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改进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改进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
提升教研组的效能,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明确职责和目标
教研组成员需要清楚自己的职责和目标,明确教研工作的重点
和方向。
这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将其与
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相对应,使教研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2.加强沟通和协作
教研组成员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研组会议、研讨活动,促进
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便于成员
之间及时分享有关教育教学的经验和资源。
3.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
教研组成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包括参加教育研讨会、研修班、专业培训等。
同时,鼓励教研组成员互相研究、互相指导,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
4.推动教研成果转化
教研组的成果应该得到有效地转化和应用。
学校可以建立评估机制,鼓励教研组成员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此外,教研组也可以与其他学校或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改进教研组建设需要全体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增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增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引言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研究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就增强教研组建设的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能为学校教研工作的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1. 完善组织结构教研组的组织结构是教研工作的基础,应当合理、科学地设立。
首先,确定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教研工作,同时兼顾教学任务;其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师的专长和经验,分别成立相应的教研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特定的教研课题或方向;最后,建立教研组与教务处、学科部门等的有效沟通机制,确保教研成果的及时交流和应用。
2. 加强教研能力教师的教研能力直接关系到教研组的建设和发展。
因此,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研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教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将教研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工作。
3. 优化教研资源教研组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持。
学校应该加大对教研工作的经费投入,购置必要的教研设备和教材,提供良好的教研场所。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申请国家和地方相关教研项目,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
4. 加强团队合作教研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是教研工作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组织集体备课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研究和共同进步。
此外,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承担教研任务和项目。
5. 推动教研成果转化教研成果的转化是教研工作的最终目标之一。
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教研成果的交流展示活动,鼓励教师发表教研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提高教研成果的影响力和可应用性。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促进教研成果在实践中的落地应用。
结论增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完善组织结构、加强教研能力、优化教研资源、加强团队合作和推动教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努力,学校可以进一步提升教研组的能力和影响力,为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做出贡献。
教研组建设的思考
案例一:某中学教研组建设实践
总结词
注重实效、强化合作
详细描述
该中学教研组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教研组内定期开展听课、评课 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 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01
资源分配问题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教 学资源以确保教研组建设的顺利进行是 一大挑战。
02
03
教师参与度问题
部分教师对教研组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参与积 极性和主动性。
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
持续推进教学改革
教研组应继续关注教学改革动态,不断探索新的 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三:某高校网络教研平台建设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拓展空间、丰富形式
该高校教研组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研活动,拓展了 教研的空间和形式。教研组内教师可以在线交流教学心得 、分享教学资源、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同时,还利用网络 平台开展远程培训和学习活动,方便教师随时随地参与学 习和交流。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 力,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完善组织架构
设立教研组长
01
设立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研活动、协调教学资源和人员安排
等工作。
分工明确
02
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专长,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确保各项教
研活动有序开展。
建立工作小组
03
根据需要建立工作小组,如备课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等,提高
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制定规章制度
制定教研计划
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
学校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1、高效的组内管理。
活动正常、有组织、人员整齐,没有懒懒散散、不合拍的音符。
活动有质量、有内容。
教研活动的出勤管理入手;内容丰富:理论学习、备课研讨、听课评课、案例分析、读书交流、骨干教师讲座、观看教学实录、名师讲座等活动时人人参与发言,记载上写明发言者。
评课热烈,有深度。
2、健康的舆论导向。
舆论健康积极向上,面对消极言论,没有一片附和声,有正义。
3、严谨的工作态度。
备课认真,不敷衍不应付、备课组活动研讨浓厚。
课堂教学一丝不苟,讲质量,讲效率,对待学生耐心有加——主要措施:精讲、精选、精练、精批☆关于“精讲”,提出讲清、讲准、讲透、讲宽☆关于“精选”:研究作业布置的方法,课标、巩固、坡度、以一带多,备课组要讨论选用的练习册是否适当。
☆关于“精练”(即如何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培养良好作业习惯。
(作业不拖拉不赖作业、审题、书写、检查、质量意识、及时订正等等)重视学法指导。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法研究,对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学习方法辅导。
(怎样抓优秀生、后进生)☆关于精批:批改符号规范,批改正确,无漏批,订正有督促、有检查。
语文的作文批改耐心、细致,评语到位。
开展教改实验和教科研课题研究。
4、强烈的质量意识。
