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道破——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的基本原理
![经营杠杆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070f5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4.png)
经营杠杆的基本原理# 经营杠杆的基本原理## 1. 引言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企业销售额稍微变动一点,利润就会有很大的起伏,而有些企业销售额变化挺大,利润却波动不大呢?今天呀,我们就来好好聊聊经营杠杆这个原理,让你清楚地明白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这篇文章里,我会先给大家讲一讲经营杠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来源,再详细说说它是怎么运行的,然后我们看看它在日常生活和高级领域的应用,还会聊聊大家对它常见的误解,最后再介绍点相关的知识和它的发展展望。
## 2. 核心原理### 2.1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经营杠杆呢,说白了就是衡量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企业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企业利润变动的影响。
这个概念来源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结构分析。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成本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固定成本,就像是企业的一个“基础包袱”,比如厂房的租金、设备的折旧等,不管企业生产多少产品,这些成本都得花出去。
而变动成本呢,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像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当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的时候,经营杠杆的作用就比较明显了。
### 2.2运行机制与过程分析我们来打个比方,假如你开了一家小面包店。
你的房租(固定成本)每个月是5000元,一个面包的原材料和人工(变动成本)是3元,售价是5元。
如果这个月你只卖了1000个面包,你的总成本就是5000 + 3×1000 = 8000元,利润就是5×1000 - 8000 = - 3000元(亏损)。
但是如果下个月你卖了2000个面包,总成本就是5000+3×2000 = 11000元,利润就是5×2000 - 11000 = -1000元(亏损减少)。
你看,销售额从5000元(1000个面包×5元)增加到10000元(2000个面包×5元),增加了一倍,但是利润从 - 3000元到 - 1000元,变化的幅度更大。
经营杠杆名词解释
![经营杠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10945d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7.png)
经营杠杆名词解释经营杠杆:在经营杠杆中,任何一种支出都会引起另一种支出,因而导致收入减少。
例如,雇员工资上涨会引起利息开支增加;利息支出增加又会导致股东所得减少。
正是这种现象称为“替代效应”。
定义和应用经营杠杆是一种特殊的相关类比工具。
它用于两个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比较: 1、一家公司A,对他的投资人(投资者)而言,经营杠杆等于100%。
2、另一家公司B,对B的股东而言,经营杠杆等于0。
3、一家公司A的债权人,对A的贷款者(债权人)而言,经营杠杆等于0。
4、一家公司A的消费者,对A的生产者(供给者)而言,经营杠杆等于100%。
如果两家公司B、 C存在有关联关系,经营杠杆等于0。
5、一家公司A的所有者,对该公司的分包商而言,经营杠杆等于100%。
6、另一家公司B,对B的员工而言,经营杠杆等于100%。
7、一家公司A,对公司A的消费者而言,经营杠杆等于0。
8、另一家公司B,对B的员工而言,经营杠杆等于0。
9、一家公司A的所有者,对该公司的供应商而言,经营杠杆等于100%。
应用经营杠杆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获得更多利润等等。
但是,经营杠杆也可能使我们处于危险之中。
因此,运用经营杠杆需要谨慎。
例如,当企业的债务大于权益时,杠杆作用会使企业亏损,因为利息开支增加会导致债权人投资减少。
由于贷款利息上升的影响是负的,因此公司A的所有者会发现自己的财富将随着股票价格下跌而减少。
正因为经营杠杆会引起公司亏损,所以股东要么卖出股票,要么就转换为债权人,这样做的后果会使公司股票价格下降。
对于债权人而言,其结果可能并不那么美好。
因为他们会认为由于某些债务人的信用状况恶化而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因而会拒绝给债务人继续提供贷款。
因此,从债权人的角度看,投资经营杠杆会减少债权的价值,这样做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举例来说,假设A公司的债务是B公司股票的10倍,那么对B 公司股票而言,经营杠杆则为0。
尽管对A公司股票而言,其经营杠杆为100%。
经营杠杆的作用是什么
![经营杠杆的作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7f783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3.png)
经营杠杆的作用是什么经营杠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经营活动,以达到提高利润、降低成本和实现增长的目标。
经营杠杆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发展和持续增长。
本文将探讨经营杠杆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和管理经营杠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1. 经营杠杆对企业的影响经营杠杆的合理运用可以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提高利润率经营杠杆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或改善销售产品的产品组合,企业能够提高销售毛利率和净利润率。
例如,通过推出更高档次的产品,企业能够提高产品的售价,从而增加利润。
b. 降低成本经营杠杆的另一个作用是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手段,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利润。
例如,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c. 创造竞争优势经营杠杆还可以帮助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加强品牌建设等手段,企业可以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顾客和市场份额。
例如,通过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推动创新,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顾客。
d. 实现持续增长经营杠杆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增长。
通过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加快产品的上市时间、扩大销售渠道等手段,企业能够更快地推出新产品,并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例如,通过积极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企业可以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持续增长。
2. 如何运用和管理经营杠杆经营杠杆的运用和管理需要企业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法和步骤:a. 识别和评估杠杆机会企业应该从市场和竞争环境中识别和评估潜在的经营杠杆机会。
这包括分析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消费者行为等因素,以确定哪些方面可以实施经营杠杆。
b. 制定杠杆策略企业在确定了杠杆机会后,应该制定相应的杠杆策略。
经营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52c2456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f.png)
