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减压装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减压装置
1.生产装置
1.1责任区生产装置概况
1.1.1一联合
一联合工区共有生产装置6套,具体为:常减压装置、减粘裂化装置、溶剂脱沥青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双脱装置、气体分馏装置组成。

1.2生产装置基本情况
1.2.1常减压装置
(1)位置。

常减压装置位于石化公司生产区域中南部,距石化消防大队约1500米。

(2)生产规模。

华北石化分公司,常减压装置年生产能力为500万吨,是原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3)原料。

常减压装置的原料为原油。

(4)产品。

常压塔切割出汽油、溶剂油、柴油;减压蒸馏出汽油、重柴、蜡油。

(5)中间产品。

汽油、重柴送入加氢装置进行精制、减渣作为原料进入催化进行深加工。

(6)生产工艺。

油品车间输送来的原油,首先经过电脱盐处理,脱除原油中含有的大量盐类和水,然后依次进入初馏塔、常压炉和常压塔,进行初步精馏,切割出初常顶汽
油、溶剂油、柴油等目的产品,剩余的常压渣油作为减压工序的原料进一步减压蒸馏,产品为减压汽油、重柴油、蜡油和减压渣油。

减压渣油作为催化、加氢的原料,分别送至催化装置、加氢装置和油品工区。

(7)工艺流程。

(8)重点及关键设备。

常减压装置的重点及关键设备为塔底泵、加热炉、常(减)压塔、电脱盐罐、换热器。

塔底泵
塔底泵是将常压塔或减压塔分馏出的高温介质,输送到下一个工作环节。

在输送过程中,塔底泵的法兰垫片易受高
温腐蚀,发生险情。

塔底泵所输送的渣油中因催化剂的存在,介质有很高的磨蚀性。

塔底泵最高工作温度为345℃,由于渣油温度高,且含有硫、环烷酸等,所以泵体及其他零件会被腐蚀损坏。

加热炉
加热炉的是将液体燃料在加热炉辐射室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并以它作为热载体,流向对流室,从烟囱排出。

在加热过程中,炉膛内炉管穿孔会引发火灾。

加热炉炉膛内有可燃气体,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点炉时会发生爆炸。

常(减)压塔
原油是不同沸点的复杂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常减压蒸馏就是指在常压状态下和真空状态下,根据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原油切割成不同馏出物的过程。

常减压装置由于原油会对装备造成腐蚀。

常减压装置的腐蚀介质主要有三类:盐类腐蚀、环烷酸腐蚀、硫腐蚀。

盐类腐蚀主要是水解出来的氯离子与金属反应而造成的管线减薄。

环烷酸腐蚀主要是环烷酸是存在于石油中的含饱和环状结构的有机酸。

在石油加工过程中,环烷酸随石油一起被加热、蒸馏,并随之与沸点相同的油品冷凝,且溶于其中,从而造成馏分对设备材料的腐蚀。

硫腐蚀主要是原油中很少有游离的硫,石油馏分中的硫和硫化氢多是其他硫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常温下硫不活泼,无腐蚀性,但是当温度在350~400℃时硫很活泼,
很容易和普通钢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形成一种金属表面的保护膜,但其结构较松散,受高速流体冲击之后,腐蚀层状破坏脱落,新的金属表面又暴露在腐蚀介质中继续腐蚀。

腐蚀区域主要是低温塔顶部位——盐类腐蚀;高温重油腐蚀——环烷酸腐蚀和硫腐蚀。

减压塔会产生硫化氢气体进入塔顶的回流罐。

氨气注入水中形成氨水进入氨水管放置在塔顶,氨水对装置进行保护作用.但硫化氢和氨气都是有毒气体,会使人员中毒。

电脱盐罐
原油中的盐大部分溶于所含水中,故脱盐脱水是同时进行的。

为了脱除悬浮在原油中的盐粒,在原油中注入一定量的新鲜水(注入量一般为5%),充分混合,然后在破乳剂和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使微小水滴逐步聚集成较大水滴,借重力从油中沉降分离,达到脱盐脱水的目的。

