生设备在古代是独一无 二的。和建筑的高度水平相仿,王宫各处的壁画也是古 代艺术的上乘之作,显示了克里特文明注重灵巧秀逸的 特色,和东方各国的威严沉重有别。
劫掠者”。
城市特征、迈锡尼卫城
“遗址和过去一样, 只是土堆更高些 ......房屋的安排不再像过去那样划分为 区, 建筑房屋的主人随心所欲。街道弯弯 曲曲。” ---韦尔默勒
居民主要居住在城外。
在近1万平方米的城内, 只是在中央地区有一座所谓 大房子。这个大房子有10 余间房屋, 规划并不科学。 其他房子多依城墙而建, 似乎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分 。其余大约2/ 3 到3/ 4 的地区, 好像是空旷的, 可能是 为安置牲口保留的空地。所以, 城墙更可能是为保卫居 民的牲畜和收成, 而不是财宝。 至于那仅有1 米多厚的城墙, 很难抵挡猛烈的攻击 和冲撞, 防御功能有限。 不过, 它仍然能够告诉我们一些东西。
小国寡民
不利于农业发展,人多地 少,粮食危机
经济上:商业和手工业发 达,海外贸易兴旺
一、爱琴文明时期城市
1.地理条件 2.历史背景 3.典型城市介绍 (1) 克里特 发源 城市特征 克诺索斯王宫 (2) 迈锡尼 发源 城市特征 迈锡尼卫城 4.小结
历史背景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而爱琴文明是古希腊史的开端。爱琴 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史前文明的总称。它曾被称为“迈锡尼文明” 。 公元前2000年前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 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 文明,历时约800年,在公元前12世纪以后湮没。它是古代希腊文明 的开端。 古希腊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是海洋文明(西方文明)的源头, 所以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

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概况(上)

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概况(上)

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概况(上)对于璀璨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当时的学者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与研究。

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大约一千年时间里,西欧似乎把古典世界完全忘却了。

文艺复兴开始了近代欧洲对古代希腊罗马世界的新认识,延续至今。

其间名家辈出、著述宏富,争论也十分热烈。

我国对古典世界的研究,是从建国之后真正开始的。

建国伊始,世界古代史同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一样,全面学习苏联。

这为我国的古典历史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受到了教条主义的不良影响。

“文革”十年,古史研究完全停顿。

“文革”结束后,这一研究从恢复到发展,再到深入与繁荣。

资料积累日益丰富,研究视野逐渐放宽,新的领域不断开拓,在许多问题上都得出了独到、成熟的见解。

一、古代希腊的经济特点18世纪启蒙运动期间,学者们在辩论斯巴达与雅典孰优孰劣时涉及到了经济问题,是为探讨古代希腊经济特点的开始。

(对于西方学术界的有关研究,主要参见晏绍祥:《20世纪的古代希腊经济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4期;晏绍祥:《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但对这一问题的真正突破,则要等到19世纪末。

1893年,德国经济学家卡尔·布彻尔出版了《国民经济的起源》一书,把整个经济史按古代、中世纪和近代划分为“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三个阶段。

他认为,整个古代都属于闭塞、无交换型的家庭经济时期。

历史学家爱德华·迈耶尔对此说表示反对,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一文中,他坚持认为,古代同样经历了它的中世纪、近代和现代。

具体说来,公元前7——前6世纪希腊的工商业已有了较大发展,与14、15世纪的欧洲水平相当;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更是已经处在了资本主义的旗帜之下,与18、19世纪以来的英德两国颇为相似。

此后,不断有学者加入双方阵营,从而形成了一场“原始派”和“现代化派”之争。

迈耶尔这种历史循环论的看法把古代历史严重地现代化了,但他也确实发现了古希腊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事实,因此得到了一批著名史学家的支持,如英国的乌尔、法国的贾德、格格兹等。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庙)右社(社稷,土神、谷神),面朝(群臣朝
拜场地)后市(市场),市朝一夫(边长百步的
正方形)。
——《周礼·考工记》
1.概念: 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中国古代的城市 (1)布局:
宫殿区、手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 (2)典型代表: ①商朝:
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 市的中心
半穴居
2.作用: ①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 ②人类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
筑屋定居
(二)村落的出现
1、出现: 农业出现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一定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
2、分布:
村落最早出现 在两河流域
(1)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临近水源,自然、地理等环境影响村落位置
(2)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
“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
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
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
C
牛刀小试:
3、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应”“上下有序”
的礼制程式,这体现的思想是( )
(二)代表性民居 3、中国古代的民居: (1)远古: 巢居与穴居
南方
北方
干栏式建筑 地面筑屋
(二)代表性民居 3、中国古代的民居: (2)先秦以来: ①设计理念:
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②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③结构: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3)明朝: ①结构: 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②民居类型: 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

