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三版课程设计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三版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高电压试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内容2.1 选题背景随着电力设备的不断更新和电力系统的发展,高电压技术越来越重要。
高电压试验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分析和实践,加深学生对高电压试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组织形式本课程设计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每个小组将由4-5人组成,每人担任不同的角色。
小组成员将协作完成不同的实验任务,并撰写实验报告。
2.3 实验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1 模拟高电压绝缘试验本项实验将采用模拟高电压试验设备进行,通过调整模拟高压源参数及样品位置等参数,模拟实际高压绝缘试验的不同情况,探究绝缘试验技术,并分析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3.2 直流高电压试验本项实验通过直流高压试验设备进行,对试验样品的绝缘强度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
2.3.3 交流高电压试验本项实验通过交流高压试验设备进行,对试验样品的绝缘强度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
2.3.4 高电压绝缘材料性能测试本项实验将测试不同绝缘材料在高电压下的质量情况,以及材料在高压下的耐受性和稳定性。
3. 实验流程设计3.1 实验准备在每项实验开始前,需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检查需要使用的试验设备是否正常,排除可能出现的问题。
3.2 实验操作在每项实验进行时,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合理安排时间。
实验操作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3.3 实验记录和报告每项实验进行完毕后,小组成员需进行实验记录和论文撰写。
撰写实验报告时,需准确地记录所使用的试验设备和条件,并详细陈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同时,需总结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案
院系:电力工程系
教研室: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教研室教师: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要点
结合图7-4-1逐步的求解得到2点的不同时刻的电压,将其电压叠加得到最终的电压值的表达式。
2.分析Z1,Z2不同大小的情况下的2点的电压波形和最大的上升速率
章节7.绕组和线路中的波过程7.9单相
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
1.绕组等效电路的建立
2.初始电位分布
1)结合边界条件,得到末端开路和短路情况下的初始电位分布,可参看图7-9-3,注意两者的差别
2)入口电容的概念
3.绕组中的稳态电位分布和振荡过程
1)最大电位包络线的概念和求解方式
2)最大电位包络线的近似求解
4.改善绕组中电位分布的措施
1)补偿对地电容
2)增大纵向电容
授课内容要点(以2学时为单元)。
高电压技术 教案
第一节 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
(四)电极表面电离
➢逸出功: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需要一定的能量,称为逸出功
金属
铝 (Al ) 银 (Ag)
逸出功 (eV)
1.8 3.1
金属
铁 (Fe) 铜 (Cu)
逸出功 (eV)
3.9 3.9
金属 逸出功 (eV)
氧化铜 (CuO)
5.3
铯 (Cs)
0.7
n n0ex na n0ead
新增加的电子数或离子数
n0
n
x
d
n n n n (ead 1)
a
0
0
na dx
等号两侧乘以电子电荷qe 即成为电流关系式
na n0ead
I I0ead
(2)光电子发射:高能辐射线照射阴极时,会引起光电子发射, 其条件是光子的能量应大于金属的逸出功。
南理工2011
第一节 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
(3)热电子发射:金属中的电子在高温下能获得足够的动能
而从金属表面逸出,称为热电子发射。在许多电子器件中常 利用加热阴极来实现电子发射。
(4)强场发射(冷发射):当阴极表面附近空间存在很强
•迁移率:带电离子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将沿着电场方向漂
移,其速度v与场强E成正比,其比例系数k=v/E,称为迁移
率,它表示该带电粒子在单位场强(1V/m)下沿电场方向 的漂移速度。
•电子更易被加速:由于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比离子
大得多,而电子的质量比离子小得多,更易加速,所以电子 的迁移率远大于离子。
南理工2011
第一节 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
➢ 碰撞电离的最小距离:电子为造成碰撞电离而必须飞越的
最小距离
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Power World/Simulator(13.0版) 开式电力网(放射式)防雷仿真设计所在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xx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xx班学生xx学生学号20113008xxx同组队员xxx指导教师x丹提交日期2013 年12 月xx 日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评阅表学生xx 学生学号20113008xx同组队员xx 专业班级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争先班题目名称基于Power World/Simulator(13.0版)开式电力网(放射式)防雷仿真设计目录一、设计背景 (1)二、设计要求 (1)三、设计指标及参数 (2)四、设计容4.1-正常运行 (6)4.2-发电机2跳闸 (7)4.3-主变压器2跳闸 (7)4.4-输电线路6跳闸 (7)4.5-3KV母线负荷跳闸 (8)4.6-潮流分布 (9)4.7-短路电流计算 (9)五、防雷设计 (12)六、总结(感想与心得) (14)一、设计背景Power World程序是一个大型的电力系统可视化规划、分析与运行控制程序,其设计界面友好,并有高度的交互性。
