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先秦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和秦汉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和秦汉课件

-2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2)经济
①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
了漕渠等水利工程。
②手工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得“丝国”
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③商业:“市”的时间和地点都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政
策,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1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解题思路:①找题眼:“推行分封制”。 ②核选项,辨正误:西周通过分封扩大了势力范围,并加强了对新 占领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使周文化得到认同,故选A项; 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西周分封制还没有实现君 主专制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B、C两项均错误; 贵族世袭特权于周朝分封前就已确立,故D项错误。 答案:A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对点演练2 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
观点。这位思想家属于( D )
齐桓公致力于联系诸侯,设法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 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 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 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墨家
B.法家
③核选项,辨正误:汉朝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论语》却 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汉朝儒学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项。 从材料看,《尚书》等在孔子创立儒学之前就已存在,A项错误;汉 朝儒学是对孔子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并没 有断绝儒学传统,D项错误。
答案:C
-18-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文化
①思想:由“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更能适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先秦史+讲义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先秦史+讲义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先秦史(一)、阶段性特征说明: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分开的阶段性特征过于单一,学生无法形成整体地、相互关联的立体化认识。

因此笔者将知识点用小论文的方式写出来,既解决的知识点问题,又训练了小论文题,一举两得。

观点:周制度的建立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论述:人类文明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向前演进的趋势,且后者总是吸取了前朝的得失。

从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文明演进看,商采取内外服制,中央对地方控制程度较弱,而西周在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后,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制度,分封诸侯,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而推动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从王位传的演进趋势看,商以前在继承方式上采取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方式,易造成统治内部动荡,周亦有所改进,推行了宗法制,这不仅继承了,缓和了继承矛盾,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家族、亲戚、姓氏等,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我们应重视先秦文明,特别是周文化的剑基石作用,团结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观点: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论述:历史总是处于转型的浪潮中,而春秋战国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特殊且重要的时期马克思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出现,原有的井田制逐渐遭到破坏,出于富国强兵的现实需要,小农经济在各国以不同形式得以确立,从而使我国步入了长达2000多年的小农社会。

成为封建时代一切存在的经济基础。

经济上的转型也影响着上层建筑的变化。

随着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瓦解,诸侯间出现争霸兼并战争,为了适应这。

各国变法改革为了提高国家正式的运行效率,郡县制的雏形开始出现。

文化上的变动更是特殊,为了解决十字路口上的方向问题,诸子百家各抒己见,最终以儒、墨、法、道成为时代主流。

这些学派不仅为当时提供了方向,亦为后世人民心理情感奠定了基础。

综上可知,春秋战国为我国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源泉(二)、高频知识梳理之高频点一、分封制1:分封特点:王族最多、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意义:A: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诸侯国的控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整合:先秦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整合:先秦课件

《甘石星经》等科技成果,《甘石星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二、中华文明的奠基——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文化上:学在官府,崇尚天命,家国观念初步形成。
经济
”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

C.祭祀意在宣扬君权神授
西周时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水平高超,代表权力与秩序;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4.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是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这一现象可用来考证西周时期( )
1.农业:农具以石器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一、中华文明的勃兴——
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三、能力提高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3.商业:商朝时职业商人产生;
启取得王位,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二、通史整合
1.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 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 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 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 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2020届高三二轮历史通史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39张ppt)

2020届高三二轮历史通史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39张ppt)
A
真题再现
4.(2014·全国卷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
“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
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西周地图
C
真题再现
5.(2013·全国卷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 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 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 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B
能力训练
3.《春秋》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 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对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 是( ) A.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崩溃 B.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强大 C.周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D.周天子与郑伯进行争霸战争
C
能力训练
12.“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
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
B.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
C.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D.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
A
能力训练
13.“乐”原指早期人们用以表达情感的文化活动,如诗歌、音乐、舞蹈等。西周时出
行政区划,但封国制度一直不同程度地以不同方式被历朝历代所保留。如西汉初年的
郡国并行制和明朝初年的封国制。分封制存在反映了

