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考试重点指导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个对象)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想交叉的具有哲学性质的学科,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与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义:使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与其发展规律以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研究对象: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科技社会论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的局限性,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批判了形而上学机械论,深刻的揭示了自然界发展本身的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从古代朴素辩证思维到近代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唯物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完成。

3.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基本思想(p166)在反归纳法的基础上,波普尔提出了证伪原则。

他认为理论虽不能被经验验证,但能被经验证伪。

他主张用“可证伪性”代替“可证实性”,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

在区分科学与非科学问题上,证伪优于证实。

这一原则的中心思想是:一个理论的科学标准就在于可否证性。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如何理解达尔文进化论和克劳胥斯热寂论的对立统一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技术创新的理解及我国怎么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删)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人定胜天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半方法的科学,体现了人、科学技术、自然之间的关系。

意义首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表现为(1)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自己的哲学素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分析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从而增强自身的鉴别能力。

(2)有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3)有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自觉性,有助于加深科技工作者对党和国家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密切结合自己的科学技术工作实际更自觉地贯彻推行这些方针政策。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1页(书上)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机械性。

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第二,形而上学性。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

第三,不彻底性。

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创造论,使自然科学又回到神学的怀抱中。

(PPT±)主要观点:1、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一一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

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基础。

2、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3、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

4、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

5、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

1.自然界:是指有内在联系“过程集合体”2.自然观: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根本的看法。

3.观察方法:指人们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和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仔细查看、记载、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4.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实验: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5.科学方法:科学认识的主体为了正确反映、复制客体,使用主观手段的总和。

6.科学问题: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主体在一定时代条件和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中未解决的矛盾,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7.科研选题:在科学问题的引导下选择和形成今后所要研究课题的过程。

8.观察: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研究对象的过程。

10.实验:人们利用一定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13.分析:在思维中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方面、部分、特点和属性。

14.综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15.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发现每个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和特点,形成一般结论。

16.完全归纳法:对一个事物的全体对象进行概括后,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7.简单枚举法:根据某一属性在部分对象中重复出现,从而对该事物做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18.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即从已知的科学原理、结论出发,推知某一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方法。

19.形象思维:具体反映事物形态形式的基础,通过形象联想和形象想像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方法。

可分为:形象联想和形象想像。

20.形象联想:不改变头脑中已有形象,由已有形象推知研究对象的形象。

21.形象想像:对头脑中已有形象进行加工、重组形成新的形象。

22.直觉思维:不经过一定逻辑规定和思维程序,而直接把握事物本质。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人文精神:以价值为基础,创造一个善和美的世界休谟规则:单凭事实判断推导不出价值判断根据休谟规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紧张关系。

讨论:事实(真理)与价值问题一般观点:真理是价值的前提,而价值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发现真理。

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统一的。

但是,这里的统一,是外在性的统一,不是内在性的统一。

1.外在性的统一:理想目标与手段活动只是机械地外在地链接,而不是内在地融合。

决定论:在必然的世界中,每个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其他事物决定的,同时,它也决定着其他事物的发生与发展。

整个世界处于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中。

每个事物都是这个因果联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自由意志:有时,人的思想和行动似乎不被世界因果链条所决定。

人似乎能够独立地发起一个因果事件,成为一个因果联系链条的始发者。

2.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受社会条件束缚的社会,不自由的社会。

在必然王国中,人不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

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都是必然王国。

自由王国:人自如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价值理想目标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发挥。

2.马克思科学异化理论科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它又作为异己来压迫人。

1)从应然上说,即从理想目标上看,人的本质力量应当地点自由全面的发展;2)但是,从实然上说,即从现实上看,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帮手。

3)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越发达,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剥削程度越深。

也就是说,科学精神越发扬,人文精神越受到抑制。

4)如果消除科学技术异化?实现共产主义,每个人的本质力量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

