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学研合作实践及其借鉴意义

合集下载

国外官产学研合作典型案例比较分析及启示

国外官产学研合作典型案例比较分析及启示

活案例提醒我们 ,在应用拍卖 理论解决 实际问题的时候 ,必须重点考 虑拍卖实
张3 G牌 照 。 是 , 但 每位 竞 买 人 最 多 只
能获得 一张 3 G牌照 。 如何 吸引买家和 防 止合谋 ,也是德国的拍卖所面临的最大 问题。因为增价拍卖可能会在很大程度 上阻止潜在进入者参与竞价 。事实正是 如此 ,德 国只吸弓 到了 7位竞买人参 与 1 竞价 。 而且 , 卖伊始 , 出现 了合谋 的 拍 就 苗头 :竞 买人 M blo 向新 闻媒 体透 oi m C 露 : 即使 D b e( “ eil 另一 位竞买人 ) t 在竞
■■■-
市场经纬 ・A K T M R E
国外 官产 学 研 合 作 典 型 案例 比 较 分 析 及 启 示
文/ 许 强 葛 丽敏
的预算 资金 , 并将其技术开发成果的用户范围从 原先 的 MC C集
团旗下 的企业扩大到该地 区的所有 3 个会员企业 。 当地政府 1 在
官产学研合作是指通过将政府 、 国内外高校 、 企业 、 国内外 研究所的力量联合起来 , 自发挥优势 , 各 有效地利用 资源 , 以完 成某一共同的 目标。它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制度安排和科技
M R E 市场经纬 ■■■一 A K T・
奥地利 能力 中心 的评选是要 通过严 格 的招标 竞争过 程的 , 以保证决策过程 的透 明和公正 。中心以有限责任公 司的形式进
订合 同。 作研究 中心设有董事会 , 该 中心 的最高领 导机构 , 合 是 负责 中心 的政策制定 、 研究方 向和财务 预算 。 其下设有执行委员

国外官产学研合作典型案例
1 .西班 牙伊克兰研 究 中心 (K R A 。 I E L N) 伊克 兰研究 中心

美国推动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推动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启示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年第 期

美国推动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启示
何昭瑾 杨艳梅
北京市海淀区委党校北京
当前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产学研合作已成为高新技术领域创 新的主流模式成为打通创新链条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的关键环节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 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在推动产学研合 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对我国推动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第 一 阶 段 起 步 阶 段 美国产学研合作的起步阶段是 世纪早期 至 世纪初期 世纪 早 期 美 国 产 学 研 合 作
基 金 项 目 北 京 市 社 科 基 金 研 究 项 目 中 关 村 政 产 学 研 协 同 创 新 机 制 研 究 立 项 编 号 #$%&%'())* 成果延伸内容
二 第 二 阶 段 发 展 阶 段 美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阶段是 $% 世纪初期 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美国政府看到了产学研合作的优势$采取措施推 动产学研合作在 $% 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得到了发展! 这一时期的特点体现在&一是大 学% 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意愿逐步加强' 二是由于受到二战的影响$合作的范围逐步从农 业%机械工业拓展到军事和国家安全领域'三是 合作的方式也有所变化$从大学%科研机构科技 服务%咨询扩大到直接承担政府项目或者成立公 司等'四是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政府部 门为了加强管理$ 先后组建了国家国防委员会% 科学研究发展局等管理机构$加强大学%科研机 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合作方共同完成多项 国家重大军事研究课题! 三 第 三 阶 段 成 熟 阶 段 美 国 产 学 研 合 作 于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至 $% 世纪 &% 年代进入了成熟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美国政府以及部分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更 加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 为此$政府部门通 过出台科技政策% 加强立法和加大投入等措施$ 促使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同时$这 一阶段的合作范围更加地广泛$已从农业%工业% 军事等领域逐步转向通信%新材料%航天%电子% 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 美国国会于 '()% 年设立 了(国家科学基金)$这标志着美国开始从国家层 面推动产学研的发展! 而 *()* 年斯坦福大学科 学园的创建极大地推动了美国产学研合作达到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指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发展。

这种合作模式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动力。

对于我国,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首先,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加速技术转移和产业化过程。

国外许多成功的产学研合作案例表明,通过企业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科研成果能够更快地转化为实际应用和商业化产品。

