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法治疗外感咳嗽120例临床研究
表里经穴位敷贴治疗肋骨骨折后咳嗽患者的疗效观察
表里经穴位敷贴治疗肋骨骨折后咳嗽患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表里经穴位敷贴治疗肋骨骨折后咳嗽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肋骨骨折咳嗽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雾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表里经穴位贴敷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高(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为肋骨骨折后咳嗽患者开展表里经穴位贴敷,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疼痛情况,并改善患者咳嗽症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表里经;穴位敷贴;肋骨骨折;咳嗽;疗效肋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科病症之一,患者骨折后可能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时疼痛明显以及痰液难以清除的情况,严重影响机体健康恢复[1]。
临床之中应给予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患者恢复效果,因而本次研究之中主要选择120例肋骨骨折后咳嗽患者,探究表里经穴位敷贴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肋骨骨折咳嗽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60例。
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4/26,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3.85±7.36)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3/27,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3.79±7.42)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雾化治疗,具体措施如下:选用内蒙古英华融泰厂生产的氧气驱动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
雾化液配制为:生理盐水2 mL,庆大霉素8万IU,α-糜蛋白酶4000IU,地塞米松5mg。
吸入方法:给予药物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30 min。
5天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表里经穴位贴敷,选取手太阴肺经的孔最和中府,及肺经的表里经手阳明大肠经上的温溜和扶突进行贴敷;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取穴选取背部双侧的定喘、肺俞、脾俞、肾俞进行贴敷。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慢性咳嗽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咳嗽症状,其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之一。
中医认为慢性咳嗽多与肺脏有关,而肺脏在中医的理论中又与肺经有密切的联系。
在中医治疗上,采用穴位贴敷和推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调节肺脏功能,加速痰液排出,对慢性咳嗽的疗效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对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进行观察。
一、研究目的评估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为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改进。
二、研究对象选取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三、研究方法1.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50例。
2.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和推拿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具体为在患者的肺腧穴、大椎穴、风门穴等相关穴位进行贴敷,然后结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3.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和物理理疗方法。
4. 治疗周期为3个月,每周治疗3次。
四、观察指标1. 治疗后患者的咳嗽症状缓解情况。
2. 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
3. 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
五、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组患者的咳嗽症状缓解明显,肺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而常规治疗组效果略逊于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组。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是中医治疗方法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这种治疗方法对慢性咳嗽的疗效确实有所帮助。
但需要指出的是,本次研究仅是武术初步探索,研究结果尚需在更大范围内的实验和研究中得到验证,以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为中医药的发展和慢性咳嗽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中医穴位贴敷护理技术在慢性咳嗽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穴位贴敷护理技术在慢性咳嗽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3-01-29T02:22:02.470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3期作者:杜朋陈海英张瑞[导读] 目的观察组慢性咳嗽应用中医穴位贴敷护理的效果杜朋陈海英张瑞国药汉江医院中医科湖北丹江口 442700摘要:目的观察组慢性咳嗽应用中医穴位贴敷护理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100例慢性咳嗽患者分成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分别采取普通护理和中医穴位贴敷护理,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的中医证候分数、咳嗽症状分数、CAT分数、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分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咳嗽、咳痰、打喷嚏分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CAT分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将中医穴位贴敷护理用于慢性咳嗽患者,改善了咳嗽症状和生活质量,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不良反应率。