该程序能够进行专业性的大型工程实践分析,并且由于其良好的交互性和可视化功能,它还可以用于向非专业人员生动逼真地解释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
它能够有效地计算高达10,0000个节点的电力系统,因此当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潮流分析包时,实用性非常强大。
Power World程序有2种操作模式:编辑模式和运行模式。
编辑模式用来创建新模型或修改己存在的工程;而运行模式则用来模拟演示实际系统。
通过点击程序栏的编辑MODE(编辑模式)和RUN MODE(运行模式)按钮,可在两者之间随意切换。
下面从基本功能和高级功能两部分说明Power World V13.0版的使用方法。
1、再次学习、巩固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负荷的功能和特点。
2、学习Power World/Simulator(13.0版)软件的使用。
大学高电压技术教案
大学高电压技术教案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高电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高电压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打好高电压技术领域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 高电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高电压技术的常用设备和测量方法3. 高电压绝缘技术4. 高电压场强计算与控制5. 高电压电气设备的保护与维护6. 雷电和过电压的防护7. 最新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8. 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和项目设计等的撰写能力三、教学方法1. 理论课讲授2. 实验教学3. 学生讨论4. 学术论文撰写四、教学资源1. 课本:《高电压技术》,曾中玉等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 视频资源:国内外优秀高电压技术教授或工程师的讲座、课程视频3. 论文资源:近年来国内外高水平期刊所发表的高电压技术相关论文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高电压技术基础知识介绍,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电场和电势的概念,电荷的作用和电场的规律。
2. 第二周:高电压技术常用设备介绍,充电式高压发生器、直接式高压发生器、高压输出变压器、高压电容器、高压开关等。
3. 第三周:高电压技术的测量方法,高压数字示波器、光纤光栅、磁光器等,以及高电压现场检测的注意事项。
4. 第四周:高电压绝缘技术,绝缘材料的特性、应用以及绝缘材料的机理和分类等。
5. 第五周:高电压场强计算与控制,工业用场强计算和控制、高电压实验室场强计算和控制、场强控制技术等。
6. 第六周:高电压电气设备的保护与维护,高电压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维护保养技术、对设备进行的测试方法等7. 第七周:雷电和过电压的防护,了解防雷装置、防雷构造原理,以及如何进行过电压防护等相关内容。
8. 第八周:最新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如高电压捕捉技术、高电压输电线路技术、高电压测量技术等。
9. 第九周:课堂讨论阶段,讨论高电压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高电压技术教案
高电压技术教案教案标题:高电压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高电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高电压技术的应用领域和相关设备。
3. 学会高电压技术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高电压技术的概述a. 高电压的定义和特点b. 高电压技术的应用领域2. 高电压发生器a. 高压直流发生器的原理和结构b. 高压交流发生器的原理和结构3. 高电压绝缘技术a. 绝缘材料的特性和分类b. 高电压绝缘技术的原理和方法4. 高电压安全操作a. 高电压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b. 高电压设备的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高电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高电压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高电压技术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方法展开讨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高电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资源:1. 高电压实验设备:高压直流发生器、高压交流发生器等。
2. 实验材料:绝缘材料、安全防护用具等。
3. 多媒体教学资源:PPT、视频等。
评估方式:1. 实验报告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课堂讨论评估: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评估其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小组项目评估: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高电压技术相关的小组项目,并进行评估。
教学建议:1. 强调高电压技术的安全性,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规范和防护措施。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高电压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和挑战。
以上是针对高电压技术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90分钟《高电压技术》课堂设计(王仲)