追求质量,积极进取;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质量分析深刻,指导教师制定可行的整改措施。
各教研组长要及时了解各备课组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情况,帮助教学成绩相对落后的教师做好原因分析和整改工作。
学期测查成绩赶超区平均。
组长对本组教学有视导,如常下班听组员的课堂并互相切磋;有质量监控,组长能全盘了解每次各年级检测情况,并作出分析、指导。
5、规范的考核工作。
月考核不和稀泥,不流于形式,有褒贬,真正起规范、督促作用,检查情况、出现问题组内及时反馈、通报,提出整改。
听课笔记完整,有评议意见?6、健康的工作心态。
接受任务、安排任务,爽快,完成有质量。
除了心情愉悦的完成份内工作如:集体备课、公开课、听课任务、准时上交本组相关资料,如活动记载、公开课听课情况记载、专题总结和论文等;其他布置的工作也能乐意、尽心尽力的完成。
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03
拓展教学资源
教研组应该积极拓展教学资源,引进新的教学设备和工具,开发新的
课程资源。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学
习需求。
02
发挥教研组功能——教研组长是关键
教研组长担负的传统任务
提高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积累本学科教学经验,形成本学科教学特色。
选择合适的研讨主题
根据学科特点和当前的教学实际,选择具有研讨价值的 主题进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研讨能力和水平。
合作与交流
与同教研组的老师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开展教学研讨 和课题研究,分享经验和成果,提高研讨能力和水平。
注重实践和研究
将研讨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注重实践和研究,不断 总结和反思,提高自己的研讨能力和水平。
04
提高教学水平与研讨能力的建议
提高教学水平与研讨能力的建议
加强学习和研究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研究 成果,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积累教学经验
通过多参加教学实践和观摩他人的教学,不断积累教学 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注重反思和总结
每次教学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时代教研组长承担的新任务
引领教师树立学习意识
选择主题教研,加强合作:调动教师积极性,形成真诚合作 、共享成果、共同提高的团队精神。
03
以学为本,突出研,转化科研为常规工作
,以课题为牵头
Hale Waihona Puke 以学为本,突出研,转化科研为常规工作,以课题为牵头
坚持以学习为基础,突出研究的 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 养。
关于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刚刚结束了“中职学校优秀教研组(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这一主题的培训,我意识到教研组作为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的基层组织,是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
从学校来说,一个教研组的建设水平,决定着一个学校学科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决定着该学科在校内外的竞争力;从教师来说,教研组工作的水平,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然而,在现实中教研组咋活动中存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据这次所听所学,我做了以下分析和思考。
一、本教研组建设现状分析1、重视教师个人业务能力发展,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实操比赛。
2、重视课题研究,培养组内成员的向心力。
3、重视发挥教研组的互助功能,即以老带新。
二、问题与不足1、有计划,无规划教研组虽有工作计划,但基本上都是将学校的工作计划套上学科的帽子分月安排,或将上学期的计划稍作修改,内容大多是每次哪几位教师开设公开课,哪几位参加技能比赛等,缺乏针对本组实际和学科特点的长远规划,计划的“盲目”使得教研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专业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研组的整体建设极为不利。
2、重数量,轻质量学习对教研组每学期的活动次数有规定,差不多每月一次,专业硬性的规定往往在数量上得到了保证,但质量不高。
3、活动形式单一教研活动往往是先上课,再评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简单评课,缺少细致深入的研究,虽然交流但无主题,想到哪说到哪,完成任务了事,没有真正深入研究教学设计。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1、领导重视与参与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研组团队建设,把教研工作也提到日程上来,深入教研组参加活动。
本学期校长、分管业务校长和教务主任参加了我们轻纺染织和服装两个教研组的活动,对我们新学期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也细化了对每个教师的任务。
充分显示了学校对教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利于适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教研情况。
2、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教研组长是学科带头人,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教研组长要充分发挥作用,用行动去带动和影响全组教师参与活动,关心组内成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的成长,通过组织一系列相关活动,培养凝聚力的同时,也让每个人的能力有所提高。
学校教研室(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教研室(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引言教研室(组)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学校教研室(组)建设的实践和思考,可以更好地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实践与经验总结1.建设教研氛围教研室(组)需要重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可以组织定期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邀请教研骨干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和方法,鼓励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同时,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教育教学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创新精神,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教研内容的指导与研究教研室(组)的建设需要具体明确教研内容。
可以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
例如,可以研究教学方法、教材改革、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还应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这样,可以加强教研室(组)的研究力量,提升教研水平。
3.推动教学实践与改革教研室(组)建设的核心在于推动教学实践与改革。
可以通过建立教学观摩、课堂教学研讨等形式,加强教师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并将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和推广。
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参与学校教学方案的制定,开展课程评价与反思等活动,促进教学实践的创新与完善。
三、思考与展望1.加强领导与支持教研室(组)建设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学校领导应当制定明确的教研工作目标和要求,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推动教研室(组)建设。
同时,还应加强对教研室(组)工作的督促与指导,确保教研室(组)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拓宽教研渠道教研室(组)应加强与外部教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拓宽教研渠道。
可以与其他学校的教研室(组)进行交流与合作,开展教育教学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深入交流与互动。
此外,还可以积极参与学科教研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分享教育教学资源,提升自身的教研水平。
对于建立一个有效的教研组,你有何看法或建议?