经营杠杆效应经营杠杆效应是指企业通过运用债务融资,以期望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的一种经营策略。
在财务管理中,经营杠杆效应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债务和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
本文将就经营杠杆效应的定义、原理以及相关的利弊进行论述。
一、定义经营杠杆效应是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报酬率的一种经营策略。
借助债务融资,企业可以利用借来的资金进行更多的投资,进而希望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
经营杠杆效应可以通过财务指标比例的变化来评估,例如杠杆系数、股本回报率等。
二、原理经营杠杆效应的原理在于,企业可以利用债务融资来扩大自身规模和投资项目,从而推动企业的收入增长。
当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借款的利息率时,企业便可以在融资成本小于投资收益的情况下获得额外的利润。
这样一来,企业股东的权益报酬率也会相对提高,从而实现经营杠杆效应。
三、利与弊经营杠杆效应对企业的影响有利有弊。
首先,经营杠杆效应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和经营范围,促进业务增长。
通过债务融资,企业能够利用外部资金实现更多的投资,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经营杠杆效应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比例,从而增加企业的股东权益报酬率。
这对于追求资本回报率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然而,经营杠杆效应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弊端。
首先,债务融资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和财务风险。
当企业面临经营不善或市场变化时,债务压力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甚至破产。
其次,经营杠杆效应过度使用可能会加大企业的波动风险,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下行时。
此外,过度依赖债务融资也可能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平衡,增加企业的财务不稳定性。
四、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经营杠杆效应,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分析。
假设有两家公司A和B,它们经营相同的业务,但采取了不同的资本结构。
公司A采用了较高比例的债务融资,而公司B则更多地依赖股东资本。
当市场环境好时,公司A由于利用了较多借来的资金进行投资,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概述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c23ac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5.png)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概述1. 引言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是财务管理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分别涉及企业经营决策和资本结构管理。
本文将对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进行概述,并分析它们的影响和应用。
2. 经营杠杆经营杠杆是指企业通过改变其经营活动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的能力。
它关注的是企业盈利能力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经营杠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产品销售价格等。
2.1 产能利用率提高产能利用率是经营杠杆的一种有效方式。
当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其生产设备和资源,产量增加时,相同的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利润。
2.2 成本控制降低成本也是经营杠杆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找到成本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简化管理程序、降低劳动力成本、优化供应链等都是常见的成本控制措施。
2.3 价格策略通过调整产品销售价格,企业可以实现经营杠杆效应。
适时提高产品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销售收入和利润,但要注意不要超过市场的接受能力,以免导致销售额减少。
3. 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指企业通过借债来融资的方式,实现资本结构管理和资金利用的能力。
财务杠杆关注的是企业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
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市场条件选择适当的财务杠杆。
3.1 资本结构财务杠杆主要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有关。
资本结构包括股本和债务两部分,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股本和债务的比例来达到资本优化的目的。
债务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的杠杆率,但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风险。
3.2 财务风险财务杠杆的应用需要考虑财务风险。
债务融资可能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和偿付压力,对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企业在使用财务杠杆时,需要谨慎评估风险,并合理安排还款能力和债务偿付能力。
4.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关系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对企业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都有重要影响。
经营杠杆的原理及应用
![经营杠杆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5372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f.png)
经营杠杆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经营杠杆经营杠杆指的是通过对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合理配置和运用,来推动企业盈利能力和效益的提升。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收入的最大化,控制成本,降低风险,提高盈利能力。
2. 经营杠杆的类型经营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指企业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来影响融资成本和资金使用效率。
•操作杠杆:操作杠杆是指企业通过管理运营活动,提高生产、销售、供应链等方面的效率,以实现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提升。
•营销杠杆:营销杠杆是指企业通过市场开拓、销售策略、产品定价等手段,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额,从而实现盈利的增长。
3. 经营杠杆的原理经营杠杆的原理是基于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收入结构,通过合理配置和运用各种杠杆手段,实现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经营杠杆的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固定成本比例:固定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不受生产数量和销售额波动影响的成本,而变动成本与生产数量和销售额直接相关。
