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 4、适度的沉默。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2)做 一个有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 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 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采访问题设计
1、采访身边的人如何过中秋? 1、中秋节你最思念的人是谁? 2、你希望中秋节如何度过? 3、中秋节你最想祝福的人是福? 4、你会用什么方式向他人表示中秋节的问候? 5、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2、采访猎德老人:如何过中秋?
3、采访作家王虹虹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采访 1、个别访问 由采访的人直接向采访对象提问,要求学生提出 的问题要明确、具体,使被采访对象有话可说。提问要态度亲 切和蔼,使被采访对象有话愿说。 2、召开座谈会 由采访的人邀请几个人来座谈,以获得所需的 素材和资料。要求学生在开座谈会前,应先确定座谈题目,让 参加座谈的人有所准备,座谈时允许不同意见的同学发表看法, 以获得真实可靠的材料,了解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看法。 3、现场观察 要求学生到现场去直接观察,即看采访对象是怎 样活动的,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的细节是怎样的。在观察过程 中,对采访对象和在场的人提出简短问题,请他们回答。 4、要求学生对每一次采访进行总结 每一次采访结束后,要组 织学生对采访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成功的地方要在以后的采 访中继续发扬,不足的地方要找出原因,自觉地克服。这种总 结可以小组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也可以让学生写“采访手记”、 “采访日记”等书面材料的方式进行。
访谈需要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访谈需要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在进行访谈之前,准备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访谈,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
准备工作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访谈对象和主题,提前做好准备则能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素材去迎接访谈。
注意事项则涉及到我们在访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道德和技巧方面的问题,比如尊重个人隐私和提前做好准备等。
本文将对访谈需要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以期帮助读者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访谈工作。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讲述: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主要内容,简要介绍访谈准备和注意事项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访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访谈对象和访谈主题。
我们将解释如何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和确定访谈的具体主题,以确保访谈的效果和质量。
注意事项包括尊重个人隐私和提前做好准备。
我们将强调在访谈过程中尊重被访者的隐私权,同时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来提前做好准备,使访谈顺利进行。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我们将强调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并总结访谈的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文介绍的内容。
通过以上结构,本文将全面介绍访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访谈,提高访谈的效果和质量。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展开讲述每个部分的内容。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访谈作为一种常见的调研和采访方式,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虽然访谈的具体形式和目的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访谈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有效的信息和观点,并通过这些信息和观点来支持和丰富文章的内容。
具体来说,访谈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获取专业知识和观点:访谈可以帮助我们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从业者进行互动交流,从他们口中获取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和观点。
这些知识和观点可以作为文章的重要依据,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新闻采访,摄影采访以及社会研究采访等,
都需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得到有效的结果。
应采访者首先研究面对的事件以及有关的背景,可以参考报纸、新闻网站等多媒体资料以获取信息。
其次,应了解采访对象背景,包括职业、性别、年龄等,以充分利用视听资料。
然后,应设计好采访问题,想清楚要访问对象
何种信息,并确定问题的顺序,以及必要的拓展问题。
最后,应准备相应的技术,确保录音、拍摄环境以及采访的完整性。
进行采访前,还应选择合适的场合,具备高品质的设施,有利于采访和拍摄。
此外,
还有许多要考虑的事情,如准备必要的记录,备制采访记录表,提前和采访对象联系,以
准备拍摄时用磁带录音,以便后期处理时大大减少听证会上作证准备工作。
此外,采访人员在准备采访前还应随身携带必要的便携设备,比如录音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确保设备使用的及时,以保证采访的质量与效果。
最后,采访人员应穿著
得体,整洁有度,以显示身份严肃以及责任认真,用心展现专业态度,以体现采访的正式性。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采访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在进行新闻采访前,记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并获得高质量的新闻素材。
以下是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步骤:1. 确定采访目标: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采访目标。
