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下肢缺血的介入治疗共27页文档
重症下肢缺血的介入治疗
2020/1/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o中lf大ra医m院R介M入与, e血t 管al外. R科adiology 2019;220:724-729
介入治疗后处理
抗凝: • 留置导管鞘泵入肝素三天 • 口服华法令,延长PT、APTT时间 • 长期口服硫酸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 抗感染 • 水化 • 对症处理
2020/1/9
对 象: 452例重症肢体缺血患者
224例血管成形,228例血管旁路
结 果:
手术治疗的1年和3年无截肢存活率分别为68%、57%
血管成形的1年和3年无截肢存活率分别为71%、52%
两个截止点均无显著性差异
2020/1/9
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
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
• 球囊成形术
• 内膜下成形术
• 内支架置入术
支架成形术
• PTA后出现影响血流的夹层 • 扩张后血管回缩 • 病灶两端的动脉平均压差>5mmHg • 截肢率:3.4%
2020/1/9
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
支架与球囊成形术疗效比较
PTA Stent ePTFE COVENT
股浅动脉通畅率
一年
三年
47-86% 42-60%
59-86% 18-76%
关节至足底
扫描参数:
•准直器宽度为0.6 mm , •螺距为0.6~0.9, •重建层厚1.0mm,重建间隔0.8mm。扫描
时间控制在40s左右。 •扫描条件:电压120 kV ,电流230mAs, 应用
非离子碘对比剂 •经肘正中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为5-6 ml/ s, 总量100~150 ml •采用对比剂自动激发模式扫描
40-79% (83-93%)
下肢动脉缺血的介入治疗
细述下肢动脉缺血的微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下肢缺血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此类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且常存在重要脏器病变或功能减退,这种开放式的治疗方式创伤大、并发症多,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小创伤,成为了治疗的难点。
在此情况下,微创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应运而生。
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图1 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图2 支架置入术(球囊扩张支架)图3 旋转式旋切术图4定向式旋切术图5 激光辅助血管成形术图6 内膜下技术示意图图7 切割球囊图8 低温球囊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POBA,图1)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图2)是目前下肢缺血治疗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腔内治疗技术。
根据是否需要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被分为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胀式支架。
对于腹股沟上动脉病变,医生可根据斑块钙化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支架。
一项关于股动脉处病变的研究提示,与POBA相比,支架置入后1年内一期通畅率较高,即置入支架效果优于单纯球囊扩张,但部分学者认为两者无明显差异。
对于动脉下病变,治疗目的是挽救肢体。
当采用血管成形术治疗短段的胫前或胫后动脉狭窄时,一般同时进行股、动脉成形术。
POBA和支架置入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①慢性重症下肢缺血(CLI)患者小腿末梢动脉常完全闭塞,或斑块钙化坚硬,难以被扩张;②远端流出道差,常规支架极易堵塞;③血管距心脏远、动脉压力小,易形成血栓而造成闭塞等。
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根据旋切方式的不同,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分为旋转式斑块旋切(图3)和定向式斑块旋切(图4)。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装置样式各异。
一项关于采用定向式旋切器(SilverHawk)治疗下肢缺血患者的研究提示,治疗6个月后患者无截肢发生,目标病变的再干预率为4%。
一种旋转式旋切器(Pathway PV)通过配用不同旋切头去除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斑块,切除、研磨、吸除同步进行,尽可能地避免损伤血管壁。
一项相关研究提示,6个月时目标病变的再干预率为0。
重症下肢缺血的介入治疗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总结词
在血管内植入支架,支撑狭窄或塌陷的血管壁,保持血管通畅。
详细描述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通过导管将支架送至病变部位,在血管内植入支架以支撑狭窄或塌陷的血管壁, 保持血管通畅。该方法适用于严重狭窄或塌陷的血管病变,能够有效地改善下肢缺血的症状。
动脉内膜剥脱术
总结词
通过手术剥离动脉内膜,消除血栓和粥 样硬化斑块,恢复血流。
症状
患者通常表现为下肢疼痛、发凉 、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等,严重 时可出现足部溃疡或坏死。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重症下肢缺血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 硬化,其他原因包括血栓形成、动脉 炎、动脉夹层等。
病理生理
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导致动脉狭窄或 闭塞,使下肢供血不足,引发疼痛、 溃疡或坏死等症状。
诊断与评估
诊断
04
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与 预后
短期效果
01
02
03
疼痛缓解
介入治疗后,大部分患者 下肢疼痛得到明显缓解。
改善循环
介入治疗能迅速恢复下肢 血液循环,减少组织坏死 风险。
降低截肢率
及时有效的介入治疗可显 著降低重症下肢缺血患者 的截肢率。
长期效果
生存率提高
长期随访发现,接受介入 治疗的患者生存率较传统 手术有所提高。
VS
详细描述
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介入治 疗方法,通过手术剥离动脉内膜上的血栓 和粥样硬化斑块,消除血管狭窄或阻塞的 因素,恢复血流。该方法适用于血栓形成 和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的患者。
其他治疗方法
总结词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 等辅助治疗方法。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是重症下肢缺血的基础治疗方法, 包括抗凝、溶栓、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高 压氧治疗通过增加血氧含量,改善组织缺氧 状态,缓解症状。此外,还有细胞治疗、基 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正在研究和发展中。
下肢缺血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运用
下肢缺血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运用目的分析并总结下肢缺血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运用效果以及推广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下肢缺血疾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介入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1年内复发截肢率为3.1%,较之对照组均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下肢缺血疾病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可得到更为理想的疗效,降低截肢率,有助于确保患者肢体完整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标签:下肢缺血疾病;介入治疗;应用效果下肢缺血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如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等,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提高,不仅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截肢[1]。
