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旅夜书怀》教案

合集下载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

2.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含蓄的情感和寓意。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心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

2. 诗文原文。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事迹。

(2)阐述《旅夜书怀》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互相讨论,解答诗文中的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文中的重点字词和语句。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与诗人产生共鸣。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旅夜书怀》。

(2)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组织学生探讨杜甫的其他诗作,如《春望》、《登高》等,比较它们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2.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关注、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等,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之间的关系。

2. 分享感受: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中“旅夜”和“书怀”两个主题的理解,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交织。

八、实践环节:1.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一首以“旅夜”为主题的诗,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旅夜书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旅夜书怀》。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忧伤,理解诗人的家国情怀。

(2)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和家乡情怀。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析。

3. 诗歌的韵律和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旅夜书怀》的原文和注释。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旅夜书怀》的原文,引导学生朗读。

(2)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字词含义。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教师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的主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1)背诵《旅夜书怀》。

(2)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3)进行诗歌创作练习,模仿杜甫的风格。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将《旅夜书怀》与杜甫的其他诗作进行对比,如《月夜忆舍弟》、《春望》等,分析其创作风格和主题的异同。

2. 文化探究:引导学生探讨杜甫诗歌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结合历史背景,了解杜甫诗歌的社会意义。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阅读诗歌《旅夜书怀》。

2.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能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诗歌的声韵、意象等方面进行鉴赏。

2.理解诗人表达的主题和意图。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阅读诗歌理解作者的艺术创思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课文《旅夜书怀》。

2.相关解析资料和课外延伸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诗歌《旅夜书怀》的课文,让学生观察诗歌的标题和作者,引导他们猜测诗歌的主题。

2.请学生朗读诗歌标题和作者,并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

二、阅读理解(10分钟)1.学生阅读诗歌《旅夜书怀》。

2.学生回答问题: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诗人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诗歌的情感和意境是怎样的?三、诗歌鉴赏(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声韵进行感受和鉴赏,如押韵、节奏等。

2.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以及诗人用词的巧妙之处。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和展示。

四、文学扩展(15分钟)1.教师让学生了解诗歌《旅夜书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分析和解读,如对比诗歌和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等。

3.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给予肯定和评价。

2.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

3.教师布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和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诗歌《旅夜书怀》的主题和情感,还培养了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享,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扩展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意象和情感的分析。

3.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歌内容、诗人背景、相关图片等。

2. 准备诗歌的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和诗歌创作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旅夜书怀》,提问:“旅夜”和“书怀”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节奏。

学生尝试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师解析诗中的深层含义,阐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古典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完成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分析其意象和情感,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教师提供其他杜甫的诗作,如《月夜忆舍弟》、《春望》等,让学生对比《旅夜书怀》的风格和主题。

旅夜书怀 教案

旅夜书怀 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教案标题:旅夜书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感表达和心情体验。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古代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感表达和心情体验。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感表达和心情体验的深层含义。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情感表达和写作。

教学准备:1. 课文《旅夜书怀》及相关教学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学生课堂笔记、诗歌鉴赏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营造夜晚和旅行的氛围,引出诗歌主题。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夜晚旅行时的感受和心情。

二、学习诗歌1. 朗读《旅夜书怀》,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2. 解读诗歌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 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三、诗歌鉴赏1. 教授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分析《旅夜书怀》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诗歌鉴赏。

四、情感表达和写作1. 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夜晚和旅行的写作素材,引导他们进行情感表达和写作。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表达自己对夜晚旅行的感受和心情。

五、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诗歌鉴赏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安排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感受夜晚旅行的情感和情境。

2.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旅夜书怀》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旅夜书怀》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旅夜书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旅夜书怀》,使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文的主旨和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解读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勇敢面对困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内容的理解。

2. 诗文主旨的把握。

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2. 诗文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文情感。

2.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诗人杜甫的图片,简介诗人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诗人。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理解诗文主旨。

4.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文情感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主旨和情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诗文内容、主旨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2. 练习批改: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诗人简介:介绍杜甫的其他诗作,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杜甫的知识。

2. 诗歌鉴赏:选取与《旅夜书怀》主题相近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教案:旅夜书怀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