这包括确定需要采访的人物、事件或主题,并明确采访的目的。
这有助于记者在采访中更加专注和有针对性。
2. 做好背景调查: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要进行相应的背景调查,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相关事件的背景和现状等。
通过深入了解,记者可以更好地提出问题,并对采访对象的回答进行准确的判断。
3. 制定问题清单: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要根据采访目标和背景调查的结果,制定问题清单。
问题清单应该包括主要问题、追问问题和可能提到的相关问题。
这有助于记者在采访中有条理地引导对话,并确保不遗漏重要信息。
4. 携带必备设备: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要准备好必备的采访设备,如录音笔、相机、笔记本电脑等。
同时,记者还需要检查设备的电量和存储空间,以确保在采访过程中设备不会出现问题。
5. 安排采访时间和地点:在采访前,记者需要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确认采访的时间和地点。
记者需要合理安排采访时间,确保采访对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回答,并尽量选择安静和私密的地点,以保持采访环境的良好。
6. 预备备用方案:在采访前,记者需要预备备用方案,以应对突发状况。
比如,采访对象可能因为紧急事件而取消或推迟采访,或者采访对象可能不愿回答某些问题。
记者需要提前考虑并准备备用方案,以应对这些情况。
7. 保持专业态度和礼貌:在采访前,记者需要保持专业态度和礼貌。
记者应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和权益,并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友好、亲切地与采访对象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记者可以在新闻采访中更加专业、有序地进行,获取准确、丰富的新闻素材,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对于记者来说至关重要。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新闻采访前,采访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和获取准确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准备工作:1. 主题和目的的明确:在开始采访前,采访人员需要明确采访的主题和目的。
这有助于确定采访对象以及采访的方向和重点。
2. 背景研究和准备问题:在采访对象之前,采访人员需要进行背景研究,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经历和专业知识。
这样可以更好地准备问题,确保能够提出有深度和针对性的问题。
3. 联系采访对象:在确定采访对象后,采访人员需要与其取得联系,确认采访时间和地点,并简要介绍自己和采访的目的。
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也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4. 准备设备:采访前,采访人员需要确保采访设备的正常运作,包括录音设备、相机以及笔和纸。
同时,还需要检查电池、存储空间和备用设备等,以防止出现技术故障。
5. 确定采访环境:采访人员需要提前确定采访的环境,并考虑如何创造一个舒适和有利于交流的氛围。
例如,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减少干扰和噪音。
6. 计划采访流程:在采访前,采访人员可以规划一下采访的流程,确定采访的大致时间和问题的顺序。
这样可以让采访更加有序和高效。
7. 尊重和保护采访对象的权益:在准备工作中,采访人员也要时刻牢记尊重和保护采访对象的权益。
例如,告知采访对象采访的用途和可能发布的媒体渠道,并征得其同意。
同时,在采访过程中,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通过充分准备和准确的问题,采访人员可以更好地获取信息,实现新闻报道的目标。
这些准备工作不仅提高了采访的质量,也为采访人员赢得更多采访对象的合作和信任。
在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成果和报道的质量。
采访人员需要充分了解采访对象和主题,并且准备好相关的问题和设备。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准备工作内容。
首先,采访人员需要对采访的主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需要进行背景研究,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采访人员更好地理解主题的重要性,从而提出更有深度和针对性的问题。
采访提问应做的准备
采访提问应做的准备采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能顺利进行。
无论是采访新闻事件、名人还是普通人,准备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本文中,将介绍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研究主题、制定问题、了解被采访对象、选择合适的采访地点和时间等方面。
一、研究主题在进行采访前,首先要对采访的主题进行充分的研究。
了解主题的相关背景知识,包括历史背景、相关事件、相关人物等。
通过阅读相关报道、文献和资料,掌握主题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二、制定问题制定好问题是一次成功采访的关键。
在制定问题时,要考虑到采访的目的和目标受众。
问题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出被采访对象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问题的数量和顺序也需要合理安排,避免冗长和重复。
有时候,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还需要灵活调整问题,深入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了解被采访对象在进行采访前,尽可能多地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
这包括个人经历、职业背景、专业知识等。
通过了解被采访对象的个人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更好地与其沟通和交流,增加采访的顺利度和深度。
四、选择合适的采访地点和时间采访地点和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效果。
在选择采访地点时,要考虑到被采访对象的背景和需求。
有时候,选择一个舒适和私密的环境可以让被采访对象更加放松自如。
而在选择采访时间时,要尽量避开被采访对象繁忙或不方便的时间段,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
五、备好采访工具和材料在进行采访前,需要准备好采访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例如,采访设备(录音笔、摄像机等)、备用电池和存储卡、备用笔纸等。
同时,还应当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文件,以备不时之需。
