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分光光度法测细菌浓度11月18日
细菌浓度简单测定方法有

细菌浓度简单测定方法有引言在实验室或生物学研究中,测定细菌浓度是一项常见的任务。
准确测定细菌浓度对于实验设计和结果解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菌浓度测定方法,它们简单易行,但能够提供较准确的结果。
1. 增殖曲线法增殖曲线法是测定细菌浓度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细菌在一定时间内的快速繁殖特性。
操作步骤如下:1. 从初始培养物中向含有特定培养基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细菌。
2. 将试管放入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利用平均温度(通常为37)培养。
3. 每隔一段时间(如30分钟)取出一支试管,通过化验方法(如涂片、荧光染色)观察并计数细菌数量。
4. 以时间为横轴,细菌数量为纵轴,绘制增殖曲线,根据曲线的斜率或面积,计算出细菌的增长速度或总数量。
5. 利用所得数据,可以计算出细菌的浓度。
该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易行,并且不需特殊设备。
缺点是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同时对培养条件的严格要求也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 科尔曼计数器法科尔曼计数器法利用了细菌的自动计数仪器,通过光学原理测定细菌的浓度。
操作步骤如下:1. 将适量的细菌样品注入到科尔曼计数器中。
2. 稳定仪器后,打开光源和检测光电池。
3. 仪器会自动读取细菌的光学信号,然后计算并显示浓度值。
科尔曼计数器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细菌浓度。
缺点是设备价格昂贵,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并且对细菌的形态和大小有一定的限制。
3. 集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集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是一种常见的间接计数法。
操作步骤如下:1. 将适量的细菌样品分别进行稀释。
2. 取稀释液的适量体积,均匀涂布在含有特定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
3. 将琼脂平板放入恒温箱中,利用平均温度进行培养。
4. 经过一段时间(如24小时)的培养,观察并计数在每个平板上形成的细菌集落数。
5. 根据每个平板上的集落数与初始稀释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细菌样品的浓度。
集落形成单位计数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同时可以考虑到细菌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定义分光光度法则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波长范围为:(1)200~400nm的紫外光区(2)400~760nm的可见光区,(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1>~400cm<-1>)的红外光区。
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关系式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如下式:A=-log(I/I。
)=-lgT=kLc式中 :A 为吸收度;I。
为入射的单色光强度;I 为透射的单色光强度;T 为物质的透射比;k 为吸收系数;L 为被分析物质的光程c 为物质的浓度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
当已知某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后可用同样条件将该供试品配成溶液,测定其吸收度,即可由上式计算出供试品中该物质的含量。
在可见光区,除某些物质对光有吸收外,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再测定,故又称比色分析。
由于显色时影响呈色深浅的因素较多,且常使用单色光纯度较差的仪器,故测定时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同时操作。
结构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
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
仪器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与存储系统组成。
分光光度法测定DNA的浓度和纯度Word版

