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潜蝇茧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研究
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后橘小实蝇幼虫体内4种酶活性的变化
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后橘小实蝇幼虫体内4种酶活性的变化王勇;郭俊杰;陈家骅;季清娥【摘要】Determinate the activity of catalase (CAT), peroxidase (PO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henoloxidase (PO) in the 4th instar larvae of B.dorsalis parasitized by 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he larvae was parasitized,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there was a great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which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CAT, POD, SOD comparing the parasitized-free larvae. However, the activity of PO was decreased distinctly. The synergy of the four enzymes efficiently decreased excessive ROS in host to guarantee the efficient parasitism and increased the survival rate of parasitic wasps.%测定长尾潜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寄生的4日龄橘小实蝇(B.dorsalis)幼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物酶(PO)活性.结果表明:幼虫在被寄生后,在其免疫系统的调节下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致使被寄生的幼虫较未被寄生的3种抗氧化物酶(CAT、POD、SOD)活性明显高,然而被寄生的幼虫PO活性明显低于未被寄生的幼虫.这4种酶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减少寄主体内过量的ROS,保证寄生蜂能有效地寄生,提高寄生蜂的存活率.【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3(034)002【总页数】4页(P335-338)【关键词】长尾潜蝇茧蜂;橘小实蝇;抗氧化物酶;酚氧化物酶【作者】王勇;郭俊杰;陈家骅;季清娥【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实蝇类害虫之一,严重危害柑橘、番石榴、芒果等46科250多种果树和蔬菜[1]。
昆虫知识2007年第44卷总目次
昆虫知识2007年第44卷总目次昆虫知识(KUNCHONGZHISHI)2O07年第44卷总目次第16期编者的话崔峰乔传令1把昆虫知识办得更具特色626脉翅总目系统发育研究进展研究选萃785量呈学项目简介3蜜蜂行为成熟的遗传学(等7篇)罗晨张芝利155蜘蛛求偶秘诀(等10篇)790"973''项目-?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309松材线虫对媒介天牛和寄主松树化学信息信窑,,简介号的识别与利用(等8篇)万方浩犏619量多FM样R'等幸谙综述和进展果蝇蛋白的同源物参与调控果蝇原始生殖韧,1''瓜细胞和生殖干细胞的命运(等9篇)19中国养蜂学研究进展783千年蝗灾时间序列揭示长周期温度信号的生态吴杰刁青云李继莲安建东谢文闻效应(等9篇)25对蜜蜂性别决定和蜂王级型确立理论的新诠释王丽华科技前沿29酯酶基因扩增及突变与昆虫抗药性5蜜蜂全基因组出笼前后曲明静许新军韩召军陈茂华贡智男32Wolbachia对赤眼蜂的性别调控机制及生理影响9生物行为变化研究的新模式——工蜂潘雪红陈科伟吕燕青何余容曲宁邓爱华孙亮先徐金森吴学记37蛋白质组学方法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l4进化基因组学在昆虫天然免疫研究中的应用前黄志伟黄勇平杜家纬景41橘小实蝇复合体分类学研究进展朱顺义应牡英陈鹏叶辉158973项目"重大农业害虫猖獗危害的机制及可持179大豆蚜的生物防治技术续控制的基础研究"简介刘健赵奎军郝树广186害虫抗药性的显性水平与抗性进化164稻瘿蚊种群DNA指纹及水稻抗稻瘿蚊分子标记何月平刘凤沂须志平沈晋良育种技术研究191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变异抗药性机制研究黄炳超张扬谢振文张桂权肖汉祥等曲明静许新军韩召军姜晓静171红脂大小蠹入侵机制与化学生态学研究194害虫及害螨对阿维菌素抗药性研究进展张龙娃鲁敏刘柱东孙江华刘开林何林王进军赵志模311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寄主植物一铃夜蛾一寄327杀虫剂使用失当是甜菜夜蛾大发生的重要原因生蜂相互作用林珠凤罗礼智潘贤丽王琛柱钦俊德333PCR-SSCP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319整合昆虫发育生物学和果蝇遗传学来研究昆虫杜波迟德富发育与变态336杀蚊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晶体蛋白研究进展李胜赵新民夏立秋王发祥丁学知323昆虫蜕皮的分子机理及应用342白蚁防治技术赵小凡曹莉赵瑞华陈镜华韩日畴465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477昆虫信息化学物质的应用进展研究苏茂文张钟宁杨忠岐张永安486蚜小蜂生殖,发育及其与寄主的关系472飞蝗抱对行为的进化意义及两型间相异的交配钱明惠任顺祥胡琼波策略491印楝素的杀虫活性及其对烟粉虱的趋避作用朱道弘文吉辉侯茂林卢伟黎家文621蚊虫抗药性分子机理496马铃薯甲虫防治技术及其抗药性研究进展938?张衡李学锋王成菊邱立红632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现状105刘向阳朱福兴张凯637昆虫病原线虫感染寄主行为研究进展110李慧萍韩日畴642生境破碎化对植物一昆虫及昆虫之间相互关系201 的影响杨芳贺达汉205647酢浆草如叶螨研究概述郑兴国洪晓月210798利用植绥螨防治烟粉虱的研究进展孟瑞霞张青文刘小侠214804针叶树树脂的抗害功能及抗害机制曹逸霞张真刘随存李莲芝李典谟219810昆虫谷胱甘肽S一转移酶蛋白纯化技术研究汤方高希武223815森林冠层昆虫多样性研究方法孟庆繁226研究论文48白背飞虱灯下虫量与气象要素关系的相关分析229 吕芬周平黄新动翟秀英53辽宁朝阳地区高梁蚜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适期李学军王淑贤郑国孙慧敏张广学57烟蚜为害特征的高光谱比较乔红波蒋金炜程登发陈胜利刘建安等61土耳其斯坦叶螨为害棉叶的生理变化及光谱特征分析241陈鹏程张建华李眉眉雷勇辉66沿海蝗区东亚飞蝗产卵选择的适应性244季荣原惠谢宝瑜李哲李典谟69蛇莓跳甲的生物学初步观察249薛怀君王书永李文柱张学忠杨星科74薄荷油体外抗蠕形螨效果及杀螨机制252赵亚娥郭娜77二种外来斑潜蝇实验种群生物学特征比较256陈兵郝树广康乐82南亚果实蝇对六种果实的趋性和产卵选择性259 李小珍刘映红贺智勇86棉田十一星瓢虫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263李进步方丽平吕昭智89温度对黄腹潜蝇茧蜂功能反应的影响267徐鹏尹承山余虹陈学新93环境因子对努利虫疠霉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348 李伟王秀芳宣维健王红托盛承发97中华真地鳖雌虫产卵习性及其卵的发育353金涛吴振廷唐庆峰王学林吴尚澧101中华真地鳖断足再生对发育的影响357939?谭梁飞朱芬熊强周兴苗雷朝亮鞭角华扁叶蜂的营养成分分析黄琼周祖基周定刚胡杰杨伟等江西省庐山地区蜻蜒的多样性虞蔚岩李朝晖黄成陈全战张文光等五种色螅Cytb基因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刘菲张大治郑哲民异翅负蝗配子发生过程中c.kit蛋白表达动态赵卓奚耕思西藏飞蝗的生物学特性李庆封传红张敏蒋凡杨刚等陕西洛河流域不同生境蝗虫的群落结构刘慧廉振民常罡孑L光耀南疆棉田盲蝽类害虫种群数量动态李号宾吴孑L明徐遥杨秀荣姚举等温度对丝带凤蝶生长发育的影响杨秋生王军王小平荣秀兰雷朝亮苹果全爪螨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韩柏明金大勇吕龙石杂拟谷盗的热适应特性夏继刚王立志李秉一李晓晨二种苹果蠢蛾性引诱剂诱捕器诱捕效率比较及地面植被的影响杜磊张润志蒲崇建贾迎春刘氏蝎蛉雌性生殖系统的构造侯小燕花保祯红褐斑腿蝗血细胞的形态与分类王世贵周志军郑哲民黑胸大蠊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器扫描电镜观察吴婧王佳董鹏王进军陕西红脂大小蠢天敌种类调查王培新贺虹李健康邢建宏李孟楼绿僵菌侵染对椰心叶甲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王九辉张世清黄俊生蝉拟青霉孢子粉对小菜蛾的致病性试验刘又高王根锷厉晓腊柴一秋金轶伟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王欢董辉丛斌拟黑多刺蚁提取液可缓解小鼠体力疲劳张庆华吕晓华鄂西南三个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的区系调查王维高温及水稻类型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刘向东翟保平胡自强影响麦长管蚜体色变化的主导因素杜桂林李克斌尹姣刘辉曹雅忠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嗜食性陈静张建萍