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组织经济学综述

合集下载

经济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经济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经济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绪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经济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就相关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1. 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进展本部分主要综述了宏观经济政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针对不同经济体制和经济周期,各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实践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理论和实证结果。

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本部分回顾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从投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方面探讨了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因和动力,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二、微观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文献综述本部分探讨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并综述了政府干预在制度设计、市场监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干预的效果和限制,并对当前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2. 行为经济学的文献综述本部分回顾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并综述了行为经济学在市场行为、决策行为、劳动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同时,分析了行为经济学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1.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部分总结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并综述了发展经济学在贫困陷阱、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同时,指出了该领域仍然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本部分就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

从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环境影响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结论通过本次文献综述,我们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各自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综述
大量的nderreaction)和反 ( 应过度 (overreaction)。反应不足是指在较短的时间间
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世纪 60 年 20
M 建立了M iller M定理 开创了 金融学, , 公司 成
代Sharp 和Lintner 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 , , 价模型(CAPM 20 世纪 7。 )0 年代, 基于无套利 原理罗斯(Ross)建立了更具一般性的套利定价 理论(APT)0 20 世纪70 年代Fama 对有效市场 ( 假说俘 H) 进行了正式表述, M Black, Scholes 和 M t on 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 OPM 至此现代 er ( )。 ,
场影响是正面或是负面等等主观判断。 人们在 市场中总是宁愿接受客观风险的影响而不愿 "portfolio selection",建立了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接受自己决策而带来的风险。 3 )过度自信旧verconfidence ) 大 量 研 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 诞生。 ,M 此后,odigliani 和
模型从这两种偏差出发, 解释投资者决策模型 如何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效率市场
假说的。
现。第一, 人们在对不确定事物进行判断和估 计时通常会设定一个初始值, 然后根据反 馈信 息对这个初始值进行修正。实验心理学表明, 这种修正往往是不完全的, 人们的观念仍倾向 于初始值。第二, 行为人不仅不依据新信息对 他初始信念进行修正, 反而将新信息错误理解 为对他的原有信念的进一步证明, 进而强化他 对原有信念的信心。例如, 人们会对新信息进 行选择性识别, 或对新信息进行有利于维护原
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选择进行分析的框 架, 展了预期效用函数理论。A~ 和 Debreu
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 发展并完 善了一般均衡理论, 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从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企业财务危机成因研究综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企业财务危机成因研究综述

B kr ae 等将 行 为公 司财 务 的研究 分 为 两个 领 域 :一
是管 理人 员理性 而投 资者 非理性 ,主要分 析在公 司 价值 或公 司股 票被错 误定 价 时 ,管 理人员 做 出理性 投资 融资决 策 ;二是 管理 人员 非理性 时 的特殊偏 好 和认 知错 误对 决策 的影 响 。 作 为 经 理 人 在 公 司 的 决 策 中也 经 常 受 认 知 偏
财务 危机 的 发生 ,应 该 通 过 调整 资 本 结构 来 解 决 ; 公 司的资产 结构 、资 本结构 都很 合理 ,财 务危 机是 因为管 理不 善所 引起 ,解决 办法 是替 换不 称职 的管 理者 而不 是 破产 。Wrc 认 为 财 务危 机是 经 济 不景 uk
到公 司财 务领 域 ,经过几 十年 的发 展 ,该 领域 出现 了大量 的 研究 成果 ,从 而推 动 了 财务 管 理 的发 展 。
的倾 向 比一 般 人 明显 。 国外 学 者 通 过 调 查 取 证 等
括 :①企业 管理差 ;②会计信息不 足或会计信 息 系统 存 在缺 失 ;③ 企 业 对 经 营环 境 的变 化 不 能 采
取 恰 当 的应 对 措 施 ;④ 制 约 公 司对 环 境 变 化 做 出
反 应 的 因 素 ;⑤ 过 度 经 营 ;⑥ 开 发 大 项 目 ;⑦ 高
19类方 法 , 93
结 果发现 ,大 多数 企业将 破 产归咎 于 ‘ 营成本 过 运 高 ”(0 ,究 其最终 原 因仍是 管理 不善 。 4 %) Jh re t o n gni A 通过 案例 研究 和理 论分 析 ,提 出了
方 法 来 确 认 高 管 存 在 过 度 自信 的 倾 向 。 F re ob s ( 0 5)认 为 ,企 业 家 更 容 易 产 生 认 知 偏 差 ,他 20 发 现 个 体 的 年 龄 、公 司决 策 的复 杂 性 均 不 同程 度 导 致 了企 业 家 的过 度 自信 。S h d ( 0 7)认 为 e ae 20