90分钟《高电压技术》课堂设计(王仲)——气体放电理论教学目的和意义: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二级学科中,气体放电理论是最基本的理论之一,至始至终贯穿气体绝缘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
通过本堂课学习,学生应了解气体在高电压或强电场的作用下逐步由电介质演变成导体的物理过程以及理解汤逊理论和巴申定律。
教学内容:1、气体电介质的概念、种类及其在高电压工程的应用2、气体放电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3、气体中带电粒子的产生、运动和消失4、低气压下均匀电场自持放电的汤逊理论和巴申定律教学重难点:1、气体中带电粒子产生、运动和消失分别具有哪些途径2、汤逊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与巴申定律的关系3、自持放电和非自持放电的概念及其区别4、电子崩、α过程、β过程、γ过程的概念及其区别教材:赵智大,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3.推荐参考文献:杨津基, 气体放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梁曦东等, 高电压工程(第二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开场白:这堂课讲气体放电理论。
16:00-16:03:互动三分钟时间,请大家思考生产生活、实验研究、工程应用或自然界中存在哪些气体放电现象。
16:03-16:05: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请主动踊跃发言。
16:05-16:20:给出并讲解几种典型的气体放电现象,如下幅PPT所示。
(通过列举具体的气体放电图片和视频使学生对气体放电有直观的认识、穿插尼古拉·特斯拉Wardenclyffe Tower讲天才科学家特斯拉的事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简述这几种气体放电的作用或危害引入这堂课的讲授内容主题:气体放电理论)16:20-16:30:讲授内容——气体电介质的概念、种类及其在高电压工程的应用1、互动一分钟时间:请大家思考在高电压工程中哪种气体电介质最广泛使用,并具体用在哪方面?(不需立刻给出答案)2、高电压工程中常见的气体电介质有哪些?(重点讨论空气和六氟化硫,并简述气体电介质的未来发展趋势)3、高电压工程中典型气体绝缘案例(给出架空输电线路和断路器实物图)?16:30-16:45:讲授内容——气体放电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1、什么是气体放电?(结合前述的几种典型气体放电现象讲述概念)2、气体放电的主要形式?(给出不同形式气体放电的原理图,包括互动三分钟:给出几种气体放电现象,要求学生思考分别对应哪种气体放电形式,加深对这几种气体放电形式的理解)16:45-16:50:课间休息五分钟16:50-17:05:讲授内容——气体中带电粒子的产生、运动和消失1、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适当板书,现场推导公式)2、带电粒子的产生及负离子的形成(结合一些基本物理理论或现象)3、带电粒子的消失17:05-17:35:讲授内容——低气压下均匀电场自持放电的汤逊理论和巴申定律1、非自持放电与自持放电2、电子崩及电子电离系数α(适当板书,现场推导公式)3、α过程、β过程、γ过程的概念及其区别4、自持放电条件(适当板书,现场推导公式)5、巴申定律(适当板书,现场推导公式)及其实际应用举例(通过实例使学生加深对巴申定律的理解)17:35:下课,布置作业:请大家课后查阅文献,思考目前常用的使气体放电的电源或功率源有哪些?。
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
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课程设计要求:画出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总体结构布置图 (含接地系统设计),各主要部件或器件的型号、参数,绝缘距离与净空 (空间布置),各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波形测量系统等。
对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的要求为:(1)容性试品(2)高效回路(3)最大输出电压:800kV(4)级数:3级以上(5)输出波形 1.2/50波形设计方案除分压器本体电气参数外,还需包含:(1)分压器的电阻(含线径和材料)(2)球隙大小和距离(3)测量装置(充电、放电)(4)测量装置抗干扰措施(5)充电电源(各器件参数)(6)本体、分压器、电源、测量系统(7)绝缘材料、绝缘距离选取(8)触发器二、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功用及原理冲击电压发生器是一种产生脉冲波的高电压发生装置。
原先它只被用于研究电力设备遭受大气过电压(雷击)时的绝缘性能,近年来又被用于研究电力设备遭受操作过电压时的绝缘性能。
所以对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要求,不仅能产生出现在电力设备上的雷电波形,还能产生操作过电压波形。
冲击电压的破坏作用不仅决定于幅值,还与波形陡度有关,对某些设备要采用截断波来进行试验。
冲击电压发生器要满足两个要求:首先要能输出几十万到几百万伏的电压,同时这电压要具有一定的波形。
它的原理图如图2。
实验变压器T和高压硅堆D构成整流电源,经过保护电阻r及充电电阻R向主电容器C1 —C4 充电,充电到U,出现在球隙g1—g4上的电位差也为U,若事先把球间隙距离调到稍大于U,球隙不会放电。
当需要使冲击机动作时,可向点火球隙的针极送去一脉冲电压,针极和球皮只见产生一小火花,引起点火球隙放电,于是电容器C1的上极板经g1接地,点1电位由地电位变为-U。
电容器C1与C2间有充电电阻R隔开,R比较大,在g1放电瞬间,点2和点3电位不可能突然改变,点3电位仍为+U,中间球隙g2上的电位差突然升到2U,g2马上放电,于是点2电位变为-2U。
《高电压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高电压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杨廷方大纲审核人:课程编号:0808200165环节类别:课程设计英文名称:High V oltage Course Design学分: 2总周数: 2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一、目的“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与“高电压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通过该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高电压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对高电压基本知识和原理内容得以综合应用,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防雷接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配置原则、整定计算方法等;要求学生掌握防雷保护装置的功能设计、电路设计的过程;要求学生学会用计算机绘制电气工程图纸。