当企业的固定成本比例较高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而当固定成本比例较低时,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对稳定。
•收入弹性:收入弹性是指企业盈利增长与销售量或销售额的关系。
当企业的产品或市场价格弹性较高时,企业的销售增长与价格变动相关性更强,利润增长更快。
•杠杆效应:杠杆效应是指企业运用各种杠杆手段来实现利润的放大效应。
通过合理运用财务杠杆、操作杠杆和营销杠杆,企业可以使利润增长速度超过成本的增长速度,从而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
4. 经营杠杆的应用案例4.1 财务杠杆的应用财务杠杆是企业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来影响融资成本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杠杆手段。
例如,一家企业可以通过增加负债融资来降低自有资金比例,从而减少资金成本,提高杠杆效应。
通过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企业可以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降低财务风险。
4.2 操作杠杆的应用操作杠杆是企业通过管理运营活动来提高生产、销售和供应链的效率,从而实现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经营杠杆的计算原理
![经营杠杆的计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1eac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5.png)
经营杠杆的计算原理
经营杠杆是衡量企业经营风险和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用于衡量企业利润的相对变化情况,以及企业在面临成本和销售变动时的盈利能力。
经营杠杆的计算原理涉及两个关键指标:销售收入和净利润。
通常来说,销售收入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净利润的变化,而经营杠杆则用于确定这种关系的强度。
计算经营杠杆需要两个指标:销售收入变化的百分比(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变化的百分比(Δ净利润)。
经营杠杆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Δ净利润/ Δ销售收入
经营杠杆系数的数值表示了企业利润对销售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经营杠杆系数大于1,意味着净利润的变化会超过销售收入的变化,这通常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较高。
相反,如果经营杠杆系数小于1,净利润的变化将低于销售收入的变化,这可能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较低。
理解和管理经营杠杆对企业非常重要。
当经营杠杆系数较高时,企业应谨慎管理成本和费用,以避免对净利润的不利影响。
此外,企业还应该寻找增加销售收入的方式,以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总而言之,经营杠杆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它通过计算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变化百分比来确定企业的经营敏感性。
准确理解和管理经营杠杆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盈利策略,并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26cb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c.png)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1. 引言1.1 引言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经营杠杆是指通过变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在企业管理中,经营杠杆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提高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经营杠杆原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挥杠杆作用,通过合理控制成本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实现收入增长带来的利润增长。
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生产成本、销售价格、经营规模等方面的因素。
经营杠杆的应用分析是指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根据经营杠杆原理,运用各种手段来改善经营效果,提高经营绩效。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经营杠杆的原理、影响因素和应用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经营杠杆,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2. 正文2.1 经营杠杆原理经营杠杆原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利用债务资本来增加投资回报率的现象。
通过借款来投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更多资金,从而提高投资收益率。
经营杠杆原理的核心是利用负债与资产之间的关系,通过债务资本来放大企业的盈利能力。
具体来说,经营杠杆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借钱赚钱,即通过借入资金来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
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贷款、债券发行等形式来增加债务资本,以扩大经营规模或进行新的投资项目。
通过借款来进行投资,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杠杆同样存在风险,一旦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或者收益下降,债务负担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
经营杠杆原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金的有效运用,并最大化投资回报率。
企业在利用经营杠杆原理时也需要谨慎管理债务,并注意控制风险,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盈利能力。
2.2 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
1. 资本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影响经营杠杆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企业的负债比重较高,利息支出将会增加,从而影响经营杠杆的运作效果。
经营杠杆效应产生的原理
![经营杠杆效应产生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d19ed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6.png)
经营杠杆效应产生的原理经营杠杆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借款融资来投资和经营,以期望通过利用借款的杠杆效应,提高资本回报率和利润率。
它源于企业借款融资的成本和融资资金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导致了杠杆效应的产生,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企业的收益率增加更多,从而加大了投资者对企业利润的预期。
经营杠杆效应的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利润杠杆效应和资本杠杆效应。
首先是利润杠杆效应。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通常需要购买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的购买和运营所需的费用必须通过借款来实现。
当企业实施借款融资时,企业需要支付贷款的利息,这种利息支出是企业的固定成本。
当企业的销售增加时,固定成本相对来说就变得较小,因此每单位产品所带来的利润也相对较高。
也就是说,企业在借款融资的情况下,如果销售增加,利润增加的速度可能会超过销售增加的速度,这就是利润杠杆效应。