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经济学的文献综述本文旨在对经济学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其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涉及到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过去几十年里,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理解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文献综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系统的运行和演变,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率、通货膨胀、就业水平等因素。

近年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聚焦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政策的效果和稳定性、金融市场的波动等方面。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市场的运行,关注供求关系、价格决定、市场竞争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效率分配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企业和个体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减贫问题,研究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该领域的研究涉及到农村发展、城市化、教育和医疗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不同产业的组织结构、市场竞争和创新动力,关注如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造经济增长。

近年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包括新兴产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政策等方面。

综上所述,经济学领域的文献综述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经济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聚焦于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等重要议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及运用

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及运用

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及运用一、引言在金融学的历史演进中,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研究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挑战了传统金融学理论的假设和预测。

行为金融学理论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实践领域,如投资策略、风险管理、市场预测等,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背景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源自于心理学和金融学的交叉研究。

传统金融学理论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能够理性地权衡风险和收益,并做出最优决策。

然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往往受到认知偏差、情绪影响、社会压力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理性地做出决策。

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解释这些心理因素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的行为和结果。

三、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行为金融学理论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行为,即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过程和行为模式;二是市场有效性,即市场价格反映所有可用信息的程度和速度。

在投资者行为方面,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了诸如过度自信、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等心理偏差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在市场有效性方面,行为金融学挑战了有效市场假说(EMH),提出了诸如过度反应、反应不足等市场异常现象的理论解释。

四、行为金融学的运用行为金融学在实践运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行为金融学可以用于改善投资者的决策过程。

通过识别和纠正心理偏差,投资者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场波动,减少非理性行为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可以用于设计更有效的投资策略。

例如,基于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构造具有相对低估价值的投资组合,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

行为金融学还可以用于监管和市场设计。

例如,通过了解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可以制定更有效的监管政策和市场规则。

五、结论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及运用展示了金融学与心理学的深度融合,以及这种融合在改善金融决策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Daniel+Kahneman行为经济学思想综述

(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Daniel+Kahneman行为经济学思想综述
一一贝克尔(Cary S.Becker)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在学术研究领域中,与以往出现的“分工" 和“专业化”现象不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现象呈雨后春笋般 发展之势,层出不穷。其中,近年来最为抢眼的便是由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互涉而 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行为经济学。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 曼(Daniel Kahneman)和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其中,Kahneman的贡献就在于将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前沿研 究成果引入经济学研究中,特别是研究人的风险判断和风险决策过程。而就在之
论文作者签名: !翌盗丝
Et 期:堡!:!:1 2一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和 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前的2001年美国经济学会最高奖——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评选中,来自伯克
里加州大学的Matthew Rabin教授2获此殊荣。Rabin教授的主要贡献在于将人的 心理行为因素,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模型。这两位学者,一位被誉为行为经济学的 开创者,另一位则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作出开创性贡献。在行为经济学的研 究方法尚未完全融入主流经济学的情况下,这两个重要奖项的颁布无疑在向世人 传递一个重要信号:经济学的未来可能因此大为改观。
然而,由于对理性研究范式的过度推崇和固守,致使传统经济学面临一系列 的挑战和困境。一些经济学家发现,期望效用理论存在严重缺陷,现实中特别金 融市场里人类的很多决策行为,无法用期望效用函数来解释。行为经济学家和实 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悖论’’,如“阿莱斯悖论”、“股权风险议价难题”、 “追风(羊群)效应”、“偏好逆转"等。此外,行为经济学家对传统经济学的挑 战还包括:对“经济人”假设的挑战、对经济学方法论的挑战、对经济行为人稳 定一致偏好假设的挑战、对行为人的抽象化理解的挑战。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卡托 纳(George Katona)等人认为,现代经济与古典经济的最大区别在于经济活动 的立足点发生了根本变化,“物的经济”被“人的经济”所替代,经济活动中的 任何一种现象性浮出都不外乎是社会经济个体或群体的经济行为或聚合或沉淀 的产物。即“正是这些行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了经济”。行为经济学的崛起 表明,“人及其行为’’正在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和主题,倡导并注重对人的经 济行为的研究,为现代经济学构筑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类价值的理论框架’’, 使经济学成为人的科学,人成为经济学的主体。1