附:预备知识:生活的意义是什么?1.生活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不但要自由地选择生活,而且活的精彩,表现得优秀卓越,即人的潜能得到实现,应,但是,价值种类概念在自然中没有与它相对应的事实,所以,价值是主观虚幻的。

不存在价值真理。

2.反对价值怀疑主义:1)价值是主观虚幻的,不存在价值真理。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及试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及试题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P1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P43、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P2-3二、重要问题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P2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与学科性质P53、自然辩证法与旧哲学的区别P6-74、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哲学的区别P7第一篇自然观一、名词解释:1、系统P392、人化自然P933、人工自然P954、可持续发展P1155、可持续发展战略P117二、重要问题1、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特点P17-182、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和意义P243、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基本特征P27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科学背景P29-33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P33-366、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P91-927、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必要性和基本途径P107-1118、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P115-1179、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P121-123第二篇科学技术观一、名词解释1、科学P126-1272、技术P1283、科学共同体P1324、无形学院P1355、范式P1486、技术创新P166二、重要问题1、自然科学的两个重要特征P127-1282、技术的基本特征P128-1293、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P1314、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P132-1335、科学发展的内在矛盾与主要形式P145-1466、证伪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P1487、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与主要形式P150-152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和意义P157-1609、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和类型P166-16810、技术进步与产业创新P168-17011、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P191-19412、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P198-20113、科教兴国的内容和实施的历史必然性P206-211第三篇科学技术方法论一、名词解释1、科学方法P2202、科学问题P2273、科学事实P2404、实验方法P2465、科学抽象P2516、直觉思维P2597、创造性思维P2608、科学假说P263二、重要问题1、科学认识的特点P2172、科学问题的来源P2313、科研选题的意义、基本原则和一般程序P233-2384、科学事实一般应该满足的条件P2415、科学假说的特点、作用和建立假说应遵循的原则P263-2666、数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P275-2777、运用系统方法应把握的原则P2928、技术预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P310-3119、技术评估的标准和内容P315-31610、技术方法的特点P305-307绪论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P1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P4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

2016/12/31
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1. 科学的社会建制 2.科学技术与社会承认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 1.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2.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3. 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2016/12/31
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 1.科学主义 2.科学背后的人文主义基础
2016/12/31
2016/12/31

2016/12/31
一、 历代自然观 1.古希腊的自然观 2.神创论自然观的特点 3.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及其特点 4. 辩证唯物论自然观的形成 二、 现代自然观 1.系统论自然观的特点 2演化发展的自组织自然观 3. 天人和谐的生态自然观 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2. 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 科学与科学方法论
一、 科学的本质与科学的方法 1. 科学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2. 科学哲学在20世纪的发展 3.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框架 二、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1. 科学问题 2. 科研选题 3. 科学事实和观察实验
2016/12/31

2016/12/31
二、技术方法 1.技术预测的定义及其产生与发展 2. 技术预测的基本原则 3.技术评估的定义 4.技术评估的特点 5. 技术原理的定义及其要素 6.技术原理构思的模式 7.技术设计的定义 8. 现代技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2016/12/31
三、技术创新 1. 创新与创新主体 2. 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 3.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4.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 然性选择

2016/12/31
三、 科学思维 1. 科学抽象 2 . 归纳和演绎 3. 数学方法 4. 非逻辑方法 四、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自然辩证法 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 复习重点

1、自然辩证法是由恩格斯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现已被拓展为包括下列分支学科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研究领域:①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论、方法论;②科学观、自然观、方法论;③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④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

2、自然辩证法与具体自然科学的关系是:①一般与一般的关系;②特殊与特殊的关系;③一般与特殊的关系;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3、直觉思维的明显特征在于:①,非逻辑性、突发性、想象性;②,非逻辑性;创造性、联想性;③,非逻辑性、意外性,偶然性;④,发生的突发性、过程的突变性、结果的突破性。

