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统计表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统计)测试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统计)测试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统计)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一、先按规律填图,再统计。

统计你最熟悉的图形有多少个?二、数一数,填一填。

1.长方体的数量最( ),( )的数量最少。

2.正方体比长方体少( )个。

3.( )比( )多( )个。

( )比( )少( )个。

4.四种图形一共有( )个。

三、根椐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喜欢吃( )的人最多。

2.喜欢吃( )的人最少。

3.喜欢吃( )的是喜欢吃( )人数的一半。

4.喜欢吃香蕉、苹果、菠萝和草莓的一共有( )人。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1)完成统计表。

(2)画出漂亮的统计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一、看钟面写时刻。

二、连一连。

三、写一写。

四、小海读的对不对?对的画“√”,错的改正。

五、想一想,填一填。

顺序标序号。

1.(探究题)按规律画出时针和分针。

2.(拓展题)写出下面的时间和经过时间。

第五单元单元测试一、填空。

1.2元=( )角2。

12角=( )元( )角3.6元8角=( )角4.33分=( )角( )分5.71分=( )角( )分6.4角2分=( )分7.4元5角=( )元十( )角=( )角8.8角+5角=( )角=( )元( )角9.9角=( )分10.20角=( )元二、填“元”、“角”、“分”。

1.一枝铅笔32.瓶可乐53.一个气球94.一根针25.一个铅笔盒156.一盒巧克力36三、在○里填“<”、“>”或“=”。

1.3角○15分2.30角○30分3.14角○1元4角4.3元9角○4元5.45角○4元3角6.5角○52分7.8元○6元+3元8.9元+12角○10元四、将下列物品的价格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队。

五、换钱填空。

1.5个2分—共是( )分,可换成( )角。

2.2个5角是( )角,可以换成( )元。

3.1张5元钱,可以换( )张1元钱。

4.1张100元钱可以换( )张10元钱。

峨眉山市实验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 找规律 第2课时 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教案 新人教版

峨眉山市实验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 找规律 第2课时 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时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教材第86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初步认识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培养积极思考、善于与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初步认识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难点:培养动手和观察能力、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力。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学具。

师:上节课大家学习了“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你学会了找规律的方法了吗?生:首先要找出一组,再看是不是以这一组重复排列。

师:原来图形是由一组图形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也就是说它们是有规律的排列。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图形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新授课之前,复习前面所学的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本次学习新课作好铺垫。

1.课件出示第一组图。

师:这个图形的排列有规律吗?教师出示图形卡片,让学生上台动手排一排。

师:接下来,应该是哪个图形呢?同桌互相讨论: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交流:2 3 2 3 2 3接着排什么数?这列数字的排列规律是什么?师:原来不止图形有排列规律,数字也有排列规律。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尊重教材,从碗的数量变化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进而初步感受数字的排列规律。

利用我们熟知的生活中的物体,更能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数字上的排列规律。

2.课件出示第二组图。

组织学生观察思考。

师:第二组图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生:按照1只母鸡、3只小鸡、1只母鸡、3只小鸡……的规律排列的。

师:鸡的只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全班汇报)生:鸡的只数是按照1 3 1 3……的规律变化的。

师:如果继续往后写,后面该写哪些数字?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动手摆一摆。

学生拿出学具盒里的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出什么有变化的图形排列规律。

师:你能说一说图形数量的排列规律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摆出有变化的图形排列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2、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沟通。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

沟通、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

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小学数学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小学数学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小学数学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统计表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图表形式,用于展示和比较数据。

通过统计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各种数据的数量、比例及其变化趋势。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们需要学会读懂统计表,并能够正确地提取和分析数据。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中一些简单的统计表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统计表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尾三部分组成。

表头是统计表的标题,通常位于表格之上,用以概括表格所反映的内容。

表体则是统计表的主要部分,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用于展示具体的数据。

表尾一般位于表格之下,可以用来补充说明或总结数据。

下面我们以小学一年级的某个班级的学生身高统计为例,来介绍如何读懂统计表:-------------------------------------小学一年级学生身高统计表-------------------------------------姓名 | 身高(cm)-------------------------------------小明 | 120-------------------------------------小红 | 115-------------------------------------小刚 | 118-------------------------------------小美 | 122-------------------------------------...在这个例子中,表头“小学一年级学生身高统计表”告诉我们这个统计表的主题是关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身高情况。