例如,美国的硅谷地区就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建立更紧密的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产学研合作中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通过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能够吸引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研究人才,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产学研合作还能促进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人员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我国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加强企业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

再次,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在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通常会建立共享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机制,共同推动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这种开放的合作模式有助于促进科学研究的交叉和融合,加快科研进展和创新成果的应用。

我国可以借鉴这种模式,通过建立共享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机制,加强科学研究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快速应用和推广。

最后,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经济竞争力。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经济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1. 引言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种教育模式将学校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获得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概念、意义以及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

2.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概念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将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有效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

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需求,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3.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义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3.1 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进行实践,接触实际问题,并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不仅具备理论知识,还能够应对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2 创新能力的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前沿的科技信息和创新思维,学习到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这种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3.3 就业竞争力的增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实际项目,在完成学业后,他们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项目的成果。

这种实践经验和项目成果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4. 案例分析下面将介绍几个成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案例:4.1 企业聘请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研究某大型科技公司与当地大学合作,在公司内部设立了一个创新项目研究团队。

每年,该公司聘请数十名学生加入研究团队,参与公司的实际项目,与公司的员工一起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

这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使学生能够在企业的真实场景中进行研究和实践,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产学研”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产学研”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总结词
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产学研合作中的 难点之一,涉及到技术转让、专利申 请等方面的纠纷。
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产学研合作 各方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 度,明确各方权益,同时加强知识产 权保护意识,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人才流动问题
总结词
人才流动问题是产学研合作中不可避 免的问题之一,涉及到人才流失、人 才引进等方面。
案例二:华为与高校的合作
华为与高校合作,共同开展产 学研项目,旨在推动技术创新 和人才培养。
华为为高校提供先进的研发设 备和实验室,支持高校开展科 研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合作,华为与高校共同培 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产业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案例三:腾讯与高校的合作
01
腾讯与高校合作,共同开展产学研项目,旨在推动技术创新 和人才培养。
05
产学研合作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资金问题
总结词
资金问题是产学研合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缺乏资金支持可能导致项目无法顺利实施。
详细描述
资金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经费不足、企业投入有限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 取政府资助、企业投资、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筹集资
金。
知识产权问题
详细描述
特斯拉与斯坦福大学在电动汽车技术、能源存储等领域展开合作。斯坦福大学为特斯拉提供科研支持,将最新的 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通过这一合作,特斯拉得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04
产学研合作模式与策略
产学研合作模式
80%
校企合作模式
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实现资源 共享和优势互补。
产学研合作未来发展方向

产学研实践经验报告

产学研实践经验报告

产学研实践经验报告一、实践背景与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产学研合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二、实践目标与内容本次实践的目标是:1. 深化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3. 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4. 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为实现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实践内容:1. 针对产业现状和需求进行调研;2. 分析调研结果,确定研究方向;3. 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4.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实践方法与过程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与过程:1. 文献回顾: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2. 实地调研:深入企业、科研机构进行调研,了解实际需求和问题;3. 实验设计: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4. 数据采集与分析:收集实验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5. 结果总结与反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反馈给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

四、实践成果与结论通过本次实践,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深入了解了产业现状和需求,为研究方向提供了依据;2. 设计了一套有效的实验方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3. 发现了一些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参考;4. 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实践成果。

结论:本次实践深化了我们对产业发展的认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了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有效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信息不对称、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五、实践反思与展望在本次实践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首先,我们认识到了信息共享和沟通的重要性,只有充分了解各方需求和资源状况,才能更好地实现合作共赢。

其次,我们发现了一些产学研合作中的难点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分配等,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案。

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与经验以IUCRC模式为例

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与经验以IUCRC模式为例

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与经验以IUCRC模式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建设与经验,并以美国工业与大学合作研究中心(IUCRC)模式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和科技的领先者,其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文章首先将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将介绍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分析IUCRC模式的特点和运行机制,包括其组织架构、合作模式、资金来源、项目管理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将揭示IUCRC 模式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建设与经验,也为我国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IUCRC模式的起源与发展IUCRC(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模式,即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当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美国政府和产业界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学术界或产业界单打独斗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科技创新需求。