张建华喻峰华李广伟361寄主植物对荔枝蒂蛀虫产卵的引诱作用彭海辉陆永跃梁广文曾玲364橘大实蝇对三种寄主植物的偏好比较张小亚喻法金韩庆海周兴苗雷朝亮367入侵害虫螺旋粉虱及其在我国的适生区预测沈文君万方浩371华卵痣木虱的形态特征及其潜在危险性分析陈连根秦俊胡永红375带土园艺植物传播红火蚁的风险调查黄俊曾玲陆永跃379药材甲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李灿李子忠382增效物质对AcMNPV.AaIrr感染的增效作用王玲玲李俊张涛秦利385马尾松枝条挥发性组分的鉴定及松墨天牛对其触角电生理反应李水清张钟宁389淡色库蚊对四种化学物质的嗅觉反应丁思悦黄求应雷朝亮393温度对安婀珍蝶生长发育的影响刘雪凌曾玲韩诗畴397双斑恩蚜小蜂的生殖方式及其在烟粉虱体内的发育钱明惠任顺祥邱宝利402人工扩繁管氏肿腿蜂的蜂种复壮研究代平礼徐志强4O6黄河滩区东亚飞蝗天敌种类及其消长规律郝伟江新林张冬菊杨亚丽王爱东409条背萤成虫与幼虫发光器的超微结构观察袁洪海付新华张应郑霞林雷朝亮415胸窗萤的生殖习性王余勇郑霞林付新华雷朝亮419双斑蟋若虫后足的再生观察李华张晓欢那杰423北京国家体育场周边趋光性昆虫物种多样性及优势度分析李竹袁峰覃晓春黄浩常凌小501蜜蜂全基因组中微卫星的丰度及其分布魏朝明孑L光耀廉振民刘慧范永文等505西伯利亚蝗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分析条件的优化葛风伟季荣曾献春王婷王小平509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李军赵惠燕李志刚韩诗畴安新城513云南草坪中东方蝼蛄的空间分布型赵娜刘荣堂贾力张晓宇517气象因子对北疆地区蝗虫发生的影响杨洪升季荣熊玲原惠520二斑叶螨对六种植物的选择性及生长发育刘学辉韩瑞东裴元慧孟庆英孙绪艮524温度对大猿叶虫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董宇奎薛芳森李照会527狗牙根,白三叶草对淡剑纹灰翅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黄东林蒋芳敏徐波陈军530阿维菌素对椰心叶甲的毒力和防治效果肖广江陆永跃曾玲534美洲大蠊粪便粗提物的聚集活性王柏海周兴苗雷朝亮538紫茎泽兰提取物对美洲大蠊和米蛾的忌避活性程丽坤刘小侠张青文李柏树果春山541松墨天牛对马尾松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郝德君马凤林王焱戴华国张永慧545芜菁夜蛾线虫和嗜菌异小杆线虫寄生特性的比较万航宇钱海涛董辉丛斌549普通肉食螨对椭圆食粉螨的捕食功能夏斌罗冬梅邹志文许睿朱志民552入侵害虫栗苞蚜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效果张发利董宇奎郑方强李照会梁金培556重庆市26个南亚果实蝇种群mtDNA16SrRNA 基因部分序列及其系统进化王泽乐刘映红刘洪张昌伦王梓英562地中海实蝇幼虫分子鉴定叶军周国梁易建平吴家教阮长浩等566烟粉虱对寄主的选择行为安新城任顺祥652小猿叶甲成虫越冬和越夏:滞育和休眠同时存在王小平周兴苗朱芬雷朝亮656铁杉球蚜的生物学及空间分布周建华肖银波肖育贵卢文华66O新疆主要造林树种对光肩星天牛的抗性乔海莉骆有庆冯晓峰孙建华韩新伟665豆野螟成虫日龄对交尾的影响及雄蛾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陆鹏飞乔海莉王小平周兴苗朱芬等671侧柏树干的超临界co2萃取物组分分析及双条杉天牛的EAG反应武晓颖王骏刘寰董立京金幼菊676三种植物源杀虫活性成分对东方粘虫中肠细胞的毒力刘亚强彭大勇祁志军940?68O灰毛豆甲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李有志黄素青徐汉虹685磷化氢对赤拟谷盗成虫体内CA T和SOD活性的影响魏朝明张琳琳廉振民689石菖蒲根茎甲醇提取物对谷蠹的生物活性黄衍章杨长举薛东宋旭红邱艳694短期高温对感染Wolbachia的松毛虫赤眼蜂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崔宝玉钱海涛董辉丛斌李旭辉698明亮熊蜂繁育室内印度谷斑螟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安建东国占宝李继莲罗其花吴杰703微小花蝽对温室白粉虱的捕食作用汤方李生臣刘玉升王开运赵克思707松褐天牛的捕食性天敌莱氏猛扣甲的生态位宋冀营骆有庆严晓素蒋平陈翼龙711豚草条纹萤叶甲各虫态的空间分布型孟玲徐军716乌蔹莓鹿蛾的生物学特性王勇周福才陆自强719烟粉虱若虫在甘蓝和花椰菜莲座期不同叶位层上的分布王红杨益众王冬生李琳一722施用钾肥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卢伟侯茂林文吉辉黎家文726柿绒粉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邓根明罗标卿澈蔡少雄821棕尾别麻蝇雄性附腺分泌物的生理功能高熹吴国星叶恭银潘贤丽82630K蛋白对家蚕细胞及幼虫存活的作用唐平李兵沈卫德陈劲频王文兵830南大港湿地飞蝗种群分布与芦苇空间格局的关系季荣谢宝瑜李典谟原惠杨洪升834危害西瓜幼苗的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李红朱芬周兴苗黎娜雷朝亮837温度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生长的影响粱妍周玉书刘洪敏84O银纹夜蛾幼虫气门形态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宋月芹仵均祥孙会忠成卫宁844云杉八齿小蠹的有效积温佟雪杨彬王志明847槐树长珠蚧的生物学特性韩晓梅赵锡京程桂芳刘瑛武三安850黑翅土白蚁与其它二种白蚁种群间的相容性陈艳孟子烨黄求应雷朝亮855小火蚁及其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陈乃中王艳平陈洪俊陈岩刘泽良859蜜蜂幼虫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对其抗螨特性的影响王星王强代平礼刘锋周婷863萜类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韩招久王宗德姜志宽金宪杨钱万红等867柑橘大实蝇的产卵特性张小亚周兴苗黄绍哲韩庆海雷朝亮871人工饲料对龟纹瓢虫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张丽莉李恺张天澍王斌877黄粉甲低温贮存对管氏肿腿蜂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陈倩刘冰高灵旺沈佐锐882家蝇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清远良种鸡肉质和风味的影响常斌韩日畴曹莉刘秀玲刘小芬886黄粉虫幼虫对硒的生物积累高红莉周文宗张硌李洪涛890宁夏黄河湿地蝗虫区系组成分析张大治安玉英张志高杨贵军宁春晓研究简报116山东广翅蜡蝉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沈强王菊英柳建定陈永法范秀华等119金纹细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孙瑞红李爱华曲健禄李尧三121闽东约马蜂的生物学习性观察陈勇童迅271浙江临海小菜蛾成虫数量季节消长规律汪恩国郑永利275野生角额壁蜂与果园角额壁蜂的生活力金大勇吕龙石277三峡河谷地区柑橘大实蝇羽化,交配及产卵习性吕志藻赵逸潮姜自民280小十三星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张蓉杨芳马建华283泰州口岸首次截获黄唇树白蚁高振兴陈瑞辉朱林朱宏斌安榆林285冬虫夏草寄主玉树蝠蛾幼虫的生物学李玉玲徐成体何力剑428螺旋粉虱入侵我国海南虞国跃张国良彭正强刘奎符悦冠431管氏肿腿蜂的胚胎发育观察代平礼徐志强434大青叶蝉在新疆阿勒泰发生为害调查及防治金格斯金思斯古丽努尔曼苏尔94l?437利用引诱剂监测林木主要蛀干害虫牟爱友林云华卓礼富赵锦年朱金杏等571金绿宽盾蝽的生物学特性李虎王晓贝574广东省春季三叶草斑潜蝇寄主种类刘春燕陆永跃曾玲柳浩张维球577菜用短梗五加四种害虫为害习性及防治杨坡郭日晖孙宝俊刘娥陶玉良578日本长白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甘建斌郑强581杨四刺瘿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为害特征谢玉靳永殷宪莲郭庆海姚少永585云南德膏对樱桃果蝇成虫寿命的影响伍苏然李江涛兰建强孙阳肖春7312005年褐飞虱大暴发原因及其应对策略沈建新沈益民734茶黑刺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靳永谢玉张波涛邵永杨列芳737李实蜂的生物学特性及涂环防治石祥740泡桐网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王穿才刘万成743樱桃新害虫——黑腹果蝇的生物学特性郭建明746红蚁净防治红火蚁的药效试验庄天勇田伟金李小妮王春晓吴仕豪等749杀虫双对菲隐翅虫的毒力测定张志林郑发科王振吉751柳蚕的生物学习性与饲育方法孙孝龙896西藏飞蝗各发育阶段的耐寒性王思忠李庆封传红张敏蒋凡等898茶翅蝽在生态苹果园的危害和防治策略张君明王合赵连祥张帆虞国跃901甘蓝薄翅螟的生物学特性高华曾东强韦家书邓国荣黄大兴9O4番石榴果实蝇与桃实蝇的形态区别赵菊鹏梁帆梁广勤胡学难马骏等9O6我国首次截获检疫性害虫——葫芦寡鬃实蝇梁帆赵菊鹏胡学难梁广勤吴佳教技术与方法130昆虫体内多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张志春王满困李慧王楠李娟等135蝗虫消化道形态结构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张小民李晓玲郭亚平马恩波289一种室内饲养麦蚜的方法鲁艳辉高希武290橘小实蝇染色体研究与相关技术探讨方颖林敏杰王莹294尘螨连续石蜡切片的制备及染色技术张莺莺刘志刚孙新包莹李盟452一种适合美洲斑潜蝇实验研究的新型纱虫笼及吸虫器许三军刘万学万方浩陶玫455中华稻蝗脂肪提取方法郭崇友周玉书孟祥梅459芫菁科昆虫体内斑蝥素的气相色谱法测定李晓飞陈祥盛国兴明588二种大实蝇的PCR.RFLP快速鉴定方法林丽莉吴佳教曾玲梁广文胡学难等593一种提取小型昆虫总RNA的有效方法邓顺张友军褚栋596台湾根螨属种类,寄主,分布与检验技术范青海苏秀霞陈艳754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二化螟人工饲料配方刘慧敏张国安758研究红火蚁工蚁活动性的新方法——刻度图示法高亿波陆永跃曾玲黄俊909中国常见仓储书虱PCR.RFLP快速识别秦萌李志红孙晓康芬芬伍秫912一种测定鳞翅目幼虫取食选择的方法——叶碟法及其改进和注意事项汤清波王琛柱916无土壤基质饲养中华真地鳖金涛吴振廷吴磊梁广文基础知识138前翅鞘翅型的蝽类昆虫崔建新彩万志143几何形态测量法在生物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白明杨星科147秉志与昆虫学的渊源翟启慧297昆虫足的吸附机制周群何斌岳继光3o2昆虫的黑化机理朱福兴李建洪王沫440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杨红珍沈佐锐刘芳张建伟赵若琼446土壤重金属向节肢动物的传递及影响朱春香季相华蒋明星程家安603昆虫单眼的结构和功能刘红霞彩万志608"昆虫的荷马"——法布尔942?