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 教学设计
优质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通用7篇)
优质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通用7篇)优质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读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
2、试用段意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合理想象中的场景。
4、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灿烂历史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合理想象中的场景。
教学难点用段意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素材1、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
2、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
3、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小故事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我们祖国的西部不仅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
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
板书课题。
2、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丝绸之路有哪些了解?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读懂句子,理解新词。
(1)大家课前预习得不错,老师再考考你们,谁能把这句话填写完整?栩栩如生是什么意思?谁能给这个词找个近义词?(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课件出示)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矗立:高高地直立。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文中指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那一峰峰骆驼与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姿态各异,非常生动逼真(可结合插图让学生理解)。
(2)谁能填写这个句子,并准确地读一读??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这两个词你感受到什么?(课件出示)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
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戎装:军装。
戎,古代兵器的总称。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兵马不计其数,显得极有声势。
万余大军,边境守候,充分反映了安息国对中国来使的重视与尊重。
(3)读句。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首席帮大家整编的6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9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朴典雅、矗立、栩栩如生、飘忽、戎装、不计其数、浩浩荡荡、高擎节杖、五彩缤纷、助兴、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古丝绸之路的故事中体会当年东西方商贸、文化的交往和繁荣景象。
4.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情景,感受东西方文化、商贸交流的繁荣。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大家搜集了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现在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报刊杂志等途径来搜集自己学习所需要的资料,另外课文后边的资料袋里也为我们介绍了很多知识,我们在预习课文时要充分利用它。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北师大版七上《寻访“丝绸之路”》word教案.doc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培养初步的学科渗透能力,即史地结合、文史结合等;培养学生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祖国和自然的热爱。
〖设计思路〗一、活动准备:为了培养学生查阅、收集、甄别历史资料的能力,我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搜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普及性历史读物、图片、实物、音乐、诗歌等材料。
之后,老师指导学生从所查找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剔除多余内容。
在历史学习中,编演历史剧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而且本课的部分内容适合用这种方式来处理,所以我安排一些同学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丝路商队》和《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文字、语言表达、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任务是纠正剧本当中出现的史实性错误,其他基本不做改动,以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课堂教学:1.本课是学习与探究课,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机会,而教师应略向后退。
所以我挑选了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负责整节课的串连2.为了增加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台上与台下的生生之间的交流,我在学生朗诵丝绸之路的诗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台下的同学回答,其中包括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如地理等)。
这样,既调动了全班同学,也培养了初步的文史、史地等学科渗透能力。
3.为了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我把全班分为六个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各组之间展开竞赛。
另外,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还创设了如下的一个情境。
将六个组假设为六个旅行社,让他们依据自己在课下查阅的资料,分别在最新版的中国地图上设计自己的游览路线,并选择本组认为最好的景点,最后推举一名代表以小导游的身份发言。
比一比,看看在当今的旅游热潮中,哪家旅行社能赢得最多的游客。