其次是资本杠杆效应。
企业通过借款融资来投资,并且这些投资所购买的资产产生了利润。
此时,企业的净资产增加,即净利润也增加。
而借款后,企业的资产规模增加了(因为增加了借款),但净资产的变化没有改变。
因此,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就提高了,这就是资本杠杆效应。
通过借款来扩大企业规模,可以提高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经营杠杆效应产生的原理还需要考虑借款融资的成本和风险。
借款融资需要支付贷款利息和偿还本金的能力,如果企业的借款成本过高或者无法偿还贷款,那么也会对经营杠杆效应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借款融资的同时,企业也需要考虑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以确保经营杠杆效应的有效发挥。
总之,经营杠杆效应的原理是通过借款融资来投资和经营,使企业的收益率和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更高。
利润杠杆效应和资本杠杆效应是实现经营杠杆效应的关键机制。
然而,借款融资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成本,因此企业在实施借款融资时需要谨慎考虑,并通过合理的融资策略来平衡利益和风险,以实现经营杠杆效应的最大化。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04244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b.png)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经营杠杆是指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通过调整不同的经营要素,以实现利润、收入、价值或投资的成倍增长的一种方法。
杠杆原理是指通过改变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比例,来影响企业利润和收入的增长速度。
经营杠杆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杠杆=(Δ利润/Δ销量)/(利润/销量)杠杆原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提高销量和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利润和收入。
通过调整企业的经营要素,如产品定价、市场推广、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等,可以实现经营杠杆的效应。
经营杠杆可以分为市场需求杠杆和成本杠杆两种类型。
市场需求杠杆是指通过调整销售量或销售价格来影响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
当企业的销售量无法大幅增长时,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实现利润的增长。
市场需求杠杆的应用包括差异化定价策略、市场扩张和产品创新等。
成本杠杆是指通过降低企业的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来影响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可以实现成本杠杆的效应。
成本杠杆的应用包括生产规模经济、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等。
经营杠杆的应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润增长预测:通过对企业经营杠杆的分析,可以预测企业在不同经营环境下的利润增长情况。
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变化的预测,可以评估不同经营要素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2. 经营决策优化:通过对经营杠杆的应用分析,可以优化企业的经营决策。
在产品定价决策中,可以通过考虑市场需求和成本杠杆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定价策略,实现最大化利润。
3. 市场竞争优势:通过差异化经营和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经营杠杆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发掘市场需求和成本优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4. 风险管理:经营杠杆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
通过灵活调整不同经营要素,可以实现风险的分散和抵消效应,提高企业的回报和抗风险能力。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公式记忆方法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公式记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f983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c.png)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公式记忆方法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是财务管理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掌握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对于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这两个概念的公式记忆对于学习者来说可能有些困难。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记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公式。
1. 经营杠杆的定义经营杠杆是指企业通过改变成本结构和收入结构,以实现利润增长的能力。
它反映了企业利润对销售额变化的敏感程度。
经营杠杆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经营效益,提高竞争力。
2. 经营杠杆的公式记忆方法经营杠杆的公式是:经营杠杆 = (净利润 - 固定成本) / 净利润为了记忆该公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 将经营杠杆的公式划分为分子和分母两部分。
b. 分子部分为 "净利润 - 固定成本",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企业在销售额固定的情况下,净利润的变化量。
c. 分母部分为 "净利润",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净利润的数值。
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记忆经营杠杆的公式:"经营杠杆 = (净利润 - 固定成本) / 净利润""经营杠杆 = (净利润的变化量) / (净利润的数值)"3. 财务杠杆的定义财务杠杆是指企业通过借款和资本结构调整来影响资产收益率和股东权益收益率的变化幅度。
它反映了企业在利润增长情况下,股东权益收益率的变化程度。
财务杠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资本效益和股东权益收益率。
4. 财务杠杆的公式记忆方法财务杠杆的公式是:财务杠杆 = 资产收益率 / 股东权益收益率为了记忆该公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 将财务杠杆的公式划分为分子和分母两部分。
b. 分子部分为 "资产收益率",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企业利润与总资产规模之比。
c. 分母部分为 "股东权益收益率",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企业利润与股东权益之比。
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记忆财务杠杆的公式:"财务杠杆 = (资产收益率) / (股东权益收益率)""财务杠杆 = (利润与总资产规模之比) / (利润与股东权益之比)"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划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公式,并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来记忆这两个概念的公式。
经营杠杆的通俗理解
![经营杠杆的通俗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c7d00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6.png)