王荫长樊建庭孙江华763黑翅土白蚁的生物学及综合防治技术778论文评论漫谈徐志德李德运周贵清熊继东黄志农齐心769昆虫几丁质合成酶及其抑制剂920谈谈昆虫的预蛹杨化恩刘守柱李友忠杜翠敏杨忠歧王小艺928检疫性害虫枣实蝇的鉴定与入侵威胁923北京中华蜜蜂的保护与利用张润志汪兴鉴阿地力?沙塔尔王凤鹤杨甫耿金虎徐希莲931浅谈色彩在昆虫绘画中的应用-h"{亚李文柱崔俊芝617超个体的生物学奥秘:评E.O.Wilson二本昆虫争鸣学着作的中译本125松墨天牛是否存在雌性接触信息素?王琛柱信息与动态2001年与昆虫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览表(149);2002年与昆虫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览表(306);2003年与昆虫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览表(450);2004年与昆虫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览表(614);2005年与昆虫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览表(774);2006年与昆虫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览表(934)简讯我刊推荐的论文荣获"第四届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150);《昆虫知识12006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2);昆虫学SC1期刊2006年影响因子排名(516);《昆虫知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833);世界含量最高的昆虫病毒杀虫剂在中国诞生(115);广东昆虫学研究突出创新与发展(152);江苏建设家蚕种质资源基因库(36);让蚊子找不到要咬的人(73);《自然一材料学》蚕丝的本质(104);蜜蜂大批失踪威胁美国农业(232);洞穴蜘蛛的多样性(228);蜘蛛的"裹尸布"(190);蜘蛛丝的好记性(240);"蜘蛛侠"找到科学依据(276);蜘蛛用丝搭建"碉堡"(279);北极蜘蛛习性变化暗示全球变暖(366);超基因帮蝴蝶"变脸"(401);基因调控使蚕能够吐出各种颜色的蚕丝(433);"象鼻"蜜蜂采花有秘诀(436)陕西发现世界珍稀蝴蝶——周氏虎凤蝶的二种形态(454);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松材线虫快速取样技术在湖北试验取得成功(587);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发的美国白蛾性诱芯取得成功(616);贪婪甲虫的蜗牛大餐(537);四川大面积暴发稻飞虱虫害首次启动稻飞虱Ⅱ级应急防控预案(745);国际着名杂志{Nature),(Science),{PNAS}专题报道和评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气候变化生态学研究国际合作成果(820);蜜蜂嗡嗡声可助人象和谐共处(834);雌性甲虫交配只为解渴(870);陆生动物植食性起源:节IJ芷动物取食植物组织的最初模式(908);中澳昆虫学研究团队揭示烟粉虱入侵机制(937)会讯第四届烟粉虱国际研讨会及第一届国际粉虱基因组国际研讨会简介(151);海外中国昆虫学者协会(OCEA)2006年年会在美国印地安那波里斯市举行(485);第四届亚太地区化学生态学大会在日本召开(927);新书介绍《昆虫种群生态学——基础与前沿》(185)联合征订启事欢迎订阅2008年《昆虫知识》(715),《遗传》和《遗传》(675),《大豆科学》(631),《蜜蜂杂志》(655),《中国蚕业》(762),《农业科研经济管理/(757),《中国农业信息》(776),《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777),2008年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农学类学术期刊联合征订表(777),欢迎订阅2008年《农药学》(814)封面照片1期:意大利蜜蜂Apumett~femL.(黄智勇摄,文:5)2期:棒状派模蛛PimoaclavataXu&Li(李枢强摄,文:228)3期:大斑芫菁My~ruphalerataPallas(陆永跃摄,文:405)4期:金绿宽盾蝽PoecilocorislewisiDistan的卵粒(李虎摄,文:571)5期:微芒食虫虻Microstyligmdux(Wiedemann)(薛大勇张莉莉摄,文:748)6期:危险检疫害虫枣实蝇幼虫CarpomyavesuvianaCosta(张润志摄,文:928)943?CHINESEBULLETINoFENToMoLoGY(KUNCHONGZHISHI)CoNTENTSV oI.44.No.1—6FR0NTIERS5Thehoneybeegenome:theuntoldstoriesZachary"HUANG9Honeybeeworkersareamodelsystemtostudyor—ganismbehavioralchangesQuNing,DENGAi—tiua,SUNLiang—Xian,eta1.14Evolutionarygenomics—basedapproachesforstudies ofinsectinnateimmunityZHUShun-Yi,Y1NGMu-Ying158Anintroductionto"973"program:"Basicresearch onoutbreakmechanismandsustainablemanage—mentformajoragriculturalpestinsects"HAOShu-Guang164DNAfingerprintingoftheAsianricegallmidge, Orseollaoryze,andbreadingfortheresistantvari—etiesbymarker—assistedsetectionHUANGBing-Chao,ZHANGY ang,X1EZhen—Wen,etal l7lProgressoninvasionbiologyandchemicalecology ofredturpentinebeetle,Dendroctonusvalens ZANGLong-Wa,LUMin.L1UZhu—Dong.etal3I1Insect—plantco-evolution:multitrophicinteractions concerningHelicoverpaspeciesⅥANGChen—Zhu.Q1NJun-De319Synergismofinsectdevelopmentalbiologyand Drosophilageneticsforstudyinginsectdevelopment andmetamorphosisL1Sheng323Molecularmechanismofinsectmoltingandapplica—tionZHAOXiao.Fan465ResearchesontechniquesforbiocontrolofthefaI1 webworm,Hyphantriacunea,asevereinvasivein—sectpesttoChinaY ANGZhong—Qi,ZHANGY ong—An472Theevolutionarysignificanceofprecopulatorymountingandphase-relateddifferencesinmating strategyofLocustamigratoriaZHUDao—Hong62lThemolecularmechanismsofinsecticideresistance inmosquitoesCU1Feng.Q1AOChuan—Ling626ResearchadvancesinphylogenyofNeuropterida LIUXing—Yue,LIWen—Liang.Y ANGDing785Anintroductionto''973"programrelatedtoento—mologyLUOChen.ZHANGZhi—LiJan.一Dec..2007790Anintroductionto"973"program"invasionbiology andcontrolstrategyofalienspeciesinagriculture andforest''W ANFang—HaoREVIEWSANDPR0GRESSl9AdvanceofapiculturalreasearchfieldsinChinaⅥUJie,I)IAOQing-Yun.IIJi—Lian,eta1.25Anewaunotationonthetheoriesofsexdetermina—tionandqueencasteestablishmentinHoneybee (Ap)W ANGLi—HHa29Esterasegeneamplificationandmutationassociated withinsecticideresistanceQUMing—Jing,XUXin—Jun,HANZhao—Jun?eta1. 32Sexdeterminationandphysiologicaleffectinduced byWolbachiaonnhogrammawasps PANXue—Hong.CHENKe—ei.LuY ah-Qing.eta1. 