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食品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微生物: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构造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构造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3、细菌菌落和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胞分裂繁殖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称为细菌菌落。
许多菌落相互联接成苔。
4、肽聚糖:是除古细菌外,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细胞有组分。
它是由假设干个肽聚糖单体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构造大分子化合物。
肽聚糖单体含有四种成分: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和肽间桥。
5、孢子丝:当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顶端分化产生的成串的孢子称孢子丝。
9、菌胶团:有的细菌,它们的荚膜物质互相融合在一起成一团胶状物,其常包含有多个菌体,称菌胶团。
10、荚膜和粘液:有些细菌生活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可向细胞壁外分泌出一种粘性物质,假设粘滞性大,则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具一定外形,称荚膜。
假设粘滞性低,则成为粘液,扩散到培养液或其它环境中。
11、芽胞和孢囊:*些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细胞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构造,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称芽胞。
有些细菌由营养细胞缩短变成球形,外表形成一层厚的孢壁,称为孢囊。
12、属:微生物分类中比种高一级的分类单元,相近似的种归为一类,称之为属。
13、衣原体:它是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
14、螺旋体:它是介于细菌与原生动物之间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主要特点是:它的运动靠细胞两端向细胞中央伸出的缠绕原生质柱的轴丝伸缩运动15、粘细菌:粘细菌不生鞭毛,但能“滑行〞运动,因其细胞壁很薄,不完全限制原生质形状变动所致。
特征性的产生胞外多糖粘液,细胞包埋在粘液中或滑行后留下迹。
有些粘细菌还可以形成特殊形态的子实体。
17、菌株:指能代表*个种的各典型性状的一个被指定的菌株.是种的具体存在形式,主要是指同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培养。
细菌固体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2. 学习细菌的接种技术和纯培养操作。
3. 了解细菌菌落的特征及其与菌种鉴定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细菌固体培养是指将细菌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使细菌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固体培养基通常由琼脂作为凝固剂,以及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成分组成。
三、实验材料1. 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3. 实验器材:培养皿、接种环、酒精灯、无菌水、移液器、显微镜等四、实验步骤1. 培养基制备a. 称取牛肉膏2g、蛋白胨5g、NaCl 5g,加入1000mL蒸馏水。
b. 加热溶解,调整pH至7.2-7.6。
c. 加入20g琼脂,搅拌均匀。
d. 分装至无菌培养皿中,每皿约15mL。
e. 高压灭菌15分钟,待冷却后封口。
2. 接种a. 将无菌培养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预热。
b. 将大肠杆菌菌液用无菌移液器取少量,滴加于培养基表面。
c. 使用无菌接种环将菌液均匀涂抹于培养基表面。
3. 培养a. 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放置,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b. 每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数量。
4. 菌落特征观察a. 使用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
b. 记录菌落特征,并与标准菌种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果1. 经过24小时培养,培养基表面出现白色、圆形、光滑、隆起的菌落。
2. 观察菌落特征,与大肠杆菌标准菌种特征相符。
六、实验分析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并成功接种了大肠杆菌。
2. 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可以初步鉴定菌种。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掌握了细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2. 学习了细菌的接种技术和纯培养操作。
3. 了解菌落特征与菌种鉴定之间的关系。
4.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琼脂细菌培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琼脂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2. 掌握细菌培养的基本操作步骤。
3. 观察细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分析不同细菌的生长特性。