经营杠杆的通俗理解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经营杠杆这个事儿。
你说经营杠杆像啥呢?咱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神奇的跷跷板!一边是固定成本,另一边是变动成本。
这跷跷板要是玩得好,那可就能让企业“飞”起来;要是玩砸了,哎哟喂,那就可能摔个大跟头。
咱先说这固定成本,就好比你租了个店面,不管你这一天卖出去多少东西,这租金你都得交,它可不会变。
变动成本呢,就像是你卖出去的商品的进价,卖得越多,这成本也就跟着涨。
经营杠杆的妙处就在于,它能让企业在销售额增长的时候,利润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
为啥呀?因为固定成本是固定的呀,变动成本虽然也增加了,但增加的幅度没那么大,这利润不就一下子多起来了嘛。
比如说啊,有个企业,固定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变动成本相对较少。
一开始销售额不高的时候,可能利润也不咋地。
但突然市场好了,销售额大幅增长,这时候经营杠杆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利润那是蹭蹭地涨,老板能不高兴吗?可要是反过来呢,市场不景气,销售额下降了,那这经营杠杆可就变成了“大麻烦”。
因为固定成本还是那么多,利润可能一下子就没了,甚至还可能亏损。
这就好比你骑自行车,顺风的时候你踩两脚,那车跑得飞快;逆风的时候,你再怎么使劲踩,可能还是走得很慢,甚至还可能往后退。
咱身边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你看那些开饭店的,租店面、请员工这些固定成本可不少。
生意好的时候当然皆大欢喜,可要是生意不好呢?那压力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啊,企业在做决策的时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个经营杠杆。
不能只看到好的时候能赚大钱,还得想想不好的时候能不能承受得住。
要合理安排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比例,让这个跷跷板能稳稳地玩起来。
经营杠杆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它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助你一臂之力,用不好可就会伤了自己。
你想想,要是企业不重视它,盲目扩大规模,增加固定成本,到时候市场一变,那不就傻眼了吗?那可真是追悔莫及呀!总之呢,经营杠杆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咱可得好好理解它,利用它,让它为咱的企业发展出把力。
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
![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https://img.taocdn.com/s3/m/aa5f444cf7ec4afe04a1df99.png)
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目录[隐藏]• 1 经营杠杆定义• 2 经营杠杆系数计算公式:• 3 经营杠杆的相关内容• 4 经营杠杆系数应用• 5 控制经营杠杆的途径• 6 经营杠杆理解•7 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分析[1]•8 经营杠杆的作用[2]•9 经营杠杆理论的特点[2]•10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联合杠杆的关系[3]•11 经营杠杆案例分析o11.1 案例一:经营杠杆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2]o11.2 案例二:经营杠杆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的应用[2]•12 参考文献[编辑]经营杠杆定义经营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
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
所以,产品只有在没有固定成本的条件下,才能使贡献毛益等于经营利润,使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同步增减。
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这样,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在管理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中就常根据计划期产销量变动率来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
[编辑]经营杠杆系数计算公式:为了对经营杠杆进行量化,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率”,并用下列公式加以表示: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计划期的经营利润计算公式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0ed63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f.png)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经营杠杆原理是指利用单位固定成本不变的特性,通过提高销售额和产量来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和提高利润率,从而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
也就是说,经营杠杆原理利用固定成本在营业收入变动情况下对利润的变化程度来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企业利润。
经营杠杆原理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企业规模扩大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销售额和产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相对减少,从而降低了单位成本,提高了利润率。
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加强市场营销,扩大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线,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来提高产品销售额和产量,进而降低单位成本和提高利润。
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是降低单位成本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管理方式,增强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人工、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利润。
三、降低固定成本经营杠杆原理可以通过降低固定成本来实现降低单位成本和提高利润的目的。
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固定成本,如节约用电、用水、用气等成本,采用灵活的机制控制人员聘用和相应的人力成本等,从而降低固定成本和提高利润。
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价值企业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价值,可以增加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提高利润率。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需求,增强产品竞争力。
五、合理控制经营风险不能把所有的资源和投资都集中在一只蒟蒻上,这样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企业应该通过分散风险、控制资金、分散经营等方式来规避经营风险,从而减少损失和提高利润。
总之,经营杠杆原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调整企业的战略定位、管理方式、营销策略等方面,从而实现经营杠杆的应用。
经营杠杆公式快速记忆
![经营杠杆公式快速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557017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1.png)
经营杠杆公式快速记忆经营杠杆公式啊,这可是个让不少同学头疼的知识点。