37ApplicationofproteomicsinentomologyresearchesHLANGZhi一ei.HUANGY ong—Ping.1)UJia一ei 41AdvancesintaxonomyofBactroceradorsafiscom? plexCHENPeng,YEHni179Biologyandcontroltechniquesofsoybeanaphid, AphisglycinesLII5Jian,Z14AOKui.Junl86Thedominancelevelsandevolutionofinsectresis? tancetoinsecticidesHEYue—Ping,L1UFeng—Yi,XUZhi—Ping?etall9lAdvancesinstudiesofacetyIcholinesterasegene variationassoiatedwithinsectresistance QUMing—Jing,XUXin-Jun,HANZhao—Jun?etal 194Advancesintheresearchonthepestresistanceto avermectinsL1UKai—Lin,HELin,W ANGJin.Jun.etal327Insecticideabuseisanimportantcauseofbeetar? mywormoutbreakL1NZhu—Feng.LUOLi—Zhi,PANXian-Li333TheapplicationofPCR-SSCPintheresearchofen- tomologyDUBo.CHlDe—Fu336ResearchprogressonmosquitocidalBacillus thuringiensisanditscrystalproteinsZHAOXin.Min.X1ALi-Qiu.gANGFaXiang,etal 342Advancesinthecontroltechniqueoftermites CAOLi,ZHAORui—Hua,CHENJing—Hua,ela1.944?477Developmentofapplicationforinsectssemiochemi- caIsSUMao—Wen,ZHANGZhong—Ning486Reproduction,developmentandhostrelationshipof aphelinidsQIANMing-Hui,RENShun—Xiang,HUQiong—Bo 491Insecticidalactivitiesofazadirachtinandeffectson sweetpotatowhitefly,Bemisiatabaci,)【'ENJi—Hui.HOUMao-Lin.LUWei,et496Advancesintheresearchesoncontrolandinsecti- cideresistanceinLeptinotarsadecemlineata. ZHANGHeng,LIXue—Feng,W ANGCheng—Ju,eta1. 632Thestatnsofinsecticideresistanceinthebeetarmy- worni,odopteraexiguaLIUXiang—Y ang,ZHUFu—Xing,ZHANGKai637Advancesintheresearchesontheinfectivebehav- iorsofentomopathogenicnematodesLIHui—Ping,HANRi-Chou642Effectsofhabitatfragmentationonplant—-andinsect?? insectinteractioilsY ANGFang.HEDa-Han647Anoverviewoftheresearchontheoxalisspidermite.TetranychinaIll口ZHENGXing-Guo,HONGXiao—Yue798ResearchprogressinbiolocalcontrolofBemism tabaciwithphytoseiidpredatorsMENGRui-Xia,ZHANGQing-Wen,LIUXiao—Xia8O4Advancesintheresearchonresistanceofconifer resintopestsCAOYi—Xia,ZHANGZhen,LIUSui—Gun,etal810Amini—reviewonthetechniqueofinsectglutathione S—transferasepurificationTANGFang.GAOXi-Wu815Samplingmethodsforinsectdiversityinforestcan. opyMENGQing-FanRESEARCHARTICLES535761 Thecorrelationanalysisofrelationshipbetweenme- teorologicalfactorsandlighttrapcatchesofSogn- tellafurciferaLVFen,ZHOUPing,HUANGXinDong,eta1. Fieldpopulationdynamicsandoptimumcontrolpe. riodofMeknnphissacchariinChaoyangregion.Li- aoningLIXue.Jun.WANGShu—Xian,ZHENGGuo,eta1. Comparisonofhyperspectralcharacteristicsinto. baccoaphiddamageQIAOHong.Bo.JIANGJin-Wei,CHENGDeng—Fa,eta1. Physiologicalchangeandhyperspectralcharacter analysisofcottonleavesinfestedbyTetranychusfH,★estaniCHENPeng—Cheng,ZHANGJlan—Hua,LIMei—Mei 66OvipositionsiteselectionbyLocustamigratoriatna- nilensisinthecoastallocustareasJIRong,YUANHui,XIEBao—Yu,LIZhe,eta1.69BionomicsofAlticafragariaeXUEHuai-Jun.W ANGShu—Y ong.LIWen-Zhu.et. 74Thepesticidaleffectandmechanismofpeppermint oilinvitroagainstDemodexZHAOYa—E.GUONa77Comparativestudyonsomebiologicalcharacteris- ticsoflaboratorypopulationsoftwoexoticleafmin- ersCHENBing.HAOShu—Guang.KANGl82TaxisresponseandselectivepropensityofBactro- ceratautosixhostfruitsLIXiao-Zhen.IJIIJYing—Hong.HEZhi—Y ong86Thepopulationdynamicsandthespatialdistribu- tionofCoccinellaundecimpanctataincottonfield LIJin—Bu,FANGLi—Ping,LVZhao—Zhi90Influenceoftemperatureonfunctionalresponseof OpiuscaricivoraetolarvaeofLiriomyzasativae XLPeng,YINCheng-Shan,YUHong,etal93Environmentalfactorsaffectingsporalationand germinationofPandoranouryiLIWei。
橘小实蝇寄生蜂——切割潜蝇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橘小实蝇寄生蜂——切割潜蝇茧蜂的生物学特性梁光红;陈家骅;季清娥;张汉荣;陈振东;黄居昌【期刊名称】《福建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027)003【摘要】切割潜蝇茧蜂是寄生橘小实蝇的重要内寄生蜂,为中国新纪录种.在室内(25±1)℃、(70±10)%相对湿度条件下,对切割潜蝇茧蜂的形态、习性、最适寄主日龄、实验种群寄生率、性比与每雌产卵量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切割潜蝇茧蜂多产卵于橘小实蝇的l-2日龄幼虫体内,平均世代历期27.4 d,室内平均寄生率达18.02%,雌雄性比1 ∶ 1.426;成蜂寿命15-33 d,雌蜂寿命长于雄蜂,羽化后即可交配,交配时间持续0.5-3.0 min,交配后1-2 d即可产卵,每雌一生产卵50-85粒,每雌每日卵量呈波动减少现象.该蜂可用体积分数为20%蜜水补充营养,成虫具有正趋光性、孤雌生殖和过寄生现象.本研究结果可为寄生蜂的大量饲养以及橘小实蝇的生物防治技术奠定基础.【总页数】6页(P253-258)【作者】梁光红;陈家骅;季清娥;张汉荣;陈振东;黄居昌【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省热带作物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1;福建省热带作物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1;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9.456.8【相关文献】1.橘小实蝇4种寄生蜂腹部和产卵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J], 谷小红;蔡普默;杨燕川;王聪;杨晴阳;季清娥;陈家骅2.橘小实蝇寄生蜂切割潜蝇茧蜂的人工繁殖技术 [J], 梁光红;陈家骅3.橘小实蝇3种本地寄生蜂的竞争作用 [J], 郑苑;李敦松;章玉苹;赵云龙4.寄生蜂对橘小实蝇控害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潘志萍;翟欣;王龙江;刘伟玲;章玉苹5.桔小实蝇寄生蜂一新记录种——切割潜蝇茧蜂 [J], 季清娥;董存柱;陈家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尾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幼虫的寄生效能