二、实验原理琼脂是一种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多糖,具有良好的凝胶性能。
在细菌培养实验中,琼脂作为固体培养基,为细菌提供生长的固体基质。
细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便于观察和计数。
三、实验材料1. 琼脂粉:20g2. 蒸馏水:1000mL3. 酵母提取物:5g4. 蛋白胨:5g5. 氯化钠:5g6. 氯霉素:0.1g7. 细菌样品:A、B、C三种8. 培养皿:3个9. 灭菌锅:1个10. 灭菌器:1台11. 移液器:1个12. 玻璃棒:1根13. 纱布:1块14. 恒温培养箱:1台四、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将琼脂粉、酵母提取物、蛋白胨、氯化钠和氯霉素依次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加热溶解。
待溶液冷却至60℃左右时,分装到培养皿中,每皿约20mL。
2. 灭菌: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放入灭菌锅中,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灭菌时间为15分钟。
3. 接种:待培养基冷却至约45℃时,用移液器吸取少量细菌样品,分别接种到3个培养皿中。
4. 观察与记录: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为24小时。
观察并记录细菌的生长情况。
5. 结果分析:观察菌落特征,分析不同细菌的生长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A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
2. 细菌B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差,菌落较小,表面粗糙,边缘不整齐。
3. 细菌C在琼脂培养基上无法生长,未形成菌落。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琼脂培养基是一种适合细菌生长的固体培养基,可以用于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2. 不同细菌对琼脂培养基的适应性不同,细菌A和细菌B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而细菌C则无法生长。
3. 细菌A和细菌B的菌落特征存在差异,说明不同细菌的生长特性不同。
简述细菌在液体、半固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简述细菌在液体、半固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细菌对于液体、半固体和固体培养基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
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通常会迅速繁殖并形成浑浊的悬浮液。
细菌会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来进行代谢活动,分解有机物质并释放能量。
随着菌落数量的增加,液体培养基会逐渐变得混浊,并且可能出现沉淀物或浮游菌。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较为缓慢。
半固体培养基通常含有与液体培养基相似的营养物质,但添加了凝胶剂使得培养基变得粘稠。
细菌在这种环境下会逐渐扩散并形成菌落。
菌落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细菌的生长速度和分裂方式。
有些细菌会产生鞭毛或类似的结构来进行运动,从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较大的生长环。
在固体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需要时间和适宜的条件。
固体培养基通常由琼脂或琼脂糖制成,形成坚硬的基质。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会产生可见的菌落。
这些菌落可以是圆形、不规则或呈线状,取决于菌种的特性和其在培养基上的分布方式。
有时候,细菌会产生分泌的物质来形成胶团或胶状菌落,起到保护和固定生长环境的作用。
细菌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基的物理变化和菌落的形态特征来判断。
这些特征对于研究细菌的生长习性和培养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固体培养法
固体培养法
固体培养法是一种在固态培养基上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营养物质和水分被固定在培养基中,使微生物能够在表面或内部生长。
固体培养方法首先由勒贝格发明,其优点是可以产生单一的微生物菌落,在细菌分类和鉴定中有很大的帮助。
该方法可以使细菌、真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在固体表面上形成单一的菌落或菌株,使其形态特征更加明显,有助于对微生物的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进行研究。
固体培养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保存方法。
通过将微生物菌株保存在固体培养基上,可以长期保存微生物,保持其特性不变。
尽管固体培养法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菌落,需要较大的培养基表面积。
此外,该方法可能会产生交叉污染,因为微生物可能会从一个菌落传播到另一个菌落。
总的来说,固体培养法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微生物培养方法,有助于微生物鉴定、分类和保存。
实验五细菌的生长现象和代谢产物的观察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授课专业:医学检验学时:2学时实验五细菌的生长现象和代谢产物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观察菌落的方法,细菌在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及意义;2.熟悉鉴别细菌常用的生化反应实验原理、方法和结果判断。