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见表1。
表1 《高电压课程设计》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设计过程中安排6学时讲课,讲解各阶段要点。
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是发电厂,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电网的杆塔防雷和接地设计。
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具备各种相关资料以及行业标准查阅的条件。
2. 实践地点建议实践地点:教室(有多媒体)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1.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动手能力,开拓学生思维,增进学生实践能力。
2. 素质提升学生自行设计,教师辅导及集中指导和讲解,最后进行答辩提问。
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考核成绩以课程设计成果及答辩成绩为主,并参考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情况综合评定。
考核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
真空断路器应用及发展摘要:本文就我国真空断路器的应用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就高电压、小型化、智能化、低过电压、改进触头结构、研制新的触头材料、多功能化和专用化等方面对真空断路器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关键词:真空断路器应用发展1真空断路器应用及发展现状: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真空开关的研究工作。
经过近30 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真空开关生产大国,真空开关生产水平已成熟。
我国的真空断路器产品品种包容了世界上几个知名公司的产品,如西门子的3AF、3AG、3AH 系列,ABB 公司的VD4 系列,日本东芝公司的VK 系列,日本三菱公司的VPR 系列等,产品的性能和主要技术参数以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真空断路器技术已取得一些技术的进步:⑴真空断路器向高压方面发展了72.5kV和126kV 产品,其中72.5kV 真空断路器已有几十台在东北地区投运。
⑵真空断路器向大容量方向发展了15kV120kA 产品和12kV 6300A 80kA 产品。
⑶真空断路器的极柱绝缘经历了空气绝缘—复合绝缘—固封绝缘,形成了三代真空断路器。
⑷真空灭弧室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真空灭弧室管径不断缩小。
⑸真空灭弧室生产工艺不断改善,大大提高了真空灭弧室的质量。
⑹取得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同类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我国真空断路器技术虽然已达到较高水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⑴我国生产真空断路器的生产厂家多,但形成规模的厂家不多。
⑵产品品种过多,在发展新产品时应注意产品的系列化的通用性。
⑶不少生产厂家加工设备、加工工艺落后,生产经验不足,产品质量波动较大。
⑷真空灭弧室的质量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⑸我国真空断路器的外观问题与国外产品仍有差距。
⑹生产厂家使用性能不良的劣质配件,影响产品质量。
2 真空断路器发展现状真空断路器的发展趋向于高电压、小型化、智能化、低过电压、改进触头结构、研制新的触头材料、多功能化和专用化2.1 高电压随着真空开关制造技术和理论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真空开关的发展已经不完全局限于中压而向高电压大容量方向发展。
高电压技术第四版课程设计
高电压技术第四版课程设计1. 课程介绍本课程为高电压技术的进阶课程,适合已经掌握基本高电压技术知识的学生。
课程主要涉及高电压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包括电场和介质的特性、高电压绝缘设计、高电离概率降低等方面。
2. 课程主要内容2.1 电场和介质的特性本章主要介绍电场和介质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电介质的种类、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介质极化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特性,才能深入理解高电压技术的相关知识。
2.2 高电压绝缘设计高电压绝缘设计是高电压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章主要介绍高电压绝缘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包括高电压绝缘材料的选择、高电压绝缘结构的设计和高电压绝缘处理技术等。
2.3 高电离概率降低高电离概率降低是提高高电压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介绍高电离概率降低的理论和实践,包括高电离概率降低的机理、高电离概率降低的方法和高电离概率降低技术的应用等。
3. 课程设计3.1 实验本课程需要进行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电场分布实验:使用电场传感器,测试不同电势差下电场分布情况。
•介质极化实验:采用周期性反转电场测试介质极化性质,同时观察电介质与金属的电化学反应。
•高电压绝缘测试:在高电压下测试不同绝缘材料的性能。
•高电离概率降低实验:采用不同方法测试降低高电离概率的效果。
3.2 课程论文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撰写一份高电压技术课程论文。
