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文体学视角下《无论下雨或晴天》的会话解读

合集下载

从语言的角度解读散文文本

从语言的角度解读散文文本

从语言的角度解读散文文本作者:高文娟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1年第03期语言美是散文的特点之一,散文的语言美可以体现在文采美、修辞美、情思美等诸多方面,若教师能引导学生以品味语言作为切入点,赏析散文作品,那么学生就能层层深入,逐步提升散文赏析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散文语言展开鉴赏品味,尝试总结其特点,体会其意境,提升审美鉴赏和语言建构等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穿插背景,深化思维有些散文作品语言比较平淡,容易被阅读者忽略,但是在这朴素的语言背后实际上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并思考作者如何在质朴的语言中展现出对时代的思考。

这样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沉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些看似平淡的语言,感受其中蕴藏的深刻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学习《老王》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最后一句话展开分析,思考作者为何要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老王的不幸和作者有什么关系呢?作者为何要心怀愧疚?”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背景展开分析,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想法。

首先,学生认识到这篇文章所写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事情,当时作者夫妇被誉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老王却给予他们帮助,这让其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所以当事情过去后,作者为自己不能帮助老王而感到羞愧。

其次,学生还从作者的身份入手进行分析,认为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着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反思,作者认为自己没有在特定的时代尽自己的责任,所以才会产生羞愧之心。

在结合背景知识展开分析后,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在此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语言特点,这样就能很好地架设起一座桥梁,能让学生拉开情感的闸门,深入到文本中感悟语言。

学生会逐步发现,看似平淡的语言中有着深沉的表现力。

二、替换比较,加深感悟在阅读散文作品的时候,教师常常会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写得精妙的句子进行体会,思考作者如何选词酌句,如何选择修辞手法。

高中语文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我晴天雨天

高中语文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我晴天雨天

高中语文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我晴天雨天命题作文“我的晴天雨天”导引请以“我的晴天雨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的晴天雨天”是个比喻性题目。

首先要正确理解“晴天雨天”的含义。

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自然景物,二是生命意义。

如果从自然景物的层面去写,就很容易写成纯乎自然界的晴天雨天,那将意义不大,升华不出寓意深远的主旨,应该尽量避免。

那么,什么是生命意义的晴天雨天呢?具体说来,生命意义的雨天,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坎坷、磨难、挫折、痛苦、打击、失败等等。

生活中,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呢?生命意义的晴天,又可以具体理解为高兴、快乐、顺利、上进、收获、成功等。

再卑微的生命,也会有高兴、快乐、成功等。

从第二个层面去挖掘、生发,容易写出好的作文。

此外,还必须注意的一点是,题中还有一个“我”字,它限定了人物范围,暗示着要写自己的亲历、亲受,而避免生拉硬扯,无情造文。

如果写了他人,一定要学会一些必要的转换方法,如写了贝多芬的雨天后,就可以加上“贝多芬用坚强去面对生命中的雨天,我要向他学习,象他一样勇敢面对自己人生中的雨天”等,这样就扣住了题目中的“我”了。

我的晴天雨天蔡敏雨夜,又是雨夜。

雨,密密斜织着,它的到来没有预兆,让人猝不及防。

雨打着柳叶也打着心灵的屋檐,敲着路面也敲着我的万千思绪。

为什么要有雨天,急走在路上我满是埋怨。

路灯照耀着积水的地面,雨不曾停歇诉说着属于它的诺言。

因此我期待晴天。

晴空下,橙色的太阳投来温暖的一瞥,淡淡的清风送来慰藉,花摇曳着美丽草展现着翠绿。

晴天里,一切都是那么安逸,那么顺利;晴天里,一切都充满活力。

喜欢晴天却必需学会接受雨天,这就是生活的无奈。

我的雨天里,我曾迷茫,没有经验可谈就遭遇雨天,没有心里准备就要面对困难。

从雨天里走过的感觉很难言,但走过雨天后,就不再害怕下一个雨天。

是雨天,让我学会坚强,面对苦难多了一份坦然;是雨天,让我学会勇敢,面对困难多了一分勇气;是雨天,让我学会淡定,面对不解多了一分释然;是雨天,让我学会从容,面对误会多了一分欣然。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关于太阳溜走……》一诗的前景化特点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关于太阳溜走……》一诗的前景化特点

喻晓静(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摘要: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在语篇布局、语篇联结、主位系统和信息结构以及及物性等宏观层面上分析了Roger McGough的《关于太阳溜走并贴上告示》一诗的前景化特点。

