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做细胞常用的细胞固定及染色方法(详细)
细胞染色方法总结
Hoechst染色:hoechst可以穿过活细胞膜与细胞核结合(主要为凋亡活细胞)在紫外光下将核染为蓝色。
Hoechst染细胞核会影响共聚焦显微镜对该样本其他荧光的观察效果。
hoechst有hoechest33342和hoechst33258两种hoechsts33258,hoechst33342二者区别不大,但是hoechst3334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更小一些,所以一般来说hoechsts33258用于细胞固定后再染色,而hoechst33342则可以对活细胞直接进行染色!染色步骤PI(Propidium Iodide碘化丙啶)染色:是一种可对DNA染色的细胞核染色试剂,常用于细胞凋亡检测.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是一种核酸染料(红色),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坏死细胞由于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PI 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染红.用PI单一染色观测培养细胞,只能表示细胞的坏死情况,而不是凋亡(当然晚期凋亡PI亦可着色).但是如果您只是想知道细胞的死亡情况,而不是仔细区分坏死或凋亡,那么PI单一染色也可以。
但是如果您一定要认定细胞的凋亡,那么PI单一染色显然不够!annexin—v染色细胞凋亡早期,细胞膜标志发生改变。
其中,磷脂酰丝氨酸(Annexin-V,PS)外翻,Annexin—V 在Ca+存在的条件下与其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
这样,Annexin-v 染色阳性,表示细胞处于早期凋亡状态。
Annexin—V结合不同的荧光抗体,就可以利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以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Annexin V用FITC标记发绿色荧光;如果用PE标记就发红色荧光。
JC—1染色JC-1是一种阳离子染料,可以在线粒体内聚集,低浓度时主要以单体(monomer)存在,发射光以绿光(~525nm)为主;而在高浓度时则可以形成多聚体(aggregation),发射光以红光(-590nm)为主。
细胞固定染色法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十五细胞固定染色法一、实验目的掌握H·E染色法和Giemsa染色法的原理及染色特征。
二、实验原理:细胞固定染色法是用一定的化学物(固定剂)迅速杀死细胞,再进行染色观察。
固定的目的是使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核糖等转变为不溶性物质。
从而避免自溶及腐败。
经过固定的细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了原有的结构,这样的制版一般能保持很长时间。
我数固定剂并具有媒染作用,使细胞容易着色。
清楚地显示细微结构。
固定剂不同,其性能也有差异,一种固定剂对某种结构保存效果好,对别的结构不一定适合,染色剂更是对细胞内的各种化学成分有不同的亲和力。
所以每种组织通常有其特定的固定染色方法。
本实验介绍两种常用的基本染色法。
①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法):HE法是组织学技术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组织,各种包埋方式的切片以及培养的组织、细胞。
苏木精是从苏木中提取的天然物质,是染细胞核的优良染料。
而苏木精对组织亲和力很小,不能单独使用,需配以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碘酸钠。
等使其脱氢成为苏木红;或令其在空气中自然氧化,并加入带强正电荷的复盐如:铁明矾、铬矾、钾矾等配成混合液使用。
在细胞核染成兰色之后,用伊红复染细胞质。
②Giemsa染色法:Giemsa染料(细胞遗传学家Gustav Giemsa配成此种染料)不是一种单一的染料,而是数种染料的混合物,它们是甲基蓝及其氧化产物——天青(azure)和伊红Y。
其染色的质量随所用染料的比例不同而异。
天青A和天青B都是噻嗪系列的成员,是甲基蓝和重铬酸钾一起氧化的产物。
天青A是一种碱性染料,分子式是C14H14N3SCl,分子量291。
799,它对染色质DNA的反应与雪夫试剂(Schiff)一样,实际上是一种醛反应,所以它能使DNA和光华着色,着色的染色体和DNA的色泽明亮。
伊红Y是一种酸性染料,玫瑰红色,属吨(xanthene)系列。
Giemsa染色液一般是将上述这些粉剂混合物溶解于甘油和甲醇中;经染色后,染色质呈现红色,而细胞质为蓝色。
常用细胞染色方法
常用细胞染色方法
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包括:
1.吉姆萨染色法:使用吉姆萨染料染色,可用于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形态结构。
2.荧光染色法:使用荧光染料,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的特定结构、蛋白质或核酸等。
3.伊诺金染色法:使用伊诺金染料,主要用于显微镜下观察和鉴别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4.嗜酸染色法:使用嗜酸染料,能够染色细胞内的酸性结构和胞质。
5.嗜碱染色法:使用嗜碱染料,能够染色细胞内的碱性结构和胞质。
6.免疫组化染色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结合,再使用染料标记抗体来观察和定位细胞内的特定蛋白质。
