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糖异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OH
提问:这里CO2的作用是什么? 能量载体
合成的草酰乙酸新-COOH中储存了ATP水解的键能, 脱碳时损失的键能相对较少。
第3步 第2步
第1步
葡萄糖-6-磷酸酶
P OCH2O CH2OH
HO
OH
果糖16-二磷酸酶
F-6-P
P OCH2O CH2O P
HO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羧激酶
丙酮酸羧化酶
OH F-1,6-2P
第九章 糖代谢
• 糖是有机体重要的能源和碳源。 • 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的分解
代谢提供的。另方面,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又为生物 体合成其它类型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 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骨架。 • 糖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糖的分解代谢包括 糖酵解——糖的共同分解途径;三羧酸循环——糖的 最后氧化途径。糖的合成代谢包括糖原异生——非糖 物质形成糖的途径,糖原的合成,结构多糖的合成等 。糖的中间代谢途径还有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 等。
• 主要经磷酸化酶的磷酸解作用生成葡萄糖-1-磷酸 。
• 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分子的非还原端,连续释放 G-1-P,直到在分支点以前还有4各葡萄糖残基为止 , 寡 聚 1,41,4 葡 聚 糖 转 移 酶 主 要 是 将 以 1,6- 键 连接于分支点的4个残基的葡三糖转移至另一链的 非还原端使其延长,而在分支点处还留有一个 1,6-键葡萄糖残基由脱支酶水解。
•意义:在于避免损失乳酸及防止乳酸堆积引
起酸中毒。
第七节 血糖及其调节
•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 血糖水平的调节 • 血糖水平异常
血糖
• 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 正 常 值 : 人 空 腹 静 脉 血 含 葡 萄 糖 3.89 ~ 6.11mmol/L • 血糖含量维持一定水平,对于保证人体各组 织器官特别是脑组织的正常机能活动极为重要。
酵 三个不可逆 ⑥
解 反应