首先站在语域、情景语境的理论角度上考察了全诗,然后在微观的层次上探讨了诗中各小句的逻辑-语义特点所引起的前景化效果;最后,就诗句的主位-述位信息组合、及物性、时间关联成分、代词的照应、时和体形式的选择、排比结构的使用等手段的使用分析它们对实现全诗前景化特点的作用。

关键词:功能文体学;情景语境;前景化;语篇特征;及物性中图分类号:I561.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8-0181-04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

它通过给人以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和寓意美从而体现其欣赏功能和喻世功能[1]。

正是由于诗歌有其超乎寻常的特点,每一个诗人在创作中都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打破常规显出特色。

与众不同才能引人注目,偏离常规才能体现风格,造成一种突出。

“突出”就是“前景化”(foregrounding),就是不同寻常,不落俗套,引人注目。

一首诗中的“前景化”部分是读者最注意的不同寻常的部分,它是通过语言的变异实现的。

这一变异可以多角度体现诗作者的风格。

“风格是对常规的变异”[2]。

因此,诗人如何在诗歌文体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选择自己独特的前景化方式去创造诗的意境和抒发感情是诗歌研究的切入点之一。

传统上,人们对诗歌的研究多以语音和格律为着眼点,辅以作者介绍和创作背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的语言特征,包括诗的整体结构、词、句法特点、语音对烘托和加强语义的功能、音韵的表达效果、以及修辞手法等等,从而去探讨诗的文体特征[3]。

本文尝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关于太阳溜走并贴上告示》一诗的前景化文体特点:这是诗人Roger McGough的一首诗。

语言合作原则下对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对话的解读

语言合作原则下对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对话的解读

语言合作原则下对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对话的解读
蔡景界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5(0)2Z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全新的爱情婚姻观念,本文从语言合作原则以及语言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分析,旨在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总页数】2页(P45-46)
【关键词】语言合作原则;语言文体学;《傲慢与偏见》;对话解读
【作者】蔡景界
【作者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074
【相关文献】
1.从合作原则视角下分析《傲慢与偏见》的对话翻译 [J], 魏焕丽;王蕙
2.会话含义理论指导下的小说对话理解与翻译——以《傲慢与偏见》(第一章至第八章)中的人物对话为例 [J], 魏梦婷
3.对话的书面形式——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书信解读 [J], 罗杰鹦
4.从合作原则违反现象解读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以《傲慢与偏见》的人物会话为例 [J], 王可
5.从合作原则违反现象解读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以《傲慢与偏见》的人物会话为例 [J], 王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中《雷雨》的人物关系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中《雷雨》的人物关系

1 分

1 1 言 语行 为 学说 . 受 普 通 语 言 哲 学 启 迪 , 尤 其 是 维 特 根 森 ( t es i)的 “ 义 即使用 ”学 说启 发 ,奥斯 Wignt n t e 意 汀 ( ut )【 塞 尔 (er )I1 提 出 了系统 A sn 佗和 i Sal 1分别 e 3
作者简介:司建 国 (90 ) 16 ~ ,男,甘肃兰州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功能语 言学、英语文体学、语 等教学。
维普资讯
5 2
深 圳职业 技 术学 院学 报
第 5卷
的 言语行 为学 说即 以言行 事 (od t w rs T owi od) h 理论 。奥斯 汀指 出,人类 交 际的基 本单 位不 是单 个 的词或句 子 ,而是 说 出话语 时具 体 的言语行 为
过观察言语行为模式 ( 当然 , 也包括行动) 我们 ,
可 以了解舞 台人物 个 性 及其 相 互 关系 ”[ ;而 6 1 戏剧 中的失衡的人物关 系是戏剧文体学【和批评话 n
牧 藕 日期 :20 2 1 06 0 8
・ 本文 系笔 者 “ 会话 分 析理 论 弓中 国戏剧 研 究 ”系列 成果 之三 ,曾在 中国语 用 学会 第三 次 学术研 讨 会 (0 5 ,复 旦大 学 )上宣 读 。 2 0 ,7
司建 国
( 圳职 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 国语学 院,广东 深圳 5 8 5 ) 深 10 5

