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烟台一模作文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卷试题z作文解析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扇窗户,就是一幅画框,通过窗户,可以看到一幅幅画面,有的看到的是雅,有的看到的是俗,有的看到的是闹,有的看到的是静……要求:①选准角度,自立定义;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解析】纵观几年的山东高考,我们不难发现,藏在作文题背后的主题,无非就是三个大方向。
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价值观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定位——人生观青少年特有的精神风貌(理想、奋斗、挑战困难、质疑、公民意识)——世界观今年亦是如此。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2014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材料大意:打开一扇窗,你会看到一幅图画,有人看到静,有人看到闹,有人看到俗,有人看到雅。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文章。
今年以材料作文为基本形式,之前不止一次的给学生讲过,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而今年的作文审题本身不难,符合山东卷出题“不藏考点,不考偏点”基本特征。
今年的材料作文,考生们抽出3-6分钟的审题时间完成审题,还算比较顺畅,所以,只要围绕题目书写难度都不太大。
其次今年的“窗外风景”,还是有值得思索的部分,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不平凡的真善美”和“历史的哲学的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内挖人性中的闪光点与多元性”与“外探社会中的真善美和深思索”的哲学矛盾,体现哲学的内蕴。
山东卷语文作文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立意标准也相比于之前占到更重要的地位上。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窗外风景”——“所见不同”——“雅、俗、静、闹”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雅俗静闹是一个维度而人们的角度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对待景物的看法角度来看强调了“人生价值的选择”“人生定位”这两个大层次,而在人们的格局这个角度来说“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人的经验阅历决定”与“格局不同视角不同”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烟台市2014届高三3月烟台一模 语文

2014年高考诊断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B(分别读作bì∕pí,shuō∕shuì,gù/kù,màn∕wàn。
A项分别读作qǐ/jī,zhē∕shé,suō∕suō,miù∕móu。
C项分别读作qūn∕jùn,bào∕páo,shàn∕chán,qiào∕qiào。
D项分别读作mí∕mí,tún∕dùn,qǔ∕jǔ,zhì∕shí。
)2.D(A闹意气;B撮合;C慢条斯理。
)3.C(影射:借甲指乙;暗指某人某事。
映射:照射。
疏导:开通壅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泛指引导使畅通。
疏通:疏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解双方的争执。
曲从:违背本心地服从;委曲顺从。
屈从:对外来压力不敢反抗,勉强服从。
)4.B(众矢之的:许多支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
)5.C(A项偷换主语,将“在”和“时”去掉,在“赠送”后加“的”。
B项否定不当,去掉“切忌”或“不要”。
D项语义重复,去掉“旨在”或“以……为目的”。
)二、(9分,每小题3分)中学联盟网6.D(“无论哪个层级的微电影,都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制作和传播”与文意不符。
)7.A(“凭借‘奇幻化’‘平庸化’审美构造赢得社会广泛认可”与原文不符。
)8.D(“传统电影只关注审美真实”文中没有依据。
)三、(12分,每小题3分)9.D(权:衡量,权衡。
)10.B(连词,表目的。
A①副词,只,仅仅;②副词,于是,就。
C①代词,指代上文的做法;②副词,表反问。
D①介词,向;②介词,作比较。
2014深一模作文解析

一个人要活出自己的精气神,“队伍”“招兵买 马 ”“不气馁” 有阳刚之气,充满正能量,充满浩然之气。 一个人的活法,就是一个人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追求的体 现。人活得有志气,有理想,有追求,有品质,有胸襟气 魄,有修养,有操守, 有生命的温度、高度与深度。
8、“快乐的穷”并不来自于外界(物质的贫乏),而是 源于内心的力量。
9、五柳先生一袭短褐,家里中环堵萧然,只为坚守“不 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与朋友饮酒吟时, 他依然过得 很快乐,甚至比拥有财富时更充实,因为他的人格因“不 折腰”的贫穷而变得富有。