二、实验物品㈠菌种:金葡、白葡、柠葡、大肠杆菌、枯草杆菌㈡Culture media:葡萄糖发酵管乳糖发酵管蛋白胨水㈢试剂:靛基质试剂三、实验内容㈠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菌落:接种的细菌适当的分开,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由1个细菌生长繁殖而形成单一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菌苔:当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密集生长时,多个菌落融合在一起。
菌落的描述:大小、形状、突起、边缘、表面、透明度、粘度葡萄球菌——光滑型菌落(S)枯草杆菌——粗糙型菌落(R)㈡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1.葡萄球菌:混浊生长为兼性厌氧菌,细菌向四周均匀扩散,出现肉眼可见均匀的混浊生长。
2.枯草杆菌:菌膜为专性需氧菌,多生长在液体的表面而形成菌膜。
3.链球菌:沉淀链球菌在生长过程中结成链状而增加了细菌本身的重力,由于重力的作用下沉而形成沉淀。
㈢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可观察细菌的动力葡萄球菌: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清晰);动力阴性、无鞭毛,培养基清亮枯草杆菌:沿穿刺线扩散生长(穿刺线模糊);动力阳性、有鞭毛,培养基混浊㈣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查:鉴别细菌附:各种生化试验原理1.单糖发酵试验:细菌分解发酵单糖,可产生酸或气;酸使培养基中的酸性复红变成红色,为阳性。
2.靛基质试验:有些细菌含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水中的色氨酸,生成无色的靛基质(又称吲哚),与滴加的靛基质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生成玫瑰红化合物,为靛基质试验阳性。
3.H2S试验: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生成H2S,遇到培养基中的亚铁离子,可生成黑色的沉淀,为H2S试验阳性。
四、实验报告记录细菌的生长、生化反应结果;并说明生化反应的原理。
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
微生物复习名词解释:1、基内菌丝:生长在固体培养基内,主要功能为吸收营养物,故亦称营养菌丝。
2、细菌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胞分裂繁殖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称为细菌菌落。
3、菌苔:许多菌落相互联接成一片称菌苔。
4、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能独立复制,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它分散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染色体上。
5、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结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称芽孢。
6、孢囊:有些细菌由营养细胞缩短变成球形,表面形成一层厚的孢壁,称为孢囊。
7、革兰氏染色法:丹麦科学家Gram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法。
染色方法为: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碘液处理,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
显微镜下菌体呈紫色者为G+细菌,菌体呈红色者为G-细菌。
8、伴孢晶体:指少数产芽孢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即为伴孢晶体。
9、荚膜:指一些细菌生活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向细胞壁外分泌出一层黏滞性较大.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具一定外形.厚约200nm的黏性物质。
10、球状体(原生质球):用人工方法部分除去细菌细胞壁后剩下的细菌细胞称球状体。
一般由G-细菌形成。
11、古细菌:指在细胞壁组成.细胞膜组成.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RNA聚合酶的亚基数等方面与真细菌有明显差异的原核生物。
包括:产甲烷古细菌群.还原磷酸盐的古细菌群.极端嗜盐的古细菌群等。
12、L型细菌:是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发生突变形成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许多G+和G-细菌都可形成。
当诱发突变的因素去除后这些缺壁细菌又可回复到正常细胞状态。
菌苔与菌落的区别
菌苔与菌落的区别?
菌落和菌苔的区别:指代不同、特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菌落:指单个菌体或孢子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微生物集团。
2、菌苔: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
二、特点不同
1、菌落: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半透明,小凸起;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深紫黑色、光滑、湿润、带有金属光泽的圆形菌落。
2、菌苔:边缘光滑整齐;表面较透明;显出鲜艳的颜色;显得湿润,易被接种环挑起。
扩展资料
培养方法:
1、倾注用培养基应在46℃水浴内保温,温度过高会影响细菌生长,过低琼脂易于凝因而不能与菌液充分混匀。
如无水浴,应以皮肤感受较热而不烫为宜。
倾注培养基的量规定不一,从12~20ml不等,一般以15ml较为适宜,平板过厚可影响观察,太薄又易于干裂。
倾注时,培基底部如有沉淀物,应将底部弃去,以免与菌落混淆而影响计数观察。
2、为使菌落能在平板上均匀分布,检液加入平皿后,应尽快倾注培养基并旋转混匀,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检样从开始稀释到倾注最后一个平皿所用时间不宜超过20min,以防止细菌有所死亡或繁殖。