通史整合(一)先秦——明清++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整合(一)先秦——明清++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2.《后汉书》载:“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 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相等)于守令。财赂自 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这说明东汉后期的豪强地主( A ) A.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 B.发展成为累世公卿 C.通过经营货殖敛财致富 D.形成自给自足的田庄
4.从唐太宗时期开始,中书、门下省往往联合办公,官署即称为“政事堂”。 后来,唐朝皇帝常常在上朝之后,召见尚书、中书、门下长官,共同讨论国 政。这些情况表明( A ) A.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B.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 C.君主权力受到极大制约 D.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解析 据材料“中书、门下省往往联合办公”可知唐朝三省共同议政于政事 堂,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故选A项;中央集权侧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 侧重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B项;三省联合办公,更有利于皇帝控制,排除C 项;政事堂的设立是三省六部制发展的表现,“名存实亡”不符合史实,排除D 项。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在地方拥有众多的土地和死士, 势力甚至超过了地方的“封君”,故选A项;累世公卿主要强调世代在朝为官, 材料并未说明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为官情况,排除B项;东汉时期豪强地主 的财富主要源于土地兼并,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豪强地主的势力强大,并 非田庄自给自足,排除D项。
(4)科技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为隋唐文化的 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视角2 唐朝经济、政治、军事制度的变化 (1)土地制度的变化。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即均田制崩溃,地主土地所有制从8世纪中叶开始得到空前发展,主要体现 为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2)赋税制度的变化。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 发展的结果。这一变化,不仅是唐朝赋税制度的变革,而且也是汉代以来课 役重丁口、轻田产转变到此后轻丁口、重田产的分水岭。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第1编 中国古代史 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第1编 中国古代史 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发展。
深化8大核心要点——激活思维潜能
要点一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一体: (1)纵观中华文明形成的整个过程,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 齐放、多元并进的局面。 (2)此后中原地区开始呈现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并率先发展 的趋势,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2.兼容并蓄: (1)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彼此吸收各自长处,加 速了各地区文明化的进程。 (2)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这种开放 性吸收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要点七 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要点
阐释
仁爱思想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统治者要爱民,得民心
强调整体精神和 在儒家思想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和整体利
群体意识 益都占有重要地位
(1)孔子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提倡人伦价值 (2)孟子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应尽的义
清单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政治转型:走向统一、集权趋势 (1)列国纷争: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郡 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 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2)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戎狄蛮夷等族逐渐融入,华夏族更加 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3)变法运动 ①各国通过变法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②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建立县制 等,顺应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时空定位·通史概览
关键能力·精准特训
命题探究·多维讲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先秦史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先秦史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
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
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
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D 【解析】材料铁器实物并非就是铁制农具,故A项错误;图中新疆地区出现铁器实
2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但记
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4. C 解析 “五经”是孔子所编订的儒家典籍,而《论语》是 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不是孔子编订的。 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
④民族关系:华夏族主干形成,与周边少数民族接触频繁, 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3.春秋战国
五大:大分裂、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大融合
政治:分封制崩溃,出现郡县制;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土地私有制 文化:礼乐崩溃,百家争鸣;私学兴起
24.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 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但是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三种字体,故A项错误;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 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题干“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 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正是汉字演变过程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三国曹 魏时期当时流行的字体是隶书,这与材料“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 刻写”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文字”,后来逐渐脱 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B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新方略通史版:中国古代史 1.2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新方略通史版:中国古代史 1.2

继续繁荣,“商帮”出现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 明清 (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 时期 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四、经济政策——从“重农”的辉煌到“海禁”的落伍
魏晋南 北朝
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 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
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
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科举制 隋 宋明、 、清唐 元、 、(官 (文12))吏化内 影素容 响质: :;废 有选除 利拔九 于人品 扩才中 大和正 官任制 吏命, 人官通才吏过来的科源权举,力考 提从试 高世选 官家 拔 员
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
风俗画发展
(4)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
明清
承古萌新 (1)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 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 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3)“国粹”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昆 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明朝 清朝
“海禁”政策 (1)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 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实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 闭关锁国政策 (1) 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
数十里,寸板不许下海 (2) 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
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 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1篇 第1讲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1篇 第1讲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