2023年《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2023年《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前准备】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一、激导入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
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
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
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4、进一步激疑: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5、小组合作讨论,要求: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
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1、感受“友谊之路”:⑴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⑵交流,教师在对话中点拨:安息国(今伊朗)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
北师大英语九年级Unit7Lesson19TheSilkRoad优秀教学案例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影响。例如,可以提出问题:“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什么作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小组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
2.利用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3.进行定期的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丝绸之路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可以展示西安和罗马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地的距离和文化差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核心词汇、短语和句型,如“silk road”、“caravan”、“bazaar”等,并讲解这些词汇和句型的用法。同时,我还会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经过的地区、涉及的商品和文化交流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同时,我还会提醒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思考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多媒体手段和角色扮演活动,我成功地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丝绸之路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使他们对丝绸之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寻访“丝绸之路”》教学案例
活动课------《寻访“丝绸之路”》【案例背景:】历史课程的内容特点是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空间范围大——纵横几万里;内容繁多——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
传统的教学媒体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地图,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单线传递信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形成了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的刺激与反应因教师的作用而作用,学生不可能也不会有学习主体地位。
活动课是课程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学校教育过程占有重要地位。
如今全国的课程教材改革也设有活动课。
之所以如此,这是由活动课的作用所决定的。
在教育全面转轨的新形势下,活动课的优势更为突出。
它可以不受教材、课标、班级的限制,让学生在活动中,引起兴趣施展才能,得到启示和感染,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从教学心理学看,活动课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习学科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从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看,活动课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吸取更多信息,培养学科兴趣,获得一定的学科技能。
【案例过程:】活动课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不受教本、课标的束缚,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取得丰富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活动课中又使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各种事物,获得很多课堂上得不到的信息,并运用众多信息进行创造性活动。
按照课程改革方案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活动课可以分为五大系列——阅读系列、说写系列、艺术系列、技能系列、社会系列。
下面我就一个系列举例——社会系列:它可以使历史知识形象化、感性化,并能把学到的历史知识和社会实践应用结合,开阔学生视野,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各种优秀品德。
历史社会活动有参观博物馆、考察史迹、访问各时期规模人物、历史旅游活动等。
七年级上册《寻访“丝绸之路”》是一节活动课,可以设计为历史旅游活动课课本活动建议是:①假设一个情景:一队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将丝绸等货物运送到西方,回来后向人们讲述旅途上的经历和见闻等,同学分组、分段负责。
②各组分头准备,对照丝绸之路示意图,在最新的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上寻找丝绸之路的途径路线。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动手绘制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了解丝绸之路的概貌。
2.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3.对照古代丝绸之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4.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学习重点收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普及性历史读物、图片资料和实物;要求每人至少收集两条。
丝绸之路”示意图、中国政区地图、世界政区地图。