3、培养温度一般为37℃(水产品的培养温度,由于其生活环境水温较低,故多采用30℃)。
培养时间一般为48h,有些方法只要求24h的培养即可计数。
培养箱应保持一定的湿度,琼脂平板培养48h后,培养基失重不应超过15%。
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固体培养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工具。
它为菌落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固体基质,使研究者能够更方便地观察和评估菌落的特征。
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主要包括颜色、形态、大小、纹理等方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特征。
颜色是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特征的一项重要指标。
菌落的颜色可以根据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和代谢产物而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细菌形成的菌落可能呈现白色、灰色、黄色、褐色、红色、绿色或黑色等颜色。
这些色素通常是由细菌代谢产生的,可以用来鉴定和区分不同的细菌种类。
形态是菌落特征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菌落的形态通常可以分为圆形、不规则、环状等。
不同细菌种类形成的菌落也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例如,一些细菌形成的菌落呈水滴状、分枝状或弯曲状,而其他细菌则形成孢子状或麻点状的菌落。
这些形态特征有助于鉴定和分类细菌。
菌落的大小也是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之一。
细菌菌落的大小可以根据菌落中细菌的数量来评估。
通常情况下,菌落越大,其中的细菌数量越多。
菌落大小可以用来评估菌株的生长状况和增殖能力。
此外,菌落大小还可以作为鉴定和区分不同菌株的参考指标。
纹理是菌落特征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菌落的纹理可以分为光滑、粗糙、凝胶状等。
不同细菌种类形成的菌落具有不同的纹理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与菌落表面的微观结构和细菌产生的胞外物质有关。
菌落的纹理特征有助于区分不同细菌种类和评估它们的生物学特性。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菌落特征,还有一些次要的特征也可以用来鉴定和区分细菌。
例如,一些菌落可能产生气泡、胞外物质、颗粒物等特征。
这些特征通常需要在显微镜下对菌落进行观察,以获取更准确的特征信息。
总结起来,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主要包括颜色、形态、大小、纹理等方面。
这些特征可以帮助研究者鉴定和区分不同的细菌种类,并评估细菌的生长状况和生物学特性。
通过对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特征的观察和分析,研究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为微生物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
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
1. 细菌的培养方法
(1)液体培养法:将细菌接种在适当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使细菌在含有适当营养的液体中生长。
常用的液体培养基有肉汤、营养液、大肠杆菌悬浮液等。
(2)固体培养法:将细菌接种在含有适当营养的固体培养基上,可使细菌在表面和深层生长。
常用的固体培养基有营养琼脂、血琼脂、马铃薯蔗糖琼脂等。
(3)混合培养法: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细菌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察细菌之间的关系及生长状况。
2. 真菌的培养方法
(1)液体培养法:将真菌接种在含有适当营养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使真菌在含有适当营养的液体中生长。
常用的液体培养基有马铃薯葡萄糖液、麦芽琼脂液等。
(2)固体培养法:将真菌接种在含有适当营养的固体培养基上,可使真菌在表面和深层生长。
常用的固体培养基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米曲等。
(3)混合培养法: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真菌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察真菌之间的关系及生长状况。
执业兽医全科类预防科目15年真题
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连成一片,称为()。
A.菌丝B.菌膜C.菌苔D.菌团E.菌膜团答案:C2.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
A.蛋白质B.脂质C.脂多糖D.磷壁酸E.肽聚糖答案:D3.与细菌黏附细胞有关,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是()。
A.普通菌毛B.性菌毛C.鞭毛D.夹膜E.芽孢答案:A4.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是()。
A.大肠杆菌B.炭疽芽孢杆菌C.破伤风梭菌D.伤寒沙门氏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C5.有助于病原菌在动物组织中扩散的细菌产物是()。
A.内毒素B.肠毒素C.细菌素D.卵磷脂酶E.色素答案:D6.与内毒素相比,细菌外毒素具有的特点是()。
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B.毒性弱C.耐热D.免疫原性弱E.免疫原性强答案:E7.可用于检测细菌遗传物质的方法是()。