行为金融理论综述(一)-Sinoss

行为金融理论综述(一)-Sinoss

文献综述行为金融理论综述(一)(苟宇刘菲菲刘正王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610074)摘要:传统金融理论在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为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它承袭了经济学“理性范式”的研究思路,取得了重大成功。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悖论,如“股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阿莱斯悖论”等。

传统的“理性人”假定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人的经济生活与行为,预期效用理论也遭到怀疑。

虽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答案。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

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第一部分,现代经典金融学的缺陷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从现代经典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入手,介绍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经验检验。

现代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和有效市场基础上的,本节主要从有效市场假说分析了现代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基础。

根据心理学分支的划分,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为后续理论与模型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核心—--期望理论。

行为金融学发展至今,其中最有影响为学术界所公认的理论就是期望理论了,期望理论研究的主要是金融理论的模块之一的“偏好与决策问题”,但是它是目前应用于经济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决策理论之一。

本节在回顾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研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

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金融市场中存在很多不能被传统金融学所解释的现象,比如股权滋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封闭式基金之谜、股利之谜、小公司现象、一月份效应、价格反转、反应过度和羊群行为等等。

学者们将这些违背有效市场假说,传统金融学理论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的现象称之为“异象”或“未解之谜”。

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大“异象”对传统金融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向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严峻挑战。

因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完美的”传统金融学理论。

传统金融学理论把人看作是理性人,即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理性的,追求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人们的估计是无偏的,满足贝叶斯过程。

因为人的假设与现实中人的决策行为有一定差异,所以人们开始关注人类行为及心理在决策中的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金融问题,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

从而金融学的研究焦点开始从“市场”研究转向“人类行为”研究。

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36年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证券的价格取决于投资者共同的心理预期。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行为金融学是由美国奥瑞格大学教授Burrel和Bauman(1951年)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在对投资者的决策研究仅仅依赖于化的模型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投资者的某些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对决策的影响。

心理学Slovic(1972)教授从行为学角度研究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过程。

随后,Tversky 和Kahneman在1974年和1979年分别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进行了行为金融学研究,分别讨论了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问题,从而奠定了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金融市场中的大量“异象”被发现,推动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它挑战了传统金融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提出了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在金融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以展现其发展现状、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

随着金融市场异象的发现,如过度交易、羊群效应等,学者们开始关注人的心理和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到了80年代,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预期理论为行为金融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后,大量的学者开始对行为金融学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观点1. 心理偏差: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常常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锚定效应等。

这些心理偏差导致投资者做出非理性的决策,进而影响市场价格。

2. 有限理性: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

这导致他们在面对复杂的金融问题时,往往无法做出最优的决策。

3. 群体行为:投资者的群体行为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如羊群效应、从众心理等,使得市场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

四、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环境,观察投资者的行为和决策过程;调查法通过收集投资者的实际交易数据,分析其心理和行为特征;实证分析法则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五、行为金融学的应用领域行为金融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金融市场分析、资产定价、投资策略等。

在金融市场分析中,行为金融学可以帮助解释市场异象和价格波动;在资产定价中,考虑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可以更准确地估计资产价格;在投资策略中,基于行为金融理论设计的投资策略可以取得较好的收益。

六、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与未来展望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包括揭示了市场异象、解释了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等。

行为金融学综述:理论与应用

行为金融学综述:理论与应用

行为金融学综述:理论与应用A Survey of Behavioral Finance:Theory and application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金融02班陈希2003.11行为金融学综述:理论与应用陈希经济贸易学院金融系内容提要:近期的实证金融文献综述常常涉及潜在的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行为原则,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围绕一系列对理性投资者在有效市场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挑战展开研究。

认知心理学和套利限制构成了行为金融的两大根基。

对新为金融研究的迅速升温源于传统理论框架在众多实证中的解释力匮乏。

本文含四部分,一是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的挑战与行为金融的兴起;二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架构;三是行为金融学的现有缺陷及发展前景;四是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应用进展及前景。