学习难点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历史作用。
学法提示学生展示法、识图法、分析讨论法、比较法。
一、导入示标:2001年12月11日,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那就是中国在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后,终于正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也标志着中国的对外贸易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提起我国的对外贸易,可以说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王朝,在我国西北的沙漠戈壁中就曾经延伸着一条沟通当时东西方的重要商路——丝绸之路。
可能很多同学都是只闻其名,而对其详细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寻她辉煌的过去,并展望她美好的未来。
二、自学知疑:(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两次出使西域,他成为中原和西域交通的开拓者。
2.东汉时期,公元73年,投笔从戎,受命出使西域,帮助西域摆脱匈奴控制。
3.丝绸之路从出发,经、今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
4.丝绸之路的影响和作用: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造纸术等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魔术、音乐、舞蹈、雕塑,以及佛教、等传到中国,丝绸之路成为的桥梁。
(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在我国的西北边疆,浩瀚的沙漠、茫茫的戈壁滩上,曾经延伸着一条瑰丽的丝绸之路,它昭示着历史曾有过的繁荣。
今天,让我们重新踏上“丝绸之路”,循着先人走过的足迹,探访“丝绸之路”的过去、今天、并展望其美好的未来!■活动一:历史探寻,追根溯源●读一读:阅读“丝绸之路”(识图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非常直观而有效的方法)●说一说:最早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人是谁?什么叫丝绸之路?●写一写:若你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你会经过许多国家和地区,请写出三处著名的地点或遗址。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通过动手绘制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了解丝绸之路的概貌。
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2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开辟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丝绸之路》(板书)请看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时间到,谁敢来读?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1、生自学,师巡视。
寻访丝绸之路学案教案
寻访丝绸之路学案教案一、学案概述本学案以丝绸之路为主线,通过对丝绸之路的介绍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学习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了解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3.能够描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商队活动。
4.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学习内容1.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3.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商队活动。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商队活动。
五、学习方法1.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2.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进行学习辅助。
六、学习过程1.导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吗?你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2.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0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师讲解,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3.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特点和意义(30分钟)-学生小组合作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每个小组分别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并由全班共同讨论,形成整体的认识。
4.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商队活动(3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商队活动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小组合作研究,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重要城市或商队,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介绍其历史和特点。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介绍,并由全班进行讨论和互动。
5.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你们对丝绸之路的了解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展望下一节课,介绍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初中历史]寻访“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福州四十中林小玲[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9课,本课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来了解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理情况。
它是在第16课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活动探究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包括这条贯穿东西方的重要商道是如何开辟出来的,哪些人、哪些朝代为它的开创和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这条道路上有哪些的历史故事、文物古迹,丝绸之路曾经在中外交流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今天的发展现状如何,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等问题,学习了这一课,学生可以更充分地了解丝绸之路,了解它的昨天、今天,展望它的明天。
