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斑潜蝇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

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

1.2.3湿度和降雨:据相关文件记载,自然情况下空气 相对湿度60%~80%对斑潜蝇发生繁殖十分有利:长时 间高湿导致蛹粒霉变。降雨对该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 低土壤中蛹的羽化率,大雨、暴雨可直接致死成虫和蛹: 1.2.4天敌:据相关文件记载,美洲斑潜蝇天敌资源十
刚开始钻蛀取食,用口钩不断刮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形
成白色蛇形隧道。有时1张叶片上有数十头幼虫,使潜 道纵横交错,导致叶片部分或全部失绿。幼虫可昼夜进
行取食。据测定1龄幼虫的虫道全长为10.1~19毫米,2
龄为32~48毫米,3龄为90—117毫米。第3龄幼虫的食 物消耗量最大,为害时可见黑色口钩来回刮动叶肉。幼
亡。据材料记载,雌虫在26.5℃的条件下,产卵前期最
个体繁殖。但成虫耐高温能力较强,即使在40℃恒温下, 经过6—8小时后仍有50%的成虫能够存活。据相关文件 记载,春季5-6月保护地和秋季8。9月露地平均温度约
只有合作,才会成功。吉林蔬菜杂志,圆您致富之梦!
・25・
囝墨圈囫
为24—27。C,最适宜于斑潜蝇发生为害,田间虫口数量增 长迅速。深秋与早春的低温及盛夏高温都严重影响种群 数量增长:
1发生规律
1.1
虫老熟后,在虫道末端附近咬破一半圆形切口,通过虫
体的蠕动收缩逐渐钻出虫道。多数落入土中化蛹,也有 留在叶面化蛹。在自然情况下,老熟幼虫的脱道和化蛹 一般均在上午进行。脱道高峰为早晨7-9点,脱道全部 在上午完成,化蛹高峰为上午7~11点,以8-9点最多, 化蛹也基本上在上午完成。但在人工24小时光照条件 下,老熟幼虫可昼夜脱道化蛹。
及带虫叶片等远距离传播扩散。
1.2影响该虫种群数量的环境条件
1.2。1
温度:环境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 短。低于14c|C蛹的羽化率明显降低,高于35℃显著影响 幼虫存活及化蛹,26℃左右最适宜于各虫态生长发育和

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

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

美洲斑潜蝇,又名蔬菜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

原产美洲,是一种蔬菜、观赏植物及饲料作物的毁灭性害虫。

已有近40个国家将之列为最危险的检疫性害虫。

自20世纪90年初在我国南方发现以来,迅速蔓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给我国的蔬菜和花卉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该虫寄主范围甚广,全国已发现的寄主达26科312种,危害蔬菜达80种,主要蔬菜种类有黄瓜、丝瓜、冬瓜、番茄、茄子、菜豆、豇豆等葫芦科、茄科和豆科蔬菜。

我国部分地区与美洲斑潜蝇混合发生的还有南美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但以美洲斑潜蝇分布最广,发生最为普遍,危害也最重。

1发生规律1.1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美洲斑潜蝇以幼虫蛀食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为主,形成带湿黑和干褐区域的黄白色虫道。

虫道由细渐粗,蛇行形弯曲,虫粪线状。

成虫产卵、取食也造成圆形斑痕,尽管刻点小,也可使叶片的叶绿素细胞受到破坏,光合作用面积减少。

受害严重的植株可造成叶片枯黄脱落,甚至整株枯死。

该虫在南方温暖和北方温室条件下,全年都能繁殖,一年可发生10多代。

在广州地区从4月份开始,发生数量逐渐上升,以6~10月为害较重,11月份以后逐渐下降,12~3月发生量小。

在北京地区,田间6月份初见,7月中至9月下旬是露地的主要危害时期,10月上旬后虫量逐渐减少。

在保护地种植条件下通常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即春季至初夏和秋季,以秋季为重。

该虫在北京地区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保护地是该虫越冬的主要场所。

成虫大部分在上午羽化,上午7时至下午2时是成虫羽化高峰期。

羽化后当日即可进行交配。

温度越高,交配越早,雌雄虫均可多次交配。

成虫取食、产卵一般均在白天进行。

雌虫通过产卵器在寄主植物叶面上形成的刻点进行取食,雄虫不能形成取食孔,需要通过雌虫形成的刻点进行取食。

这种刻点肉眼可以观察到,一般呈白点状,近圆形,虫口密度大时,取食可导致大量叶片死亡。

据材料记载,雌虫在26.5℃的条件下,产卵前期最短,日均产卵量最高,总产卵量亦最高,平均每雌519粒,最高780粒;此温度下成虫取食活动也最为活跃,平均单雌一生可取食2817孔,最高取食量可达4501个取食孔。

