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中利用外资情况
印度和墨西哥利用外资的比较
基础设施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一个 瓶颈,因此外资也被引入到基础 设施领域,例如电力、交通和通 信等领域。
服务业
随着印度经济的增长,服务业的需 求也在增加,外资在印度服务业中 的份额也越来越大。
印度利用外资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尽管印度利用外资的规模在增加,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外商投资政策的不 确定性、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及基础设施不足等。
VS
墨西哥
墨西哥政府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措 施吸引外资,并设立了多个自由贸易区, 为外资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资条件。此外, 墨西哥还与多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进一步扩大了外资的市场和机会。
利用外资的投资环境比较
印度
印度拥有庞大的年轻人口和不断壮大的中 产阶级,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此外,印度 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拥有较强的 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对外资具有较强的 吸引力。
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印度将加强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合作,引进更多 高质量的外资。
印度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 扩大服务业开放:印度将进一步开放服务业,特别是金 融、电信、教育等领域,以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
印度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改善国内基础设施:印度应加大基础设施建 设的投入,特别是交通、电力、通信等领域
,以提高外资企业的运营效率。
发挥产业优势:印度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 优势,如信息技术、制药等,以吸引更多的
外资进入。
印度利用外资的建议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印度应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外资企业的 投资信心。
墨西哥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墨西哥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加强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墨西哥将加强与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合作,吸引更多的外资 进入墨西哥。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本文摘抄赛迪IT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一文目录纲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更了解印度有所帮助。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上篇国民经济比较篇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2001年11月26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环境(一)地理位置1.印度: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雄狮,扼印度洋咽喉2.中国: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二)资源与能源1.印度:印度自然资源潜力大,海洋资源丰富2.中国:中国能源蕴藏量大,但开发程度较低,人均量少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概况(一)中国比印度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大1.1950年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国民收入为美国的2.3%,中国为美国的1%)2.1980年两国GDP总量几乎差不多,而且印度还稍领先3.2001年,印度GDP为49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二)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共性1.人口负担重,经济结构层次低2.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三)中印同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印度1.印度是农业大国,但生产率水平低,增长速度慢2.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略高于印度,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四)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核心1. 中国和印度共性是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2. 印度30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率5.8%3. 中国从1952年以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三、中印对外经贸情况比较(一)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占绝对优势1.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2位;2001年提升至第6位2.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而印度不到1%(二)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中国远胜印度1.2001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FDI)468亿美元2.印度利用外资不足,2000年利用外资23.2亿美元3.中国外汇储备多,抗国际风险能力强(200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2001年底突破2000亿美元4.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积累的外汇极为有限(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约450亿美元四、中印经济结构对比(一)中印产业结构对比1.GDP的三次产业构成印度:产业排列顺序是"三、一、二中国:产业排列顺序是"二、三、一2.20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情况印度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发展迟缓相对印度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进程更快3. 50年来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有同也有异印度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三、一、二"中国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二、三、一4.