因此,这节活动探究课是我们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巨大挖掘潜力的一个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我校作为教育部认定的全国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在硬件设施上具有优势,有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师等设备,而且,在初一的课程中就安排了信息技术课程,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对其他学科的老师也经常进行方面的培训,除此以外,我校七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下学习特征:1、学习特点: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拥有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但熟练程度不一,对获取信息的途径、方法掌握不够,对信息处理能力更差,需要教师的帮助。
2、学习习惯:七年级(初一)学生对历史知识比较兴趣,对历史课的学习比较习惯“听故事”,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差,需要教师不断地指导与培养。
3、学习交往:由于各科全面启动了课改,小组交流、协作讨论的机会增多,学生初步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但具体实施需要教师采用问题中心、任务驱动的策略。
[设计思想]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架,更加有利于教师教法的选择和学生学法的多样化,而且“寻访丝绸之路”的可探究内容非常广泛,教师也不好局限学生的思路,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选择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得他们所想知道的知识,充分领会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 [设计理念]1、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悟。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所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因此,我设计了由欣赏丝绸的风采导入,并引起学生思考“丝绸是怎样被世界认识的”。
2、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因势利导。
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只给以适当点拨、引导。
3、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
让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让学生宏观地看丝绸之路。
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3、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入课文1、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看——学生(齐说):丝绸(板书“丝绸”)(播放课件,展示各种华美的丝绸面料,过渡到丝绸面料的衣服)2、积累运用词语。
看了这些礼物,你是什么感受?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预设学生会说出:赞叹不已、赞不绝口、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设计目的:让学生用成语形容自己的感受,一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新词“赞不绝口”、“目瞪口呆”;三来可以由此引入课文。
可谓一举三得]3、引入课文。
中国的丝绸不但在今天受到全世界的青睐,早在古代就赢得了众多的喝彩!历史上就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请同学们读文。
4、学生读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丝绸在国外知名度很高。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教案-03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活动目标〗通过识读丝绸之路图和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能够在最新的中国地图上找出丝绸之路的路线;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能认识到学习历史离不开地图,离不开地理,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能力和学科渗透能力。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查阅和收集历史资料、文献、图片以及实物,提高编写历史小文章、制作课件的能力。
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学完第16课后布置任务,进行准备。
1.发动学生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籍、资料、光盘、录像带、图片、实物,每人至少两个,多者予以表扬。
将收集的资料汇总,共享学习资源。
2.按照自愿原则将学生组成探究小组,有丝路路线组、丝路上古代名人组、丝路上名胜古迹组、丝路诗歌组以及民族、物产及东西方交流组,每小组8~10人,自行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并记录小组活动日志。
教师对每小组的探究学习提出要求:路线组,熟悉古今丝路路线图,能说出路线途经的地形、地貌、城市、国家及古今地名的变化,制作课件(文字描述及路线图);古代名人组,写出名人小传或进行名人比较分析,也可编出名人短剧,制作课件(有文字、图片、录像及其走过的路线);名胜古迹组,能在地图上找到著名的名胜古迹所在的地方并对之加以简要介绍,探讨楼兰古国由繁荣走向衰落直至消亡的原因,制作课件(文字、图片);诗歌组,收集诗歌,了解写作背景及内容,每人至少会背诵两首,制作课件(文字、图片);民族、物产及东西方交流组,查找丝路沿途经过的省份、少数民族分布、各省的主要物产、东西方文化、物产交流的实物或图片,制作课件。
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人都要有研究文章及心得体会,每个小组至少要做出一个课件,多多益善。
3.各小组制定出活动课上小组的活动方案,每小组活动时间为5~8分钟,选出小组活动主持人及上台展示活动的学生代表。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七年级历史教案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一一学习与探究之三活动目标通过识读“丝绸之路图”和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在最新的中国地图上能准确地找出丝绸之路的途经路线;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和收集有关的历史、文献、图片以及实物。
