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日一练)2020届中考语文 诗词曲三首练习(无答案) 新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暑期一日一练)2020届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 人教新版

(暑期一日一练)2020届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 人教新版

中考模拟测试卷语文试卷(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一、积累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完成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轻飞màn 舞殷.红àn 然失色翘.首2.默写或根据要求填空。

(8分)①,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⑤,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⑦法不阿贵,。

(《韩非子》)⑧,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3.下面这则新闻有两处病句,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4分)①2016年11月11日省老年人体育节宿迁分会场闭幕式暨全国老年人健步走大联动启动仪式在市人民广场举行。

②全市12支老年体育健身队表演了一台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文体节目,再现了老年人的精神风采。

③据了解,省老年人体育节分会场活动在我市已经连续举办朵届,是我市老年人体育的活动品牌,今年的主题是“自觉参与健身,共享健康快乐”。

修改意见一:第句,。

修改意见二:第句,。

4.综合性学习。

(4分)中国大运河已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10月26日,由新华社主办、国家文物局支持的“重访大运河”活动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启动。

未来一个月,新华社全媒体采访团将从通州出发,沿大运河南下,途经大运河沿岸8个省份、20多个城市,通过全媒体形式全景展现2500岁中国大运河的魅力。

【材料二】对于现存的大运河城市段,应该原生态地去保护,特别要注意沿河原生态景观的保护和留存,在这个基础上去加以必要的整顿和治理,千万不要为了发展旅游去搞假古董。

保护运河沿岸的民风习俗,也许比保护一幢建筑、一件文物更有价值。

文物是死的,人和环境才是构成文化的基础,不顾一切地改造动迁,必然是对运河文化的破坏。

2019-2020年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2019-2020年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8题;共29分)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案】C【考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言文断句【解析】【分析】首先要根据作品内容了解句子的意思,分析词语的意义关系,判断朗读节奏。

【点评】理解古诗词,首先要读好古诗词,学习中要注意老师对朗读的指导,掌握朗读的方法。

2.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A. 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 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 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答案】C【考点】把握诗歌内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析】【分析】抓住各项语句表述的要点,根据所学所记,回顾作品内容,梳理有关的信息,比较判断正误。

C错,应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点评】学习古诗词,要整体把握作品内容,记忆要点。

3.对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D. 此诗想象丰富雄奇,感情基调豪迈乐观,充分显示出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答案】C【考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行路难(其一)【解析】【分析】根据全诗内容来分析,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此句就表现了这些情感,此句没有表现“乐观旷达的情怀”。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无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无答案)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sài)B.暂凭杯酒长精神(cháng)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mǐn)D.高处不胜寒(shèng)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拔剑四顾心茫然茫然:(2)多歧路,今安在安:(3)怀旧空吟闻笛赋空:(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3.下列作家、作品、时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行路难》(其一)—唐代B.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C.苏轼—《水调歌头》—宋代D.张岱—《湖心亭看雪》—宋代3.下列关于诗词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体诗的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分为两大类:律诗、绝句。

B.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究格律的诗称为“古体诗”。

C.律诗一般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偶句必须押韵。

4.阅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积聚已久的愤激之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们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①思想感情:②哲理:5.阅读<<水调歌头>>这首词,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水调歌头”就是一个词牌名。

B.词前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陈述了词人写作时的心情,交代创作缘由。

(暑期一日一练)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新版 新人教版

(暑期一日一练)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第Ⅰ卷阅读(共58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初三诗词三首练习题与答案

初三诗词三首练习题与答案

初三诗词三首练习题与答案题一:古人云:“读诗以明志,写诗以离忧。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也是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三道关于诗词的练习题,请仔细阅读题目,并填写相应的答案。

练习题一:请写出下面句子的补全诗句,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古诗词。

明月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照沟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题二:请回答:李白的《静夜思》是哪个朝代的作品?答案二:唐朝。

练习题三:请写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下列句子的上一句。

众鸟欢从菱芡发,万人咸思悔亡羊。

答案三:浴后初晴暖。

题二:接下来是关于诗词鉴赏的题目,请仔细审题,选出正确的答案。

鉴赏题一:以下哪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牧?A.《春晓》B.《登高》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D.《静夜思》答案一: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鉴赏题二:请选出以下诗句的作者。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A.李白B.苏轼C.杜甫D.白居易答案二:A.李白鉴赏题三:请选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A.《发白菊》B.《渔家傲》C.《月下独酌四首》D.《登岳阳楼》答案三:A.《发白菊》题三:最后是一道综合题,请根据所给信息,完善古诗词。

综合题一:请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这首古诗的题目以及作者。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题目:《出塞》;作者:王昌龄。

希望以上练习题能够帮助到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诗词。

通过阅读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加油!。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一日一练及答案(37)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一日一练及答案(37)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一日一练及答案(37)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 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 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3.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4. 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6.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 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8. 《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用乐观精神看待社会人生的形象写照。

10. 一次行走,一道风景;一段旅程,一种人生。

诗人王湾乘船来到北固山,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描绘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的壮景;杜牧夜泊秦淮河,触景生情,在《泊秦淮》中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面斥责歌女,实际讽刺了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陆游去职回乡,在《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答案】1. 洪波涌起2. 拄杖无时夜叩门3. 蜡炬成灰泪始干。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