表体中的两列分别是“姓名”和“身高(cm)”,每一行代表一个学生的信息。

通过阅读这个统计表,我们可以获得班级不同学生的身高数据。

统计表的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呈现,例如数字、文字或图标等。

在小学数学中,常用的统计表形式有频数表、单栏统计表和双栏统计表。

频数表是最简单的一种统计表,用来记录不同数据的次数。

比如统计某班级学生每天的出勤情况,可以得到以下频数表:-------------------------------------出勤情况 | 人数-------------------------------------出勤 | 20-------------------------------------缺勤 | 5通过这个频数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有多少学生出勤,有多少学生缺勤。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答案总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答案总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教学教案答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第一讲:认识图形(二)【知识点一】秒的认识例1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例2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多边形……例3 略误区警示一错(2)(移法不唯一)误区警示二错能力提升如右图能力拓展一共有3个长方形考点题库一1.3 3 4 5 32.(1)4 (2)长方正方(3)三角正方3.(1)涂第2根、第3根、第4根和第5根小棒。

(2)涂第3个和第5个图形。

4.8 6 10家庭作业一、填一填1.92.63.7 2 5 4 2二、分一分(1)(答案不唯一)(2)(答案不唯一)三、略四、如右图第二讲:十几减9和十几减8、7、6的计算【知识点一】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例1 15-9=6 误区警示一能力提升 18-9>17-9>16-9>13-9>11-9 能力拓展+ - =4 16- + =12考点题库一1.(圈略)5 8 62.17 - 9 =87 10 - 1 +14 - 9 =--10 5 4 518 - 9 =-+110 8 93.4.(横着算)6 3 7 9 5 2 8 105. 15-9=6(只)【知识点二】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例1 12-8=4【知识点三】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例1 13-7=6 13-6=7考点题库二1.(圈略)7 72.3.(从左到右从上往下)>==<<>==4.家庭作业一、14 8 6;13 7 6;15 15-7=8 15-8=7;17 17-8=9 17-9=8;二、(1)16-9=7 (2)12-9=3三、1. 15-9=6(只) 2.15-7=8(只) 15-9=6(只)16 - 7 =1--106916 - 7 =6-+3109第三讲:十几减5、4、3、2【【知识点一】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例1 12-5=7 12-4=8 12-3=9 11-4=7 11-3=8 11-2=9 误区警示一-能力提升 桃最少有3个,最多有7个。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教材分析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和上一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每一格代表2个单位或者多个单位。

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

由于年龄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多组织活动,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类与整理》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类与整理》

感知事物的共性和差异,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气球分类吗?可以怎样分类呢?任务二:请你按自己喜欢的标准分类。

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将结果表示出来。

任务三:对比多种分类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生2:我能按形状分类。

2.学生小组合作分类。

3.小组上讲台展示。

小组1:我们小组是按照颜色分类的,红气球有5个,黄气球有3个,绿气球有4个。

小组2:我们是按照形状分类的,有4个,有5个,有3个。

4.学生汇报:生1:我喜欢用不同颜色分类,用彩色笔画图记录。

生2:我也喜欢用不同颜色分类,我记录了各种颜色的个数。

生3:我喜欢用不同形状分类,是用画图记录的。

生4:我也喜欢用不同形状分类,记录了各种形状的个数。

……5.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统计表。

6.学生汇报:生1:我发现红气球有5个,黄气球有3个,绿气球有4个。

生2:红气球最多,黄气球最少。

生3:我发现最多,最少。

生4:我建议用气球的颜色分类排列方队更好看。

……气球分一分类吗?(颜色、形状)2.组织学生小组探究。

3.展示分类结果。

4.讨论:你喜欢哪种分类的方式?是怎么记录结果的?5.课件出示简单的统计表:你能把自己记录的结果,填到相应的表格中吗?6.对比简单统计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7.小结:如果排列方队,你能给老师提出什么建议?师:你们给出的建议很好,分类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获得的计数结果也不一样,从而得出的信息也不同。

老师一定会参考大家的宝贵意见。

并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等)记录分类结果。

通过学生分一分,让学生自选标准进行分类计数,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分类方法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在探索活动之后,结合学生分类计数的结果和呈现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比。

知道分类是按事物的特征制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感知事物的共性与差异,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

环节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1.基本练习:把自己的书本分成两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2.拓展练习:完成练习七第二题1.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分类结果。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课时练 (含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课时练 (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课时练(含答案)一、填一填。

1. 我来选一选。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是长方形,是正方形,是圆,是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我会连。

把图形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三、我会圈。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四、我会涂。