A.涂片镜检B.分离培养C.生化实验D.聚合酶链式反应E.免疫转印答案:D8.实验室空气消毒常用的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B.α射线照射C.β线照射D.γ线照射E.X射线照射答案:A9.禽霍乱的病原是()。
A.多杀性巴氏杆菌B.大肠杆菌C.沙门氏菌D.鸡毒支原体E.衣原体答案:A10.与病毒囊膜特性或功能无关的是()。
A.保护病毒核酸B.介导病毒吸附易感细胞C.对脂溶剂敏感D.抗原性E.为病毒复制提供遗传信息答案:E11.必须用活细胞才能培养的微生物是()。
A.霉菌B.放线菌C.病毒D.支原体E.酵母菌答案:C12.用于空斑试验进行病毒定量时应选用()。
A.鸡胚B.细胞C.实验动物D.宿主动物E.合成培养基答案:B13.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属于()。
A.疱疹病毒科B.腺病毒科C.冠状病毒科D.动脉炎病毒科E.反转录病毒科答案:B14.与牛瘟病毒存在明显抗原交叉反应的病毒是()。
A.伪狂犬病毒B.牛病毒性腹泻病毒C.牛暂时热病毒D.小反刍兽疫病毒E.口蹄疫病毒答案:D15.引起机体发热反应的热原质属()。
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
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1.固体培养基标本或液体培养物划线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后,单个细菌经分裂繁殖可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colony)。
(1)菌落的形态特征:大小、形状(露滴状、圆形、菜花样、不规则等)、突起或扁平、凹陷、边缘(光滑、波形、锯齿状、卷发状等)、颜色(红色、灰白色、黑色、绿色、无色、黄色等)、表面(光滑、粗糙等)、透明度(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等)和粘度等。
据细菌菌落表面特征不同,可将菌落分为3型:①光滑型菌落(S型菌落):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新分离的细菌大多呈光滑型菌落。
②粗糙型菌落(R型菌落):菌落表面粗糙、干燥、呈皱纹或颗粒状,边缘大多不整齐。
R型菌落多为S型细菌变异失去菌体表面多糖或蛋白质形成。
R型细菌抗原不完整,毒力和抗吞噬能力都比S型细菌弱。
但也有少数细菌新分离的毒力株就是R型,如炭疽孢杆菌、结核分枝菌等。
③粘液型菌落(M型菌落):菌落粘稠、有光泽、似水珠样。
多见于厚荚膜或丰富粘液层的细菌、结核杆菌等。
(2)菌落溶血特征:菌落溶血有下列3种情况:①α溶血:又称草绿色溶血,菌落周围培养基出现1~2mm的草绿色环,为高铁血红蛋白所致;②β溶血:又称完全溶血,菌落周围形成一个完全清晰透明的溶血环,是细菌产生的溶血素使红细胞完全溶解所致;③γ溶血:即不溶血,菌落周围的培养基没有变化,红细胞没有溶解或缺损。
(3)色素:有些细菌产生水溶性色素,使菌落和周围的培养基出现绿色、金黄色、白色、橙色、柠檬色等颜色,产生的色素有水溶性或脂溶性。
(4)气味:某些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后可产生特殊气味,如铜绿假单胞菌(生姜气味)、变形杆菌(巧克力烧焦的臭味)、厌氧梭菌(腐败的恶臭味)、白色假丝酵母菌(酵母味)和放线菌(泥土味)等。
2.液体培养基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有3种生长现象:大多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生长繁殖后呈均匀混浊;少数链状排列的细菌如链球菌、炭疽芽胞杆菌等则呈沉淀生长;枯草芽胞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专性需氧菌一般呈表面生长,常形成菌膜。
细菌菌落计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菌菌落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3. 了解不同细菌的生长特性和培养条件。
二、实验原理细菌菌落计数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细菌,观察并计数菌落,从而了解样品中细菌的数量。
实验原理基于以下步骤:1.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使菌落数量达到可计数的范围。
2. 接种:将稀释后的样品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使菌落分散生长。
3. 培养和观察: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涂布后的培养基,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4. 计数: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计算菌落数。
三、实验材料1. 样品:实验室自备的细菌样品。
2.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等。
3. 仪器:无菌操作台、移液管、培养皿、酒精灯、恒温培养箱等。
4. 其他:无菌水、酒精、生理盐水、无菌棉签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使菌落数量达到可计数的范围。
2. 接种:用无菌棉签将稀释后的样品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使菌落分散生长。
3. 培养和观察:将涂布后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
4. 计数: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五、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取1mL待测样品,加入9mL无菌水中,进行10倍稀释。
2. 接种:用无菌棉签蘸取稀释后的样品,涂布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
3. 培养和观察:将涂布后的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4. 计数: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六、实验结果1. 样品1:菌落总数为100个。
2. 样品2:菌落总数为200个。
3. 样品3:菌落总数为150个。
七、实验分析1. 样品1的菌落总数较少,可能是因为样品中细菌数量较少或细菌生长条件不适宜。