⑧ ⑨
丙酮酸激酶 ⑩
糖 异 生

乳酸
第1步 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提问:如何进行?
丙酮酸
草酰乙酸
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
COOH
丙酮酸羧化酶
COOH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OOH
CO
C=O
CO P
CH3 CO2 ATP ADP+Pi CH2 GTP GDP CO2 CH3
• 异生:非糖物质合成糖原或糖原。 • 部位:肝脏
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提问:哪些物质可以转变成G或糖原?
• 答案:凡能转变成糖代谢中间产物的物质。
包括 有机酸:乳酸、丙酮酸,TAC中各种羧酸
甘油 生糖氨基酸
糖异生的概念
• 糖异生:
非糖化合物(如乳酸、甘油、生糖氨 基酸等)在肝脏中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葡萄糖 或糖原的过程。
• 糖异生途径:
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
糖异生途径
•乳 酸→葡萄糖:糖异生 •丙酮酸→葡萄糖:糖异生途径 •葡萄糖→丙酮酸:糖酵解途径 •葡萄糖→乳 酸:糖酵解
Glu
ATP
ADP
G-6-P
一、糖异生途径
F-6-P
ATP ADP
F-1,6-2P
* 过程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磷酸果糖激酶 果糖1.6-二磷酸酶
果糖-1、6-二磷酸
糖异生作用
柠檬酸活化
F-2、6BP AMP
抑制
PEP
ADP抑制
F-1、6BP活化
PEP羧激酶
ATP ALa
抑制
丙酮酸激酶
草酰乙酸
丙酮酸羧化酶 乙酰CoA活化
丙酮酸
ADP抑制
果糖-2、6-二磷酸合成与降解的调控
脱磷酸化的酶
(激酶2活性)
血糖低-- 胰高血糖素释放cAMP级联作用- 蛋白磷酸化 血糖高--胰岛素释放--
3.纤维素的酶水解
• 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通过-1, 4-糖苷键连 接而成的长链大分子。纤维素酶能特异性地水 解-1, 4-糖苷键,最终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 。
• 人和动物的消化系统中不能分泌出纤维素酶, 所以不能直接利用纤维素作为食物。反刍动物 (牛,羊等)的消化道中含有某些微生物,这 些微生物能分泌出纤维素酶,因此反刍动物能 利用纤维素作为食物。
1. 促进葡萄糖转运入细胞内。 2. 通过调节糖原代谢的关键酶,加速糖原合成, 抑制糖原分解. 3. 通过诱导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激活丙酮酸脱 氢酶而加快糖的氧化分解过程。 4. 抑制肝内糖异生。 5. 抑制脂肪动员,增加葡萄糖利用,促进葡萄糖 转变成脂肪 。
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机制:
1. 通过调节糖原代谢的关键酶,抑制糖原合成,促进 糖原分解 。
二 糖原的合成代谢
• 蔗糖的合成 • 淀粉的合成 • 糖原的合成 • 糖原的异生作用
1. 蔗糖的合成
• 蔗糖合成酶途径 • G-1-P+UTPUDPG+Ppi • UDPG+果糖蔗糖+UDP • 蔗糖磷酸合成酶途径 • UDPG+果糖-6-P 蔗糖磷酸+UDP • 蔗糖磷酸蔗糖+H3PO4
2. 淀粉的合成
3. 丙酮酸羧化酶是糖异生的另一个调节酶,其活性受乙 酰辅酶A和ATP激活,受ADP抑制。
4. 糖酵解速度也受丙酮酸激酶的调控,ATP、丙氨酸、 NADH对该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果糖-1,6-二磷酸酶 则有激活作用。
葡萄糖异生作用的调节
糖酵解作用
G
活化 F-2、6BP
AMP
ATP
抑制
柠檬酸 H+
果糖-6-磷酸
于果糖-1、6-二磷酸酶受抑制,则糖异生关闭。当ATP和柠檬酸
水平高时, PFK受抑制,降低糖酵解的速率,柠檬酸增加果糖-
1、6-二磷酸酶活性,从而增加糖异生速率。 当饥饿时,由于血糖水平低,激素胰高血糖素释放,引起
cAMP的级联作用, 使酶蛋白磷酸化(FBPase2活化),降低 F-2、6-BP;当进食时,血糖水平较高,激素胰岛素释放,使F-
• -淀粉酶:它是仅作用于链的末端单位。它从链的非 还原性末端开始,每次切下两个葡萄糖单位-麦芽糖 。
• 葡萄糖淀粉酶:它是一种外切酶,能够将淀粉链端基 葡萄糖水解下来。最终可以将淀粉完全水解成葡萄糖 。
• -1,6-糖苷酶(脱支酶):是一种能水解-1,6-糖苷 键的淀粉酶。
淀粉和糖原在细胞内的降解
•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特别是空腹血糖和糖耐量曲线高
2.淀粉的酶水解
• 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 • 直链淀粉是由-D-葡萄糖分子通过-1,4-糖苷
键连接而成的链状化合物。 • 支链淀粉是由多个直链淀粉通过1,6-糖苷键连
接而成的树枝状多糖。能够水解淀粉的酶称为 淀粉酶。
淀粉水解酶
• -淀粉酶:它是一种内切酶,以随机方式水解-1,4糖苷键,能将淀粉切断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
2、6-BP增加,激活PFK,加速酵解;同时F-2、6-BP的增加
抑制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使糖异生作用受抑制。
糖异生与糖酵解作用的相互调节:
2、丙酮酸激酶、丙酮酸羧化酶和PEP羧激酶的调节:
高水平的ATP和Ala抑制丙酮酸激酶,从而抑制糖酵解;由于 该情况下乙酰CoA亦是充裕的,则活化丙酮酸羧化酶,有助于 糖异生的进行。反之,在细胞供能状态较低时,ADP水平较高, 则抑制丙酮酸羧化酶和PEP羧激酶,关闭糖异生作用。 丙酮酸激酶被F-1、6BP活化(前馈激活),即需要糖酵解加 速时该酶的活性被提高。
2. 通过抑制关键酶活性,抑制糖酵解途径,减少糖的 氧化。
3. 促进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合成,并加速肝摄取 氨基酸原料,加强糖异生。
4. 通过加速脂肪动员,生成的大量脂肪酸可抑制周 围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
糖皮质激素
升高血糖,增加肝糖原。作用机制:
1. 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 转移到肝进行糖异生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 糖异生途径与酵解途径大多数反应 是共有的、可逆的;
➢ 酵解途径中有3个由关键酶催化的不 可逆反应。在糖异生时,须由另外 的反应和酶代替。
已糖激酶 ①

6-磷酸果糖 ③ 激酶-1

④ ⑤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血糖水平的调节
•血糖水平保持恒定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 协调的结果,也是肝、肌肉、脂肪组织等各 器官组织代谢协调的结果。
•机体的各种代谢以及各器官之间能这样精确 协调,以适应能量、燃料供求的变化。
•主要依靠激素的调节,酶水平的调节是最基 本的调节方式和基础:
胰岛素
• 降低血糖:
F-2、6-BP多
F-6-P
-
F-2、6-BP
磷酸化的酶
(酯酶2活性)
具有一条肽链的酶蛋白,由于某些氨基酸 的磷酸化和脱磷酸化使之具有两种酶活性 ,这种酶称双功能酶。
糖异生与糖酵解作用的相互调节:
1、磷酸果糖激酶(PFK)和果糖-1、6-二磷酸酶的调节:
当AMP水平高时,表明需要ATP, PFK激活,增加糖酵解,由
• 调节酸碱平衡
葡萄糖
糖 异 生 途 径
丙酮酸
NADH NAD+
乳酸