2. 掌握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3. 提升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2. 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效果。

四、教学准备1. 诗歌《旅夜书怀》的复印件。

2. 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外出旅行或是独自行走的时候,你有何感受?会有何样的思考和反思?2. 导入诗歌(5分钟)呈现诗歌《旅夜书怀》给学生,让学生朗读诗歌,并对诗歌的意境进行感知。

3. 感悟诗歌(1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a. 诗歌中表达的旅行经历给你的感触是什么?b. 你觉得诗人在旅途中有何思考?c. 你能否从诗歌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转变?4. 分析诗歌(10分钟)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修辞手法的表格,让学生填写。

5. 鉴赏诗歌(15分钟)让学生朗读诗歌,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和分析出的修辞手法,进一步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6. 拓展活动(10分钟)让学生选取其他诗人的作品,探究旅行在诗歌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并就此展开小组或个人的创作。

7.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生活中更多的诗歌意象和美感。

六、教学延伸1.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学生朗读其他相关的诗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和表达能力。

2. 可以结合相关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七、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所喜欢的旅行地点,写一篇旅行日记或诗歌,表达自己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

《旅夜书怀》教案2

《旅夜书怀》教案2

《旅夜书怀》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文的内容,把握诗文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旅夜书怀》。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的孤独和忧愁,理解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

(2)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掌握,包括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2.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体会诗人的写作技巧。

3. 诗文情感的把握,理解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汇的解释和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3. 诗文主题的深入探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采用情感共鸣法,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和创作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共鸣:让学生谈谈对诗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经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主题和情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3. 能力测试:通过相关的练习题,测试学生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旅夜书怀教案范文

旅夜书怀教案范文

旅夜书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全文;(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意;(3)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把握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2. 诗歌的情感把握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境的领悟;2. 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视频;2. 相关背景资料图片;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意境;(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

2. 学习诗歌(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停顿;(2)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3)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3. 欣赏诗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诗的意境;(2)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并简单说明原因;5. 课堂小结(2)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背诵《旅夜书怀》;(2)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教师还应思考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的能力;2. 学生对诗歌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3. 学生分析诗歌结构和表现手法的能力;4. 学生欣赏诗歌的审美情趣;5.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合作探讨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欣赏水平;2. 开展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对诗歌的热爱;3. 邀请诗人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和认识。

旅夜书怀-北师大版必修4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北师大版必修4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北师大版必修4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具体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

2.理解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意境,领悟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3.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夜雨寄北》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

2.加深学生对唐代文学的了解,并掌握主要的文学特征。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理解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意境。

2.如何通过《夜雨寄北》深入地了解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向学生介绍唐代文学的特点,要求学生列举唐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

然后引发学生对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的讨论,让学生表述对李商隐作品的印象。

课文阅读1.教师对课文进行朗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只关注“夜雨寄北”这一诗句出现的上下文,帮助他们理解诗句的含义。

3.第二遍阅读,要求学生理解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并试着把握诗人的感慨。

文学欣赏1.要求学生分析诗人运用的诗歌技巧,包括词汇、词语和句式。

2.分析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课文讲解1.教师阐释文中的主要语言特点和诗人的表达方式。

2.结合上下文,深刻解读作者的情感表达。

语言运用1.要求学生模仿李商隐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相同的词汇、词语和句式。

2.要求学生写一篇自己的作文,尝试通过李商隐的诗歌理解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心情。

课堂延伸要求学生学习唐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并深入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加深对唐代文学的理解。

课后作业随机抽取一位学生,让他或她表演《夜雨寄北》的情景演绎。

其他同学可以适量补充,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通过李商隐的诗歌《夜雨寄北》来了解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并加强学生锻炼语文文化素养的能力。

教学方法可以结合导入、课文阅读、文学欣赏、课文讲解、语言运用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思考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思路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语文的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

旅夜书怀 教案

旅夜书怀 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篇一: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4.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2.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师简要介绍《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教师通过导读、分析和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旅夜书怀》,通过讲解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与讲解:教师通过导读、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

引导学生思考,揭示诗中表达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3.欣赏与讲解: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旅夜书怀》,讲解其中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