因此,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IUCRC应运而生。

IUCRC模式的初衷是通过建立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促进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在这一模式下,学术界和产业界可以共同设立研究项目,共享研究设施和人才资源,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同时,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通过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健康发展。

国外实践教学现状(3篇)

国外实践教学现状(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践教学还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将从国外实践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国外实践教学现状1. 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国外发达国家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较为完善的体系。

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这种体系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与课程紧密融合国外大学实践教学与课程紧密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例如,美国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国外发达国家实践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这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4. 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国外发达国家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企业合作等。

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国外发达国家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科学,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有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国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虽然国外发达国家实践教学与课程紧密融合,但仍存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的现象。

部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国外发达国家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设施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这限制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影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虽然国外发达国家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较为科学,但仍存在一定不足。

部分评价指标过于单一,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在国外的发展(3篇)

实践教学在国外的发展(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近年来,实践教学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文将探讨实践教学在国外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二、实践教学在国外的发展历程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实践教学在国外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当时,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逐渐从学术研究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这一时期,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以实习、实验、实训等方式进行。

2.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践教学在欧美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这一时期,实践教学开始从单一学科领域扩展到多个学科领域,涉及工程、医学、法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

同时,实践教学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如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工作坊等。

3. 20世纪80年代至今:进入20世纪80年代,实践教学在国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逐渐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此外,实践教学与产业界的合作日益紧密,为企业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三、实践教学在国外的发展特点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国外高等教育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将其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国外高等教育在实践教学形式上不断创新,如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工作坊、实习、实训等。

这些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实践教学与产业界紧密合作:国外高等教育注重与产业界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这种合作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国外高等教育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体系,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1. 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而为了推动自身的创新,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探索各种新的合作模式。

其中,产学研合作就成为了一种常见且非常有效的方式。

本文旨在对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用在我国的可行性和价值。

2.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相比于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完善和成熟的体系。

其中比较典型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前沿科技研究联盟前沿科技研究联盟是一种由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共同组建,共同承担前沿科技研究的特殊形式。

这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主要是以研发为中心,通过知识和科技的共享,推动产业技术的改进。

(2)大学研究中心和研究团队在国外,大学研究中心和研究团队也是产学研合作的常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与大学签订协议。

大学在技术研发方面提供支持,企业在提出实际问题方面提供支持。

这种模式通常是以企业-sponsored research的形式实现的。

(3)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是另一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在美国、荷兰等国家比较常见。

技术转移中心主要是推动公司与研究机构之间的技术转移,帮助公司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

它通常会同时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

3.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远远地滞后。

我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虽然科研能力很强,但是跟企业之间的合作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国外的产学研模式中寻找一些启示。

(1)强化合作意识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打破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壁垒。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合作机制,加强双方的合作。

(2)鼓励产学研深度合作我们需要鼓励和推动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

有了这样的合作,企业就可以更好地享受到高校与研究所的科研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创新。

产学研合作的路径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的路径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的路径与实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

同时,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产学研合作也成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路径、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产学研合作的路径(一)政策激励政策激励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一环。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来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机构之间开展合作,比如政策支持、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政策激励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二)技术需求产学研合作的另一条重要路径是技术需求。

产学研合作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毕竟企业和高校的资源在技术层面上是有差异的。

企业在商业上的运营需要一些快速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而高校或科研机构则在理论领域拥有更为深厚的资源。

因此,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得到高校或科研机构提供的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从而加快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三)人才互通人才互通是产学研合作路径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校拥有大量的高端人才,而企业则需要这些高端人才来加速企业创新发展。

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享受到高校的人才优势,同时高校的人才也可以在企业中得到更好的实践。

二、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产学研合作的实践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实施。

以下是几个实践案例。

(一)上海宝钢钢铁技术昌峰有限公司宝钢昌峰是中国钢铁企业,也是上海宝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为了推动自身的技术创新,在2015年,宝钢昌峰与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合作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一个服务于钢铁产业的创新平台。

该平台吸纳了多家产、学、研机构加入,形成集协同、开放、共享、互惠、考量于一体的产学研联盟和技术中心,从而实现了钢铁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提升的目标。

(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作为我国的大型科技企业,深度参与了国内外的产学研合作,实现了跨领域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跨文化合作、跨国合作等多项成果。