(把下列图中的正方形涂上红色,长方形涂上绿色。

)五、我会数。

上图很像一辆( ),其中有( )个△,( )□个,( ) 个,( )个○。

这图案像一只( ),它用了( )个( )形和( )个( )形,以及( )个( )形和( )个( )形。

答案:一、⑦⑧⑤⑥⑨②⑩④⑪⑫二、略三、②③②②四、略五、1.车 1 1 2 3 2.蜻蜓 5 长方 4 正方 2 三角 5 圆(顺序不唯一)第一单元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课时练一、从下面的图形中选三个可以拼成的图形。

应选( )、( )和( )。

二、我会连。

(下面的图形是从上面哪个长方形中剪下来的?)三、我会选。

从下面的右边选出1个能和左边拼成正方形的图形。

(在小题上画“√”)(1)(2)(3)四、数一数。

下图有()个三角形下图是由()个小三角形拼成的。

下图共有()个正方形五、你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或半圆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试一试。

答案:一、①③⑤二、略三、1.(1)②(2)①(3)③四、3 4 5五、略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七巧板》课时练一、神奇的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 )种图形组成的,其中有( )个三角形,( )号和( )号图形,( )号和( )号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二、下面的图形都是七巧板拼成的,像什么?试着拼拼看。

三、我会选。

有一种四巧板,由4块拼板组成,各块的形状如下图。

下面哪些图形是由四巧板拼成的?(在下面的括号里画“√”)四、用七巧板拼出下面图形。

五、用七巧板中的5块板拼出一个正方形,快来试一试吧!六、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并展示给同学。

答案:一、三 5 1 2 4 6二、鹅猫三、四、略五、六、略第二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十几减9》课时练一、想一想,填一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分类与整理》知识讲解及考前冲刺卷(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分类与整理》知识讲解及考前冲刺卷(二)

故答案为:12;19;14;9;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成复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9.二(4)班要举办联欢会,如表是第一小组调查的全班同学喜欢吃的水果情
况.(每人只能选一类)
种类
苹果