10、古罗马学者塞涅卡言:“智者以茅屋 为居所,只有 奴隶才住在黄金屋顶下。”伟大的精神往往栖居于茅屋, 他们在贫穷中审视自我, 感受世界,物质的贫瘠最终造 就了精神的丰富。
站在人性关怀的角度
“白天不懂夜的懂”的隔膜与虚伪 想到老少边远地区人们生活的艰辛,想 到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心情就会沉重, 思考就会深刻,诗情画意就会一扫而空 浮光掠影式的浅观察 以精神作品为业的作家,若要让自己的 作品具有精神的高度和深刻,就应该做 池中水、林中鸟、山中树,冷漠或者矫 情,都无法让自己的作品具有心灵沟通 的力量。
补充:
这道试题在用例方面,需要联系社会现实的生 活风貌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突出立意的时代感 与现实性。 在文体选择方面,试题要求“谈谈看法”,只 能 写成议论文或者议论性、表现性散文,一般来 讲,不能写成记叙文。 有老师建议:如持赞同态度,亦可从“知足常 乐” 的角度写。如持反对态度,可从“不能安于贫 穷” (或满足现状)、“穷宜思变’”、“告别贫 穷”、
3、白芳礼老人,自动通晓维生的艰辛,以数十载的蹬车 血汗资助大学生从中 收获快乐——此属另一种快乐,更 直接地于贫穷本身去参悟,达于心地贫净如洗,虽躯体沐 风栉雨,心却任性自然。
2014年山东烟台中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选评

龙源期刊网
2014年山东烟台中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选评
作者:温志成
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4年第38期
【作文原题】
题目:征服了我
要求:①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
【命题解读】
今年这道半命题作文,其题眼是“征服”一词。
按照词典的解释,“征服”其本身有两种含义:一是人类用暴力、武力、强力或劳动手段制服对象,使其接受、服从、顺从;二是个人威望、影响等所及或者出众的才华、宽阔的胸襟、高尚的道德或智慧使人信服、折服、心悦诚服。
根据文题的句子格式,这里的“征服”显然应该取第二种含义,“征服”的施动者,应该是“威望”、“影响”、“才华”、“胸襟”、“智慧”等能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撼的东西,只有心灵受到了震撼才能体会征服的力量。
明确了“征服”的含义指向后,就要结合自我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考虑“征服”的具体施动者了。
能够“征服了我”的,可以是具体的一个人,可以是具体的一件事,当然也可以是虚拟的,比如是书中的某一个人物,或是某一本书,或者是某种精神。
具体行文时,一定要阐述清楚是如何征服的以及“我”被征服后的感悟。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扇窗户,就是一幅画框,通过窗户,可以看 到一幅幅画面;有的看到的是雅,有的看到的 是俗,有的看到的是闹,有的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立定义;②自拟题目;③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面对人生的困境,人们总是在矛盾 中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走出人生的 低谷,坐看风起云涌。在生活中,有 善良如刘丽者。一个瘦弱的姑娘,一 副疲惫的肩膀,带着如山般坚定的信 仰,一步一叩地行进在播撒大爱的路 上。于她而言,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就像一次旅行,完成了这次旅行就是 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或许物 质的贫乏也让生活倍感艰辛,但内心 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
③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物,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 也会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不同”。这告诉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角度 不同,人生也大不相同。 ④境由心生。你心中有什么,便能够看到什么。人 生境界也是由心所决定。 ⑤窗外的风景。作文材料前面的关键是窗子,后面 的关键则是雅、俗、闹、静。写窗外的风景正是看 中了窗子的作用,算是比较好的立意。
刘丽的人生价值如不灭 的火炬,感召着人们克 服物质的艰难险阻,体 会精神高贵的真正幸福, 实现人生的价值。树立 正确的人生价值,人们 正是因为人生境界的提 升,而不断实现作为 “人”的个体的核心意 义。
当人们在困境中作出人生价值的选择,殊不知 精神富足,坐看云卷云舒,其实不仅仅是一种 行动,更是一种境界。“非理”“除教”是你 毕生的追求。乱世彰显了你的“权力意 志”“超人意识”,一生身体力行。风尘仆仆 的奔波,言传身教的讲授,九尺七寸的身形渐 渐佝偻;但是,即使“不为人知”你仍未停下 坚定的脚步。迂回漫长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 上海德格尔、叔本华都是你一路走来的见证者!
201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作文《心之窗,景之象》!