本文的特色在于:1.对标准金融理论受到挑战的各方面的归纳。

2. 对行为金融学理论架构的独特构造。

3.归纳了行为金融学的不足与前景。

4.较全面地总结了这一新兴领域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非理性心理学市场效率Abstract:Recent literature in empirical finance is surveyed in its relation to underlying behavioral principles, principles which come primarily from psychology,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 Behavioral finance encompasses research that drops the traditional assumptions of expected utility maximization with rational investors in efficient markets. The two building blocks of behavioral finance are cognitive psychology (how people think) and the limits to arbitrage (when markets will be inefficient).The growth of behavioral finance research has been fueled by the in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to explain many empirical patterns,This article contains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talks about challenges that modern finance faces and the boon of behavioral finance.The second mainly say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behavioral finance.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behavioral finance and its outlook.The last part deals with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Key words:Behavioral finance irrationality psychology market efficiency一、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的挑战与行为金融的兴起Haugen(1999)将金融理论的发展划为三阶段:旧金融学(old finance)、现代金融学(modern finance)以及新金融学(new finance)。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许亚芬 唐湘筠(南京大学经济系,江苏 南京 210093)摘要: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市场中大量存在的“反常现象”,质疑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完全理性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

行为金融学主要有两大理论基石:认知心理学和有限套利。

本文从心理学及相关研究成果——有限理性个体以及群体行为——认知(偏差、非贝叶斯过程)决策、选择偏好(预期理论)和有限套利——非有效市场——资产组合及价格发生机制脉络梳理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预期理论;认知心理学;有限套利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利用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工具来解释金融市场现象的学科。

最初萌芽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早在1951年O.K.Burell教授就发表了《一种可用于投资研究的实验方法》一文,率先提出了用实验来讨论理论的必要性;随后的1967年,Bauman发表了《科学投资分析:是科学还是幻想?》,更加明确地批评了金融学科片面依靠模型的治学态度,并指出金融学与行为学的结合应是今后金融学发展的方向。

1979年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和Amose Tversky发表了题为《预期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的文章,提出了人类风险决策过程的心理学理论,称为预期理论。

一、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区别和联系⑴关于投资者是否是完全理性①:传统金融理论把投资者设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而行为金融学理论关于投资者的假定则是非完全理性,即有限理性。

⑵关于有效市场假说②:市场有效假说被认为是传统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它充分地反映了传统金融的研究脉络,而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

⑶关于理性预期均衡:绝大多数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使用理性预期均衡框架,他们假设交易者不但是个人理性的而且信念也是一致的。

这就要求交易者不但能准确处理新信息,而且收集到有关经济结构足够的信息使得交易者能绘出准确的分布。

行为经济学学科综述

行为经济学学科综述

行为经济学学科综述引言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结合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对人们的决策和行为进行研究。

行为经济学的出现使得经济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决策背后的心理机制,并且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行为经济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研究领域进行综述。

起源和发展行为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经济学家们开始思考传统经济理论对人们行为的理性假设是否合理。

他们发现人们的决策往往远非理性,并且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一观点在对决策科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下逐渐形成,并成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

自从行为经济学的理念提出以来,它经历了快速发展。

很多领域的学科、研究机构和大学都加入了这个新兴学科的研究中。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也为社会经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研究领域行为经济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决策行为:行为经济学关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和决策结果。

它研究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决策行为,包括风险决策、时间折现等。

2.选择行为: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在不同选择环境下的行为,探究选择的动机和策略。

这包括例如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企业的投资决策等。

3.合作行为:行为经济学关注人们在合作行为中的行为特征和合作结果。

它研究人们在面对团队合作、公共物品的消费等情境下的行为,以及社会规范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4.行为扭曲: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在决策中存在的直觉偏差和错误认知。

它探究人们对于风险和概率的错误判断,以及个体对信息的处理方式等。

5.政策影响:行为经济学研究政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它考察不同政策措施对人们的行为和决策的影响,以此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建议。

方法和工具行为经济学的研究需要借鉴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和工具:•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行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设计实验来模拟人们的决策情境,并观察和分析人们的行为和决策结果。

•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行为经济学的常用工具之一。

组织行为学综述

组织行为学综述

组织行为学综述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研究企业人与其组织环境的交互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内容是人与动态的组织环境的交互行为,如领导力、科学化管理、组织变革等。

组织行为学是科学化管理的一种基础,它建立在人的行为与组织的性能紧密相连的原理上,结合生产管理、营销、行政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多个专业之间的交叉研究,因此它涉及到管理、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

在组织行为学中,主要有三大研究方向:“组织结构特性”,“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组织所处的环境”。