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摘要:简要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实验结果。
•引言:介绍高电压技术的重要性和课程的目的。
•实验设计:介绍实验设计和步骤。
•实验结果:呈现实验结果和分析。
•讨论与结论:讨论高电压技术的应用前景和课程的意义,并得出结论。
4. 参考书目•《高电压技术导论》(第5版),王文尧等。
•《高电压学》(第3版),张大煜等。
•《高电压绝缘技术》(第2版),马瑞吉等。
5. 总结高电压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课程从电场和介质的特性、高电压绝缘设计和高电离概率降低等方面介绍了高电压技术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验和课程论文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高电压技术,并了解高电压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
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主要内容
1.掌握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方法并根据要求制定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方案。
2.对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方案进行仿真。
3.搭建冲击电压发生器。
4.对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进行验算、评估和修正
5.使用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标准雷电冲击波及标准操作冲击波。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冲击电压发生器输出波形。
2.设计报告,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方案及其输出波形影响因素的分析。
3.以下思考题任选其一回答
a.冲击电压发生器波头、波尾电阻的作用?
b.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效率如何计算?
c.如何避免杂散电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五、考核方式
综合以下方式给定成绩(五级计分制)。
1.波形、计算报告等设计成果
2.独立工作能力及设计过程的表现
3.回答问题的情况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案
院系:电力工程系
教研室: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教研室教师: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要点
结合图7-4-1逐步的求解得到2点的不同时刻的电压,将其电压叠加得到最终的电压值的表达式。
2.分析Z1,Z2不同大小的情况下的2点的电压波形和最大的上升速率
章节7.绕组和线路中的波过程7.9单相
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
1.绕组等效电路的建立
2.初始电位分布
1)结合边界条件,得到末端开路和短路情况下的初始电位分布,可参看图7-9-3,注意两者的差别
2)入口电容的概念
3.绕组中的稳态电位分布和振荡过程
1)最大电位包络线的概念和求解方式
2)最大电位包络线的近似求解
4.改善绕组中电位分布的措施
1)补偿对地电容
2)增大纵向电容
授课内容要点(以2学时为单元)。
高电压技术教案
高电压技术教案课题:第一章高电压绝缘教学目的:使学生对气体放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
重点:介质的绝缘性能。
难点:对介质绝缘性能的理解。
组织课题:第一章高电压绝缘教学目的:使学生对气体放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
重点:介质的绝缘性能。
难点:对介质绝缘性能的理解。
组织教学:点名。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基本概念§1—1 概述一、电介质的极化极化的基本形式有: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极化1、电子式极化:可以存在于液体、固体、气体中。
E=0时(对称的)对外不显电性,E不等于0时(对称的)对外显电性。
特点:(1)极化过程快,10-15s且介电系数与电源无关。
(2)极化过程属于弹性,无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负的温度系数。
2、离子式极化(1)极化过程快,10 -13s,且介电系数与频率无关。
(2)极化过程属于弹性,无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正的温度系数。
3、偶极子极化极性电介质━由偶极子分子构成特点:(1)极化过程长,10-10~10-2s ,且介电系数与频率有关。
(2)极化过程属于非弹性,有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关。
综述:1)、气体的介电系数很小通常实践中介电系数约等于1,2)、液体 :a 、极性(3~6),如:蓖麻油b 、非极性(1.8~2.5),如变压器油c 、强极性(>10) ,如水、酒精4、夹层式极化组成:设备的绝缘由几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特点:1、进行过程特别长,2、有明显的损耗。
等效图如右所示,过程分析: 在合闸瞬间:12210C C U U t =→ 到达稳态时:1221g g U U t =∞→ 若介质是均匀的,则C1/C2=g1/g2,可得∞→→=t t U U U U 21210,即合闸后两层电荷不会发生重新分配。
若介质不均匀,则合闸后C1、C2上的电荷要重新分配。
设C1>C2,g1<g2则t=0时,U2>U1,t=∞时,U1>U2,电荷要重新分配,称为吸收电荷,相当于电容增大称为夹层电介质极化。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教学设计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教学设计课程背景高电压技术是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高电压技术的基本原理、装置及其应用。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高电压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高电压技术的基本知识,并掌握高电压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高电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2.掌握高电压检测与保护技术;3.掌握高电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术。