美洲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

美洲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

美洲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
高主泰
【期刊名称】《山东蔬菜》
【年(卷),期】1999(000)002
【摘要】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和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brensisBlanchard)是1994年以来发生的两种危害严重的多食性斑潜蝇。

据报道,目前已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等省、市及地区发现,现已对蔬菜和花卉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一、形态特征美洲斑潜蝇:卵椭圆形,米黄色,微透明,产于叶片正面的上表皮下,反面很少。

幼虫呈均匀一致的橙黄色,蛹黄色至黄褐包。

南美斑潜蝇:卵椭圆形,乳白色,微透明,卵比美洲斑潜蝇稍大,散产于叶片正、反表皮之下,幼虫乳白色,微透明,有些个体带有少许黄色,蛹淡褐色至黑褐色。

【总页数】1页(P37)
【作者】高主泰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3
【相关文献】
1.烟台市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混合发生与防治适期的研究 [J], 王云娟;林艺庆;刘成毅;杨振玲;王典章;邱名榜
2.烟台市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混合发生与综合防治研究 [J], 王典章;缪玉刚;王尊农;孙春竹;薛占清;邱名榜
3.美洲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的区别及防治方法 [J], 张建文
4.凉山州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J], 马建列;白海燕;康晓慧
5.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J], 杨寿光;原国辉;李向英;程玉琴;周永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节--设施蔬菜害虫

第二节--设施蔬菜害虫

❖ 3.化学合成制剂
❖ 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 20%菊.马乳油2000倍液 ❖ 2.5%功夫菊酯2000倍液 ❖ 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 ❖ 5%啶虫脒乳油2500~3000倍液 ❖ 25%噻嗪酮(扑虱灵、优乐得)可湿性粉剂
750~1000倍液
❖ 宫亚军等(2012),对瓜蚜田间药效试验,结,宛若蜡虫。 复眼黑色,额瘤无踪,片长于管,三角相等。
桃蚜的生活习性
❖ 全国发生,春秋两峰,避银趋黄,防治利用。 ❖ 华北十代,南方倍增,世代重叠,极为严重。 ❖ 北方桃树,产卵越冬,南方蔬菜,终年胎生。
萝卜蚜生活习性
❖ 生活习性,桃蚜类同,适温较广,低温略盛, ❖ 温暖地区,终年胎生,冷凉地区,产卵越冬, ❖ 不转寄生,亦有两峰,萝卜白菜,毛多为重。
❖ 黄板诱集粉虱,向阳面诱集到的粉虱成虫数量比背 阴面诱集到的数量均较多。
❖ 在种植了番茄和茄子的温室内,温室白粉虱成虫较 喜欢将卵产在番茄上。
❖ 一片叶片上温室白粉虱多将卵产在叶尖处或叶的下 部靠近主脉处。
(四)防治方法
❖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 1.清洁田园。温室大棚内外杂草,病残体应及时清
❖ 2.诱杀蚜虫 采用黄板诱杀或银灰色薄膜趋避。
3.药剂防治 可用药剂种类:
❖ 1.植物源制剂 ❖ 0.3%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 ❖ 2%烟碱乳油800~1000倍液 ❖ 0.65%茼蒿素水剂400~500倍液 ❖ 0.3%印楝素乳油600~1000倍液
❖ 2.微生物源制剂 ❖ 2.5%多杀菌素水悬浮剂600~1000倍液 ❖ 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 ❖ 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哒螨酮等
❖ 成株期叶片受害,可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 造成减产。