香蕉
人数
14
8
6
10
(1)喜欢吃 苹果 的人数最多,喜欢吃 梨 的人数最少. (2)二(4)班共有 38 人. (3)喜欢吃苹果的比喜欢吃梨的多多少人? (4)如果你去买水果,你会根据调查情况怎么买?为什么?
(2)因为一小获奖人数最多,我觉得李晓同学最有可能是一小的学生.
(3)如果每个
代表2人,上面的数据中,一小获奖人数用5个格表示,二小获奖人数用2个格表.
【解答】解:(1)一小获奖人数最多,四小获奖人数最少.
(2)因为一小获奖人数最多,我觉得李晓同学最有可能是一小的学生.
(三角形下面),一共8个;正方形:窗子(2个)、垃圾箱的面及放物口、一共4个;三角形:树冠(4个)、
垃圾箱面(长方形上面)、一共5个;圆:“烟”(4个)、垃圾箱的轮子(3个),一共7个.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即可回答.
(3)各种平面图的个数之和就是一共用平面图的个数.
(4)一棵树需要2个三角形,1个长方形,据此即可计算出果还要设计3棵和图中一样的树,需要添加多少个
(3)二(2)班获奖的人数是二(1)班获奖人数的一半,二(1)班有 10 名同学获奖.
(4)二年级一共有 34 名同学获奖.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二(2)班有5名同学
获奖,比二(4)班少1人,所以二(4)有6名同学获奖.
(2)二(3)班有4名同学获奖,二(5)班比二(3)班多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1(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1(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 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填空题(共4小题)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海鲜情况,填在统计表中.种类带鱼虾花蛤牡蛎人数2.下面是某小学全校教师选择各种交通方式上班的情况统计表.交通方式步行乘公交车骑自行车开私家车人数18121314(1)该校教师选择上班的人数最多,选择上班的人数最少.(2)全校共有名教师.(3)如果新来了一名教师,他最可能选择上班.3.课外实践小组统计了一个停车场停放车辆的情况.小轿车面包车大客车(1)这个停车场停放的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辆.(2)这个停车场一共停放了辆车.4.调查商店里标有质量的物品,填在下表里.物品洗衣粉质量/克500二.应用题(共7小题)5.下面是二(1)班同学体育课上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1)根据上面的统计情况填表.体育活动跳远跳绳踢球跑步踢毽子人数(2)参加哪种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参加哪种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少?(3)这个班有4个同学缺勤,如果他们都来上体育课且参加踢毽子,此时参加哪两种体育活动的人数同样多?(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6.下面是新源学习机专卖店4个品牌专柜营业员记录的本周销售情况.甲品牌乙品牌丙品牌丁品牌√√√√√√√√√√√√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1)把统计的结果填在下表中.品牌甲品牌乙品牌丙品牌丁品牌台数(2)丙品牌比丁品牌多卖出台.(3)如果你是店长,在下周的进货中,你有什么建议?7.长安小学举行“美好家园”书画比赛.瞧,李晓画的图多漂亮啊!(1)数一数图中各种图形的个数.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个数(2)的个数和的个数同样多.(3)正方形再增加个就和三角形同样多了.(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8.下面是小明记录的4月份的天气情况.(1)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出各种天气的天数.晴天阴天雨天(2)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少.(3)阴天和雨天一共有天,晴天比阴天多天.9.二(2)班同学去树林采集树叶做标本,半小时后,采集的树叶情况如下:树叶种类银杏叶枫叶榆树叶毛白杨采集的片数15452530(1)采集的有片.(2)采集的最多.(3)采集的比少多少片?(4)如果再采集30分钟,采集到的什么树叶可能最少?为什么?10.长安镇四所小学举行环保知识竞赛,下面是各校获奖人数的情况.(1)获奖人数最多,获奖人数最少.(2)李晓同学也获奖了,你觉得她最有可能是的学生.(3)如果每个代表2人,上面的数据该如何表示,请用彩笔涂一涂.11.如图是二(2)班借阅图书的统计情况.(1)借阅的人数最多,借阅的人数最少,它们相差本.(2)借阅的故事书比科技书多本.(3)借阅的漫画书和作文书共有本.(4)如果图书室想增添一些书,你有什么建议?三.解答题(共9小题)12.