公司内部建立了一个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以全面地推进产学研产品的转化和落地。

日本产学研状况及启示

日本产学研状况及启示

日本产学研状况及启示日本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发展及启示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其产学研合作模式更是备受瞩目。

产学研合作是指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跨界合作,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和知识,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典范意义,其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日本政府实施了技术振兴计划,以加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此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产学研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

198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政策和措施,如设立科学技术振兴机构(STRI)和青年研究员奖励计划等,为产学研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产学合作研究、产学合资研究、技术指导、技术转移、专利许可、人才交流等。

产学研合作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新能源等。

在这些领域中,产学研合作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有着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学研密切合作:日本的产学研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合作关系,而是在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建立了密切、紧密的合作关系。

产业界提供资金和市场需求,学术界提供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研究机构提供创新平台和技术转移支持,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的产学研生态链。

2. 创新孵化环境:日本政府鼓励产学研合作,积极构建创新孵化环境,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在课题研究、技术转化、风险投资等方面给予了多方面的扶持,大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创业热情。

3. 产学研成果共享: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非常注重成果的共享和推广。

产学研之间签订合作协议后,双方都能分享合作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技术的快速传播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发展路径探讨

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发展路径探讨

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发展路径探讨一、引言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其目的在于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产学研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方面也越来越重视,这种模式的重视对于提升中国的科技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实践和发展的角度探讨产学研合作,分析各种可行的实践路径,以及探索未来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方向。

二、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路径1. 科技创新平台在产学研合作中,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在这个平台上,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可以进行交流并分享科研成果,共同开展研究和开发新产品。

对于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来说,科技创新平台是非常可行的实践途径,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来完成技术转移和商业化应用,为科学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机会。

2. 国际合作产学研合作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

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和发展产学研合作,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例如,欧盟的“研究和创新框架计划”(FP7)旨在加强欧洲的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竞争力,通过构建一个跨国的合作平台来推动和加强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中国也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与国际机构和企业的联系和交流,在国际上推动和发展产学研合作。

3. 加强产学研之间的交流沟通交流沟通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分享,推动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因此,加强交流沟通是推动产学研合作实践的关键。

三、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路径1. 建立双向沟通的机制产学研合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之间能否建立起双向沟通的机制。

在这个机制下,双方可以交流和分享科学研究成果,并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

在建立机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双方的需求和利益,以及实践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实现人才流动人才流动对于产学研合作的成功非常重要。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

而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也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三方联合开展科技研发、技术转移、实习实训等活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结合企业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实训,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增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能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学校可以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引入课程教学内容,使教学更贴近市场需求;企业可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科研院所可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社会影响力。

3.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科研项目,能够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水平。

学生通过实习实训,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企业合作资源有限目前一些企业对于参与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积极性不够高,合作资源有限。

一方面是企业可能没有意识到合作对于企业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是一些企业可能缺乏与高校合作的相关经验,担心合作风险。

2.学校专业与企业需求脱节一些高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脱离了市场需求,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

由于产学研合作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配合,这种脱节导致了双方合作的障碍。

3.缺乏长期合作机制目前产学研合作往往只停留在临时项目合作的层面,缺乏长期合作机制。

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国外(3篇)

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国外(3篇)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国外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特点及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通过对国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其特点及启示,为我国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二、国外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1. 美国美国高校实践教学模式以项目式教学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

教师通过设计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美国高校还注重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2. 英国英国高校实践教学模式以产学研结合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企业项目,积累实践经验。

英国高校还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举办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领导力。

3. 德国德国高校实践教学模式以双元制教育为主,即学生在校期间交替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

这种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德国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国外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1.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国外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通过设计项目、提供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注重产学研结合国外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与企业、行业合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产学研结合,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国外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领导力等综合素质。

2023年产学研合作工作总结

2023年产学研合作工作总结

2023年产学研合作工作总结2023年产学研合作工作总结1产学研合作是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对我们手牌这样一个处于发展期的企业,产学研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的发展更加说明只有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实行拿来消化,企业才能持续快速发展。

一、产学研合作概况公司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展开了广泛的技术合作,现已与太原科技大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聘请资深教授、专家为公司技术顾问,参与公司科研技术项目的论证和景仰谋划,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另外,与美国IR公司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