关键词:慢性咳嗽;中医护理技术;穴位贴敷护理;穴位按摩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因此,在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咳嗽,促进患者康复。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穴位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理论,穴位敷贴和按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文对于慢性咳嗽患者应用中医穴位贴敷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咳嗽患者,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随机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
观察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3-80岁,平均(41.80±8.40)岁,平均病程(12.20±2.50)年;中医分型:24例为风热型、26例为风寒型。
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病88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病88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病的临床方法和效果,以此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循证理论。
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咳喘病患者展开研究,将所有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效果和肺功能状况。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贴敷;咳喘病;辨证施治;肺功能咳喘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归纳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心病、肺气肿、慢阻肺等肺部顽固性疾病的范畴[1]。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以及喘促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慢性咳喘病始发于肺,久而累计脾、肾、三焦,从而导致水液代谢失常,痰湿内生发为此病,因此该病常发于冬季,主要原因为冬季天地闭塞,阳气内敛,但人体气化不息、浊气不断,阳气一边开发腠理,一边宣散浊气,由于慢性咳喘病患者肺、脾、肾三器受损,阳气不足,浊气生成过多却又排泄不及,因此发病率大大提升[2]。
为进一步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病的临床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相关临床实践工作经验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咳喘病患者展开研究,将所有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其中对照组有男28例,女16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9.3±14.5)岁;观察组有男27例,女17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8.4±14.8)岁。
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西药治疗,主要是在低浓度氧疗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使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以及祛痰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咳嗽中应用穴位贴敷的效果。
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80例小儿咳嗽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西医组(40例,西医治疗)、科研组(40例,穴位贴敷治疗),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结果:相较西医组,科研组症状消退时间更短、有效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可减轻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消退,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崇。
【关键词】穴位贴敷;小儿咳嗽;症状消退时间;临床疗效目前临床治疗咳嗽以西医疗法为主,多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及化痰等方式,虽可减轻不适程度、稳定病情,但疗效缓慢、极易反复发作,且易引起用药副作用发生,影响患儿疾病恢复、效果不理想,临床应用受限。
经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咳嗽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除了病毒、细菌感染外,机体缺乏钙、锌等微量元素也会引起咳嗽,原因是患儿缺乏微量元素,对体内酶的合成、淋巴细胞增殖造成影响,不利于机体建立免疫机能,导致咳嗽反复发作,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故辅助中医疗法有积极作用[2]。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80例小儿咳嗽患儿,科研组(40例):男女比例23:17,年龄2-8岁,均值(4.82±1.15)岁;病程3-11d,均值(6.82±1.15)d;西医组(40例):男女比例24:16,年龄3-9岁,均值(4.96±1.24)岁;病程4-12d,均值(6.96±1.25)d。
P>0.05、可比较。
患儿家属知情,伦理委员会审批。
【西医诊断标准】①诊断标准与《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年版)》[3]相符;②咳嗽时间>3d;③表现为咳嗽、咽痛及咳痰等临床症状;④支气管激发试验呈阳性;⑤x线胸片或CT检查无异常;⑥临床未能确诊为哮喘;【中医诊断标准】①诊断标准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符;②主症为咳嗽阵作、得温咳减,咳嗽昼轻夜重;③次症为背部恶寒、舌质淡红、苔白、脉浮;④多因感冒、受凉起病,或有反复史;【纳入标准】①与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相符;②年龄2-10岁;③病程>3d;④病情稳定;⑤有完整资料;【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异常;②其他原因引起咳嗽;③伴先天性心脏病或肺结核;④凝血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疾病;⑤穴位对应部位皮肤有溃疡;⑥对中药或贴敷过敏;⑦精神异常;⑧中途退出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风咳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风咳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作者:马士荣王东旭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究风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以期丰富治疗方法,为治疗感染后咳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风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均治疗2周。