要 :运用会话分析理论 中的言语行 为学说解读 《 的人物 关 系。对 《 第一幕中用朴 园逼蘩 雷雨 雷雨
漪吃 药这 一片段 的戏剧 文本 分析 ,找 出人物之 间控 制和 均衡 ,同感和 间离的复杂关 系的语 言 学依据 ,并运 用社 会语 言学和语 用学理论对这种 关 系 出 释。从 而说 明,言语行 为学说可 以传递 戏剧人 物关 系的重要信 息 , 作 解 会 话分析等语 言学方 法有助 于对中国戏 剧进行更客观 的分析。 关键 词:戏剧 文体 学;《 雨 ;会话 分析 ;人 物 关系;言语行 为 雷

气象的语言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气象的语言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气象的语言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一门学科,通过观测、测量和分析天气要素来预测和解释天气变化。

而在描述气象现象和预报天气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运用一些特殊的语言梗,以增添趣味和幽默感。

这些语言梗包括一些俚语、比喻、谐音等,是气象领域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

语言梗的出现和应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气象概念、现象和预报信息。

这些语言梗常常带有一定的幽默和诙谐,能够吸引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对气象知识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本文将通过对气象领域常见的语言梗进行整理和归纳,探讨其在气象理解和传播上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我们将介绍一些与气象概念相关的语言梗,这些梗涉及气温、湿度、气压等与天气相关的要素。

接着,我们将探讨一些与气象现象相关的语言梗,如雨天、晴天、雷暴等。

最后,我们将讨论气象预报中常见的语言梗,以及它们在人们对天气状况的了解与预测中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研究气象的语言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气象学习的乐趣所在,培养自己对气象知识的兴趣。

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和探索语言梗对于气象传播和教育的影响,以及未来语言梗在气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气象的语言梗,从而深化对气象学科的认识,并为气象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气象的语言梗展开讨论。

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以下内容:1.1 概述:我们将简要介绍气象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语言梗的定义和作用。

1.2 文章结构:即当前所述的目录,用于向读者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览。

1.3 目的:我们会明确本文的目标和意图,即探讨气象的语言梗在气象理解中的作用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气象概念的语言梗:我们将探讨气象学中一些常见概念和术语背后的语言梗,如"风驰电掣"、"云淡风轻"等。

《2024年复调的狂欢——多模态话语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范文

《2024年复调的狂欢——多模态话语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范文

《复调的狂欢——多模态话语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篇一一、引言《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电影,以其细腻的人物塑造、深刻的主题以及多元的艺术表达赢得了广泛赞誉。

本篇论文将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从画面、音乐、对白等不同模态出发,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度解析,探索其如何在多种艺术形式的交融中形成复调的狂欢。

二、画面与光影的复调《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其鲜明的视觉元素构成了复调式的叙事框架。

影片运用色彩和光影的变化,在现实与记忆的交替中展现着主角们成长中的挣扎与欢乐。

画面的每一个镜头都富有艺术性,不论是室内空间的狭小阴暗,还是户外光影的明媚斑斓,都通过摄影手法实现了情感的传递。

三、音乐的情感表达电影中的音乐作为另一重要模态,为影片营造了独特的氛围。

音乐在电影中时而轻快明朗,时而忧郁低沉,与画面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影片的情感基调。

同时,音乐也在不同的场景中起到情感转化的作用,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对白的复调与狂欢电影的对白是复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角色之间的对话富有诗意和哲理,展现了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这些对白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富有戏剧性张力,形成了复调式的狂欢效果。

此外,角色间的语言交流还蕴含着文化和社会内涵,使得影片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元。

五、多模态话语的融合与表达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画面、音乐和对白等不同模态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影片的复调表达。

这些模态在影片中形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六、结论《阳光灿烂的日子》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在画面、音乐和对白等不同模态上的独特表现和艺术魅力。

这些模态在影片中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影片的复调式叙事和情感表达。

这种多模态的叙事方式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内容和形式,也使得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七、总结与展望总体而言,《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多模态话语的运用上展现出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理智与情感》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理智与情感》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理智与情感》女性人物形象研究》一、引言《理智与情感》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一部经典小说,通过丰富的人物塑造和复杂的情节构建,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情感世界。

在这部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本文以功能文体学为视角,对《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功能文体学理论概述功能文体学是一种研究文学文本功能的理论,它强调文本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功能和作用。

在分析文本时,功能文体学关注文本的交际目的、读者期待、语言风格等因素,从而揭示文本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三、《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性人物形象1. 埃莉诺的形象与功能埃莉诺是《理智与情感》中的主要女性人物之一,她以理性和智慧为主导,对爱情和婚姻有着明确的观念。

她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性和情感的思考,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征。