201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作文范文山东卷:窗口下一个画框,通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
有的人看到的是静,有的人看到的是闹。
自拟题目。
不少于1000字《心之窗,景之象》同一扇窗下的画框,不同的人却看到截然不同的画面,有人看到雅,有人看到俗;有人看到静,有人看到闹。
这看似是视野的差异,实则是心灵的映照。
心灵如同窗户上那无形的玻璃,洁净明亮时,映入眼帘的便是雅与静;蒙尘染垢时,看到的只能是俗与闹。
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他眼中的世界却充满了雅趣。
当他被贬黄州时,生活条件艰苦,然而他却能在赤壁之下,看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壮阔雅景。
他的心是豁达而高雅的,即使身处困境,依然能从自然中发现美,从平凡中感悟不凡。
在他眼中,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都是无尽的宝藏,“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种高雅的情趣并非源于外界的华丽,而是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与之相反,那些内心被世俗欲望填满的人,看到的只能是俗物。
他们身处繁花似锦的世界,却只关注功名利禄。
在他们的视野里,也许一幅珍贵的书画只是价格的标签,一片宁静的山水只是开发的资源。
他们的心被金钱、权力等俗念所蒙蔽,如同那扇沾满灰尘的窗户,即便窗外是大好河山,入眼的也只是一片模糊的俗景。
从静与闹的视角来看,内心宁静的人能在喧嚣的尘世中看到静美。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并非真的没有车马的喧闹声,而是他内心宁静,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
他的生活虽然简单朴素,但在他的眼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是如此的静谧和谐。
那盛开的菊花,远处的南山,在他心中构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世界。
他在这个世界里修身养性,感悟人生的真谛。
而那些内心浮躁不安的人,即便身处幽静的山林,听到的也只是聒噪的虫鸣,看到的只是杂乱无章的树木。
他们的心无法平静,总是被琐事所牵绊,被烦恼所困扰,所以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是闹哄哄的,缺乏一种内在的秩序与和谐。
【2014烟台市一模】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语文试题2014.3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绮.丽/犄.角折.腾/折.耗唆.使/日月如梭.纰缪./未雨绸缪.B.庇.佑/毗.邻说.服/游说.桎梏./纨绔.子弟蔓.草/顺蔓.摸瓜C.逡.巡/峻.峭刨.床/刨.除赡.养/蟾.宫折桂地壳./金蝉脱壳.D.糜.烂/靡.费囤.聚/粮囤.龋.齿/踽.踽独行款识./识.文断字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市侩破相闹义气咎由自取声嘶力竭B.邀功撮和集散地实至名归权宜之计C.棘手纠葛黄金档慢条丝理疾言厉色D.邋遏迂腐吉祥物一笔勾销披肝沥胆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电视剧《皮五传奇》中讲述的明朝市井小民皮五揭露婚托骗财以及屠夫卖肉作假的故事,被认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具有辛辣的讽刺意义。
②山于竞争激烈,压力较大,大型企业的职工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管理人员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对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心理。
③大学毕业后,他本想到京城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但父母却希望他陪伴在身边,他不愿违背二老的心愿,只好。
A.映射疏通曲从 B.影射疏通屈从C.影射疏导曲从 D.映射疏导屈从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小米手机凭借互联网销售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一时成为国产手机的众矢之的....,华为、中兴等手机厂家也纷纷效仿这一模式。
B.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C.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D.江西三清山素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誉,所到之处,但见奇峰林立,深谷清幽,果然名正言顺....。
2014年一模试卷及答题分析

(1)请为画面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例1:黄沙漫漫,只因少了参天大树。(脱离画面寓意,0分) 例2:当我们在吃饭时,或许只能置身沙漠(脱离主体,0分) 例3:不要让像斧头一样的一次性筷子砍倒我们的家。(缺少美感,1分)
• (2)请简要评价这幅公益广告画的创意。(3分) • 例1:森林随着筷子的打开一点点变少,形象地表达了树木因筷子的生产
叙述我与贝格斯太太的对话,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人性 善良。
近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回顾
年份 题目
主要内容
07年 《泰山之恩》(散文) 08年 《乌米》(小说) 09年 《魔盒》(小说) 10年 《静流》(散文)
11年 《第9号车厢》(小说)
描写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 命运作更深层的思考