通过学习《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的途径》,对于建立一个有效的教研组,你有何看法或建议?一、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创建学习型教研组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创建学习型教研组织,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研制度,努力提高学校教研能力,全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校本教研”为动力,提高教师对学习型教研组的认识。
学习型组织除了完成传统型组织的基本工作任务外,更多的体现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有效教育实践与研究,牢固确立教科研先导地位。
“学习、研究、交流、创新”是学习型组织成员的重要工作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超越的有效组织形式,为了提高教师对学习型教研组的认识,我们教研组通过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和策略。
1、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每月每人写一份教育叙事。
每学期每人上一节校本教研课。
每学期写一份优质教学设计。
⑦每学期写一份教学课(案)例。
三、以“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活动为途径,初步建立学习型教研组。
采取以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为校本教研主要途径,对于教育叙事研究,要求教师主要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如: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机智生成事件,教师采取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突破知识重难点时采用的一些新颖的方法,甚至是结合教学中出现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时而进行的学生学习习惯的教育等,进行教育叙事研究。
四、以案(课)例研究为校本教研主阵地,促进了学习型教研组的形成。
如:课堂上数学知识点有哪些?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和手段?包括课堂的组织形式?如何评价等内容?针对学生突出学生的发言率、每次活动参与时间、参与率的观察,学生应用知识的效果等方面,教研组最后针对确定的观察,最后设计出观察量表。
这次活动带来了老师学习观念的改变,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激发了教师的原动力。
在老师熟悉了教育叙事研究之后,我们又要求每位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形成教学反思。
关于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发布时间:2023-03-27T05:33:05.26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89期作者:田莹雪[导读] 学校教研组建设历史已久,但问题仍然突出,组织行政化较弱,执行力不够;欠缺专业化引领,文化认同弱;倾向于外来驱动,务虚不务实。
活动的时候也经常人员不齐,有些教师不是这事就是那事。
北京市怀柔区第二中学101400教研组是配合学校完成各项教研活动的组织,是校内同学科教师成长的平台,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载体,是同学科教师提升业务、提高素养的理想场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提高教育水平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水平关键在教研组。
一、学校教研组建设现状学校教研组建设历史已久,但问题仍然突出,组织行政化较弱,执行力不够;欠缺专业化引领,文化认同弱;倾向于外来驱动,务虚不务实。
活动的时候也经常人员不齐,有些教师不是这事就是那事。
教研组只是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如制定计划、填写表格、学期总结等。
至于研究、讨论、交流等活动根本无法开展,活动流于形式,真正具有实效的工作基本没有涉及。
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关于学校的校本研修主题进行交流和听评课活动。
评课时基本都是优点多,缺点少甚至没有,可以说都不讲真话,也不愿意说实话。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研活动毫无特色与风格可言。
二、教研组建设具体做法1.建设教研文化,形成核心价值取向。
一支教研组队伍最好有自己的教研文化,建设教研文化,形成各学科的核心价值取向。
作为教研组的一员,都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共建者、学习者,每位组员都有这份责任和义务,应该融入并参与教研组文化的创建之中,让自己在满足物质条件的同时更有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使教研组、学校成为全体教师发展的平台和事业的归宿。
建议学校每个教研组要给自己起一个别致的名字,总结自己学科的“八字”教研特色。
有了这样的“标签”引领,教研活动和教研形式都会有指向性,逐渐形成各学科独特的教研文化。
幼儿园教研组建设点滴谈
幼儿园教研组建设点滴谈一、引言教研组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建设和发展教研组,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本文将从教研组建设的意义、目标、组织架构、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教研组建设的意义1. 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研组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促使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相互借鉴,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2. 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研组可以通过组织教研活动、研讨会等形式,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3. 加强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教研组可以促使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共同为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研组建设的目标1. 建立良好的组织架构:明确教研组的组织架构,确定教研组的领导和成员,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益。
2. 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明确教研组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确保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
3.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组织教研活动、研讨会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4. 建立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氛围,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教研组的组织架构教研组的组织架构应包括领导机构和成员机构两个层次。
领导机构由园长或者副园长担任组长,教研组成员由各年级的教师组成。
五、教研组的工作内容1. 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开展教学观摩、教学评析等活动,推动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
2. 研讨会:定期组织教研组成员进行研讨会,讨论教育教学问题,分享教育教学心得,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3. 教材研究:组织教师对幼儿园教材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推动教材的优化和更新。