在故事中,埃莉诺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了其他人物的行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

2. 玛丽安的形象与功能玛丽安是另一位重要的女性人物,她以情感为主导,追求纯真的爱情。

与埃莉诺不同,玛丽安的形象更加具有感性和浪漫色彩。

她的形象在故事中起到了平衡和补充的作用,突显了情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其他女性角色除了埃莉诺和玛丽安之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女性角色,如追求爱情的女性、婚姻中的女性等。

这些角色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女性的地位、观念和追求。

她们的形象丰富了整个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四、女性人物形象的功能文体学分析1. 交际目的在《理智与情感》中,女性人物形象的交际目的多种多样。

她们通过言语和行为与他人进行交流,传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

这些交际行为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性别观念。

2. 读者期待从读者期待的角度来看,《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读者通过阅读作品,可以从中获得对于理性和情感的思考,对于婚姻和爱情的认知等。

话语文体学视角下《无论下雨或晴天》的会话解读

话语文体学视角下《无论下雨或晴天》的会话解读

Come Rain or Come Shine



《无论下雨或晴天》是石黑一雄短篇小说集《小 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中的第二篇。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采取了第一人称的回忆性叙述 的方法讲述了,年近五十岁却一事无成的“我” 被大学好友查理(查理夫妇都是“我”大学好友) 邀请到他们家第一天的事情。 小说主要由“我”与查理、“我”与艾米丽的对 话构成。

艾米丽
话轮数
29
35
话轮长度
583
865
平均话轮 20.1 长度 话轮打断 0
24.7
3
分析:
在这次对话中,平均话轮长度差距最小( 20.1/24.7 ), 但仍旧少于艾米丽,打断现象出现3次。 在“我”与艾米丽谈话的 29 次话轮中, 6 次是用来强调查 理很爱她的事实(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与关联准 则)。如:“ 查理很爱你”、“我知道查理比以前更爱 你”、“查理仍旧非常爱你”、“查理是个好人。很优秀 的人。而且他爱你。”、“查理很爱你。和你闹得不愉快 他也很伤心。” “我”为艾米丽看到“我”怪异的举动、乱糟糟的客厅与厨 房感到“受伤”,解释无望后,“我”花去大幅篇幅的是帮 助查理夫妇感情复合。懦弱又善良的人物形象

第三章

主要是“我”送查理 回来之后,艾米丽出 门 开 会 之 前 , “ 我 ” 话轮数 与艾米丽的一段对话。
话轮长度

艾米丽
7
9
111
354
平均话轮长 15.8 度 话轮打断 0
39.3
2
例:
我:“啊,其实我现在还和以前差不多。我一点也不介 意。” 艾:“我没想到你现在不一样了。你已经快走投无路了。” 我:“听着,艾米丽,说真的,我还没有到…” 艾:“我想这些年的生活已经把你折磨的够呛了。你像个 到了悬崖边的人,再轻轻一推就会崩溃了。” 我:“你是说掉下去吧。” 艾:“别这样,雷蒙德,别说这种话。开玩笑也不要。我 永远不要听见你说这种话。” 我:“不,你误会了。你说我会崩溃,可要是我站在悬崖 边,我应该掉下去,而不是崩溃。” 艾:“哦,可怜的人儿,只剩下一副外壳。” 我:。。。。。。

基于话语分析的斯特林堡戏剧《父亲》人物关系解读

基于话语分析的斯特林堡戏剧《父亲》人物关系解读

基于话语分析的斯特林堡戏剧《父亲》人物关系解读符韵【摘要】《父亲》是瑞典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代表作。

本文从话语分析这一新的视角解读《父亲》,运用话语分析中话轮转换的方法对剧本片断进行定量分析,解释剧中人物关系、把握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帮助理解《父亲》中的矛盾冲突,揭示戏剧主题;同时,证明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篇分析工具的广泛运用性。

【关键词】《父亲》;话语分析;斯特林堡;文体学一、样本话轮转换定量分析“话轮”指每个说话人在每一轮所说的话。

在会话分析的理论里,参与说话的人轮流说话形成“话轮交替”,而话轮交替的结果是说话人的转换。

对谈话话语作了长期的深入研究后,Sacks等提出了话轮构造部分和话轮分配部分的理论。

[4]50这里的话轮含义实际上是指给予一个说话人说话的权利与义务及他实际上所说的话语。

然而,为了定量分析的方便,我们从实际出发,认为剧本中出现的任何一个话语都是一个话轮。

[5]47话轮作为话语分析的重要范畴常被用来解释人物间的权势关系及人物的性格。

[6]26斯特林堡的《父亲》讲述的是骑兵上尉和妻子罗拉为了争夺女儿的教育权而展开的斗争。

为更好地把握这两位主要人物权势与话语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两人在全剧22场中出现的单独对话的四个场次作为样本来进行分析。