叙述乌米的故事,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对人性之美的 敬意,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 对策:后阶段加强基础训练。说到底,语文属于“厚积薄发”的 科目,技巧固然需要,更关键的还是要加强训练与积累,所以基 础不能丢。前五题需要在早读中加强记忆,平时强化训练,并以 “错题本”加以反馈订正,随时查漏补缺。
(二)语言文字应用主观题部分
• 第6题: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5字) (4分)
10.根据文本,概括汉代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3 分) 例1:促成了诗歌意象艺术的完成。(1分) 例2:发展壮大了古典诗歌,使之成为主导形式。(1分) 例3:使传统“比德式”思维模式的解体。(1分) (存在的共同问题基本都是信息遗漏)
• 原因:学生的“准确”阅读习惯尚未养成,阅读停留在“模糊 ”状态。做题的灵活性不够,对文章的阅读缺乏整体意识,阅 读时不能整体地深入理解。
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D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责重的“眼学”。
选段出自作品()A.《无常》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⑵我们做积木的游戏。
“小石匠”对于筑塔造桥有异样的本领,坚韧不倦地认真去做,样子居然像大人。
他一边玩积木,一边告诉我自己家里的事情;他家只是一间人家的屋阁,父亲夜间进夜校,母亲还替人家洗衣服。
我看他父亲必定是很爱他的。
他衣服虽旧,却穿得很温暖,破绽了的处补缀得很妥帖,像领带,如果不经母亲的手也段不能结得那样整齐好看。
选段出自作品()A.《童年》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 《爱的教育》D. 《繁星•春水》⑶《西游记》中下列故事情节发生在“黄风岭唐僧有难”之前的一项是()A.悟空一借芭蕉扇B.车迟国猴王显法C.猪八戒义激猴王D.八卦炉逃大圣⑷下列情节与鲁智深无关的一项是()A.大闹五台山B.除恶蜈蚣岭C.单打二龙山D.大闹野猪林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各题(6分)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汉字的诞生,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魂魄有所寄托和依归。
有了汉字,才有了辉煌璀璨的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才有了汪洋恣肆书法艺术。
汉字的审美灵动性是有自不待言的,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具备了一种形式美。
而在使用历史中,人们根据审美的需要,对汉字的体势不断加以美的修正,使其呈现出多姿多态的美。
甲骨文 a ,金石文问敦厚重,篆书含聚内(liǎn),隶书外拓放逸,楷书 b ,草书c 等,无不显出或动或静的美。
汉字充满了审美的敏感,汉字的意象更能抽象演(yì)出无限丰富的想像与联想,被惊叹为“诗之魂”,从而启迪了诗歌创作的灵感。
⑴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璀璨.②恣肆.③内(liǎn)④演(yì)⑵请提取文中画线句子的主干。
(1分)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具备了一种形式美。
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4月份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高三4月19日周考语文试题组题教师:刘静校订教师:李艳红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颔(hán)联炫(xuàn)耀禁(jīn)不住既往不咎(jiù)B.僭(jiàn)越烟囱(cōng)压轴(zhòu)戏一塌(tā)糊涂C.尽(jǐn)管锃(zèng)亮上档(dǎng)次大模(mú)大样D.噱(xué)头里弄(lòng)口头禅(c hán)混水摸鱼(hù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在皑皑雪峰环抱的山谷中,颜色变幻莫测的湖泊和色彩斑斓的彩林相映,赋予了九寨沟秋天独有的生动与灵气。
B.赵丽宏的小说《童年河》叙事不加雕琢,不事铺陈;语言文字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没有一点虚情假意,丝毫也不娇揉造作。
C.“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的一声悲慨让草木摇落到我们的心里,离别、相思、生命苍促、年华凋零……这样的感情从此而下,一路悲歌,绵延千古。
D.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文学灌注了天下一统的恢弘气概;统一文字,使中国文脉可以顺畅地流泄于九州大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一句是A.由于留在家的都是老弱病残人员,该村发展十分迟钝,土地撂荒很多,曾经令人骄傲的林果经济逐步萎缩,烤烟产业更是由以前的上千亩下滑到几十亩。
B.这就警示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手中有一定权力的官员,更应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淡薄名利、甘于寂寞、守住清贫。
C.药品中的“儿童酌减”字样,的确让人难以操作,这样的文字看似一种善意的消费提示,实则似是而非,减到多少才合适大多没有明确说明。
D.我们对秦始皇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花分雄雌,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
2024年山东烟台高三一模高考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详解(含作文范文)