7.核酸染色法:使用DNA或RNA特异性的染料,能够染色细胞内的核酸,常用于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等研究。
8.血液细胞染色法:包括委氏染色法、中日染色法等,用于观察和鉴定血液细胞
类型和形态变化。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根据需要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观察和研究细胞。
细胞固定——精选推荐
用多聚甲醛固定悬浮细胞所有的固定方案必须做到:①防止抗原丢失;②透化细胞以便使抗体进入;③尽量使抗原保持能与抗体结合的状态;④维持细胞正常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种类很多,固定剂的正确选择取决于被研究抗原的性质及所用抗体的特性。
固定剂可分为两大类:有机溶剂和交联剂。
有机溶剂如乙醇和丙酮能够去除脂类物质使细胞脱水,把蛋白质沉淀在细胞结构上。
交联剂一般通过自由氨基基团把生物分子桥连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抗原网。
两种方法均使蛋白质抗原部分变性。
因此,在细胞染色中,能够识别变性蛋白的抗体更加有用。
在某些情况下,只有用此类抗体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往往凭经验选择固定剂。
虽然许多人发现用交联剂固定细胞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但没有通用规则可以参考。
可以试用两种方法,然后选择较好的一种。
悬浮细胞染色通常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因为细胞呈悬浮状态,洗涤过程复杂,因此,应注意离心时间不要过长或转速太高。
1.所需溶液4%多聚甲醛(临用前配制)、PBS。
2.操作步骤(1)PBS配制4%多聚甲醛;(2)用PBS洗涤细胞2次,用200g离心5min;重悬细胞。
(3)小心用4%多聚甲醛溶液悬浮细胞,细胞浓度约为1X106/m1 15min,间或摇动;(4)200g离心5rain,用PBS重悬细胞,重复洗涤细胞2次;室温下静置(5)用含0.2%TritonX-100或NP-40的PBS溶液透化细胞2min(室温),有的抗原需15min,具体时间视抗原而定;(6)200g离心5rain,用PBS重悬细胞,重复洗涤细胞2次。
此时的细胞标本可用于后续的抗体检测。
4%的多聚甲醛溶液的配置方法:100ml双蒸水中加入8g多聚甲醛,然后在水浴锅中加热至50-60℃,加入几滴1mol/L的NaOH,边加边搅拌直至全部溶解,溶解后置于冰水中冷却至室温,加入100ml的2倍的PBS(注意是两倍的PBS),调节PH为7.4左右。
1、为什么在免疫组化中标本要进行固定?(1)防止标本从玻片上脱落;(2)除去防碍抗原-抗体结合的类脂,使抗原抗体结合物易于获得良好的染色结果;(3)固定的标本易于保存。
细胞染色方法大全
Hoechst染色:hoechst可以穿过活细胞膜与细胞核结合(主要为凋亡活细胞)在紫外光下将核染为蓝色. Hoechst染细胞核会影响共聚焦显微镜对该样本其他荧光的观察效果.hoechst 有hoechest33342和hoechst33258两种hoechsts33258,hoechst33342二者区别不大,但是hoechst3334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更小一些,所以一般来说hoechsts33258用于细胞固定后再染色,而hoechst33342则可以对活细胞直接进行染色!染色步骤PI (Propidium Iodide碘化丙啶)染色:是一种可对DNA染色的细胞核染色试剂,常用于细胞凋亡检测.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核酸染料(红色),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坏死细胞由于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PI 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染红.用PI单一染色观测培养细胞,只能表示细胞的坏死情况,而不是凋亡(当然晚期凋亡PI亦可着色)。
但是如果您只是想知道细胞的死亡情况,而不是仔细区分坏死或凋亡,那么PI单一染色也可以。
但是如果您一定要认定细胞的凋亡,那么PI单一染色显然不够!annexin-v染色细胞凋亡早期,细胞膜标志发生改变.其中,磷脂酰丝氨酸(Annexin-V,PS)外翻,Annexin-V 在Ca+存在的条件下与其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这样,Annexin-v 染色阳性,表示细胞处于早期凋亡状态.Annexin-V结合不同的荧光抗体,就可以利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以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Annexin V用FITC标记发绿色荧光;如果用PE标记就发红色荧光。
JC-1染色JC-1是一种阳离子染料,可以在线粒体内聚集,低浓度时主要以单体(monomer)存在,发射光以绿光(~525nm)为主;而在高浓度时则可以形成多聚体(aggregation),发射光以红光(-590nm)为主。
细胞化学染色基本步骤
细胞化学染色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显示细胞内特定分子或结构的方法。
以下是一般的细胞化学染色的基本步骤:
1. 样品固定:将待染色的细胞或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或培养皿中,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的稳定。
2. 渗透处理:对样品进行渗透处理,以增加染料进入细胞内部的能力。