4. 教学设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共同研发教案、教材和教具,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之一,是提高教师素质,开展教研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同学科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理想场所,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教研组工作开展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教研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重新认识教研组的功能我国教师的教研工作是有坚实的历史基础的。
早在1957 年,教育部就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颁布了《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其中规定了教研组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
明确的规定了那个年代教研组的任务与功能,那么,五十年过去了,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研组又有哪些功能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在接受《现代教学》记者专访时明确地指出:在教研组建设发展的五十年的历程中,虽然教学过程中设计、实施、评说、改进这一基本的流程和环节没有较大的变化,但是取向和内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往主要是技术熟练取向,新课程改革以后,逐渐转变为全面反思取向,更要考虑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样的转变,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又是教师学习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因而,要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智慧,教研组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
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教研组有很多事情要做。
大体来说,学校教研组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实体,其二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的主要机体。
教研组应该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体现在群体化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每一个体都以课程改革委要求,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不断提高并形成较理想的群体素质。
其三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应验积累的基本主题。
教研组的行为必须顺应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课程的发展,发挥教研组功能的基础是增强学校教研组的“造血机能”。
实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根本性转变。
教研组在新形势下应教、研、训一体化,重视研究、合作、反思。
教师培训教研组建设心得体会_教研组建设心得体会
教师培训教研组建设心得体会_教研组建设心得体会教师培训教研组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过去的教研组建设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要明确教研组的目标和定位。
教研组的目标应该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建设教研组的过程中,要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可行的计划和目标,方便组内成员明确方向,共同努力。
要注重组织和管理。
教研组的建设需要有一位负责人来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
负责人应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协调组内成员的关系,解决问题和困难。
在组织教研活动时,要注重时间安排和会议纪律,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
要重视教研活动的实效。
教研组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取得实际成效。
在教研活动中,要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注重实践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要重视反思和总结,及时纠正不足,不断提高教研效果。
要注重培养教研人员的能力。
教研组的建设需要有一支专业素养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研骨干队伍。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提供丰富多样的教研资源和平台,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和创新能力。
要注重培养新生力量,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发展能力。
要注重外部资源的引进和合作。
教师培训教研组的建设需要有外部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也需要与其他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和交流。
学校要积极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与其他学校开展教研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培训教研组的建设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通过建设教研组,可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要注重教研组建设,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教研室(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教研室(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引言教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教研室(组)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对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学校教研室(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供学校和教师参考。
二、学校教研室(组)建设的实践1.明确目标学校教研室(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明确教研室(组)的使命和职责,确立发展方向。
教研室(组)的目标应该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相一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2.定位明确学校教研室(组)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实践的需求,确定教研室(组)的定位。
例如,有的学校可能注重学科教研,设有各学科教研组,有的学校注重教学模式改革,设有教学设计研究室。
定位明确后,教研室(组)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优化组织结构学校教研室(组)建设要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可以设立教研室主任或教研组长,明确教研室(组)的负责人,统筹协调工作;同时,可以设立各类教研小组,由专业领域的教师组成,负责制定教研计划和开展具体的教研活动。