第12课《古诗三首》精品配套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jì zǔyān xūn hánɡ zhōu jū shùnǎi shìnǎi wēng zhàng shìyǐ hài bù jū yì gé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汴州是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B.《己亥杂诗》是清代龚自珍写的,共315首。

C.“万马齐暗”是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D.“九州生气恃风雷”一句中的“生气”。

和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指不愉快。

3.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字义]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九州生气恃.风雷(气势)B.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识)D.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所谓)5.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呐喊(nà)窃读(qiè)支撑(chēng)呕心沥血(ǒu)B.华侨(qiáo)玷污(diān)点缀(chuò)颇负盛名(p ō)C.鱼鳃(sāi)矫健(jiǎo)脂肪(zhī)玲珑剔透(t ī)D.抡起(lūn)功勋(xūn)铸造(zhù)抑扬顿挫(cuò)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B.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C.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D.我生长在戏剧之家,对豫剧一点都不陌生。

7.下列哪句诗句中没有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暑期一日一练)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新版)新目标版(1)

(暑期一日一练)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新版)新目标版(1)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本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核准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花卉.(huì)青睐雨后春笋.(shǔn)食不果腹B.酝酿.(niàng)遏制情不自禁.(jīn)兵荒马乱C.秩.序(zhì)安详悄.然无声(qiǎo)名门旺族D.闷.热(mèn)藐视耳聪.目明(cōng)张灯结彩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刷爆了朋友圈。

B.长江大保护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C.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

D.港珠澳大桥因综合技术难度首屈一指....,被称为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大桥。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

我们学过他的《饮酒》《小石潭记》《归园田居》。

C.泰戈尔,希腊作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D.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墨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科学推进,统筹谋划。

B.中国乒乓球男队第21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实现了“九连冠”的壮举。

(暑期一日一练)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暑期一日一练)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积累与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迁徙.(xǐ)狭隘.(yì)冗.杂(rǒng)雾霾.(mái)B. 绮.丽(qí)憔悴.(cuì)酝酿.(niàng)呜咽.(yàn)C. 宽恕.(shù)咫.尺(zhǐ)聒.噪(guō)跻.身(jī)D. 怂.恿(sǒng)凛.冽(lěn)上溯.(shuò)迸.溅(bèng)【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应为狭隘(ài);B.应为绮丽(qǐ)、呜咽(yè);C.正确;D.应为凛冽(lǐn)、上溯(sù)。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羽扇纶巾坦荡如抵崭露头脚弄巧成拙B. 讳疾忌医义愤填膺贻笑大方心有余悸C. 契而不舍假山池沼妇儒皆知晴天霹雳D. 顽皮狡黠芳草凄凄潸然泪下悄怆幽隧【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坦荡如抵”的“抵”应改为“砥”,“崭露头脚”的“脚”应改为“角”;B.正确;C.“契而不舍” 的“契”应改为“锲”,“妇儒皆知”的“儒”应改为“孺”;D.“芳草凄凄”的“凄凄”应改为“萋萋”,“悄怆幽隧”的“隧”应改为“邃”。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代作家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的结尾别出心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 张家界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把几个旅游类节目办得绘声绘色....,深受好评。

C. 大型山水实景剧《天门狐仙》融合声光电技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暑期一日一练)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新版 人教版

(暑期一日一练)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新版 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书写与卷面(5分)1.书写。

(3分)2.卷面。

(2分)二、积累与运用(27分)3.默写。

(12分)⑴渭城朝雨浥轻尘,。

(《送元二使安西))⑵,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⑶,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楼》)⑷,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⑸伤心秦汉经行处,!(《山坡羊·潼关怀古》)⑹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⑺见余,大喜曰:“!”(《湖心享看雪))⑻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⑼,望自大,人所服,。

(《弟子规》)⑽宜,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宴客切勿流连。

(《朱子家训)4.根据提示填空。

(4分)⑴《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⑵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

十年间,满目疮痍的汶川在国家政策扶持、人民团结互助下,湿槃重生,焕然一新,正可谓:“,。

”(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5.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

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

——这句话有语病。

D.这篇文章,语言艰湿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

(暑期一日一练)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人教新目标版

(暑期一日一练)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人教新目标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运用(2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A.隐匿.(nì)惩.戒(chéng)剽.悍(piāo)转弯抹.角(mò)B.潜.伏(qián)缄.默(jiān)绮.丽(qǐ)盛气凌.人(líng)C.冗.杂(rǒng)胆怯.(qiè)徘徊.(huái)越俎.代庖(zǔ)D.涟漪.(yī)汲.取(xī)褴褛.(lǚ)吹毛求疵.(cī)2.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A.葱茏犀利脸颊鸦雀无声B.拮责璀璨肿胀八面玲珑C.馈赠推崇阔绰锋芒毕露D.蝼蚁沉湎喧嚣不容置疑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2分)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犮现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C.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4.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2分)A.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B.为了提高准确度,北京第四次全市范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首次实现了GPS定位全覆盖。