常见的渗透剂有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3. 染色操作:根据所需的染色目标,选择适当的染料或抗体进行染色。
染料可以是特定的染色剂,用于显示细胞核、细胞器或特定分子。
抗体可以用于免疫染色,特异性地标记目标分子。
4. 洗涤:在染色完成后,用缓冲液或溶剂进行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染料或抗体。
5. 封片或封装:将染色后的样品加入适当的封片剂或封装剂中,通常使用透明树脂或胶水进行固定,以保护样品并保持其结构。
6. 显微观察:将封好的样品置于显微镜下,并使用适当的放大倍数观察和记录染色结果。
可以使用不同的滤光片或激光进行荧光染色的观察。
细胞各种染色方法
细胞各种染色方法细胞染色方法是一种用于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技术。
通过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使细胞成分和结构可见,便于观察和研究。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
1.基本染色方法-干燥染色法干燥染色法是最常见的染色方法之一,用于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在细胞表面涂上染色剂(如吉姆萨、范斯丁染料等),然后用胶片或显微镜进行观察。
这种方法方便快捷,适用于常规的细胞观察。
-神经元染色法神经元染色法主要用于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神经元染色方法包括尼氏染色法、戈登染色法和格尔染色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染色神经元的胞体、突触和轴突等结构,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
2.核酸染色方法-核酸荧光染色法核酸荧光染色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核酸的方法。
常见的核酸染色剂包括达尔林紫、伊曼纽尔蓝和乳胶蓝等。
这些荧光染料可以与DNA或RNA 结合,生成荧光信号,便于观察和分析。
-原位杂交法原位杂交法是一种利用互补的单链DNA或RNA探针与目标细胞中的互补序列发生杂交反应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特定的基因表达情况或检测一些病毒的感染情况。
常见的原位杂交方法包括原位PCR、荧光原位杂交和非放射性原位杂交等。
3.蛋白质染色方法-共聚焦显微镜染色法共聚焦显微镜染色法是一种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常见的荧光染料包括荧光素、乳酸钙蓝和荧光蛋白等。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布和相互作用。
-银染法银染法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低表达量的蛋白质。
该方法通过将目标蛋白质与银离子结合,形成黑色或棕色的颗粒,便于观察和分析。
银染法常用于检测蛋白质在凝胶电泳中的分子量和含量。
4.细胞器染色方法-非特异性染色法非特异性染色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器的方法,常用的非特异性染色剂包括宙斯金、吉姆萨和荧光素等。
这些染料可以与细胞器特有的成分结合,使其在显微镜下可见。
-特异性染色法特异性染色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细胞器的方法,常见的特异性染色剂包括桡胞蛋白、核蛋白和线粒体染料等。
实验室做细胞常用的细胞固定及染色方法(详细)
精品文档实验室做细胞常用的细胞固定与染色方法一、爬片前盖玻片处理方法对于悬浮培养的细胞,在进行各种染色前常需先制备成涂片。
为了保证细胞在长时间的染色过程中不从载玻片脱落,必须使其牢固贴附于载玻片上。
在载玻片上涂布一层有助于细胞黏附的物质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能促进细胞黏附的物质主要有多聚赖氨酸、铬矾明胶等,这里介绍多聚赖氨酸的涂布方法。
1、将载玻片用玻璃专用洗涤剂( 如 Decon)浸泡 5min,间或振荡。
2、用自来水冲洗 5min。
3、以 1%盐酸— 70%乙醇溶液浸泡5min。
4、烤箱干燥 ( 至此即可用于普通染色 ) 。
5、多聚 L- 赖氨酸 (1:10 溶于去离子水 ) 浸泡 5min,振荡。
6、入 60℃烤箱 1 h,或室温过夜干燥 ( 用于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细胞化学 ) 。
二、细胞固定常用方法固定细胞的目的在于把组织和细胞的原有结构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避免组织和细胞发生降解、自溶、腐败和变形等,使细胞和组织内的各种酶失去活性,防止细胞和组织的各种分子变性、解离,使细胞的化学物质和酶能准确定位,并在以后的处理和制片过程中亦不发生改变和破坏。
同时,固定还可使细胞的各部分易于着色,适于观察、长期保存和分析。
1.固定组织、细胞的基本原则:尽可能选用新鲜培养物;根据检测工具、对象、目的和要求选择固定剂和固定方法。
2.培养物的准备和固定前处理:各种细胞培养物,如双盖片悬滴培养物、悬液培养物、单层培养物和盖片单层培养物都可作固定材料。
对双盖片悬滴培养物和悬液培养物来说,常通过离心收集细胞, PBS漂洗 2~3 次后,备固定制片;对盖片单层培养物来说,将盖片从培养器皿中取出后, PBS液漂洗 2~3 次,以洗去血清和附着于细胞表面的残渣,备固定用。
3.常用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分两类,一类是以单一化学物质配成的固定液,称简单固定液。
主要有甲醇、乙醇、甲醛、醋酸、丙酮、戊二醛、苦味酸、铬酸、重铬酸钾、氯化汞、氯化镉、四氧化锇 ( 锇酸 ) 。
细胞染色方法