观察比较2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痰上清液中P物质(SP)含量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过程中收集不良反应資料,结束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
结果:1)2组患者完成治疗方案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IL-8、TNF-α、SP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组患者ALT、AST、CCr、BUN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风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感染后咳嗽能提高疗效,降低炎性反应水平,改善症状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风咳汤;穴位贴敷;感染后咳嗽;炎性反应因子;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Clinical Study of Wind Cough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in Treating Cough After InfectionMA Shirong,WANG Dongxu(Nanjing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Hospital,Nanjing 210014,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Fengke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post-infection cough,so as to enrich the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ovide a strong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infection cough. Methods: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postinfectious cough were enrolled in Nanjing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44 cases)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n=44 case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Fengke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for 2 weeks. TCM syndrom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methods,and the interleukin-8 (IL-8),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the level of substance P (SP) in induced sputum supernatant were observed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llected during treatment. The efficacy was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1) After completing the treatment regimen in the 2 groups,the TCM symptom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he control group (P<0.05); 2) the levels of IL-8,TNF-α,and SP in the 2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tbefor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3) The clinical control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ALT,AST,CCr,BUN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2 groups (P>0.05). Conclusion:Fengke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can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s,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ion,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Keywords Fengke Decoction; Acupoint Application; Cough after infection; Inflammatory factors; TCM syndrome score; Clinical efficacy; Adverse drug reactions; Clinical analysis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06.020感染后咳嗽(Post Infectious Cough,PIC)是指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咳嗽症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往往该症状会持续3~8周,是临床上亚急性咳嗽常见病因之一。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慢性咳嗽是一种持续时间超过8周的咳嗽症状,它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传统中医认为,慢性咳嗽主要是由于机体的气血不足,导致肺功能不全所致。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穴位贴敷是将中药贴敷在特定穴位上,通过贴敷来改善穴位的气血循环,并刺激机体对中药的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推拿则是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相关穴位,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力。
为了评估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我们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
我们收集了5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资料,其中3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范围在30岁到60岁之间。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如服用止咳药物)。
治疗期间,穴位贴敷结合推拿组的患者每天贴敷中药斑贴在特定的穴位上,并进行推拿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
常规治疗组的患者按照医嘱服用止咳药物。
治疗结束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穴位贴敷结合推拿组的患者咳嗽症状明显改善,咳嗽频率和咳嗽持续时间明显减少。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发现穴位贴敷结合推拿组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对于慢性咳嗽的疗效与治疗的时间有关。