长尾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幼虫的寄生效能林玲;黄居昌;陈家骅;季清娥;杨建全【期刊名称】《华东昆虫学报》【年(卷),期】2006(15)4【摘要】以橘小实蝇幼虫为寄主,在(25±1)℃,RH(70±10)%,光照周期14L∶10D 的条件下,研究了在不同密度的寄生蜂与寄主条件下的长尾潜蝇茧蜂寄生效能.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橘小实蝇幼虫对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其寄生效应符合功能反应模型Holling Ⅱ型,方程为Na=0.7291No/(1+0.02362No).长尾潜蝇茧蜂自身密度对寄生作用也存在干扰效应,用Hassell-Varley模型可表示为a=0.1993P-0.2966.【总页数】3页(P288-290)【作者】林玲;黄居昌;陈家骅;季清娥;杨建全【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3【相关文献】1.温度对布氏潜蝇茧蜂寄生橘小实蝇幼虫的影响 [J], 吕增印;杨建全;陈家骅;黄居昌;季清娥;杜迎刚2.布氏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幼虫寄生作用的研究 [J], 吕增印;黄居昌;季清娥;杨建全;陈家骅3.阿里山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卵的寄生效能 [J], 郭庆亮;黄居昌;季清娥;杨建全;陈家骅4.阿里山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卵寄生效能的研究 [J], 郭庆亮;陈景辉;兰海滨;季清娥;林文才;潘永红;庄漫水5.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后橘小实蝇幼虫体内4种酶活性的变化 [J], 王勇;郭俊杰;陈家骅;季清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里山潜蝇茧蜂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阿里山潜蝇茧蜂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林翔;宋蕴哲;聂传朋;李焰焰;孟李涛;蔡普默【期刊名称】《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4(36)1【摘要】研究阿里山潜蝇茧蜂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探讨其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掌握该寄生蜂线粒体基因组的特性和进化方向提供理论依据.提取阿里山潜蝇茧蜂线粒体全基因组中的13个蛋白质基因序列,通过CondonW、CAIcal软件分析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各位点的GC百分比及有效密码子数(ENC);利用MEGA 11软件计算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并利用中性绘图和ENC绘图揭示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13条蛋白质基因序列的GC_(1)、GC_(2)和GC_(3)百分比平均值分别为20.65%、22.42%和6.42%,GC总百分比平均值为16.50%.由此可见,阿里山潜蝇茧蜂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序列的AU百分比远大于GC百分比,且该寄生蜂线粒体基因组偏好使用第3位为A/U的密码子.综合高频与高表达密码子,共选出13个最优密码子,皆以A/U结尾,分别是UUU、UUA、AUU、GUA、UCU、AGA、CCA、ACU、GCU、GCA、AAA、CGA、GGA;ENC 平均值为29.50,且中性绘图分析表明,密码子GC_(12)百分比与GC_(3)百分比相关性不显著(P=0.665),表明阿里山潜蝇茧蜂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形成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总页数】8页(P57-64)【作者】林翔;宋蕴哲;聂传朋;李焰焰;孟李涛;蔡普默【作者单位】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3【相关文献】1.瓜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2.法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3.珠母贝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4.灭字脊虎天牛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5.方格星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橘小实蝇寄生蜂——切割潜蝇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s de n e ecn tno (5±I t idu dr odi f 2 u h t io )℃ a d( 0±1 ) R .T ersl hw dta / / o pe s riaeis e n 7 0 % H h ut so e t e s h n s cm lt i e g i ci d e tp m nd
( . o eeo Frsy F j nA r utr n oet nvr t F  ̄o ,Fj n30 0 ,C ia 1 Cl g f oet , ui gl l eadFrs yU iesy, uh u ui 5 0 2 hn ; l r a c u r i a
2 Lbrtr f e eca Isc,  ̄i cl r n oet nvr t, uh u ui 5 02,C ia . aoa yo nf i net F a A ut eadFrsyU iesy F  ̄o ,Fj n3 0 0 o B i l n u r i a hn ;
( . 建农 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 福州 3 00 ;2 福 建农 林大学益虫研 究室, 1福 502 . 福建 福 州 3 0 0 ;3 福建省热带作物研究所 ,福建 漳 州 33 0 ) 50 2 . 60 1
摘要:切割潜蝇茧蜂是寄生橘小实蝇的重要 内寄生蜂,为 中国新纪录种。在 室内( 5 ) 2 ±1 ℃、
,
3 Fj nIstt o rpcl rp ,Z aghu uin3 30 ,C ia . ui ntuef oia Cos hn zo ,F j 6 0 1 hn ) a i rT a
A s at Pyt i c i S vs i ,8 pr n no a so fh at adr l , a pr da a e cr hn. bt c : s a ai i ( i et ) 1i ot t dpr i i o teB c  ̄ o ai w sr t s wr odi C ia r tl n s l r 1m a e a td r s s e e n e o n
国内斑潜蝇寄生蜂的研究进展
国内斑潜蝇寄生蜂的研究进展康育光;李捷;赵飞;孔维娜【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斑潜蝇寄生蜂的研究情况,对国内斑潜蝇寄生蜂的种类、生物学、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解决生产上斑潜蝇的危害以及我国斑潜蝇的持续控制打下基础.%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parasitic wasp in China and to deal with the harm of leafminers, the species, biology, bionomics and applications of parasitic wasp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01【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斑潜蝇;寄生蜂;生物学;生态学;应用【作者】康育光;李捷;赵飞;孔维娜【作者单位】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朔州,03600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3斑潜蝇属潜蝇科(Agromyzidae)斑潜蝇属(Liriomyza),全世界已知300多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
绝大多数种类以潜叶方式取食为害植物,其中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多食性种类有10余种,但为害严重的有4种[1-4],分别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和番茄斑潜蝇(Liriomyza bryoniae Kaltenbach)。
其寄主范围可达14~29科上百种植物[5-7],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蔬菜、瓜类、花卉、烟草及某些中药材的重要害虫,有些种类是世界公认的检疫害虫[6,8]。
切割潜蝇茧蜂对桔小实蝇幼虫功能反应研究
切割潜蝇茧蜂对桔小实蝇幼虫功能反应研究
梁光红;陈家骅;黄居昌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028)002
【摘要】在切割潜蝇茧蜂对桔小实蝇幼虫寄生的过程中,供试寄主幼虫密度对切割潜蝇茧蜂的寄生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当供试寄主幼虫处于低密度(<30头/果片)时,被寄生的幼虫数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幼虫密度≥30头/果片时,被寄生的幼虫数量增幅急剧变小而接近极限水平,与切割潜蝇茧蜂的生殖极限有关.采用HollingⅡ模型进行拟合,其功能反应模型为Na=0.560 8Nt/(1+0.011 89Nt);切割潜蝇茧蜂自身的密度对寄生作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符合Hassell- Varley模型a=2.073Pt-1.824 4,表明切割潜蝇茧蜂的发现域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寄生蜂个体间的相互干扰效应降低了寄生效能.