葡萄糖
乳酸
血液
葡萄糖
糖 酵 解 途 径
丙酮酸
NADH NAD+
乳酸
肌肉
乳酸循环
•概念:肌收缩(尤其是氧供应不足时)通过糖酵
解产生乳酸,因为肌肉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 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内异生 为葡萄糖,葡萄糖入血后又可被肌肉摄取,这就构 成了一个循环,成为乳酸循环,也叫Cori循环。
草酰 乙酸
丙酮酸 羧化支路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羧激酶
(胞液)
丙酮酸
羧化酶
PEP
草酰乙酸
NADH+H+
草酰乙酸
NADH+H+
羧激酶
NAD+ NAD+
苹果酸
苹果酸
天冬氨酸
(线粒体)
羧激酶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3-磷酸甘油激酶 3-磷酸甘油脱氢酶
葡萄糖-6-磷酸酶
第3步
果糖16-二磷酸酶
第2步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羧激酶
• -1,4-糖苷键的形成 • nUDPG+引物nUDP+ (-1,4-葡萄糖)n • 支链淀粉的形成 • Q酶催化-1,4-糖苷键转换为-1,6-糖苷

3. 糖原的合成
• G-1-P在UDPG焦磷酸化酶催化下生成 UDPG。
• 在糖原合成酶的催化下,UDPG将葡萄 糖残基加到糖原引物非还原端形成-1,4糖苷键
• 在分枝酶的催化下,将-1,4-糖苷键转换 为-1,6-糖苷键
4. 糖原的异生作用
• 糖原异生作用:许多非糖物质如甘油、 丙酮酸、乳酸以及某些氨基酸等能在肝 脏中转变为糖原,称糖原异生作用。
• 各类非糖物质转变为糖原的具体步骤基 本上按酵解逆行过程进行
• 要克服三个激酶催化的三个不可逆反应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丙酮酸羧化酶
第1步
草酰 乙酸
葡萄糖异生作用的调节
1. 高浓度的G-6-P 可抑制已糖激酶,活化葡萄糖-6-磷酸 酶从而抑制酵解,促进了糖异生。
2. 果糖-1,6-二磷酸酶是糖异生的关键酶,果糖磷酸激酶 是糖酵解的关键调控酶。ATP抑制后者,激活前者。 柠檬酸对果糖磷酸激酶也有抑制作用。果糖-2,6-二磷 酸是调节两酶活性的强效应物。当葡萄糖含量丰富时, 激素调节使果糖-2,6-二磷酸增加,从而激活果糖磷酸 激酶活性,并强烈抑制果糖-1,6-二磷酸活性,从而加 速酵解,减弱糖异生。
2. 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抑制点为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3. 使其他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发挥最大效果
肾上腺素
• 强有力的升高血糖激素,在应激状态下发挥作 用。
• 作用机制:
通过肝和肌肉的细胞膜受体、cAMP 、蛋白激 酶级联激活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
血糖水平异常
• 高血糖(hyperglycemia ) 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2~7.78 mmol/L称为高血糖。 当血糖浓度高于8.89 ~10.00 mmol/L(肾糖阈),超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可出现糖尿。
一、多糖和低聚糖的酶水解
1.二糖的酶水解
• 二糖在酶作用下,能水解成单糖。主要的二糖酶为蔗糖 酶、半乳糖酶和麦芽糖酶。这三种酶广泛存在于人及动 物的小肠液和微生物中。
• 蔗糖酶:它的作用是将蔗糖水解成D-葡萄糖和D-果糖 。
• 半乳糖酶:它能将乳糖水解为D-葡萄糖和D-半乳糖。 • 麦芽糖酶:其作用是将麦芽糖水解成D-葡萄糖。
当饥饿时,由于血糖水平低,激素胰高血糖素释放,引起 cAMP的级联作用,使丙酮酸激酶发生磷酸化,从而失去活性,
抑制糖酵解。
糖异生与糖酵解作用的紧密相互调节防止了 二者共同进行时的无效循环。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 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 保证某些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的功能具有重要 意义
• 补充肝糖原Fra Baidu bibliotek
机体摄入的葡萄糖先分解为丙酮酸、乳酸等三碳化合 物,后者再异生成糖原的途径称为三碳途径,也称之 为间接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