治疗开始后1周,穴位贴敷结合推拿组的患者咳嗽症状就显著减轻;治疗结束后4周,穴位贴敷结合推拿组的患者咳嗽已经完全缓解,而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咳嗽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由于本研究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缺乏对照组,因此还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据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长期咳嗽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传统的针灸推拿治疗慢性咳嗽已经被广泛应用,而结合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30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30例。
入选标准:符合《中国医学会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患者,包括咳嗽病史超过8周,排除其他明显的器质性病因。
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及其他疾病。
治疗方法:1、推拿治疗:应用手法撞、揉、捏、按等手法在肺经、胸部、膝前关等穴位进行缓慢、均匀的推拿。
2、穴位贴敷治疗:使用中药糊剂通过贴敷在肺经、大椎、风门、气海、太渊等穴位,用温灸或艾灸保持20-30分钟。
3、治疗期间禁忌于冷食、辛辣等食品。
治疗方案:每周1次治疗,连续治疗4周。
观察治疗前后的咳嗽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
二、结果1、全部患者均完成4周的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并有较好的遵从力。
2、治疗后咳嗽症状缓解:30例患者中25例症状较之前有很大改善,5例患者症状减轻少量。
3、治疗前后对比:对于疗效评定采用Vas(0-10分)比较,治疗前0分,治疗后7分。
治疗后的Vas分值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的咳嗽症状明显缓解,疗效满意。
该方法治疗机理可能与通过穴位刺激调整毛细血管循环和神经系统反应、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方式缓解炎症反应,使患者恢复正常呼吸有关。
四、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是一种安全、简便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预期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穴位敷贴防治痰湿阻肺型咳喘120例临床疗效观察29
穴位敷贴防治痰湿阻肺型咳喘120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通过与常规治疗比较,分析穴位敷贴作用于痰湿阻肺型咳喘患者后的症状与体征,明确其疗效及特色,以便进一步应用推广。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慢性,咳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外加用穴位敷贴。
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穴位敷贴防治痰湿阻肺型咳喘取得良好疗效,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穴位敷贴;慢性咳喘;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353-02慢性咳喘属于中医“咳嗽”、“哮证”、“喘证”、“肺胀”等范畴,是社区多发病、常见病。
西医即为慢性阻塞性肺病。
其主要累及肺脏,同时也可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1]。
作为一种反复发作的肺系疾病,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2]。
COPD每次的急性加重,不仅产生了高额的治疗费用,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
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痰湿阻肺型慢性咳喘病人120例,采用穴位敷贴配合红外线照射,临床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上海静安区曹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及中医门诊收治的痰湿阻肺型慢性咳喘患者120例,性别不限。
入选标准:①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4],由2级或2级以上医院明确诊断;②中医辨证为痰湿阻肺证;③疾病处于缓解期或慢性持续期;④同意接受治疗、观察和各项检查。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一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和红外线照射。
1.2 方法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包括抗炎、止咳、化痰、平喘。
治疗组60例加用穴位敷贴和红外线照射。
穴位敷贴采用中药白芥子、全瓜蒌、薤白、附子、干姜、甘遂、细辛等药物按6:3:3:1:1:1:1的比例研粉拌和,再用醋200毫升,15克蜂蜜调成糊状,涂于麝香镇痛膏上,贴于患者大椎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肓穴、天突穴及膻中穴,嘱患者4小时候自行取下。
农本方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效果研究
1 4. 1 3 P <0 . 0 5
1 . 1 一 般 资料 : 在 自愿 原 则 下 从 本 院 于 2 0 1 4年 8月 一 2 0 1 6年 3月 收治 的 众 多 外感 咳嗽 患儿 中 选 择 1 2 0例 , 将其严格 按 1 : 1 数 学 比 例 随 机 分 为对 照 组 与 研 究 组 , 每组 6 O例 。对 照 组 患 儿 平均年龄( 5 . 3 3±1 . 2 9 ) 岁; 病程 1 ~1 5 d , 平 均 病程 ( 6 . 7 1±1 . 4 8 ) d 。研 究组 患儿 男 3 5例 , 女2 5例 ; 年龄 1 — 9岁 ,
2 0 1 7年 4月 第 8 期
农本 方 结合穴位 贴敷治 疗d x J L  ̄ b 感咳嗽 的 临床 效果研 究△
及 晶 晶
( 广 东省 韶关 市妇 幼保健 计划 生 育服 务 中心
广东
韶关 5 1 2 0 2 6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农 本方结合 穴位 贴敷 治疗 小儿外 感咳嗽 的 临床 效 果。 方法 : 1 2 0 例 外 感咳嗽 患儿 , 严 格按 1 : 1 数 学 比例 随 机 分为 对 照组 与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 P< 0 。 0 5
3 讨 论
临床研 究表 明 , 当小 儿患 有急性 气管 炎 、 肺炎 、 上呼 吸道感 染 以 及 支气 管炎等 病症 时均伴 有小儿外 感 , 且 起病急 , 痰 白清稀 , 流脓