计算题.5×8=48+24=65﹣20=27+56=65﹣31=9×6=5×9=47﹣18=8×7=7×6=8×6=30﹣12﹣=54+9=100﹣32=6×6=45+29=80﹣58=46﹣8=7×9=20+32=7+12=5+23=48﹣39=75﹣6=(1)上题中一共有多少道加法、减法、乘法计算题?请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出来,并记录在下表里.加法减法乘法加法有道,减法有道,乘法有道,一共有道计算题.13.整理积木.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出每种积木的个数.正正正(1)把统计的结果填在表中.种类个数(2)这些积木中的个数最多,的个数最少.(3)比少个.(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14.《经典咏流传》比赛前,豆豆做了一个最喜欢唱的古诗的调查.喜欢唱《春晓》的人数:4个6相加的和.喜欢唱《静夜思》的人数:比2个7相加的和多6.喜欢唱《悯农》的人数:比2个6相加的和少4.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如表.名称《春晓》《静夜思》《悯农》人数15.下面是二(5)班“三好学生”的投票结果.投票当天,班上有1人生病请假,到场的每个同学都参与了投票且只投一票.姓名李红高明李东王君得票数(1)李东共得了14票,请你用画“正”字的方法在表格中记录下来.(2)全班一共有个同学.(3)如果得票数最多的同学当选“三好学生”,那么会当选.(4)假如这个生病的同学也参与投票,他的选择会对投票结果产生影响吗?为什么?16.下面是二(1)班学生每天看课外书的时间情况.时间30分钟以下30分钟~1小时1小时以上人数(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在表中.时间30分钟以下30分钟~1小时1小时以上人数(2)这个班共有人.(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17.下面是奇奇记录的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玩具情况.玩具汽车布娃娃玩具猴射水枪√√√√√√√√√〇〇〇〇〇(1)把统计结果填在如表中.玩具种类玩具汽车布娃娃玩具猴射水枪喜欢的人数(2)最喜欢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的人数最少.(3)最喜欢玩具汽车的同学比最喜欢玩具猴的多人.(4)假如这个班有一名同学因病没来,他的选择会对最喜欢某种玩具人数最多的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吗?为什么?18.二(2)班同学进行投沙包比赛,每人投30个.下面是四个同学投中个数的统计结果.姓名依依淘淘黄霏霏龙一鸣投中个数25122820(1)根据上面的结果,获得投沙包比赛第一名的是.(2)如果每人再接着投2个沙包,依依能得第一名吗?请在里画“√”.能□不能□19.下面是二年级各班同学参加学校写字比赛获奖情况统计图,可是其中一部分被墨水污损了.(1)二(2)班有名同学获奖,比二(4)班获奖人数少1人,二(4)班有名同学获奖.(2)二(5)班获奖的人数比二(3)班多5人,二(5)班有名同学获奖.(3)二(2)班获奖的人数比二(1)班获奖人数少5人,二(1)班有名同学获奖.(4)由以上可知,二年级一共有名同学获奖.20.数一数,填一填,答一答.图中各种图形各有几个?数一数,填一填.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数回答问题.(1)的个数最多,有个.(2)的个数最少,有个.(3)最多和最少的图形数量相差个.算式:.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4小题)1.解:种类带鱼虾花蛤牡蛎人数10 23 15 5 故答案为:10,23,15,5.(答案不唯一,符合实际情况即可)2.解:(1)18>14>13>12答:该校教师选择步行上班的人数最多,选择乘公交车的人数最少.(2)18+12+13+14=57(名)答:全校共有57名教师.(3)因为前面选择步行的教师最多,所以我认为他可能选择步行上班.故答案为:步行、乘公交车;57;步行.3.解:(1)17﹣6=11(辆)答:这个停车场停放的小轿车比面包车多11辆.(2)17+6+5=28(辆)答:这个停车场一共停放了28辆车.故答案为:11、28.4.解:物品洗衣粉可比克鸡精面粉盐瓜子质量/克500452505000350100(答案不唯一,符合实际情况即可)二.应用题(共7小题)5.解:(1)统计表如下:体育活动跳远跳绳踢球跑步踢毽子人数8612104(2)12>10>8>6>4答:参加踢球活动的人数最;?参加踢毽子活动的人数最少.(3)4+4=8(人)8=8答:此时参加跳远和踢毽子活动的人数同样多.(4)参加跳远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答:参加跳远和跳绳的一共有14人.(问题合理即可,无固定答案.)故答案为:8;6;12;10;4.6.解:(1)统计表如下:品牌甲品牌乙品牌丙品牌丁品牌台数1219149(2)14﹣9=5(台)答:丙品牌比丁品牌多卖出5台.(3)如果我是店长,在下周的进货中,会多进一些丙品牌的学习机,少进一些丁品牌的.(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2;19;14;9;5.7.解:(1)数一数图中各种图形的个数.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个数8 8 3 18 (2)18>8=8>3答:圆的个数和长方形的个数同样多.