细胞染色方法细胞染色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染色可以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为细胞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在细胞染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染色剂来染色,以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更好地了解细胞的功能和特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希望能够为您的细胞学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之一是荧光染色法。
荧光染色法利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标记,然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的细胞。
荧光染色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用来观察细胞内的微小结构和分子。
常用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DAPI、FITC等,它们可以针对不同的细胞结构和分子进行选择性染色,从而实现对细胞内不同成分的观察和分析。
其次,还有常规染色法。
常规染色法是指利用常规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然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细胞。
常用的常规染色剂有伊红、甲苯胺蓝、格里姆萨染料等,它们可以染色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等不同部位,从而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另外,还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是利用抗体对细胞内特定蛋白进行特异性染色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细胞内的特定蛋白进行定位和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细胞生物学和病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内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从而对细胞的功能和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最后,还有原位杂交染色法。
原位杂交染色法是利用标记的核酸探针对细胞内的特定核酸序列进行染色的方法,可以用来观察细胞内特定基因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原位杂交染色法在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
细胞染色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样本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染色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能够为您的细胞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您在实验中的细胞染色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固定细胞的方法 甲醇
固定细胞的方法甲醇固定细胞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使用甲醇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选择。
以下是关于使用甲醇固定细胞的详细解释。
细胞固定是实验室研究中常用的一项技术。
固定细胞的目的是防止细胞结构和细胞内分子的降解,同时保持细胞形态和某些分子的稳定性,从而能够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如染色、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等。
甲醇是常用的细胞固定剂之一,以下将详细介绍甲醇固定细胞的原理和步骤。
甲醇作为一个有机溶剂,在挥发性、易于取得和使用等方面有一些优势。
其主要机理是通过取代醇基部分结构上的水分子,与细胞和分子中的水结合,减少水在细胞中的活动性进而实现细胞固定的目的。
首先,为了进行甲醇固定,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试剂,包括细胞样品、无菌的甲醇溶液、PBS缓冲液等。
其次,需要进行以下步骤进行固定:1. 使用无菌工具将培养基中的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用生理盐水或PBS洗涤细胞,去除培养基中的残留试剂和细胞代谢产物。
2. 将细胞定居于离心管底部,如果需要,可以在铲细胞时加入PBS缓冲液帮助细胞附着。
3. 添加足够数量的无菌甲醇到离心管中,通常比细胞体积的两倍或更多。
4. 定住期间,要确保细胞完全浸没在甲醇中,可以轻轻搅拌离心管或轻轻摇晃培养皿来帮助甲醇渗透细胞。
5. 在室温下固定细胞,维持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
6. 固定细胞后,可以用PBS或其他缓冲液洗涤甲醇。
固定后的细胞可以用于各种分析技术,如细胞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
固定后的细胞可以存储在4C的冰箱中,以备未来使用。