能认识到学习历史离不开地图,离不开地理,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的学科渗透能力。
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明确本课应达到的目标,以便学生了解评价的依据。
2、布置学生查阅有关丝绸之路的普及性读物,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资料。
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参加到下列各组:a组,上网查阅;b组,图书馆书店查找;c组,收集音像制品;d组,如邮票、火花等。
3、指导学生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上绘制“丝绸之路示意图”。
4、指导学生根据已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制定出具体方案,教师将各组方案中最有特色又可行的内容提出,设计出总方案,每组学生负责完成最有特色的工作准备。
活动过程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丝绸之路”是从西汉的长安城向西出发,途经今古肃、宁夏、青海、新疆,连接中西亚和欧洲的一条交通要道。
在这条昔日的丝绸古道上,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有“鸟的王国”——“青海鸟岛”,有如诗如画的“塞上江南”,有歌舞和瓜果之乡——吐鲁番盆地。
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今天我们一同踏上这条幽幽古道去探索历史的奥秘。
首先,请同学们分组介绍寻访的经历。
学生:(介绍寻访的经历)通过什么途径,做过什么努力,达到怎样的结果,有什么收获。
教师: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求知,初步尝试自己收集资料并提取信息,这就是能力的培养,今后我们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下面请第一小组也就是设计绘制大型“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同学给我们讲解“丝绸之路”路线及重要地名的变化。
第课“寻访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活动标题:“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探究之三西岗中学王庆艳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1、适于的学段/年级:七年级上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是一节活动课。
本课是本册书的学习与探究第三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同时它也是对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是一个知识的拓展和补充,二、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通过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学习,对丝绸之路已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相关知识的储备。
同时通过前两节的探究活动课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探究学习的方法,也应具备如下技能:1、明确自己的探究对象,懂得把自己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二次分类。
2、彼此之间具备初步的合作意识3、能初步利用各种资源(图书、因特网等)收取有效信息4、能初步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实现:1、通过借助于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来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进行古今地图对照,掌握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并能在绘制的地图上说出丝绸之路路线;知道图示法、古今地图对照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要求查阅和搜集有关历史资料、文献、资料等。
3、能认识到学习历史离不开地图,离不开地理,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能力和学科渗透能力。
4、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精神,锻炼表达能力,收集处理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同学感受汉语的魅力,接受美的熏陶。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型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设计思路,确定研究目标,亲自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等一系列活动能够,体会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从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整个过程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适当给予点拨。
评价维度:课前:学生材料收集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加工深度。
课中:与其它组员的配合情况,语言表达情况。
课后:自己所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深度,具备科学性,收获如何?(从知识能力上、方法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五、教学或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1、教师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资源和学案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穿越时空浩瀚的沙漠,茫茫的戈壁滩,漫漫古道,声声驼铃……诉说着多少期盼,留下了多少艰辛……它创造着奇迹,传颂着美丽,承载着昔日的辉煌,也让我们有着太多的遐想与神往。
也许此时你的心早已踏上了这幽幽古道,过黄河,出阳关,来到了最令人向往而又神秘莫测的楼兰……感悟历史本课导航互动天地寻访“丝绸之路”目标(1)通过识读丝绸之路图和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找出或绘制丝绸之路路线,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认识到学习历史离不开地图,培养初级的史地结合学科渗透能力。
(2)认识“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大陆上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友谊、文化传播之路,理解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和发展。
(3)谈古论今,在合作交流中关注和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籍、资料、光盘、图片、录像带、实物等,与同学共享学习资源。
(2)按不同的探究内容,分成小组。