■真题引领——高考体验 领悟真谛·1.命题点:以计量史学考查商周时的王位继承(2019·全国卷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尝试解题] ________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商朝“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根据所学西周宗法制可知,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夏朝时世袭制已经取代了禅让制,当时的王位继承注重父子、兄弟之间的传承,这是宗法世系、观念加强的表现,不是受禅让制的影响,故A 项错误;君主寿命长短,与王位继承方式没有必然关系,故C项错误。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强调血缘关系,非弱化血缘纽带关系,故D项错误。

] 2.命题点:古代中国“孝”“悌”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2019·全国卷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尝试解题] ________A [根据材料中“孝”“悌”“礼”“乐”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规范了礼乐秩序,故A项正确;禅让制是政权交接方式、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三者均与规范社会行为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C、D三项。

]3.命题点:拓展教材考查中国古代治国理念(2018·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尝试解题] ________A [材料意在通过商汤对鸟兽不赶尽杀绝而获得诸侯拥护这一历史事件,来体现商汤的成功缘于其“仁爱”之心和基本道德意识,故选A项。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

☆八大方略引领二轮复习走向成功——通史框架下二轮复习要点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

高考复习进入年后阶段,时间也过去了一大半,离高考只剩三个多月了,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年后的大二轮如何复习了!在这关键期,如何合理高效地复习?如何充分利用这短暂宝贵的时间?怎样才能实现鲤鱼跃龙门为人生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八大方略,科学备考,引领您的二轮复习走向成功!方略一通史时序,抓特征全国卷的高考考纲和试题编排,都是按照通史时序编排,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打破了历史学科的自身整体性,将同时期关系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内容安排在不同模块、不同时间讲授。

其实,政治是历史的骨架、经济是历史的血肉、思想文化是历史的灵魂,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这种分割模式破坏了历史的内在逻辑关系,造成了时序上的混乱,破坏了历史概念的完整性,弱化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形不成知识间的铺垫关系,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所以,二轮复习首先要抓通史时序,要抓通史阶段特征,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建立在通史之上的内在逻辑,这是适应当今高考的必由之路。

本书以通史为主线,必修部分从古至今、从中国史到世界史,每一讲首先抓通史时序,以时间为轴,融合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科技。

使学生易于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同时,从综述到分述,高度概括阶段特征。

这样形成一个通史的基本框架,理清历史的发展线索,明确历史重大事件的演变过程。

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一提一条线,一串一大片,从而提高二轮复习效率。

方略二整合教材,抓基础注重基础永远是高考的主旋律,咬定基础不放松,一定会旗开得胜。

最后的复习,千万不要因为焦虑而放松对基础的巩固。

基础知识来于教材,要做到无论提及哪一个知识点,都能准确说出其所属的册、章、节、目,复述相关的结构、纵横的网络。

首先,从必修到选修的顺序进行“地毯式”阅读。

阅读时应有整体意识,要宏观把握。

阅读时应有细节意识,要精读教材,知微见著,进行精细化处理。

例如,标题的再现、细化、深化,课前提示相关内容,正文、注释、插图、引文等。

【复习必备】(通史版)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1 中国古代史精讲

【复习必备】(通史版)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1 中国古代史精讲

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

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阶段特征】(一)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史实概览】1、政治上: 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经济上: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井田制的推行;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重点解读】※西周宗法制:(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制度、巩固统治(2)目的:加强和维系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内容:嫡长子继承制;通过血缘关系,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先秦(共21张PPT)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先秦(共21张PPT)

先秦——华夏文明的奠基 二、阶段特征
(一)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奴隶制的强盛时期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经济 井田制;集体耕作; 工商食官,商业由官府控制,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文化
甲骨文、金文;学在官府
总体特征 生产力水平低下,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权 力尚未走向高度集中
【提示】注意题干中的时间;结合西周分封制及战国时期的阶 段特征分析材料现象。A项涉及到分封制瓦解的原因,B项中涉 及到分封制的内容和局限,D项结合战国时期史实排除。
先秦——华夏文明的奠基
【知识拓展】
1、墓葬规模是现实政治生活中等级制度的另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秦 国通过商鞅变法,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秦王居于至高无上的地 位,而东方六国的中央集权程度不及秦国,还保留了一定的周代分封制 的等级残余。
度的特点之一。
【高考真题】
24.(2017全国一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 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 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重点突破】
先秦——华夏文明的奠基
2、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封建政治、社会习俗、思想观念)
3、西(周时20,14以·所全用国鼎的卷大1)小及中多国少古代代表,贵族“的天身”份被等尊级。为鼎最在高古神代被。视为 立国重秦器汉,以是后政权,的以象“征天,子可借”指自王居位的、皇帝王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 4、理自解“己家“国承同天构”” 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 ①“家先国。同这构反”,映即家了庭秦、汉家以族后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 著特征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②宗法B、制与政分治封统制治互借为表助里于。人嫡伦长秩子世序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 子③关分 “ 系封家的CD、、为”融诸是合皇祭侯小。权天“这,是至活国种臣上动”借子促强助,“,也血成化国是缘”祖了宗人是族先宗伦大的崇法关“小拜制系家宗来度”。治。理“国家家国的同政构治”模体式现是了中血国缘古关代系政与治政制治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开篇 通史引导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开篇 通史引导