4、自然界的演化,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及人类的起源和演化;②宇宙和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人类起源和演化;③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的演化;④宇宙和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5、认识客体是指:①纳入认识主体对象性活动结构的一切物质客体;②除人以外的一切客观事物;③一切自然界存在物;④自然界一切生物体的总和。

6、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主张理性主义方法作为科学研究主要方法的科学家是:①,英国的休谟;②,法国的笛卡儿;③,意大利的伽里略;④,英国的培根。

7关于进化与退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进化和退化相互包含B. 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C.进化与退化互相排斥D. 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8、科学方法论认为,建立科学假说应该遵循解释、简单、对应与……。

①,典型性原则;②,可检验性原则;③,系统性原则;④,全面性原则9、近代最早提出的自然界演化历史观是:①牛顿经典力学;②康德星云假说;③达尔文进化论;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10、宇宙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化阶段:①辐射阶段、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②暴胀阶段、辐射阶段、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③核合成阶段、辐射阶段、实物阶段;④基本粒子形成阶段、辐射阶段或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11、恒星的演化按目前广为接受的弥漫说,一般经历四个阶段:①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脉冲星阶段、白矮星阶段;②引力收宿阶段、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脉冲星阶段或爆发阶段和高密阶段;③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白矮星阶段、黑矮星阶段;④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致密星阶段、黑洞阶段。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

研究内容: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

自然哲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是探索自然界最基本属性的哲学学说。

探索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存在及演化。

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对科学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

技术哲学是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技术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科学技术史是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历史演进的学科。

研究意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完整学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范畴性的( vategorical )理论,但也有一定的规范性( normative )。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直接的部分。

它为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为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正确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特殊的文化或智识( intellectual )意义。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促进对自然科学的人文理解,有肋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沟通。

2、数学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3、原子论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1)物质,是由具有广延性、质量、形状道行不变的属性,并且具有不可入、不可再分的原子结构。

(2)一切自然过程都按照力学定律变化,所有的物质运动服从严格的决定论规律。

(3)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无限的和分分立的,独立于物质和物质运动。

4、系统论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原理。

整体与部分是自然系统中的一对矛盾。

“整体”是指自然系统的有机整体,“部分”是指自然系统的组成元素。

其关系有两点:1)整体与部分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第一讲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与融合1.科学的局限性(即:科学不是万能)1)引发生态问题:当前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2)科学可能导致人的异化:➢首先,科学具有人性的一面,可它又具有非人性的因素(如:“见理不见情,见利不见义”);➢其次,剥夺人与生俱来的自由真性、创造性;➢最后,造成人生活的无意义、精神的萎靡和道德的败坏;3)虽然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是我们并没有把握自然的终极规律;4)总之,科学面临着它无法解决的难题,即科学发展的方向问题。

2.科学与人文的融合1)两种文化的比较:➢两种文化的统一是人的本质决定的,人的本质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科技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内容;➢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思想和精神的科学;➢两者比较说来科技文化可看作是关于物的文化,而人文的文化是关于人的文化。

自然科学研究天然物,是自然界的观念化,技术研究人造物,提供人造物的方法和手段,是人的观念的物化;2)人文文化能弥补科学文化之不足:➢为科学的发展指明方向➢人文科学特别是哲学启发自然科学的发展➢人文特别是艺术解构现代科技理性➢人文对科技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3. 总结:正是由于科学文化不是万能的(自身的局限性),使得科学面临着它无法解决的难题,即科学发展的方向问题。

与此同时,通过于人文文化的比较我们发现:人文文化具有可以弥补科学文化不足之处的许多优点。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具有必然性。