2. 样品2的菌落总数较多,可能是因为样品中细菌数量较多或细菌生长条件适宜。
传染病复习题和部分答案
传染病复习题和部分答案名词解释1、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由单个细菌细胞于固定一点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堆积物(集落)。
2、巴氏消毒:以较低的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的病原菌或特定的微生物的方法3、无菌:指环境或物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的状态。
4、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屏障,在体内生长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5、血凝现象:某些病毒囊膜上有糖蛋白血凝素能与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结合,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
6、包涵体:细菌在感染病毒以后,在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出现一种特殊结构7、免疫活性细胞:是在淋巴细胞中,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8、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一定大小的不溶性颗粒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作用,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所发生的特异性凝集反应。
9、细菌:细菌是能在人工培养基一培养,有细胞壁,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10、灭菌:杀灭物体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11、正常菌群:存在正常动物的体表或外界相通的腔道上,对宿主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一类微生物12、感染(传染):指病原微生物经一定途径侵入进宿主体内,并在体内繁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宿主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这种反应在临床上即为发病的情况。
13、干扰: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能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复制。
14、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作为一个完整的抗原既要有免疫原性又要有反应原性。
15、决定簇: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的点,抗原上的一些有特殊结构的化学基团,决定抗原的特异性16、血清学试验:在体外进行的抗原与抗体反应,一般采用血清来进行试验17、佐剂:本身无免疫原性,但与抗原合用后能非特异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物质。
18、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
细菌有哪些培养方法有哪些
细菌有哪些培养方法有哪些
细菌培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固体培养:将细菌培养基添加琼脂、琼脂糖或琼脂胶等凝胶物质固化,形成固体培养基,将细菌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菌落。
2. 液体培养:将细菌培养基溶解于适当的液体培养基中,利用摇床或搅拌器使培养基均匀悬浮,将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3. 培养基倾斜法:将固体培养基倒置倾斜于培养皿中,形成斜面,将细菌接种于斜面上,有利于菌落的生长和分离。
4. 深层培养法:将液体培养基倒入试管或培养瓶中,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适用于对菌株的需氧性或厌氧性进行检测。
5. 静态培养法:将细菌接种于含有培养基的试管或培养瓶中,静置不动进行培养,适用于特定细菌的检测。
6. 连续传代培养法:将细菌接种到含有培养基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细菌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不断进行传代培养。
7. 纯培养法:通过对细菌进行单菌种分离和纯化,将单个细菌菌落分离培养,
得到纯种菌株。
适用于研究特定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以上是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不同的培养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细菌特性进行选择。
枯草杆菌在固体培养基的生长现象
枯草杆菌在固体培养基的生长现象枯草杆菌,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高深,但其实它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伙伴,像是一个默默无闻却又十分靠谱的朋友。
在实验室里,咱们把它放在固体培养基上,看看它到底能闹出什么花样。
哎呀,真是好玩得不得了。
得说说那固体培养基,像一块小小的蛋糕,里面藏着各种营养,专门给细菌大伙儿准备的美食。
把枯草杆菌放上去,它就像孩子们见到糖果一样,立刻开始忙碌起来。
一开始,它们似乎有点害羞,慢吞吞的,跟刚起床的熊猫似的,趴在那儿不动。
可是别着急,过了一会儿,就看到它们开始动起来了。
小小的细菌们,像是被施了魔法,疯狂地开始扩散。
哇,真是气势如虹啊!刚放上去的时候,可能只有几个小点点,没过多久,整个培养基就变得热闹非凡,像过年似的,欢腾得不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细菌们就开始大显身手了,形成了一片片小小的菌落。
像小岛屿一样,一个个从培养基上冒出来,白白胖胖的,跟棉花糖似的,真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不过,咱们可不能这么干,毕竟它们可不是食品。