分光光度法测定DNA的浓度和纯度【目的要求】:了解:分光光度法测定DNA浓度和纯度的原理;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DNA浓度和纯度的技术方法;熟悉:分光光度法测定DNA浓度和纯度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前面提取得到的DNA的浓度和纯度都是未知的,在后续的DNA酶切、连接及转化等实验中需要一定的浓度和纯度要求,因此要测定DNA的浓度和纯度。
测定DNA的方法通常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也叫荧光光度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组成DNA的碱基均具有一定的吸收紫外线特性,最大吸收值在波长为250~270nm之间,腺嘌呤的最大紫外线吸收值在260.5nm,胞嘧啶:267nm,鸟嘌呤:276nm,胸腺嘧啶:264.5nm,尿嘧啶:259nm。
这些碱基与戊糖、磷酸形成核苷酸后其最大吸收峰不会改变,但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是260nm,吸收低谷在230nm。
这个物理特性为测定核酸溶液浓度提供了基础。
在波长260nm紫外线下,10OD值的光密度相当于双链DNA浓度为50μg/ml;单链DNA或RNA为40μg/ml;单链寡聚核苷酸为20μg/ml。
可以此来计算核酸样品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不但能够确定核酸的浓度,还可以通过测定在260nm和280nm的紫外线吸收值的比值(A260/A280)估计核酸的纯度。
DNA的比值为1.8,RNA的比值为2.0。
若DNA比值高于1.8,说明制剂中RNA尚未除尽。
RNA、DNA溶液中含有酚和蛋白质将导致比值降低。
270nm存在高吸收表明有酚的干扰。
当然也会出现既含蛋白质又含RNA的DNA溶液比值为1.8的情况,所以有必要结合凝胶电泳等方法鉴定有无RNA,或用测定蛋白质的方法检测是否存在蛋白质。
紫外分光光度法只用于测定浓度大于0.25μg/ml的核酸溶液。
(2)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荧光光度法):对于很稀的核酸溶液,可以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溴化乙锭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射荧光,它插入到DNA分子中形成荧光结合物,使发射的荧光增强几十倍,而荧光的强度正比于DNA 的含量,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作为电泳对照,就可以估计出待测样品的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细菌OD值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细菌OD值
注意事项:
1.一般测菌体密度的OD的波长范围是580nm-660nm,波长在紫外范围内才能够
测量
2.如用水做空白,需要离心洗涤菌体(不会做);如用不接种的培养基做空白
就不需要洗涤,不接种的培养基要和接种的同时培养,以求条件一致
3.OD值最好控制在0.1-0.4内,在这个区间得到的值很可靠,最好不要超过
1.0;如果大于
2.0,要稀释后再测,OD太大时,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会显
著降低
4.测吸光值的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发酵液或菌体的稀释倍数一致,可保证
整个实验点有可比性(吸光值与稀释倍数不一定成正比);取值的时候要连续读数,重复3次的数最好
5.进行OD值测定时,分光光度计上显示的数值为每毫升溶液中的OD值。
当测
定200 ml溶液中的OD值为1.5时,溶液整体的OD量应该为1.5OD/ml ×
0.2L = 0.3OD
测菌体密度的OD的波长可以自己摸出来,看看用哪个波长有最大吸收就可以了。
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细菌

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细菌李冬阳;茹柿平;吴坚;应义斌【期刊名称】《分析化学》【年(卷),期】2010(38)4【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检测完整细胞内H2O2酶的活性,以实现细菌的快速检测.由于细菌(本研究以E.coli DH5α为模型)内含有H2O2酶,当往菌液中加入H2O2时,H2O2会在胞内H2O2酶的作用下分解,其分解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通过测量该反应中H2O2在240 nm处吸光度的变化,可以得出该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从而获悉菌液的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单位细胞浓度酶活为4.2×10-13L/(s·cell),其速率常数与浓度在5.7×106~5.7×107 cfu/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5.7×106 cfu/mL.本方法是一种检测细菌总数的快速方法,测试时间为5~10 min.【总页数】4页(P573-576)【作者】李冬阳;茹柿平;吴坚;应义斌【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310029;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310029;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310029;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31002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滤膜上细菌直接计数法的细菌总数快速检测 [J], 刘弋青;吕维敏;刘魁武;陈仙明2.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对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价值 [J], 孙丽;史颖姣3.细菌性阴道病四联快速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价值 [J], 张微4.应用电镜技术快速检测传代细胞中的污染因子--传代细胞污染细菌的快速检测[J], 李六金;姜焕宏;李成;吴钟灵;胡淑贤;张海;刘建荣5.新型便携式细菌荧光检测芯片快速检测细菌多少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菌计数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实验报告