六、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在采访过程中,与被采访对象的交流和互动非常重要。
要尽可能地与被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轻松而专业的氛围。
通过友善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让被采访对象感到舒适和愿意分享信息。
七、尊重被采访对象的隐私和权益在采访过程中,要尊重被采访对象的隐私和权益。
避免问及过于私人的问题,尊重被采访对象的回答和意见。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是每次采访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意思是,做事预先准备,就有成功的可能;不做充分准备,往往就干不好这件事。
有经验的记者,总是善于把采访的成功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一、提前熟悉采访对象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认识应从采访之前就开始,这种认识来自采访前的准备。
采访准备越充分,记者与对方的距离就越接近。
比如采访对象的年龄、籍贯、经历、性恪、爱好、兴趣、成就等,都应该从有关资料或熟悉他的人作一些初步了解。
这样采访起来,共同的语言就越多,对方也了解记者的意图,乐意与记者交谈、合作,这样采访的起点就高。
二、掌握采访对象有关的知识笔者刚刚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常常对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或没有准备,一有采访任务就直奔现场,采访时没有条理性,弄得自己很被动。
其实,无论你是资深的老记者,还是年轻的新记者,如果采访前准备不充分,采访时都会感到知识的不足。
特别是采访专家、教授、科学工作者,他们所从事的专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采访前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工作、专业知识,事先有所了解和熟悉。
三、搜集背景材料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后,记者要做的事是着手搜集采访对象有关的背景资料。
有的背景材料被写进新闻稿里,可充实内容,增强新闻的厚度和立体感,给听众以丰富的知识,增强新闻的可听性。
有的背景材料不直接写进新闻里,只是供记者分析参考,明确某一事物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心中有数。
有经验的记者,都十分重视采访前对有关背景材料的掌握和搜集。
四、制订采访提纲在新闻采访中,向被采访者问什么?怎么问?也是需要我们事先准备的。
这种准备,即是拟定采访提纲。
它是采访准备工作中最核心的内容,上述各项准备内容都最终体现、落实在采访提纲之中。
采访提纲总的要求是,要尽可能详细、具体、实在、简明扼要。
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事实和细节,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去提问、考证、挖掘。
采访时不怕问题多,就怕问的问题少。
若准备得少,几个问题一问完,就无话可谈,采访不能深入下去。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可以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被采访者:在进行采访前,需要了解被采访者的背景信息、职业经历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信息,这样有助于制定合适的问题并展开更深入的交流。
2.准备采访问题:准备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涵盖被采访者的专业知识、背景、经验和看法,以便在采访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见解。
3.选择采访方式:采访方式取决于被采访者的位置、时间安排和采访主题等。
常见的采访方式包括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和网络采访等。
4.确定采访时间和地点:在采访前需要与被采访者确认采访时间和地点,确保双方都能按时到达,并为采访做好充分的准备。
5.准备采访设备:采访需要使用专业的采访设备,如录音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
在采访前需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测试录音和摄像效果。
6.确认采访许可:在进行采访前,需要与被采访者确认是否需要获得采访许可,并了解采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7.做好备选方案:有时候采访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取消或改变计划,因此需要制定备选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总之,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采访的成功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
你了解被采访者、制定合适的问题、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为采访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应对突发情况。
如何做好一次采访
如何做好一次采访做好一次采访是每个记者的基本素质,采访是报道的基础,是掌握新闻资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如何做好一次采访,不仅关系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对记者的专业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准备工作好的采访离不开充分的准备,这包括对采访对象、采访现场、采访主题的了解和研究。
首先,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工作背景、相关经历和观点,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记者确定采访主题和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其次,要对采访现场进行事前考察和摄影布置,判断拍摄角度和光线,以及录音设备的确认和测试,这是保证采访顺利进行的前提。
最后,要在采访前对相应主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一些行业相关的新闻事件,以引导采访方向,并能够在采访中顺畅地与受访者交流。
二、正确提问正确的提问是一次成功采访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注意语气的选择和控制,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保持礼貌和尊重,不要有攻击和指责。
其次,要注意问题的严谨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问题分歧、不严谨、过度冗长等情况。
此外,要有针对性地提问,不断深入探究受访者的观点,组织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调整。