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在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发展史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从根本上把客观世界当作镜子来反观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努力,而总是看见把人的内心当作平静的湖水,认为真正的本心是“虚静”“无事”“空”。
中国人更多地用镜子来比喻人心而不是外界对象,镜子的作用不是用来认识自我,而是用来反映世界、“玄览”万物、呈现宇宙本体的,即是说,镜子(人心)本身是看不见的,在镜子里看见的都是外界事物;人们从镜中反映的外界事物得知镜子的存在,但却不能把握那独立于一切外界事物的镜子实体的形象。
进入现代,我们热烈地讨论“自由”“人性”和“独立人格”,但看上去轰轰烈烈的时代思潮如果不涉及“人之镜”的根本颠倒,终将只是过眼烟云。
所谓根本的颠倒是指:不再仅仅把人心看作被动而平静地反映外界的“明镜”,而是要能动地从外部世界中去获得自我的“确证”。
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通过“洞喻”,以理性贯通人性和对象世界,认为人只要运用他的“理性之光”反观自身,对自己的固有本性加以“回忆”(洞中囚徒回转头,发现了真实事物),就能触及并把握客观的世界本体。
从这里产生了西方哲学源远流长的“反思”学说。
“反思”(reflexion),也就是反映、反射,它与中国古代“吾日三省吾身”的那种反省不同,不是直接检查自己干净的心地上沾染了哪些灰尘,而是从对象上回过头来思索自己的本性。
中国传统的反省是以人的“心性”为出发点的,人心被假定为已知的、人人相同的、平静一色的,但这恰好使人心本身成了视觉上的一个“盲点”。
2014年山东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例文

2014年山东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例文(本材料根据多位一线阅卷老师的阅卷体会整合而成)2014/10/11【文题回放】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画。
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定位与解读】一、主体,二、客体,三、窗子。
核心内涵:此材料作文最为核心信息是把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即“主体”是如何看待“客体”这个客观世界的,并能揭示产生不同认知的原因。
因此,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不同认知就成为审题的重中之重。
【标准与细则】Ⅰ等(60—53分):符合题意。
需同时满足两条标准:一是,不同的人面对同一幅画,从中看到不同的意义或内涵;二是,看到意义或内涵后能揭示其不同的原因,并用实际行动改变“图画”。
例如:寂静,长吟,灯火阑珊,有人看到的是寂寞,而钱钟书看到的是淡泊的宁静。
荆棘、芍药、冷雨纷纷,有人看到的是“幽林冷雨一身孤”,而李白看到的是“肯信明年别有春”“明伴春色倍还人”;孤鹏、大雁、有人看到的是悲哀,而易安居士却吟唱“九万里风鹏正举”,同样的事物,不同的心,则画上不同的颜色,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生活可以阴暗彷徨,也可以明朗欢乐,这都取决于我们的心。
(《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Ⅱ等(52—42分):题意有不同程度的偏离(1)过分注重内在的心态和修养,只谈个人的内心世界,而忽略了“图画”;(2)仅仅写出了不同人看到了不同的世界,有人看到了静,有人看到了乐观、坚强、责任、爱心……(3)对“窗子”理解错误,将“窗子”主体化;比如坚强的窗子、拼搏的窗子、善良的窗子等等;(4)以选择行动为主,谈选择行动,即“怎么做”,而忽视理解判断,没有对图画的感知。
Ⅲ等(41—31分):题意出现较大偏离(1)大谈如何对待挫折、磨难,忽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2)“客体”主观化,用心灵世界代替窗外的客观世界;(3)打开窗子看世界;(4)打破窗子,冲出束缚;(5)选择不同的“窗子”,无限扩大“窗子”的作用。
2014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7页

2014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特别告知:由文题材料可提炼出“多角度看问题”的话题,本刊“焦点?观点”“多维解读”等栏目刊发的文章均是“多角度看问题”的范例,大多可作为写此题的素材。
2014年2-3期《命题作文“框”构思演练》,文题“框”的写作范围包含此题的写作范围,其中“佳作示例一”稍加改动可为此题所用。
就此题的立意角度“尊重个性,有容乃大”,本刊2014年4期《切莫暗淡了个性的花朵》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考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图画。
这是一道哲理意味浓、思辨色彩强的命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认识自我,充分体现出“新课标”的“表达与交流”中“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要求。
以下立意角度供参考:一、风景是丰富多彩的材料把“窗子”喻为“画框”,把通过“窗子”看到的东西喻为“图画”。
其实这个“窗子”就是我们看世界、看社会、看生活、看他人的通道,这幅“图画”就是我们看到的社会生活、人生百相等。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看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人看到高雅、宁静,有人看到粗俗、喧闹,等等。
同一扇窗,不同的人向外看,看到不同的风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风景也是丰富多彩的。
这样的立意扣合材料要求,但也是一般化的立意。
如果从这个角度写作,需要考虑怎样在平凡立意中突显“奇崛”。
二、多一双发现美的慧眼透过“窗子”,允许看到雅,允许看到俗;允许看到闹,允许看到静……但“图画”不同,我们的心绪也会不同。
有首歌唱道:“借我一双慧眼吧,我要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慧眼。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解析与范文