第四节 潜叶蝇类-2

第四节 潜叶蝇类-2

3、诱杀防治
利用黄板或粘蝇纸板,诱杀斑潜蝇 成虫。每亩(667m2)设15个诱集点。方 法见蚜虫的防治。
4.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防虫网罩扣蔬菜。
5.生物防治
⊕ 保护利用天敌。科学使用杀虫剂。 ⊕ 释放寄生蜂(潜蝇姬小蜂)。 ⊕ 使用生物制剂: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
美洲斑潜蝇的主要天敌有潜蝇姬小蜂(外 寄生)、潜蝇茧蜂和反颚茧蜂(内寄生)等 寄生蜂均寄生幼虫。
五、菠菜潜叶蝇
幼虫在叶内 取食叶肉, 仅留上下表 皮,并形成 较宽的隧道, 虫道连片成 块状,内有 虫粪。
(三)潜叶蝇类的综合防治
1、植物检疫: 注意三叶草斑潜蝇。 2、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收获后清除露地和保护地的 植株残体;于危害早期摘除虫叶或老叶。 ⊕美洲斑潜蝇化蛹时,在露地适时浇透水, 杀死大量蛹。 ⊕换茬前,深翻土地,将蛹埋入土壤深处。 ⊕调整蔬菜品种的布局来防治潜叶蝇
注意与美洲斑潜蝇的区别:
形态上: 危害寄主和症状上:喜食植物 发生规律上:
四、豌豆潜叶蝇(豌豆彩潜蝇)
(一)寄主和危害 寄主:豌豆、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十字花科蔬菜
等,尤其是留种的植株。
危害:幼虫在叶背面危害,虫道弯 曲呈线状,白色,虫道内粪便(黑色) 呈颗粒状。
豌豆潜叶蝇危害特点
(二)发生规律 1、世代和越冬 5代/年,以蛹在寄主残体上越冬。 2、发生时间
3.重要生物学
(1)成虫 ➢ 羽化节律—8—11时 ➢ 补充营养 取食痕 ➢ 活动节律—白天活动,8-14时活动较盛 ➢ 产卵规律—当天产卵,产卵具边缘效应、方
向性和危害性。一般从植株下部向上部逐渐产卵 ( 为什么?)
产卵高峰—羽化后的3 - 7天。

浅谈美洲斑潜蝇发生特点及预防

浅谈美洲斑潜蝇发生特点及预防

浅谈美洲斑潜蝇发生特点及预防美洲斑潜蝇是近几年来发现的植物检疫对象。

经过2a多年来的调查观察,已初步掌握了发生为害特点,探索了操作性较强的预测预报办法,并在指导防治工作中,收到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美洲斑潜蝇发生特点1.1发生世代美洲斑潜蝇在海丰县蔬菜作物上,1a发生17个世代,最长为48d,最短为12d。

在日平均温度28.7℃时,卵的历期2.35d,蛹期7.87d,完成1个世代约需14d。

1.2幼虫取食特性幼虫蛀食寄生叶片的叶肉,形成白色蛇形蛀道,蛀道两侧边缘有交替排列呈黑条状的粪便,蛀道的宽度随幼虫的发育而逐渐变宽,从一龄进入二龄,二龄进入三龄的转折点,蛀道有较明显变宽的现象。

幼虫取食道长度与龄期的关系,因不同时间不同作物而异。

据测定,美洲斑潜蝇幼虫为害豆类,各龄幼虫的取食道长度是:一龄0.8—1.3cm;二龄1.2—2.4cm,三龄2.2—4.3cm。

1.3田间消长特点美洲斑潜蝇在我县周年发生为害,1a有两个为害高峰期,一个是5月中旬至6月下旬,另一个是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

主要为害瓜、豆类,其次是叶菜类和茄类。

2、调查方法2.1观察圃的设置观察圃面积150—200m2。

按当地种植习惯,3—10月连续相间种瓜、豆类,11月至翌午2月种番茄和叶菜类蔬菜作物。

2.2调查时间2.2.1冬后基数调查。

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天气暖睛时,调查美洲斑潜蝇嗜食作物,重点调查番茄、玉豆和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及主要寄生杂草的冬后虫口基数。