三、提高应变能力采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意外的情况,这时记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
一方面要保持镇定,不要因为出现一些问题而慌乱无措,另一方面也要具有相应的拓展思维能力,对答题技巧有一定的洞察力。
同时,还要善于与受访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求同存异,减少摩擦和误解。
四、深度分析和探究对于重要、复杂的新闻事件,只有在深度分析和探究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有质量的报道。
在采访过程中,要不断深入探究受访者的观点、经验和见解,并且结合历史、政策等多方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五、后期整理和审核采访完成后,对于所有的录音、拍摄、笔记、纪录等材料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整理和审核,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某些重要细节或长篇幅报道,还可以请一些专业的审稿人或编辑进行审核和修改,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
记者采访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
记者采访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
1. 提前准备
在进行采访之前,记者应该做好充分准备。
这包括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了解相关话题的背景知识和熟悉采访所需的语言工具等。
提前准备可以帮助记者更好地聚焦问题,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从而获取更准确的资讯。
2. 问明身份和目的
在进行采访时,记者应该向采访对象明确自己的身份和采访的目的。
这样可以让采访对象了解记者的意图,并更愿意配合和回答问题。
3. 尊重与互惠
记者在采访中应该尊重采访对象的权益和个人隐私。
提前征得采访对象的同意,并保证采访内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同时,记者也应尽可能地给予采访对象回报,比如提供必要的信息或帮助他们传达信息。
4. 保持专业
记者在采访中应该保持专业的态度和行为。
不应该有主观偏见,不应该干涉采访对象的回答或发表观点。
记者应该尽量客观、中立
地报道事实,避免误导或歪曲事实。
5. 采访技巧
记者应该具备一定的采访技巧,以更好地引导采访对象回答问题。
这包括倾听技巧、提问技巧和应对技巧等。
记者还应该善于观
察和分析,灵活应对各种采访场景和情况。
6. 遵守法律法规
记者在采访中应该遵守法律法规。
不违反相关的媒体伦理规范
和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权。
当采访涉及敏感信息或可能引发纠纷时,记者应该慎重处理,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记者采访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用心的
准备。
只有在遵守基本的采访要求的前提下,记者才能准确、客观
地报道新闻,传递真实、有价值的信息。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及重要事项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及重要事项采访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采访名人还是平凡人,都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及重要事项。
首先,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采访前,要搜集该对象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职务、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
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或其他渠道来获取这些信息。
此外,还需要了解该对象的兴趣爱好、经历、观点等,以便更好地准备问题并引导对话内容。
其次,制定一个有效的采访计划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采访前,可以列出一份问题清单,包括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引导性问题等,以确保在采访过程中能够覆盖到所需的信息。
同时,要考虑到时间的安排,确保采访的流畅性和效率性。
此外,选择合适的采访地点也是需要考虑的事项之一。
根据被采访对象的喜好和方便性,可以选择到其工作地点、家里或其他地方进行采访。
在选择采访地点时,要考虑到环境的安静程度、隐私性和其他因素,以确保采访顺利进行。
在采访前,还需要测试录音设备和摄像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并要备好足够的备用电池和存储卡。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可以有效地记录采访过程,以便后续整理和编辑。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采访时,要保持礼貌和尊重,尽量避免使用侮辱性的言辞或姿态。
同时,要注意身体语言和表情,以保持与被采访对象的良好互动。
总的来说,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和重要事项包括了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制定有效的采访计划、选择合适的采访地点、测试录音和摄像设备、以及保持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礼仪。
通过充分准备和细心安排,可以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并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记者在采访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1. 主题准备:确定采访的主题和目的,并进行相关的背景调查和研究。
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相关人物和事件的情况,有助于记者提出深入和有针对性的问题。
2. 人物准备:对要采访的人物进行相关调查,了解他们的身份背景、相关经历和观点。
这样可以帮助记者对对方的立场和观点做出准备,并可以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
3. 提前约访:在采访前提前与被采访者联系,进行约访。
确保对方在采访时有足够的时间和准备。
同时,清楚地告知对方采访的目的和主题,以建立起互信的关系。
4. 编写提纲:在采访前,记者可以根据前期的调查研究和目标,编写一个采访提纲。
提纲可以包括主要的问题和需要探讨的话题,可以帮助记者在采访中保持思路清晰,并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
5. 确认采访地点和时间:在采访前确认好采访的具体地点和时间,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延误。
确保自己提前到达采访地点,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
注意事项:1. 尊重对方:记者在采访中应尊重被采访者的权利和隐私。