4.提供平台支持学校教研室(组)建设要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持,创设教研活动的条件和环境。
可以为教研室(组)提供办公用房和设备设施,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和展示成果的机会。
并且,学校可以合理分配资源,激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鼓励优秀教师参与学校教研项目。
5.加强专业学习学校教研室(组)建设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班和研修班,开展专题讲座和研究交流活动。
同时,可以组织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评估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成长。
三、学校教研室(组)建设的思考1.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学校教研室(组)建设要注重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鼓励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之一,是提高教师素质,开展教研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同学科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理想场所,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教研组工作开展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教研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重新认识教研组的功能我国教师的教研工作是有坚实的历史基础的。
早在1957年,教育部就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颁布了《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其中规定了教研组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
明确的规定了那个年代教研组的任务与功能,那么,五十年过去了,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研组又有哪些功能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在接受《现代教学》记者专访时明确地指出:在教研组建设发展的五十年的历程中,虽然教学过程中设计、实施、评说、改进这一基本的流程和环节没有较大的变化,但是取向和内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往主要是技术熟练取向,新课程改革以后,逐渐转变为全面反思取向,更要考虑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样的转变,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又是教师学习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因而,要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智慧,教研组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
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教研组有很多事情要做。
大体来说,学校教研组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实体,其二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的主要机体。
教研组应该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体现在群体化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每一个体都以课程改革委要求,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不断提高并形成较理想的群体素质。
其三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应验积累的基本主题。
教研组的行为必须顺应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课程的发展,发挥教研组功能的基础是增强学校教研组的“造血机能”。
实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根本性转变。
教研组在新形势下应教、研、训一体化,重视研究、合作、反思。
对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演示教学
对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对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教研组是学校内研究教学问题的组织,是教师间实现交流协作,资源共享,智慧碰撞的重要场所,是连接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桥梁,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把学校比作一台机器,那么教研组就是这台机器的一个重要部件,若把学校的教学质量比作一个化学反应,则教研组工作就好比是这个化学反应所需的反应条件,若没有合适的反应条件,就没有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教研组建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工作的成败,只有教研组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因此,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势在必行。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把教研组工作做好呢?思考一:做好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常言道: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教研组的事可以认为都是一些很平凡的小事,可是当我们把这些小事都做好时,我们就必然做成了一件大事。
我们就从听评课开始说吧。
(一)做好听评课工作首先是听什么和怎么听的问题,听课教师应该集中精力,坚持“四勤”:“耳勤”——仔细聆听师生对话;“眼勤”——认真观察教师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学生反应与表现;“心勤”——边听边认真思考,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我”作比较;“手勤”——记录教学流程、重点、难点、板书、师生交流情况、教学“亮点”及自己触景生情碰撞出的“火花”。
其次是如何评课,评课必须要及时,我们经常听到的评课语言包括我在内是这样的:“准备充分”,“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流畅、语速适中”等等,这样的评课都仅仅停留在教学基本功层面上,那么到底应当怎样更深层次的来评一节课呢?1、从三维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看教材处理的是否得当,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二、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1、让教研组成为“学习之家”教研组应当成为教师最基本的、现实的、主要的学习型组织。
在这个组织里,每个教师秉持专业成长的意愿,围绕共同的目标营造出一种开拓进取、勤奋学习、民主开放、合作共享的教研环境和氛围,使之成为一个能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受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的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首先,选好“家长”。
教研组长是校本教研的组织者,是教学实践的引导者,还应是教师专业学习与成长的促进者。