其中,“组织结构特性”主要探讨如何调整、组织成员在不同职位上的运作,使其组织系统更加高效。

“组织成员的行为”则主要研究组织成员的决策行为、沟通行为等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以及如何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效果。

除此之外,“组织所处的环境”也需要研究,尤其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时,组织也需要对其环境中的威胁和机遇等进行有效的应对。

在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理论。

如心理学理论,其中包括个体行为模型、理性选择模型以及绩效激励模型等。

介绍了工作元素如强度、责任等和重要影响因素,如决策系统、支持系统、社会网络和文化等,对该理论的组织行为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在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应对环境变化的组织变革理论,其中重视变革的途径,表现为多种结构的改革,以及如何改变组织结构,激励组织行为,提高管理效率等研究内容。

组织行为学为企业经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以便把握组织发展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效的企业管理。

它旨在预测、分析不同层次的行为,既可以在组织中提高组织绩效,又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以获取竞争优势。

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相对于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并不很长。

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开始形成了研究行为金融的热潮,大量的学者投身于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

行为金融定义的讨论行为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城,虽然己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所公认的严格定义。

Thaler(1993)认为行为金融就是“思路开放式金融研究”(open-minded 'finance),只要是对现实世界关注,考虑经济系统中的人有可能不是完全理性的,就可以认为是研究行为金融。

Lintner(1998)把行为金融学研究定义为“研先人类如何解释以及根据信息、做出决策”。

Olsen(1998)声称“行为金融学并不是试图去定义‘理性’的行为或者把决策打上偏差或错误的标记;行为金融学是寻求理解并预测进行市场心理决策过程的系统含义”。

Statman(1999)则认为金融学从来就未离开过心理学,一切行为均是基于心理考虑的结果,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不同在于对心理、行为的观点有所不同。

Sheinn(2000)认为,行为金融是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上的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中产生的学科,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

Russell (2000)对行为金融是这样定义的:(1)行为金融理论是传统经济学、传统金融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

(2)行为金融理论试图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与传统金融理论不一致的异常之处。

(3)行为金融理论研究投资者在做出判断时是怎样出错的,或者说是研究投资者是如何在判断中发生系统性的错误的。

从上述行为金融学家定义的行为金融概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行为金融研究考虑到了人的不完全理性的本性,其研究需要运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知识,其研究对象是金融领域的相关现象及其本质。

行为金融的发展历史通常把行为金融的研究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行为金融研究。

经济学文献综述如何写

经济学文献综述如何写

经济学文献综述如何写
一、引言部分(大约200字)
在引言部分,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以及为什么该综述是有意义的。

可以简要介绍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强调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明确本综述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二、文献搜集与筛选(大约200字)
在这一部分,需要说明文献搜集的范围和途径,并简要介绍筛选文献的标准。

可以说明具体采取的数据库和关键词,以及筛选文献时考虑的包括文献质量、年代、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因素。

三、主要研究观点和结论(大约400~600字)
四、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大约200~400字)
五、结论和展望(大约200字)
在结论部分,需要总结已有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观点,并强调这些研究对当前经济学领域的贡献和不足之处。

可以指出已有研究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并提出自己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体 内对 于该 学科 的基 本概 念 和 核 心议 题 达成 共 识 。
等非理性消费行为作 出解读 。“ 人都不 理性 。我们 冲动、 绪化 , 情 常依赖 习惯做事 。在面对众多选择时 , 人们通常会感 到踌躇 , 法 无 作 出决定 。丹艾瑞里用实验 的方法 彻底颠覆 了主流 经济学 的“ ” 经
二 、 内 研 究 现 状 国
马修 ・ 拉宾 ( t e ai) 2 0 年 获得 美 国经 济学会 的 Ma hw R b 在 0 1 t n 最高奖克拉克奖章 , 他的主要 贡献在于将人 的心理行为因素 , 引入 经济学分析模型 。他最为关 注 的领 域是受 自我约束 的局 限 , 们 人 会 出现 拖延和偏好 反转等非理 性行为 , 当将这些 因素纳入传统 经 济学分析模型 ,ai 出了一些有趣 的研究结 果 , Rb n得 和对储 蓄 、 业 就 等经济领域有益 的启示 。
在 认 知 机 制 有别 于估 计 价 格 或 者其 他 定 量数 字 。
行 为经济学大师丹尼尔 ・卡尼曼 ( a i anma ) 17 ) D ne K h e n (99 提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著名 的前 景理论 , 该理论对传统 的风 险决策理论做 出了修正 , 证
明不确定条 件下 的判 断和决策 , 许多都 系统地偏离 了传统 的经 济
视。
李 俊求 (0 0在 3 .C行为经济学 中指 出人 类心 中有 一种像 2 1) 65  ̄ 心气 的东西 , 如果 很好 地利 用它 , 以更 大限 度 的提高政 策 的效 可
果 。利用人们具有既定偏 好 的事实 , 可以使人 体器官捐 赠者人 数
剧增 。把没有表现 出不 同意愿看 做有捐赠 器官 的意愿 , 样一 个 这 简单 的政策变化带来 了挽救无数生命 的希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组织经济学综述
摘要:行为组织经济学是以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去研究组织行为的,该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有指导性的研究成果,这样为组织实践带来更好的指导,文章通过对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和卡梅拉和马尔门迪尔的委托代理复杂化模型作介绍,以求对行为组织经济学这本学科作出综述。