涕等 均为d x J L ¥  ̄ 感咳 嗽较为 常 见 的临 床表 现 。该 疾 病 不仅 给 患 儿带 来极 大的痛 苦 , 严 重影 响其生 活 质量 , 同时还 会使 家 长 为患 儿 过度 担 平均年龄( 5 . 8 3±1 . 5 5 ) 岁; 病程 1 —1 6 d , 平 均病 程 ( 6 . 7 3±1 . 5 6 ) d 。 惊受 怕 , 影 响其正 常 工作 。从 综 合 的角 度 来 看 , 西 医药 ( 小儿 氨酚 黄 两组 患 儿 一 般 资料 比较, 差异 无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具 有 那敏 颗粒 ) 是 目前 临床上 用以治 疗小 儿外 感 咳 嗽的 常 规性 药物 , 但 不 可 比性 。 仅临 床疗效 不太理想 , 且 还存在 一定 的不 良反应和 副作用 。而 农本 方 1 . 2治 疗 方法 : 对 照组患儿 给予 氨酚 伪 麻那 敏 分散 片 ( I I I ) ( 山西 皇 由多 种天然 中草药 ( 炙甘 草 、 杏仁 、 麻黄、 石 膏等 ) 制成, 不仅 能 够 清热 城相 府 药业 有 限公 司 , 国药 准字 I - / 2 0 0 2 0 4 5 8 ) 进 行 常规 治疗 , 均 以温 开 解毒 , 清肺平 喘 ] , 同时 还对上 呼 吸道 感 染等 肺 系疾 病均 具 有 一定 的 水 冲服 , 3 0 : / d 。1 — 3 岁者 : 0 . 5 ~1 袋/ 次; 4— 6 岁者: 1 —1 . 5袋/ 次; 7 疗效 。另外 , 穴位贴 敷疗法 可 直接 利 用药 物刺 激 穴位 , 提 升 患儿 局 部 9岁者 : 1 . 5~ 2 袋/ 次; 1 0~1 2岁 者 : 2— 2 . 5袋/ 次 。每 日 3次 。研 药物 的浓度 和药效 : 贴于 天突 穴可 化 痰止 咳 , 贴 于腧 穴可 使 患 儿 呼吸 究组 患 儿采 用农 本方 ( 石膏 2 0 g , 杏仁、 桔梗、 麻黄、 炙 甘草 、 太子参、 浙 顺畅 , 是 以将农 本方 结合 穴位贴 敷 对 患儿 进行 治 疗 , 可使 两 者 互相 促 贝母 各 6 g ) 与 穴位贴 敷对进 行结 合治 疗 , 1 剂/ d ( 开水 冲服 , 分 3次 ) ; 进 药效 的持久 散发 , 并能够 将药 效在患 儿体 内不断传 导和 调控 。 穴位 贴 敷 : 于2 0 a r mx 2 0 a r m的 胶 布 中心 放 置分 量 如 黄 豆 大小 的咳 喘 本研究结果显示 ,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 膏, 并 将 其贴 敷 于患儿 天突 、 双 肺俞 穴 等部 位 , 换药1 次/ d , 3 d为 1个 为7 5 . 0 0 %、 9 8 . 3 3 %, 比较差 异有统 计学意 义 ( P< 0 . 0 5 ) 。 疗程 。 综上 所述 , 采用农 本方 与穴位贴 敷相 结合 的方式对 外感 咳 嗽患 儿 1 . 3疗效 判 定标 准 : 以《 中 医病 证 诊 断疗 效 标准 》 为 参 照依 据 , 并 根 据 进行 治 疗 , 可有效改 善患儿病情, 促 进 临床 总有 效 率 的 提 高 , 值 得 所 有 患儿 经 治疗后 的临 床实 际情 况 制定 疗效 标 准 : 痊愈: 患儿 所 有 临 借鉴。 床症 状 均完 全消 失 ; 好转: 患儿 咳嗽 等症 状有 所 缓解 且 呼 吸音 逐 渐 清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临床观察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咳嗽使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共有受试者380人,抽取时间2019年6月到2021年12月,将以上受试对象平均分组,分为研究组(使用中药穴位贴敷+雾化治疗)和对照组(静脉用药+雾化治疗),每组受试者人数为190,比对组间症状积分和感染相关指标变化。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SAA、CRP、WBC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RBC、PLT较低,但两组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
结论:小儿咳嗽在常规雾化治疗基础上使用传统中药贴敷,治疗后,患儿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各项感染相关指标均有所好转,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用中药穴位压力刺激贴贴于人体穴位处,进行外力刺激,中药通过透皮吸收,无创、安全、作用直接,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纯绿色疗法,避免口服给药的首关效应,避免静脉输液带来的痛苦及危害,避免抗生素滥用。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小儿咳嗽;临床疗效在综合性医院的小儿内科,小儿咳嗽较为常见。
此类患儿通常会伴随明显的咳痰、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症状,给小孩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常规静脉用药或者口服药物治疗虽具有很好的效果,但药物并发症多,易导致抗生素滥用,且静脉穿刺痛苦费用高[1-2]。
近些年,临床针对小儿咳嗽越来越推崇传统中医学疗法。
文章选取院内治疗的380名小儿咳嗽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小儿咳嗽使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共有受试者380人,抽取时间2019年6月到2021年12月,将以上受试对象平均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受试者人数为190,组间性别比例:(男/女):210/170,其中,对照组患儿年龄平均值(岁):(6.1±0.4),病程(天)平均值:(5.2±0.6);研究组年龄平均值(岁)(6.2±0.2),病程(天)平均值:(5.3±0.3),对比两组资料可得P>0.05。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的一种常见病症。
它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疾病的患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很多人采取化学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些药物有着一定的不良反应。
因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是一种传统而又有效的治疗方式,本研究将对其进行观察探究其疗效。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并比较其与药物治疗之间的差异,为慢性咳嗽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二、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湘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慢性咳嗽患者共计120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组和化学药物治疗组。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组:采用穴位按摩技术和贴敷中药贴布两大手段,通过推拿按摩穴位、贴敷中药贴布来改善神经免疫功能,促进气体代谢,调节患者机体代谢功能,提高免疫力。
具体方法:按摩穴位时间为10-15分钟,每天推拿2次;贴敷中药贴布按穴位贴敷。
针灸部位有肺俞、肺尖、内关穴等,贴敷方剂有清肺散滞、化痰止咳散、跌打风湿膏等。
化学药物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咳嗽,选择常用止咳痰药、抗感染药等。
在坚持口服治疗2周后进行评估。
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是患者的咳嗽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
三、研究结果3.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组治疗2周后,77人(64.17%)的患者咳嗽症状明显改善;化学药物治疗组治疗2周后,63人(52.50%)的患者咳嗽症状明显改善。
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结论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优于化学药物治疗。