不要进行不恰当的调查和侵犯对方隐私的行为,保持基本的职业道德与尊重。
2. 保持客观中立:记者在采访中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尽量不带有个人偏见和立场。
不干扰、引导对方的回答,尽量让对方自由表达观点。
3. 注意记录: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准备好记录工具,如录音设备或笔记本。
确保采访过程的准确记录,以便后期整理和编辑。
4. 注意问询方式:在采访中,记者应该适当尊重对方的感受和情绪,采用合适的问询方式和语气。
避免过于咄咄逼人和挖苦讽刺的风格,以保持良好的交流氛围。
5. 核实事实:记者在采访中应该注重核实事实,避免不准确的报道和失实的传播。
对于不确定的信息,可以询问对方是否确认,或者寻求其他的证据证实。
新闻采访实用技巧有哪些
新闻采访实用技巧有哪些采访前积极充分地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一次成功采访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重要的采访技巧之一。
否则很难将采访顺利完成。
那么一次成功的采访,需要做哪些准备呢?1、平时准备平时准备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准备。
这种准备包含文化、社会、历史、人物等各种知识的储备,也包括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持续关注。
一旦需要采访当事人,就可以对采访对象、所涉及事件发生的有关方面,做到心中有数,提问有的放矢。
2、临时准备采访前有针对性地对有关采访对象的背景、事件、环境、现状、原因、问题等进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这种准备包括反复酝酿主题,深入了解事件内幕或人物背景,分析受众对事件的期待和诉求心理是什么等相关问题。
3、细节准备采访前的细节准备也很重要。
比如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否得体,采访用的摄像机、三脚架、电池、录音机、照相机、笔、纸是否可用等等,做到万无一失。
4、访前准备要了解掌握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
比如报道一次地震灾难,应该具备一些地震常识,如果不知道震级是什么,不知道烈度是什么,在报道中就会出笑话。
采访中1、氛围在被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要使这个陌生人开口说话,吐露心声,记者需要在看似平淡的寒暄或闲谈中,营造出宽松的采访环境,借此探求对方的性格、爱好和思想,巧妙的缩短与对方的距离,帮助记者消除对方的陌生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创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提问气氛。
2、提问某记者去采访泰勒,他问道:“泰勒先生,可否请您解释一下相对论与现代空间时代的关系?”泰勒瞪大眼睛说:“我怎么能解释呢?爱因斯坦用了13年时间才确立了这个公式。
”这次采访没有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不够恰当,提得太大。
可见,正确提问在采访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那记者在采访中该如何恰当的提问呢?1、巧妙切入主题某记者去采访一位警察劳模,见面问了很多,但他总说一句话:“那是应该的”。
后来该记者发现这位劳模胳膊上有一个伤痕,经追问知道这是他抓捕疑犯时受伤所致。
新闻报道中的新闻采访前准备工作
新闻报道中的新闻采访前准备工作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新闻采访前准备工作对于一篇优质的新闻报道至关重要。
在进行新闻采访前,记者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新闻报道中的新闻采访前准备工作。
一、确定采访目标在进行新闻采访前,记者需明确采访的目标。
这包括确定采访的主题、对象和目的。
记者需要明确采访的主题是什么,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采访的对象是谁,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普通群众还是其他人士?采访的目的是什么,是获取新闻素材、揭露问题、表达观点还是其他目的?明确了采访目标后,记者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工作。
二、收集背景信息在进行新闻采访前,记者需要对采访对象和采访主题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收集背景信息。
记者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报道、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等途径了解相关的背景信息。
同时,记者还可以通过采访其他相关人士或专家学者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收集背景信息有助于记者更好地理解相关问题,并准备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三、构思问题在进行新闻采访前,记者需要根据采访目标和背景信息构思问题。
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角度,包括针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问题,针对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的问题,以及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疑点的问题等。
记者需要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具有针对性,以便获得更加详实和有针对性的回答。
四、制定采访计划在进行新闻采访前,记者需要制定采访计划。
采访计划包括确定采访时间、地点和方式等。
记者需要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协商最佳的采访时间,确保双方都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同时,记者还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访地点,可以是采访对象的办公室、实地采访的现场等。
此外,记者还可以根据采访的需要选择采访方式,包括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网络视频采访等。
五、备好采访工具在进行新闻采访前,记者需要备好相应的采访工具。
这包括录音设备、摄像设备、笔记本等采访记录工具。
记者需要确保这些采访工具的正常工作,并做好充足的备用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大学生社会采访稿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不可忽视
大学生社会采访稿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不可忽视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采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进行采访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采访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首先,了解采访对象是准备工作的关键。