通过讲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魅力所在。

4.诗歌背诵与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随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就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展开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5.归纳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诗歌的主题、表达方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发言,评价学生对于《旅夜书怀》的理解和感受;2.通过课堂讨论的质量和深度,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课后作业:1.背诵《旅夜书怀》;2.就《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分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篇二: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4.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翻译诗句。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关爱苍生的情怀。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中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

(2)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深入解读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的结构和主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象。

(2)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深入解读诗歌。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旅夜书怀》。

3. 调查杜甫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歌创作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翻译诗句。

3. 学生能够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

4. 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象。

5.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如唐朝安史之乱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3)分析杜甫律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旅夜书怀》。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杜甫律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杜甫律诗的鉴赏方法。

2. 理解《旅夜书怀》中的意象和寓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杜甫诗歌,巩固知识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旅夜书怀》,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意象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解读诗人的情感。

(2)分析杜甫律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2)分享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旅夜书怀》。

2. 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3. 选取一首杜甫的律诗,进行鉴赏分析。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诗歌实例,掌握杜甫律诗的特点。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旅夜书怀》的文本材料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旅夜书怀》教案2

《旅夜书怀》教案2

《旅夜书怀》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文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抒怀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升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把握。

2. 诗中意象和情感的分析。

3. 修辞手法的鉴赏。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旅夜书怀》的译文、注释、背景介绍等。

2. 学生用书:古诗文选本或教材。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PPT和播放相关音频、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提问:同学们对《旅夜书怀》这首诗有哪些了解?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交流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孤舟”、“夜雨”、“浮云”等。

(2)教师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旅夜书怀》。

(2)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8. 板书设计旅夜书怀意象:孤舟、夜雨、浮云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情感:思念家乡、感慨人生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在读后感中提出的疑问或深刻见解进行反馈和指导。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教案标题:《旅夜书怀》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并理解《旅夜书怀》这首古文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2.培养学生对古文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3.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赏析,体会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到感受和情感表达;4.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课文《旅夜书怀》的课件或复印件;2.古代文人书画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诗人辛弃疾的生平资料;4.相关诗歌欣赏活动的素材。

教学过程:引入:1.利用一首激发学生思考的诗歌,如《静夜思》,以及一些美丽的自然景物图片,引发学生对诗词和自然的情感和思考;2.复习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例如韵律、词语意境等。

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了解《旅夜书怀》这首古文诗的基本背景和作者背景。

简要介绍辛弃疾作为南宋四大爱国诗人之一的重要地位和其作品的代表性。

核心教学活动:1.学生分组朗读《旅夜书怀》,注重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语调。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解读诗意。

2.学生集体审读诗歌,辅以课件或板书的形式,讲解重要词汇和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诗歌。

3.通过分析诗歌的描写手法和意象,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4.展示古代文人书画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书法、山水画等艺术形式与诗歌的共通之处,加深对古代文人的理解。

5.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旅夜书怀》中的意境、感受等主题展开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引导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情感,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2.分享其他相关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欣赏其他诗人对自然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3.给有创作欲望的学生提供写古诗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欣赏《旅夜书怀》这首古文诗,并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评价: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和参与度,给予适当的针对性评价,鼓励学生保持对古文的兴趣并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欣赏。

旅夜书怀-北师大版必修4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北师大版必修4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北师大版必修4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小说《旅夜书怀》的背景、作者及主要人物;2.了解小说的结构和情节,掌握小说中心思想和主题;3.掌握小说中的小技巧和写作手法;4.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小说中的中心思想和主题;2.难点:小说中的小技巧和写作手法,从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具体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介绍小说《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2.解读小说头尾的花卉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3.学习读者关系、重复和比喻手法,并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1.课前预习:30分钟;2.课堂讲解:50分钟;3.课后练习:40分钟。

教学重点解读小说头尾的花卉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比喻手法,并理解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小说的了解程度;2.教学过程:精讲小说头尾的花卉意象、读者关系、重复和比喻手法;3.巩固练习:教师带领学生独立分析小说中的比喻及其作用,并从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并进行口头作文练习;4.总结反思:概括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总体了解小说的情节和结构;2.学习情节推进手法,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3.了解小说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教学时数1.课前预习:30分钟;2.课堂讲解:50分钟;3.课后练习:40分钟。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中心思想和主题。