(3)18﹣3=15(个)答:正方形再增加15个就和三角形同样多了. (4)正方形和长方形一共有多少个? 8+3=11(个)答:正方形和长方形一共有11个. (合理即可.)故答案为:8;8;3;18;圆;长方形;15.8.解:(1)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出各种天气的天数.晴天阴天雨天(2)15>8>7 答: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少. (3)8+7=15(天) 15﹣8=7(天)答:阴天和雨天一共有15天,晴天比阴天多7天. 故答案为:;;15;7.9.解:(1)采榆树叶的有25片. (2)45>30>25>15 答:采集的枫叶最多. (3)30﹣15=15(片)答:采集的银杏树叶比毛白杨树叶少15片.(4)如果再采集30分钟,采集到的银杏树叶可能最少,因为前30分钟采集的银杏树叶最少.故答案为:25;枫叶.10.解:(1)一小获奖人数最多,四小获奖人数最少.(2)因为一小获奖人数最多,我觉得李晓同学最有可能是一小的学生.(3)如果每个代表2人,上面的数据中,一小获奖人数用5个格表示,二小获奖人数用2个格表示,三小获奖人数用3个格表示,四小获奖人数用1个格表示.作图如下:故答案为:一小、四小;一小.11.解:(1)14﹣2=12(本)答:借阅漫画书的人数最多,借阅科技书的人数最少,它们相差12本.(2)10﹣2=8(本)答:借阅的故事书比科技书多4本.(3)14+8=22(本)答:借阅的漫画书和作文书共有11本.(4)“我”的建议是多增加一些漫画书和作文书.故答案为:漫画书,科技书,12;8;22.三.解答题(共9小题)12.解:5×8=4048+24=7265﹣20=4527+56=8365﹣31=349×6=54 5×9=4547﹣18=298×7=567×6=428×6=4830﹣12=186×6=3645+29=7480﹣58=2246﹣8=38 54+9=63100﹣32=687×9=6320+32=527+12=195+23=2848﹣39=975﹣6=69(1)加法减法乘法7+9+8=24(道)加法有7道,减法有9道,乘法有8道,一共有24道计算题.故答案为:7,9,8,24.13.解:(1)统计表如下:种类个数3687(2)3<6<78答:这些积木的个数最多,的个数最少.(3)6﹣3=3(个)答:比少3个.(4)和一共有多少个?6+3=9(个)答:和一共有9个.(问题合理即可.)故答案为:;;3.14.解:6+6+6+6=12+6+6=18+6=24(人)7+7+6=14+6=20(人)6+6﹣4=12﹣4=8(人)答:喜欢唱《春晓》的有24人,喜欢唱《静夜思》的有8人,喜欢唱《悯农》的有8人.故答案为:24,20,8.名称《春晓》《静夜思》《悯农》人数24 20 8 15.解:(1)李东共得票情况如表:姓名李红高明李东王君得票数(2)8+17+14+6+1=46(个)答:全班一共有46个同学.答:如果得票数最多的同学当选“三好学生”,那么高明会当选.(4)17﹣14=3(票)14﹣8=6(票)8﹣6=2(票)答:他的选择不会对投票结果产生影响,因为每人票数的差都大于1.故答案为:;46;高明.16.解:(1)统计表如下:时间30分钟以下30分钟~1小时1小时以上人数102811(2)10+28+11=49(人)答:这个班共有49人.(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我发现:看课外书的时间在30分钟~1小时的人数最多.(合理即可.无固定答案.)故答案为:49.17.解:(1)把统计结果填在如表中.玩具种类玩具汽车布娃娃玩具猴射水枪喜欢的人数917514(2)17>14>9>5答:喜欢布娃娃的人数最多,喜欢玩具猴的人数最少.答:最喜欢玩具汽车的同学比最喜欢玩具猴的多4人.(4)他的选择不会对最喜欢某种玩具人数最多的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因为喜欢布娃娃的人数最多有17人,即使有1人请假,还是喜欢布娃娃的人数最多.18.解:(1)28>25>20>12答:获得投沙包比赛第一名的是黄霏霏.(2)如果每人再接着投2个沙包,即使这两个都投中,依依的成绩还是比黄霏霏低,所以依依不可能得第一名.故答案为:黄霏霏;.19.解:(1)5+1=6(名)答:二(2)班有5名同学获奖,二(4)班有6名同学获奖.(2)4+5=9(名)答:二(5)班有9名同学获奖.(3)5+5=10(名)答:二(1)班有10名同学获奖.(4)10+5+4+6+9=34(名)答:二年级一共有34名同学获奖.故答案为:5、6;9;10;34.20.解:由分析可知: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数5344回答问题.(1)长方形的个数最多,有5个.(2)正方形的个数最少,有3个.(3)5﹣3=2(个)最多和最少的图形数量相差2个.故答案为:长方形,5;正方形,3;2;5﹣3=2.。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例题1及相关练习(P27—P32)。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在统计内容的选择上尊重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例题1是让学生对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形状各异的气球进行分类整理,初步体会统计图在分类中的直观性。