我心自有云白山青叔本华说过:“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欢快的协奏曲;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汪寂静的死水。
”角度不同,心态不同,我们所看到的也不同。
窗子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这图画是虚幻的现实。
内心云白山青的人在喧闹中看到的也是寂寞的美好,内心乌云密布的人在文雅中看到的都是低俗的趣味。
要从画框中望这个世界,首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态,用冷酷的哲思与美好的遐想,还现实这幅画本来的美好。
近代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一生钟情于林徽因,但他的爱坦坦荡荡,朋友与当事人都知道,他不学心碎浪子远走他乡,也不学乡里霸王强拆鸳鸯,而是在林徽因身旁默默守望,这一守便是一生。
旁人可能看到的是金岳霖一生的孤单寂寞,是林徽因的不识才子,其实从金岳霖的眼中去望,没有比这更加美好的了,他抵住了诱惑稳稳站在属于自己的角落,这才让美得以持久。
守住自己的的本心,你从窗子里望见的图画,一定被涂上了最美丽的色彩。
去望这个现实,这是生活的本质,你我都去望,生活这幅画面却截然不同,你我望孤独,望见的是满目的黑色,而村上春村望孤独,它只是我们熟悉的朋友。
也许村上春村洞悉了人生,他并不将孤独视作洪水猛兽,而是用一种玩味的笔调给我们望见的黑色涂上了美丽的颜色,村上春树的眼中,生活不可变,只有心态可变。
图画不可变,只有看画人的心情可变。
那何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出人生最为瑰丽的舞步呢?在这个万般千态的浮世绘中,在错乱复杂的名利场里,我们容易在无端狂热中迷失方向,在无畏竞争中迷失自己,其实人生如梦,年华似雪,梦醒了雪停了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看到的窗子外的图画,不是眼中所见而是心中所感悟的。
只有守住我们的本心,用澄澈的心去看现实的画卷,才能感悟生活的美好色彩,踏破这冷酷梦境,走出这无涯雪场,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任世事无端变幻,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守住内心,弘一法师方能发出“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感悟,三毛能在丈夫死后仍拥抱寂寞。
菜根谭有言“世人动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自心尔。
2014年山东烟台中考优秀作文《这样的美“征服了我”》

2014年山东烟台中考满分作文题目:征服了我。
要求:①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
【名师解读】作文采用的是半命题的形式,需要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这是关系到审题立意的问题。
“征服了我”也就是某人或事能能深深打动我、感染我、激励我,让我自省自我警惕、自我提醒、自我批评、自我纠正。
征服了我”,是带给了我一种智慧,促进了自我修炼和完善,促进了自我的提高和升华,使人真正走向成熟,赢得一种内在的力量,从而推动人生走向成功,趋于圆满。
看那些成功者,如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坎坷,屡遭磨难,他又如何能坚持一辈子始终对音乐痴情不改?香港金利来老板曾宪梓,艰难创业,几经挫折,有过受挫时的悲观,有过顺利时的懈怠,他又如何使金利来品牌经久不衰?……题目可以填成功人物,也可以填某个故事、某个场景、某处景物等。
有了审题、立意和材料,再加上合理的构思,一篇好的作文便呼之欲出了。
注意:字数不少于600字,欢迎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这样的美“征服了我”数不清的课桌和椅子;相当于讲台的多媒体;一台又大又笨拙的电视机;一张墨绿色但又有些反光的大黑板;几块浅蓝色的窗帘……就是这儿的美“征服了我”。
课前,这儿从安静变成喧闹。
刚开始,静的掉一根针都能听的见,黑板上方的钟表用它长长的手臂“敲”动着,她的“心跳”格外清楚。
突然,门被轻轻的推开,一个短发而且穿着校服的女孩走了进来,微笑就是她的语言。
不久,这儿便成为一个“菜市场”,到处弥漫着“豆浆油条”的香气,弥漫着值日生的“劳动气息”,弥漫着朗读的“读书风气”。
你看,那位同学正忙着攻难题呢,那位同学正忙着看名着呢,那位同学正哼着欢快的歌擦黑板呢……这样的美“征服了我”!课时,老师带着一摞书走进了这儿,扫了一眼擦得明亮的讲桌,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正要拿粉笔写字时,装粉笔的盒子格外漂亮,一根根白刷刷的粉笔笔直地“站在”盒内,老师的脸上又留下了“欢乐”的痕迹,顺手拿了一根认真的写起字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一株小草生长在田里,和水稻混杂在一起。
一位老农看见这株小草,马上把它连根带叶地拔了起来,对身后的儿子说:“这种草最讨厌,它同水稻争肥料,而且生长又快,只要留下一节根,就会重新长出来,所以我们叫它‘荒田根草’。
”说着,就把小草狠狠地抛到大路上,准备把它晒干。
这时,恰巧有个园艺家走过,看见了这株小草,马上把它带回了城里,种在公园里的一块大空地上,每天浇水施肥。
为了防止它被游人踩死,园艺家叫工人在小草四周围起了篱笆,插上牌子,上面写着:爱护草地,严禁践踏!园艺家还对工人说:“这种草生长快,不容易死,不久就是一大片,所以我们叫它‘地皮草’。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欹外,文体不限,且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⑤字数不少于800字。
立意社会,用人者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自己的轨迹里运行。