2.2.2观察圃及大田调查。

调查时间视气温而定。

夏、秋季每隔2—3d查1次,冬、春季每隔5—7d查1次,每世代查2—3次。

2.3化蛹进度调查利用蛹盘收集落地蛹,调查化蛹进度。

其方法是:每块田设置5个蛹盘。

蛹盘规格为30cm×20cm×4cm,蛹盘底部及内侧用白色的确良布放在里面,用夹固定,内侧边缘涂上一圈凡士林以防逃逸。

用1个高15cm的支架将蛹盘托起,以防雨水将泥土溅入盘内。

丝瓜美洲斑潜蝇

丝瓜美洲斑潜蝇

生活习性
发生代数
每年可发生多代,世代重叠严重。
越冬方式
以蛹在土壤或残株中越冬。
成虫习性
成虫善飞,喜在叶片背面产卵,卵多 散产于叶肉内。
幼虫习性
幼虫孵化后潜入叶肉内取食,随着虫 龄增大,隧道逐渐扩大和加深。幼虫 老熟后在叶内化蛹。
02
丝瓜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
繁殖方式
卵生
丝瓜美洲斑潜蝇为卵生昆虫,雌虫在寄主植物上产卵,孵化 后的幼虫即开始寄生生活。
因此,为了保障丝瓜的正常生长和高产优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美洲斑潜蝇的 危害。
04
丝瓜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种植防护林
清除杂草
在丝瓜田周围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防护林 ,可以有效遮挡成虫迁入丝瓜田的路径。
深耕细作
在丝瓜田内及周围及时清除杂草,减少成 虫和幼虫的栖息和繁殖场所,降低虫口密 度。
与丝瓜的关系
寄主关系
丝瓜是丝瓜美洲斑潜蝇的主要寄 主植物,成虫将卵产在丝瓜叶片 或嫩茎上,幼虫孵化后侵入丝瓜
组织进行取食。
危害程度
丝瓜美洲斑潜蝇对丝瓜的危害较 大,幼虫在丝瓜内部取食,破坏 丝瓜的组织结构,导致丝瓜产量
降低、品质下降。
控制策略
为了减轻丝瓜美洲斑潜蝇的危害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等方法,如释放天敌、施用昆虫 生长调节剂等,以控制种群数量
利用绿僵菌、白僵菌等病原微生物 进行防治,通过感染致死美洲斑潜 蝇幼虫。
化学防治
01
合理选择农药
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推荐,选用对美洲斑潜蝇具有毒杀作用的农药,如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注意轮换使用和合理混配,避免抗药性产生。
02
适期施药
在成虫盛发期、幼虫孵化高峰期等关键时期进行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斑潜蝇

斑潜蝇

幼 虫
成 虫
危害基本相似,在叶片正面取食和产卵,刺伤叶片细胞, 形成针尖大小的近圆形刺伤"孔",造成危害."孔"初 期呈浅绿色,后变白,肉眼可见.
三,生活史与习性
两种斑潜蝇在我国南方可周年发生,无明显的滞育现 象,北方地区露地条件下不能越冬,但可在温室内越冬. 美洲斑潜蝇在北纬35°以北自然环境中不能越冬,该虫在 美洲斑潜蝇 我国年发生代数南北差异较大,在南方自然条件年发生16 -24代,华北地区6-14代.内蒙古赤峰市露地年仅发生3 -4代,但在温室内可发生8-11代.南美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在南方年 南美斑潜蝇 发生21-24代,冬季以幼虫,蛹和成虫在芹菜,蚕豆,白 菜,莴苣和大棚番茄,瓜类上或蔬菜残体上越冬.在华中 地区一年发生12-15代,新疆年发生7代.
蔬菜害虫的无公害防治(三)
一, 简介 二 , 危害症状 三 , 生活史与习性 四,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五, 防治方法
一,简介
斑潜蝇又称鬼画符,属于双 翅目潜蝇科害虫.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是 近期侵入我国的两种外来近 缘种害虫,侵入后的短短几 年内,扩散,分布于我国的 绝大多数省区,给蔬菜和花 卉造成重大损失.1993年美 洲斑潜蝇传入中国,在海南 省三亚市首次发现的,1994 年南美斑潜蝇传入中国,随 花卉传入,在云南省昆明市 首次发现
(一),气候因素 湿度
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成虫的羽化有显著影响. 高温低湿,高温高湿对羽化均不利.20~30℃时, 蛹的存活及成虫羽化的最适相对湿度为65%和85 %.低于45℃或高于95℃时羽化率低于60 %.土壤含 水量在25时羽化率在84 %以上,土壤含水量在40 %时许多蛹不能正常羽化,蛹的不同发育阶段对 水的抗逆性不同.