中印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印度: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低级层次(4.2:4.1:91.7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水平,但仍优于印度(10.3:32.2:57.5)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国比印度优势明显5.中印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对比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的时间里,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68.7%下降到49.0%,下降了19.7个百分点印度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在1971年至1991年的20年时间内仅下降了5.3个百分点(二)中印对外贸易结构对比从中国和印度的出口产品结构上看,两国贸易都在朝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但中国的出口结构优化程度显然大于印度1.印度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1997年为78.1%,到1999年增长到83%2.从1997到2000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从86.9%上升到89.8%(三)中印区域结构对比1.印度:各邦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2.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国和印度的社会发展状况与两国采取不同的政策取向是有关的。
中印投资环境对比研究
中印两国投资环境比较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资,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腾飞。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的发展与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密切相关,中国和印度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FDI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国际视角出发,通过对比中印两国的投资环境,发现两国各自的特点和优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期提高我国投资环境对吸引利用外资的国际竞争力。
投资环境,是指投资者进行投资与生产经营时所面临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时所面对的东道国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
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产业配套环境等。
本文主要从两国硬件基础设施,教育人才和创新能力,法律法规政策及产权保护,经济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提高我国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出理论基础铺垫。
一.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道国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一程度上影响了FDI的走向。
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依赖于软件基础设施和硬件基础设施的水平和数量。
硬件基础设施指公路,机场,港口等。
中国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远远走在了印度与俄罗斯前面。
据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评估,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的里程是印度的7倍。
印度在电力、公路铁路、电信、港口、机场、偏远地区交通等方面还远远达不到国外投资者的要求。
印度目前还没有一条国际标准的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铁路设施陈旧,管理落后,效率低下。
电力不足是投资印度的一大障碍,即使在首都新德里,停电也是家常便饭,糟糕的电力状况也严重削弱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中国只有27%的制造公司需要自备发电机,印度则高达61%,中国的电力成本也比印度低39%,2002年的数据表明,印度制造业的电力成本是中国的2倍,其铁路运输成本是中国的三倍。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近年来,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虽然两国贸易进展平稳,贸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中印经济贸易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中国印度两国国内,以及中印之间三方面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印贸易合作的进程。
一、中印贸易现状(一)中印双边贸易现状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
近几年,中印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
2007 年11 月底,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
印度2007—2008 年第一季度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而目前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中印贸易额虽然逐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并且在两国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一直在增加,但双边贸易额在各自外贸中所占比重不高,同两国的人口、经济总量以及巨大的市场相比较而言,中印贸易规模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两国应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二)中印贸易互补度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中印两国有着一定的差距。
从国内经济总产值、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等指标看来,中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处于优势地位,而印度则处于劣势。
中印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阶段.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互补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己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国的产业结构偏重于制造业,而总体上看来,印度依然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中国的第二产业相对于印度有着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印度的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两国产业发展的差异说明了中印经济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两国可以通过贸易的形式互相补充彼此的不足之处。
