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为酶的发酵生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3. 种子质量的控制
(1) 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 培养基 营养成分丰富,尽可能满足细胞生长繁殖; 营养成分尽可能与发酵培养基接近;pH值稳定 培养条件 必须是菌种细胞生长繁殖的最适条件;包括 温度、pH值、通气搅拌、通风、翻曲、湿度 种龄 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对数生长期。细菌:7~24h; 霉菌:16 ~ 50h; 放线菌:21~64h;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2) 种子质量的控制措施
菌种稳定性检查:保藏菌种
无(杂)菌检查:显微镜观察,肉汤或琼脂斜面培养 生化分析:养分消耗速度,pH变化,溶解氧利用, 色泽,气味等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国内菌种保藏机构
ACCC 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GMCC 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AS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CICC 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IFFI 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
(4)菌株能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生产成本低;
(5)有利于酶产品的分离纯化,最好是分泌型的胞外酶; (6)菌株安全可靠,非病原菌,不产毒素及其它有害物质,不 影响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 (7)基因工程菌必须符合安全性要求。
wk.baidu.com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三、菌种筛选
1. 含菌样品的采集 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态分布特点,从自然界中采样。 产酶微生物的分布基本规律:
复筛: 精确;液体或固体培养发酵,测定产酶水平。 4. 菌种的选育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5. 菌种的保藏 斜面低温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石蜡油封藏法、真空冷 冻干燥法、超低温保藏法、固体曲法等。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6. 菌种的退化与复壮 (1)菌种退化现象:随着菌种保藏时间的延长或多次 的转接传代,菌种本身所具有的优良遗传性状发生了不利 于发酵生产的遗传变异现象。 (2)防止退化措施:创造合适的培养条件,采取有效 的菌种保藏方法,尽量减少传代次数。 (3)退化菌种的复壮: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包括已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第2章
酶的发酵生产
所有的生物为了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在一定 的条件下都能够合成其自身生长所需要的各种酶,酶 的种类和数量是受到细胞自身的严格调控的。
通过人为的操作控制,利用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
来大规模发酵生产人们所需要的酶的技术过程,称为 酶的发酵生产。 酶的制备方法:提取法、发酵法、合成法。
发生退化菌种的复壮和菌种退化之前的复壮和提高。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四、菌种活化与扩大培养
1. 菌种扩大培养
保藏菌种 试管斜面活化 三角瓶培养
种子罐培养
2. 种子制备的过程 防止杂菌污染,减少转接次数,避免种子培养基的长
时高温灭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是细胞生长繁殖的最适条
件;培养时间以对数生长期为宜。
(1)相近菌种产生的酶性质一般相近或相似。 (2)胞外酶的稳定性和最适条件通常和菌的最适生 长条件接近。
(3)为获得能降解某种物质的产酶菌株,一般可从 该物质分布比较丰富的地方寻找。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2. 菌种的分离纯化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分离法
3. 产酶性能的测定 初筛: 快速、简便;平板筛选法—有色圈。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第一节 微生物产酶菌种
第二节 产酶培养基及种子培养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酶的发酵工艺控制
酶合成的调节 提高产酶发酵的措施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酶的发酵技术
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 制发酵过程,大规模产酶的技术,称为酶的发酵技 术。内容主要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置、 培养条件控制、发酵方法。
脂肪酶;理氏木霉—木聚糖酶、纤维素酶; 青霉—葡萄糖氧化酶、5/-磷酸二酯酶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二、产酶菌种的要求
(1)具有高产的特性; (2)容易培养和管理,产酶细胞容易生长繁殖,适应性强,便
于管理;
(3)菌株遗传性能稳定,不易变异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保 证生产的稳定性;
二、培养条件对产酶的影响与调节控制
1. pH对产酶的影响与调节控制 细菌、放线菌:中性至微碱性;霉菌、酵母菌:微酸性 培养基pH的改变会影响产酶的种类或比例
调节控制
控制培养基的组分或比例;添加pH缓冲物种;流 加酸碱溶液或补料;提高空气流量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2. 温度对产酶的影响与调节控制 不同的微生物生长与产酶的最适温度各不不同;
很多微生物发酵产酶的最适温度与生长繁殖的最适温
度不同,且往往低于生长最适温度。 在酶发酵生产的不同阶段控制不同的温度条件,
进行变温发酵。
调节控制 液态发酵可利用发酵罐的夹套、盘管或蛇管等通过
温(冷)水进行调节控制,固态发酵可通过通风量或风
温来进行调节。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3. 溶解氧对产酶的影响与调节控制 临界氧浓度——不影响细胞正常代谢的最低氧浓度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第二节、产酶培养基及种子培养
一、培养基成分对产酶的影响
1. 碳源 淀粉及其水解物
2. 氮源
无机氮和有机氮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激素 表面活性剂、植酸钙镁、LS、聚乙烯 醇、EDTA等
3. 无机盐类
4. 生长因子 5. 产酶促进剂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第一节、微生物产酶菌种
一、产酶微生物的种类 1. 细菌:大肠杆菌—青霉素酰化酶、L-天冬酰胺酶;
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中温α-淀粉酶; 地衣芽孢杆菌—高温α-淀粉
2. 放线菌:葡萄糖异构酶、谷氨酰胺转氨酶 3. 酵母菌:凝血激酶、尿激酶、植酸酶 4. 霉菌:黑曲霉、米曲霉—α-淀粉酶、糖化酶、乳糖酶、
酶工程
第 2章
酶的发酵生产
接种量
与菌种特性、种子质量和发酵条件有关。 0.1 ~ 10%
种子质量的判断
细菌、酵母菌—— 菌体健壮,菌形
一致,均匀整齐,一定的排列和形态; 霉菌、放线菌——菌丝粗壮,染色力强,生长旺 盛,菌丝分枝和内含物情况良好。 种子的异常情况 菌种生长缓慢或过快,菌丝结团
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