而且这小家伙们可不止长得好看,还是个能干的家伙,吃着培养基里的营养,逐渐壮大起来。
这种生长就像是大海潮起潮落,有时候你看着它们,觉得它们在嬉戏打闹,有时候又觉得它们在安静地思考,真是有趣。
不过,有趣的事儿可不仅仅止于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基的颜色也开始慢慢变化。
最初是个清清爽爽的样子,慢慢地,细菌们就像调皮的小孩子,开始把周围的环境搞得五光十色,真是个调色板。
就像调皮的画家,随意地在画布上撒上颜料,让人眼前一亮。
你能想象吗?这小家伙们居然还能“改变”培养基的颜色,真是太神奇了!哦,还有那种气味,虽然不是香喷喷的味道,但绝对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奇妙的气息,混合着培养基的香甜和细菌的“自然气息”,仿佛是在告诉你:嘿,我们在这儿努力呢!这种气息一开始可能有点刺鼻,但慢慢地,竟然成了一种奇特的背景音乐,让整个实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细菌们的生长速度也让人叹为观止。
固体培养基细菌培养实训报告
固体培养基细菌培养实训报告哎,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固体培养基和细菌培养这事儿。
说实话,这个过程真的是既神奇又有趣。
你知道吗,细菌这些小家伙儿,虽然咱们肉眼看不见,但在培养基上一出现,简直就像开了派对一样,热闹得不得了。
得说说固体培养基。
哎,这东西其实就像细菌的“家”。
它给细菌提供了生长所需的养分和环境。
就好比你我在家里吃饭,得有米、有菜、有汤,细菌也需要“吃”的东西。
我们这次用的培养基里,加入了一些蛋白质、糖类还有矿物质,嘿,这可是细菌的美味大餐呢!咱们一开始,准备这些培养基的时候,真是忙得不可开交。
先把培养基粉末按照比例溶解在水里,再加热,搅拌,直到它完全溶解。
然后,得小心翼翼地把这锅热乎乎的液体倒进培养皿。
小心点,别烫着了!而且还得等它冷却,直到变成固体,嘿,那时候,细菌就可以在上面“开业”了。
说到细菌的“开业”,可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体验。
我们小心翼翼地从试管里取出一些细菌,像做魔术一样,把它们涂抹到培养基上。
哎呀,心里那个紧张劲儿,真是怕它们不长出来。
可没想到,几天之后,咱们就能看到细菌在培养基上欢快地生长,像是开了一场盛大的庆典,真是让人感动得不行。
这过程中,有些细菌长得特别快,像个小火箭,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还有些细菌,长得慢吞吞的,跟老牛拉车似的,让人心里直发慌。
这种差异,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人。
有的人天生就快,像闪电一样,而有的人则稳扎稳打,慢慢来。
细菌的生长可真是个缩影啊。
观察细菌的形态也特别有趣。
你看,有的细菌长得像小圆球,有的则像细长的棒子,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真是个“细菌大观园”!我心里暗想,这要是能和细菌聊聊天,肯定能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哈哈。
再说说细菌培养的意义。
咱们做这些实验,实际上是为了了解细菌的特性,掌握一些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现在这个社会,微生物无处不在,听说连空气中都有很多细菌,真是“隐形的威胁”啊!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小家伙儿,甚至在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作用,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结构简单;
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哪种?
分布广泛。
常见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细菌
针头上的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 微小,大约10亿 个细菌堆起来, 才有一颗小米粒 那么大
葡萄球菌
痢疾杆菌
泡菜坛中的乳酸菌
幽 门 螺 旋 杆 菌
细菌的形态
球菌 (coccus) 螺旋菌 (spirillum)
杆菌
菌落培养
制作平板培养基;
多数青霉菌可产生抗生素,抗生素对哪 种微生物起作用?
病毒
病毒没有 细胞结构 ; 只具有 蛋白质外壳和 遗传物质核酸 ;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寄生 在 活 细胞里。 其它生物的 病毒的生殖方式是 自我复制 。
流感病毒
乙肝病毒
艾滋病病毒
非典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噬菌体 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细胞体内的病毒
细胞结构中有强大的保护结构; 进行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营养方式多样;
细菌会促使动植物 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 最终使它们消失掉。动 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 氧化碳和无机盐,又是 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不 可少的原料。可见,细 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 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 要的作用。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的繁殖方式
病毒的分类
动物性病毒;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 植物性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
叶病毒。
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
菌体。
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病毒会给人类带来哪种类型的疾病? 植物病毒的危害有哪些? 对人类有益的病毒是哪种类型?