一、中国古代文明1.先秦时期(远古至公元前221年),历经原始社会、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从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产生,阶级和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引发了中国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社会转型,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历经秦朝、西汉、东汉,封建国家处于多民族国家统一阶段,东汉后期出现封建割据局面,秦汉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历经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和南北朝对峙,这一时期是封建国家分裂、民族交融时期,也是中华文明曲折发展和孕育大一统条件的历史阶段。

4.隋唐时期(581-907年),历经隋朝的短暂统治和唐朝的统一繁荣,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繁荣的历史阶段。

5.宋元时期(960-1368年),历经五代十国的分裂、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并立、元朝的统一,该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是中华文明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

6.明至清统治前期(1368-1840年),历经明、清两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巩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时期,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

二、中国近代文明1.晚清时期(1840-1912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宣统帝退位,是中国晚清政府统治时期。

(1)1840年至1894年,是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西方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边疆地区开始出现危机,在列强炮舰逼迫下中国社会开始转型,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至1912年清朝统治的结束,是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也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重要阶段。

2020高考历史通用版大二轮(江苏专用)复习(课件+讲义)古代史板块综合

2020高考历史通用版大二轮(江苏专用)复习(课件+讲义)古代史板块综合

古代史板块综合(一)一、中国古代史二、古代希腊、罗马一、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之间的关系1.与政治: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所有制。

2.与思想: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

3.与科技: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等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

针对练1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说明()A.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妇女在农家亦有其必要的工作,“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在农隙举行,可以不至妨及农事,所以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C项正确;A项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与材料无关;B不符合“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材料无法体现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排除D。

针对练2“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代理人B.社会结构未分化组合C.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D.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答案 D解析“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是帝国主义扶植的直接结果,故A项错误;从“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可得出社会结构已经分裂,故B项错误;“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包含着思想统治的危机,故C项错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故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朝:
(1)王位世袭制: 基本方式: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2)行政管理制度:(内外服制度) 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
(3)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 神权色彩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 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按朝代划分 • 1、先秦时期(原始社会、三代、春秋战国) • 2、秦汉时期 •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4、隋唐时期 •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 6、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 公元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1、先秦时期:远古-前221年(封建制度确立阶段) 2、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 3、魏晋南北朝:220~589年(分裂、民族融合) 4、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繁荣阶段) 5、宋元时期:907~1368年(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经济 重心南移) 6、明清时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 固;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4.(2017·全国卷Ⅱ)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 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5.(2017·全国卷Ⅲ)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 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 要因素是( )
地私有制确立;铁犁 《离骚》、
牛耕;重农抑商;铸 儒学创立和
铁柔化处理技术;都 发展、百家
江堰、郑国渠
争鸣、司南
秦汉
前 221~ 220年
秦: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郡 县制、中央集 权;汉:郡国 并行、察举制、 中外朝、刺史 制、推恩令、
秦:统一货币、度量 衡;汉:田庄、牛耕 普及、耦犁、犁壁、 丝绸之路、水排、 “市”、王景治黄
军事、文人画 商业:坊市制、柜
鼻祖王维、 坊和飞钱、海上丝
《金刚经》 绸之路
阶段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宋元
宋:二府(中书 市打破时
门下、枢密院) 空限制、
960~ 1368年
三司、知州、 交子、瓦 通判、转运使; 肆;棉花 元:行省制、 的推广;
中书省、宣政 经济重心
院、枢密院 的南移
宋词、元
曲、元杂剧;程 朱理学;指南针 用于航海、活字 印刷术西传、木 活字、转轮排字 盘印刷、火药改 进、三大发明
•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以前)
• 1第、二社阶会段组:织奴:隶从社原会始:人夏群、到商氏、族西公周社和,春距秋今 约五时千期年。前(开约始20迈70入年早—期公国元家前起77源1年的)历。史阶段 (•地第点三:阶黄段河:流奴域隶和社长会江向流封域建)社。会过渡时期:
2、春经秋济战:国原(始东农周业约产77生1年(—“公神元农前“4的76传年说); 耕作技术:刀耕火种;生产工具:石器,耒耜等, 生产力低下),原始手工业出现(纺织和制陶 等),出现了早期的商品交换。
•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约2070年—公元前771年)。
一、朝代更替: 夏:公元前21C--17C,起于启,亡于桀。 商:公元前17C--11C年,起于汤,亡于纣。 前14C,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 西周:公元前11C--8C,起于武王,止于幽 王。都城设于镐京(今陕西)。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7.(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 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 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 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8.(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 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 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6.(2016·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 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 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3.(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 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 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 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夏、 商、 西周
土地制度:井田制;
耕作方式:奴隶集体
前21世
世袭制、
商代甲骨
耕作;生产工具:金
纪~ 分封制、
文、西周
石并用;手工业:青
前8世纪 宗法制 铜;商业:“工商食 金文
官”
阶段 时间
前8世 春秋 纪~ 战国 前3世