细菌计数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实验报告1.前言本实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数。
溴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本身带有颜色且在有机溶剂中电离度很小,所以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法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很难测定其电离平衡常数。
而分光光度法可以利用不同波长对其组分的不同吸收来确定体系中组分的含量,从而求算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数。
溴酚蓝在有机溶剂中存在着以下的电离平衡:HA H++A-[H?][A?]其平衡常数为:Ka? (6-2) [HA]溶液的颜色是由显色物质HA与A-引起的,其变色范围PH在3.1~4.6之间,当PH?3.1时,溶液的颜色主要由HA引起的,呈黄色;在PH≥4.6时,溶液的颜色主要由A-引起,呈蓝色。
实验证明,对蓝色产生最大吸收的单色光的波长对黄色不产生吸收,在其最大吸收波长时黄色消光为0或很小。
用对A-产生最大吸收波长的单色光测定电离后的混合溶液的消光,可求出A-的浓度。
令A-在显色物质中所占的分数为X,则HA所占的摩尔分数为1-X,所以X[A?] (6-3) 1?XX或者写成:lg?PH?lgKa (6-4) 1?X Ka?根据上式可知,只要测定溶液的PH值及溶液中的[HA]和[A-],就可以计算出电离平衡常数Ka。
在极酸条件下,HA未电离,此时体系的颜色完全由HA引起,溶液呈黄色。
设此时体系的消光度为D1;在极碱条件下,HA完全电离,此时体系的颜色完全由A-引起,此时的消光度为D2,D为两种极端条件之间的诸溶液的消光度,它随着溶液的PH而变化,则有:D=(1-X)D1+XD2推出:X?代入(4)式中得:lg(6-5)D?D1 在测定D1、D2后,再测一系列PH下的溶液的光密度,以lgD2?DD?D1?PH?PKa D2?DD?D1 D2?D对PH作图应为一直线,由其在横轴上的截距可求出PKa,从而可得该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2.实验部分(一) 仪器与试剂药品:5×10-5mol·dm-3的溴酚蓝溶液0.1483mol·dm-3的HCl溶液1 mol·dm-3的HCl溶液0.1 mol·dm-3NaOH溶液0.2 mol·dm-3NaOH溶液0.1 mol·dm-3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1台银河CS501恒温槽(中国重庆银河试验仪器有限公司)1台inoLab 740 PH计(WTW)1台10mL移液管3支25移液管1支50mL移液管1支100mL容量瓶7个。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课件

化学工业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被广泛 应用于化学工业中的质量 控制、研发和品质检测。
环境科学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可以用 于水质、大气和土壤等环 境样品的分析和监测。
总结和展望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是一种强大而广泛应用的分析技术,对于解决各种科学和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未 来,我们可以期待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概述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 法。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的原理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其中包括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和 工作原理。
常用的分光光度测量技术
吸收光度法
通过测量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定量分析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介绍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的背景、目标和目的,以及概述该方 法的原理和常见的测量技术,还将探讨其优点、局限性和应用领域。
课程背景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分析技术,在 实验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标和目的
我们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关于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的全面了解,包括其原理、 常见的测量技术以及应用领域。
发射光度法
通过测量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发射,定量分析物质的含量和光谱特性。
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等优点。
局限性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在测量有色溶液、浓度较高或浓度较低的物质时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
应用领域
生命科学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在生物 医学、生化分析和生物技 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吸光度测细菌浓度的方法

吸光度测细菌浓度的方法我折腾了好久用吸光度测细菌浓度这事儿,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完全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吸光度这个东西能和细菌浓度有点关系,然后就一头扎进去开始做。
首先呢,你得有一个制作标准曲线的意识,我一开始就没这个概念,结果测出来的数据乱七八糟。
这标准曲线就好比画地图的坐标一样,你没有这个,你都不知道那些吸光度对应的细菌浓度大概在哪里。
制作标准曲线就得先有已知浓度的细菌溶液,我那时候配这个就花了好多时间。
细菌的浓度梯度得设置好,就像爬楼梯,每一阶的高度得差不多,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
比如说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我先试了、、等等这种有规律的浓度。
然后就是测量吸光度。
这时候用的仪器得校准好,我就犯过这个错,以为仪器买来就能用,结果测出来的数据偏差老大了。
仪器就像一把尺子,你不校准,量出来的东西准才怪。
得按照说明书严格校准,就像给车做保养一样,每个螺丝都得拧对地方。
测量的时候还有个小细节,溶液得搅拌均匀了。
有一回我没搅拌好,结果测出来的值一会高一会低。
这就像做蛋糕的时候,材料要是没拌匀,有的地方蓬松有的地方实实的。
还要注意测量时的环境温度,我虽然不敢说这个影响到底有多大,但是我感觉温度可能会对细菌和测量结果有点干扰。
我做实验的时候房间温度有点波动,后来尽量试图保持它的稳定。
如果要得到很准确的结果,那你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别嫌麻烦,这就像你数钱的时候,数一遍不放心,再数几遍心里就踏实了。
我之前有几次偷懒就测了一次,结果和实际偏差很多。
在实际操作中,我还发现这个方法不是万能的。
如果细菌有粘附或者聚集的情况,这种大块的细菌团块对吸光度的计算就有影响,这时候就不太好衡量准确的细菌浓度。
不过总体来说,如果操作得当,用吸光度测细菌浓度还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完整word版)分光光度法测细菌浓度11月18日.doc