但别担心,咱们一起来找找快速记住它的妙招!我先给大家说说经营杠杆公式到底是啥。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就这几个字,看着简单,记起来可不容易。
我想起之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小李。
小李这孩子其他方面都不错,就是一碰到公式就犯迷糊。
有一次课堂小测,考到了经营杠杆公式的应用,小李那抓耳挠腮的样子,我到现在都记得。
他眼睛瞪得老大,盯着题目,手里的笔在草稿纸上胡乱画着,嘴里还念念有词。
等到交卷的时候,他的卷子上还是大片的空白。
后来我找他聊天,问他为啥总是记不住这公式。
他苦着脸跟我说:“老师,这公式太抽象了,我根本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我一听,心里琢磨着得给他找个特别的法子。
咱们来仔细瞧瞧这个公式。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你就把它想象成是利润的“活跃度”,产销业务量变动率呢,就像是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热闹程度”。
经营杠杆系数就是衡量这两者之间关系的一个“尺子”。
比如说,一家企业生产的产品突然特别受欢迎,销量大增,这产销业务量变动率就上去了。
那相应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也会跟着变化。
这时候用经营杠杆系数就能清楚地知道利润的增长幅度和产销的增长幅度之间的关系。
咱们再换个角度想。
假设你开了一家小蛋糕店,原本每天就卖 10个蛋糕。
突然有一天,因为你推出了新口味,一下子能卖30 个蛋糕了。
这产销业务量变动率是不是很大?那你的利润是不是也跟着涨了不少?这中间的关联,就可以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
为了记住这个公式,咱们可以多做几道相关的题目。
每次做题的时候,都在心里默念几遍这个公式,就像念咒语一样。
而且,还可以把这个公式写在小纸条上,贴在床头、书桌前,随时看一眼,加深印象。
还有啊,和同学一起学习也很有用。
大家互相提问,讲讲自己对这个公式的理解。
说不定别人的一个小想法,就能让你恍然大悟。
总之,记住经营杠杆公式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咱们用心,找对方法,肯定能轻松搞定!就像小李,后来按照我教给他的方法,认真琢磨,反复练习,再遇到相关的题目时,也能做得有模有样啦。
经营杠杆的理解
![经营杠杆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75f213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0.png)
经营杠杆的理解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经营杠杆这个有趣的话题!说起杠杆,你们可别以为就是翘翘板那么简单,这可是企业里的一个神奇武器呢!2. 打个超级形象的比方,经营杠杆就像是企业界的"倍数放大器"。
你往里投入一分力,它能给你放大好几倍的效果,简直比变魔术还神奇!3. 要说经营杠杆最基本的原理,就得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说起。
固定成本就像是你租了一间店面,不管生意好坏,房租都得照付;可变成本就像是进货成本,卖得多进得多,卖得少进得少。
4. 来个生动的例子:假如你开了家奶茶店,店面租金每月五千块,这就是固定成本。
做一杯奶茶的原料费用是五块钱,这就是可变成本。
你卖得越多,固定成本就被分摊得越薄,这就是经营杠杆在起作用啦!5. 经营杠杆度是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它告诉我们销售额变动百分之一,利润会变动百分之几。
就像是个放大镜,把销售额的变化放大给利润看。
6. 高经营杠杆就像是坐过山车,刺激得很!赚钱的时候特别爽,一下子就能赚大钱;但是亏钱的时候也特别吓人,稍不注意就会亏得裤子都没了。
7. 低经营杠杆就像是骑自行车,虽然跑得慢点,但是特别稳当。
赚钱慢慢来,亏钱也不会太吓人,适合胆子小的老板。
8. 经营杠杆还有个特点,就是规模越大效果越明显。
就像是滚雪球,球越大滚得越快。
但是要小心啊,万一滚错了方向,那可就是雪崩的节奏!9. 怎么运用经营杠杆呢?得看清楚自己的实力。
要是底气足,可以加大固定投入,比如买更好的设备、租更大的店面。
要是底气不足,就得保守一点,走稳健路线。
10. 经营杠杆还跟行业特点有关系。
制造业的杠杆度一般比较高,因为设备投入大;服务业的杠杆度相对低一些,因为主要靠人力。
11. 聪明的企业家都会精打细算,把经营杠杆控制在最合适的水平。
就像炒菜放油一样,多了腻味,少了又不够味,得恰到好处才行。
12.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经营杠杆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
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度"。
关于经营杠杆的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关于经营杠杆的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4752a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a.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关于经营杠杆的分析一、经营杠杆利益与风险分析经营杠杆是指企业营业成本中由于存在着固定成本而带来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程度。
在同等营业额条件下,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时,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额便大,若产品销售量发生变动时,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会随之变动,最后导致利润更大幅度的变动。
这说明经营杠杆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即企业利用经营杠杆,有时可以获取一定的经营杠杆利益,但有时也承受着相应的经营风险。
(一)经营杠杆利益分析。
经营杠杆利益是指在企业扩大营业总额的条件下,单位营业额的固定成本下降而给企业增加的营业利润。
在企业一定的营业规模内,变动成本随着营业总额的增加而增加,固定成本则不因营业总额的增加而增加,而是保持固定不变。
随着营业额的增加,单位营业额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相对减少,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
例如:假定A公司在营业总额为2400~3000万元以内,固定成本总额为8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
该公司2001~2003年的营业总额分别为2400万元,2600万元和3000万元。
则A公司的经营杠杆利益测算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A公司在营业总额为2400万元~3000万元的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每年都是800万元,即保持不变,随着营业总额的增长,息税前利润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在上例中,A公司2002年与2001年相比,营业总额的增长率为8%,而同期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为50%;2003年与2002年相比,营业总额的增长率为15%,但同期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为67%。
由此可见,由于A公司有效地利用了经营杠杆,获得了较高的经营杠杆利益,即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高于营业总额的增长幅度。
(二)经营风险分析。
经营风险亦称营业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有关的风险,尤其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利用经营杠杆而导致营业利润下降的风险。
由于经营杠杆的作用,当营业总额下降时,营业利润下降得更快,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一语道破——经营杠杆要点
![一语道破——经营杠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07300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1.png)
一语道破——经营杠杆要点
什么是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是指企业的盈利能力与销售规模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
经营运作进行的资本配置策略。
经营杠杆高,意味着为了同样的销售收入,需要相对更少的资产和负债,能够带来更高的利润率和收益率。
但是,经营杠杆过高也可能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需要谨慎把控。