政治
诸侯争霸、分 封制崩溃、改 革变法、郡县 制雏形
经济
文化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 《诗经》
文化上: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长期 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文学的主流形式经历了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过程,书画和戏曲艺术在内 容和形式上也不断创新、成就辉煌,古代科技则是典型的 实用科技。
阶段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原始 社会
禅让制、 耒耜、刀耕火种、制 原始文字
公天下 陶养蚕
消极:诸侯享有较大独立性,导致春秋
战国的割据混战。
西周分封
王室贵族: 燕、鲁、卫、晋、吴


先代贵族: 杞、宋、许、陈、楚
功 臣: 齐
㈡宗法制
1、概念和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 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 2、特点:① 对的嫡;长③子通继过承血制缘;的②亲大疏宗确和定小权宗力的的关大系小是。相 3、大宗、小宗关系:家族关系 + 政治隶属关系 4、当时的作用: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2018·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 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 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 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1C—5C)。
1、经济(2)手工业: ①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 冶铜。
②商代养蚕缫丝(织机),西周出现斜 纹提花织物。 ③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3)商业: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西 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1C—5C)。
中国古代文明(远古~1840年)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体现出浓厚的东方特点。
政治上:经历了从早期分封制、宗法制到中央集权的 发展历程,一方面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中 央的权力逐渐集中到皇帝手中,权力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 政治的基本特点。
经济上:自然经济是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长期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商品经 济依附于农耕经济,未能起到分解自然经济的作用。
①保证贵族世袭特权;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和团结;③强化王权;④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一体
5、对当今的影响:积极:源自有利于发扬尊敬祖先的传统。 ②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祖国统一。
消极:①任人唯亲; ②传宗接代方面,容易出现重男轻女的现象。
㈢礼乐制
1、内容:体现等级有差、贵贱有序
2、举例:
“鼎”权力的象征:王九鼎,诸侯七鼎, 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政治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经济上,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 确立。 思想文化上,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基本精神。
真题典例
1.(2018·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 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 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 出,《墨子》(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9.(2014·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 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2、政治:形成了以王权为核心的中国古 代早期政治制度 (1)内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 制、 (2)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 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1C—5C)。
3、文化: 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商代甲骨文和金文; ②礼乐制度(周代统治阶级维护宗法制、 分封制的工具); ③绘画: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④戏曲:原始歌舞。
•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1C—5C)。
1、经济:(1)农业: ①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 ②农作物:“五谷”已种植;南稻北粟。 ③生产工具:耒耜(松土)耕作,石器为 主,金石并用; ④生产技术:除草培土、施肥、治虫灭害; ⑤水利工程:大禹治水,发展了以灌溉为 主的水利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