第二讲自然观的演变1.古代自然观(本原问题)1)基本点:➢探讨了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及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基本东西演变而来的;➢关于运动的一般认识,认为世界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一个整体,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关于物质的构成,认为物质世界的万物都是由水,火,气,土构成(四根说,种子说,元素说);➢对于天体和宇宙的认识,提出了宇宙模型,包括地心说,日心说的萌芽;➢关于生命的起源,提出了许多猜测性的很有见解的思想;➢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最高理想和目的不是去行动,不是去控制自然,而是静观,即深入到自然中去,领悟自然的奥秘和创造生机。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
绪论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P2-P4)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作用(P14)
2.系统自然观的观点(P17)
3.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P21-22)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P26-P30)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本质特征的分析(P30-P31)
3.欧美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P37-P38)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分析和综合(P44)
2.归纳和演绎(P45)
3.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P48-P53)
4.复杂性方法的特性(P57-P58)
5.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58-P59)
6.技术思维的特点(P62-P65)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科学技术和生产力(P69-P70)
2.科学技术共同体与科学分层(P76)
3.科学技术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伦理准则(P77)
4.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P80-P81)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1.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P88-P90)
2.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P93-P94)
3.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与特征(P102)
马潇整理,如有错误,请联系我,谢谢。

自然辩证法考试范围及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范围及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范围及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范围是:课堂上讲的内容;教材《自然辩证法讲义》上的内容。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重点:课堂上讲的内容主要有:绪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科学发展的模式、悖论与科学发展、科学观察等;《自然辩证法讲义》上的内容主要有:绪论、第4、5、7、12讲等。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参考阅读内容:《自然辩证法讲义》第2-5讲、第7-9讲、第1 2、13讲等;本博客论文;本博客“友情链接”中的相关资料;科学技术史的相关内容等。

自然辩证法考试方式:开卷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型:论述题
自然辩证法总成绩计算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由课程论文、课堂表现和考勤等内容的成绩构成)。

友情提示:重点不等于范围;
各任课教师可能具有不同的考试范围和重点;
本学期的考试将于2009年4月23日在西十二楼举行;
本文于2009年4月1日略做了修改。

《自然辩证法》复习考试重点指导 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考试重点指导 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指导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不仅是确定的而且是自发的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的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2.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是这个共同体的一员和公民,人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基本思想: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3.归纳方法/演绎方法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一般特征的认识方法,也是一种逻辑推理形式。

归纳有两类方法:第一类是完全归纳,即通过考察某类事物中全部个别事物,包含其属性、类型、特征后,概括或抽象出这类事物的一般性特征结论的认识方法。

第二类是不完全归纳法,即在考察某类事物的部分个别对象后,就得出这类事物的一般特性的认识的方法。

不完全归纳法又分为简单枚举法和判明因果联系归纳法。

演绎是一种从对事物概括的一般性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认识方法。

演绎最基本格式是三段论,即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其基本形式为:如果所有的S具有P性质,且Sx 是S类中的一个事物,那么,Sx必定具有P的性质。

演绎推理除了三段论外,还有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等形式。

选言推理是以选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选言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与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假言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4.小科学/大科学“大科学”为由少数政治或科学领导人物,“由上而下”组织起来的、需要大量科研经费、包含众多实验室和科研人员的计划。

在中国,由科技部和其他政府部门组织的一些项目,如“863”、“973”项目,以及目前国家中长期科研规划所衍生的巨型项目,在此都归属于“大科学”。

自然辩证法考试考点-整理

自然辩证法考试考点-整理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1、反馈与控制方法2、社会需要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3、人类中心主义4、归纳和演绎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6、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7、反科学思潮8、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基本思想9、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10、科学实验的特性11、机遇在科学发展中的意义12、自组织13、观察、实验与理论的关系14、绿色设计方法15、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16、生态系统规律17、人与自然的和谐18、创新型国家的内涵、特征19、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总体战略方针和战略决策20、科学技术价值论21、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1、反馈与控制方法调控即调节和控制,具体到生态系统,就是指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和环境系统的外在控制作用。

①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是指生物系统改变自身的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以适应环境改变的作用,而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改变了环境,使之与生物变化相协调;②环境系统的外在控制是指环境条件对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制约作用。

反馈是指把系统的输出结果运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进行校正以达到目标要求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控制效果的回报。

