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学徒制在软件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践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途径探索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途径探索作者:高建华鲁恩铭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年第03期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当前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可以加强学生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降低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的难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文章主要阐述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高职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职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途径中图分类号:G71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3-0162-021 引言现代学徒制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补充,是毕业生顶岗实习向在岗学习的模式牵引,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传统学徒制以师傅或企业为本位,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育人。
現代学徒制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有限的教育资源,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内涵,使职业教育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捆绑发展。
根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确定学徒目标岗位,分析岗位能力标准,突出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开发课程、构建教学体系。
校企共同商讨并制定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确保高质量的就业。
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技术标准为服务目标,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围绕企业用工和行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纽带,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
[1]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软件专业中的实践应用
教育研究摘要:高职院校做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
随着社会和市场对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现代学徒制被及时的引入和运用到目前的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来。
现代学徒制是指学校和社会企业之间展开友好合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具备多年实践工作经验的师傅共同对学生展开教学的一种先进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更加重视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实践运用一、简述现代学徒制及其发展背景现代学徒制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并获得了普遍运用,在该种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下为其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出了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在西方国家中英国是目前将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和发展最好的国家,先进已经具备了健全的技术标准体系。
近些年来,我国也逐渐认识到了现代学徒制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并且也非常符合我国教育环境和具体国情,于是自2014年6月以来颁布了与现代学徒制推动职业教育的决定、意见和通知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选出了165家运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单位。
将现代学徒制及时引入和运用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能够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效果,提升国民总体职业技能水平,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好充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资源储备。
现代学徒制就是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学生深入到企业实际岗位中并且有企业原有具备多年工作经验的资质的师傅带教,使学生在时间工作岗位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充分融合,继而培养出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兼备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将师徒关系为桥梁,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有机结合当做教学核心,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使学生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获得理论知识与实践专业能力的全面能提升。
二、将现代学徒制运用到高职院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策略(一)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在选择社会企业运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应认真做好社会企业资质和信誉等企业具体情况的调查工作,尽量与社会信誉度高、实力强的大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且共同针对市场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针对有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计划,并一起设计课程结构选择教材以及考核标准等,同时学校与企业应签订合同,继而保证各方合法权益。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专业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不断适应技术的更新换代。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了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教育的重要探索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教育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真实的行业环境接轨,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校企合作也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两种教育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效果,旨在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探索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针对性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级专业技能人才,对于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地弥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学生可以在真实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这不仅符合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可以为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推动高职教育向着更加实用、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学徒制下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企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现代学徒制下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企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众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增加,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
在这种情况下,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也越发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徒制下的技工院校需要构建“企业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环境中学习实践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本文中,将探讨现代学徒制下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企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一、教学模式构建1. 企业导师制度为了更好地将学生融入企业环境,技工院校可以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邀请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导师。
这些企业导师将与学校教师一起负责学生的实际操作培训,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分享企业经验和技术秘籍。
通过与企业导师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行业趋势,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项目式教学在“企业课堂”教学模式中,学校可以安排一些与企业实际项目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项目流程、开发技术和沟通协作等能力。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项目实践,模拟企业开发实践,从而更好地培养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实际工作,增强就业竞争力。
3. 实习实训结合技工院校的学徒制教育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在“企业课堂”教学模式中,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学生的实习实训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可以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经验分享在某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企业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构建了一个涵盖课程教学、企业导师制度、项目实践、实习实训结合的全方位“企业课堂”教学模式。
以下是该校的一些实践经验分享:该校邀请了多家知名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导师,他们与学校教师一起完成课程设计和教学任务,并参与学生的项目实践和实习实训。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培训模式,它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经验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为了构建和实践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不同行业和职业的需要进行量身定制。
不同行业和职业对学徒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确定适合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