二、通过产学研合作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情况产学研合作的关键是成果转化。

公司在与高校技术合作上取得一定的成绩,起共申报专利10件,已授权9件。

三、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情况公司与太原科技大学共建成立太原科大浙江手牌起重机械联合研究开发中心,由公司技术人员和太原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教授、专家组成,工作中带内是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

中心每年参与技术项目4只以上。

四、通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训,培养情况太原科技大学是国内机电名校,在起重机械领域具有权威地位,我们在合作中同样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每年组织有关学术、技术交流。

现在校委托培养起重机械专业人才1名。

总之,手牌在产学研合作中找准了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手牌的自主创新加快了步伐,大大增强公司的技术实力,确保开发的新产品科技含量高、技术性能新颖,促进公司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ОО九年四月三十日2023年产学研合作工作总结2一产学研合作的意义职业技术教育最基本特征是:职业性与技术性。

职业教育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基础教育的显著区别和特定的指向性:承载提高人们基本素质的教育功能,承担社会广泛就业的职业技能培养职责。

它的培养对象指向人,培养主体指向学校,培养目标指向企业(岗位)。

它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

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与实践第一章:绪论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导,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合作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不断重视,产学研合作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旨在探究这种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与实践。

第二章: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发展历程产学研合作模式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国防基础研究计划”,旨在提高国家的战略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随后,美国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实践应用。

这种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也为高校提供了实践教学和科研经费的来源。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则始于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高校改革和转型的推进,这种合作模式逐渐发展壮大。

第三章: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模式类型与特点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产学研共建研究室、科技专业委员会、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合作模式,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产学研共建研究室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科技专业委员会可以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跨越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加强了双方的联系与合作。

尤其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集聚产业链上的各种资源,形成生态系统式的创新模式,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第四章: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端人才和创新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加。

产学研合作模式就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合作模式。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领域,产学研合作模式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大数据为例,企业可以通过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获得更多的数据资源和算法开发能力,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在软件开发、产品研发、技术转移等领域,产学研合作模式也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引言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科研、技术开发和创新等活动的合作模式。

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从国外的角度来分析产学研合作模式,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1.1. 美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美国是世界上产学研合作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在美国,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非常密切,双方经常共同申请科研项目和联合创办研究实验室。

美国的大学还设有科技园区,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和科研设备。

此外,美国的大学还鼓励教师与企业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1.2. 德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德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中小企业为主导,通过合作研发、联合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式促进产学研合作。

德国的大学非常开放,愿意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德国政府还设立了一些研究基金,支持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项目。

此外,德国政府鼓励大学教师兼职企业的科研顾问,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

2.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借鉴意义2.1. 推动科技创新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

产学研合作能够整合产业界和学术界的资源,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国外,企业与大学紧密合作,实现了从科研到产业化的快速转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2. 培养人才产学研合作模式还能够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需求,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模式能够使教育与就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3. 促进经济发展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能够获取到前沿的科技成果和知识资源,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结论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促进科技创新、培养人才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产学研合作实践及其借鉴意义1.美国“科技中心计划”科技中心(STC)计划是1987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推出的一项科研计划,其目的是长期稳定地资助能将研究、教育和知识转移活动集成为一体的、以大学为基地的研究中心。

在传统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是以资助个人研究者作为资助基础性研究的主要手段。

正如1996年NSF将该计划称为“集成合作伙伴计划”(Integrative Partnerships Program)那样,这个计划的目标不是由一所大学组建研究中心,而是由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的多所大学共同组建研究中心;不仅由大学参与研究中心的活动,而且由大学、非营利机构、企业界和国家实验室共同合作开展研究中心的各项工作。

这项计划不仅开创了许多新的科研领域,取得了不少原始性的创新成果,而且在各大学、各学科之间,各研究所之间,甚至于社会各界(包括产业界在内)之间架起了桥梁,初步实现了“集成创新”的目标。