反馈调控的层次性: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调节,异种生物之间的数量调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反馈调控的目的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反馈调控的复杂性: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乃至食物网在生态系统各层次间循环和流动,系统要素间的反馈调控作用也通过这一网链传递造就了作用和因果的复杂性;对人类自身行为反馈调控的启示:反馈调控规律对人类有几大的理论和时间意义,尤其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馈调控富有启迪。

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它使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结构不断趋向系统的目的,达到生态平衡。

2、社会需要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社会需求不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

社会需求刺激技术发明活动的信念不断被用来说明许多技术活动。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_自己回答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_自己回答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观点(1)物质观: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论);(2)时空观:自然界具有绝对不变性,自然物和时间、空间都是不变的;(3)运动观: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4)因果观: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5)相互作用观:粒子间或由其构成的物体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6)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人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创造者。

特征(1)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从自然本身来理解自然;(2)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3)机械论:把万物都看成机器(浅薄的机械论),或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深层的机械论);(4)决定论:自然界中的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原因(宿命论);(5)还原论:认为复杂系统、事物、现象可通过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还原论的思想造成了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从而否定了自然的复杂性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有哪些?自然科学基础:星云假说、地质渐变论、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原子论与元素周期律。

三、系统中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的关系。

(1)组成:系统所有组成元素的集合,单一元素不能构成系统,不同元素会形成不同的系统。

(2)基本组成:对研究目的来说,显得特别重要或无需再分解的层次的组成。

(3)结构:系统组成元素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总和,是系统组成元素相互结合的方式。

(4)环境:与系统发生作用,且不属于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和,环境为系统提供生存条件,控制系统的发展变化;环境会诱发或迫使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系统的功能。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
2、自然界物质各级组织系统的基本分类:
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可将自然界中的系统区分为:(1)孤立系统,这是指与环境交换的物质和能量很少以至对研究日的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的系统;(2)封闭系统,指与环境仅有能量交换的系统;(3)开放系统,指与环境既交换物质义交换能量的系统。在这三类系统中,开放系统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两次技术革命,即20世纪50年代的电子技术革命和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并正在酝酿第五次技术革命——生物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科学、技术、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科技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成果转化周期缩短,对社会影响加深;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以综合为主;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开始相互渗透和结合;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出现;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研究逐步受到重视;个体化的“小科学”逐步向团队化的“大科学”转变;科技的国际合作加强,竞争激烈;“科教兴国”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
有人认为,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是20世纪物理科学中的三大革命。美国物理学家福特认为:相对论排除了绝对空间和时间的牛顿幻觉;量子论排除了对可控测量过程的牛顿迷梦;混沌则排除了拉普拉斯决定论的可预见性的狂想。
混沌是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混沌学的深刻之处在于揭示出确定性系统的随机性,体现了随机性存在于确定性之中,确定性系统自己产生了随机运动。所谓非线性,就是研究对象的有机性、整体性、完型性、非堆性、非加和性,不是1+l二2、2+2=4。而这些,是完全与拉普拉斯机械决定论相对立的。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
第一讲:自然辩证法纵横谈
一、何谓“自然辩证法”
2、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一、人与自然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答: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通过劳动与自然进行交换,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 (1)人与自然之间的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2)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

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所以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二、试分析近代机械自然观?答: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牛顿力学正确反映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主要表现在: 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

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

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

⾃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页纸)⾃然辩证法⼀、⽣态⾃然观的观点和特征(简答)1、⽣态⾃然观的主要特点。

(1)⽣态⾃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适应性和⾃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平衡的统⼀。

(2)⽣态⾃然界是天然⾃然界和⼈⼯⾃然界的统⼀,是⼈类⽂明发展的⽬标。

(3)通过从⾃然界的⼈⼯化转向其⽣态化,从⾮⽣态型⼈⼯⾃然界转向⽣态型⼈⼯⾃然界,实现⼈和⾃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态⽂明。

2、⽣态⾃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

它是⽣态视⾓,代表地球⼈类(包括后代⼈)的利益,研究全球⽣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然观。