关键词:组织行为;行为经济学;非理性;激励
1引言
在经济学研究中,组织行为一直被成为重点研究对象,最早对组织行为作出研究的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厂商理论,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还没有抓住企业的实质,它只是把企业作为市场上的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存在着如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激励行为、高管决策等等一系列复杂行为的存在,即企业的存在只是为外部人的消费而生产的,那么“黑箱”就成为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的代名词。

从新制度经济学中发展出来的企业理论,就把组织的“黑箱”剖析开来了。

科斯创造性地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威廉姆森提出了“契约人”的概念,同时,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提出的“团队生产”理论,为组织行为研究这一领域开拓了新场所,虽然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深入地对组织行为作出分析研究,但是由于新制度经济学没有有效地建立有限理性和行为之间的联系,所以也就无法建立和新古典模型兼容的模型,尽管在经验上新制度经济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演绎上却非常不够(周业安、宋翔,2007)。

20世纪70年代,行为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经济学与心理学架起了密切的关系桥梁,它认为对经济个体的抽象应建立在更为现实的心理基础之上。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在1979年提出的展望理论,该理论是描述性的,而且是从实证检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他们全面反驳了新古典预期效用理论的构造基础,后续的研究均是以展望理论为基础展开的。

行为经济学正是运用展望理论来解释不确定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决策,展望理论认为经济主体关注的不是财富的最终价值本身,而是财富对于某个愿望水平的相对变化量(于全辉、孟卫东,2007)。

由于行为经济学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心理学的理论,扩展开来的,这样更有利于经济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那么现在经济学家把行为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放到企业理论中去研究组织行为,即文章所说的行为组织经济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得组织行为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飞跃,文章就是对行为组织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作出梳理,以求读者更好地理解行为组织经济学。

2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
莱宾斯坦发现了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企业营运方式与现实情况不一样,就在1966年提出了X效率理论。

该理论赋予了经济行为主体的双重人格:“超我功能”即理性的自我和“本我功能”。

终干,X效率理论找到了其逻辑起点:经济活动中的人是具有“有选择的理性”的人,既不是“完全理性的人”也不是“有限理性的人”(李庆华,2005)。

就是因为界定了这个逻辑起点,出现了一大批围绕着X效率理论而展开研究组织行为的文章,从而组织行为研究得到更深一层的发展。

企业家才能理论方面,莱宾斯坦则在肯定X低效率的基础上,肯定了企业家在减少X低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管理者对低效率企业发生直接影响;作为竞争者对低效率企业发生间接影响(刘小怡,1997)。

从X效率提升的角度来看,企业领导者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的企业家才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惰性区域”分析来看,如果企业家、经理人员明确员工的惰性区域的边界点,那么他们就可以使员工达到“极大化”努力水平,而又不产生不适当的摩擦; 二是从“压力曲线”分析来看,如果企业家、经理人员明确员工的最佳压力水平,那么他们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使员工感受到的压力水平达到最佳,从而使员工的绩效达到最高(陈淑妮,2006)。

企业员工激励理论方面,X低效率是在给定技术条件下没有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结果,根源于动力不足导致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与生产努力程度不高,所以,X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问题,基于此,王若晨和陈光春(2007)就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激励应该是一个包含不同侧面的激励组合,并随着企业内外环境、员工心理状态的变动,激励重心、激励手段、激励强度能够不断适时调整。