科技中心计划主要设置有资格申请、竞标、评估、淘汰等环节,国家科学基金会对科技中心采取了“严进严出”、“宁缺毋滥”的管理原则。

资格申请科技中心项目可由多个单位合作申请,但是其牵头单位必须是从事重要研究工作、具有学位授予资格的美国大学机构。

其它机构可以作为合作伙伴共同申请项目,但它们不能作为牵头单位。

一个科技中心一般由3—4所大学合作经营,还有企业和科研院所作为合作伙伴与其合作。

并规定科技中心的“合作伙伴单位”是指一个向科技中心的智力资源进行投入的机构或组织,这种投入是以财政上的承诺为依据的。

这表明合作伙伴单位将实质上参与该中心的研究、教育和成果化的各项活动。

竞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是通过公开竞标来遴选科技中心的承办单位。

在预算部分,国家科学基金会对申请单位的配套资金有特别严格的要求。

它要求参加科技中心竞标的单位必须有占预算总额的30%的配套经费,而且要求不多不少正好30%。

凡超过和不足这个比例的申请均被认为不合格而不加评审即行退回。

这些配套经费可以来自任何非联邦政府的财源,但牵头单位必须证明这些经费的确已经落实。

评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评审科技中心项目申请时,除采用一般项目的专家评审方法外,还特别强调以下三点:(1)该科技中心模式对研究、教育和知识转让的价值;(2)该科技中心成果化的特征:(3)领先地位、管理计划、单位的支持程度和预算,尤其是配套经费。

科技中心项目评审过程并不局限于会议室,评审期间专家小组还要深入现场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

淘汰和毕业科技中心并非终身制。

如果正在运行的一个科技中心没有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评审,那么它就会被“淘汰”。

即使通过了评审的中心,在一定时间(一般为10年)后,这些中心也将“毕业”,即不再能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技中心计划资助。

已批准成立的36个科技中心中有23家已经“毕业”,它们的“学历”一般是十一年。

不过不是所有科技中心都能顺利“毕业”的。

截止2002年,已有两个科技中心因评审不合格而遭“淘汰出局”,被迫中途关门。

能顺利取得“毕业证书”的科技中心,由于在“毕业”时一般己拥有一支兵强马壮的研究队伍和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因此,他们完全有竞争能力去申请其它的科研经费,完成可以在竞争环境下进入良性循环,走上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2.英国系列“合作伙伴计划”英国政府从1975年开始,开始采取措施加强科学和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先后实施了旨在鼓励科技界与产业部门合作的一系列计划。

它们分别是:“联系计划”(Link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cheme);“教研公司计划”(Teaching Company Scheme)和“院校与企业界的合作伙伴计划”(College—business Partner-ships Scheme),这两个计划于2003年合并成“知识转移合作伙伴计划”(Knowledge Transfer Partnerships Scheme);“法拉第合作伙伴倡议”(Faraday Partnerships Initia-tire)。

(1)“联系计划”(Link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cheme)联系计划始于1986年,是英国首相直属的科学技术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持的。

该计划是英国政府促进科学界和企业界在产品预研阶段合作的主要措施,它通过政府的研发基金来调节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行为。

联系计划的执行过程大致为:每个年度,首先由政府的各个部(Departments)或研究理事会(Research Councils)各自召集一批专家,列出一批本部门管辖范围内拟重点发展的科研领域及其发展规划(Programmes)。

各部或研究理事会为自己开列的科研规划配备科研基金。

然后,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联合向相关部或理事会提出项目(Proiect)申请,在一个规划(Programme)下可以支持多个项目(Projects)。

联系计划的一个关键做法是:项目申请主体必须至少包含一个科研机构和一个企业,这样就保证了科研机构和企业必须合作才能申请到基金资助。

各个部根据项目申请主体的科研开发实力来决定是否给予资助,资助的年限为2~3年,资助强度最高可达到项目总预算的50%,剩下的余额由企业提供。

获得资助的一个先决条件是项目申请主体之间必须预先签订一项协议,规定好工作的分配细节,以及科研成果的归属,以免将来发生法律纠纷。

按照惯例,提供资助的政府部门不要求拥有开发成果的知识产权。

联系汁划迄今已不间断地执行了接近20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3年9月,英国政府邀请一个独立小组对联系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了评审。

该小组的评审总体结论是:“联系计划已产生了足够的科学与经济收益,应被认为绩效良好。

联系计划仍然值得成为政府为促进创新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因此,联系计划有望在将来得到继续执行,不过在具体措施上会有所改进。