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高电压实验仪器,能够进行基本的高电压实验;2.能够进行高电压设备的检修、保养以及故障排除;3.能够运用高电压技术进行电气设备的设计、选型以及安装。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及进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高电压技术概述 2第二章高电压绝缘及介质特性 4第三章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6第四章高压交流输电技术10第五章微波技术14第六章高电压开关技术10第七章高电压绝缘材料及电力电容器8第八章高电压发电设备8第九章高电压检测及保护技术8第十章高电压实验及应用 4总计68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讲授讲授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阐述,使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
实验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高电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高电压技术的应用过程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教学评价本教学设计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和能力的评价以及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的评价等。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和实验两部分。
笔试占总成绩的70%,实验占总成绩的30%。
总结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高电压技术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高电压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电压实验课程设计
高电压实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高电压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相关安全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高电压实验,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分析,我们将上述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1.高电压实验的基本原理:包括高电压的产生、传输和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2.实验操作步骤:介绍高电压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实验仪器的连接、实验数据的采集等。
3.相关安全知识: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电压的安全范围、设备的接地等。
这些教学内容按照科学和系统的原则进行和安排,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高电压实验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高电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理论基础。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高电压实验,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选择了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高电压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实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实验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我们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设计了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电气化铁路1132班姓名:XXX学号:XXXXXXXX指导老师:赵永君摘要综合应用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接地系统等知识,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电力系统各种过电压和防护措施,研究接地装置的测量方法和降阻方式,设计电力系统的接地装置等。
前言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升高,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磁扰动现象。
电工设备的绝缘长期耐受着工作电压,同时还必须能够承受一定幅度的过电压,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研究各种过电压的起因,预测其幅值,并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是确定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前提,对于电工设备制造和电力系统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供电系统运行中接地装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人身安全及保护用电器的主要措施。
在日益发生的自然雷害面前我们特别论述防雷的危害性、重要性、必要性。