以下话轮转换分析结果的样本选取自剧本第一幕第四场。

在这一场中,罗拉去找上尉谈谈关于女儿教育的问题,却被上尉要求上交账单,随后罗拉用一个假设让上尉开始了一场追寻如何证明他是否是孩子父亲的身份斗争。

此片段是四场两人单独对话的第一场。

通过这个片段,人物展示了他们的性格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剧中二人言语行为的主要特点,为下文二人的三场对话中双方激烈的地位和权势之争、为把握全剧占主导地位的会话格调铺垫了方向。

本片断共出现54个话轮,上尉和罗拉各占一半,即27个话轮。

本文着重分析剧中两位主人公上尉和罗拉的话轮转换情况(图表1)。

第一个话题中,罗拉首先发话,她来向上尉要家用钱,上尉却置之不理,继续算账,并提出要罗拉上交账单的要求,罗拉被迫与他谈论这个话题。

《雷雨》的语用解读—合作原则的应用与违反

《雷雨》的语用解读—合作原则的应用与违反

《雷雨》的语用解读—合作原则的应用与违反摘要:《雷雨》是曹禺前期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其语言艺术充分体现了曹禺“语言大师”的实力。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来分析《雷雨》语言对话中的语用含义,并从这个角度来解读《雷雨》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准则;会话含义;《雷雨》。

一、引言文学作品赏析的传统做法是从修辞的角度入手来分析人物进而揭示作品主题。

上世纪语言学的蓬勃发展,使其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

尤其是语用学这一分支,因其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密切,不断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养料。

许多国内和国外的学者开始了语用学和文体学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本文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对《雷雨》中错综复杂的戏剧情节进行重新解读,充分详尽地分析了所选取的例子中字面意义背后所蕴涵的会话含义,不但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剧中人物性格心理的把握和主题的理解,而且也为语言学可以成为传统文体学研究的有力工具提供了有利的证明。

二、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通常情况下,在言语交际中,会话不是说话人所进行的杂乱无章的语句堆砌,它总会伴随一定的目的,或者说具有一定的意图。

为此,从话语理解或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说,说话人使用的话语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总会服务于某一交际目的。

格莱斯认为,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某些基本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根据你所参与交谈的目的或方向的变化而提供适切的话语”,这就是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1)。

合作原则由以下四条准则(maxim)构成:(a)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①.使你的话语(交谈的当前目的)如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

②.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

(b)质准则(maxim of quality)——设法使你的话语真实。

①.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

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会话含义理论举例

会话含义理论举例

会话含义理论举例内容摘要:特殊会话含义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的核心。

在日常交谈中,说话者的话语常常暗含了某种含义,这种含义是字面之外的含义,即言下之意或弦外之音。

本文将通过分析《雷雨》对话中的特殊会话含义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旨在对戏剧作品从语用学角度进行全新的诠释。

关键词:特殊会话含义合作原则《雷雨》一、引言曹禺的《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的精品,其艺术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观众,尤其是人物对话更是耐人寻味,具有丰富的弦外之意。

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能完全从字面去理解,字面表达的是一种含义,而实际表达的可能是另外一种含义,这种潜在于话语之中又游离于字面之外的含义就是特殊会话含义,而这种会话含义才是说话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会话含义要结合话语的具体语境。

本文通过分析《雷雨》对话的特殊会话含义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矛盾冲突及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

二、台作原则及会话含义理论美国的语言学家格赖斯(G.P.Grice)认为谈话的参与者都应该遵守一个一般的原则,那就是“使你的话语,在其所发生的阶段,符合你参与的谈话所公认的目标或方向”,这就是“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

交谈中说话双方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这样对话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即谈话双方要遵守某种规则,而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会影响对话的意义。

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包括两点,1.使你的话语如(交谈的当前目的)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2.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

质量准则:设法使你的话语真实,1.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关系准则:要有关联。

方式准则:要清晰,1.避免含混不清;2.避免歧义;3.要简短(避免冗长);4.要有序。

三、《雷雨》中对话的会话含义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对话双方应本着合作的态度进行谈话,以使对话达其意,顺畅进行。

