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生物氧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完整的线粒体内膜有选择透性,形成跨膜pH梯度和跨膜电位梯度
4、内膜上嵌有F0F1-ATP酶复合体
图5-27 化学渗透假说
(三) 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
1、特殊试剂的解偶联作用 (1) 解偶联剂 2,4-二硝基苯酚(DNP) 质子载体 (2)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寡霉素 (3)离子载体抑制剂 缬氨霉素
电极电位大小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用奈斯特方程来表示,其方 程为:
E′=Eº′+
RT nF
In
C氧化态 C还原态
(三)氧化还原电位与自由能的关系 △Gº’=-nF △Eº’
三. 高能磷酸化合物
(一)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
高能磷酸化合物:一般将水解时释放20.9Hale Waihona Puke BaiduJ/mol 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称之,含有高能量的键称为 高能键,常用” ~” 符号表示,典型的代表是三 磷酸腺苷(ATP)含有两个高能键。
(二)呼吸链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电子传递链ETC):指代谢物上 脱下的氢(质子和电子)经一系列递氢体或电子传递体按对电 子亲和力渐渐升高的顺序依次传递,最后传给分子氧而生 成水的全部体系。
呼吸链
图5-17
NADH呼吸链
FADH2呼吸链
NADH呼吸链(A)和FADH2呼吸链(B)
(三)ATP的特殊作用
1.作为中间传递体 ATP→ADP循环是生物系统的能量交换 中枢。 2.作为中间载体 作为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的中间载体。
.
第二节 呼吸链与氧化磷酸化
一.呼吸链 (一)线粒体 外膜 内膜 基质 线粒体基质酶类包括三羧酸循环酶类,脂肪酸
β一氧化酶类和氨基酸分解代谢酶类等. 图5-16 线粒体的结构
.
(二) 抗坏血酸氧化酶系统
抗坏血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广泛分布植物中 (特别是黄瓜、南瓜) 保护巯基、延缓衰老
抗坏血酸+1/2O2 抗坏血酸氧化酶 脱氧抗坏血酸+H2O
(三) 抗氰氧化酶系统
一种非血红素铁蛋白,它不受氰或氰化物抑制,特别容 易受氧肟酸的抑制。
抗氰呼吸
NADH→FMN →CoQ →Cytb →Cytc1 →Cytc →Cytaa3 →O2 抗氰氧化酶(Fe)
(四) 内膜复合物
1、复合物Ⅰ(NADH脱氢酶) 2、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 3、复合物Ⅲ(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和细胞色素c 的复合体) 4、复合物Ⅳ(细胞色素氧化酶)
(五)电子传递链的排列顺序
图5-23 电 子传递体在 呼吸链中的 排列顺序
(六) 电子传递抑制剂
1、鱼藤酮、安密妥、杀粉蝶菌素 2、抗霉素A 3、氰化物、叠氮化物、CO
第五章 生物氧化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一.生物氧化 (一)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糖、脂、蛋白质等有机 物质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并放出能量的 作用称生物氧化。
特点:一系列酶引起的,在活细胞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部位:真核线粒体、原核细胞膜
(二)生物氧化的方式 1.CO2的生成 脱羧作用:α脱羧和β脱羧两种类型 脱羧过程:氧化脱羧 直接脱羧 (1) α直接脱羧 丙酮酸脱羧反应 (2) β直接脱羧 草酰乙酸脱羧反应 (3) α氧化脱羧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 (4) β氧化脱羧 苹果酸氧化脱羧反应
图5-7三磷酸腺苷的结构
图5-7三磷酸腺苷的结构
.
(二)高能化合物类型
► 1.磷氧键型(-O-P) ► (1)酰基磷酸化合物 ► (2)焦磷酸化合物 ► (3)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 2.氮磷键型(-N-P) 胍基磷酸化合物 ► 3.硫酯键型 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 ► 4.甲硫键型 S-腺苷甲硫氨酸
(二)氧化磷酸化作用机理
3种假说
化学偶联假说 高能共价中间物 能量
构像偶联假说 膜蛋白、ATP酶构象改变 化学渗透假说
1961年,英国Mitchell化学渗透假说 1、递氢体和递电子体交替排列、有序定位、定向反应
2、电子传递链有着H+泵的作用,能定向地将H+从基质泵到内膜外
NADH往返3次,FADH2往返2次
第三节 其他生物氧化体系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与ATP的生成无关
一、需氧脱氢酶
氧、亚甲蓝(或其他适当物质)作为受氢体,以FMN 或FAD为辅酶。
表5-4 需氧脱氢酶
二、氧化酶
(一)多酚氧化系统 又称儿茶酚氧化酶,含铜的末端氧化酶。 马铃薯块茎、苹果果实、茶叶等。制红茶、绿茶。
图5-36 多酚氧化酶系统
图5-38 抗氰氧化酶系统
图5-1几种物质脱羧反应
► 2.水的生成 ► H 脱氢酶 传递体和氧化酶 O2 生成H2O
图5-2 生物氧化体系
.
二.能量守恒与转化
(一)自由能的概念 自由能(free energy):在一个体系中,能够用来做有用功的
那部份能量,又称Gibbs自由能,用符号G来表示。 (二)氧化还原电位
通常用氧化还原电极电位(氧化还原电势)来相对表示各化合 物对电子亲和力的大小。
(三) 呼吸链组成
1、黄素蛋白(flavoprotein) 两种 2、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 Fe2S2或Fe4S4 3、细胞色素(cytochrome) 5种 细胞色素b(Cytb)、 细胞色素c1(Cytc1)、细胞色素c(Cytc)、 细胞色素 a(Cyta)和细胞色素a3(Cyta3)。 4、泛醌(ubiquinone) 又称辅酶Q(CoQ)
NADH→CoQ
Cytb→Cytc1 Cytaa3→O2
图5-25 电子传递链抑制部位
.
二、氧化磷酸化
(一) 氧化磷酸化概念
氧化磷酸化:指的是与生物氧化作用相伴而生的磷酸 化作用,是将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用于ADP 和无机磷酸生成高能ATP的作用。
1、底物水平磷酸化 X~P+ADP→XH+ATP 2、氧化磷酸化 NADH或FADH2→O2产生ATP
2、激素控制的解偶联机制 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 产热素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产生热量。
(四) 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磷酸化作用 了解
1、α-磷酸甘油穿梭途径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
(五) 能荷 能荷=
[ATP]+0.5[ADP]
[ATP]+[ADP]+[AMP]
能荷的数值可以从0(AMP)~1.0(ATP),大多数细胞的 能荷状态维持在0.8~0.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