①丝绸之路主线组(长安一敦煌)、南线组(阳关一葱岭)、北线组(玉门关一葱岭)、国外组。
②丝路上古代名人组、名胜古迹组、诗歌组、物产及东西方交流组。
③今天丝绸之路开发组。
(3)选择以上不同类型探究小组参加,准备资料。
活动建议(1)每小组都有自己探究的主题。
(2)你任意选一组参加,完成探究的任务。
例:你选择了名胜古迹组,你应能够在地图上找到著名的名胜古迹所在的地方并对之加以简要介绍。
如楼兰,找到古国楼兰在今天的什么地方,环境怎样,探讨楼兰古国由繁荣走向衰落直至消亡的历史原因、地理环境因素等。
你选择了丝绸之路路线的主线组,就应介绍长安、咸阳、河西走廊、敦煌等地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物产、特点,在丝路上的作用及历史地位等。
你选择了丝绸之路开发组,就要结合目前西部大开发,思考开发哪些有价值的项目,应注意哪些问题等。
(3)写出参加这次探究活动的体会。
课课有话说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你一定参与了一些活动(如收集资料、讨论、扮演角色等),你一定有一些感受、想法、疑惑或是建议,请你写下来吧。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学案教案
知识与能力学会识读历史地图,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针对性的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培养查阅、整理史料以及学科间互相渗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查阅和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文献、图片和实物。
通过对照古今地图,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学科渗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丝绸之路”的作用,认识到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和富强。
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探究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古代名人、省份民族、文化物产和山脉河流。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商路、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和友谊之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寻访探究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古代名人、省份民族、文化物产和山脉河流。
明确目标——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相长——模拟导游课余研究——知识延伸1. 找一找: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2. 集一集;分类和整理收集到的有关史实,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学前准备教师:1、在第16课学完后布置学生收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图文资料。
2、准备三张地图:“丝绸之路”示意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
3、让学生自愿组成五个探究小组(每组10人左右)⑴丝路路线组⑵丝路上古代名人组⑶丝路上名胜古迹组⑷丝路诗歌组⑸民族物产及东西方交流组4、组织评审团成员共同制定本次活动评比标准,学生:1、预习本文有关内容,突出本组探究重点。
2、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籍、资料、图片、实物、诗歌等,汇总起来共享学习资源。
3、各组选出组长(主持人),负责指挥本组活动。
4、各组推荐评委4名,组织活动评审团,参加活动评比。
1、创设情景导入(激励性点拨2分钟)上个世纪末,中共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同学们知道西部大开发都包括哪些省份吗?学生回答后明确: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四川、重庆、云南、宁夏、陕西、贵州十个省市自治区。
2024最新-《丝绸之路》教案【优秀3篇】
《丝绸之路》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该页是漂亮的编辑帮家人们找到的《丝绸之路》教案【优秀3篇】,欢迎参考阅读。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
2.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气、智慧、执着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3.运用“金钥匙”中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体会并批注。
教学重点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苦过程,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苦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对丝绸之路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入情境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
还记得这条路吗,它东起长安,向西经过漫长的7000多公里,辗转到达罗马各地。
这7000多公里又是什么样子呢?看,它长路漫漫;看,它白雪皑皑;看,它黄沙滚滚。
让我们一起喊出它那响亮的名字——丝绸之路。
二、略读回忆,整体感知师:想不想再次踏上这千年古道,沿着先人的足迹,去了解那时的故事呢?那就请打开你的语文书,略读全文,回忆一下课文讲了谁的什么事?师总结: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历尽千难万险。
三、自学批注,潜心感悟你从哪里感受到张骞历尽了千难万险呢?请同学们自己从书中找到答案。
(打出自学提示:1。
生读自学提示。
2。
默读、批注。
)四、同桌交流,查漏补缺五、班内汇报,文字训练(一)条件艰苦1.“那时候,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汽车和飞机。
罗马位于中国西边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间隔着茫无边际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
(1)生读、谈。
(2)对比:(3)春风都吹不到的荒漠寂野,怎么不让人心惊胆战?再自己读一读。
(4)师生配合读。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教案-01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通过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知识。
培养查阅、整理史料的能力。
2.通过在地图上查找“丝绸之路”沿途主要古今地名、了解其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培养学生识图的基本能力。
3.通过举行“新闻发布会”,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认识史地的关系及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查找资料(或制作课件)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