总有一款适合你。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相关材料1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相关材料2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世间万物品类,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实现自己的价值,关键在找准自己的位置,绽放光彩。
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
不能用人的长处,便是自己的短处。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
——作家郑渊洁如是说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定位比努力重要。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一碗米价值有多大?要是一个家庭主妇,蒸出一碗米饭,也就值一元钱,这是最原始价值;要是一个商人,做成几个粽子,大约能卖两三元钱;要是一个企业家,经过发酵,酿成一瓶酒,那就值一二十元钱。
人生就像一碗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关键是如何去寻找,开发、提升和放大。
相关材料3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是独一无二的。
任何人只要从事自己最擅长的职业,他就不会默默无闻;再聪明的人,如果整日从事着与自己性格不合的工作,也注定难逃平庸的命运。
毛泽东对数学可能没有天赋,著名作家三毛数学经常不及格,可这些缺欠不会掩盖他们在其他领域的卓越。
术业有专攻,就像那位英明的母亲所说的,总有一粒种子适合这片土地,总会有一片收成属于这片土地!我们要做的是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地,这样才能长得叶繁枝茂,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如果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
相关事例:伊辛巴耶娃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女子撑杆跳选手,在进入撑杆跳项目之前,是一名艺术体操运动员。
5岁就开始练体操,15岁时改练撑竿跳。
2003年破世界纪录后,一直保持着对女子撑杆跳的垄断性统治,被称为“穿裙子的布勃卡”,职业生涯28次刷新室内、室外世界纪录。
04\05年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国际田联最佳女运动员奖,并且获得劳伦斯最佳运动员奖。
2005年7月22日,成为了第一个撑杆跳打破5米纪录的女性运动员。
2013年8月13日晚,在莫斯科田径世锦赛中,以4米89的成绩赢得金牌,完成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跳。
刘翔世界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奥运冠军,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跨栏国际级健将运动员。
刘翔是中国田径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全球目前男子110米栏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
职业运动生涯开始主练跳高、辅练100米短跑。
后来教练方水泉、孙海平,慧眼识才,收为弟子,专攻跨栏,从此风之子刘翔,如鱼得水,找到了自己准确的位置,取得了让国人自豪,让亚洲人骄傲的成就。
班超投笔从戎。
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
《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
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陶渊明,李白,柳永,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在功名与山水之间,富贵与自由之间,找到准确的位置,一生厚重丰富。
中国历史上不缺少这样的官吏,文坛上却少不了这样的大家。
刘邦:知人善任成帝业刘邦这个人物,在我们一般人的眼里,是成不了什么英雄的。
你看,刘邦没有什么英雄气概,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刘邦没有什么军事本领,与“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的韩信比起来更是相差很远。
刘邦没有什么谋略战术,与“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比起来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不仅如此,刘邦还是一个好酒好色之徒,进入阿房宫后就不想走了,要不是张良的劝阻,怕也会和李自成一样的下场。
刘邦还是一个不守信任的人,公元前203年“鸿沟之盟”后项羽放回了刘邦的父亲太公与妻子吕氏;可刚转过身,刘邦就撕毁条约,发兵追了过来。
可是,为什么项羽就失败了,而刘邦建立了汉朝呢?第一,刘邦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而项羽只能算是一个军事家。
项羽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力取胜,他确实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有一套独特的战术,在战场上屡战屡胜,但他的胜利是局部的,最终因全局的失败而失败。
刘邦则坚持以智取胜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决定战争胜负的各个因素,不放过一个有利条件,千方百计争取全局上的优势,不怕局部战争的屡战屡败,最后以全局的优势而夺得战争的胜利。
第二,刘邦知人善任、驭人有术、刚柔相济、恩威兼施,而项羽自大自狂、用人无方、残暴无道、人心所背。
因为项羽的自大自狂、用人无方,才有韩信的投身刘邦,项伯、田荣、陈馀、彭越等的背叛;因为项羽的活埋二十万秦兵、才有了与关中人们不共戴天的仇恨;因为项羽杀了楚怀王,才让刘邦有了讨伐的借口。
因为刘邦的知人善任、驭人有术,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典;才有了韩信军事才能表演的舞台,有了韩信感激涕零、坦诚归附的天真;才有了“帝王师”张良的“运筹帷幄”与“决胜千里”;因为刘邦的刚柔相济、恩威兼施,才有了关中人们的爱戴,才有了项伯等人的投靠。