学徒制强调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课程内容应该注重实践性,通过培训学员实际操作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徒制既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课程设置中应该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且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理论、应用理论。
第四,课程体系的实践应该贯穿整个学徒制培训过程。
学徒制课程体系的实践应该贯穿整个培训过程,而不仅仅是在特定的实践环节中进行。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技能,还能够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的实践需要与企业和实践导师结合。
企业是学徒制培训的重要环节,需要与企业合作,将实践操作和企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实践导师的指导和培训也是学徒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学员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1. 引言1.1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课程体系需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学徒制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原则应该贴近市场需求、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导师制度的建立也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与导师的互动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和知识。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安排以及实践教学的评估机制也是构建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和实践教学评估,才能确保学生在学徒期间获得全面的培训和发展。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对于培养具备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变革,现代学徒制模式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我国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有针对性的选择。
2. 正文2.1 学徒制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原则注重实践性。
学徒制课程设计应当注重实践操作,确保学员能够真正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课程设置应当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帮助学员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灵活性和个性化。
不同学员的背景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学徒制课程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
针对不同学员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以确保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全面性和系统性。
学徒制课程设计应当全面覆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建立起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安排要合理分布各个阶段的学习重点,确保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深入和扩展知识面,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
与时俱进和持续改进。
学徒制课程设计应当及时调整和更新,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保持同步。
持续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和市场的需求信息,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学员所学知识和技能与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软件技术专业”专业课教学
随着国家在现代学徒制教育方面的引导与支持,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本,突出专业课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丰富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造就出高素质和高创造力的社会劳动者。
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这就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现代学徒制实行企业和学校结合交替式培养的模式,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即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
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学必须整合一切教学资源,以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本,突出实践性,大胆地创新教学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而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方式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能够参与实际软件项目的工程师,而这样的工作非常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1.课堂中采用模拟真实项目的教学模式针对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反复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才能熟练的开发技能,教师设计一些已开发的实际项目供学生演练开发过程,通过项目开发过程,不断的进行“项目合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感受每一步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能力。
协作学徒制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施
协作学徒制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摘要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一直是热门的话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困扰教育者和行业从业者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协作学徒制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施,通过协作学徒制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介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具备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但是在实践方面,学生往往不够经验丰富,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
协作学徒制是指在较高年级的学生中,选出其中一些学生担任指导者,负责引导指导对象(初学者)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实践技能。
协作学徒制在软件工程专业中的意义在软件工程专业中,协作学徒制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软件工程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各种工具和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中使用协作学徒制教学模式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学徒制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且自己主动地去实践,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地掌握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架构思维协作学徒制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总结,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架构思维。
架构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问题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层次进行分类和抽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协作学徒制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在实践中,虽然每个学生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是都需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项目。
协作学徒制在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施协作学徒制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施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挑选适当的学生协作学徒制教学模式需要挑选出适合担任指导者角色的学生,这些学生应该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探究欲望和交往技巧,也必须在所需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浅谈软件技术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论文
浅谈软件技术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论文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xx年8月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入选 __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院结合自身特色,按照“依托行业、面向企业、服务天津、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出台了《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实施》,加快了现代学徒制的深入探索和推进。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试点工作1.搭建“双平台”,实施校企共同管理。
一是学院牵头成立了包括重点企业、三所学校、电子信息行业协会、电子信息科研单位在内的天津中环电子信息职教集团,该集团负责制定学院发展目标及长远规划,协调解决组织机构内部资源调配等问题;二是学院成立了由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企业技术领军人物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专业建设与合作管理;三是学院与合作企业北京东软慧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在制度建设、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师资培训、资源配置等方面统筹安排,定期协商解决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职教集团和校企合作委员会两个平台,实现现代学徒制从宏观管理到具体实施全方位全覆盖,为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保障。
2.建立“四个机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一是在管理上,依托“双平台”,结合试点工作需要,融合教育教学规律与企业的规范管理,建立起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管理规则;二是在教育教学环境上,从“理论、实践、素养”一体化来考虑制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考核,实现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的融合;三是在团队建设上,选配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与具备良好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组成专业教学团队;四是加强特色项目的设计与建设,促进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