所以,教研组长不但要有独立的学科钻研能力、创新能力,还要有主动参与教研的工作热情;不但要有不断自我提升教育素养的意识,还要有交流和共享的团队精神;不但要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还要有为群众服务的精神。
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教研组长才能很好地承担“家长”的职责,以他自身良好的专业精神感染并带领整个团队在校本教研工作中不断探索,奋力前行。
其次,精心营造“学习之家”。
第一,有一个安定的“家”。
“研”无定所将大大打击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学校为教研组提供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避免“游击战”式的教研活动,给予教研活动在时空上有效的保证。
最好是有圆桌型的小会议室,便于教研活动过程的交流和谈论。
第二,有自由“阅读角”。
学校针对教研组的特点分别订阅不同级别、类型的教育杂志和刊物,或者教师自己订阅的教育杂志,以及学校的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和成果汇编,都应在教研活动室提供教师随时查阅和交流,成为教师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宝贵资源。
第三,把教研管理制度上墙。
学校的《教研活动管理和评估细则》不应归置于档案盒中,让适合学校校情、师情的可操作性的教研活动管理制度和教研评估机制。
亮相于教研活动室,时时提醒、督促教师增强教研意识,规范教研行为,逐渐形成在相互追问中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研讨的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2、让制度成为“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教研组建设,要以发展为目标,努力创造适应学生、教师发展的空间,同样需要制度的保障。
对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一、引言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实中,教研组建设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教师参与度不高等。
因此,对教研组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研组建设的现状目前,教研组建设在很多学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教研组的活动形式往往局限于听课、评课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很多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任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研组建设的改进措施1. 创新活动形式:教研组应积极探索新的活动形式,如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观摩、举办教学论坛等,以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 加强团队建设:教研组应重视团队建设,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分享经验、互相学习等方式,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形成共同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3. 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在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教研组建设的长远规划教研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实践。
未来,教研组应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教研组还应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五、结论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团队建设、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可以推动教研组建设的深入发展,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教研组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持续投入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教研组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未来的教研组建设中,我们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教研组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提升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提升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引言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然而,许多教研组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协作不够紧密、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等。
为了提升教研组的建设,本文探讨了几点思考。
1. 清晰的目标和定位教研组的建设需要明确定义其目标和定位。
明确教研组的任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是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教研组成员能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
同时,教研组需要明确自身在学校教研体系中的定位,与其他教研组形成有机的衔接和互补。
2.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教研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是教研工作成功的关键。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可以提高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可以采取定期开会、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等方式,促进成员之间的协作。
此外,还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提供在线交流平台,方便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共享资源。
3. 加强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教研组成员需要具备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开展有效的教研工作。
因此,加强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是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方面。
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提升成员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
同时,可以组织成员之间的学术讨论和经验分享,促进彼此的研究和进步。
4. 注重实践与应用教研组的研究成果应注重实践与应用,促进教学实效。
研究成果应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相结合,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可以将优秀的教学案例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创新和探索。
结论提升教研组建设需要明确目标和定位,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加强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以及注重实践与应用。