在进行采访之前,我们需要对采访对象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包括他们的背景、经历、职业等方面的信息。
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我们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引出更加深入的讨论。
其次,准备好采访工具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进行采访时,我们需要准备好各种采访工具,包括录音笔、笔记本、相机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录采访过程中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提高采访效率。
另外,提前预约采访时间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进行采访之前,我们需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联系,约定好采访时间和地点。
只有提前预约,才能确保采访对象的配合,同时也可以避免时间冲突等问题的出现。
此外,制定采访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采访之前,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采访计划,包括采访的内容、问题的顺序、采访的时间等方面的安排。
通过制定采访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采访的节奏,确保采访过程的顺利进行。
最后,做好心理准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采访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包括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自信等。
只有做好心理准备,我们才能在采访过程中保持冷静和理智,从而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
总的来说,进行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不能忽视的。
只有充分准备,我们才能在采访过程中游刃有余,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获取更加有价值的信息。
希望每一位进行采访的大学生都能认真对待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取得更好的采访效果。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访谈前,充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采访专家、名人还是普通人,都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了解被访者的背景信息在进行访谈前,我们应该对被访者的背景信息有一定的了解。
这包括被访者的姓名、职业、所在机构、从事的领域等。
通过了解被访者的背景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提问。
二、明确访谈目的和问题在准备访谈时,我们需要明确访谈的目的和问题。
访谈的目的可以是获取某个问题的答案、了解被访者的经验和观点,或者是采集某个事件的现场报道等。
根据访谈的目的,我们需要事先准备好一系列问题,确保问题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三、制定访谈计划在访谈前,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访谈计划。
访谈计划包括访谈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用于准备和整理访谈的材料,确保访谈的顺利进行。
四、进行背景调研在进行访谈前,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背景调研。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被访者的著作或文章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被访者的观点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提问。
五、制定提问策略在进行访谈时,我们需要制定提问策略。
我们可以根据被访者的专业背景和经验,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被访者深入回答。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回答,及时调整提问的方式和策略,确保访谈的效果。
六、照顾被访者的情绪在进行访谈时,我们需要照顾被访者的情绪。
有些问题可能会引起被访者的不适或情绪波动,我们需要通过温和的语气和表情,让被访者感到安心和舒适。
七、录音或记录访谈内容在进行访谈时,我们可以使用录音设备或记录笔记的方式,记录访谈的内容。
这样可以确保访谈的准确性,并方便后期整理和编辑。
八、感谢并总结访谈在访谈结束后,我们应该向被访者表示感谢,并总结访谈内容。
这样可以加强与被访者的关系,并为后续的访谈提供参考。
以上是进行访谈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充分准备,才能确保访谈的顺利进行,并获得有价值的访谈内容。
访谈是一种有效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通过合理的准备工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提升访谈的质量。
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首先,要掌握采访线索;要知道你去采访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掌握采访线索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学校或班级的黑板报和墙报上寻找;可以从同学、家长或社会一些人的闲谈中发现;还可以从一些材料中获得,等等;掌握了采访线索,才能有目的地采访;其次,要熟悉有关材料;你有了采访线索,知道采访对象以后,就要尽可能地找些有关的参考材料;例如,你去采访一位优秀学生,要尽可能知道这位学生的年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大概有些什么事迹等;有了这些材料,采访时才能顺利进行;还有,要制订采访提纲;也就是要有一个采访的计划,包括;需要了解什么情况,提些什么问题,什么地方要追问或详细了解;先谈什么,后谈什么;还要找哪些人谈话,等等;对这些问题,尽可能拟得细一点,到采访时,可以不断变动,随机应变;以上的准备工作做好了,采访时就心中有数,采访效率就会提高;怎样做采访笔记我们每次去采访的内容都会很丰富,在没有录音机的情况下就是有录音机也要做简要的笔记,光凭自己的脑子是不可能全记得住的;因此,采访的主要内容必须当场用笔记下来;做采访笔记要注意做到--记具体所谓记具体,不是把采访对象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像录音机似的记下来,而是要记下他所说的具体内容;譬如人名、地名、数字和事实经过等等;有的内容要当场问清楚,如人名和地名不仅要问音而且要问字,避免写出同音不同字来;有些数字,对方口头谈了,还要反复核对准确;对有关的事情经过也尽可能记具体些;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事实千万不要只