通过上述“四个机制”,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3.统一标准,开展一体化教育教学。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介绍了现代学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及其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软件技术专业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践案例分析。
随后对该模式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总结了研究内容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通过这些探讨,可以为高职教育中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特点、构建、案例分析、效果评估、总结与展望、启示、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软件技术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高素质的软件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现有的高职教育模式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等。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探索现代学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1.2 研究意义对于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现代学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可以探讨其在实际教育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高职教育的创新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现有的软件技术专业学徒制培养模式,可以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借鉴。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模式效果评估,可以深入了解该模式在实际教育中的表现,并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研究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将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促进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2. 正文2.1 现代学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现代学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教育模式,在传统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课程体系需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目标。
与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同,学徒制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需要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和相关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关注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企业需求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学徒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贴近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可以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岗位的技能需求,进而据此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只有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课程体系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需要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可以通过选修课程和实践项目的设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和发展。
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
实践是学徒制的核心,因此需要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中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完善。
可以通过实习、实训、实践课程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其具备更好的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能力。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需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目标,与企业需求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现代学徒制模式是一种注重实践运用的教育模式,它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上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围绕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展开讨论,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效果。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和教育理念。
学习目标应该是以实际工作业务为导向,明确学员需要达到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
教育理念应当强调“实践+理论”相结合,注重学员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应该根据不同的职业领域和岗位特点来设计,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际操作等方面。
需要充分考虑到行业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保持与时俱进,紧跟行业变化。
课程内容应该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
可以引入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实际操作等教学方式,让学员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进行学习和实践,真正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课程体系还应该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支持。
需要拥有一支行业领域内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仅能够传授专业知识,还能够传递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
教学资源方面,可以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提供学员充分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实践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课程实践,学员可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课程实践可以通过企业实习或实际工作中来完成。
学员可以在专业领域内的企业进行实习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课程实践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等方式来进行。
学员可以通过解决实际案例或者进行模拟实训,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锻炼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实践还可以通过项目实践来进行。
学员可以在实际工作项目中参与或负责一定的任务,通过实际的项目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作者:卢鹏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16期学徒制人才培养,在9-13世纪,法国的“行会学徒制“就有了初步的尝试,1562年,英国政府发布的《工匠、徒弟法》确定为一种正式的教育制度。
现代学徒制以传统的手工业学徒师傅带徒弟模式的为基础,拓展到现代制造、先进服务、先进管理等领域。
我国将现代学徒制定位为国家战略进行推进,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2017]35号文,我校软件技术专业与广州扬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合作企业)联合申报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获批通过,现有全部在岗学生(学徒)81名。
合作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建材流通领域软件供应商,是双软和高新认证企业,现有员工300余名。
校企双主体进行软件技术现代学徒制办学,是我校的特色和创新,其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践是现代学徒制办学的核心内容。
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研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人的自我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行业企业标准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准则,以“能力为核心、系统培养”的思想内涵,以“广东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为基础,以我校软件技术业为学徒制班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整理与普通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要点基础上,依据专业教学标准的14构成部分,分析各部分的相關性,构建一个符合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模型并应用实践。
1 以行业需求与学校规划联合招生校企联办学徒制之前,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2013年以合作就业、订单班培养方式进行合作,为企业输送了138名优秀毕业生。
由信息学院院长牵头,教学副院长、软件技术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组成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对企业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技术总监和学校往届毕业生座谈采访,在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岗位需求,技术要求方面进行调研,认为软件技术人才需求大,就业质量高,尤其是软件开发,技术实施,软件推广销售方面要求专业性强,合作企业在这方面人力资源持续需求旺盛。
五年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
五年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陈登山中教科企业学院五年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是我校五年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尽管目前在开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对待这些问题,进行大胆尝试和不断改革创新,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较好地解决,并且能够培养更多深受软件开发公司欢迎的软件开发人才。
当前我校已经和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的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了企业学院,自企业学院成立以来,我们通过让学生和社会实践岗位的对接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并且以此来为中教科企业注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而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局面。
目前我们通过和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软件技术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工作,有计划地进行现代学徒制所需的软硬件支撑及长效机制建设,并且将我们的建设过程和成果准备参加苏州市的优秀企业学院的评选,针对目前我们就软件技术专业和中教科开展学徒制的过程中,我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以供大家参考。