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
危害症状: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都以幼虫和成虫危害叶片,美洲班潜蝇以幼虫取食叶片正面叶肉,形成 先细后宽的蛇形弯曲或蛇形盘绕虫道,其内有交替排列整齐的黑色虫粪,老虫道后期呈棕色的干斑块区,一般1虫 1道,1头老熟幼虫1天可潜食3cm左右。南美斑潜蝇的幼虫主要取食背面叶肉,多从主脉基部开始危害,形成弯曲 较宽(1.5~2mm)的虫道,虫道沿叶脉伸展,但不受叶脉限制,可若干虫道连成一片形成取食斑,后期变枯黄。 两种斑潜蝇成虫危害基本相似,在叶片正面取食和产卵,刺伤叶片细胞,形成针尖大小的近圆形刺伤“孔”,造 成危害。“孔”初期呈浅绿色,后变白,肉眼可见。幼虫和成虫的危害可导致幼苗全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成 株受害,可加速叶片脱落,引起果实日灼,造成减产。幼虫和成虫通过取食还可传播病害,特别是传播某些病毒 病,降低花卉观赏价值和叶菜类食用价值。
美洲斑潜蝇
潜蝇科斑潜蝇属昆虫
01 形态特征
03 生态分布 05 防治
目录
02 生物学特性 04 危害 06 防范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斑潜蝇属Liriomyza,世界上最为严重和危险的多食性 斑潜蝇之一。
美洲斑潜蝇,成虫体形较小,头部黄色,眼后眶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光亮,中胸侧板大部分黄色;足黄色; 卵白色,半透明;幼虫蛆状,初孵时半透明,后为鲜橙黄色;蛹椭圆形,橙黄色,长1.3~2.3mm。
生态分布
我国分布现状
国外分布
引入扩散原因
美洲大陆大部分国家都有分布。
除青海、西藏和黑龙江以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已经扩散至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南美洲、大洋州、非洲、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近20多年来, 美洲斑潜蝇已在美国、巴西、加拿大、巴拿马、墨西哥、智利、古巴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发生,造成巨大的 经济损失,并有继续扩大蔓延的趋势,许多国家已将其列为最危险的检疫害虫。

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幼 虫 生 长 适 宜 温 度 为 2  ̄ 0℃ ,发 育 期 4 7 03  ̄
. 天, 过 3 超 O℃或 低 于 2 0℃则 发 育缓 慢 , 未成 熟 33 化 学 防 治 且
幼 虫 的死 亡率 较 高 , 以 , 、 是此 虫 的重 发期 。 所 春 秋 成 虫具 有 趋光 、 蜜 、 黄 和趋 绿 性 , 趋 趋 寿命 一 般 72 ~ O天 。成 虫发 生 高峰 一般 出现在 上午 , 雨天 则 栖
1 生 活 习性
2 太 阳能 高温 消毒 杀虫 。 夏秋 季 节设 施 闲置 ) 在 期 , 连 晴天 气 闷棚 7天 左 右 , 设施 内最 高气 温 选 使
达 6 ~ 0℃ , 07 可杀 死 害虫 。菜 园 内可采 取 覆 盖塑 料 薄膜 、 翻土 、 深 再覆 盖 塑料 薄膜 的方 式 , 地 温超 过 使 6 0℃, 以达 到 高温 杀 虫及 卵 的 目的 。
害。 嗜食 豆科 、 芦科 和茄 科植 物 , 葫 主要 危 害葫 芦科
1 黄板 诱 杀 。斑 潜蝇 成 虫有 趋 黄 性 , 用 黄板 ) 可
诱杀。
的 黄瓜 、 丝瓜 、 西葫 芦, 的 番茄 、 椒 、 茄科 辣 马铃 薯 , 豆
科 的菜 豆 、 豆 、 豆, 科 的生 菜 、 苣 、 蒿 , 豌 豇 菊 莴 茼 十字 花科 的芥 菜 、 心 、 菜 白菜 、 卜, 形 科 的 芹 菜 和 苋 萝 伞 科 的苋菜 等 。

40~
幼虫 蛀 食 叶 肉后 留下孔 道 ,成 虫刺 伤 叶 片 , 都
直接 影 响植 物 的光合 作 用 , 低植 物 叶 片 的光合 速 降
率 , 响营 养 物 质传 导 , 致 产量 降低 、 影 导 品质 下 降 。 斑潜 蝇 为 害 造成 的伤 口为 其他 病 菌提 供 了侵 人 途 径及 滋 生 场所 , 其 本 身 还 可传 带 多 种 病 毒 , 重 而 加 对 植 株 的危 害 。

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陈再廖;吴永汉
【期刊名称】《温州农业科技》
【年(卷),期】1998(000)002
【摘要】美洲斑潜蝇Lirianyza sativae(Blanchard)是我国新发现的检疫性害虫,原产美洲,主要危害蔬菜和花卉。

该虫自1992年首先在海南、广东发现,对蔬菜生产
构成严重威胁。

我市自1995年在乐清首先发现后,市科委及时立项,并由市植检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牵头,于1995年秋至1997年开展了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页数】5页(P16-20)
【作者】陈再廖;吴永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3
【相关文献】
1.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技术 [J], 高玉英;门国强
2.北票市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J], 嵇国春
3.苏北沿海地区美洲斑潜蝇在蔬菜上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J], 韦运和
4.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重发原因与防治技术探讨 [J], 王书林;陈华;顾卫中
5.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J], 岳勇;李素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