(2)批判性。

它从⽣态视⾓反思和批判⼈类的理念和⾏为及其后果。

(3)和谐性。

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然及社会之间的全⾯、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类社会和其他⽣命体的和谐统⼀。

⼆、对科学、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简答)1、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史在⼈类探索⾃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芝⼠是⼈在与⾃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解释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种⽂化现象,是⼈类⽂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对⾃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其特征。

科学是⼀般⽣产⼒,必须和直接的⽣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产⼒。

2、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类为满⾜⾃⾝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段和⽅式⽅法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两个⽅⾯:⼀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类在利⽤⾃然、改造⾃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法和⼿段;⼴义的技术是指⼈类改造⾃然、改造社会和改造⼈类⾃⾝的⽅法和⼿段。

⼆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技巧、技术⼯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维视角的科学观、技术观(观点梳理)技术价值及其属性技术决定论的基本观点社会决定论的基本观点人类社会文化的本质就是交换。

语言是交换信息,政治是交换权利,经济是交换物品,婚姻是交换男女。

通过交换,人性得以展现,社会得以形成。

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技术改造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及重要意义中国科技现代化的战略及其重点论述:1.科学技术是双刃剑a价值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范畴。

科学技术价值是应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考虑和评价科学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指现实的人与满足某种需要的科学技术的属性之间的关系。

b科学乐观主义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后果持乐观的态度和看法,科技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除和摆脱人类社会的各种难题的困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

c科技悲观主义,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主张抑制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d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威胁人类未来的全球问题。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为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

因此我们对科学技术对社会价值执行评价应用辩证的眼光,注意并发挥它的正面功能,同时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

e科技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两种观点都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却显示了片面性,其共同点是将科学技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具体的特殊价值看做是普遍的绝对价值。

f由于“双重效应”,比如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所以说,如何发挥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正面功能,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并非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更主要是人类如何去应用。

g我们应具有的科技价值观:充分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益处和弊端是相生的,尽可能多地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创造价值,减少损失;科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正确看待它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科技并不是单向的决定着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科技是人的主观活动的产物,所以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

科技是会促进人的发展的。

毕竟再先进的机器,都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要靠人来使用。

而那些因为工具的产生而获得便利的人,如果因为依赖机器而放弃人的劳动本能,那他们会被社会淘汰,但这不意味着科技的发展会阻碍人的进步,因为任何事物有具有两面性,科技也是如此,它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全看我们自己,我们不可以因为个人因素,就否认科技给人类带的进步,因为人总是最高等的智慧生物,电脑在某些方面性能非常卓越,但电脑绝对不会比人脑聪明,因为无论怎样,机器是要人来发明的,它不会自己产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科技的进步会大大促进人类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为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发展条件,人们能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我,使自身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所以,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迅速,许多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电脑、汽车、洗碗机、洗衣机……已经走入寻常人家的生活。

它们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使人类的基本能力逐渐丧失。

有了电脑,人们不再用人脑去思考一些东西,因为只要利用电脑就能办到;有了汽车,人们不再习惯走路散步,取而代之的是开车兜风;有了洗碗机,人们不再用手去洗碗,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忘记怎样洗碗。

科技的发展,让人欢喜让人忧。

喜的是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忧的是它终有一天会让电脑代替人脑,机器代替双手,到时主宰这个世界的不再是我们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而是那些人类发明的机器!所以,我认为:科技的发展会抑制人的全面发展电脑作为一种工具,在更深远的意义上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和办事效率。

但是电脑永远是人类思维和劳动的工具,即使它能代替人的许多思维活动也不能证明它能代替人的一切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始终把握电脑的程序处理过程。