例题2把几个家庭的成员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等。

内容的编排注重了让学生经历事物的分类和整理的过程,并进一步认识并灵活运用简单的统计表进行表示,使大家体验到分类与整理这一数学方法在生活中确实是很常见也是很有用的。

【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分析、描述、分类和整理的过程,初步了解分类与整理这一数学方法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4、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求知,能试着从统计图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与整理;2、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难点:掌握简单的统计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适趣情境,激活经验师:(出示红黄两种颜色的花朵卡片)能快速告诉老师,黑板上有几朵花吗?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红花有5朵,黄花有3朵,5+3=8朵。

生:大的花有4朵,小的花有4朵,4+4=8朵。

师: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的解决方法不同呢?生:因为我是根据花的不同颜色分的。

生:我是从花的大小分的。

师:大家都说的很好,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问题——分类。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漂亮的花朵能迅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当老师的问题提出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前基础的孩子们,能快速用简单的方法获取到图中花儿的总数,并能较准确地描述出理由。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比多少】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数学人教版1-9目录

数学人教版1-9目录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大全
21.1 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二十三章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第二十四章圆
24.1 圆的有关性质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二十七章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27.3 位似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28.2 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

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6-8单元 堂堂清(人教版)

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6-8单元 堂堂清(人教版)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看图填一填。

(1) (2)2、算一算。

30+60= 20+20= 50+30= 50+20= 70+10= 10+40= 3、小蜜蜂会在哪朵花上采蜜?20+40 50 40+30 70 50-20 20 80-70 80 30+30 90 70-50 304、连一连。

30+40 30 70-20 50-20 70 40-10 80-30 50 90-20 5、小熊吹泡泡。

6、给下列算式填上合适的数。

□=30 ○=10 △=50 □+○=( ) △-○=( ) ○+○=( ) ○+□+△=( ) 7、解决问题。

一共有多少箱饮料?第2课时80-30=90-20=60-10= 90-60=70-30=50-30=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一)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看图填一填。

(1)(2)==3、看谁算得快。

44+5= 79+10= 73+3= 56+20= 36+3= 32+5=+20= 48+30= 70+25= 51+8=4、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53+4 53+40 20+36 36+210+52 52+5 40+29 49+205、小鱼吐泡泡。