又名蔬菜斑潜蝇、美洲甜瓜斑潜蝇、苜蓿斑潜蝇。

全国除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外,均有分布。

在北方可为害130多种蔬菜、花卉和一些杂草。

以番茄、茄子、黄瓜、架豆、豇豆、等多种蔬菜受害严重;以樱桃、番茄、甜瓜、西瓜、小西葫芦、香艳茄、牛蒡等受害严重。

【为害特点】主要以幼虫钻驻叶肉组织,在叶片上形成由细变宽的蛇形弯曲隧道,多为白色,有的后期变为铁锈色,白色隧道内交替排列湿黑色线状粪便。

严重时粪便在很短时间内就被钻花干枯。

成虫产卵和取食还刺破叶片表皮,形成白色坏死产卵点和取食点,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大量蒸发水分,致叶片坏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2.3mm,浅灰黑色。

额鲜黄色,侧额上面部分色深,甚至黑色,外顶鬃着生于黑色区域,内顶鬃着生黑黄交界处,触角第三节黄色。

中胸背板黑色,背中鬃3+1,中鬃呈不规则4列,中侧片黑色区域大小有变化。

翅长1.3~1.7mm,脉末段长的3~4倍。

足基节鲜黄色,腿节主要为鲜黄色,胫、跗节色深。

雄外生殖器端阳体豆荚状,炳部短。

雌虫较雄虫稍长。

卵很小,米色,半透明,产在植物叶片内。

幼虫乳白至金黄色,疽状,最长可达3mm,有一对形似圆锥的气门,气门每侧具3个孔突和开口。

蛹虫2mm左右,椭圆形,腹面稍扁平,橙黄至金黄色。

【生活习性】美洲斑潜蝇在北京地区年发生8~9代,冬季露地不能越冬。

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分别为-9.96℃和-9.06℃.保护地可周年发生。

春、秋、冬季保护地分别可发生4~5代、3.5~4代和0~2代。

春季露地美洲斑潜蝇主要来源于有虫温室。

雌虫刺伤寄主植物叶片,作为取食和产卵的场所。

取食导致大量叶片细胞死亡,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刻点。

造成的叶片伤口上取食。

幼虫从卵中孵化后,用口钩不断刮食叶片的栅栏组织,残留上表皮,形成白色蛇形潜道,将黑色粪便挤出,二龄前粪便在虫道中呈交替排列,三龄后常排在一侧连成线,有时发生卷曲。

幼虫昼夜均可取食,随着龄期增加虫道不断加粗变长。

第八章卷叶和潜叶害虫

第八章卷叶和潜叶害虫

潜叶蛾类
桃潜叶蛾
二、柑桔潜叶蛾
一、为害
幼虫为害柑桔的新梢嫩叶,潜入表皮下取食叶肉, 掀起表皮,形成银白色弯曲的隧道。内留有虫粪,在 中央形成一条黑线,由于虫道蜿蜒曲折,导致新叶卷 缩、硬化,叶片脱落。
由于造成大量伤口,常诱发溃疡病的发生,给害螨、 盾蚧、粉蚧和卷叶虫等提供了良好的过冬场所。
二.生活习性
第八章 潜叶和卷叶害虫
潜蝇类
一、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别名:蔬菜斑潜蝇、甘蓝斑潜蝇,属双翅目,潜 蝇科。 分布:1993年在海南首次发现,1995-1996年在全 国各县蔬菜上迅速扩散蔓延。 寄主:植物有60余种,其中葫芦科的黄瓜、丝瓜、 西葫芦、西瓜等;茄科的番茄、辣椒、茄子等;豆 科的四季豆、菜豆、豇豆、扁豆等;十字花科的青 菜、白菜等。以豆科、葫芦科受害最重。
6-9月间一般15天一世代,成虫寿命5-9天,因此 世代重叠严重。 成虫清晨羽化,夜间活动,趋光性差。
嫩芽嫩叶对潜叶蛾成虫有很强的引诱力,每雌虫 产40-80粒卵,产于0.5-5cm长的嫩叶背面中脉,超 过5cm的嫩茎上不产卵。 卵期短,仅1天,孵化后即钻入表皮下。
三.环境影响
温度 潜叶蛾4月中旬就已发生,但在春梢上为害 轻,主要是因为气温低,虫口少。
(4)生物防治 释放姬小蜂Diglyphus spp、反颚茧蜂Dacnusin spp.、潜蝇茧蜂Opius spp.等,这三种寄生蜂对斑 潜蝇寄生率较高。
(5)化学防治 受害作物某叶片有幼虫5头时,掌握在幼虫2龄 前(虫道很小时),于8-11时露水干后幼虫开始到叶 面活动或者熟幼虫多从虫道中钻出时开始防治。防 治时间掌握在成虫羽化高峰的8-12时效果好。