用分光光度法粗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的浓度实验目的:通过对同一菌液同时测吸光度值与平板菌落计数,将两个结果做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做出后,通过测吸光度值间接反应菌悬液的浓度,用于指导菌悬液的制备。
型分光光度计实验设备:U-2900 波长为600nm比色皿厚度:cm实验材料:空白对照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液: 0.9%无菌氯化钠溶液营养肉汤培养基实验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新鲜培养物)实验步骤:1.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在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h。
2.在无菌阳性室按无菌操作将培养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菌悬液。
具体为分别吸取营养肉汤培养液 0.1ml,0.2ml,0.3ml,0.4ml,0.5ml,0.6ml,0.7ml 到 10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稀释成 7 种不同浓度的原始菌悬液。
序号分别为 1-7 号。
2.1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活菌浓度取 14 个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分别从每个原始菌液中,取0.2m l的菌悬液,用平板涂布法,涂于平板中,标明序号,每个稀释度涂2 块平板 . 37℃培养箱培养 72 h 后,可见菌落形成,选取菌落数在 30~300 间的平板进行计数,每组稀释度相同的平板取平均值作为菌落数.计算出原菌液细菌浓度,作为细菌菌液的标准浓度。
2.2 分光光度法测菌悬液吸收值同时将以上 5 种原始菌液在波长为 600nm 下测定吸光度。
用 0.9% 无菌氯化钠溶液作为空白对照,记录各原始菌液的吸光度值。
表一:平板菌落计数与吸光度值对比记录序号吸取原培养加样到平稀释原始菌液的液的量( ml )板上的量倍数平板计数菌落数吸光度值含菌量( cfu)---原始菌液(ml)(cfu)1 0.1 0.2 5 倍0.0182 0.2 0.2 5 倍0.0293 0.3 0.2 5 倍0.0494 0.4 0.25 倍0.0585 0.5 0.2 5 倍0.0766 0.6 0.2 5 倍0.0827 0.7 0.2 5 倍0.1023结果计算对同一菌液同时测吸光度值与进行平板菌落计数,将平板菌落计数所得菌液浓度作为细菌标准浓度 c. 根据所测出 A 值以及相对应的标准浓度 c 值,作出标准曲线。
分光光度法生化实验

常用生化实验技术:分光光度法有色溶液对光线有选择性的吸收作用,不同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具有其特异的吸收光谱。
有些无色溶液,虽对可见光无吸收作用,但所含物质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或红外线。
分光光度法主要是指利用物质特有的吸收光谱来鉴定物质性质及含量的技术,其理论依据是Lambert和Beer定律。
分光光度法是比色法的发展。
比色法只限于在可见光区,分光光度法则可以扩展到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
比色法用的单色光通过滤光片产生,谱带宽度为40~120nm,精度不高,而分光光度法则要求近于真正单色光,其光谱带宽最大不超过3~5nm,在紫外光区可到l nm以下。
单色光通过棱镜或光栅产生,具有较高的精度。
一、光的基本知识光是由光量子组成的,具有二重性,即不连续的微粒性和连续的波动性。
波长和频率是光的波动性的特征,可用下式表示:λ=C/υ式中λ为波长,具有相同的振动相位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υ为频率,即每秒钟振动次数。
c为光速,等于299 770±4km/s。
光属于电磁波。
自然界中存在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列成表l-l所示的波谱图。
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光谱范围在200nm~10μm(1μm=1 000nm)之间。
其中200~400nm为紫外光区,400~760nm 为可见光区,760~10 000 nm为红外光区。
二、朗伯一比尔(1ambert—Beer)定律朗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这个定律是讨论有色溶液对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的浓度及液层厚度间的定量关系。
此定律是由朗伯定律和比尔定律归纳而得。
1.朗伯定律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后,由于溶液吸收了一部分光能,光的强度就要减弱:若溶液浓度不变,则溶液的厚度愈大(即光在溶液中所经过的途径愈长),光的强度减低也愈显著。
设光线通过溶液前的强度为Io(入射光的强度),通过液层厚为L溶液后.光的强度为I t(透过光的强度),则表示透过光的强度是入射光强度的几分之几,称为透光度(transmitt ance),用T表示。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浓度