【总页数】4页(P200-203)
【作者】梁光红;陈家骅;黄居昌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益虫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益虫室,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456.8
【相关文献】
1.桔小实蝇幼虫呼吸代谢研究 [J], 刘珍;曾玲
2.一种桔小实蝇幼虫人工饲料的配制 [J], 杨珊;陈鹏;袁瑞琳;刘建宏
3.对感染地中海实蝇,瓜实蝇和桔小实蝇的卵和幼虫的夏威夷杨桃作检疫冷处理 [J], 邹晓玲
4.10种杀虫剂对桔小实蝇幼虫的毒力及2种药剂复配的联合作用 [J], 兰亦全;王
小明
5.桔小实蝇寄生蜂一新记录种——切割潜蝇茧蜂 [J], 季清娥;董存柱;陈家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洲斑潜蝇寄生蜂--黄腹潜蝇茧蜂成虫的生物学特性
美洲斑潜蝇寄生蜂--黄腹潜蝇茧蜂成虫的生物学特性尹承山;陈学新;郎法勇;何俊华【期刊名称】《昆虫学报》【年(卷),期】2003(046)004【摘要】黄腹潜蝇茧蜂 Opius caricivorae Fischer是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tivae Blandchard幼虫-蛹期的一种重要内寄生蜂.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上的美洲斑潜蝇作为寄主,对其成蜂的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研究.成虫主要在白天羽化,羽化高峰期在8:00~10:00,且多数(91%)当日交尾,羽化出的成蜂性比明显偏雌性(雌∶雄=1.51∶1).在17℃~33℃温度下,提供蜂蜜液时,黄腹潜蝇茧蜂雌蜂和雄峰的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雌蜂的寿命明显长于雄峰的寿命,分别从17℃时81天和47天降到33℃时的14天和13天.雌蜂羽化后1~2天即可产卵,在21℃~29℃温度下,产卵高峰期在2~7日龄,平均产卵量随温度变化的方程为 = -0.057x 2+2.728x-20.601(r 2 = 0.934). 而且成蜂取食能够致死寄主.另外,本文对雌蜂的寄主搜索、产卵和寄主取食行为做了详细描述.【总页数】7页(P505-511)【作者】尹承山;陈学新;郎法勇;何俊华【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杭州,310029;浙江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杭州,310029;浙江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杭州,310029;浙江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杭州,3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8【相关文献】1.橘小实蝇寄生蜂——切割潜蝇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J], 梁光红;陈家骅;季清娥;张汉荣;陈振东;黄居昌2.甘蓝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幼虫寄生作用的研究 [J], 吴启松;曾玲;梁广文3.山东省美洲斑潜蝇内寄生蜂及其生物学特性 [J], 赵勇;李照会;许维岸;李雪雁4.几种杀虫剂对南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潜蝇茧蜂的毒力 [J], 何玉仙;杨秀娟;王茂明;翁启勇5.广州地区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种类及植物提取物对寄生蜂的影响 [J], 任立云;曾玲;陆永跃;张维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潜叶蝇的发生与防治
潜叶蝇的发生与防治杨红峡【摘要】潜叶蝇是一种多食性的害虫,甚至其中部分为入侵生物种.本文就潜叶蝇田间常见种的鉴定、主要为害特征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述评,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期刊名称】《青海农林科技》【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37-39,59)【关键词】潜叶蝇;发生;防治【作者】杨红峡【作者单位】青海艺通生态治理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41潜叶蝇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以幼虫在植物叶片或叶柄内取食,形成的线状或弯曲盘绕的不规则虫道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我国是世界上蔬菜潜叶蝇类害虫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幅员辽阔和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为多种潜叶蝇的分布和危害提供了条件。
目前我国的主要潜叶蝇类害虫有: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三叶草斑潜蝇L.trifolii、番茄斑潜蝇L.bryoniae、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葱斑潜蝇L.chinensis 等,对我国经济作物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尤其是近年来入侵的外来斑潜蝇( 前4 种) ,它们的迅速扩散危害加剧了潜叶蝇在我国的危害态势。
其中,美洲斑潜蝇是为害园艺植物最重要的多食性种类[1,2]。
潜叶蝇虫体很小,在田间很难通过昆虫形态观察来辨别,通过比较叶片的危害症状,叶片潜道的部位、形状、颜色,潜道内虫粪的排列方式等特征,对4 种潜叶蝇进行田间识别,如下表[3,4]。
2.1 豌豆潜蝇豌豆潜蝇为春秋多发型,豌豆彩潜蝇较喜低温,在大田中发生最早,秋末发生期最长[5]。
豌豆彩潜蝇又名豌豆潜叶蝇、油菜潜叶蝇、菠菜潜叶蝇、豌豆植潜蝇。
分布除西藏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均有发生。
主要危害小白菜、油菜、莴苣、菜花、生菜、水萝卜及处于苗期的架豆、豇豆、黄瓜等蔬菜,以叶菜类小白菜、油菜、生菜被害最重 [6]。
油菜潜叶蝇,田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以个体群形式存在[7]。
黄色诱虫板防治水稻潜叶蝇效果试验
作者简介宋涛(1983-),男,吉林梅河口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水稻育种与栽培工作。
*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16-06-17水稻潜叶蝇又称螳螂蝇、稻小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是吉林省水稻田的主要害虫之一。
潜叶蝇不仅危害水稻,还危害大麦、小麦等。
水稻潜叶蝇每年发生的程度不一,轻则影响稻苗生长,重则造成稻苗死亡,一般田块减产5%~10%,严重田块减产20%~30%。
水稻潜叶蝇表现为世代重叠,因此在1年中发生的代数较多。
水稻潜叶蝇在本地1年内可发生4~5代,而每年5—9月间均可发现水稻潜叶蝇成虫、卵、幼虫和蛹,主要以成虫在杂草间越冬而少部分以蛹越冬。
而在每年的4月上旬水稻潜叶蝇越冬成虫并开始活动。
第1代卵主要在水稻田附近的排灌沟、洼塘、坝埂以及排灌沟的杂草中产生,经过5~7d 孵化成幼虫,危害杂草。
而第2代主要发生在5月至6月中下旬。
水稻潜叶蝇的成虫在晴天活动能力旺盛,飞翔能力强[1],并且有趋密的习性,成虫昼伏夜出。
水稻潜叶蝇主要在水稻叶的尖端产卵,平均每次产卵的个数在3~5粒,有的多达10粒。
水稻叶片平伏水面的植株更利于水稻潜叶蝇幼虫转株危害,加重对水稻的危害。
水稻潜叶蝇在蜜源植物丰富、稻田周围杂草丛生、灌水深、插秧早的稻田发生严重。
潜叶蝇成虫产卵和幼虫主要在秧苗素质较弱的情况下危害水稻,随着水稻缓苗后植株健壮发育,秧苗则不再受害,而水稻潜叶蝇则又飞到杂草上继续繁殖危害[2]。
水稻潜叶蝇的幼虫主要潜入水稻叶片组织内咬食叶肉,剩下水稻叶表皮。
受到危害的部分起初在水稻叶面出现芝麻粒大小的弯曲“虫泡”,其后随着水稻潜叶蝇在水稻叶面侵蚀范围的扩大和伸长,使得稻叶变成黄白色枯死斑。
而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稻叶片,经水渗入叶片,使水稻叶发生腐烂,致使整片叶死亡,严重时,可使稻苗成片枯死。
水稻潜叶蝇对不同颜色敏感性不同,其中对黄色的趋性最强[3]。
本研究主要利用黄色诱虫板诱杀水稻潜叶蝇,并且调查诱虫板诱虫的数量,旨在为有机稻田防治水稻潜叶蝇防治时期提供理论依据。
黄色潜蝇茧蜂成虫的生物学特性
黄色潜蝇茧蜂成虫的生物学特性杨琪;曹凤勤;崔志富;程立生【摘要】In order to take advantage of O.flavus to prevent Liriomyza sativae,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O.flavus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 by using L.sativae on the Phaseolus vulgaris.Results:Adults emerged by daylight,with the peak emergence at 8:00 ~10:00,and most of them mated on the day of the emergence.The sex ratio is female-biased (♀∶ ♂=1.79∶1).In addition,host-searching,feeding and oviposition of the female parasitoids were also bewrited.%为更好地利用天敌昆虫黄色潜蝇茧蜂(Opius flayus)防治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在实验室选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上的美洲斑潜蝇为寄主,对黄色潜蝇茧蜂成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色潜蝇茧蜂成虫羽化高峰期在8:00~10:00,且大多数在羽化当天就能进行交配;羽化成蜂的性比明显偏雌性(♀/含=1.79/1);对雌成虫的寄主搜寻、取食及产卵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1【总页数】4页(P62-65)【关键词】黄色潜蝇茧蜂;寄生蜂;生物学特性【作者】杨琪;曹凤勤;崔志富;程立生【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美洲斑潜蝇(Liria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危害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和菊科等植物叶片及果实的多食性害虫,该虫最早由Blanchard于1938年在阿根廷紫苜蓿(Meclicago sativaes)上首次发现并命名[1],我国最早于1993年在海南省三亚市发现美洲斑潜蝇,现已蔓延至21个省市[1-2]。
潜蝇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
t a i ss . wa n ft e ma n p r st i s h tOp u p so e o h i a a i d .wi h a a iim a g n r m o t t e p r sts r n i g f o 7 h
1) ℃ a 70 nd
t 6 . Un e h o d to f ( 5 o6 d r t e c n ii n o 2 土