经营杠杆要点:
1.了解企业的核心业务
要了解经营杠杆,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核心业务。
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模
式和战略矩阵,才能够清楚地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从而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杠杆策略提供基础。
2.合理配置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经营杠杆配置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控制资产和负债之间的
关系,企业可以有效提高经营杠杆。
在这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如利用权益资本、优化应收账款和加强存货管理等。
3.提升资产效率
提升资产效率是经营杠杆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和提高产品的活
跃性,企业可以有效地提高收益率和利润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提高资产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需要精简装备和优化管理。
4.稳健的财务管理
稳健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杠杆的重要基础。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机
制和制度,加强风险控制和财务分析,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处于稳定状态。
结论:
在合理把握企业核心业务、合理配置资产负债表、提升资产效率以及稳健的财
务管理方面,企业可以制定出合理的经营杠杆策略,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和利润率。
但同时,企业需要谨慎把控,避免经营杠杆过高,带来财务风险。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2630b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5.png)
经营杠杆原理及其应用分析
经营杠杆原理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企业通过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得每增加一个销售额,企业的利润与净资产的增长率比例都会随之增加。
具体说来,经营杠杆原理将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它表明,每一增加的营业收入将对应着大于这一增加量的利润增加。
在企业经营中,经营杠杆原理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首先,经营杠杆原理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通过有效地掌握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比例,企业可以在生产中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过高的生产成本。
其次,经营杠杆原理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产品定价策略,以增加每一销售额对企业利润的贡献。
此外,经营杠杆原理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包括计算企业的杠杆系数,以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偿债能力等。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经营杠杆原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
一方面,杠杆效应也可能导致企业在面临一定规模的产能过剩或者市场竞争加剧时,增加企业的风险和后果;另一方面,经营杠杆原理的应用也需要注意变动成本的灵活管理,以避免因变动成本的难以控制而导致企业利润下降。
因此,企业在应用经营杠杆原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精细管理企业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成本,并在保证利润增长的同时,注意企业风险的控制和变动成本的适时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这是阿基米德阐述“杠杆效应”时代一句名言。
通俗讲,杆杆效应可理解为:如果存在“支点”,一个因素的小变化就能引致其他因素的大变化。
有趣的是,杠杆效应不仅存在于物理世界,它在其他领域也时有表现。
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中,由于“支点”的存在,也有各式各样的杠杆效应在起作用。
了解这些杠杆效应,对于把握上市公司发展规律以及业绩表现的脉动很有帮助。
上市公司财务中常见的杠杆效应经营杠杆价格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出现支点各种杠杆效应中,经营杠杆最常见、最普遍,而经营杠杆的定义一般被这样表述: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利润的变动幅度大于收入变动幅度的杠杆效应。
解释经营杠杆先得从会计第二恒等式开始,也就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三个要素构成恒等式,那么三要素在实际变化中,会保持一个什麽样的关系呢?假设一家小店卖碟片,每张碟片进价5元,售价10元,第一天卖出1张,那么第一天的利润,在不考虑其他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公式就是10-5=5.第二天卖出2张,那么第二天的利润,按照公式就是20-10=10.可见,在第二天,恒等式中三个要素都增加了100%,也就是说,收入、成本与利润都保持了同比例的变动幅度。
但现实中,却并非如此。
由于成本构成相当复杂,使它与收入的变动幅度并不同步,我们假设,上面例子的成本中,除了碟片成本,还加入销售人员工资1元/天,小店电费1元/天,那么第一天的利润是多少呢?10-(5+1+1)=3.第二天呢?应该是20-(10+1+1)=8.我们发现,当成本构成丰富后,三个要素并未同比增长,其中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利润增幅高于收入增幅。
原因,就是存在销售人员工资与电费这样的固定成本,借用杠杆原理中的术语,也就是称固定成本为“支点”,正是由于支点的存在,一个较小的收入增幅(100%),引致了一个较大的利润增幅(166%)。
同理,如果第三天,又只卖出一张碟片,那么第三天与第二天比较,一个较小的收入降幅(50%),又会引发一个较大的利润降幅(62.5%)。
★经营杠杆当然,上述例子是理想化状态,因为现实中,支点完全保持“固定”是不可能的。
但只要某些成本,没有与收入的波动“共振”,利润的表现就不会与收入的表现共振。
我们看一看创业板公司-----同花顺(300033)2009年年报的合并利润表,其中成本增幅就低于收入增幅,而利润增幅就高于收入增幅。
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1--12月项目本期金额合并上期金额合并同比增幅一、营业总收入190 816 866.86117 361 447.3362.6%二、营业总成本114 154 110.3877 172 017.5247.9%三、营业利润76 662 756.4840 189 429.8190.8%那么成本中,相对保持固定的项目可能有哪些呢?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大类,而固定成本,又能进一步被区分为刚性固定成本和弹性固定成本。
成本的分类变动成本 --->原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用固定成本 --->刚性固定成本: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租金、财务费用、管理人员工资--->弹性固定成本:广告费、产品开发费其中,变动成本主要有原材料费用、直接人工的费用;这点好理解,如果产量增加,原材料肯定用得多,工人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而刚性固定成本,则主要包括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房屋设备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这类成本一经确定,一般不会轻易变更。
而弹性固定成本,主要有产品开发费、广告费等。
这类成本有固定的特征,但同时也可以人为进行调整,因而称其为弹性固定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固定成本并非真的一成不变,称其为固定,只是相对变动成本而言,或者说,其变动方式只是不像变动成本那样,基本保持与收入亦步亦趋的状态。