二、目前中印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国际上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虽然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初级产品,但仍然以“杂项制品”和中低技术的“机械运输设备”为主。
中印两国比较资料
中印两国比较资料收集整理人:张子竹200925035 信管二班总述:本文收集了中国、印度两国一些基本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主要就中印经济差异的一个典型事实——外资的流入做了深入的比对分析。
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存在差别的原因是基于总体引资环境、经济发展战略侧重点等差异,且中印利用外资对经济产生了不同重要的影响。
一、两国概况中国:(来自百度百科)中国是亚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的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路,于1949年独立,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其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现耕地面积9497公顷。
中国现有人口13.70536875亿(2010年),人口密度138人/平方公里(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GDP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印度:(来自百度百科)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最悠久的文明国之一。
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19世纪末期开始,印度人民开展了不屈不挠的独立运动,于1947年独立。
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实权由总理掌握。
印度政府宣称的领土面积为328万780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其中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而且山地、高原的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米。
低矮平缓的地形配以热带季风气候以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击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的土壤,使得在印度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印度现有人口12.0310亿(新华网2011年数据),人口密度406人/平方公里(2009年),其中约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中印相互投资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投 资 商 , 得 外 商 的 肯 定 也会 拉 动 本 国经 济 的 增 长 。 争
第二:世 贸组织 中有关规响 ,使得印度在 华投 资起步时 间 于 商 品 贸 易 ,服 务 贸易 和 知 识 产 权 贸 易 的 国 际性 组织 。 中 国
1 4亿 美 元 , 际 投 入 06 美 元 2 0 . 7 实 . 3亿 : 0 3年 , 印度 与华 合 同 和 国 内 企业 所 得 税 统 一 起 来 , 而这 个 措 施 将 会 使 外 企 和 国 内
金额 4 7 6 0万 美 元 , 际 投 入 约 19 实 5 3万 美 元 ,0 4年 , 20 印度 与 企 业 平 起平 坐 , 收 方 面将 会 更加 透 明 , 时 我 国将 继 续 发 挥 税 同
关 键 词 : 中 国 印度 投 资 前 景 中 图 分 类 号 :F 4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l0 —9 3 2 l ) 2150 0 73 7 ( O 0 0 —3 .2
1 印 度对 华 投 资 的现 状 及 前 景 分 析
中印FDI比较
印度对于我国的威胁不但体现在数量上,更主
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 中国需要将发展的重心从现有的优势领域—— 制造业转移到利润更丰厚、附加值更高的高技 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 我国未来的FDI政策导向应该是在积极利用中 国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以政策推动提高 FDI的利用质量,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 的服务业,及时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利用FDI推动和实现国家整体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利用FDI的形式以绿地(Green field) 为主,而印度则更多地利用了兼并和收购 M&A在流入印度FDI中的比例2000年-20国FDI中M&A模式较低,说明流入我 国的FDI总体上资本规模相对较低,技术水 平较弱。
中国在吸收FDI时,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 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在制造业方 面吸引了大量的FDI,2008年制造业吸收 FDI的金额占我国吸收FDI总额的54%。 印度的FDI主要集中于服务业、软件业等技 术上具有复杂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简单 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纺织、食品加工等 方面的投资并不多。
1.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外国直接投资奠定了坚
实基础 2. 印度政府利用外资政策规制进一步自由化、 规范化、简单化 3.印度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吸引外国直 接投资奠定了人才基础 4.印度IT业一支独秀, 拉动了外国直接投资 在印度的发展
印度利用FDI的发展屡经波折, 独立之初限制
FDI进入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1974年, 印度政府要求可口可乐公司根据外汇管制法减 少持股比例,将其股份限制在40%以内,结果 迫使可口可乐公司离开印度市场; 80年代FDI政策开始松动阶段,以及90年代以 后大幅度放宽外资投资领域,提高外资股权阶 段这几个阶段。自1991年印度经济自由化以来 到2005年间,外国直接投资商对印度的协议投 资额为672.1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为322.9亿美 元,占协议额的50%以上。
中印相互投资现状的简单分析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西青区300387摘要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也都是新兴市场,两国间的贸易日益重要,目前已成长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由于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相似性,两个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常被认为是一种零和博弈,当然,认为两个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是一种正和博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以下仅以中印相互投资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1.中国和印度相互投资的现状1.1 中国在印度的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较快发展,但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还处于初始的探索阶段;从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对外直接投资公报来看,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额除2008年突破1亿美元外,其他年份都是在 5000万美元以下,而金融风暴过后的2009年,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急剧下降,投资净流量为负2488亿美元,且中国在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达688.1亿美元,其中对印度直接投资额仅为0.48亿美元,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呈现出的特点是投资数额少且不稳定、投资领域窄。