同时,陈淑妮(2006)也指出建设促使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相融合的优秀企业文化,即应当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4个层次上来融合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从而形成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文化氛围,能对激励机制起到催化剂效用。

3卡梅拉和马尔门迪尔的委托代理复杂化模型
卡梅拉和马尔门迪尔为了让对组织行为中的激励方面所作出的研究结果更符合于实际情况,就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来把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复杂化(Camerer & Malmendier,2004)。

①员工对他们作出努力所要付出的成本是有偏差。

根据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可知,如果组织要提高员工额外努力地工作的话,那么就要提高工资额,但Camerer & Malmendier指出员工对他们作出努力所要付出的成本是有偏差,如果雇主要员工额外努力地工作,最好的方式是创造一种企业文化,让员工感觉到在组织努力工作所要付出的成本低,即让员工感觉到在组织里面工作等同于在娱乐,让他们喜欢上工作,这样,雇主就可以花费行业标准的工资来让员工额外努力地工作。

②工资偏好依赖于多个方面。

员工的工资偏好依赖于多个方面,但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

一方面,研究表明:员工喜欢把现在的工资和他们以前所得到的工资作对比,而且讨厌现在所得到的工资比以前少。

所以组织预期到这点,会对职位工资定期进行调整并作出相对的提高,同时在一些工资和工作时间都是浮动的职业当中也体现了这点(Camerer等人,1997年)。

另一方面,员工也喜欢拿别人的工资跟自己的作对比,基于此,组织实行两个层面的工资待遇制度,即在同样的职位上,老员工所拿到的工资比新员工的高。

③员工关心工资产生的程序。

在传统的经济学模型中,常常是假设人是只关心结果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而不会关心产生这些结果的程序,但现实生活中,人对产生结果的程序是很关心的。

一个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人在赚钱的过程中会在伏核产生强大的激活,在相关脑区所得到的数据表示,赚钱过程中所得到的价值超过或等于所赚到钱的价值(Zink等人,2004)。

④精神收入。

基本的风险激励模型只把员工的范畴分为他们讨厌的工作努力和他们喜欢的工作奖励这两部分,这样虽然能便于对奖励的测量,但人的动机明显地还受到很多非金钱的因素影响的,我们要注意,在一个以赞赏为激励员工的组织不但可以减少了组织的财政压力,相对于以金钱为激励的组织来说,还可以形成竞争优势。

⑤经济诱因可能会“挤出”或熄灭内在诱因。

心理学者把员工的内在动机等同于精神收入,即员工希望能从工作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经济诱因如金钱激励,可能会“挤出”或熄灭内在动机。

Benabou and Tirole (2003)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该现象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他们提出了这种“挤出效应”常常发生在当管理者发现员工所做的工作比他们实际能做的少时,就认为需要提供激励的时候。

⑥组织在判断员工绩效时有偏差。

要把影响员工产出的能力和运气这两因素作区分是很困难的,很多心理学者都发现在判断员工产出问题上是有偏差的,即导致员工产出是因为他们的能力还是因为他们的运气这个问题上有判断偏差,Camerer & Malmendier就总结了在区分能力和运气这两个因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主要受四个因素影响,即事后不带偏见,个人特质胜于情境的影响,扩散的责任和过度自信。

4结语
关于行为组织经济学,涌现了一大批有指导性的研究成果。

不过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纲领以及内在一致的模型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行为组织经济学有望会形成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周业安,宋翔.理解组织行为:一个行为经济学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
[2] 于全辉,孟卫东.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J].生产力研究,2007,(14).
[3] 李庆华,模糊陷阱.评X效率理论[J].管理探析,2005,(2).
[4] 刘小怡.借鉴X效率理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3).
[5] 陈淑妮.基于X效率提升的和谐型员工关系管理模型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6] 王若晨,陈光春.基于X效率理论的企业核心员工激励[J].社科纵横,2007,(3).
[7] Camerer,Colin F,Ulrike Malmendier.Behavioral Economicsof Organization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8] Camerer,Colin,Linda Babcock.George Loewenstein andRichard Thaler,“Labor Supply of New York City CabDrivers:One day at a time”[J],Quar 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1997.
[9] Zink C.F,G. Pagnoni,M.E.Martin-Skurski,J.C.Chappelow, G.S.Berns,“Human striatal response to monetary reward depends on saliency”[J],Neuron,2004.
[10] Benabou,Roland and Jean Tirole.Intrinsic and extrinsicmotivation[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