2.“知之深,爱之切”。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寻访,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二、活动过程(一)准备在学习完“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后,给学生布置:1.名称:古道之旅。
2.全班为一个记者团,班长即团长,负责检查各组“采访”工作进行情况,与老师联系。
全团分成四个采访小组,由历史小组长负责。
3.各小组采访区域:第一组,西安和河西走廊;第二组,玉门关奄蔡;第三组,阳关大秦;第四组,葱岭身毒。
4.要求各小组:准备中国地图和中国地形图各一份,世界地图一份,对照地图熟悉所负责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根据所负责区域收集有关资料。
(重要地名的古今演变、主要居住哪些民族、风土人情、物产、有哪些名胜古迹、相关故事或诗词,历史沿革和现在状况)5.下一周第二节历史课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以组为单位进行陈述,形式自定。
(可以推举一名代表讲述,可以全组参与链接讲述,可以展示图片,也可以制成软盘电脑演示,还可以表演小话剧等等)(二)“新闻发布会”1.按“丝绸之路”起止顺序,各小组进行演示。
2.师生对发言人提问或质疑。
(可以全组参与回答)(三)评价和总结老师提问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以检查活动效果并结合总结。
1.请在地图上指出西安、奄蔡、身毒、大秦、葱岭的地理位置并说出这些地名的演变。
(史地知识和识图能力)2.这次采访,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请用你采访到的史实、事例,说明对外开放能使国家繁荣和发展。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5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九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⑴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⑵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⑶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培养初步的学科渗透能力,即史地结合、文史结合等;培养学生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祖国和自然的热爱。
〖设计思路〗一、活动准备:为了培养学生查阅、收集、甄别历史资料的能力,我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搜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普及性历史读物、图片、实物、音乐、诗歌等材料。
之后,老师指导学生从所查找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剔除多余内容。
在历史学习中,编演历史剧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而且本课的部分内容适合用这种方式来处理,所以我安排一些同学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丝路商队》和《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文字、语言表达、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任务是纠正剧本当中出现的史实性错误,其他基本不做改动,以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课堂教学:1.本课是学习与探究课,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机会,而教师应略向后退。
所以我挑选了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负责整节课的串连。
2.为了增加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台上与台下的生生之间的交流,我在学生朗诵丝绸之路的诗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台下的同学回答,其中包括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如地理等)。
这样,既调动了全班同学,也培养了初步的文史、史地等学科渗透能力。
3.为了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我把全班分为六个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各组之间展开竞赛。
另外,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还创设了如下的一个情境。
将六个组假设为六个旅行社,让他们依据自己在课下查阅的资料,分别在最新版的中国地图上设计自己的游览路线,并选择本组认为最好的景点,最后推举一名代表以小导游的身份发言。
比一比,看看在当今的旅游热潮中,哪家旅行社能赢得最多的游客。
4.为了培养学生识别古今地图,我特意准备了一张《张骞出使西域》的古地图和最新版的中国地图。
另外,要求学生在最新版中国地图上画丝绸之路的游览路线时,注意古今地名的对比。
5.为了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使得更多的同学愿参与到以后类似的活动中来,我在学生的表演和发言结束后,对所有参与的同学予以点名表扬,特别是一些幕后英雄,如课件的制作者、剧本的编写者等。
同时也要对课上踊跃回答问题的同学提出表扬。
6.为了将本节课的内容做一总结并升华,我设计了三道思考题供学生讨论。
ⅰ.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哪些可贵的精神呢?ⅱ.从楼兰古国的消亡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ⅲ.现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开发丝绸之路呢?通过第一题,可使学生感受到古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第二题可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第三题,让学生思考丝绸之路是否还能重现昔日的辉煌,在现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面前,应当如何开发丝绸之路,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师:2001年12月11日,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那就是中国在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后,终于正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也标志着中国的对外贸易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提起我国的对外贸易,可以说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王朝,在我国西北的沙漠戈壁中就曾经延伸着一条沟通当时东西方的重要商路——丝绸之路。
可能很多同学都是只闻其名,而对其详细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寻她辉煌的过去,并展望她美好的未来。