1.2 印度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首先,从份额上看,印度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额只占中国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很小一部分,根据公开数据来看,2010年中国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额为1057亿美元,其中仅有0.49亿美元来自印度;其次,从投资额变动情况看。
印度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同时波动较大,其中印度在2008年对中国的实际投资达到8805万美元,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印度对中国的投资额急剧下降为5520万美元;再者,从投资领域看,印度对中国直接投资的范围很窄,到目前为止,印度对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技术行业。
1.3 中印两国间的相互投资处于初始的探索阶段从上述内容不难得出中印两国间的相互投资处于初始的探索阶段的结论;且中印两国在这个阶段的相互投资表现出如下特点:互相投资数额少、不稳定且领域较窄,另外印度对中国的投资占对外总投资的比重大于中国对印度投资的相应比重。
利用FDI:中国与印度的比较
37 8 6 5
4. 46 04 4 1 59 6 3 79 51 3 5 67 9 3 46 2 9 2 6 6 03 2 528 4 2 10 03 1 83 39
1 8 — 9 1 稳步 发 展 阶段 、 1 9 — 9 6 97 19 年 9 2 1 9 年持 续 快 速 发展 阶 段 、
一
、
中印F 的规模 比较 DI
值 已经 接近 中国的 。
表1 :中印F I D 规模指标对照表
年份
1 991 1 9927 1 998 1 999
1中印两 国利 用F I . D 的历程
印度利 用F I D 的发展 屡 经波 折 ,大体 经 历 了 :独 立之 初 限 ̄ F I JD
1 9 — 0 1 为调 整 阶段 和 2 0 年入 世 以来进 入 发 展 新 阶段 。 自 97 20年 02
1 7 — 0 9 间 。中 国吸 收 外 国直 接 投 资 以年 均 约 为3 % 以上 的 99 2 0 年 0 高速 度增 长 ,这在 战后 世 界各 国 利用 外 国直接 投 资的 情况 中是罕 见
国 际 经 贸
利用F :中国 与 印度 的比较 . DI
_ 杜 超 桂林理工大学 管理 学院
[ 要 ] 中国和 印度 是 世界 上 最具F I 引力的发 展 中 国家 ,本 文 通过 分析 中印两 国在 利 用外 资时 显著 的结 构性 差异 ,得 出两 国在 摘 D吸 总体 引资 环境 、经 济发展 战 略侧 重点 不 同的 原 因和在 利用 外 资时存在 的缺 陷 ,以便 更好 的借 鉴对 方 的经 验 ,促进 自身更好 的发 展 。 [ 关键 词 ] F DI制 造 业 引资 环境 产 业 结构
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
· 48 ·
IEC, NO. 9, 2007
利用外资
表 1: 1979-2005 年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 单位: 亿美元)
欧美跨国公司和科技含量高的资 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尤其欢迎研
发机构在华建立, 并且随着市场
化程度提高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
域。四是坚持稳步开放国内新生
的脆弱的资本市场。到 90 年代中
一、中印利用 FDI 概况
( 一) 中国利用 FDI 概述 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 前的近三十年时间里, 由于复杂 的历史原因,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 投资基本上是空白。改革开放以 来, 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发 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 段 : 1979-1986 年 起 步 阶 段 、 1987-1991 年 稳 步 发 展 阶 段 、 1992-1996 年 持 续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1997-2001 年 为 调 整 阶 段 和 2002 年 入 世 以 来 进 入 发 展 新 阶 段。 自 1979-2006 年间, 中国吸 收外国直接投资以年均约为 3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 这在战 后世界各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 情况中是罕见的。资金来源遍布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吸收外
国直接投资的各种方式中, 以合 资经营方式的项目数与外资金额 最多, 此外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 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利用外 国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
( 二 ) 印 度 利 用 FDI 发 展 进 程概述
印 度 利 用 FDI 的 发 展 屡 经 波折, 大体经历了独立之初限制 FDI 进 入 阶 段 、80 年 代 印 度 FDI 政策开始松动阶段, 以及 90 年代 以后大幅度放宽外资投资领域, 提高外资股权阶段这几个阶段。 自 1991 年 印 度 经 济 自 由 化 以 来 到 2005 年间, 外国直接投资商对 印度的协议投资额为 672.1 亿美 元, 实际到位金额为 322.9 亿美 元, 占协议额的 50%以上。
中国和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
中国和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作者:王真真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6期【摘要】中印是世界FDI主要流向的发展中国家,但两国在利用FDI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本文对中印两国利用FDI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总结了中、印利用FDI比较分析的结论,并对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FDI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国印度 FDI一、引言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2018年中国和印度的GDP总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七。
近年来,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巨大潜在市场,使中印成为FDI的主要投资地。
中国在2018年中吸收外资居全球第二位,达1390亿美元,印度在2018年吸收外资量居全球第十位,达42亿美元。
