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禅宗美学与文艺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禅宗美学与文艺思想

一、佛教的产生及基本教义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这个释迦牟尼是一种尊称,意即他是“释迦族的贤人”,他的名字是悉达多,意思是“目的达到了的人”,而他的姓是乔达摩,意思是“最好的牛”。12世纪末,阿富汗廓尔一带的穆哈默德君主极富扩张野心,他在统一阿富汗之后,又大举进攻印度,一直深入到恒河流域,消灭了取代波罗王朝的斯那王朝。13世纪初,把印度仅存的佛教超行寺也焚毁了,这个事件标志着印度佛教的灭绝。当佛教在公元前后传入到中国之后,佛教在中国开始了其新的发展时期。

佛教分为大乘小乘。“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这里需要简单地介绍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他是一位觉者、教主,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却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在释迦牟尼身上罩上了种种神话,奉其为彼岸世界的人格神。同时又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

其次,小乘佛教要求众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强调隐遁禁欲,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强调依靠佛的神恩和他力得救,强调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大乘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大乘开始把拯救他人的比丘称作是菩萨,也就是候补佛,而小乘则不承认菩萨。

再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中观学派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瑜伽行派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槃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依史料记载,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大体而言,应是在两汉之际。从两汉之际到东汉末年的200多年是为佛教在中国的初传时期。佛教在传播初期先是依附于儒家方术,到了桓灵之世又成为道教方术的补充物。直到汉魏之间,它才与道教明确分开。从曹魏代汉到隋灭陈,共计369年,这一时期总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大规模汉译,佛教大规模发展。随着汉末儒家正统思想的崩溃,玄学开始兴起。所谓玄学乃是因为像何晏、王弼这样的名士喜欢清谈《老子》、《周易》诸书,立意玄远,故而名之。玄学“贵无”,而佛教之“性空”与此有契合之处。魏晋的佛教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中发展的。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史上产生译人与译典最多的时期,其中尤以南朝为盛。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近300年的战乱和分裂,一种以儒家文化为主,辅之以佛道的思想文化格局已经稳定下来。佛教凭着自己多种精细的哲学体系,在理论领域遥遥领先,几乎控制了所有思想领域,也深刻地渗透并改造着儒家的思维模式。到了隋唐时期,各类师说遂发展为大的宗派。大宗派的形成需要高度发达的寺院经济,前后一贯的学说体系,拥有相对稳定而人数众多的信仰者,以及保证师徒延续的法嗣制度。这些到了隋唐之际都具备了。陈隋之际,政治上由割据走向全国统一,天台宗首先在此时得以创立。在隋代创立的除了天台宗之外还有三论宗、三阶教;产生于唐代的有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和藏传佛教。

释迦到菩提伽耶,在一棵毕钵罗树(后来称之为菩提树)下结跏跌坐,静思冥想,才得悟成道。从此,禅定便成为佛教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戒、定、慧三学中,定就是禅定。佛教的最高目标是求得精神上解脱,三学都不可缺少,而禅定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修习途径。

佛教基本教义:

四圣谛(苦集灭道):

先把苦集灭道四谛分开来说。佛教经典中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十苦、五十五苦、甚至一百一十苦等各种说法。二苦是指内苦和外苦:由自身身心引起的苦为内苦,由外在的各种因素所因其的苦为外苦。三苦:一是苦苦,遭遇到苦事而感到痛苦;二是坏苦,遇到乐事变迁而感到痛苦;三是行苦,由于事物迁流不息而感到痛苦。四苦是生老病死。而五苦则是将生老病死四苦合为一苦,再加上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八苦最为常见,就是将五苦中的第一苦重新分为四苦,就成立八苦。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五取蕴苦。它又称为五盛阴苦,即所有痛苦都归结到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苦。

集谛的内容简单地说,即是众生的一切痛苦可归结为三个基本原因,即贪欲、嗔恨和愚痴三种。人生痛苦在于与生俱来的烦恼、业。业分为三类:身业、语言和意业。集谛说的主要展开是十二因缘说。

灭谛,这里说的主要是涅槃。需要区分大小乘所讲的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

道又有八正道:具体是指:正见(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去除第三是两法印,加上有漏皆苦就是四法印,它是佛法的总纲】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正思维(也称正志,这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而立意去实现的审虑、决定、发动思,远离邪见和虚妄分别;从理智方面说,这是思慧——如理思惟,作深密的思考,达到更深的悟解;从情意方面说,这是经思考而立意去实现)、正语(为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而有正语即一切的爱语、法语)、正业(为远离杀、盗、淫的身恶行,而有身正业即一切合理的行动)、正命(是如法得财,如法使用,所有的正常合理的经济生活,在佛经中说明有五种邪命利养,一是诈现奇异相,违反佛教教理,以种种奇形怪状使世人产生敬畏之心而获得利养,二是夸耀自己的功德以获取利养,三是为人占相获得利养,四是高声现威,在别人面前高声大语,现露威仪而获得利养,五是说动人心,以花言巧语说动他人而获得利养)、正精进(即断恶修善,正精进遍通一切)、正念(於正见所确认,而正志立意求他实现的真理,念念不忘的忆持现前)、正定(因念的繁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正定,系心一处,到达禅定的成就)。

从修行的目标说,得正定才能离惑证真;而要得正定,应先修正见到正念,所以前七支即是正定的根基、助缘;从修行的先导说,正见是德行的根本。以“佛教三学”来归纳八正道:正见、正思维属慧;正语、正业、正命属戒;正念、正定属定,由此构成了戒、定、慧三学。

我们现在插上来讲戒定慧三学。所谓的戒又分为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三戒(不观歌舞和装扮自己、不坐卧高床,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食)构成了八戒,但八戒是临时奉行的,是为在家信徒制定的,又称“八斋戒”,一个月有六天持戒,一般是农历的朔(shuo)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甚至可以一天。又有十戒,就是把五戒中的不邪淫规定为不淫,更严格些,再把八戒中的不观歌舞和装饰自己改为两戒,加上不坐卧高大之床,不非时食,加上不蓄金银财宝,就成为十戒。它是七岁以上,二十岁一下的出家男子和女子(沙弥和沙弥尼)奉行的十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