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

D.在“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孝感市中小学建立了校园足球队162个。

5.古诗文默写(6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江水碧绿清澈,我们同吴均共赏富春江“”(《与朱元思书》)的画卷;青山幽深秀丽,我们与欧阳修同享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的美景。

(4)“故人”即老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故人”离去,也让人留恋。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带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带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带答案解析)《诗词三首》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zūn) 投箸.(zhù) 闻笛赋.(fù)B.凄.凉(qī) 歧.路(qǐ) 冰塞.川(sè)C.宫阙.(què) 怀.旧(huái) 长.精神(zhǎng)D.婵.娟(chán) 绮.户(qǐ) 烂柯.人(kē)【答案】B【解析】qí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金樽清酒斗十千.....清酒:________ 斗十千:________(2)玉盘珍羞直..万钱羞:________ 直:________(3)长风破浪会.有时会:________(4)直挂云帆济...沧海云帆:________ 济:________【答案】(1)清醇的美酒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2)同“馐”,美味的食物同“值”,价值(3)一定、必然(4)高高的船帆渡【解析】考查对古诗句中词语的理解。

作答时,先要大致了解诗句内容,弄清诗句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或根据语境词义。

如“清酒”是“清醇的美酒,好酒”;“羞”同“馐”,美味的食物;“济”是古今异义词,“渡”。

3.下列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答案】D【解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 怀旧空吟闻笛赋B. 忽复乘舟梦日边C. 到乡翻似烂柯人D. 拔剑四顾心茫然【答案】D【解析】A句“闻笛赋”是典故,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暑期一日一练)2020 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新版)新目标版

(暑期一日一练)2020 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新版)新目标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商酌(zhuó)桑梓沮丧(jǔ)不可思议B.褴褛(lǚ)葳蕤磕绊(bàn)自出心裁C.嫡传(dí)玄虚鹰隼(sǔn)眼花缭乱D.拮据(jí)热忱鄙薄(bó)重峦叠障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人们所肯定和赞赏的血性,应当属于性格评价和审美取向的范畴。

血性是个而又朴拙的词汇,本身就具有张力和亢奋色彩。

因此在理解和使用上应该有所,否则就会混淆粗犷与、豪壮与莽撞、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

A.古老限制粗野 B.原始界定粗野C.古老界定粗放 D.原始限制粗放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

D.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中考真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中考真题

中考真题-《诗词五首》一、默写题(共1题,共8分)1.填空题(1)默写。

(1)(2020.山西中考)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李清照)(2)(2020.广西玉林、防城港中考)世事纷繁也多彩,在熙来攘往的人境中,如何排除干扰、保持定力?陶渊明在《饮酒》诗中给出的“______”的回答值得我们借鉴。

(3)(2020.湖南娄底中考)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4)(2020.南京中考)生活是多变的,人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

安定时常怀“______,______”的豪情;战乱时则易生______的亲情之念。

(依次用杜甫《望岳》《春望》中的诗句填空)二、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6分)1.(2020.山东淄博中考)专题性学习。

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

示例:专题学习内容:陶渊明与酒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专题学习内容:______专题学习任务:______(2)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共4题,共8分)1.(一)(2020.广东广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二)(2020.黑龙江龙东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请,回答问题。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一日一练(37)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一日一练(37)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一日一练(37)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 《诗经·蒹葭》中表现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

2. 《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

3.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放达宽慰之语,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4. 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慷慨赴死的决心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

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表现作者送别友人后依依不舍和无限怅惘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描绘了春意从秋冬中苏醒,早春充满活力的画面。

7.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9. 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

杜甫上“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苏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古诗三首》(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古诗三首》(含答案)
I:\8.29 - 副本 - 副本\22k\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docx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预测卷(含答案).docx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11.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诗句写的是_____的时候,江面上呈现出_____种颜色:_____。
(2)“铺”的意思是_____,使人仿佛看到了_____的景象。
三、诗词曲鉴赏
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赠刘景文
擎雨盖,犹有傲霜枝。
,橘。
12.补全诗句。
13.《赠刘景文》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来描写这个季节。
2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还能写出这个季节的两句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doc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docx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一日一练及答案(34)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一日一练及答案(34)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一日一练及答案(34)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 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 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

(北朝民歌《木兰诗》)
3. 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4. __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坐断东南战未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 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9. 《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凝炼地表现出富春江水疾速奔腾之势。

10. 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学会在忧伤失意时,去倾听“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言壮语;在遇到艰难险阻时,去倾听“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曲三首
(一)《观沧海》
赏析品味:
1、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2、“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3、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
赏析品味:
1、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

3、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三)《山坡羊潼关怀古》
赏析品味:
学生思考:散曲有三个层次的意思,请说说三个层次分别写什么?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以“”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怒”字还把河水,“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之情。

“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的,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的样子。

“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
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

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四)背诵诗词曲三首并默写其中的名句
答案:(一)《观沧海》
2.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

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

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洪”,大的意思。

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

3.“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

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4.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

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
(1)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2、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这首曲子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抒怀,再议论全曲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的险峻,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
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

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

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

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

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地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