固定细胞的方法有多种选择,每种选择都有其优缺点,并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和实验需求。
甲醇固定是一种经济、简单且广泛应用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甲醇固定可能无法完全保持某些细胞或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甲醇固定还可能会对一些细胞内的抗原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固定细胞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细胞类型以及后续实验操作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细胞染色方法总结
Hoechst染色:hoechst可以穿过活细胞膜与细胞核结合(主要为凋亡活细胞)在紫外光下将核染为蓝色.Hoechst染细胞核会影响共聚焦显微镜对该样本其他荧光的观察效果.hoechst 有hoechest33342和hoechst33258两种hoechsts33258,hoechst33342二者区别不大,但是hoechst3334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更小一些,所以一般来说hoechsts33258用于细胞固定后再染色,而hoechst33342则可以对活细胞直接进行染色!染色步骤PI(PropidiumIodide碘化丙啶)染色:是一种可对DNA染色的细胞核染色试剂,常用于细胞凋亡检测.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是一种核酸染料(红色),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坏死细胞由于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PI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染红.用PI单一染色观测培养细胞,只能表示细胞的坏死情况,而不是凋亡(当然晚期凋亡PI亦可着色)。
但是如果您只是想知道细胞的死亡情况,而不是仔细区分坏死或凋亡,那么PI单一染色也可以。
但是如果您一定要认定细胞的凋亡,那么PI单一染色显然不够!annexin-v染色细胞凋亡早期,细胞膜标志发生改变.其中,磷脂酰丝氨酸(Annexin-V,PS)外翻,Annexin-V在Ca+存在的条件下与其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这样,Annexin-v染色阳性,表示细胞处于早期凋亡状态.Annexin-V结合不同的荧光抗体,就可以利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以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AnnexinV用FITC标记发绿色荧光;如果用PE标记就发红色荧光。
JC-1染色JC-1是一种阳离子染料,可以在线粒体内聚集,低浓度时主要以单体(monomer)存在,发射光以绿光(~525nm)为主;而在高浓度时则可以形成多聚体(aggregation),发射光以红光(-590nm)为主。
细胞染色资料
细胞染色细胞染色是生物学中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通过处理细胞,使其内部结构或某种特定成分呈现出颜色,从而帮助科研人员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染色技术的发展为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原理细胞染色的原理主要包括细胞固定、脱水、染色和清洗等步骤。
在进行细胞染色之前,必须首先对目标细胞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稳定。
常用的细胞固定方法包括甲醛固定、酒精固定等。
接着是脱水步骤,脱水是为了将细胞内的水分逐渐去除,使细胞可以更好地吸收染色剂。
脱水过程通常采用一系列浓度逐渐增高的乙醇溶液。
染色是细胞染色的核心步骤,通过染色剂的作用,可以使细胞内的结构或成分呈现出颜色。
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有荧光染色、核心染色等,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细胞结构。
最后是清洗步骤,清洗可以帮助去除多余的染色剂和提供更清晰的细胞图像。
清洗通常采用缓冲液或蒸馏水进行多次漂洗。
应用细胞染色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细胞染色,可以观察到细胞器的形态和分布,研究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在临床诊断中,细胞染色可以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以及其他疾病的病理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的细胞染色技术也在逐渐应用到实验室和临床中,如免疫组化染色、原子力显微镜等,为细胞学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
结语细胞染色技术作为生物学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实验方法之一,为科学家们探索细胞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支持。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相信细胞染色技术会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研究做出更多贡献。
细胞染色方法