电脑作为人类的一种工具,永远是被人类所操纵的,电脑离开人类则是一堆废物,科技离开人类也就无从发展,他们是人类思维和劳动的丰硕成果提高了思维能力?人类的一切行动都在依赖电脑了,人类除了电脑对许多东西都开始变得麻木,你所谓的思维能力只是说人怎样操纵电脑的问题,这不是人类真正的思维能力!还记得那台叫做"深蓝"的电脑吗?你还记得那场"人机大战"吗?现在的电脑已经能和人类对抗,即使电脑能被人控制,科技能被人利用,但是人的四肢却在不断退化,因为她们自己利用四肢除了控制电脑和机器已经没什么用!所以,人的能力在逐步丧失电脑代替了的是部分简单劳动力的付出,人的劳动能力是反映在多方面的,不能就此简单地说人类的劳力在逐步丧失,这太片面了是代替了部分劳力呀!所以说人类的劳力在逐步丧失呀!所以科技的发展会抑制人的全面发展呀!连基本的劳动力都丧失了,真不知是人类在进步还是退步科技发展使人们摆脱一些简单的、机械的、重复的劳动,使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更复杂的、更具有创新意义的劳动,这不促进人的发展吗什么叫简单机械重复的劳动?那是人类的本能劳动力,做什么都不应该忘本,可是科技却在教我们怎样忘本,所以科技在抑制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汽车,人们不是不习惯走路散步了,以车代步使人们消耗在路上的时间少了,做事的时间就肯定多了,做什么事的效率都提高了可是人们走路的能力也在办事的效率中逐渐丧失了!想想当年的红军长征二万五,请问现在的人能走二万五的还剩下几人?现在的人比起前辈人明显走路的能力低了,将来的人比我们走路的能力更低。

红军时代的科技不如我们现在,但是走路、吃苦的能力却比我们强呀,这不正说明了人们的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在逐步丧失吗正是因为有了航天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才能探索地球以外的空间,这难道不是人类探索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吗。

现在有了轮船了,难道你还要泅渡太平洋吗?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一些缺陷和负面影响,正是在人们的不断探索中得到纠正和消除,这难道不是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吗看一个问题的对与错、好与坏,都要看它存在的主流,比如说药品是可以治病的,有时是可以救命的,但它也会有副作用,你能说它不好吗?即使再好的东西也难免有副作用,因此,科技发展最终还是能促进人类全面进步的。

科技的发展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这样来衡量,一是看人的平均寿命是否延长,二是看人的思维方法是否进步,三是看人的综合体能和智能是否发展,四是看人类在把握自然世界发展的水平。

原始人擅长的是在丛林里的生存技能,或许还有我们缺乏的团结、勇敢,但我们发展的是我们的知识技能,我们会使用极为复杂的工具,可以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两者各有利弊,我们不能说谁是全面。

人类绵延至今,无不依仗科技谋取幸福。

科技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比如飞机、火箭、网络、卫星最初都是为军事战争而出现的相同的科技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被用作毁灭人类的帮凶。

科技只能在人类的控制与掌握之下,才能称其为进步的手段和工具科技当然是促进人类的发展,当然,如果没有相应的科技保证,也会促进人类的灭亡2. 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科技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组织结构,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大力加强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的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创新能力,促进科研设计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2)建立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在对国家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市场调节,提高科技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3)建立科技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现代组织制度,实行政事分离,明确产权关系,改革人事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才能和积极性;(4)建立适应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科学管理体制,转变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服务职能。

3.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使人和自然协调发展,①首先要在认识方面,重建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②其次要在实践方面,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在社会规模、国家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地组织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发展原则(2)可持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4)公平性原则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1.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已经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采集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段。

工业文明历时三百年,它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

但是,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2.生态文明包含的内容生态文明包含着下述三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层面:一是物质生产层面。

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

其核心是维护“自然一社会一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

它的生产过程是由自然界再生产过程(自然生产力)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力)交织在一起进行的。

与此相联系,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受制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二是社会制度层面。

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

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三是思想观念层面。

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

在思维方式上,要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

在价值观念上,我们要破除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上的工业文明的价值观。

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

决定两个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1)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存在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2)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为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