1 立足企业学院,发现问题在校企共建企业学院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提高人才质量,突破学校和企业人才供求的瓶颈。
尽管当下现代学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但是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的,因为企业学院的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以及1+X证书的申报,这些我们都还没有充足的经验积累和丰富的历史依据,这就无可避免地会给学校和企业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大致可以列为以下几点:1.1 校企双方的参与热情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在正常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管是校级领导、系部领导还是普通的专业教师,他们除了开展日常的教学,管理学生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繁杂的事物要去处理,所以往往在企业学院共建的过程中难以有饱满的热情去调研、考察和思考。
企业方也一样,他们的领导也要去跑项目,寻合作。
技术人员要经常参加各种培训,尤其我们软件技术这个行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往往他们也难以有非常饱满地热情来投入到企业学院以及现代学徒制的开展过程中来。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专业已成为高职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专业之一。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传统的教育模式也逐渐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徒制教育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其与校企合作模式相结合,为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为贴近实际工作需求的教育和培训。
一、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特点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是一种将校园教育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特点是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到企业实习或工作,以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职业技能培训。
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职场的挑战并具备实际工作经验。
在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中,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开发等相关技能,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与意义在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中,校企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让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机会。
在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意义重大。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学生有机会在企业中进行实习或工作,获得更为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招聘到更为适合自己需求的员工,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中的具体实施1. 调整课程设置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更为实用的课程,如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培养更为全面的软件专业人才。
2. 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学校可以与软件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如实习、实训、科研项目等,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和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需求。
3. 开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学校教师,又有企业从业人员的教师队伍。
这样的教师队伍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现代学徒制发展概况国外,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重心,辅之以课程讲授,以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参与为载体,以教师和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
这一模式在以德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尤为完善。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企业广泛参与其中,大多数企业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
“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使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
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以及产品的高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国的学徒制教育体系:有效地将个人职业发展道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人才培养投资,政府的公共资金辅助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最大化的发挥个人,社会,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作用。
国内,大力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如在江西新余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新余市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办,通过学徒对接岗位、学校对接企业、教育对接产业,实现招生与招工互通、上课与上岗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
企业先招工后培训再上岗。
企业新招收的工人,上岗前,安排进职业学校培训。
企业在与其签约之际,同时签订培训合同。
学校先招生后学习再就业。
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通过自身推荐,或人力资源市场与企业签订培养和就业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和协议就业,学生在校学习并进入企业带薪学徒。
在2012年9月至今,重庆27所高校、中职学校相继启动旅游专业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还有许多高职院校,顺应高职教育发展潮流,结合本校实际,推行符合自身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面临的困境教职成[2014]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
高职院校“现代师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高职院校“现代师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与实施【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现代师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
在介绍了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分别探讨了现代师徒制教育模式概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现代师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实践、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与挑战以及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最后在总结了现代师徒制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做了全文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师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相关领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现代师徒制、软件技术专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应用实践、关键问题、解决方案、改进措施、意义、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软件技术行业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之一。
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其人才培养模式也日益受到关注和探讨。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软件技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于是需要探索新的培养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师徒制教育模式备受瞩目。
现代师徒制教育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和技术传承,通过师徒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互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
在软件技术这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现代师徒制教育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现代师徒制的组织与实施,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现代师徒制是一种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其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现代师徒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现代师徒制可以有效缩短学习和工作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
2023年度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应用实践
2023年度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应用实践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已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职业。
然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2023年度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实践。
一、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与概述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结合了工学实践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教育方案。
它使学生在就业前获得更高的实践经验,更好地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思想是「学以致用」,也就是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2023年度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设计1. 课程设计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下学习,并在工作中实践所学知识。
因此,2023年度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校内课程和实践环节。
校内课程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学习相似,但注重实践性和项目化,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践设计实践环节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学生将在企业实习工作中获得实践经验,并受到专家的指导。
学生将会在不同的企业中实习,在实践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环节的内容包括软件开发、网站设计、数据处理等等。