印度利用FDI规模的快速增长与作为吸收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形成了有力竞争,因此本文对中印两国利用FDI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等方面提出建议。
二、中国和印度利用FDI的比较分析(一)规模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发展,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2018年GDP总量达136052.5亿美元。
印度自2014年莫迪上台以来,经济增速多年跃居全球之首,GDP年均增速达7.3%。
两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使中印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热土。
据图1,中国的FDI在绝对数量上远超印度。
但国际上常采用相对规模指标比如外资依存度来评价FDI利用状况。
据图2,2008年以前中国外贸依存度长期高于印度,之后整体低于印度。
印度的外资依存度整体来说处于上升趋势,但趋势变化相对缓慢。
整体看,中国利用FDI规模上优于印度。
(二)来源地比较2018年我国外资来源前十中亚洲国家或地区投入外资金额占比77.1%。
其中,香港长期位对华FDI投资规模居第一且投资规模所占比重最大。
欧盟和北美总占比不足10%,表明我国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比例低。
2000-2018年毛里求斯对印累计投资额占印度利用FDI总额的31.89%,位居对印度的外商直接累计投资额第一。
中国未来5年将对印度投资200亿美元 印度未来投资热点预测
中国未来5年将对印度投资200亿美元印度未来投资热点预测中企在印度面临的投资机会一直以来,印度对外资持谨慎态度。
印度新总理莫迪执政后,开始做出一些开放市场的举措。
印度政府7月10日宣布,把外商投资保险业和国防工业的参股比例上限由目前的26%调升到49%。
印度总理莫迪于2014年9月宣布启动“在印度制造”政策。
印度驻华大使官员表示,鼓励中国企业投资进入该国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未来还将在上海、广州、重庆、青岛、沈阳等地启动投资推介活动。
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完善,铁路、机场、公路需要大力发展,需要大量高速公路。
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启动“在印度制造”政策,将争取更多外商直接投资。
印度新政府工作重点是推进六条工业走廊建设,并确立“基础设施、制造业、能源、技能发展、商业环境改善”五个支柱行业,中国企业在上述行业中处于有利地位。
印度的汽车、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制药、食品加工、皮革、化学和石化产品、油气、建筑、纺织等行业均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印度驻华大使康特则表示,投资制造业可以帮助印度经济更快增长,创造就业,解决基础设施瓶颈问题,以后将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大型项目。
习近平主席此前访问印度期间签署了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两个重要工业园协议。
未来很多具体项目将逐步落实,例如在铁路方面将扩展现有铁路线路,升级改造车站,引入高铁等。
根据规划,中方未来5年将对印度投资200亿美元。
印度未来投资热点预测(一)印度支持公共投资2012年1月印度总理办公室宣布,为扭转印度经济下滑趋势,使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恢复或接近两位数水平,印度政府决定启动350亿美元的公共投资计划。
印度总理辛格向17家大型国有企业提出“利用现金投资国内基建设施建设及购买海外能源项目”的要求。
印度经济在2011年遭遇外资出逃、政府高级别腐败丑闻等意外事件打击,国内各项经济数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GDP增速从此前的9%下滑至7%,一些民营企业对增加国内市场投资存在分歧。
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政策及我们的启示
、
印 度 利 用 外 资 政 策 的 演 变 及 成 因
( ) 赫 鲁 从 稳 定 到 鼓 励 外 国投 资 , 定 了利 一 尼 奠
用外 资的基 本 原 则
独立初, 尼赫鲁对外国投资管理十分谨慎。14 年 4 99 月
6日, 尼赫鲁发表了对外国投资的政策声明 , 阐明利用外国投 资的五项基本政策原则 : 第一 , 只要外国企业 遵守 国家 的工业政 策, 保证与 本国
l a le v r n e s n t s e y a d is r s rc i n t o e g n e t e s t o s rc 。wh c U o n r h u d a o d i de n io m nti o tad t e t ito o f r i i v s n n m nti o t i t ih O rc u tys o l v i
f rin iv t e o S m ek y d v lpig e tr ndm a sfr ini d sra n e t e tu tr o eg n e m ntt o e e ee n sco sa ke o eg n u tiliv m ntsr cu emor d mo era o be.Durn tl i o eg s s ea r e s n l n a ig uizn f ri ig n dietie t e t n i ut ph sso hedie t no o r we e hn lg d tl t n ie iain,whih i rhlani .Ho e e 。Ida o— r c n s m n 。I dap se m a i n t g si fb ro d tc oo y a ae si dg nz to o n n c swo t r n e g w vr ni p n
印度外资政策改革:历程、经验教训和启示——基于文献梳理视角解读
[ 关键词]印度 ;外资政策;历程 ;经验教训 ;启示
[ 中图分类号]F 3.1. 文献标志码]A [ 83548[ 文章编号]10 -10 (01 3 05 6 04 58 21)o一O4 一O
2 O世 纪 9 O年代 初 ,印度 遭 遇 了 自独 立 以来
资政 策进行 了一系列 的改革 , 外 资 政策 自由化 ① 步伐 不 断加 快 。结合 印度 经济 自由化 以来 外资政 策变 化 ,笔 者 把印度 外资 政策 改革划 分为 三个 阶 段 ,即 2 O世纪 9 年 代初具 有划 时代 意义 的外资 0 政策 自由化 改革 —— 开启 改革 开放历史 新 时期 阶 段 ;2 1世纪 初 ,印度 政 府 进 一 步 深 化 外 资 政 策 改革— —深 化 阶段 ;后危 机时代 的新一 轮经 济改
有化 国际化、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
91 训、印度外资政策对 中国的启示等方面对 印度外 以 19 年 国大党颁 布的工业政策 为标志 ,主张把 革 资政 策改革 的研 究文 献进 行梳 理 ,以期 深度解 读 外 资吸引 到 印度 来 ,印度 的外 资政 策发 生 了 “ 命性的政策转变” ② 从此,印度外资政策经历了 。 和预 测 印度外 资利用 情况 。
I da n i ,Ne Deh ,P 9 n m ma Ns t tr A jsme ti te Id c n m ,Dep a d Dep u lai s e e d Ku rI ,S mcuM du t n h ni E o o y n a e n e P bi t n ,Vo 1 9 3 c o 1 ,1 9 , .
p xk . i
・ 4 ・ 5
2 世纪 9 O O年代 印度进 入 实施 自由化 政 策 时期 , ①
印度农业利用外资情况及主要经验
印度农业利用外资情况及主要经验
孙致陆;李先德
【期刊名称】《农业展望》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在对印度农业发展及农业生产概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规模、来源和发展趋势及前景3个方面分析了印度农业利用外资情况,最后总结了印度农
业利用外资的主要经验.近年来,印度农业利用外资规模的年际波动较大且占外资利
用总额的比重较低,外资来源较为集中,食品加工一直是外资利用规模最大的农业行业;印度政府主要通过明确监管部门及其职能、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和制定并实施多种优惠措施等来进一步加强农业外资利用.