通过不断努力,教研组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上是提升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希望对教育工作者和教研组成员有所启发。
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学校文化的打造需要教师的共同研究、交流,用共同的智慧力量共同应对棘手的问题,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便是一种选择。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集体,教研组的基本任务是:以教育改革为中心,以教书育人为出发点,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本学科全体教师为学校教学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所以教研活动是教研组建设的载体,教研组建设的核心是要形成教研组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一、目前学校教研组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1、教研组长缺乏应有的能力与素养。
教研组长不是官而是兵;既是这个团队的组织者,又是普通一兵。
作为教研组长,居高临下的、命令式的方法肯定不足取,而任其发展、相信老师个个自觉也不现实。
教研组建设上,如何加强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就成为很多工作能够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作为组长要以成绩作为感召的语言,和教师们平等相处,和谐协调地开展教研活动,这就是教研组长赖以取得学校领导和同事支持的思想基础。
2、教研组工作定位错误,教研组发展目标茫然。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组织,不是行政组织。
它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许多教研组活动是工作事务性多而研究性少,教研功能萎缩。
教研组的活动往往是制定计划、填写表格、学期总结等。
至于研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基本没有开展。
真正实效性的工作基本没有涉及。
3、教研组活动个体受益甚微。
教研组工作褒扬性多而纠正性少, 评价氛围保守。
所以我们感到现在的教研活动对教师的益处确实不大。
主要原因是参加活动的都是本组教师,碍于情面,怕得罪人,因此,评课时不敢也不愿意讲真话,久而久之,每位教师都听不到真言,不知道自己到底存在哪些不足?因此,教育教学工作就有点止步不前。
另一方面,都是本组教师,天天见面,估计也没有多少新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学校或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教研组建设的意义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也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
教研组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师生素质、教学质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拓展教学内涵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
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应该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
而教研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能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为新的教学实践做好理论上的支撑和储备。
通过教研活动这一载体,引领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训练,利用教研组这一阵地能“吸引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提高一批人”。
(学校好比一个有生命的肌体,教研组好比肌体上的细胞,如果没有健康的细胞,就谈不上健康的肌体。
)只有把教研组搞好了,教学质量才有保障,教学研究才能深入,教学成果才能丰富。
可见,加强教研组建设意义重大。
二、教研组长的主要职责第一,提高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促进本组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科教学成绩名列前茅。
第三,积累本学科教学经验,形成本学科教学特色。
第一,教师状态的解读者。
教研组长要学会“读人”,读出教师的个性、爱好、弱点和优点、发展空间,要能全方位了解本组每一位老师的各个方面。
第二,教师发展的促进者。
教研组长应对不同层次、不同状态教师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和促进措施,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确立远大目标(很多教师满足于现状,这是很危险的。
随着生源不断萎缩,教师岗位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第三,教研组文化的诊断者、策划者和创建者。
多方面打造特色教研组,创建教研组的特色文化。
如,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等。
(我校创建“四星级”高中,作为学校教学特色,重点包装了艺体中心和我们地理组)三、教研组长威信的树立(据了解)目前,许多学校教研组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其原因有多方面,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强化备课组作用、弱化教研组作用)、学校检查督查力度不够、教师教研意识淡薄(感觉到通过教研活动学不到什么东西,积极性不高)等,也可能是教研组长自身的责任心和能力不强、教研组长威信不高等等。
我想,教研组长威信很重要。
(威信不高,组员可能不服、不买帐)。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研组长的威信呢?我想作为一名教研组长要有较高的威信,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作为教研组长,首先要有真才实学,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业务要精通,教学业绩要优秀。
教研组长应该是学科组内的业务权威,要是学科教学中的把关和领军人物,要能引领学科教学,真正起到学科带头人作用。
这样,我们平时说话才有分量,同行们才能心服口服。
(如果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同类班级中倒数甚至垫底,我想一定会被组员们瞧不起,嘴上不说,心里一定不会服从教研组长的领导)作为教研组长,必须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是教研组长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什么叫科研,对于我们中学教师来说,我们平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教学问题、探讨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科研。
所以别把科研太神圣化,认为科研高不可攀,只有大家才能做科研。
我想这与高校老师和科研单位搞科研不同,他们是“创新”。
我们更多是经验的总结与提炼、经验的应用与推广。
那么,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高低的标志是什么呢?从哪些方面来看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否有论文发表与获奖、是否(国家、省级)承担课题研究?是否经常在一定范围内(教研组、本校、兄弟学校、县区、全市)开设具有一定水平的讲座?是否出版著作(论著和教辅资料)?等等。
这些都是科研水平的体现。
作为我们教研组长,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
这样,我们才能从较高的角度俯瞰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统领本组教研,才能有效地引领和提升组内其他老师的专业素质,才能真正推动教师由“知识型”向“学者型”、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