记个概况,印象,要不,写成文章就容易出问题;记原话采访对象所说的能反映他思想的关键语言,要原原本本记录下来,不要经过自己改造、概括后再写上笔记本;因为人物的语言大都是有生活气息、有个性的,比我们概括的要精彩得多;记下原话还有助于事后对人物谈话内容的分析和判断;人物谈话时的姿态、口吻和气氛也要注意观察,必要的也可以记录下来,以备写作时参考;记疑难点采访中,总会有疑难之处,这些疑难往往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要向读者说明的重点,首先要问明白,然后记清楚,事后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如果疑难问题一晃而过,待到写稿时,才发现没有弄清楚,不得不又要去补充采访,这就费时费力了;另外,采访要做到口到、耳到、眼到、手到、脑到、边问、边听、边看、边记、边想;特别是要边记边思考,不能只顾记录,不开动脑筋;一般在采访时就要开始考虑写作的问题;哪些材料要深挖哪些细节要多问哪些数字要核实哪些观点要反复问证这些都要在采访时,边记边思考,才能心中有数;采访笔记要及时整理,时间久了,感觉和记忆就会打折扣,有些当场漏记的,及时通过回忆还可作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采访作用,写好稿子;。
小记者去采访 要做好哪些准备
小记者去采访要做好哪些准备
采访前需做好以下准备:
1、掌握与采访内容有关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提前了解采访主题、被采访人的基本情况,有助于采访人切中被采访人的要点,更加容易打开话题。
2、翻阅与采访主题有关的文件及历史和现实资料。
有助于了解采访主题、被采访人的历史信息,一边采访人对事件/人物的来龙去脉进一步的了解。
3、制定采访方案和提纲。
方便采访工作的有序开展。
4、准备好拍摄工具或记录工具。
方便随时记录采访过程中的任何记录。
扩展资料
采访的要求:
新闻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即能够在纵横交错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
新闻采访除突发事件的采访外,新闻记者在平时还从事主动的、有目的的采访。
这种采访事先有明确的报道思想,有充分的资料准备,有周密的采访计划。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采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像蜜蜂那样长于采集花粉前面,我们学习了培养新闻敏感以及发现新闻线索的方法,那么,有了新闻线索,新闻是不是就可以从天而降呢?肯定不会,因为还有两个很主要的环节没有进行——采访和写作。
这一单,我们先学习怎样进行新闻采访。
一、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一)采访的由来“采访”这一词,早在我国一千五百多年的古书上就开始使用了。
顾名思义,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采集,二是访问。
在古代,主要是指朝廷内的史官,搜集历史资料、各类情报所进行的活动。
到了近代,随着报纸的出现,许多报馆有了专职的记者,“采访”一词才成为新闻工作的专门术语。
我们现在所说的“采访”,就是指导新闻记者为了采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工作。
(二)采访的特点弄清了“采访”的确切含义,我们来概括“采访”的几个特点:1、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把写新闻的过程比作工厂的生产过程,那么,记者就好比是工厂的采购员,要到社会上去“采购”大量优质的“原材料”——新闻素材,经过“加工”——写作,才能制造出“产品”——新闻稿。
很显然,正如没有“采购”就没有产品的道理一样,没有新闻采访,就没有写作的依据,就不能完成新闻稿,所以,在新闻报道活动中,采访是起点,是第一位的,它是写好新闻稿的前提和基础。
2、采访有时间的限制新闻报道要及时、准确,所以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截稿时间之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任务。
如果拖到截稿时间之后,早已时过境迁,大家都知道的事就不能再叫“新闻”,辛辛苦苦写好的新闻稿,成了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纸,实在可惜。
因此,记者采访要树立时间观念,要求自己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思维敏捷、行动迅速,争分夺秒地抢发新闻稿件。
3、采访有明确的目的采访是记者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那么它与其他调查研究工作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做调查研究,是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同学们做科学实验,写实验报告,也是一种调查研究,这是为了发现科学规律,掌握科学知识。
而记者采访所做的调查研究,则是为了准确、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向社会传播信息。
所以,记者采访,是围绕新闻报道的中心,去采集材料,对有关人员进行访问,它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三)采访的方法采访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掌握好了这些方法,你就可以根据报道要求,选择最适用的方法,提高采访的成功率。
下面,主要介绍六种方法:1、“一对一”式采访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新闻节目中出现这样的镜头:一个记者手拿话筒,对一个人进行现场提问;在学校广播台,经常可以听到小主持人提出问题,请一位同学谈出看法。
这些就是“一对一”式采访。
“一对一”式采访,顾名思义,是指一个记者同一个被采访人之间的单独交谈,这种交谈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不用见面,比如打电话、写信、发传真。
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了,“一对一”式采访又多了一个新途径——对你要访问的对象上网采访。
2、“一对多”式采访上面讲到的是“一对一”式采访,现在,告诉你一种一个记者采访多个对象的“一对多”式采访,也就是开座谈会。
如果需要采访的人数比较多(一般5个以上),那么就可以开座谈会,这是一个有效的好方法。
开座谈会时,记者把这些采访对象召集起来,提出采访的问题;采访对象根据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谈出各自的看法和认识。
这样,记者就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此时,记者就好比主持人,应该不断活跃会议的气氛,启发大家说出真实想法;同时,还要善于把握会议的主题,不要让发言离题太远。
总之,开座谈会也是一种很常用的采访方式,它的好处在于:(1)开会时间不长就能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2)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比较放松,气氛容易融洽、和谐;(3)有利于采访对象之间互相补充,可当场验证材料是否真实。
3、“多对一”式采访在小记者活动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五六个小记者共同采访一个人,这就是“多对一”式采访,即通常所说的集体采访。
这就好比一次“集团作战”,应该有统一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要有统一的报道思想。