RH ,a dur ton o 1 . ys w a ee e o o p e e one g ne aton,t ak a a i f 3 da 4 sn d d t c m lt e r i he pe ppe r d o he t r y a t r a e n t hid da f e
t a he dul t be an is e e ge e. On he nor a ondii g t m r nc t m lc ton, t e r to oft he s x a i he am phi gony o f p i g f O pi s p. was . f s r n o u s 1 23 : 1. O0, b utunde not o ra herc ndii lpar he oge ss we e m a e T he pa a ii oc s a f e i de nt w o s e ncud— ton al t n ne i r l . r stc pr e s w s o t n d vi d i o t t psi l i he l nge i e be wee nd i or s a c nd he s r e i e be we ng t o r tm t n 4 a 1 m n f e r h a t ho t r tm t en 2O and 40 s c 0 e ondsf r ovposton. o i ii K e wo ds: Liim yz ui b e ss Bl nc y r ro a h do r n i a har ;O pi p.; b oogia ha a t rs is d uss i l c lc r c e itc
潜蝇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潜蝇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高连喜;陈家骅;黄居昌;陈乾锦【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2(031)003【摘要】在福州地区对南美斑潜蝇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潜蝇茧蜂进行了初步研究,田间调查表明:潜蝇茧蜂是南美斑潜蝇的主要寄生性天敌,寄生率达7%-66%;在(25±1) ℃、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该蜂完成1个世代需14.3 d,成虫开始羽化后的第3天为羽化高峰期;该蜂可行两性生殖,其子代雌雄性比为1.23∶1.00,也可营孤雌产雄生殖;寄生过程搜索时间较长,为4-10 min,而产卵时间较短,为20-40 s.【总页数】3页(P308-310)【作者】高连喜;陈家骅;黄居昌;陈乾锦【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9.54+4.8【相关文献】1.脐橙"赣华79-9"生物学特性研究Ⅰ生长结果习性观察及育性的初步研究 [J], 刘山蓓;刘善军;邱新兰;邓毓华2.发菜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栽培途径的研究——Ⅱ.发菜生长机制的初步研究 [J],华振基;王俊;苏建宇;徐青;包国梁;张利民3.猕猴桃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Ⅳ. “东山峰78-16”雌性品系选育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J], 林太宏;熊兴耀;李顺望;王仁才;王宇道;于振法4.发菜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栽培途径的研究──Ⅲ.发菜繁殖机制的初步研究(形态学部份) [J], 华振基;王俊;孙建芸;苏建宇;徐青;梁文裕5.室内饲养草地贪夜蛾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J], 杜文娟;江彦军;杨海潮;杨会利;杨晓丽;田文芳;贾海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尾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幼虫的寄生效能
摘要 :以橘小实蝇 幼虫为寄主 , (5±1 在 2 )℃ , H(0±1 ) , 照周期 1L 1 D的条件下 , R 7 0% 光 4 :0 研究 了在不 同密度 的寄生蜂 与寄主条件 下的长尾潜蝇茧蜂寄生效能 。结果表明 : 同密度 的橘小实蝇幼虫对长尾潜蝇茧蜂 的寄生作用 有明显 的影 响 , 不 其 寄生效应符合功能反应模型 H l g 型 , oi Ⅱ 方程为 Ⅳ = .21 / 1 0032 ,。长尾潜蝇 茧蜂 自身密度对寄生作用也 n I 0 9 ( + . 6N ) 7 2 ,
w i h a c r e t s el r y e u t n:a = . 9 3 一・ . h c c o d d wi Ha s l Va l q ai h — e o 0 19 P 。 Ke r s y wo d :Di c a mi r h o g c u a a; cr cr o s l ;p r st a f ce c a h s mop a l n i d t Ba t e a d ra i a o s a a i c lef i n y;f n t n r s o s i i u c i e p n e;d s o i —
Ab t a t h f cso i e e td e st so o ta d p r s e o e p r st a f c e c f a h s mo a sr c :T e e e t f f r n in i e f s n a a i n t a a i c lef in y o c a mi oh d i h t h i i Di
( n e)cuda et h aaice et f .o gcu aa s nf a t , h hac re i eH ln I Hed 1 o l f c tep rsi f c o D 1 i d t i icn y w i cod dwt t ol g l t f n a gi l c hh i eu t n Ⅳ = . 2 1 . ( 00 3 2 o .T e es yo D. n i u aacuda oa ett p rsi e et q ao : d 0 7 9 u / 1+ .2 6 N ) h ni f 1 gc d t o l l f c i aaic f c, i d t o a s f s t f
潜蝇姬小蜂研究概述
潜蝇姬小蜂研究概述
顾丁;柳琼友;陈文龙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7(035)014
【摘要】潜蝇姬小蜂是几种重要斑潜蝇的寄生蜂.对潜蝇姬小蜂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寄生行为、饲养方法、应用及生态地位等方面作了概述.
【总页数】3页(P4241-4243)
【作者】顾丁;柳琼友;陈文龙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76.3
【相关文献】
1.取食寄主对潜蝇姬小蜂卵成熟和寿命的影响 [J], 张莹;党国瑞;张礼生;王孟卿;陈红印
2.补充非寄主食物对芙新姬小蜂和潜蝇姬小蜂控害行为权衡的影响 [J], 肖悦;王文霞;张毅波;陆书龙;陶淑霞;刘万学
3.补充外源营养对豌豆潜蝇姬小蜂寿命的影响 [J], 顾新丽;张礼生;陈红印;柯勇
4.豌豆潜蝇姬小蜂对4种寄主植物上美洲斑潜蝇幼虫的选择性及适合度 [J], 许三军;刘万学;万方浩;陶玫
5.豌豆潜蝇姬小蜂雌蜂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J], 邹德玉;张礼生;陈红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寄生蜂功能反应研究进展
寄生蜂功能反应研究进展
尚禹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42)5
【摘要】功能反应是研究天敌对其猎物作用能力大小的经典方法,是理解天敌与其寄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
功能反应的研究被用于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及用来阐明协同进化及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潜在行为关系的基本机制。
Holling提出功能反应的3种模型,功能反应Ⅱ是寄生蜂的主要模式。
不同试验时间、试验空间的大小、斑块的设置、外界环境因素都会对寄生蜂功能反应模型的拟合产生影响。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寄生蜂功能反应试验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期更加合理有效地发挥寄生蜂田间害虫防治作用。
【总页数】3页(P130-131,132)
【作者】尚禹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上海 200335;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76.3
【相关文献】
1.寄生蜂对橘小实蝇控害作用的研究进展
2.寄生蜂嗅觉蛋白研究进展
3.中国叶蝉寄生蜂的研究进展
4.天牛卵寄生蜂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5.寄生蜂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寄生于斑潜蝇的蝇茧蜂简介
寄生于斑潜蝇的蝇茧蜂简介
问锦曾;雷仲仁;王音
【期刊名称】《昆虫知识》
【年(卷),期】2002(39)1
【摘要】本文简介我国寄生于斑潜蝇的 7种中国新记录种蝇茧蜂形态特征、寄主和分布等。
【总页数】3页(P14-16)
【关键词】蝇茧蜂;斑潜蝇;寄生;分布;新记录种;分布
【作者】问锦曾;雷仲仁;王音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544.7;S476.3
【相关文献】
1.三叶草斑潜蝇幼期密度效应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种间竞争 [J], 益浩;王凯歌;张林雅;雷仲仁;罗宏伟;廉振民;周国启
2.番茄美洲斑潜蝇、大豆三叶草斑潜蝇及茄子瓜斑潜蝇对杀虫剂敏感性的测定方法[J], 倪长春
3.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在江苏尤其是扬州地区的发生危害规律基本明确 [J], 刘刚;
4.美洲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的寄生蜂自然控害能力的调查 [J], 王淑贤;李学军;郑国;张广学;邢星;李艳
5.豇豆上三叶草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种群分布调查研究 [J], 罗丰;孔祥义;王爽;肖春雷;刘勇;万三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 琪,曹凤勤,崔志富,等.黄色潜蝇茧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60-63.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8.02.016黄色潜蝇茧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研究杨 琪1,曹凤勤1,崔志富2,程立生3(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海南海口570228;2.海南省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海口570200;3.琼台师范学院,海南海口571127) 摘要: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寄主密度及寄生蜂自身密度对黄色潜蝇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瞬时攻击率由大到小依次为26℃>30℃>22℃>34℃。
26℃时寄生蜂的寄生能效最强,是34℃时寄生能效的10倍多。