一.目的(Objective)1.初步熟悉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的使用方法。
2.熟悉测绘吸收曲线的方法。
3.学会利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进行未知物的浓度分析。
二、基本原理(Principle)亚甲基蓝溶液在665nm下有最大光度吸收值,利用此性质绘制亚甲基蓝的吸收曲线,并测定未知亚甲基蓝溶液的浓度。
三、仪器与试剂(Equipment and Reagents)1.仪器: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Spectrumlab 22 p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 石英吸收池。
2.试剂:亚甲基蓝溶液(25ppm)、亚甲基蓝溶液(未知浓度)四.实验步骤(Procedure)1.打开样品室的仓盖(预热20min),调节好测定波长。
2.利用亚甲基蓝标准液(25ppm)配制亚甲基蓝溶液(1ppm)、亚甲基蓝标准液(2ppm) 亚甲基蓝标准液(3ppm)、亚甲基蓝标准液(4ppm)、亚甲基蓝标准液(5ppm)。
3.关上样品室仓盖,按0键归零再打开样品室仓盖,按100%键至显示器显示100. 4.将空白比色皿放入样品池一号位,再依次放入装有不同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比色皿,盖好样品室仓盖进行测量,先测出亚甲基蓝标准液的吸光度,再测出亚甲基蓝未知液的吸光度。
5.绘制出亚甲基蓝标准液的吸光度——浓度吸收曲线,再利用吸光度——浓度吸收曲线与测得的测出亚甲基蓝未知液的吸光度算出亚甲基蓝未知液的浓度度。
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报告专用纸(附页)五、实验数据及处理(Data and Calculations)亚甲基蓝标准液浓度—吸光度表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报告专用纸(附页)由图可得该曲线线性拟合的线性函数为:A=0.179C-0.0108实验测得未知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A x=0.570 ,根据上述线性函数可计算的该溶液浓度为C x=3.24ppm仪器测得该溶液浓度为C0=3.52ppm,所以误差为:8.08%六、误差分析1、配制得到的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与实验要求的浓度有一定的偏差,导致了实验结果的误差;2、含有杂原子的有机溶剂,通常均具有很强的末端吸收。
【精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完整版

2021/5/5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很多,但可归纳为三 种类型,即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双波 长分光光度计。
1,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经单色器分光后的一束平行光,轮流通过参比溶液和
样品溶液,以进行吸光度的测定。这种简易型分光光度计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适用于常规分析。
14
2021/5/5
第二节 化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
(二)、常用术语
1. 生色团
从广义来说,所谓生色团,是指分子中可以吸收 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但是,人们通常将 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原子团或结构系统定义为生色 团。
下面为某些常见生色团的吸收光谱。
15
2021/5/5
第二节 化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
24
2021/5/5
三、溶剂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溶剂的极性的改变会引起吸收带形状的变化和最大吸 收波长的变化。当溶剂的极性由非极性改变到极性时, 精细结构消失,吸收带变向平滑。
溶剂对异亚丙基丙酮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正己烷 CHCl3 CH3OH H2O
* max/nm
230
238
237
243
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 电光源两类。
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丝灯和卤钨灯; 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
28
2021/5/5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二)单色器 主要功能:产生光谱纯度高的波长且波长在紫
外可见区域内任意可调。 主要类型:能起分光作用的色散元件主要是棱
26
2021/5/5
用吸光度测试细菌密度的实验步骤