教学难点分析情节推进手法,并理解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小说情节和结构的认知;2.教学过程:讲解小说中的情节推进手法及其作用,并分析小说中的中心思想和主题;3.巩固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并进行反复练习;4.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点。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小说结构和情节;2.分析小说中的小技巧和写作手法;3.从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时数1.课前预习:30分钟;2.课堂讲解:50分钟;3.课后练习:40分钟。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旅夜书怀》全文。

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古代诗歌的基本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旅夜书怀》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意境的把握。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对诗歌中较为复杂的比喻和意象的理解。

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掌握。

诗歌情感的深入解读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准备《旅夜书怀》的文本材料。

准备杜甫的生平介绍资料。

准备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杜甫和《旅夜书怀》的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2 朗读与背诵带领学生朗读《旅夜书怀》,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3 文本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每一句的意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解释其深层含义。

5.4 情感解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

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如何通过语言和意象表达出来。

5.5 文化背景讲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旅店文化和书信文化。

六、教学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意象或情感,进行分享和讨论。

6.2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七、作业与评估7.1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作业应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出对诗歌的思考和体会。

7.2 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讨论和表现,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旅夜书怀教案设计

旅夜书怀教案设计

旅夜书怀教案设计序言:教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起到了指导和帮助的作用。

本教案设计以诗歌《旅夜书怀》作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旅夜书怀》的创作背景和作者;b. 理解《旅夜书怀》的意境和主题;c. 掌握《旅夜书怀》的基本诗歌技巧。

2. 能力目标:a. 能正确朗读、韵味吟诵《旅夜书怀》;b. 能准确理解《旅夜书怀》的内容;c. 能运用诗歌分析方法分析和欣赏诗歌。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b.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c. 培养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b. 培养学生正确朗读诗歌、韵味吟诵诗歌的能力。

2. 教学难点:a. 帮助学生运用诗歌分析方法分析和欣赏诗歌;b.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a. 创设情境,介绍一位乘船在极目辽阔的大海上的旅行者;b. 提问学生在旅途中是否会有思念家乡的情感。

2. 学习诗歌内容:a. 向学生简要介绍《旅夜书怀》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基本情节;b. 朗读诗歌,要求学生跟读;c. 学生小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感情和意义;d. 核对答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

3. 提高学生欣赏诗歌能力:a. 分析诗歌的韵律、押韵和节奏;b. 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c. 学生模仿朗读和背诵诗歌;d. 学生展示朗读和背诵成果。

4. 诗歌创作:a.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念和情感,写一首类似的诗歌;b. 学生小组互相交流和欣赏彼此的诗歌作品;c. 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

四、巩固与拓展1. 阅读策略指导:a.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诗歌分析方法分析其他诗歌;b.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和欣赏。

2. 诗歌朗诵比赛:a.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每个学生准备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b. 学生按照评委的要求进行朗诵;c. 评委根据学生的发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分。

高中语文 8 杜甫诗二首 旅夜书怀教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4-北师大版高中必修4语文教学案

高中语文 8 杜甫诗二首 旅夜书怀教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4-北师大版高中必修4语文教学案
2、解释加点词语
危樯内容与诗题的关系?
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
2.“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凄凉孤寂,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
3.从景物描写中你能说说诗人杜甫的形象吗?
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愁不寐的形象;从“危樯独夜舟〞看到他飘泊中的孤寂:融情于景。
旅夜书怀
课题:——旅夜书怀 某某:
[教学目标]
①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
②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抒情方式 2.反衬手法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1、写作背景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某某,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某某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赏析“垂〞“涌〞的表达作用。
“垂〞,低垂。因平野广阔,所以群星低垂。一垂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无边。“涌〞随波起伏。因大江滚滚,所以水中的月亮才随波起伏。《四溟诗话》评价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2.颌联的意境。
雄浑阔大
3.与诗人的情感关系是怎样的?
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显出了诗人的孤独凄苦。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⑴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夜书怀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鉴赏诗句;
2、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
教学方法:师预设,生讨论,师生总结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想:
在诗歌新授课中,我们不能做成高三的考点复习,因为学生没有对诗歌欣赏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做题时下笔如有神的质的飞跃。