(2)“知识转移合作伙伴计划”(Knowledge Transfer Partnerships Scheme)“知识转移合作伙伴计划”(Knowledge Transfer Partner-ships Scheme,简称KTP)是英国贸易与工业部(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从2003年夏季开始设立的,它是由“教研公司计划”(Teaching Company Scheme,简称TCS)和“院校与企业界的合作伙伴计划”(College-business Partner-ships Scheme,简称CBP)合并而来。

TCS是英国贸易与工业部于1975年设立的,旨在使企业界能够充分利用知识库单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使研究生能够获得良好的训练和开发机会。

TCS计划的执行初期,知识库单位仅限于高校,从1997年开始知识库单位扩大到包括研究机构。

CBP计划是从1996年开始试运行的,其基本原则与TCS计划相同,不过CBP计划中的知识库单位是继续教育机构。

由于KTP计划现在已经取代了TCS计划和CBP计划,而且三者的基本原则相同,故下面仅介绍KTP计划。

KTP计划涉及三个方面:企业、知识库单位(高校,研究所,或继续教育机构)和KTP联系人。

首先,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作出战略性的技术决策,如果企业自身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不足,企业可向当地的KTP协调机构咨询哪些大学、研究所、或继续教育机构具有所需要的专家和技术成果;然后,企业与所选中的知识库单位协商,对共同开发项目的目标以及一些细节达成协议,并最终形成KTP项目资助申请书,提交贸易与工业部的KTP办公室批准。

每个KTP项目可以招收一个或多个KTP联系人(KTP associates),一般情况下,KTP联系人是知识库单位的研究生。

KTP联系人与知识库单位签订劳动协议,但却在企业工作。

知识库单位派出导师经常性地到企业指导KTP联系人的研发工作,而KTP联系人则负责将知识库单位的成果转移到企业。

政府对KTP项目进行部分资助,资助年限为1~3年,剩下的余额必须由企业提供。

(3)“法拉第合作伙伴倡议”(Faraday Partnerships Initia-tire)“联系计划”和“知识转移合作伙伴计划”是政府组织和实施的,而“法拉第合作伙伴倡议”则是由民间组织推动的。

法拉第合作伙伴倡议成立于1997年,其宗旨在于将各个企业、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资源联合起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问的交流与合作,以提高英国工业的竞争力和科研的水平。

该倡议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法拉第的名字命名,因为法拉第既是优秀的科学家又是优秀的工程师。

法拉第合作伙伴倡议虽然是民间组织,但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支持。

“法拉第合作伙伴倡议”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发起者首先在不同的行业建立多个行业法拉第联盟,现在已经建有24个行业法拉第联盟。

然后,属于相关行业的企业、科研机构可以申请加入联盟。

联盟的成员承担一定的义务,如交纳会费,也享有一定的权利,例如参与联盟组织的各种会议、展览、培训和合作科研。

联盟聘请一些资深专家作为“技术翻译者”(Technology Translator),他们能够发现企业的需求,并将科研单位和企业联系起来。

行业法拉第联盟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3.日本法案、制度、中介并举日本的产学研合作被称为“产学官”合作,一字之差道出了日本产学合作的官方主导实质和特征。

日本很早就认识到推进产学联合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课题,伴随着向知识密集型经济的转型,理论界又赋予产学联合以新的含义:即通过创设新的企业和新的产业,打破经济低迷状态,创造就业机会,而大学在传统的教育和研究职能之外又被赋予了技术转让这一新的使命。

首先,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促进大学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产学研的合作,l986年,日本制定了《研究交流促进法》。

l998年4月、5月,国会分别通过了促进大学技术研究成果向民营企业转让的相关法律《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和《研究交流促进法》的部分修正案,均于该年5月实施。

根据《研究交流促进法》的部分修正案的规定,民间企业在国立大学及国立试验研究等所在土地《均为国有土地)上建立共同研究设施,其土地使用费给予优惠。

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为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完善与产、学、研合作相关的制度与体制。

l981年,日本科技厅和通产省分别确立了官、产、学三位一体的以人为中心的流动科研体制。

学术振兴会是日本学术振兴事业的中心实施机构,其工作内容之一是促进大学的学术研究和社会的合作与联合。

l982年,日本学术振兴会成立了“综合研究联络会议”和“研究开发专门委员会”,以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的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