由于电场强度是影响电脱盐效率的一个主要的工艺参数,电场强度过强会导致高压电器绝缘不良,电场强度超过2kV/cm会使绝缘击穿,从而导致爆炸火灾。

脱盐脱水罐内未充满原油或存在有空气就启动高压电源同样会引发爆炸。

换热器
换热器是为了达到加热或冷却的目的设备。

换热管是换热器中的细长弹性元件,流体流过会引发震动,当震动引起结构和材料的共振时,会引发管子彼此撞击或撞击壳体,造
成磨损和损坏,导致泄漏从而引发火灾。

(9)固定消防设施。

常减压装置地上消火栓3个,箱式消火栓3个,炮4门,消防竖管4套。

另外,共配置8kg 灭火器118个,35kg76个
1.2.2风险识别
1.2.2.1塔底泵
(1)火灾时的薄弱环节。

1)如果塔底泵发生火灾,塔底泵输送高温轻质油品压力大,一旦泄漏会迅速形成大面积的泵体及地面流淌火灾。

2)泵体密封裂开后油品外溢,如果不注意及时控制或扑救,使输油管线及法兰部位燃烧过长,会导致管线爆裂。

(2)确定优先保护的部位。

1)受火势威胁的塔底泵和
换热器。

2)周边的承重框架结构。

(3)战术措施及方法。

1)塔底泵房发生火灾,应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阻止其蔓延,冷却邻近设备,防止火势蔓延。

2)在采取工艺处置的同时,应用蒸汽、干粉消灭初期火灾。

3)如果泵体爆裂,输油管线断裂,大量油品外泄,形成大面积燃烧,一时难以用干粉进行大强度的扑救火灾,可进行设堵、导流,分片消灭。

4)在断料、停泵后,用干粉、泡沫、喷雾水组织包围,内外夹击,消灭火灾。

(4)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

1)如果高温介质泄漏,不及时进行封堵,会造成火灾和爆炸。

2)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泄漏如果不及时封堵,会引发火灾爆炸。

3)装置内有毒物料泄漏(包括:含油污水、油气、粉尘等)如果处置不当会造成人员伤亡。

(5)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1)进入灾害现场必须经侦检人员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

2)根据现场情况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3)安全员需佩戴侦检器材。

1.2.2.2加热炉
(1)火灾时的薄弱环节。

1)炉管破裂着火。

2)炉管弯头漏油着火。

3)加热炉炉膛内有可燃气体,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点炉时会发生爆炸。

(2)确定优先保护的部位。

1)受火势威胁的部位。

2)周边的承重框架结构。

(3)战术措施及方法。

1)灭火前应切断原料油的来源,停炉和停火,防止灭火后发生复燃或复爆。

2)扑救火灾时,可使用固定蒸汽灭火装置或半固定蒸汽灭火装置喷射蒸汽,将火灾消灭。

3)根据火场的实际情况,也可以使用消防喷雾水枪喷射雾化水流进行灭火,但要注意“回火”烧伤射水人员,还要注意雾状水射入高温炉膛内瞬间汽化所产的压力破坏炉膛的问题。

(4)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

1)火灾引发装置温度过高,
超温会导致物料分解和设备增压导致装备爆炸。

2)设备管线在高温下烧穿,如果不及时进行封堵导致物料泄漏,会形成更大的火灾。

3)火灾会引发炉膛或烟道爆炸,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冷却,会造成多个火点出现。

(5)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1)进入灾害现场必须经侦检人员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