主持人: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首先给各位同学提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最早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吗?生齐答:张骞。
主持人:对,他奉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
(展示图片《张骞拜别汉武帝》)主持人: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打通了由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不,一支商队在出发前,还不忘来看望他这位老功臣。
第一幕(商队一行三人前往张骞家中探望)齐:拜见张大人。
张骞:快快请起,请问三位到寒舍有何贵干?大哥:我们是生意人,想到西域做生意,但我们对那边的情况一无所知。
听说您曾经两次出使西域,所以特地来拜访您,希望你为我们介绍一下。
张骞:好吧,请跟我来看这幅地图(指《张骞出使西域图》)。
你们先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了阳关和玉门关后,可以到达楼兰,这是一个重镇。
从楼兰继续西行,经过疏勒、龟兹,翻越葱岭后可以到达大宛,当地的汗血马是很有名的。
从大宛向西,还可以到达大月氏、安息等地。
大哥:谢谢您的介绍。
请问去西域可以骑马吗?张骞:最好骑骆驼。
沙漠干旱,骆驼适应那儿的气候,可以长时间不喝水,所以它们将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好伙伴。
大哥:那西域人喜欢咱们大汉的什么货物呢?张骞:丝绸,那里的人们对咱们精美的丝绸最感兴趣。
大哥:谢谢您的介绍。
我们明天将起程,就此告辞。
张骞:恕不远送。
主持人:在和张骞告别后,商队携带着大量的丝绸等货物登程了。
第二幕(商队出了玉门关,来到大戈壁上……)二哥:大哥,你看前面是不是一个城镇。
大哥:从地图看应该是楼兰,走,去看看。
(这时一位姑娘走过来)姑娘:请问三位是从那里来?三弟:我们从大汉来这里,一路很炎热,请问姑娘有水吗?姑娘:有啊!请进我家来。
三弟:谢谢你姑娘,你们楼兰有什么好玩、好看的地方吗?姑娘:在楼兰当然有好玩的地方啦!自从这条商路开通以后,来往的商队真是越来越多了!琵琶是我们这儿最著名的一种乐器,它是一种小型乐器,弹起来会发出动听的声音!三弟:为了谢谢你,这是我们大汉有名的丝绸,今日送给你。
姑娘:啊!以前就曾听说过中原的丝绸很好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谢谢你们,我可以用它做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了。
这是小女子的一点心意。
三弟:这都是什么。
姑娘:这些都是楼兰的一些土特产:有核桃,石榴,大葱和大蒜!三弟:我们要走了,后会有期。
姑娘:后会有期。
(商队一路上艰辛,在沙漠中看见一个骑骆驼的人)大哥:小兄弟,请问前面是什么地方。
小兄:前面不远就是大宛了,我是那里的人,不知您三位是哪里的人。
大哥:我们是大汉商人,一路又渴又饿,现在天快黑了,不知可否能在您家借宿一晚。
小兄:好啊,请跟我来。
(到小兄弟家后,我们吃晚饭)大哥:请问大宛有什么有名的特产呀?小兄:我们大宛有种汗血马,因为它流的汗是红色的很像血,所以叫它汗血马,它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耐力超群,是难得的好马!有机会我带你们去看看,让你们感受一下那风迟电掣的感觉!天色已晚,三位请睡吧。
(第二天,他送行时)三弟:这是我大汉有名的丝绸,今日送给你时我们一点心意。
小兄:这丝绸太漂亮啦,这是我们的特产有葡萄,葫萝卜。
请大家随便尝一尝!此外,这三杯酒就当做为三位饯行的酒,干。
三弟:这是什么酒,味道这么好,和中原的不一样。
小兄:这也是我们大宛特产的葡萄酒,因为我们盛产葡萄,所以葡萄酒自然就很美味了。
大哥:小兄弟多谢啦,后会有期。
小兄:后会有期。
主持人:来往频繁的商队使得原本荒凉的戈壁滩繁盛起来,也出现了许多绿洲,丝绸之路沿途一派热闹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东汉初年,匈奴再度控制了西域地区,丝绸之路被截断了。
在此情况下,有识之士纷纷致力于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控制,从而使丝绸之路早日畅通,班超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幕班超:我乃大汉使臣班超,奉命出使西域。
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鄯善。
(鄯善国)班超:去通禀一下你们的国王,就说汉朝派使者来访。
(门卫急急忙忙去禀告)鄯善王:何事如此匆忙。
门卫:报大王,汉朝使者已在门外。
鄯善王:赶快红毡铺地,出去迎接。
班超:(恭恭敬敬)大王好,我区区一个使者,怎麽能让大王亲自来迎接呢?鄯善王:您说得哪里话,您的到来真使我国蓬荜生辉呀!班超:大王过奖了。
鄯善王:来来来,赶快到殿中一叙。
班超:(随大王边走边聊)鄯善王:来人呀,给使者看座。
班超:(坐了下来),谢谢大王。
鄯善王:汉朝使者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想必已是饥饿劳累了吧。
(关心)来人呀,上好饭菜美酒招待来使,并让来使好好休息一天,明日再叙。
第二天班超:大王,您好(鞠躬)鄯善王:(微笑)不知来使是否休息好了?班超:承蒙大王关心,我休息得很好。
大王,我正好有一事要与大王商量。
鄯善王:有什麽事就说吧。
班超:是这样的,大王,我国的皇帝知道鄯善国经常受到匈奴的威胁,十分忧郁。
因此,我国大王很是心痛,他说:“我们国家能安居乐业,却不曾想到贵国的处境。
”所以我国大王特派我来跟大王说,如愿意同我国结盟,您将不必再担心匈奴的威胁。
鄯善王:若真能如此,我真是太高兴了。
来,贵使今天就与我同进午餐吧。
班超:且慢。
大王,这是我们的一点小礼物,请您笑纳。
鄯善王:来使果然想的周到。
班超:谢大王夸奖。
第三天门卫:报大王,匈奴使者来访鄯善王:快快有请。
匈奴使者:(坐到座位上,表现出狂妄的样子)大王这儿是不是有汉朝人呢?鄯善王:贵使何出此言呀!匈奴使者:倘若没来,门口的马匹、丝绸、礼品又是怎麽回事?鄯善王:贵使果然聪明(树大拇哥)。
匈奴使者:我说大王呀(套近乎),汉人没有一个好人,您怎麽相信他们呀。
鄯善王:真的吗?(疑惑)匈奴使者:大王呀,我骗您干吗。
汉人来访是想从中获取利益,联合贵国以及其周围国家,消灭我们,然后再逐一消灭,其中也有您呀。
现在如果您投靠了我们,汉朝没有办法,就会投降咱们,到时候,天下就是我们的。
鄯善王:(惊讶,哑口无言)第四天班超:通禀一声你们大王,班超求见。
门卫:报大王,班超求见。
鄯善王:不见。
门卫:班超先生,大王说不见。
班超:(疑惑,但不出声)回到住处。
班超:鄯善王有点不对劲呀?班超手下:是呀是呀,他都好几天不请咱们吃饭了,我们都饿了,他也不管咱们。
班超:他好像突然对咱们有了敌意。
班超随从:那天我去城外买东西,看到一个匈奴使者往宫殿方向走去。
班超:啊!原来是匈奴使者在捣鬼,看来咱们必须杀掉匈奴使者。
班超随从:您疯了,人家人多,咱们人少,要是真玩命,咱们白给。
班超:咱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当天晚上班超率人来到匈奴的营地,把匈奴使者杀死了。
)第五天班超:通禀一下你们的大王。
门卫:不见。
班超:我有要事求见。
门卫:报告大王,班超有要事求见。
鄯善王:叫他进来。
班超:大王您好,您与我去一趟匈奴的营地看一看。
鄯善王:为什麽要同你一块去呢?班超:您一去便知。
(到了匈奴的营地)鄯善王:(惊呆)他……班超:他已被我杀死,您的威胁、顾虑解除了。
我们并不是那种人,我们只想与贵国建立友好关系,抵御匈奴,别无他意。
鄯善王:汉使有勇有谋,经您这一说,我愿与汉友好相处,愿我们两国世代友好,共灭匈奴。
主持人:班超经营西域30年,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关系。
而且,他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把丝绸之路延伸到了遥远的欧洲。
从此,欧洲人才见到了“天下第一织物”——丝绸,所以他们称中国为“赛里斯”,意即“丝绸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