【总页数】5页(P71-75)
【作者】孙致陆;李先德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开拓农业利用外资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江西省农业利用外资前景广阔[J], ;
2.印度尼西亚利用外资的情况和问题 [J], 杨成;黄丁兰
3.印度利用外资发展农业 [J], 雷启淮
4.印度利用外资发展农业 [J], 争旭
5.在探索中开创新局面——海伦三年来建设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工作情况和主要经验 [J], 曾昭顺;杨挺秀;夏德芳;武楚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比较探析
低 下 , 民 生 活 水 平 极 低 。17 人 9 8年 中 国终 于 开 始 以经 济 建 设 为 中 心 , 提 高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和 综 合 国 力 为 目的 , 有 中 国 以 走
特 色 的 “ 会 主 义 自我 完 善 ” 道 路 , 索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社 的 探 经济 。 二 是 两 国都 看 到 了 经 济全 球 化 带 来 的发 展 机 遇 ,并 且 积
60 0 0 0
是两 国独立建 国以来 的既有经 济发展 模式都走 到 了
尽 头 , 切 需 要 寻 求 新 出路 。 迫 印度 独立 后 追 求 民 族 自主 性 , 成 为 一 个 市 场 封 闭 的 国 家 , 面 强 调 重 工 业 的 战 略 引 发 了粮 食 片 危 机 、财 政 赤 字居 高不 下 以 及 经 济 结 构 失 衡 等 一 系列 问 题 。 从2 0世 纪 6 O年 代 中期 到 8 0年 代 初 , 印度 的 经 济 增 长 率 一 直 维 持 在 35 . 均 增 长 率 只 有 13 , 大 大 低 于 其 他 发 .% 人 .% 均 展 中 国家 。2 0世 纪 9 0年 代 初 开 始 朝 着 自由市 场 经 济 方 向进 行 经 济 调 整 和改 革 。 中 国 建 国 后 2 0多年 一 直 是 一 个 经 济 封 闭 的 国家 , 存 在 所 有 社 会 主 义计 划 经 济 国 家 发 展 所 面 临 的 既 极 限 和 困境 , 受 到 阶级 斗 争 的折 磨 , 济 大 起 大落 , 产 力 又 经 生
பைடு நூலகம்
倍 。 度 吸 引 F I 人 量 在 1 9 只 有 4亿 美 元 , 2 0 印 D流 9 0年 在 0 3年
印度模式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启示
印度模式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启示作者:黄祖宇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年第05期摘要:本文在简要的介绍了印度的经济发展历史及当前印度经济的发展状况,并分别查阅、分析了中印两国吸引利用外资的情况以及两国吸引外资的优劣势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启示,以及对我国吸引、利用外资的启迪与警醒。
关键词: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吸引外资;优劣势评价;启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取得的巨大进步,使这个世界人口总数位居第二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始聚焦了世界好奇与探求的目光。
今年刚“荣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近年来虽在经济总量及经济增长速度上双双领先于印度,但毫无疑问,在很多方面我们离这个邻居还是有着差距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大新兴经济体在经济上做个对比,通过对双方在吸引外资等方面优劣势的分析,来探讨我国从“印度模式”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和警醒。
一、中印两国利用FDI规模比较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具FDI引力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GDP增长率超过8%。
中国自1992年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来,一直是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印度自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至今,其年均GDP增长率达6.1%,最近两年其增长率也高于7%,这一经济增长率已非常接近中国的水平。
虽然印度同样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明显加快了利用FDI的步伐,但在绝对数量上,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接近印度的10倍。
从表1中可以看出,印度实施经济改革之后,FDI流入量无论在相对规模还是绝对规模上均远远小于中国FDI流入量,可以说从整体上中国在吸引外资效果上优于印度;同时中国的FDI/GDP,这个相对规模指标呈现下降趋势,FDI/GDP在1994年达到最高峰6.2242%,2009年只有1.8339%;而印度则呈现上升势,FDI/GDP由1992年的最低谷0.087%上升到2007年的2.0642%,这一数值已经接近中国。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资料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资料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是亚洲第三大经济体。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印度制定了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来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贸易。
以下是关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详细资料。
1.外商投资政策:印度鼓励外商投资,并开放了多个行业给外国投资者。
外国直接投资(FDI)的领域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零售业、银行业、保险业等。
印度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简化外商投资程序和提供投资保护。
2.贸易便利化:印度推进对外贸易便利化,通过简化进出口程序、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进电子海关清关等措施,提升贸易效率和便利。
3.自由贸易协定:印度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
印度已与多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如东盟、欧盟、日本、韩国等。
4.双边贸易:印度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合作,与美国、中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之间贸易规模持续增长。
印度也鼓励企业拓展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6.制造业政策:印度通过推进“印度制造”计划,鼓励本土制造业发展。
印度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外国投资者到印度设立制造业基地。
7.农业出口政策:印度不仅鼓励农业发展,也推动农产品出口。
印度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品质控制和推进质量认证等措施,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市场。
8.区域一体化:印度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印度也是“印度洋海域倡议”(IOI)的成员,推动区域一体化和贸易发展。