细胞染色方法细胞染色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通过染色剂将细胞或细胞器的结构染色,以便观察和研究。
细胞染色方法的选择对于细胞学研究至关重要,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突出不同的细胞结构或分子,为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希望能对您的实验工作有所帮助。
首先,常见的细胞染色方法之一是荧光染色。
荧光染色是利用荧光染料对细胞或组织进行染色,然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荧光染色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器的分布和形态,也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定位和表达水平。
常用的荧光染料包括荧光素、DAPI、FITC等,它们可以选择性地与DNA、蛋白质等结合,从而在显微镜下呈现出荧光信号。
荧光染色方法对于细胞内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揭示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其次,还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利用抗体对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分子进行染色,从而实现对这些分子的检测和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细胞因子等分子的表达,也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凋亡、增殖等生理过程。
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首先需要用特定的抗体与待检测分子结合,然后再加入染色剂进行染色,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于研究细胞信号转导、肿瘤生物标志物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原位杂交染色法。
原位杂交染色是利用标记的核酸探针对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核酸序列进行染色,从而实现对这些核酸序列的检测和定位。
原位杂交染色可以用于研究基因的表达模式、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等。
在原位杂交染色中,首先需要合成标记的核酸探针,然后与待检测的核酸序列杂交,最后用染色剂进行染色。
原位杂交染色方法对于研究基因组学、细胞遗传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染色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
在进行细胞染色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染色剂和探针,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从而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常用细胞固定染色原理与方法
常用细胞固定染色原理与方法一、固定与固定液(一)固定:将新鲜的活组织从生物体取下后,立即投入固定剂中,借助化学药品的作用,使细胞保持原有形态、结构的一种手段。
1.目的(1)迅速防止细胞死亡后的变化,防止自溶、腐败,尽量保持生长状态结构。
(2)使细胞中的蛋白质、脂肪、糖、酶等成分转变为不溶性物质,以保持生前的形态。
(3)使组织内各种物质成分产生不同的折光率,便于观察和鉴定。
(4)使不同组织成分对染料有不同的亲和力,便于染色。
(5)防止细胞过度收缩或膨胀,失去原有的形态结构。
2.时期(1)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生长点及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根尖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方便。
(2)减数分裂:选取适当大小的花蕾是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关键性的第一步。
此时的植株形态及花蕾大小依植物的类别及品种有所不同。
小麦:在植株开始挑旗,旗叶与下一叶的叶耳间距为3-4cm,花药长度大致在1-2mm左右,黄绿色时取材最好。
如花药为绿色时则为时过早,花药为黄色,则已过时。
一般上午8-10点为取材最佳时间。
玉米:一般夏玉米在7月份取材,以上午7-8点为好。
在玉米雌穗未抽出前的7-10天手摸植株上部(喇叭口下部)有松软感觉,表明雄花序即将抽出。
用刀在顶叶近喇叭口处纵向划一刀,切口长10-15cm,剥出雄花序,顶端花药长3-5mm,花药尚未变黄时取材。
蚕豆:从现蕾开始,上午10-11点可选取2-3mm大小的花蕾或一小段花序。
蚕豆开花的次序是由下而上,由外而内。
3.固定时的注意事项(1)固定液量:20倍于材料的体积,以免固定液被稀释。
(2)选择合适的固定液:渗透力强的固定液既可以迅速进入组织中,又不使组织过度收缩或膨胀。
(3)固定的时间要合适:与材料的大小和温度有关:材料大则时间长,材料小则时间短;温度高则时间短,温度低则时间长。
经固定的材料如不及时使用,可以经过90%酒精换到70%酒精中各半小时,再换入一次70%酒精,在0-4℃冰箱内可保存半年。
细胞各种染色方法1
细胞培养后,需要对其生长情况、形态甚至生物学性状进行连续地观察。
由于细胞小而复杂,若不借助适当的手段,则难以观察其形态、结构,更难发现细胞内各种组分的分子组成及功能。
目前,已有多种研究细胞的技术,从光镜到电子显微镜,从一般细胞化学法到免疫化学法,本章将重点介绍一些常用的观察和检测方法。