《2024年从文体学角度分析电影对白中的“随意会话”》范文

《2024年从文体学角度分析电影对白中的“随意会话”》范文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电影对白中的“随意会话”》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形式,通过对白、画面、音效等元素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故事世界。

其中,对白作为电影中人物交流的主要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电影对白中,有一种常见的交流形式——“随意会话”。

本文将从文体学角度出发,分析电影对白中的“随意会话”,探讨其特点、功能及在电影中的作用。

二、文体学视角下的“随意会话”(一)定义与特点“随意会话”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随意的、自然的对话形式。

它不同于正式的交流,往往带有一定的口语化、自然化特点,呈现出较为松散的语篇结构。

在电影对白中,这种“随意会话”以其真实性、生活化等特点,为观众提供了更为真实的观影体验。

(二)语言特点1. 口语化:电影中的“随意会话”往往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如使用短句、简单词汇等,使对话更加自然流畅。

2. 重复与省略:在“随意会话”中,常出现重复、省略等语言现象,如用“嗯”、“哦”等词语来回应对方,或者重复对方的话以表示关注。

3. 语调与语气:通过不同的语调和语气,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态度,如轻松、严肃、调侃等。

(三)功能与作用1. 人物塑造:“随意会话”能够展示人物的性格、习惯和身份等特点,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

2. 情节推进:“随意会话”往往涉及到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推动剧情的进展。

3. 情感表达:“随意会话”能够传达出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如亲情、友情、爱情等。

三、电影对白中的“随意会话”分析(一)具体实例分析以某部电影为例,分析其中“随意会话”的具体表现。

如影片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常使用亲切的称呼、日常的话题以及幽默的调侃等方式,展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日常生活场景。

(二)语言特点分析针对该电影中的“随意会话”,从语言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

如对话中的口语化表达、重复与省略现象、语调与语气的运用等,使对话更加生动真实。

(三)功能与作用分析探讨该电影中“随意会话”的功能与作用。

语言如何框架体验

语言如何框架体验

语言如何框架体验话语不仅描绘我们的体验,也常常为体验设立框架。

话语将体验的某些方面置于显著位置,将其他留在背景中,以此来架构体验。

例如,考虑一些不同的连接词“但是”“同时”“虽然”。

当我们用不同的词将想法或体验连接起来时,这些词会引领我们注意体验的不同侧面。

如果有人说“今天天气晴朗,但是明天会下雨”,这会让我们更多地关注明天会下雨,而忽略今天天气晴朗的事实。

如果是用“同时”来连接这两个相同的表达——即“今天天气晴朗,同时明天会下雨”,则两件事被同等强调。

如果是说“今天天气晴朗,虽然明天会下雨”,则会影响我们注意前一陈述——今天天气晴朗,把后一陈述遗忘到背景中。

无论表达什么内容,这种言语设框和“换框”都会发生。

比如这几个陈述:“我今天很快乐,但是我知道这不会持续下去”“我今天很快乐,同时我知道这不会持续下去”“我今天很快乐,虽然我知道这不会持续下去”,其强调点的变化与描述天气时一模一样。

在下列陈述中同样如此:“我想做出成果,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我想做出成果,同时我有一个问题”“我想做出成果,虽然我有一个问题”。

当某些结构在不同内容中被同样应用,我们称之为模式。

例如,有些人有这样的习惯性模式:用“但是”这个词不断抵消其体验的积极面。

这种言语框架会明显影响我们解释和回应特定陈述与情境的方式。

考虑下述陈述:“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愿意足够努力。

”1 这是一个非常肯定而赋予力量的信念。

它用因果关系将体验的两个重要部分连在一起:“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和“足够努力”。

“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非常能激发动机。

“足够努力”就不那么让人向往了。

但由于我们将这两部分联系在一起,并将“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放在显著位置,它创造了很强的动机感,将梦想、愿望和使之发生的必要资源连在了一起。

注意,如果你颠倒次序说“如果足够努力,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会发生什么?虽然这句话用了完全一样的字句,它的影响力还是会有点减少,因为“努力”的意愿被放到了显著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介绍
话语文体学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主 要采用话语分析、语用学和语篇语言 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会话。 本文主要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及合作原 则对小说中的会话进行文体分析。

话轮转换理论

话轮转换是话语分析中的核心问题,由Sacks(1974)等美国学者首先 提出。
A: Was last night the first time you met Miss Kelly?