三、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应用与问题1. 实践应用现代学徒制有助于改善行业瓶颈问题,加速行业人才的培养。
同时,它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真实世界里的工作环境。
2. 存在的问题现代学徒制存在以下问题:如何保证学生的质量、如何进行培训教育、如何保证实践质量、如何保证学习效果等等。
因此,在应用实践中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四、结论2023年度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转型方式,它有助于改善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
但在应用实践中,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认真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改进现代学徒制,使其更加符合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作学徒制在软件专业课程体系
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践□刘万辉
【摘要】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协作学徒制在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实施过程,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真实环境中,通过应用性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素质训练、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并探讨了教学方法,学生管理形式及成效分析。
【关键词】协作学徒制;课程体系模型;教学实施;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B-a/2009/01/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万辉(1978 ),男,河南郑州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多媒体与软件工程
一、协作学徒制的内涵
协作学徒制模式(Collaborative Apprenticeship Model)是将Collins等的认知学徒制的观念和Wenger的实践共同体的协作观念经过整合而得出的,是指在教学期间,设计支持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同时强调指导教师和新任教师之间互惠的交互作用。
新任教师逐渐由辅助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指导教师的角色,通过经历此模式的四个阶段:引入、发展、熟练、掌握来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协作学徒制的实施的基本理念
在“协作学徒制”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抓住实施的基本理念。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协作学徒制”实施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在项目的探究过中形成问题、产生需求、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总结提高等自主学习环节。
学生“协作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是探究者、活动者、实践者,依靠其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创新与探究。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性。
建设一支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都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来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同时把科研与项目活动引入教学,加强工程训练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多渠道和多元化,当然也需创立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地学习。
(三)注重保障项目的真实性。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的就是学生的知识构成和能力背景,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生对于与个人相关性较小的项目案例兴趣不高,但是一旦项目来源自周边事物,学生动手完成项目的欲望就显得非常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以项目为载体的同时,应该保证项目来源贴近学生实际,保障项目的真实性。
三、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以软件专业为例,根据软件专业特点,以协作学徒制理论为指导,设计层次递进、螺旋上升的软件课程体系模型。
随着学生成长的时间,把学期、课程、项目载体、学习场景四个部分与课程设置相结合,课程设置按照专业基础课程、项目驱动课程、工作情境课程层次递进,项目载体包括经典例题、项目案例、真实项目再现、实际软件项目等,对于同一项目案例,在不同的课程上反复强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项目开发螺旋上升的软件工程思想。
始向社会评价方向发展。
在考核目标上,实行“双证书”制度,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且互通;在考核主体上,实现校内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考核与企业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的一体化;在考核方式上,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用职业资格考试取代传统的考试,用上岗达标测试取代课程的考试,用完成规定项目取代课程的考试,同时强化过程考核,用过程演练与环节的达标测试取代一次性考试形式。
三、结语
政府搭台,学生竞技,共同参与,多方受益:校、市、国家多级赛制,各具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舞台,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发共和国教育部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郑旭辉,刘松青.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素质教育发展[J].理工高教研究,2004
·
281
·
四、教学实施过程
(一)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过程以项目为载体,
把企业、教师、学生带动起来,从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以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这种培养过程就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引力、压力、拉
力、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学能力和自信心的,从而使学生由生硬,不熟练一步步的变成熟练,最终成为专业的工
程师,
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对于不同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变,合理运用,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应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讲解。
例如,软件技
术中的面向对象概念,
对于初学者很难在一次课中掌握,围绕这一概念,可以尝试3W1H 教学法、类比教学法、案例教学
法、启发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熟悉专业术语,掌握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结合软件专业与动漫专业的性质,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应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针对理论与知识点的学习,主要运用讲授法与演示法进行针对具体的知识点的
学习。
针对某个模块知识点的学习,
主要应用案例教学法。
针对项目的学习与开发,主要应用项目教学法。
针对学生的
项目经验提升,主要应用反馈教学法,反馈、评价、演示来提高学生的项目经验。
(三)学生管理方式。
“协作学徒制”的实施在学生的管理上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采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先进管理理念。
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力的提高,具体包括:动力、毅力、能力的培养。
在管理上强调成员主动思考问题和行
动,强调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目前,“协作学徒制”达到了以下效果:
1.具有发动机功能,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
过去,仅是指导教师和几个优秀的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动机的功能是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成为发动机,也就是说能够给这个组织输出能量,
当有了发动机后,整个团队都在发动时,
都主动思考问题,整个组织是生机勃勃的。
2.具有交换机功能,交换知识,资源共享。
发动机发动完了后,巨大的能量要在内部进行广泛、快速、简单、准确
的传播,要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人人知识共享,在交
换的过程中大家的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
3.具有复印机功能,总结归纳,探讨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把实践的经验总结出来,把思想不断的复印出来,影响更多的人。
五、实施的成效与分析
经过“协作学徒制”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索,软件与动漫专业的学生获得各类比赛奖项120多项,还
开发各类软件与动漫项目200多项。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采用“协作学徒制”为理论指导而构建的课程体系及教
学实施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极大的激发。
在“协作学徒制”
下通过实战项目的实际锻炼,提高了学生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协作学徒制”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充分完善和强化。
(二)基于“协作学徒制”的项目驱动,使师生关系融洽。
“协作学徒制”使师生交流达到最充分的程度,辅导教师将大多数课余时间用于项目开发与实施,双休日和假期指导学
生,
他们对学生的基本情况非常熟悉,在关心的同时又严格要求,既传授知识又教做人,因材施教,知人善任,实现了教书和育人的高度统一,使学生在专业技术、项目经验、职业素养上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三)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将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和教学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按照项目需求分
析———项目相关知识点学习———项目实施———项目总结,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大差别在于是先学知识点后学知识点如何应用、还是先了解实际工作要求后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大量研究工作和实践已经证明:系统化的项目教学更适合职业教育。
(四)学生通过项目广泛接触社会和企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学生通过项目广泛接触社会和企业,沟通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协作学徒制课程体系模型注重教师、学生的持续发展,使学生能够运用行业主流技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参与到实际项目开发过程,熟练、规范地完成企业级工作任务,获取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成为企业紧缺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同时,
该模型有利于形成校企长效合作机制,解决学生在工作中的持续发展问题、课程组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学问题以及新任教师的成长问题。
【参考文献】1.曾艳,瞿堃.从教师协作角度谈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实施策略—
——协作学徒制[J ].现代技术教育研究,20072.雷刚等.一种新型“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导师制下的项目驱动”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3.周颖.浅谈软件开发项目式教学[J ].职业教育研究,2007
·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