9.知识产权保护:印度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并与其他国家签署了相关协议。
印度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吸引创新型企业投资和技术合作。
10.可持续发展:印度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和环保产业。
印度通过鼓励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环境管理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结:印度的对外贸易政策旨在吸引外国投资、促进贸易和提升经济增长。
印度通过开放市场、简化投资程序、降低贸易壁垒等措施,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文明古国,有着太多的可比性,现在又都成为世人瞩目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同被视为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
然而相比中国而言,印度的经济增长模式独具特色,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借鉴。
本文主要就两国利用外资的背景和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印度中国利用外资一、两国利用外资的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大背景下,中国和印度先后逐渐认识到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是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条件。
对于资金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意味着外资流入的机会大增。
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性大大增强,因此,更容易与本土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结合。
与印度相比,中国从1979年最早开始改革开放,致力于改革经济体制和调整经济结构,同时,中国也最先认识到全球化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并积极加以利用,大力引进外资和开展外贸。
而印度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了在“华盛顿共识”框架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
不过中国和印度在利用外资的背景方面也有其共同之处:一是两国独立建国以来的既有经济发展模式都走到了尽头,迫切需要寻求新出路。
印度独立后追求民族自主性,成为一个市场封闭的国家,片面强调重工业的战略引发了粮食危机、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5%,人均增长率只有1.3%,均大大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朝着自由市场经济方向进行经济调整和改革。
中国建国后20多年一直是一个经济封闭的国家,既存在所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发展所面临的极限和困境,又受到阶级斗争的折磨,经济大起大落,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极低。
1978年中国终于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为目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道路,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是两国都看到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并且积极把握这个机遇。
印度为了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相配套,强调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并开放了资本市场。
中国实行的是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并举的外贸政策。
进口替代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工业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促进本国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
鼓励出口的政策目的,初期是为了解决外汇短缺的问题,随着开放进程的加速,逐渐形成了通过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战略思路。
二、两国利用外资现状比较(一)中国FDI流入量远远多于印度中国FDI流入量增长很快,在1990年FDI流入量为35亿美元,到2003年该数字达到535亿美元,是1990年的15倍。
印度吸引FDI流入量在1990年只有4亿美元,在2003年也只达到42.7亿美元。
印度引进外资不论从流量角度还是从存量角度都远远少于中国。
2003年印度FDI流入量仅仅是中国吸引外资的8%,截止到2003 年印度吸引FDI的存量也只是中国的6%。
中国FDI流入占固定资本形成百分比和FDI存量占GDP百分比也都远远高于印度。
(二)中国和印度FDI流入产业结构不同在中国,外资更多流向硬件制造部门。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购买力增大,对各类家用电器、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以及日常非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激增,对市场寻觅型FDI有巨大的吸引力。
2002年,73.5%的FDI流入制造业。
在高新技术方面,世界强手如爱立信、通用电器、日立、东芝、英特尔、摩托罗拉等,都已经把中国变成其高新科技产品的硬件设计和制造的重要核心地。
同时,FDI为中国制造业的商品出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1989年--2001年之间,中国出口的年增长率为15%,其中利用外资出口占到出口总额的一半。
在印度,FDI更多流向软件部门,流向离岸服务业。
跨国公司最初主要在服务领域,特别是在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活动。
印度的呼叫中心、共享服务中心、IT服务业和研究与发展项目等格外发展。
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度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在孟买和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预期目标是成为“世界办公室”,为世界各大公司提供办公服务。
几乎所有的美国和欧洲主要信息技术公司都在印度活动,其中大多数在班加罗尔。
外国公司在印度的呼叫中心行业中占领主要地位,其每年15亿美元的营业额中有60%由外国公司创造。
相反,在印度制造业的出口增长中,外资的贡献则相对很小。
印度的制造业一直保持依赖国内市场的模式,制造业领域很少有外资进入,主要是国内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与FDI 相关联的出口只占印度制造业出口额的3%,即使在如今,该比例也只占10%以下。
(三)中国和印度总体引资环境差距较大中国的引资环境总体好于印度。
中国从1979年开始进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
改革25年来,经济得到飞快地发展。
从经济增长率看,1982 年到1992年十年间,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7%,1992年到2002年十年间为9%。
整体投资速度增长也很快,2002年中国国内投资总额占GDP总值为41%。
中国巨大的投资来源归功于利用外资和国内储蓄率较高两个方面。
此外中国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物质基础设施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