“我”在得知查理选择“我”的原因、在谈话中被查理夫 妇排挤成“局外人”、经历与艾米丽困难的交流、深深地 被我所珍视的艾米丽记事本上的话语所伤害、查理对“我” 的求助的无视之后,还是没有选择离去,继续询问查理解 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是听从查理的,将家里布置成狗来过 的样子,好让艾米丽觉得是狗咬烂了她的记事本这样的荒 诞的建议。读来让人觉得“我”软弱无能、可笑可鄙。 读者至此也可以发现“我”没有选择离去的原因:“我” 对查理夫妇,尤其是艾米丽怀着深深的情谊。从而与“成 功人士”查理夫妇冷漠无情、强势、虚伪的人格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我”的忠心与善良、“我”的懦弱被“我” 所珍视的朋友利用,读来又让人觉得“我”实在可怜。
第二章

第二部分主要是:“我”在送 查理出门时与查理的一段对话。
话轮数 6

查理
5
话轮长度
92
404
平均话轮长 15.3 度 话轮打断 0
80.8
0
分析:
在这段对话中,虽然“我”和查理在话轮数上对等,但话轮长度相差巨大 (92:404),查理说话的内容主要是在抱怨艾米丽对他抱有的期待过高和他 由此产生的烦恼,以及劝服我答应帮他的忙: “…现在还混得不错。很不错。可她以为我应该成为…天晓得,成为这个世 界的总统!…” “…我一直对自己说,看,我做的不错。看看其他人,我们认识的人。看看 雷。看看他过的什么鸟样。…” “…而且老天啊,我叫你做什么?只不过做你自己。…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读者可以看出,在这个对话中,查理违背了礼貌原则,话语中没有显示“我”尊 重;只顾表达自己的情感,一个人说的太多,完全不顾及作为朋友甚至“帮助 者”“我”的感受,体现了查理不仅强势、而且自私的性格特征。 而“我”在面对这些话语时,除了“深吸一口气”之外,没有任何捍卫自己的言 语,甚至答应了查理的无礼的请求,体现的是"我"的软弱无能。 话轮长度的极度失衡也体现了权势上的极度不平等,让读者开始怀疑他们的朋友 关系只是“我”的单方面的美好幻想。
分析:



在这段短短的交谈中(话轮数为 7/9 ),艾米丽的话轮长 度是“我”的三倍之多,打断我的话语权 2 次,显示了我 们关系上的不平等。 在上述的例子中,艾米丽屡次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 对“我”所说的话没有给出回应,自顾自说自己的,显示 了艾米丽对“我”的不尊重和冷漠的态度,与我在文中表 现出的对他们友谊的重视形成反差。 也给读者一种人物间交流的危机感,昔日的好友如今连简 单的交流都无法实现,凸显出主人公“我”与外界的格格 不入、无法交流的生存困境。

主人公懦弱的性格、荒诞的行为,让很多评论家把这篇小 说称为一场“闹剧”,但他在被查理夫妇深深地伤害之后, 仍旧表现出来的对他们耿耿的情谊与自我牺牲的精神读来 也让人唏嘘不已。 在表面上是,经济地位上的悬殊造成了话语权上的不平等, 其实是话语权上的不平等体现了人物们对他们之间友谊的重 视程度以及他们的人格特性。“我”的所有的难以为人所理 解的举动都可以用“我是多么珍视她的爱意与友谊”来解释, 遗憾的是,查理夫妇并不是如此,因此演变成一场荒谬的 “闹剧”。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石黑一雄在此揭示的是现代人生命 的荒谬,以及在冰冷、真正的交流难以实现的世界中的生存 困境。

第三章

主要是“我”送查理 回来之后,艾米丽出 门 开 会 之 前 , “ 我 ” 话轮数 与艾米丽的一段对话。
话轮长度

艾米丽
7
9
111
354
平均话轮长 15.8 度 话轮打断 0
39.3
2
例:
我:“啊,其实我现在还和以前差不多。我一点也不介 意。” 艾:“我没想到你现在不一样了。你已经快走投无路了。” 我:“听着,艾米丽,说真的,我还没有到…” 艾:“我想这些年的生活已经把你折磨的够呛了。你像个 到了悬崖边的人,再轻轻一推就会崩溃了。” 我:“你是说掉下去吧。” 艾:“别这样,雷蒙德,别说这种话。开玩笑也不要。我 永远不要听见你说这种话。” 我:“不,你误会了。你说我会崩溃,可要是我站在悬崖 边,我应该掉下去,而不是崩溃。” 艾:“哦,可怜的人儿,只剩下一副外壳。” 我:。。。。。。
变异:

