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尺讲台,静待花开
实验小学语文组听评课小结
3月19日——4月4日,我校展开以“新时代,新使命,新课堂”为指导思想的听评课活动。整整半个多月的听评课活动让所有老师都深深体会到:这次活动不但是一次智慧与水平的提升,更是一针促动我校语文教师成长的强化剂。在段校长的带领下,十二位老师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每位老师都体现了自己独有风采。他们有的立意创新,有的大胆尝试,有的勇于突破,彰显出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语文组老师全程参与、细心倾听了每一位教师的语文课,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聚焦课堂比教学。
1、参与面广,效果良好。
本次公开课活动,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是提前准备、积极备课、勇于参与,使用新型教学设备来设计课型。教师们不但听课积极性高,而且评课时也是一针见血地实行指导和纠正,给授课教师提出宝贵的课堂教学建议。
2、多样读文,尽显魅力。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读就是培养语感最积极有效的刺激。朱作仁教授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本次活动中,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能以读促悟,通
过朗读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或抓关键词句(重点词语)来反映人物或景物的特点,这点做得非常到位。李莉、王青梅两位老师在朗读方面充分体现了“以读促悟、边读边悟”的语文教学理念。带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从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中去感悟课文、感悟人生。“读”中尽显语文课堂魅力。
3、重视基础,效果明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语文的基础。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传统的优势,决不能放弃。语文课程改革只能增强基础,然后追求创新。决不能放弃我们好的传统,片面追求“创新”。本次课堂教学老师基本都注重了语文学习的基础,实行了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学习。例如马海霞老师在教学生字时,除了让学生同桌互相认读,指名读,齐读。还让学生按拼音分类,按结构分类,采用多种方法教学生识字。蔺雁平老师在教学《翠鸟》时,出示形近字,同音字练习巩固生字。为了让学生体会动词的准确性,出示动词填空练习。郭惠珍、祖萌两位年轻教师在教学中技艺娴熟,教学风格娓娓道来,有如清泉从山谷中蜿蜒而来,令我们老师啧啧赞叹。
4.拓展思维,知识延伸。
本次公开课活动中,绝大部分老师比较注重课外拓展。如刘丽霞老师在教学《猴子种树》一课时,课前让孩子们搜集农谚课上交流。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农谚。李亚梅老师在教学《种瓜得豆》时,也在课前搜集了很多民谚与学生分享。刘君平老师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出示《论语》里的句子,让孩子们读一读,悟一悟。这些引入课堂的
内容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积累采集的兴趣。
5.鼓励表达,百花齐放。
在课堂上,老师们摒弃了以往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围绕问题畅所欲言,尽情分享。翁粉莲老师教学《四个太阳》时,让孩子们说说你准备变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准备送给谁。孩子们想象丰富,积极发言。邓丽杰老师在教学《猫》时,学完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同学们兴味盎然,踊跃发言。有很多同学不但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还讲述了自己和动物之间有趣的事。杜淑华老师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学习漓江水“清”这个部分内容时,让学生说说水清得还能够看到什么。学生有的说能够看到红红的珊瑚,有的说能够看到碧绿的水草。这样的说话练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锻炼了表达水平,语文课堂上应该多多设计这样的说话练习。
6、强化素质,提升水平。
为了使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更好融合,以评促教,教学相长。听课完毕后,语文教研组还安排了互动式评课活动。全体老师畅所欲言,既肯定了执教老师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商榷之处,使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教学中存有问题及改进建议。
1、部分老师多媒体操作不够熟练,有的教师课件准备有误,不同水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这两个问题在教研组评课时大家都意识到了,力争通过平时增强学习锻炼,和课前精心准备来避免类似情况的
发生。
2、在语文教学一定水准上虽注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有的老师的课还体现得不够充分,还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有的教师还被教案牵着走。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不能以学生的状况而制定和调整,挖掘教材不深。
3、课堂设计过多或不充分,点拨、评价单一、不即时。
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设计内容过多,从而出现拖堂、讲不完的现象。绝大部分教师评价单一(好、棒等),末针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语。有必要增强备课的设计,内容不能太多,时间设定准,多多学习不同类型评价语。
总来说之,不论讲什么样的课,都始终把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位置上;不论什么样课堂,每时每刻不忘为师者的责任,这是我们共同追寻目标。前路漫漫,我们当持之以恒,持续反思总结,持续求索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