人类研制出了很多种预防和治疗流 感的方法和药物,但为何目前流感 还是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
菌苔的名词解释
菌苔的名词解释
菌苔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一般为大批菌落聚集而成。
单个或少数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细胞、孢子)接种到同体培养基表面,如果条件适宜,就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体形较大的子细胞群体。
这种由单个或少量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
如果是许多细菌菌体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后长成密集的、不规则的片(块)状的细胞群体,则称为菌苔。
菌落生长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细菌菌体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中或液体培养基中,是不能形成菌落的。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的无鞭毛的细菌只沿着穿刺线生长,而有鞭毛的细菌可在穿刺线的周围扩散生长。
细菌菌体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生长后能使液体培养基变得混浊。
混浊情况视细菌对氧气需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好氧菌仅使上部培养液混浊,厌氧菌使底部培养液混浊,兼性厌氧菌使培养液上下均匀混浊;有的细菌可在培养液表面形成菌环或菌膜,或在底部产生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的繁殖方式
病毒的分类
动物性病毒;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 植物性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
叶病毒。
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
菌体。
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病毒会给人类带来哪种类型的疾病? 植物病毒的危害有哪些? 对人类有益的病毒是哪种类型?
人类研制出了很多种预防和治疗流 感的方法和药物,但为何目前流感 还是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
微生物
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形体很小;
哪种微生物不符合这一特征?
结构简单;
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哪种?
分布广泛。
常见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细菌
针头上的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 微小,大约10亿 个细菌堆起来, 才有一颗小米粒 那么大
葡萄球菌
痢疾杆菌
泡菜坛中的乳酸菌
幽 门 螺 旋 杆 菌
细菌的形态
多细胞青霉和曲霉呈分枝状
多细胞蘑菇呈大型伞状
真菌的细胞结构
1 2 3 4 5
细胞壁 细胞膜
5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线粒体
比较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结构异同点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酵母菌无叶绿体
营养方式:腐生或寄生
寄生在人体皮肤:脚癣,臂癣
引起食物腐烂
提供人类使用和药物
制取抗生素类药物: 青霉素等
想一想
工业生产用菌; 致病菌; 腐败菌。
草菇
香菇
银耳
羊肚菌
双孢菇
猴头菇
金针菇
木耳
平菇
鬼笔鹅膏
冬 虫 夏 草
茯苓
灵芝
云芝
竹黄
鳞皮扇菇酵母菌来自想一想途中所示属于哪种生物? 这些生物是否所有种类都是多细胞的?
这些生物与植物有什么差别?
真菌的形态
多细胞根霉呈分枝状 单细胞酵母菌呈球形
球菌 (coccus) 螺旋菌 (spirillum)
杆菌
(bacilus)
细菌的基本结构
1 鞭毛
2 荚膜
3 细胞壁
4 细胞膜
5 拟核 6 细胞质
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异同
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异同
所有细胞都应该具备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 植物细胞有而细菌细胞没有的结构: 叶绿体、线粒体、液泡 细菌细胞特有的结构: 鞭毛、荚膜 动植物细胞比细菌细胞优越的结构 成形的细胞核
菌落培养
制作平板培养基;
细菌的营养方式
腐生和寄生
腐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如:枯草杆菌, 它可以引起食物的腐败。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如:寄生在肠道内的痢疾杆菌,它能够引起细菌 性痢疾。
细菌的生殖方式
细胞分裂
细菌的繁殖 很快,在适 宜条件下每 20~30分钟 就能分裂一 次.
为什么细菌能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细菌细胞的特点
核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为原核细胞, 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 原核生物 为 ; 核质外有核膜包被的细胞即为真核细胞, 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 真核生物 为 ;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 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 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的 壁很厚,对干旱、低温、高 温等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 抗力。芽孢又小又轻,可以 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如 温度、水分适宜)的时候, 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 细菌
多数青霉菌可产生抗生素,抗生素对哪 种微生物起作用?
病毒
病毒没有 细胞结构 ; 只具有 蛋白质外壳和 遗传物质核酸 ;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寄生 在 活 细胞里。 其它生物的 病毒的生殖方式是 自我复制 。
流感病毒
乙肝病毒
艾滋病病毒
非典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噬菌体 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细胞体内的病毒
菌落
多数微生物个体很小,要通过显微 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菌体结构, 因此通过菌体特征识别不同种类的微生 物变得异常麻烦。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内)生长发育,形成 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 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的集团。
菌落
菌落
菌落
菌落培养
培养基配制; 灭菌;
细胞结构中有强大的保护结构; 进行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营养方式多样;
细菌会促使动植物 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 最终使它们消失掉。动 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 氧化碳和无机盐,又是 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不 可少的原料。可见,细 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 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 要的作用。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