话轮数和话轮长度能够很好地展现一个人的个性。一般来 说,如果一个人拥有更多的话轮数和更多的话轮长度,他 /她在谈话中属于强势地位。 话轮打断:Sacks(1978)等人认为,打断是对当前说话人完 成当前话轮权利的违抗和挑衅,是打断者在话语上对被打 断者的控制。这种控制就是权利的反应。

第一章

参考文献:





Sacks,H.,Schegloff,E.,and Jefferson,G.A simpli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in conversation[C].In Schenkein,J.ed.Studies in t h e O r ga n iz at i o n o f C on ve r s at i on a l In t e ra c ti o n, Ne w Yo r k: A ca de m ic Press,1978,7-55 Sacks et al.A simpli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50 Short, Mick. Exploring the Language of Poems, Plays and Prose[ M] .Edinburg Gate: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 1996 杜国娟.话轮转换系统视角下的戏剧对白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9) 李华东,俞东明.戏剧文体学的话轮转换量化分析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3) 李颖.从戏剧中的话轮转换看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2) 刘虹.话轮、非话轮和半话轮的区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3) 张芬.《小夜曲—— 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 》:石黑一雄式的忧伤 [J]./bk/2011-06-10/53852.html 张廷国.话轮及话轮转换的交际技巧[J].外语教学.2003(4)

艾米丽
话轮数
29
35
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度
583
865
平均话轮 20.1 长度 话轮打断 0
24.7
3
分析:
在这次对话中,平均话轮长度差距最小( 20.1/24.7 ), 但仍旧少于艾米丽,打断现象出现3次。 在“我”与艾米丽谈话的 29 次话轮中, 6 次是用来强调查 理很爱她的事实(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与关联准 则)。如:“ 查理很爱你”、“我知道查理比以前更爱 你”、“查理仍旧非常爱你”、“查理是个好人。很优秀 的人。而且他爱你。”、“查理很爱你。和你闹得不愉快 他也很伤心。” “我”为艾米丽看到“我”怪异的举动、乱糟糟的客厅与厨 房感到“受伤”,解释无望后,“我”花去大幅篇幅的是帮 助查理夫妇感情复合。懦弱又善良的人物形象
第五章

主要出现两次对话:一次 是查理打电话来指导把牛 肉汤、孜然、辣椒、旧皮 靴等放进锅里炖,从而制 造出狗的味道。

查理
话轮数
23
23
话轮长度
618
1020
平均话轮长 26.8 度 话轮打断 3
44.3
7
第五章

第二次对话是我正在专心 致志趴在地上,像狗一样 把客厅杂志咬乱时,艾米 丽正好回来了,那之后我 们的谈话。

查理
话轮数
63
75
话轮长度
1233
3467
平均话轮长度
19.6
46.2
话轮打断
4
17

艾米丽
话轮数
43
55
话轮长度
794
1580
平均话轮长度
18.5
28.7
话轮打断
1
6
总结
通过话轮转换理论的分析方法得出的话轮的分配情况、话 轮长度、打断现象,借助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还有小说 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四种关系的对比: A.“我”:一事无成 查理夫妇:成功人士 B.“我”:没有话语权 查理夫妇:掌控话语权 C.“我”:懦弱无能 查理夫妇:强势 D.“我”:珍惜情谊、“我”为朋友宁可牺牲自己的幸福, 体现了“我”的善良、忍让的人性闪光点。 查理夫妇:对我的话语权的剥夺、对我的情谊的不珍惜、 查理对“我”的戏弄与不尊重、艾米丽对“我”的不理解, 体现了他们自私、冷漠、虚伪的人格。
第四章

在艾米丽去公司之后,我偶然 发现了艾米丽匆忙中落在厨房 的记事本,忍不住看了才发现 艾米丽一直在为“我”的到来 感到痛苦,“我”一气之下抓 皱了那几页纸,之后却开始担 心艾米丽发现“我”看了她的 隐私后的后果。

查理
话轮数
23
25
话轮长度
267
1247

“我”正在担心时,查理打电 平均话轮长 11.6 话过来,出现我和查理的对话。 度

回忆了我和艾米丽沉迷于 音乐的大学时光;介绍了 自己毕业后在异乡当老师 的单调生活;见到查理后 话轮数 去吃饭时,他说明叫我来 是想我帮他一个忙的对话。 话轮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