用吸光度测试细菌密度的实验步骤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用吸光度测试细菌密度的实验步骤1. 实验背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快速确定细菌菌液的浓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快速确定细菌菌液的浓度一、本文概述细菌浓度的快速准确测定在生物学、医学、环境监测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细菌计数方法,如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准确,但耗时较长,不利于快速响应和在线监测。
近年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因其操作简便、快速且成本较低等优点,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快速确定细菌菌液浓度中的应用,分析该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影响因素及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细菌浓度测定中的应用背景。
随后,详细阐述了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步骤的操作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影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菌浓度的主要因素,如菌液类型、波长选择、测定时间等。
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该方法在细菌浓度快速测定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快速确定细菌菌液浓度的理论和实践指南,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区域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性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依赖于物质内部的分子或离子在受到紫外和可见光照射时,会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能量,导致光的强度减弱。
这种光吸收现象与物质的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该定律指出,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
在细菌菌液浓度测定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主要利用细菌细胞内某些成分(如核酸、蛋白质等)对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具有吸收作用。
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这些成分的含量也相应增加,从而导致对紫外光的吸收增强。
因此,通过测量菌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间接推断出菌液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菌液浓度是一个相对值,而非绝对浓度。
完整word版,原始记录表(第二版)2019.01.01

细菌总数检验原始记录
30
ZJSX/YL- 030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表目录
序号
编号
记录名称
备注
31
ZJSX/YL-031
总有机碳(TOC)分析原始记录
32
ZJSX/YL-032
离子色谱法分析原始记录
33
ZJSX/YL-033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34
ZJSX/YL-034
红外气体分析原始记录
62
ZJSX/YL-062
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测定原始记录
63
ZJSX/YL-063
生活饮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64
ZJSX/YL-064
土壤含水率分析原始记录
65
ZJSX/YL-065
污染源废气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66
ZJSX/YL- 066
土壤预处理原始记录
67
ZJSX/YL- 067
17
ZJSX/YL- 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川)
18
ZJSX/YL- 018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W)
19
ZJSX/YL- 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I)
20
ZJSX/YL- 020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U)
21
ZJSX/YL- 021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22
ZJSX/YL- 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疋记录
52
ZJSX/YL- 05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及 处理设施运转情况记录
53
ZJSX/YL- 053
烟气黑度原始记录表
54
分光光度法计算浓度

分光光度法计算浓度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分光光度法计算浓度这个有趣的话题哟!你知道吗?分光光度法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能帮我们找出溶液中物质的浓度呢。
想象一下,一束光穿过溶液,就像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在探索未知的世界。
那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啊,不同浓度的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是不一样哒。
就好像不同厚度的云层对阳光的遮挡程度不同一样。
我们先得准备一个标准溶液,就像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其他未知溶液的浓度。
然后呢,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它们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值。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溶液做体检,看看它们吸收了多少光的能量。
通过对比标准溶液和未知溶液的吸收值,再经过一些小小的计算,就能算出未知溶液中物质的浓度啦。
是不是感觉有点像解一道有趣的谜题?不过要注意哦,实验过程中可不能马虎,仪器要校准好,溶液要配制准确,不然结果可就不准确啦。
怎么样,分光光度法计算浓度是不是很有趣呀?稿子二:嗨嗨!今天来和大家讲讲分光光度法计算浓度哟!一开始听到这个,是不是觉得有点复杂?其实没那么难啦!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用分光光度法。
就好比你想知道一碗汤里盐放了多少,总不能直接尝吧,这时候分光光度法就来帮忙啦。
它的原理呢,简单说就是光和溶液之间的小秘密。
不同浓度的溶液,对光的态度可不一样。
有的溶液会让光轻轻松松穿过去,有的就把光拉住不让走。
做实验的时候,得先搞清楚咱们要测的物质对哪种光“感兴趣”,然后选好对应的波长。
然后把未知浓度的溶液放进去测一测,仪器会告诉我们光被吸收了多少。
根据这些数据,再用一些公式算一算,浓度就出来啦!是不是有点像玩一个解谜游戏?但是哦,每一步都要认真仔细,可不能粗心大意,不然结果就不准啦。
好啦,这就是分光光度法计算浓度,是不是没那么可怕啦?。
菌液浓度测定方法