一、电力系统过电压电力系统过电压在电力系统中,由于雷电、电磁能量的转换会使系统电压产生瞬间升高,其值可能大大超过电气设备的最高工频运行电压,这就是过电压。
过电压主要分为:外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或雷电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两种类型。
内部过电压又分为: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类型。
1.外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或雷电过电压)由直击雷或雷电感应突然加到电力系统中,使电气设备所承受的电压远远超过其额定值。
大气过电压可以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电力系统遭受大气过电压后,可使输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发生击穿或闪络,造成停电以致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暂,冲击性强,与雷击活动强度有直接关系,与设备电压等级无关。
防止大气过电压,通常采取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合理提高线路绝缘水平,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等措施。
2.工频过电压系统中在操作或接地故障时发生的频率等于工频(50 Hz)或接近工频的高于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的过电压。
产生工频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是:空载长线路的电容效应,不对称接地引起的正序、负序和零序电压分量作用,系统突然甩负荷使发电机加速旋转等。
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过电压倍数不高,一般对设备绝缘危险性不大,但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确定绝缘水平时起重要作用。
限制工频过电压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专门的措施常用的方法有:采用并联电抗器补偿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选择合理的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对发电机进行快速电压调整控制等等。
3.操作过电压由于操作(如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故障或其他原因,使系统参数突然变化,系统由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在此过渡过程中系统本身的电磁能振荡而产生的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特点是具有随机性,但最不利情况下过电压倍数较高。
操作过电压原因及避免措施(1)电网的操作过电压一般由下列原因引起A.线路合闸和重合闸;B.空载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分闸;C.线路非对称故障分闸和振荡解列;D.空载线路分闸。
线路合闸和重合闸过电压对电网设备绝缘配合有重要影响,应采用有合闸电阻的断路器对该过电压加以限制。
避雷器可作为变电所电气设备操作过电压的后备保护装置,该避雷器同时是变电所的雷电过电压的保护装置。
设计时对A、C 类过电压,应结合电网条件加以预测。
(2)线路合闸和重合闸操作过电压空载线路合闸时,由于线路电感电容的振荡将产生合闸过电压。
线路重合时,由于电源电势较高以及线路上残余电荷的存在,加剧了这一电磁振荡过程,使过电压进一步提高。
因此断路器应安装合闸电阻,以有效地降低合闸及重合闸过电压。
应按电网预测条件,求出空载线路合闸、单相重合闸和成功、非成功的三相重合闸(如运行中使用时)的过电压分布,求出包括线路受端的相对地及相间统计操作过电压。
预测这类操作过电压的条件如下:A.空载线路合闸,线路断路器合闸前,电源母线电压为电网最高电压;B.成功的三相重合闸前,线路受端曾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非成功的三相重合闸时,线路受端有单相接地故障。
空载线路合闸、单相重合闸和成功的三相重合闸(如运行中使用时),在线路受端产生的相对地统计操作过电压大小。
(3)分断空载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的操作过电压由于断路器分断这些设备的感性电流时强制熄弧所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应根据断路器结构、回路参数、变压器(并联电抗器)的接线和特性等因素确定。
该操作过电压一般可用安装在断路器与变压器(并联电抗器)之间的避雷器予以限制。
对变压器,避雷器可安装在低压侧或高压侧,但如高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时,低压侧宜采用磁吹阀型避雷器。
当避雷器可能频繁动作时,宜采用有高值分闸电阻的断路器。
(4)线路非对称故障分闸和振荡解列操作过电压电网送受端联系薄弱,如线路非对称故障导致分闸,或在电网振荡状态下解列,将产生线路非对称故障分闸或振荡解列过电压。
预测线路非对称故障分闸过电压,可选择线路受端存在单相接地故障的条件,分闸时线路送受端电势功角差应按实际情况选取。
有分闸电阻的断路器,可降低线路非对称故障分闸及振荡解列过电压。
当不具备这一条件时,应采用安装于线路上的避雷器加以限制。
限制操作过电压的措施有:选用灭弧能力强的高压开关;提高开关动作的同期性;开关断口加装并联电阻;采用性能良好的避雷器,如氧化锌避雷器;使电网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
4.谐振过电压电力系统中一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作用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出现严重的过电压。
谐振过电压分为以下几种:(1) 线性谐振过电压。
谐振回路由不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输电线路的电感,变压器的漏感)或励磁特性接近线性的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消弧线圈)和系统中的电容元件所组成。
(2) 铁磁谐振过电压。
谐振回路由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空载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和系统的电容元件组成。