2)根据现场情况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3)安全员需佩戴侦检器材。

1.2.2.3常(减)压塔
(1)火灾时的薄弱环节。

1)常压、减压蒸馏从原料到成品以及副产品都属易燃液体、可燃气体,闪点都在28℃以下,泄漏后遇明火、静电等发生燃烧或爆炸。

2)原油含腐蚀性,会对装备造成腐蚀,从而引发泄漏和火灾。

(2)确定优先保护的部位。

1)受火势威胁的电脱盐罐、常压炉、减压炉、机泵和管线。

2)周边的承重框架结构。

(3)战术措施及方法。

1)停止供热,关闭减压炉炉阀和加热阀门,降低减压蒸馏塔内的温度。

2)关闭凝缩油及水的阀门,防止回流扩大燃烧。

3)利用固定水喷淋设施或消防水枪、水炮等对附近的生产装置汽提塔以及管道进行适当的冷却降温。

4)在确认已经排除复燃、复爆的前提下,可使用干粉、卤代烷灭火剂或用强力水流切封等灭火方法,一举将火灾消灭。

如有蒸汽灭火设施时,也可以向塔内诵入蒸汽灭火。

(4)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

1)由于焦化原料含硫较高,含硫的增加会对设备中的高温、高压部位腐蚀加快,从而引发泄漏,导致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控制,会造成更大的火灾。

特别是加热炉进料线、焦炭塔大瓦斯线、分馏塔底抽出线、部分高温重油线。

2)减压塔的油气温度达到380℃以上,生产中减压炉管穿孔、设备腐蚀等使大量空气吸入减压塔内,可能发生火灾,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控制,减压塔会发生爆炸。

3)装备的高温、高压可能会发生各种脆性破坏,引发爆炸,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会造成火灾面积扩大和爆炸。

4)火灾会引发高温、高压设备及法兰密封泄露,如果不及时进行封堵,会造成大面积的流淌火形成。

(5)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1)进入灾害现场必须经侦检人员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

2)根据现场情况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3)安全员需佩戴侦检器材。

1.2.2.4电脱盐罐
(1)火灾时的薄弱环节。

1)如果脱盐脱水罐内未充满原油或存在有空气就启动高压电源;或者高压电器绝缘不良或电场强度超过2kV/cm会使绝缘击穿,会导致爆炸火灾(2)确定优先保护的部位。

1)受火势威胁电气装置和变压器。

2)周边的承重框架结构。

(3)战术措施及方法。

1)首先切断电源。

2)关闭进油出油阀门,以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3)如果造成地面流淌火,按照先地面后脱盐管的顺序进行火灾扑救。

4)冷却着
火罐和邻近罐,防止油罐爆炸。

5)可用水流切封或干粉扑救罐顶火灾。

6)灭火后继续冷却。

(4)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

1)电场强度超高会击穿绝缘体,如果处置不当,会引起人员触电。

(5)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1)进入灾害现场必须经侦检人员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

2)根据现场情况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3)安全员需佩戴侦检器材。

1.2.2.5换热器
(1)火灾时的薄弱环节。

1)原料管线泄漏易导致原料泄漏,形成流淌火,增加扑救难度。

2)换热器内管路破裂,会使两种液体窜流,或油品跑入蒸汽管线内,从而引发爆炸事故。

(2)确定优先保护的部位。

1)受火势威胁的U形管、法兰和承重部位。

2)周边的承重框架结构。

(3)战术措施及方法。

1)使用固定水炮对受地面流淌火威胁的设备、管线和承重构建进行冷却,防止发生爆炸燃烧和垮塌。

2)使用移动消防设施扑灭地面流淌火。

3)对于不宜用泡沫和水扑救的泄漏着火部位使用干粉扑救,同时配合车间人员采取工艺措施切断燃烧物料来源。

(4)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

1)物料泄漏而引发的流淌火,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会发生二次火灾。

2)起火是如果不及时进行冷却会导致承重构建发生断裂垮塌,造成人员伤亡。

(5)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1)进入灾害现场必须经侦检人员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

2)根据现场情况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3)安全员需佩戴侦检器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