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光辉与现实精神的典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光辉与现实精神的典范

摘要:伦勃朗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应进步的时代精神要求而产生的艺术巨匠,他所生活的十七世纪的荷兰无论是在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还是在言论思想上都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他的艺术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

关键词:伦勃朗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现实主义

十七世纪初叶欧洲文艺复兴的晚期,尼德兰刚刚经过漫长的斗争,推翻了西班牙的封建统治,胜利的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荷兰共和国。新兴的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荷兰信奉新教,思想文化相对自由,欧洲文艺复兴的进步传统更促进了荷兰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蓬勃发展。伦勃朗身处当时新文化比较发达的经济文化中心阿姆斯特丹,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不仅清晰地反映出资产阶级具有人文精神的意识形态,而且以更为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资本主义更为本质的一面,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1 人文主义思想

十七世纪,年轻的荷兰共和国在政治上相对自由和宽松,吸引了当时欧洲许多受到宗教黑暗势力和封建统治迫害的进步学者、艺术家、流亡政治家来到这里,带来了欧洲文艺复兴的进步传统。伦勃朗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和环境下,从一开始就在其作品中显露出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倾向。

伦勃朗在描绘普通劳动人民时,比他的文艺复兴前辈更富于温暖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精神,即使以《圣经》和神话为主题的宗教题材作品也充满了人间的生活气息。他常把严肃的宗教题材代之以人间的真实环境和场景来表现,将丰富温暖的人性情感和朴素鲜活的外形赋予教义中高高在上的“神”,在“神”的题材中既保留神秘与虔诚的宗教性,又注入了人间真挚的感情。伦勃朗曾多次以圣家庭为主题创作,其中一幅著名的《圣家庭》使人感到格外亲切。画中的圣母是一位身穿粗布长袍的荷兰农家少妇,在夜色中脚踏暖炉,腿上覆着厚布衣,一边借着微弱的火光看书,一边守护着身边摇篮里的婴儿,轻轻掀起摇篮上的衣服看婴儿是否依然安睡,小基督的“父亲”圣约瑟正在她身后不远处挥斧作木匠活。这完全是一个十七世纪普普通通的北欧木匠家庭,除了从画面左上角窗外飞进来的小天使身上可以看到一点神迹外,丝毫看不出这是一幅与宗教有关的作品。马克思说:“伦勃朗是按照荷兰农妇来圣母的。”[1]的确,圣母在这里摆脱了僵硬矫作的光环,也没有拉斐尔式理想主义的古典美面容,她只是一个平凡的木匠妻子,她所穿着的粗布衣服以及画中的器具也都是十七世纪的用品,真实可亲。

从他数量众多的艺术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始终着力使每一个人物肖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内在气质和独立的精神世界。在成名作《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一画中,他没有按照传统的手法那样呆板地将被画者整齐划一地平行排列在画面上,而是将他们置于一个富有情节性的时空片断中,让一群聚精会神倾听讲解和观看解剖细节的学生错落有致地簇拥在解剖台周围,画面中心的杜普教授正在自信沉着的让学生观察尸体标本手臂上的筋腱,向学生传授解剖知识。每一个人物都显现在明亮的光线下,刻画得十分充分,教授充满智慧的目光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学生们惊奇、赞叹、佩服各异的神情形成了对照,人物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影响真实自然,毫不做作。画家成功刻画了杜普教授沉着老练、循循善诱的良师形象,出色地把握了各个人物的精神状态,画面紧凑而节奏鲜明,这幅画作使年轻的伦勃朗获得了极大地成功。

而在《夜巡》这件大型集体肖像画作品中,伦勃朗沿袭并发展了他在《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中处理多人肖像的基本方法,在统一绘画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上更进了一步。他将这群作为委托者的军人表现成即将由大尉带领出发作日常巡逻的一队英勇的射手。这幅画面包含了更完整大气的空间场景,更灵活多变的光线运用和气氛烘托,更自然而富有层次的人物动作穿插安排和位置关系,甚至为情节需要加入了一些虚拟的角色和物件,将人物的英雄主义理想化处理与场景的日常生活世俗化表现完美得结合在一起,使这幅原本也许会平淡无奇的集体肖像画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它象征着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封建统治、争取独立自由的光荣传统。但是,尽管这幅作品在艺术形式与人文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却因未能使每个订件人得到同样体面的位置而遭到诽谤,伦勃朗却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拒绝修改。

2 现实主义精神

俄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曾称赞说:“委拉斯贵兹和伦勃朗是我的上帝。”[2]十七世纪的荷兰随着“海上霸权”的确立,国内外经济贸易空前繁荣,进入了“黄金世纪”。资产阶级攫取了大量财富,逐渐失去了其反封建的进步性,一面对外进行疯狂血腥的殖民掠夺,一面对内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压榨。同时,他们对艺术的要求也日趋华丽高雅和突出自我,于是鲁本斯式的巴洛克风格和凡•代克式的盛装肖像画风格受到追捧,成为时髦的东西。

伦勃朗从不盲目追随古典艺术大师的精巧华美和富丽堂皇,而是不断去发现和表现真实世界里各种平凡的人和事。残废的乞丐,疲惫的匠人,孤苦伶仃的犹太老人和下层教士,饱经风霜的农民和渔夫,流浪汉,都是他的表现对象。不论是在成功的青年时期还是在贫困孤寂的晚年时期,他都始终坚持着自己独立的艺术探索与追求,把艺术的尊严看得高于一切,对现实主义精神不渝地追求着。在他因不愿迎合上流社会低俗的艺术口味而遭受了种种打击和磨难后,更加洞穿了资产阶级虚伪和残酷的本质,更加体察下层人民的艰难处境,对他们寄予无限的同情。

《瞎子托比特》是伦勃朗铜版画的代表作之一,表现的是一位孤苦的盲老人

听到儿子回家的敲门声后,迫不及待地摸索着去开门而被纺车绊倒的一刹那,画中这感人至深的一幕充分体现出画家对底层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画中人物精神世界深刻入里的感知。伦勃朗正是这样使他的表现主题越来越丰富,朴素无华的艺术主题背后流露出画家对勤劳质朴、默默承受生活苦难的底层民众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是对资产阶级冷漠贪婪本性的无情揭露。

3 结语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艺术的目的不在于改变现实,而在于表达现实;艺术用同情的力量使现实显得美丽。”[3]伦勃朗的许多绘画作品都可以称得上是精神刻画的典范,细腻深刻的观察和描写将人物的个性心理表达地传神有力,在微贱的细节中产生了美和诗意,将下层社会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得相当充分,亦把人间真实的喜怒哀乐、辛酸美丑尽情地投射在绘画里。

参考文献:

[1] 迟轲.西方美术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2] 赵海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 丹纳.文艺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