因此,用这种方法采访,应首先确定报道思想,再拟订采访提纲,从不同角度,精心准备要提出的问题。
采访时,记者们都要围绕着统一的提纲,有顺序、有主次地提问,注意不要重复提问,也不要漏下哪个问题。
“多对一”式采访,对小记者来说比较适合,它的好处就是:(1)几个同学一起采访,有利于克服采访时的紧张情绪,可以使气氛轻松愉快;(2)有利于相互补充提问,补充笔记,获得真实全面的材料。
4、通过参加会议采访参加会议与上面讲的开座谈会不一样。
开座谈会,记者是作为会议主持人的身份出现,而参加会议呢,记者就成了被邀请开会的人出现,两种情况正好相反。
在学校,小记者可以利用参加会议的方式报道的新闻很多,如:全校集会、大队会、中队会、小队会;还可以参加家长会、年级会,以至校长办公会。
只要符合报道的需要,并征得会议主持人的同意,都可以参加。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1)身临其境,有直接的感受,新闻报道比较真实、可靠;(2)在会议上可以发现大量的新闻线索,报道出更多的新闻。
5、用眼睛采访上面介绍了四种采访方法,都侧重于用耳朵听;现在要告诉你一种侧重于用眼睛的采访方法——眼睛采访。
“新闻”这一词很有意思,有个“闻”字,就是要记者多听新鲜事儿,才能有新闻。
但是“百闻不如一见”,新鲜事听了一百遍,还不如记者真正到现场见一见。
所以,记者写新闻多听还不够,重要的是要深入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
6、通过问卷调查采访以上介绍的采访方法有的侧重听,有的侧重看,下面有一种方法很奇妙,它既可以不用听,也可以不用看,只要你会计算、分析就能完成,这种方法就叫问卷调查。
在学校,电视台、广播台、校刊、班报、队报的小记者们有时要搞一些涉及人数较多的专题调查。
小记者们可以根据调查题目,设计一个问卷,提出几个问题;把这个问卷发给所要调查的同学,请他们写上自己的答案;再由小记者们收回问卷,进行统一计算、分析,就可以一下子搜集到好多有价值的材料,写出好新闻来。
所以,问卷调查是一种很有效的采访方法,它的好处在于:(1)适合涉及面很大的采访报道;(2)新闻材料搜集起来又快又多;(3)有数据的统计,新闻报道比较准确、全面。
以上介绍的六种主要采访方法,在采访过程中,初当小记者,没有经验,也缺乏积累,一听说要去采访,总是喜滋滋、兴冲冲,十分激动。
但是,到了采访现场,面对采访对象,不是说外行话,就是问题提不到“点子”上。
经常反过来被当作“小孩子”,让对方问个不停。
由于挖掘不到素材,完成采写任务很困难。
于是,他们便开始打退堂鼓,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准备洗手不干了。
那么,如何转变这种情况呢?我们不妨多在“准备”二字上下功夫。
只要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在经过刻苦地练习和勤奋地摸索,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呱呱叫的小记者。
不说外行话了再去采访你听说过“三脚猫”吗?对各种技艺略知皮毛的人俗称“三脚猫”。
那么“三脚猫”和记者有什么关系?记者的职责是采访各式各样的人,为了不说外行话,不写外行文章,因此知识面就要相对宽一些,对各个领域都要有所了解。
我们作小记者的,也要有“三脚猫”的本领,在学好课堂知识外,尽量通过读书、看电视、听讲座等多种渠道多涉猎一些知识,这不论对课上学习还是对课余采访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然,采访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作为小记者,不可能样样知识都精通了再去采访,但接到一项任务前,至少要有一个强烈的知识,那就是千方百计去搜集有关知识内容。
让知识武装头脑,你会感到成竹在胸。
比如说你去采访获得市少年围棋赛的冠军,如果你对围棋里面经常说“金角银边草肚皮”和“目”、“吃”等话都不熟悉,那采访肯定无法顺利进行。
你想啊,你问采访对象,了解的应该是他如何拿冠军的,而由于你不懂围棋,人家却要专门给你讲解围棋的下法。
你看这不是很糟糕吗?方法是,可以临时找一些书目或是文章读一下,对这项比赛连同规则等等都有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再去采访,就不至于说外行话,就不至于遇到尴尬的事情了。
经常听人说:“当老师,要自己有一缸水才能倒给别人一碗水。
”我们说,做小记者,也要设法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思考问题站得高了,角度也独特了,何愁采访时“无话可问”呢?拟好了提纲再去采访采访提纲,是对将要进行的采访活动的一个大致规划。
它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保持我们清晰的思路,做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稿,快捷地完成任务。
在采访提纲里,首先,要明确采访目的。
其次,如果与采访对象有一定的距离,要规划好行走路线。
第三,采访步骤,比如说打算采访什么人,是一个还是两个、三个,谁先谁后。
第四,采访要问的问题。
记者采访时提的问题,有提前就拟好了的,也有在采访过程中随时想起来的问题。
我们是初学采访,为了圆满完成采访任务,必须事前充分准备好要提的问题。
把事先想好的问题写出来,如果到时紧张或是想不起来问什么,干脆“照本宣科”地念,总比卡壳好。
许多电视节目主持人就这样做,他们手上拿张采访提纲,时不时瞟上一眼,以避免问话时忘词。
我们是初学采访的小记者,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当然,也不是提前准备好了,采访时就可以不动脑筋,只照本宣科念完题目就行了。
要根据采访内容的进展和不断变化的情况来改变和调整自己的问题。
比如你去采访老师,结果他的爱人在家,你原来要准备的问题就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随时调整。
当记者的,要头脑灵活,随时调整思路,机智地完成采访任务。
好的采访提纲是采访的“蓝图”,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当然,经过一段时间锻炼,这种写在这上的采访提纲就可以写在心里了。
搜集好资料了再去采访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种事情的发生,大都是过去事情发展的结果。
搞清楚了过去的背景,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在,采访时再去提问题,针对性也就强多了。
那么,如何搜集背景资料呢?首先,平时注重点滴积累。
小记者每个人从今天起就应该建立一个小本子,养成随时记点什么的好习惯。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发现了什么,都可以记。
尤其是对身边重要的任务和事情,注意观察,注意积累,说不定有些内容会对未来的采访有重要的帮助。
其次,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把阅读图书、报刊时看到的好文章复印下来,如果是自己订阅的还可以剪贴下来,分类粘贴好,既可以从形式上学习人家文章好的表现手法,也可以从内容上获取许多自己过去不熟知的内容。
有了这样的资料库,以后不论去采访什么人物或事件,都会得心应手地从这个资料库中找到需要的背景材料。
第三,到网上去“打捞”资料。
网络沟通了无数网站,有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料。
在任何一个综合网站上键入需要查找的关键词汇,都会在点击后的瞬间罗列出几条、几十条甚至几百条、上千条的相关内容。
这对打开记者的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增加背景资料容量,准备把握要去采访对象的情况,甚至是确定采访角度,都有很大的益处。
所以,做小记者的,如果有条件,一定要熟知电脑、通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