印度成立于1947年,但其经济体制改革却比中国晚了10年,印度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逐步启动经济改革。
与中国相比,印度在1982年到1992年之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5.6%,1992年至2002年间为6%,仅相当于中国的三分之二。
2002年印度国内投资总额占GDP总值为22.8%,仅仅是中国的一半。
国内投资较少的原因是印度的FDI流入量和储蓄量都远远低于中国。
2002年中国FDI流入量是印度的17倍,中国的储蓄额也比印度高出3倍多。
三、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一)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1.中国未能像印度那样,始终立足本国需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准则。
内外资管理体制上的两套系统以及由此而来的内外差别政策,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首要原因。
内外资政策脱节,“为外资而外资”的问题近年仍然比较突出,表现在政策制定和执行层面上,内外资的差别待遇长期存在;有些部门和地区“唯外资是用”的行政倾向,进一步加剧了对内资特别是民营内子的政策歧视。
而且,外资和内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不高,外资对中国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和我国的期望有相当大的差距。
相当多的外资企业都形成了产业壁垒,外资产业成为独立的循环系统,内资企业无法进入外资的产业链。
2.通过利用外资引进的先进技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总体偏低,利用外资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不理想。
3.随着外资政策宽松化,外商“独资化”的倾向更加明显,个别领域出现了外资垄断或垄断迅速扩大的苗头,大量投资利润汇出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潜在压力不容忽视。
4.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不协调,“走出去”相对滞后,削弱了中国对外资的平衡能力,不利于中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
5.外资替代内资效应挤占了本来就薄弱的民间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增强了对外的依赖性。
(二)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1.注重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
过去,中国政府比较注重引资规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评价外资的业绩主要强调三项指标:外资项目数、合同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事实上,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比单纯的规模更有意义。
因此,需要从注重外资规模逐步转移到强调外资质量和受益方向上来。
2.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包括市场准入、限制措施、税收标准、反垄断措施等,内外资应该享有同等待遇。
3.加强中印互补性经济合作。
中国和印度利用FDI的前景良好,两国都具备大规模国内市场、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低工资成本和巨大发展潜力。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之间也在进一步加强投资合作,2003年成立了中印软件协会。
印度的几家公司因为印度国内成本不断上升而大举进军中国,将软件编程业务在中国完成,进而出口到亚洲其他地区。
可以预料,中国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很快成为软件业的强力竞争者。
09-03-16 | 添加评论一、两国利用外资的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大背景下,中国和印度先后逐渐认识到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是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条件。
对于资金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意味着外资流入的机会大增。
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性大大增强,因此,更容易与本土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结合。
与印度相比,中国从1979年最早开始改革开放,致力于改革经济体制和调整经济结构,同时,中国也最先认识到全球化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并积极加以利用,大力引进外资和开展外贸。
而印度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了在“华盛顿共识”框架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
不过中国和印度在利用外资的背景方面也有其共同之处:一是两国独立建国以来的既有经济发展模式都走到了尽头,迫切需要寻求新出路。
印度独立后追求民族自主性,成为一个市场封闭的国家,片面强调重工业的战略引发了粮食危机、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5%,人均增长率只有1.3%,均大大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朝着自由市场经济方向进行经济调整和改革。
中国建国后20多年一直是一个经济封闭的国家,既存在所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发展所面临的极限和困境,又受到阶级斗争的折磨,经济大起大落,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极低。
1978年中国终于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为目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道路,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是两国都看到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并且积极把握这个机遇。
印度为了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相配套,强调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并开放了资本市场。
中国实行的是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并举的外贸政策。
进口替代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工业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促进本国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
鼓励出口的政策目的,初期是为了解决外汇短缺的问题,随着开放进程的加速,逐渐形成了通过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战略思路。
二、两国利用外资现状比较(一)中国FDI流入量远远多于印度中国FDI流入量增长很快,在1990年FDI流入量为35亿美元,到2003年该数字达到535亿美元,是1990年的15倍。
印度吸引FDI流入量在1990年只有4亿美元,在2003年也只达到42.7亿美元。
印度引进外资不论从流量角度还是从存量角度都远远少于中国。
2003年印度FDI流入量仅仅是中国吸引外资的8%,截止到2003年印度吸引FDI的存量也只是中国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