第一节培养细胞的常规检查和观察方法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需要每天进行常规检查和显微镜观察,及时了解细胞生长状态、数量改变、细胞形态、细胞有无移动、有无污染、培养液pH是否变酸、变黄是否更换等。
细胞常规检查观察的内容为:一、肉眼观察一般常规检查用肉眼即可观察,主要看培养液的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培养液pH介于7.2~7.4之间,呈桃红色清亮透明。
加入细胞在培养瓶中置一般温箱培养时,随着细胞生长时间的延长,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产物会使培养液pH值下降,引起颜色变浅变黄。
在超越缓冲范围后培养液酸化变黄,如不及时调节pH,会影响细胞的生长,甚至造成细胞退变死亡。
所以,一旦发现培养液变黄,应及时换液传代。
一般更换培养液的时间,依营养物的消耗而定,正常情况生长稳定的细胞2~3天换液一次,生长缓慢的细胞3~4天换液一次。
培养液中加Hepes或用5%CO2温箱培养可使pH维持稳定,利于细胞生长。
用含磷酸盐缓冲系统培养时,可因瓶及塞子漏气,CO2溢出,也可能由于培养瓶塞洗刷不洁、残留碱性物,使培养液变碱发红,只致使细胞难以生长,甚至死亡。
细胞换液传代后,若发现培养液很快变黄,要注意是否有细菌污染或培养器皿没有洗干净。
贴壁细胞培养时若出现混浊,多为污染。
悬浮培养的细胞,应将瓶竖起静置1小时,若培养基混浊示为污染,也可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有无污染现象出现。
二、显微镜观察生长良好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透明度大,折光性强,轮廓不清。
相差显微镜观察时可见细胞部分细微结构。
若细胞生长状态不良,可见细胞轮廓增强,细胞折光性变弱,细胞胞质中出现空泡、脂滴和其他颗粒状物质,细胞之间空隙增大,细胞形态不规则,甚至失去原有细胞的特点,产生圆缩脱落,有时细胞表面及周围出现丝絮状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做细胞常用的细胞固定与染色方法一、爬片前盖玻片处理方法对于悬浮培养的细胞,在进行各种染色前常需先制备成涂片。
为了保证细胞在长时间的染色过程中不从载玻片脱落,必须使其牢固贴附于载玻片上。
在载玻片上涂布一层有助于细胞黏附的物质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能促进细胞黏附的物质主要有多聚赖氨酸、铬矾明胶等,这里介绍多聚赖氨酸的涂布方法。
1、将载玻片用玻璃专用洗涤剂(如Decon)浸泡5min,间或振荡。
2、用自来水冲洗5min。
3、以1%盐酸—70%乙醇溶液浸泡5min。
4、烤箱干燥(至此即可用于普通染色)。
5、多聚L-赖氨酸(1:10溶于去离子水)浸泡5min,振荡。
6、入60℃烤箱1 h,或室温过夜干燥(用于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细胞化学)。
二、细胞固定常用方法固定细胞的目的在于把组织和细胞的原有结构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避免组织和细胞发生降解、自溶、腐败和变形等,使细胞和组织内的各种酶失去活性,防止细胞和组织的各种分子变性、解离,使细胞的化学物质和酶能准确定位,并在以后的处理和制片过程中亦不发生改变和破坏。
同时,固定还可使细胞的各部分易于着色,适于观察、长期保存和分析。
1.固定组织、细胞的基本原则:尽可能选用新鲜培养物;根据检测工具、对象、目的和要求选择固定剂和固定方法。
2.培养物的准备和固定前处理:各种细胞培养物,如双盖片悬滴培养物、悬液培养物、单层培养物和盖片单层培养物都可作固定材料。
对双盖片悬滴培养物和悬液培养物来说,常通过离心收集细胞,PBS漂洗2~3次后,备固定制片;对盖片单层培养物来说,将盖片从培养器皿中取出后,PBS液漂洗2~3次,以洗去血清和附着于细胞表面的残渣,备固定用。
3.常用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分两类,一类是以单一化学物质配成的固定液,称简单固定液。
主要有甲醇、乙醇、甲醛、醋酸、丙酮、戊二醛、苦味酸、铬酸、重铬酸钾、氯化汞、氯化镉、四氧化锇(锇酸)。
另一类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配合成的固定液,称混合固定液。
如Mueller固定液、Flemming固液、FAA 固定液、Carnoy固定液、Rossman固定液、Altmann固定液、Bouing固定液等。
不同的固定液对细胞的化学成分、酶类及细胞结构固定效果不同。
因此,选择合适的固定液是达到固定目的的基础。
(1)4%甲醛-PBS:甲醛是一种气体,其饱和水溶液无色,约含40%甲醛。
在很多情况下,甲醛常常产生多聚甲醛的白色沉淀。
4%甲醛-PBS使组织变硬速度比乙醇快,并能较好地保存组织的外部形式,固定效果不受制片影响,固定材料可用苏木精和其他合成染料染色。
甲醛的穿透力较强,对组织固定均匀,能增强组织的弹性,大标本的固定和保存多用甲醛。
甲醛是染色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固定液,在冷冻切片中,甲醛作固定剂具有显著的优点。
用40%甲醛水溶液:PBS=1:9配方制备甲醛固定液。
(2)丙酮:丙酮为无色易挥发液体,用纯冷丙酮(4℃)固定细胞内酶效果较佳。
(3)乙醇:乙醇又称酒精,固定血纤维蛋白、色素、弹性纤维、细菌和白细胞等效果优良。
无水乙醇或乙醇和醋酸的混合液是固定肝糖原及肌糖原的良好固定液。
乙醇除有固定作用外,还具有硬化和脱水的作用。
作为固定用乙醇的适宜浓度为70%~100%。
乙醇的缺点是渗透力差,并使组织收缩。
(4)醋酸:常用0.3%~5%浓度的醋酸作固定剂。
醋酸能和水及乙醇、甲醇溶合,醋酸不固定蛋白质,但能固定核酸。
醋酸的穿透力很大,它对细胞的膨胀作用显著,这是由于它破坏了某些蛋白质分子的结合,所以,常用醋酸来减少其他固定剂引起的细胞收缩。
细胞学技术中,它能防止细胞收缩,并能较好地保存染色体,还能把染色质沉淀成为可染色的块状体。