因铁芯电感元件的饱和现象,使回路的电感参数是非线性的,这种含有非线性电感元件的回路在满足一定的谐振条件时,会产生铁磁谐振。
(3) 参数谐振过电压。
由电感参数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感元件和系统电容元件(如空载线路)组成回路,当参数配合时,通过电感的周期性变化,不断向谐振系统输送能量,造成参数谐振过电压。
限制谐振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有:(1) 提高开关动作的同期性由于许多谐振过电压是在非全相运行条件下引起的,因此提高开关动作的同期性,防止非全相运行,可以有效防止谐振过电压的发生。
(2)在并联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用这个措施可以阻断非全相运行时工频电压传递及串联谐振。
(3)破坏发电机产生自励磁的条件,防止参数谐振过电压。
二、电力系统接地装置埋入地下与土壤有良好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连接接地体和电气装置接地部分的导线称为接地线。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
在供电系统运行中接地装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人身安全及保护用电器的主要措施。
在日益发生的自然雷害面前我们特别论述防雷的危害性、重要性、必要性。
1、接地分类及作用(1)工作接地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正常且可靠地运行,必须将供电系统中的某点与地做可靠的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
如变压器的中性点与接地装置的可靠金属连接等。
其作用:①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在中性点对地绝缘的系统中,当一相接地,而人体又触及另一相时,人体将受到线电压,但对中性点接地系统,人体受到的为相电压。
②迅速切断故障设备。
在中性点绝缘的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电流仅为电容电流和泄漏电流,数值很小,不足以使保护装置动作以切断故障设备。
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发生碰地时将引起单相接地短路,能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以切断故障。
③减轻高压窜人低压的危险。
(2)保护接地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各种电器的外壳是不带电的。
但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设备绝缘损坏后可能使外壳带电,人或动物一旦接触到这种外壳带电的设备就有触电的危险。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时危及人身安全,将电器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部分同大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作保护接地。
变电所(站)中需要保护接地的的部分一般有变压器及各种电器设备的底座和外壳、开关电器的操作机构、互感器副边绕组、配电屏与控制屏的框架、屋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钢筋混凝土架构、电缆金属支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金属门等。
(3)防雷接地为了使雷电流安全地向大地泄放,以保护被击建筑物或电力设备而采取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
(4)防静电接地静电是由于摩擦等原因而产生的积累电荷,为防止静电产生事故或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有让静电荷迅速向大地泄放的接地,这种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5)等电位接地医院的某些特殊的检查室、治疗室、手术室和病房中,病人所能接触到的金属部分(如床架、床灯、医疗电器等),不应有危险的电位差存在,因此要把这些金属部分相互连接起来成为等电位体并予以接地,这种接地方式称为等电位接地。
高层建筑中为了减少雷电流造成的电位差,将每层的钢筋网及大型金属物体连接在一起并接地,也是等电位接地。
(6)屏蔽接地一方面为了防止外来电磁波的干扰和侵入,造成电子设备的误动作或通信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电子设备产生的高频能量向外部泄放,而将线路的滤波器、变压器的静电屏蔽层、电缆的金属屏蔽等进行的接地,称为屏蔽接地。
为减少高层建筑竖井内垂直管道受雷电流感应所产生的感应电势,而将竖井混凝土壁内的钢筋予以接地,也属于屏蔽接地。
2、接地电阻的降阻方法上面我们谈论了接地装置的知识,但是通常接地电阻过大,达不到规程规定值,雷电流不能迅速泄入大地,造成避雷器自身残压过高,或在接地电阻上产生很高的电压降,引起变压器烧毁事故。
因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规程规定值。
降阻方法(1)敷设水平外延接地。
因为水平放设施工费用低,不但可以降低工频接地电阻,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冲击接地电阻。
(2)深埋式接地极。
在地电阻率随地层深度增加而减小较快的地方,可以采用深埋接地体的方法减小接地电阻。
因此利用大地性质,深埋接地体后,使接地体深入到地电阻率低的地层中,通过小的地电阻率来达到减小接地电阻的目的。
在埋设地点选择时,应考虑选择地下水较丰富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接地网附近如有金属矿体,可将接地体插入矿体上,利用矿体来延长或扩大人工接地体的几何尺寸;深埋接地体的间距宜大于20m,可不计互相屏蔽的影响。
但施工困难,土方量大,造价高,在岩石地带困难更大。
(3)利用接地电阻降阻剂在接地极周围敷设了降阻剂后,可以起到增大接地极外形尺寸,降低接触电阻的作用。
降阻剂是由几种物质配制而成的化学降阻剂,是具有导电性能良好的强电解质和水分。
这些强电解质和水分被网状胶体所包围,网状胶体的空格又被部分水解的胶体所填充,使它不致于随地下水和雨水而流失,因而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导电作用。
而降阻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与地网接触的局部土壤电阻率,换句话说,是降低地网与土壤的接触电阻,而不是降低地网本身的接地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