相同温度条件下,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寄生数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同寄主密度条件下,黄色潜蝇茧蜂的寄生量在26℃时达到最大,而34℃的寄生量最低。
相同寄生蜂密度条件下,黄色潜蝇茧蜂的寄生作用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6℃时达到最大值,而寄生蜂对寄主的寄生作用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采用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发现26℃时的搜寻常数最大,干扰系数最小,相反地,34℃的搜寻常数最小,干扰系数最大。
关键词:黄色潜蝇茧蜂;温度;密度;寄生功能反应;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寄生蜂生物防治利用 中图分类号:S43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8)02-0060-03收稿日期:2017-04-12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U2Q0143001004);海南省农垦局项目(编号:2222002003103)。
作者简介:杨 琪(1991—),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生物入侵及其治理研究。
E-mail:423326476@qq.com。
通信作者:程立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昆虫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
E-mail:chenglisheng@126.com。
美洲斑潜蝇(LiriamyzasativaeBlanchard)主要危害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菊科等植物叶片及果实,我国最早于1993年在海南省三亚市发现美洲斑潜蝇,现已蔓延至全国21个省(市)[1-2]。
20世纪50年代前,由于寄生性天敌种类丰富、自然控制作用强,美洲斑潜蝇曾被认为是一类不会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小型害虫。
过去防治美洲斑潜蝇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但由于农药的频用和滥用,其自然天敌受到抑制,加之其寄主范围广、世代历期短、繁殖力高、危害隐蔽、易产生抗药性等原因,潜叶蝇类害虫已成功入侵并扩散至世界多个国家并持续危害作物,同时也给我国的蔬菜及花卉等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上最突出的问题之一[1]。
由此开始,我国学者开始了对美洲斑潜蝇寄生性天敌的调查和研究,大量学者对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1-5]。
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中所起到的作用得到充分的认可[6-8]。
经过对海南岛天敌资源害虫的调查,发现黄色潜蝇茧蜂[OpiusflavusWengetChen(Hymenoptera:Braconidae)]是海南省的优势种之一,对斑潜蝇等潜叶蝇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然而国外尚未见对其寄生作用的相关研究,国内对其报道也甚少。
对其成虫功能反应进行研究,能了解该蜂的生活习性,并从中找到该蜂的最佳繁殖条件,为更好地利用该天敌防治美洲斑潜蝇提供理论依据。
功能反应是指每个捕食者的捕食率随猎物密度变化的一种反应,即捕食者对猎物的捕食效应[9]。
对天敌功能反应进行研究,对评价其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后来研究发现功能反应也能用来描述寄生蜂的寄生能力、种群动态与寄主密度之间的关系[9]。
寄生蜂的寄主选择行为一般包括寄主栖境定位、寄主定位、寄主接受和寄主适应性,在此过程中,寄生蜂识别寄主与非寄主,并判断不同寄主栖境与不同寄主间的收益性[10]。
本试验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美洲斑潜蝇幼虫为寄主,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寄主密度及寄生蜂自身密度对黄色潜蝇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旨在为合理有效地利用黄色潜蝇茧蜂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虫源及饲养美洲斑潜蝇采自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实验基地及校园周边菜地,在海南大学入侵害虫实验室进行室内鉴定并利用菜豆进行长期连代饲养。
黄色潜蝇茧蜂采自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实验基地及校园周边、琼海等地。
在海南大学入侵害虫实验室的温室(26℃,湿度50%~70%,光照度3000lx)内,用2龄末至3龄初的美洲斑潜蝇幼虫长期继代饲养。
1.2 主要试剂葡萄糖(广东广州化学试剂厂)、琼脂粉(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1.3 主要仪器V-LH100HGOlympus显微镜、PRX-450D智能人工气候箱(浙江宁波赛福实验仪器厂)。
1.4 试验方法试验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
各处理取带有美洲斑潜蝇3龄幼虫的菜豆叶片,在直径为12.5cm的培养皿内倒入一定量琼脂,后贴入上述叶片,对其进行固定、保湿,引入寄生蜂成蜂,将蘸有20%葡萄糖溶液的棉球置于培养皿内壁,为寄生蜂补充营养,最后用保鲜膜覆盖培养皿,并对保鲜膜进行扎孔处理。
1.4.1 不同温度下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寄生功能反应 美洲斑潜蝇的虫口密度分别设置为30、40、50、60、70头/皿,同时接入羽化48h且已交配的黄色潜蝇茧蜂雌蜂1头,分别置于22、26、30、34℃(光照时间∶黑暗时间=14∶10,湿度70%~80%)的恒温气候箱中,寄生24h后移除寄生蜂,随即在显微镜下解剖供试的美洲斑潜蝇幼虫,观察寄生情况。
每个处理重复20次。
统计方法:HollingⅡ方程模型为Na(1+aThN)=aTN。
式中,Na为被寄生的寄主量(头/皿);N为寄主密度(头/皿);T为总的寄生时间(d);a为瞬间攻击率;Th为寄生蜂处理每头寄主所耗时间(d)。
1.4.2 不同温度下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搜寻效应 试验方法同“1.4.1”。
统计方法:S=a/(1+aThN)。
式中,S为搜寻效应。
1.4.3 不同温度下黄色潜蝇茧蜂的自身密度干扰效应 分别将2、4、6、8、10头黄色潜蝇茧蜂雌成蜂引入含60头美洲斑潜蝇3龄幼虫的培养皿中,寄生24h后移除寄生蜂,解剖供试的美洲斑潜蝇幼虫,观察并记录寄生情况。
每处理重复20次。
统计方法: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为E=QP-m,其中E为寄生作用率,Q为搜寻常数,P为寄生蜂密度,m为相互干扰系数。
所有数据分析及绘图使用SAS9.1及Excel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温度下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寄生功能反应从表1可以看出,同一温度下,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寄生量与寄主密度成正比,当寄主密度为30头/皿时,日寄生量最少,当寄主密度上升至70头/皿时寄生量达到最大,特别是22℃时,寄主密度为70头/皿时的寄生量约是30头/皿时的2倍。
在相同密度条件下,26℃是该寄生蜂寄生量最大的温度,而34℃的寄生量最低。
由表1还可以看出,温度相同时,寄生率与美洲斑潜蝇密度成反比;而在相同寄主密度条件下,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寄生率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26℃时寄生率达到峰值之后又下降,且34℃时的寄生率是4个温度中最低的。
表1 不同温度下黄色潜蝇茧蜂的日均寄生量温度(℃)日均寄生量(头/d)30头/皿40头/皿50头/皿60头/皿70头/皿226.20±0.45a7.00±0.71a7.60±1.14a9.40±2.41b12.20±0.84c2612.00±3.16a13.30±1.92ab13.60±2.70ab13.80±0.84ab15.40±1.82b307.25±1.00a7.75±1.52a8.25±1.30ab9.50±1.14b10.25±1.58b343.40±0.89a3.80±0.84a4.20±1.30a4.40±0.55a4.80±1.30a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同行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LSD法)。
被寄生的美洲斑潜蝇数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加。
拟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由于总的寄生时间为24h,即1d,因此T=1,将公式1+aThN=(aTN)/Na变形整理后得到:1Na=1a×1N+Th,设1Na=y,1N=x,则y=1ax+Th。
通过对功能方程的模拟,反映出寄生蜂在不同温度下的瞬时攻击率及对寄主的处理时间存在差异。
瞬时攻击率由大到小依次为26℃>30℃>22℃>34℃。
寄生蜂在26℃时表现出的瞬时攻击率最强,可达0.80,而34℃的瞬时攻击率最低,仅为0.23;对寄主的处理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延长,34℃时处理时间最长,达到0.15d。
参考陈俊谕的评判方法[11],以寄生能效判断寄生能力,由表2可看出,26℃时黄色潜蝇茧蜂寄生能力最强,是34℃时寄生能效的10倍多。
由此可推测26℃是较适宜寄生蜂活动的温度,而高温对寄生蜂的寄生能力有较大影响。
表2 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参数估计温度(℃)瞬时攻击率a处理时间Th(d)寄生最大值1/Th(头/d)寄生效能a/Th220.260.0424.576.38260.800.0520.5816.48300.480.0713.776.60340.230.156.671.522.2 不同温度下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搜寻效应以(N)为横坐标,(S)为纵坐标得到图1。
搜寻效应与寄主密度之间的关系分别为S22℃=-0.0119x+0.2074,r2=0.9933;S26℃=-0.0308x+0.2852,r2=0.9655;S30℃=-0.0235x+0.2515,r2=0.9768;S34℃=-0.0089x+0 099,r2=0.9789。
同一温度下,搜寻效应与寄主密度成反比,表明越大的寄主密度会对寄生蜂产生更大的干扰作用。
同一寄主密度下,温度同样影响着寄生蜂搜寻效应,寄主密度为30~60头/皿时,26℃搜寻效应最高;而寄主密度为70头/皿时,22℃的搜寻效应最高,但无论何种寄主密度,寄生蜂在34℃条件下的搜寻效应最低。
2.3 不同温度下黄色潜蝇茧蜂的自身密度干扰效应相同温度条件下,寄生蜂对寄主的寄生作用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呈现负增长趋势;相同寄生蜂密度条件下,温度升高寄生作用率也增大,26℃时出现峰值,30℃时寄生作用率又降低,34℃时寄生作用率降至最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