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一是注重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注意把高考考点渗透到讲课中来,注重方法的传授。

教学流程:
一、导学
1、导入
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
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

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

“自古文章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

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2、解题
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
“旅”有“旅居”的意思。

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见诗下的注释①
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
与“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
与“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对应。

3、整体感知
(生对照诗下的注释,说出诗歌的大义。

如遇不懂的,提出,师生讨论解决。

最后,老师给出诗句的参考译文。


(多媒体展示)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

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

诗人就舟而居。

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名声难道应因为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我”在这世间漂泊,恰似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罢了。

二、质疑讨论
(多媒体展示)
1、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颈联如何理解?
3、赏析尾联。

三、反馈矫正
(对1、3两个问题,请生板演,对照多媒体展示的参考答案给生打分,集体讨论这一题型的答题方法。


1、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

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的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

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颔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氛围。

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

(先描摹画面,再给出意境)
2、颈联用了反问的语气,若改为陈述句就是:名声不应该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只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辞职。

其言外意为:名声应该因为大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为被排挤而被辞。

委婉的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3、尾联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将自己漂泊不定的形象比喻成沙鸥,且用广阔天地衬托沙鸥,更突出沙鸥的孤独,也表达了自己的漂泊无依的凄苦之情。

(判断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对这手法加以阐述;给出表达效果)
四、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
阅读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赏析第二联或第四联。

参考答案:颔联用了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著与勇敢。

尾联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以野鸭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也可以说,使用了衬托的手法。

孤雁的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鸭们却全然不顾,它们纷纷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表现了杜甫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以孤雁自喻,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答出两点即可。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品读与探讨”第一题;
结合“品读与探讨”第三题,预习《客至》《宾至》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旅夜书怀》这首诗时,主要想抓住两点:理解诗歌内容和学会题型的解题方法。

事实证明,这样做效果不错,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我的设计如下:一、导入,图像导入,联系出杜甫的晚年生活的介绍。

二、走进文本。

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联如何理解?4、赏析尾联。

三、走出文本,拓展延伸。

读杜甫诗《孤雁》,完成后面的题目。

四、作业布置。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我在设计本诗的导语时,想以新出奇,就想着能不能在上课伊始一下子就吸引所有学生的目光,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所以,我选择了用泛而华丽的语句导入,试图用好的语言来吸引学生。

我一门心思想叫导语与众不同,在奇与新上做文章,其他的就没有考虑,犯了年轻教师经常会犯的通病:华而不实。

导语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服务的,不应该脱离文本。

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追求新奇时不能忽略的知识体系和课堂教学重点。

让导语和教学新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文本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文本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所以,我选择了杜甫的晚年照片来冲击学生的眼球,并配以他晚年生活境遇的介绍。

如此,就和《旅夜书怀》的写作背景联系起来,更容易让学生走进文本。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精彩的导语,也应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

每一篇课文有它自身的特点,导语也要据此量身定做。

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活动的设计,更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旅夜书怀》这首诗如何既考虑到欣赏的问题,又兼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要反复思考的问题。

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决定整个课堂都采取分组比赛的方式,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自己点评,教师适时点拨。

我想这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课的时候,充分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回顾这堂课的前前后后,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很多。

第一,自己总觉得挖掘还不够深入,内容设计浮于表面。

第二,没有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总觉得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在支撑着,并不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了。

第三,从准备到结束,自己的心态不能始终处于一种平稳的状态。

总的来说,第一次上评比课,对我的影响很大。

最大的感触就是:上好一堂课真难。

思考的越多越深入,越觉得没法把握,好象一下子什么也不会了,突然觉得不会上课了,觉得自己脑子里的库存太少,急需充电。

这给了自己许多动力,也多了无形中的压力。

要想真正的上好一堂课,必须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不能一味的求新求奇。

尤其是象我这样的年轻教师,就要稳打稳扎,在平凡中求得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