该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气体代谢,调节机体代谢功能,缓解患者身体疲劳等现象,并且无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且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应用。
穴位贴敷:内科疾病之咳嗽
穴位贴敷:内科疾病之咳嗽1.咳嗽贴方(《中国民间敷药疗法》)穴位:肺俞(双)、膻中、大椎、曲池(双)药物组成:麻黄12克,桂枝10克,石膏6克,积实6克,紫菀8克,苏叶20克制用方法:将药物共研细末,以麻油或凡土林调拌成膏。
先在穴位处拔罐或刺血,然后敷上药膏,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
风寒咳嗽加肩儡(双)、承山(双),风热咳嗽加中府(双)、中院。
主治:外感咳嗽。
2.桂附散[1985年《湖北中医杂志》(1)穴位:肺俞(双)药物组成:附片、肉桂、干姜各20克,山柰10克。
制用方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先用拇指在两侧肺俞穴用力按摩半分钟左右,使局部潮红,再将小撮药粉放于穴位上,并以医用胶布3cm×3cm贴牢即可。
隔日换药1次。
主治:急慢性咳嗽(风寒型)。
3.止咳方[1986年《四川中医》(6)]穴位:涌泉(双)药物组成:大蒜适量。
制用方法:将大蒜去皮,捣成泥状备用。
取捣烂后的大蒜泥如豆瓣大一团,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
每晚洗足后贴双足涌泉穴,次晨揭去,连贴3~5次。
主治:咳嗽、百日咳。
4.止咳平喘膏[1989年《山东中医杂志》(1)]穴位:大杼(双)、定喘(双)、肺俞(双)、天突、膻中药物组成:黄芩、大黄各30克,麻黄20克,细辛6克,葶苈子24克,丹参15克,生姜适量。
制用方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取药粉适量,用鲜生姜汁调成糊状,取适量敷于大杼、定喘、肺俞、天突、膻中穴上(每次取6或7个穴位),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
贴8~12小时取下。
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主治:咳喘。
5.清热化痰膏(《理瀹骈文》)穴位:肺俞(双)药物组成:党参、半夏(制)、白术(麸炒)、陈皮、茯苓、甘草、胆南星、香附、黄岑、黄连、麦冬、积壳、石菖蒲、生姜、竹茹各等份。
制用方法:麻油熬,黄丹收。
每取适量,贴肺俞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主治:咳嗽(脾虛痰热型)。
6.久咳方(《中国民间疗法》)穴位:涌泉(双)药物组成:胡椒7粒,桃仁10粒,杏仁4粒,栀子仁3克。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对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研究
穴位贴敷结合推拿对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芥子防哮膏穴位贴敷结合推拿在小儿咳嗽中的应用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咳嗽患儿92例为观察对象开展研究,随机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例数均为46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芥子防哮膏穴位贴敷结合推拿干预。
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咳嗽、咳痰、发热、食欲减退、大便不调)。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χ2=4.842;P<0.05)。
干预后,研究组的咳嗽、咳痰、发热、食欲减退、大便不调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低。
结论在小儿咳嗽中应用芥子防哮膏穴位贴敷结合推拿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关键词】芥子防哮膏穴位贴敷;推拿;小儿咳嗽;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小儿因呼吸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各种刺激物敏感性均较高,当吸入有刺激性的气体或气味、呼吸道分泌物、异物等都会引起咳嗽[1]。
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治疗各类儿科呼吸道疾病常用特色手段[2],其疗效已获得患者和临床学者认可。
而推拿是一种手法干预手段,具有安全、高效等优势,通过不同手法直接作用于相关穴位可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和气血,有效改善病情。
故本文现就芥子防哮膏穴位贴敷结合推拿在小儿咳嗽中的效果展开探讨,以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收治的92例咳嗽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
研究组男/女患儿例数26、20例;最大龄7岁,最小3岁,平均(4.89±1.24)岁;最短病程3d,最长10d,平均(5.81±2.83)d。
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24、22例;最大龄6岁,最小3岁,平均(4.84±1.33)岁;最短病程2d,最长9d,平均(4.84±2.41)d。
穴位贴敷配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配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观察尹超群;杨卫华;黎小崇【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
A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口服止嗽散加减治疗,B组采用单纯口服止嗽散加减治疗,C组采用口服复方右美沙芬糖浆治疗。
3组均每日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并观察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7.5%,B组为67.5%,C组为60.0%。
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B组为5.0%,C组为72.5%。
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止嗽散加减是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plus modifiedZhi Sou powder in treating post-cold cough.Method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post-cold cough were randomized into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4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was intervened by acupoint application plus modifiedZhi Sou powder, group B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Zhi Sou powder, and group C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ompound Dextromethorphan syrup. The three groups were intervened once a day, 7 days as a treatment course.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were compared after 2 treatment course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study were observed.