菌液浓度测定实验原理:一定浓度的细菌悬浮液有一定的稍光度, 浓度与消光度呈正比, 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以分光光度计为检测工具, 测定未知浓度菌悬液的消光度值,由事先作用的标准直线, 即可求出该菌悬液的浓度。
实验内容1、材料与方法1.1 菌种大肠杆菌1.2 制备标准菌的悬浮液培养基的组成:牛肉膏0.3g蛋白胨1g氯化钠0.5g琼脂2g蒸馏水100mLpH 7.0~7.2灭菌121℃,22min1.3 仪器设备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801型离心沉淀机1.4 最大吸收峰值的确定取10ml菌液调节PH=5,抑制菌体的继续生长,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00~700(nm)波长范围扫描,选出最大吸收峰。
作出所测波长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
选出最大吸收波长。
大肠杆菌代谢过程的u—pH关系图2、标准曲线的绘制2.1 重量法测菌浓将一离心管置于干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自然冷却后用分析天平称其质量m1。
准确称其10ml菌液,调节PH=3,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3500rmp、10min),倾去上清液,将菌体放进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自然冷却后取出称重m2,利用差量法求得菌液中菌体的真实浓度。
(m1- m2= m)2.2 测定系列标样的吸光度取与重量法同一菌液,配制2、5、10、20、50倍的系列标样,以1cm比色皿比浊,波长600nm,以蒸馏水为参比,分别测定其吸光度A。
记录实验数据:表1 菌液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稀释倍数菌液浓度/g/L 菌液的吸光度1251020502.3 工作曲线的绘制以重量法所测的菌体浓度为横坐标, 其对应的系列标样吸光度为纵坐标, 绘制A-C标准曲线。
2.4 菌体浓度的测定将待测菌液按2.2中相关步骤操作, 测得吸光度, 通过标准曲线图查出菌体浓度值再乘以相应稀释倍数。
分光光度法标准液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标准液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环境等领域。
在使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需要使用标准液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液是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通常是由纯净物质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在分光光度法中,标准液的浓度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
因此,标准液的浓度必须经过严格的测定和校准,确保其符合要求。
标准液的浓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定,如重量法、体积法、电导率法等。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重量法和体积法。
重量法是通过称量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来计算浓度,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溶质。
体积法是通过测量溶质和溶剂的体积来计算浓度,适用于液体和气体溶质。
在确定标准液的浓度时,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纯度、稳定性、可溶性等。
标准液应该选择纯度高、稳定性好、可溶性强的物质作为原料,同时要严格控制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和变化,以确保标准液的浓度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分光光度法标准液的浓度应该不少于1mg/mL。
如
果需要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度,可以选择更高浓度的标准液。
同
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分光光度法标准液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和配制标准液时,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分光光度法粗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的浓度
实验目的:
通过对同一菌液同时测吸光度值与平板菌落计数,将两个结果做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做出后,通过测吸光度值间接反应菌悬液的浓度,用于指导菌悬液的制备。
实验设备:U-2900 型分光光度计
波长为600nm
比色皿厚度:cm
实验材料:空白对照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
稀释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
营养肉汤培养基
实验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新鲜培养物)
实验步骤:
1.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在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h。
2. 在无菌阳性室按无菌操作将培养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菌悬液。
具体为分别吸取营养肉汤培养液0.1ml,0.2ml,0.3ml,0.4ml,0.5ml,0.6ml,0.7ml到10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稀释成7种不同浓度的原始菌悬液。
序号分别为1-7号。
2.1平板菌落计数法测活菌浓度
取14个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分别从每个原始菌液中,取0.2m l的菌悬液,用平板涂布法,涂于平板中,标明序号,每个稀释度涂2块平板. 37℃培养箱培养72 h后,可见菌落形成,选取菌落数在3 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每组稀释度相同的平板取平均值作为菌落数. 计算出原菌液细菌浓度,作为细菌菌液的标准浓度。
2.2分光光度法测菌悬液吸收值
同时将以上5种原始菌液在波长为600nm下测定吸光度。
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作为空白对照,记录各原始菌液的吸光度值。
表一:平板菌落计数与吸光度值对比记录
3 结果计算
对同一菌液同时测吸光度值与进行平板菌落计数,将平板菌落计数所得菌液浓度作为细菌标准浓度c. 根据所测出A值以及相对应的标准浓度c值,作出标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