三叶斑潜蝇培训82页PPT

三叶斑潜蝇培训82页PPT
5. 雄性外生殖器:
(5) 阳茎端阳体的形状(图4)…….…. . . . . . 三叶草斑潜蝇 阳茎端阳体的形状(图2)…….…. . . . . . .美洲斑潜蝇 阳茎端阳体的形状(图1)……….. . . . . .. .南美斑潜蝇
卵 幼虫
三种斑潜蝇的鉴别
美洲斑潜蝇
较 小 , 0.20 ~ 0.30mmX0.10 ~ 0.15mm, 卵 通 常 产于叶片正面, 反面很少。
所以根据上述寄主差异常常可以鉴别两种斑三叶斑潜蝇三种斑潜蝇的鉴别三种斑潜蝇的鉴别四种斑潜蝇比较表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三叶草斑潜蝇为害则线状伸展终端突然变宽虫道沿叶脉伸展块状并可出现叶片的下表皮虫道虫道在上表皮呈不规则线状伸展终端不明显变宽虫道较宽在下表皮隐约可见虫道在上表皮呈不规则线状伸展终端不明显变宽成虫特征34脉末段是次末段的253倍34脉末段是次末段的152倍34脉末段是次末段的25倍34脉末段是次末段的3倍虫道终端化蛹叶片上下表皮或土后气门形态3叉形3个气门新月形612个气门孔扇形712个气门三叶草斑潜蝇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liriomyzatrifoliiburgessburgess成虫的鉴定特征成虫的鉴定特征34脉末段的长度为次末段的34倍应根据当地蔬菜花卉及三叶斑潜蝇可能危害的寄主植物种植特点将其划分为重点调查区和一般调查区重点调查区应包括各类蔬菜花卉种植基地一般调查区为大豆马铃薯蚕豆棉花蓖麻向日葵等集中种植区
主要寄主植物与危害
三叶斑潜蝇是潜蝇科昆虫中食性最杂的一种, 其寄主范围十分广泛,涉及25科,122种不同 植物,其中40%属菊科的27个属,15%为豆科 的10个属,其它还包括茄科、伞形科、十字花 科、葫芦科、石竹科、锦葵科等。主要为害芹 菜、番茄、瓜类、豆类、茄子、莴苣、青椒、 甘蓝、白菜、辣椒、油菜、茼蒿、花椰菜、菊 花、满天星以及大豆、马铃薯、棉花、蓖麻、 向日葵等多种蔬菜、花卉及粮食作物和经济作 物,同时还可取食荠菜、千里光等多种杂草。

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1发 生危 害情 况

告作 用 , 株 提早 枯 死 。 植 1 3发 生 危 害季 节差 异 美 洲 斑 潜 蝇 在 本 地 春 夏 秋 三季 均有 发 生危 害 , 但不 同季 节 发生 危 害程 度 不 同 。
受雨 水 、 度等 因 素 的影 响 , 夏 季发 生 相 对 轻 于秋 温 春 季 。9 1 - 0月 为危 害 高 峰 期 , 有 来 势 猛 , 具 虫量 多 ,
1 1危 害 寄主
美 洲 斑 潜 蝇 危 害 的 寄 主 作 物 在本 地
发展 快 , 害 重 ” 特 点 。 但 如 果 春 夏 季 温 、 度 较 危 的 湿 为适 宜且 有 合 适 寄 主 的话 , 发 生 危 害 也很 重 。如 其 20 0 0年 6月 中旬 , 镇 厚 皮 甜瓜 、 瓜 、 豆 等 作 物 我 丝 扁
为证 实上 述推 断 , 1 9 于 9 7年 冬 季 (2月 2 1 9日) 在 蝇 有 一定 的 自然控 制作 用 。
维普资讯
上 海 农业 科 技
20 O 2—2
美 洲 斑 潜 蝇 的 发 生 与 防 治 技 术
张乘风 沈 飞 ( 苏 省 海 门 市常 乐镇 农 技 站 江 2 62 ) 2 1 4
检疫性 害 虫 美 洲 斑 潜 蝇 自 1 9 9 4年 在 江 苏 发 现 后 , 速 蔓延 , 害 日趋 严 重 。为 有效 地 控 制 该 害虫 迅 危 的发生 危 害 , 我们 于 1 9 -2 0 9 8 0 0年 对 其 发 生 危 害 情 况 和 防治方 法 作 了一些 探 索 。
2不 同药剂 防 效试 验
收 稿 日期 :0 0—1 20 2—9
19 9 6年 l 月 2 日取 活 蛹 1 0头及 一 定 土 样 放 露地设 三 个 点 , 护地 设 两个 点 , 1 5 2 保 每点 放 蛹 5 0头 , 5 每 在 室 内观察 , 1 于 2月 9日发 现 6个 蛹 壳 和 3头 死 成 天一次 观 察 羽化 情 况 , 年 4月 2 翌 9日在各 点 网 纱 内