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 in group A, 67.5% in group B and 60.0% in group C.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group B and group C (P<0.05). The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7.5% in group A, 5.0% in group B and 72.5% in group C.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s in group A and B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rate in group C (P<0.01).Conclusion Acupoint application plusZhi Sou powder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reating post-cold cough, and it’s more effective than ordinary drug and produces less adverse reactions.【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穴位贴敷法;咳嗽;感冒;中药治疗;针药并用【作者】尹超群;杨卫华;黎小崇【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千林山居社康中心,深圳 518172;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深圳 518172;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千林山居社康中心,深圳5181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感冒后咳嗽是指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等急性症状消失后,咳嗽乃迁延不愈,可持续3~8星期,常呈咽痒、干咳或少量白色黏液痰,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提示均无异常,是呼吸道感染后较常见的并发症[1]。
穴位贴敷配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观察
增强毛细血管的供血能力,扩张血管;川芎可增加脑组织血液流量,降低血液黏度,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当归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还可促进血小板释放与吸收,避免血栓形成[6]。
内关穴属心包经络穴,可疏通气血、调节心气;水沟穴属督脉穴,具有醒脑开窍的功效;三阴交穴属足三阴经交会穴,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尺泽穴、委中穴及极泉穴具有疏通经络的功效;针刺各穴可滋补肝肾、疏通经络、醒脑开窍,还可刺激大脑皮质,使其处于兴奋状态,增强神经的调节功能,促进组织细胞代谢,尽快恢复神经功能[7]。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可提高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4.[3] 胡函文,胡志兵,谭敏,等.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2):115-117.[4] 李忠音,张军.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1):122-125.[5] 吴引萍,郭树林.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3):544-545.[6] 陈鹏杰,赵建军,吕学海,等.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β2-MG和脑水肿情况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4):361-363.[7] 石立鹏,杜旭勤,赵凤林,等.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5):3880-3882.[收稿日期]2018-06-20感冒后咳嗽属于气道变应性炎症,症状容易迁延不愈,严重者可能持续2个月左右。
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干咳、咽喉痒,部分患者会出现少量的白色黏液痰,但胸片、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1]。
穴位贴敷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观察
148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4月 B 第 7 卷第 11 期Apr. B 2019 V ol. 7 No. 11穴位贴敷+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观察黄雪花(永德县中医医院,云南临沧 677600)【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穴位贴敷+止嗽散加减方法,对感冒后咳嗽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感冒后咳嗽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平行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经穴位贴敷+止嗽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经止咳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感冒后咳嗽患者治疗中,采用穴位贴敷+止嗽散加减治疗的效果较佳,而且能在最短的时间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及呼吸症状。
【关键词】穴位贴敷;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效果【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148.02感冒后咳嗽,为呼吸道感染后并发症,持续时间约为1~2个月。
当前,临床方面感冒后咳嗽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但是不排除和气道高反应、炎症反应,以及环境、神经因子等因素,存在紧密的关联性[1]。
本次研究,撷取近年来收治的11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观察通过穴位贴敷+止嗽咳散加减治疗、单独止咳散加减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感冒后咳嗽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平行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28~56岁,平均(42.1±4.4)岁,病程1~1.2个月,平均(1.1±0.6)个月;对照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30~52岁,平均(41.7±4.6)岁,病程1.5~2个月,平均(1.75±0.9)个月。
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小儿咳嗽120例
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小儿咳嗽120例
沈晓瑜
【期刊名称】《中医外治杂志》
【年(卷),期】2003(12)2
【摘要】@@ 1一般资料rn120例病例均以咳嗽为主诉来诊,经体格检查结合X 光检查,符合西医"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患儿年龄1月~10岁;病程1 d~1月;男12例,女58例.