世界古代史2(古希腊罗马)

世界古代史2(古希腊罗马)
陶片放逐制度反映了什么?具有什么积 极意义?
雅典的民主制度。
意义:使公民享受了权利,参与了 称为民主制度,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 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雅典的民主制度
有权参政的人
雅典公民
是指具有“公民”身份的、 全体成年男性贵族与平民。
并非指全体成年人。
二、古罗马
欧洲南部 的亚平宁 半岛。地 中海北部。 三面环海, 交通便捷。
古罗马:
罗马的奴隶社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王政时期:BC8世纪——BC509年
共和时期:前509年——前27年
帝国时期: 前27年——476年分裂
公元前8世纪,罗马在地中海北岸的 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建立起奴隶制 城市国家。
斯巴达 1、地理环境特点: 境内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原
2、经济方 式特点: 农业较发达
3、政治 制度
少数奴隶 主专政
斯巴达统治者 禁止女姓参政, 但要求她们认 真参与体育运动
角斗士
在斯巴达,7岁之前,孩子由父母教养;满7岁,孩子必须离开 家庭过军营生活;满20岁成为一名正式军人,可以结婚,但仍 旧住在军营,每天参加军事训练;从30岁到60岁可以任官,回 家居住,但还须服兵役;60岁之公元后前可6以00回年的家一过名平斯民巴生达女活运。动员。
(2)帝国的强盛:
公元2世纪, 罗马成为一个 地跨欧亚非三 洲的大帝国。
地中海被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原因:
通过武力扩张,成为地跨欧亚 非三洲的奴隶制军事大帝国。
政治特色
(3)罗马帝国的分裂——衰落
3世纪(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 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帝 国被日耳曼人灭亡, 东罗马继续发展, 成为拜占廷帝国。

20-21版: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创新设计)

20-21版: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创新设计)

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18
读教材 自主学习
提能力 合作探究
讲方法 题型对接
2.阅读图片“耶莫遗址中的房屋示意图”(见教材P54)
@《创新设计》
信息解读:耶莫遗址是西亚新石器时代的农业聚落遗址。位于伊拉克的基尔库 克附近。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前5800年,分为前陶和有陶两个阶段。前陶时期 的房屋平面为长方形,一般分成数个小间,居民栽种大麦、小麦等作物,同时驯 养狗、山羊和绵羊。有陶时期彩陶发达,表面涂橘黄、浅黄色颜料,上绘红色线 条,风格独特,被称为耶莫彩陶。
25
读教材 自主学习
提能力 合作探究
讲方法 题型对接
@《创新设计》
解析 据材料“嘉兴王江泾镇,‘多织绸’……苏州吴江县的盛泽镇,以绫绸 为业”可知,这两地丝织业兴盛发达且为当地主业,表明江南市镇特色经济繁 荣,故选B项;资本主义萌芽是以雇佣关系的出现为标志的,材料并没有相关信 息,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江南丝绸的跨区域销售,无法体现跨区域性质的长 途贸易的兴盛,排除C项;农产品商品化指的是大量农产品成为商品进入市场, 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答案 B
@《创新设计》
1
读教材 自主学习
提能力 合作探究
讲方法 题型对接
单元时空构建
@《创新设计》
2
读教材 自主学习
提能力 合作探究
讲方法 题型对接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1.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2.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创新设计》
3
读教材 自主学习
4
读教材 自主学习
提能力 合作探究
讲方法 题型对接

村落、集镇和城市的演变

村落、集镇和城市的演变
3.职能

4.中国古代的城市
布局 发展
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
居民区
布局工整
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神治者权的与宫王殿 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权相结合
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周朝城邑大 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
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礼制、等级
《考工记》中城市规划宫城示意图
中国古代早期城市的特点:

3.古代中国
远古
人们在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用数目营巢,在地势高亢 干燥的地方挖穴而居,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 的两大类型:
• 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 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升至地面,形成 地上建筑。
• 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先秦 以来

布局: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 结构: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
明朝 • 结构: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逐渐普及
以来

类型: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有北方窑洞、四合院, 南方徽派民居、福建土楼
巢居
穴居
四合院

4.古希腊罗马
核心 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
建筑材料
古罗马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 土逐渐得到普及
建筑特点 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