美洲斑潜蝇的形态特征

美洲斑潜蝇的形态特征

美洲斑潜蝇的形态特征
宋慧英;陈常铭
【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美洲斑潜蝇是湖南蔬菜生产中分布广、危害重的害虫.记述了其危害症状和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宋慧英;陈常铭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三叶草斑潜蝇幼期密度效应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种间竞争 [J], 益浩;王凯歌;张林雅;雷仲仁;罗宏伟;廉振民;周国启
2.美洲斑潜蝇形态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J], 孟凡秀;王翠萍
3.番茄美洲斑潜蝇、大豆三叶草斑潜蝇及茄子瓜斑潜蝇对杀虫剂敏感性的测定方法[J], 倪长春
4.豇豆上三叶草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种群分布调查研究 [J], 罗丰;孔祥义;王爽;肖春雷;刘勇;万三连
5.农药对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的毒力和美洲斑潜蝇抗药性测定 [J], 陈艳;范青海;赵景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洲斑潜蝇
特征:
成虫:小,体长1.3~2.3mm,浅灰黑色, 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雌虫体比雄 虫大。
卵:米色,半透明,大小0.2~ 0.3×0.1~0.15mm。
幼虫:蛆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 橙黄色,长3mm。
蛹:椭圆形,橙黄色,腹面稍扁平,大小 1.7~2.3×0.5~0.75mm。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20世纪90年代先后侵入我国的美洲斑潜 蝇和南美斑潜蝇,因对气温的适应能力不 同,南美斑潜蝇有取代美洲斑潜蝇的趋势。
控制方法:
在害虫发生高峰时,摘除带虫叶片销毁 依据其趋黄习性,利用黄板诱杀 采用绿菜宝、巴丹、杀虫双等可取得明显
的效果
利用寄生蜂防治,在不用药的情况下,寄 生蜂天敌寄生率可达50%以上。(姬小蜂 Diglyphus spp.、反领茧蜂Dacnusin spp、 潜蝇茧蜂Opius spp.等,这三种寄生蜂对 斑潜蝇寄生率较高。)
危害:
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tivae)是一种 危险性检疫害虫,适应性强,繁殖快,寄 主广泛,多达 33 科170 多种植物[1] 。其 对菜豆、 黄瓜、 番茄、 甜菜、 辣椒、 芹菜等蔬菜作物造成较大危害,一般减产 达 25%左右,严重的可减产 80%,甚至 绝收。
危害特征:
考虑蔬菜布局,把斑潜蝇嗜好的瓜类、茄
防治
·美洲斑潜蝇属我国的检疫性害虫,主要 危害茄子、番茄、马铃薯、辣椒、瓜类、 豆类、等蔬菜。以幼虫潜叶对寄主植物造 成的损失最大,破坏叶绿素和叶肉细胞, 使植株发育明显延迟并枯死从而造成减产, 严重受害株丧失商品价值,甚至可导致某 些蔬菜和水果绝收。防治方法:在幼虫2 龄前(虫道很小时),喷洒1.8%爱福丁 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40%绿菜宝、 48%毒死蜱乳油800~1 000倍液,或 98%巴丹原粉1 500~2 000倍液或25%杀
结束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潜蝇和南美斑潜蝇都以幼虫和成虫 危害叶片,美洲班潜蝇以幼虫取食叶片正 面叶肉,形成先细后宽的蛇形弯曲或蛇形 盘绕虫道,其内有交替排列整齐的黑色虫 粪,老虫道后期呈棕色的干斑块区,一般 1虫1道,1头老熟幼虫1天可潜食3cm左 右。
引入扩散原因
我国于1993年12月在海南省三亚市首次 发现,1994年列为国内检疫对象,现已 分布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 年美洲斑潜蝇在我国21个省(市、自治 区)的蔬菜产区暴发为害,受害面积达 1.488×106h㎡公顷,减产30%~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