即使是刚性的固定成本,也只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比如说,一旦业务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厂房、机器设备支撑(原有厂房、设备的潜力已经饱和,不足以支撑继续增产),那么建设新厂房、购置新设备后,折旧费也会增加。
★经营杠杆高低刚才讲的这些,就是希望纠正部分投资者可能存在的一个不正确的直觉认识-----收入变化与业绩变化趋于同步(幅度)。
人们不要低估固定成本在公司业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固定成本在成本中占比较高的公司。
假设B公司2008年的营业收入是1 000万元,而当年成本为95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600万元,固定成本350万元,利润50万元。
如果B公司2009年收入下降了20%,那么利润怎样呢?当然不是同样下降20%,而是下降160%,最终亏损30万元。
B公司2008年(万元)2009年(万元)同比变动幅度(%)营业收入 1 000800-20变动成本600480-20固定成本3503500营业利润50-30-160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麽收入下降时,有些公司的亏损会这么严重,个别公司甚至会达到破产的境地。
例如,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乘客减少,东方航空2008年的营业收入为418亿元,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17亿元,那么东方航空2008年的营业利润是多少呢?巨额亏损64亿元,而07年东方航空的营业利润还有1亿元。
东方航空(600115)单位:2008年2007年亿元营业收入418435减:营业成本430376营业税金及附加911销售费用2527管理费用1521财务费用3-1营业利润(注:未计算公允价-641值变动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东方航空营业收入的小幅下降----08年同比下降3.9%,为什麽会导致利润的巨幅波动----08年同比下降650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航油价格上涨),就是东方航空的成本构成中,固定成本占比很大,而这部分成本无法随着营业收入的下降而下降,在经营杠杆的作用下,利润巨幅下滑。
那么东方航空的固定成本有哪些,在总成本中占比有多少呢?简单而言,东方航空的总成本中,固定成本占比50%左右,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飞机折旧)、起降服务费、飞机租金、飞机修理费、人员工资等。
正是这些固化的成本,使东方航空的成本缺乏弹性,无法随着收入的下降而下降,进而成为公司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固定成本怎么查有投资者问,既然固定成本那么重要,那么如何准确知道,一家上市公司的固定成本是多少呢?很不幸,上市公司利润表中的成本构成,是按照与收入的匹配程度以及业务领域进行划分的,并不会直接提供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数额。
因此,投资者只能粗略估计一下,上市公司固定成本的数额。
上文讲了固定成本大致的构成,这些构成因素,基本都可以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查询。
如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科目的附注中可以看到;无形资产摊销,在无形资产的附注中可以查知;租金,在附注中“承诺事项”部分有比较明确的记载。
固定成本构成查询方式固定资产折旧资产负债表附注无形资产摊销资产负债表附注租金附注中“承诺事项”部分财务费用利润表人员工资现金流量表这里要重点说一下----人员工资,该项目的金额可以在现金流量表中了解。
但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们将人员工资分类两种:一是直接人工成本;二是管理人员工资。
普遍的理论都认为,前者是变动成本,而后者是固定成本。
原因在于: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很多时候与生产量挂钩,或者说是计件工资制。
因此,理论上认为:直接人工成本会与生产量同步波动;而管理人员工资由于工作特点的原因,无法实行计件工资制,因此被认为是固定成本。
但现实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上市公司的直接人工,还是管理人员的薪酬,都具有“单向刚性”的特点(管理人员薪酬的这一特点更加突出)。
也就是说,人员工资总额往往只是向上波动,而很少向下波动,甚至在企业销售量下降效益不佳之时,人员工资也上升,最少要与去年同期持平。
其实这与我们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很相似,很多企业中,特别是上市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中,只要企业效益没有巨幅下滑巨额亏损,人员工资的单向刚性特点体现得相当明显。
这是因为,企业下调人员工资会直接伤害职工的“既得利益”,更会伤害薪酬决策者、公司管理层自己的“既得利益”。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企业一般不会拿起减薪大棒玩自残,更何况在很多企业员工看来,在外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薪酬不涨就等同于下降了。
正是基于上述分析,同时基于谨慎性的考虑,在对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做预测时,我们对人员工资不妨采取这样一个方法:当预期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时,我们将人员工资视为变动成本,也就是要考虑人员工资增加的问题;而当预期企业销售收入下降时,就将人员工资视为固定成本---如果投资者想更谨慎一些,也可以在企业销售收入下降时,仍假设人员工资会小幅上调。
★警惕投资冲动通过之上的这么多分析,我们看出,由于存在经营杠杆效应,那些固定成本占比较高的企业,如果销售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经营杠杆则有利于利润的快速增长;如果销售收入增势缓慢,甚至收入下降,经营杠杆则可能导致利润快速下滑直至亏损。
再通俗点讲,就是当市场繁荣时,经营杠杆可以放大利润增幅;市场萎缩时,经营杠杆会放大利润降幅。
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这样一种现象:为什麽很多企业,在市场大环境景气时会有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动,也就是大量增加厂房、设备,然后招兵买马扩充产能。
就是因为这样做,会提高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可以利用经营杠杆的作用,放大利润。
对于这种现象,投资者要保持相当的警惕,因为经营杠杆的作用是双向的,市场环境好时,固然可以放大利润,而一旦不好,则损失惨重。
特别是一些在行业内没有占据第一、第二位置,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品牌优势、没有价格优势的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在“鸡犬升天”时加大投资多挣钱,往往会为以后产能严重过剩、利润大幅下滑埋下隐患。
因此,在研究上市公司的成本构成,以及产能扩张时,一定要考虑一下产能是否可以被市场充分消化;如果不能,有可能造成怎样的后果。
★经营杠杆系数有读者可能追问,了解经营杠杆的放大效应后,能否量化一下,放大效应有多大呢,进而言之,如果能够预判上市公司销售收入的增幅,是否就能预判利润的变动幅度呢?这个思路当然很好,理论上也可行。
只需要先计算出上市公司当期的经营杠杆系数,然后再乘以预期的收入增幅,就得出了预期的利润增幅,即:经营杠杆系数=(营业利润+固定成本)/营业利润预期利润增幅=预期收入增幅×经营杠杆系数我们以C公司为例,就可以发现,如果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如果营业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变动幅度一致,如果能够准确预测营业收入的变动幅度,那么就可以准确预测出利润的变动幅度。
C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1200万元1440万元1728万元变动成本400万元480万元576万元691万元固定成本5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营业利润100万元220万元364万元537万元营业收入同比增幅20%20%20%经营杠杆系数6 3.27 2.37 1.93营业利润同比增幅120%65.4%47.5%不幸的是,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如果、有了这么多的假设,理论上的完美才能演化为现实中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