第三,刘邦顺应历史潮流,而项羽逆历史潮流而行。
项羽在灭秦过程中建立了丰功伟绩,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但是在楚汉战争中,项羽的政治思想落后、政策方略错误、个人性格上的缺陷,不得人心的做法、桀纣再世的残暴,注定了最终要失败的。
刘邦能顺应时代、从和民心、分化敌人、团结内部、知人善任等等,说明了其成功绝非偶然。
所以钱穆说:“汉祖之得天下,一曰不杀人,又一曰善用人。
”第四.刘邦能从善如流、善于纳谏,而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良言。
在“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范增的忠告,不想积极采取行动,痛失了杀掉刘邦的良机。
连毛泽东同志都说:“项羽有三个错误,如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跑了刘邦;鸿沟协定,他认真了;建都徐州,那时叫彭城。
”刘邦对谋士郦食其的尊重、礼貌,让我们叹服;对张良言听计从的态度,更是让我们钦佩。
当刘邦进入阿房宫时,留恋声色犬马、奇珍异宝,是张良的“逆耳忠言”让他觉醒,退出皇宫,回军霸上;在鸿门宴上,刘邦听从了张良的谋略,躲过了一场劫难;当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败时,听从了谋士的建议,向项羽提出以鸿沟为界、停战讲和,既得回了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也进一步麻痹了项羽;当韩信、彭越不听从调度出兵伐项羽时,刘邦能听进张良的建议,给韩信、彭越许愿,才取得了垓下之战的胜利,成就了大汉的帝业。
古代的一些不务正业的亡国之君,并非无才,而是志不在此。
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著名的书画家。
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其书,首创“瘦金书”体,独步天下;其画,工笔画的创始人,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
多才多艺,爱好广泛,就是不好朝政,可惜生在帝王之家,“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最终葬送了北宋的大好河山,被后人耻笑。
李煜南唐末代君主,政治上毫无建树,但是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词的成就最高,成为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
曾给自己取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昏庸帝王,天才词人。
他一心潜没于诗词文学的深海,融艺术和自然之中。
感受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身在皇家,他从无鹤立群雄当皇帝的心思。
然而,历史总喜欢开这样那样的玩笑,完全偏离了他为自己设定的道路,无意做皇帝,却接了个烂摊子,“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优柔寡断,犯下了许多政治错误——该杀的不杀,不该杀的杀了,当皇帝的路走得相当糟糕。
明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
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把治国平天下的事,抛到脑后,无心过问,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纳兰性德,清朝著名词人。
词风与李煜相似。
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宠臣。
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一等带刀护卫,长年追随康熙左右。
世俗眼中,年少英才,风光无限,前途无量。
纳兰性德淡泊名利,厌恶官场的庸俗虚伪,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自比笼中雀。
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最擅写词,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清丽婉约,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
”王国维曾评价纳兰性德的词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因为“历史的误会”,我十五年来勉强做着政治工作。
――正因为勉强,所以也永远做不好,手里做着这个,心里想着那个。
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
他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是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人。
瞿秋白《多余的话》:一只赢弱的马拖着几千斤的辎重车,走上了险峻的山坡,一步步地往上爬,要往后退是不可能,要再往前去是实在不能胜任了。
我在负责政治领导的时期,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欲罢不能的疲劳使我永久感觉一种无可形容的重压。
我家乡有句俗话,叫做“捉住了老鸦在树上做窝”。
这窝始终是做不成的。
一个平心甚至无聊的“文人”,却要他担负几年的“政治领袖”的职务。
这虽然可笑,却是事实。
梁衡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
但是他随即被王明,被自己的人一巴掌打倒,永不重用。
后来在长征时又借口他有病,不带他北上。
而比他年纪大身体弱的徐特立、谢觉哉等都安然到达陕北,活到了建国。
他其实不是被国民党杀的,是为“左”倾路线所杀。
是自己的人按住了他的脖子,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
而他先是仔细地独白,然后就去从容就义。
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