(5)苦味酸:苦味酸是黄色结晶体,强酸,可溶于水、乙醇、苯和二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可因水温变化而变化。
苦味酸可以沉淀白蛋白、核蛋白、球蛋白、组蛋白和核酸。
苦味酸的穿透力很慢,单独使用时,造成组织严重收缩。
它和其他药物混合配制时,可以作为蛋白质的沉淀剂,同时可避免组织收缩、硬化,而且易于染色。
所以在很多混合固定液中被广泛采用。
作固定用的最适浓度为1%。
(6)锇酸(四氧化锇):锇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不能同乙醇和甲醛混合使用。
它的挥发性很强,挥发出来的气体能固定结膜,对眼睛很有害,所以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四氧化锇是保存细胞结构的最好固定剂之一,配制时先在棕色试剂瓶中盛入50~100ml 0.1mol/L磷酸缓冲液(pH7.0~7.4),再将装有1g锇酸的安培瓶放人PBS中,以玻棒击碎安培瓶,摇荡使锇酸溶解,备用。
常用的固定液浓度为1%~2%。
(7)戊二醛:戊二醛对组织的渗透率高,与蛋白质反应快,能较好地保存蛋白质,对微管和膜性结构保存亦比较好,并能较好地保存糖原。
常用的戊二醛固定液配制方法列于表12-1。
表12-1 常用的戊二醛固定液配制方法(8)甲醇/醋酸固定液:甲醇:醋酸为3:1的固定液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培养细胞固定剂。
甲醇穿透力好,醋酸固定蛋白效果好,两者结合,能使固定细胞形态不变。
不仅最适用于固定染色体,而且固定的染色体适于Giemsa染色(注意:此固定液宜现用现配)。
(9)FAA固定液:此固定液适用于固定盖片单层培养的细胞,固定效果好。
配制方法:90ml 80%酒精中加5ml冰乙酸和5m140%甲醛。
(10)Carnoy固定液:Carnoy固定液是较好的非水溶性固定液,是显示细胞化学成分(如粘多糖等)时常用的固定剂,固定、保真效果好,但穿透力差,适于固定培养的单层细胞。
配制方法:60ml纯酒精加30ml氯仿和10ml冰乙酸。
(11)Bouin固定液:用于固定双盖片法培养的标本,固定30分钟后,用70%酒精褪去苦味酸黄色,如不立即染色,可将标本保存在70%酒精中。
本试剂适于固定组织细胞的糖原。
配制方法:先将75ml饱和苦味酸(100ml水中加1.2~1.4g)过滤,加入25ml福尔马林(40%甲醛,有沉淀时禁用),最后加入5ml冰醋酸,混和后存于4℃冰箱中备用。
冰醋酸最好在临用前加入。
该固定液对组织细胞穿透力较强,固定效果较好,保存的细胞结构完好。
但因偏酸(pH为3~3.5),对抗原有一定损害。
(12)4%多聚甲醛-PBS固定液:多聚甲醛为白色固体,在50ml蒸馏水中加入4g多聚甲醛,加热至60~70℃时,边搅拌边逐滴加入2mol/LNaOH,至液体清晰透明。
用1mol/LHCl调节pH 至7.4,冷却后加入0.01mol/LPBS液至100ml,4℃保存。
本试剂适于固定肾纤维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
三、常见的细胞染色方法1普通染色观察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Giemsa染色是观察培养细胞一般形态的最常用方法,也是把细胞作为标本保存的主要方法。
对于贴壁培养的细胞,以生长于盖玻片和塑料培养瓶壁者便于操作。
固定前先用Hanks液、PBS、BSS或生理盐水清洗培养物2次,去除妨碍染色的血清。
固定后可将盖玻片用树胶贴于载玻片上,以利操作。
对于悬浮培养细胞,须先经离心沉淀(1000r/min,10min),弃上清液后(留少量液体),将细胞悬液滴于玻片上做成涂片,冷风吹干。
1.1HE染色法1.1.1染液配制(1)苏木精染液:这里介绍鄂征(1995)改良的Mayer法。
称取0.5g苏木精,5.0g 铵矾或钾矾,0.1g碘酸钠加温溶于70m1蒸馏水。
再加入30ml甘油,2ml冰醋酸。
混匀。
过滤后即成母液。
可长久保存。
用蒸馏水以1:20稀释即成工作液,可用很长时间。
每次染色前宜过滤,去除氧化膜。
(2)伊红染液:伊红有醇溶性与水溶性之分。
将0.5g伊红溶于100m170%乙醇或蒸馏水即成工作液。
1.1.2染色程序(1)用10%甲醛(福尔马林)固定培养物30min,或以丙酮固定15min。
(2)蒸馏水洗1次后,入苏木精染液5~10min染细胞核。
(3)入0.5%盐酸-70%乙醇溶液30~1min,脱去胞质的着色。
此时核呈紫红色。
(4)入碱性溶液碱化,使细胞核变成蓝色。
如果时间允许,最好用自来水(呈弱碱性)长时间浸泡。
也可入1%NaHCO3溶液。
此过程须不断用显微镜监视,以掌握碱化时间。
(5)蒸馏水洗1 min,去除残留的碱性溶液,否则影响伊红着色。
(6)入伊红染液30s~1 min。
(7)用梯度乙醇溶液脱水:70%、90%、95%乙醇各30s~1 min;100%(2次)各2min。
如伊红为乙醇溶液,略去70%乙醇。
(8)用二甲苯透明2次,各5min。
(9)树胶封固。
1.1.3染色结果细胞核呈紫蓝色或深蓝色,大部分细胞的胞质呈粉红色。
如果胞质内含较多核糖体(例如淋巴细胞)则亦呈蓝色。
1.2吉姆萨染色法此法可将细胞核与胞质同时染色,故便捷快速;但染液配制技术不易准确掌握,效果常不如HE染色稳定。
1.2.1吉姆萨(Giemsa)染液的配制(1)取1.5g吉姆萨粉末放入50ml甘油,置于60℃温箱,约3h后溶解。
(2)取出后倒入50ml中性甲醇,即为母液。
于棕色瓶可长久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甲醇内含醋酸,会使染液中的伊红沉淀出来,不利染色。
(3)将母液与0.1 mol/LPBS(Ph6.9~7.2)按1:9混合即成工作液。
吉姆萨染液对pH极敏感,偏酸时染色过红,偏碱时则过蓝。
所以,工作液宜现用现配,保存时间不超过48h以免被CO2酸化。
1.2.2染色程序(1)将标本用甲醇固定5~10min。
(2)入吉姆萨液染色10~15min。
可用染色缸;或将染液滴覆于标本。
(3)蒸馏水清洗,空气干燥,二甲苯透明,树胶封固。
1.2.3染色结果细胞核呈蓝或蓝紫色,胞质呈色与HE染色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