3.中国古代的镇
两宋 元
明清
手工业者和商人,在集镇上开办作坊 和商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 多工商业集镇
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如 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
✓ 职能: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立;工商业者经营及 定居;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高中统编版历史备课教案讲义: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高中统编版历史备课教案讲义: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一、理论准备从村落到集镇,从集镇到城市,以宏观的角度视之,人类居住形式无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变化。

在这样的历史主线下,各地居住形式也并非“整齐划一”。

不同的地域、迥异的自然环境、有差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多样的社会组织形态,使得民居、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特点。

当我们聚焦于各地的民居时,可以发现民居的建造同样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

人类在与环境、社会的互动中不断成长。

近代以来城市化不断推进,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也日益加剧。

本单元立意在使学生从历史的视角认识人类居住形式的变化,剖析其内在的原因和所具备的共同的功能。

通过概述不同地区人们居住形式的特征,理解人类与所处社会、环境的关系。

结合相关史料,探讨城市化的利与弊,从而初步确立人地和谐、和而不同的历史观念。

二、教学研读1.读课标: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征;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2.读教材:(1)村落的产生:①人类的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②村落出现的原因?随着农业的出现,村落逐渐出现③村落的功能?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2)集镇的出现:①集镇出现的原因?手工业与农业相分离,手工业者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古代集镇的雏形,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地逐渐繁荣,筑垒设防形成集镇②集镇的作用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城乡经济联系(3)城市的产生①城市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等等②城市的功能: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城市人口、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财富集中,促进工商业发展;古代城市一般有城墙,增强了安全防御;城市庇护了各种各样的非农业人士,促进了技术和文化的发展③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异同点?中方:规划特点:分级定制、中正对称、囊括山水;理念:礼法精神、皇权至上、道法自然西方:规划特点:自由活泼、公共空间丰富;理念:人文精神、民主精神(4)各地的民居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Q:民居特点形成的原因:生产力、习俗、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国家制度与政策、文化水平、宗教习俗3.读考情:综合本单元,核心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五点:1)村落、集镇、城市出现的原因及功能;2)各地民居和城市的不同特点;3)近代城市化的原因;4)中西城市化的对比;5)城市化发展的利与弊。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练习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练习题(含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原卷版)附解析一、选择题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由于()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B.早期城市出现C.私有制逐渐产生D.国家开始形成2.处在大河流域的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

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3.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

“那里”是() 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印度4.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

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

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

孕育这一文明的是()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5.古代世界最初的文明多出现于大河流域。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南亚印度河流域——苏美尔文明B.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C.欧洲多瑙河流域——古印度文明D.西亚两河流域——古希腊文明6.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

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①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掌握一定数学知识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7.赛德节是古埃及的重要节日,以法老为中心举行一系列活动,祭祀集团带着众神的象征物向法老致敬。

该节日将世俗政权与宗教宣传完美地结合起来,法老被视为神王,权力被神化。

这表明法老在统治中() A.注重礼仪德治B.实行分权专制C.以神权强化王权D.实行等级制度8.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更加证明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

古代城市与城市居民

古代城市与城市居民

古代城市与城市居民古代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居民生活的场所。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现代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当时中国的河南、陕西等地出现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几个大城市,如郑州、洛阳、西安等。

这些城市不仅有完善的城墙和宫殿建筑,而且还有繁荣的商业、手工业和农业,成为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在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也极为发达。

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是著名的古城,其中雅典更是文化中心,并作为全民民主和哲学思想的发源地。

罗马城则是古罗马帝国的中心,它在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和行政管理等方面更是达到了巅峰。

二、古代城市的建设与特点古代城市的建设一般都有一个中心广场或市场,周围是城墙、宫殿和商业中心。

城市内的街道相对较窄,交通方式以步行和马匹为主,个别城市也有船只作为交通工具。

城市内的民居大多建筑简单,没有现代城市住宅的各项设施和服务。

古代城市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分工的发展。

如果说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是以狩猎、捕鱼和采集为主,那么古代城市的兴起标志着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城市内的商业中心和市场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商人,促进了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

手工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城市中的某些区域甚至形成了特定的产业聚集地,如古代中国的陶瓷产业和印度的丝绸业等。

三、古代城市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古代城市的居民们的生活过程非常丰富多彩。

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生计都与城市的经济繁荣密切相关,他们在市场上或某些特定的产业进行劳动,或者经营商店和手艺店等自谋职业。

城市特定的行业和职业群体也对城市的文化生活和社交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因不同的国度和文化而异。

例如,在古代中国的城市里,以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关系为特征,不同的人群有着特定的衣着、行为和礼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