【总页数】1页(P5-5)
【作者】沈晓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悦来医院中医儿科,江苏,海门,2261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1
【相关文献】
1.穴位敷贴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哮喘120例临床观察
2.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咳嗽110例
3.中医特色护理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
4.中医特色疗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5.“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120例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贴敷法治疗外感咳嗽120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20例确诊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
结果治愈:82例,好转29例,未愈9例。
结论穴位贴敷法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显著。
【关键词】穴位贴敷;外感咳嗽;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3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18-01
咳嗽[1]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是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通过穴位贴敷法治疗外感咳嗽12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的120例患者全部来源于xx医院,其中男性48例,女性72例,病程最长者10天,病程最短者2天,2-4天52例,5-7天46例,7-10天22例。
1.2 诊断依据[2]
1.2.1 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①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
舌苔薄白,脉浮紧。
②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③燥邪伤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
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1.2.2 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1.2.3 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1.2.4 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1.3 治疗方法
1.3.1 穴位贴敷药物麻黄10g,桂枝10g,石膏6g,枳实6g,白芥子30g,甘遂20g,细辛20g
1.3.2 穴位贴敷穴位肺俞、风门、膏肓、中府、大椎;痰多者可加丰隆。
穴位定位。
①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②风门: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③膏肓: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④中府: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直下1寸,距前正中线6寸。
⑤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段,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⑥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⑦丰隆: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1.3.3 穴位贴敷的操作方法将上述药物研末,用姜汁调匀,成糊状备用。
首先常规消毒贴敷穴位或部位。
让病人采取便于操作、各自适应的体位。
将药物取适量放于所选穴位上,用纱布包扎,胶布固定。
1.3.4 疗程每日1次,每次6-10小时,3次为1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2]
1.4.1 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
1.4.2 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
1.4.3 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82例,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29例,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9例。
总有效率为:92.5%。
3 病案举例
患者王xx,男性,36岁,2012年12月6日初诊,患者咳嗽2天,因受凉后引起咳嗽,并伴鼻塞、流清涕,咳痰稀色白,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为外感风寒咳嗽,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药物选取:麻黄、桂枝、石膏、枳实、甘遂、细辛、白芥子,取适量研末,用姜汁调和后,敷于大椎、风门、肺俞、膏肓、中府穴上,每日1次,每次8小时,3次即愈。
4 讨论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其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
《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
”外感咳嗽为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系,或因吸入烟尘、异味气体,肺气被郁,肺失宣降。
多因起居不慎,寒温失宜,或过度疲劳,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以致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外协入客于肺导致咳嗽。
外感咳嗽多为实证,治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为风寒、风热、风燥三种。
穴位贴敷疗法[3]是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
植物油、清凉油、药液、姜汁等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蜡、米饭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穴位贴敷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
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一方面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
所以,此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
除极少有毒药物外,穴位贴敷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是一种较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其作用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4]。
本研究根究经络学说主要选取肺经的募穴中府穴以调理肺气,同时中府为肺经的首穴,是十二经气血流注的始发穴位,中府穴亦为治疗支气管炎及哮喘的要穴;膀胱经上的肺俞穴以宣发肺气;风门穴主治风疾,膏肓以理气宣肺穴;督脉上的大椎穴和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以泄热,胃经上的丰隆穴以和胃气化痰。
药物穴位贴敷疗法的特点:①无创伤,用药安全,贴敷疗法是以透皮吸收发挥作用的药物,叫其他给药途径用药安全。
②贴敷药物多具辛香走窜、开窍、通经、活络之性,能直接刺激穴位,又能经皮
肤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奏效迅速。
③使用简便,易于推广,贴敷药物制作可简可繁,家庭可以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无需复杂的设备,简单易学。
④用药量少,节省药物,费用低廉,本法具有简便效验廉的特点。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s].
[3] 程益春.临证经验荟萃[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5.
[4]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