6、解决问题。

(1)植树。

冬冬和明明一共植了多少棵树?(2)给两个班每人发一个苹果,够不够?第3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二)1、算一算。

2、找朋友。

49+783+935+763 56 31 82 92 4223+858+574+83、在“<”或“=”。

+8 84+6 54+7 45+7 47+5 45+7 7+25 8+14 37+20 37+5 26+30 61+9 4、先圈一圈,再计算。

(1)(2)34+7= 26+4=5、算一算。

8+52= 9+66= 43+9= 20+55=74+6= 28+30= 50+39= 65+7=6、借足球。

原来有多少个足球?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各单元目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各单元目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各单元目录】一年级上册:①数一数②比一比③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④认识物体和图形⑤分类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⑦11~20各数的认识⑧认识钟表⑨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⑩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①位置②20以内的退位减法③图形的拼组④100以内数的认识⑤认识人民币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⑦认识时间⑧找规律⑨统计⑩总复习二年级上册:①长度单位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③角的初步认识④表内乘法(一)⑤观察物体⑥表内乘法(二)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①解决问题②表内除法(一)③图形与变换④表内乘法(二)⑤万以内数的认识⑥克与千克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⑧统计⑨找规律三年级上册:①测量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③四边形④有余数的除法⑤时、分、秒⑥多位数乘一位数⑦分数的初步认识⑧可能性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①位置与方向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④统计③年、月、日⑤两位数乘两位数⑥面积⑦小数的初步认识⑧解决问题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四年级上册:①大数的认识②角的度量③三位数乘两位数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①四则运算②位置与方向③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⑤三角形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五年级上册:①小数乘法②小数除法③观察问题④简易方程⑤多边形的面积⑥统计与可能性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①图形的变换②因数与倍数③长方体和正方体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⑤分数的加法和减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六年级上册:①位置②分数乘法③分数除法④圆⑤百分数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①负数②圆柱与圆锥③比例④统计⑤数学广角⑥整理与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 1. 比多少 2. 比长短 3. 比高矮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1. 1-5的认识2. 比大小3. 几和第几4. 2-5的分与合5. 加法6. 减法7. 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 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第五单元分类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6和7的认识2. 6、7的分与合3. 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4. 解决问题5. 8、9的知识6. 8、9的分与合7. 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8. 解决问题 9. 10的认识 10. 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11. 填() 12. 连加连减 13. 加减混合 14. 整理和复习(一) 15. 整理和复习(二)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1. 数数、读数2. 写数3. 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1. 9加几2. 解决问题3. 8、7、6加几4.解决问题5. 5、4、3、2加几6.整理和复习第十单元总复习:1. 20以内的数 2. 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 4. 认识钟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1. 位置(1) 2. 位置(2)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十几减9 2. 十几减8 3. 十几减7 4.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 图形的拼组(1)2. 图形的拼组(2)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数的组成 2. 读数、写数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 2. 简单的计算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 认识时间(1) 2. 认识时间(2) 3.单元测试题第八单元找规律: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第九单元统计:1. 统计 2. 单元测试题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 认识厘米和米 2. 认识线段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3.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4.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5.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6. 连加7. 连减8. 加减混合9. 加、减法估算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特点 2. 直角的认识 3. 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 2. 5的乘法口诀 3.1、3、4的乘法口诀4. 乘加乘减5. 6的乘法口诀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 7的乘法口诀 2. 倍数 3. 8的乘法口诀 4. 9的乘法口诀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 2.数的排除第九单元总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表内乘法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4.观察物体 5、统计 6.综合练习(一) 7.综合练习(二)【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 解决问题(1 2. 解决问题(2)3.解决问题(3)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2. 除法 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1. 锐角和钝角 2. 平移和旋转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 解决问题(1) 3. 解决问题(2)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 .1000以内数的认识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近似数4.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 2. 两位数减两位数3. 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4. 估算第八单元统计:1. 统计表 2. 统计图第九单元找规律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1.1 毫米、分米的认识 2. 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加法 2. 减法 3. 加减法的验算第三单元四边形:1. 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 3. 周长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 估计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五单元时、分、秒:1. 秒的认识 2. 时间的计算 3.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 几分之一 2. 几分之几 3. 分数的简单计算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搭配问题 2. 可能性第九单元总复习【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 2. 笔算除法(1) 3. 笔算除法(2) 4. 笔算除法(3)第三单元统计:1. 简单的数据统计 2. 平均数第四单元年、月、日:1. 年、月、日 2. 24小时计时法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1) 3. 笔算乘法(2)第六单元面积:1. 面积和面积单位 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4. 公顷、平方千米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 认识小数 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2.亿以内数的认识(二)3.亿以上数的认识(一)4.亿以上数的认识(二)5.用计算器计算6.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和角(一) 2.直线射线和角(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一)3.笔算乘法(二) 4.笔算乘法(三)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一)2.垂直与平行(二) 3.平行四边形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4.整理和复习(一)5.整理和复习(二)第六单元统计:1.统计(一) 2.统计(二) 3.统计(三)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合理安排(一) 2.合理安排(二)第八单元总复习: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2.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二)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5.总复习——统计图(一)6.总复习——统计图(二)【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2.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4. 有关0的运算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 位置与方向(1) 2. 位置与方向(2) 3.位置与方向(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 3.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 乘法分配律5. 减法的运算性质6.除法的运算性质7. 乘法的简便计算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2. 小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4. 小数的性质5. 小数的大小比较6.小数点移动7. 生活中的小数 8.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五单元三角形:1. 三角形的特性(1) 2. 三角形的特性(2) 3.三角形的分类4. 三角形的内角和5. 图形的拼组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 数学广角(1) 2. 数学广角(2) 3.数学广角(3)第九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2.小数乘小数3.积的近似值4.连乘、乘加、乘减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以整数2.一个数除以小数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5.连除、除加、除减6.解决问题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2.解简易方程3.列方程解应用题 4.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4.组合图形的面积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4.观察物体5.可能性6.解决问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 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 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 2.分数的意义(二) 3.真分数和假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5.约分(一)6.约分(二)7.通分(一)8.通分(二) 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0、整理和复习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第六单元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1.因数与倍数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图形的变换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 分数乘法应用题 3. 倒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 分数除法应用题 3. 比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分数应用题第四单元圆: 1. 圆的认识 2. 圆的周长和面积 3. 扇形 4. 轴对称图形第五单元百分数: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 百分数应用题4. 纳税5.利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 比例的应用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1. 圆柱 2. 圆锥 3. 球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二):1. 统计表 2. 统计图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和数的运算2.代数初步知识3. 应用题 4. 量的计量5.几何初步知识6. 简单的统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数
15
13
学以致用
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
课堂小结
1.分类标准一致,分类结果就一致; 2.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多样;虽 然结果不同,每一种分类标准下分的 结果数据加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第三单元
复习导入
分类与整理
问题: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完成:1. 按形状分一分,在教材上涂一涂。
2. 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举例讲解
分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整理
借助情境,按不同标准分类
举例讲解
分类与整理
按年龄分
按性别分
探索新知
分类与整理
按年龄分
大人 小孩
人数 8
4
探索新知
分类与整理
按性别分
男女
人数 6
6
分类与整理
探索新知
按大人、孩子分
大人 孩子 人数 8 4
按性别分
男女 人数 6 6
介绍:刚才我们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出来了,大家一起填 写的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问题:观察2个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 点?
分类与整理 探索新知
还可以怎样分?
爸爸 妈妈 孩子
人数 4
4
4
探索新知
分类与整理
数量
文具 3
乐器 3
(2)观察上表,你知道了什么?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帽子 4
分类与整理
易错提醒 认真审题,按要求分类。 分成两组。分一分,说一说。
男人
女人
性别
分类与整理
易错提醒 认真审题,按要求分类。 分成两组。分一分,说一说。
儿童
成人
年龄
分类与整理 易错提醒 认真审题,按要求分类。 分成两组。分一分,说一说。
1. 观察统计表,你都知道了什么? 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
学以致用
分类与整理
只数
天上飞的 3
地上跑的 6
1. 观察统计表,你都知道了什么? 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以致用
分类与整理
4
5 37
学以致用
分类与整理
人数
男生 7
女生 11
学以致用
分类与整理
问题:1. 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2. 请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不戴眼镜
眼镜
戴眼镜
分类与整理 学以致用
如果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学以致用
分类与整理
你能在表中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女生
男生
人数
1. 观察统计表,你都知道了什么? 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
学以致用
分类与整理
你能在表中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人 数 上半年过生日下半年过生日
人数


问题:1. 还可以怎样分?按照 想法填写统计表。
6 6 2. 观察统计表,你都知道了
什么?
分类与整理 典题精讲
一(1)班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情况如下图。
36678
典题精讲
分类与整理
3 6 67 8
熊猫 猴子和猫 喜欢熊猫的人数比喜欢乌龟的人8-数3多=几5人(?人)
典题精讲
分类与整理
(1)把同类物品放在一起,填写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