教研组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教研组活动只有“别出心裁”,经常变“花样”,才能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吸引老师们的注意力,提高老师们的参与度。
如果我们每次教研组活动总是“老三篇”——听课;评课;备课(学习几篇文章)。
这样无限循环,我们的老师一定会感到很乏味。
作为教研组长,我们既是“导演”,又是“编剧”,要想抓住观众的心、抓住老师们的心,那必须要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剧本”,构思出吸引人眼球的“剧情”,才能导演出大家都爱看的“好戏”。
作为教研组长,必须具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
如开课与评课活动的组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活动的组织、专题讨论会的组织、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师生各种竞赛活动的组织等。
怎样才能提高组织能力呢?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向其他学科组学习;向兄弟学校教研组学习;争取机会外出考察、培训学习。
其实,教研组活动并非是什么复杂的活动,我们每一位教研组长都可以轻松驾驭。
我想只要我们周密计划,精心准备,科学安排,教研组日常活动一定会开展得有声有色。
教研组长是学科组内的灵魂。
作为教研组长,我们首先要有能力建立和谐的教研组人际关系,避免组员间明争暗斗、明枪暗箭。
教研组是一个大家庭,“家和才能万事兴”。
那么怎样才能构建教研组和谐的人际关系呢?我想,教研组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扮演好“家长”的角色。
(1)首先,教研组长自身具有亲和力,不要高高在上,要善于跟组员沟通,要能和群众打成一片;(2)要乐于助人,平时多关心、多帮助年轻教师的成长,(不要怕年轻老师超过自己,没有面子,处处都防一手,那就坏了);(3)懂得赏识评价。
教师的成功和失败都需要赏识,特别是年轻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内心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宽容他们的失败。
他们会对你感激不尽,甚至“涌泉相报”;(4)教研组长要以人为本,关注情感交流。
一个学科组内,既有老教师也有新教师,他们在思想情趣上和心理认知上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不同。
教研组长在平时的交往中既要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又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和需要,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
(5)教研组长还要勇于奉献,甘为人梯。
在各种机会和荣誉面前真心地承让给其他教师,因为这样会更加让其他教师心悦诚服,进而赢得别人的真心敬佩和通力合作。
(6)通过多开展活动、多加强交流,培养自己与老师之间以及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情感,让老师们感觉到是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
(记得我在做教研组长期间,我拉拢人心的办法之一是经常“集体聚餐”,我们每月聚餐一次,开学初由自己打头阵,其他老师轮流做东,通过“零距离”接触,大家在饭桌上无话不谈,无话不说,而且都是心理话。
就是“干戈”在这种场合也能化为“玉帛”,组员间的关系非常融洽、非常和谐!)。
如果我们教研组长具有以上这些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熏陶本组老师。
我想我们的老师一定会欣赏你、敬佩你、尊重你,甚至崇拜你,那么他们一定会处处拥护你。
那么,教研组各项活动的开展,就会有序、有力、有效。
四、教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许多学校每次的教研组活动就是常规的“听课、评课”活动,有时候甚至连“听课、评课”活动都不正常。
开课和评课可能是多数教研组平时开展最多的活动。
在这里我想多讲几句。
(1)先说开课: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中就要排好一学期开课日程表。
开课前两三天要通知开课者做好准备,通知其他老师按时到指定地点听课(不然,时间长了,老师们会忘记)。
我们教研组长和组内骨干教师应该先开课,为年轻教师做示范、树样子,有利于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我们有的教研组长怕开课,让年轻教师先开课,把自己安排在最后,学期结束时因事务多,往往便不了了之。
其实年轻教师很有意见)。
每一节公开课,组长都要亲临指导,亲自把关,力求开出高质量的课,这样才能使听课老师有所思考、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2)再说评课:开课,必须立即组织老师评课。
在评课中,才能体现听课的价值。
否则,听课便失去了意义。
(有的教研组开课之后,相隔几天才评课,甚至不评课,那听课就没有意义了)。
评课时,教研组长要提出评课要求:避免出现以下评课现象:①充当“好好先生”,只说好话;②恶语伤人,专挑毛病(较少);③蜻蜓点水,不痛不痒;④追赶时髦,脱离实际。
(套些时尚的理论和时髦的评语,很空,没有多大的指导价值);⑤当面不语,背后妄评。
(这种现象最为可怕,评课时有话不说,只当听众,当老好人。
课后却大加评论,评头品足,而且往往只会说授课者的不是之处,造成很坏的影响);⑥毫无观点,随便评说。
随便讲还不如不讲。
评课的遵循几个原则:①实事求是的原则(评课本着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实话实说是体现评课者责任心的问题,也是给执教者学习的机会,切不可敷衍了事,那样对不起同事的劳动。
);②零距离原则(教研组长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评课气氛,要让执教者在春风化雨般的评语中得到信心,也学会反思。
让每一位听课者都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针对性原则(评课不宜面面俱到,应就执教者的主要目标进行评述,问题要集中明确,充分肯定优点,也要大胆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不主张1234的罗列太多,只要两三点到位就够了。
如果你一人说了半个小时,那其他老师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内容可说了);④激励性原则(评课首先要考虑到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授课者,而不是一味地挑毛病,要让执教者听了你的评课后更有信心,更有勇气,而不是让他听后感叹:“这辈子再也不上公开课了!”);⑤就课论课原则(就事论事,不要由评课到评人,更不能因一堂课而否定一个人。
)评课发言要有顺序。
一般地,执教者、听课的一线教师先发言,教研组长(主持人)最后发言。
教研组长应给参加活动的每位教师都提供评课的机会(当然要控制好每人发言的时间)。
教研组长(主持人)的评说,不仅仅是对执教的课进行评价,还要对评课者的评课情况进行评议,提出改进教学的参考意见,对学科教学、教研的发展趋势作一估计展望,引领教研组工作向健康、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除了教研组的主(导产)业“听课、评课”活动外,还应该可有计划地组织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疑难解析、师生竞赛等活动。
力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教研组活动时,教研组长常常没有认真准备(心中无计划),没有明确的活动主题,老师们也不知道做什么。
活动期间,大家或谈天说地、拉拉家常,或填写备课笔记、批改作业。
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事先要有计划。
计划是行动指南,只有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才能使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有条不紊、有序开展。
新学期开学时,教研组长应拿出一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
制定计划要注意以下几点:(1)计划不是教研组长的“私生子”。
(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教研组长一人坐在那里苦思冥想活动计划,其他老师在交头接耳谈论与计划无关的内容)。
教研组长切不可不顾大家意见,只根据自身的喜好,按照个人的意愿来制定计划。
通过大家集体讨论,由大家共同出谋划策,计划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