随着临床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下肢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也愈趋广泛。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缺血疾病患者64例,分析并总结下肢缺血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运用效果以及推广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下肢缺血疾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
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8.9±2.7)岁;病程:3~24年,平均病程(14.2±8.7)年;其中糖尿病18例、下肢动脉硬化9例、下肢动脉闭塞性脉管炎5例。
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8.8±2.9)岁;病程:5~27年,平均病程(14.5±8.5)年;其中糖尿病15例、下肢动脉硬化11例、下肢动脉闭塞性脉管炎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科常规治疗,控制原发疾病,对患者进行积极抗炎治疗、营养血管、营养神经治疗等等。
下肢介入ppt课件
疼痛管理
若在康复过程中出现明 显的疼痛,应及时告知 医生并适当调整康复计
划。
保持积极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 态,树立康复信心,以 良好的心态面对康复过
程。
定期复查
在康复期间定期到医院 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 解康复进度和治疗效果
。
05
下肢介入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新型介入材料的研发
研发更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的介入材料,提高下肢介入治疗 的效果和安全性。
02
下肢介入的手术方法
手术前的准备
01
02
03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 查,评估其健康状况,确 定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设备准备
准备手术所需的各种仪器 和设备,确保其功能正常 。
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手术的必要性、 预期效果、风险等,并指 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如 禁食、备皮等。
手术过程
手术入路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 手术入路,如股动脉入路 、腘动脉入路等。
详细描述
疼痛与麻木通常是由于手术操作对神经的刺激或损伤引起。症状可能包括手术部位疼痛、感觉异常、 肌肉无力等。处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康复等,以缓解症状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 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04
下肢介入的康复训练
术后康复计划
个性化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总结词
血栓形成与栓塞是下肢介入手术中潜在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 坏死。
详细描述
血栓形成与栓塞通常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或血流缓慢等因素引起 。症状可能包括肢体疼痛、肿胀、皮肤温度降低等。处理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 栓治疗、手术取栓等,以恢复血液循环。
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介入治疗
可重复性
介入治疗具有可重复性,对于复发或残余狭窄的患者可以 再次进行介入治疗。
02 下肢动脉解剖与生理
下肢动脉解剖结构
股动脉
起自髂外动脉,在腹股沟韧带 中点深面入股三角,行于股静
脉外侧。
腘动脉
为股动脉的延续,自收肌腱裂孔 处续于股动脉,位置较深,与股 骨腘面及膝关节囊后部紧贴。
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动脉血栓形成
由于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损伤血 管内膜或导致血液高凝状态,从
而引发动脉血栓形成。
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
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 当导致斑块脱落,进而引发远端
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
术后穿刺点压迫不当或患者凝血 功能异常,可导致穿刺部位血肿 形成。
穿刺部位血肿
由于穿刺或介入治疗过程中损伤血 管壁,血液在动脉与周围组织间形 成异常通道,进而形成假性动脉瘤 或动静脉瘘。
论基础。
加强介入治疗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提高基层医院和医生的介入治疗
水平,使更多患者受益。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对于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患者,应尽 早进行介入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和 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处理并发症和预防复发。同时加强患者 教育和康复指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
三维立体显示下肢动脉病变情况。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无需造影剂即可显示下肢动脉病变。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可同时进行介入治疗。
04 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 证
适应证分析
严重下肢缺血症状
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 坏疽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SCS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ppt课件
55岁人群中5人有一人患病 高危人群中3人有一人患病
29%
19.1%
年龄>55岁 19.1
年龄>70岁,或50-69岁有糖尿 病史/吸烟
29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2]Holiday FA, Barendregt WB, Slappendel R, et a1. Lumbar sympathectomy in critical limb ischaemia: surgical, chemical or not at all? Cardiovasc Surg. 1999 Mar;7(2):200-202.
静息TcpO2 10-30mmHg 测试后行永久IPG植入的标准: 疼痛缓解情况
疼痛较前缓解50%以上 止痛药用量减少 经皮氧分压的改善情况 测试后TcPO2上升 >10mmHg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 引起的足部感染、溃疡及深层组织破坏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外周: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介入手术干预
外周: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介入手术干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一部分,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非心源性血栓与炎症等。
据权威统计结果,当下肢缺血性疾病病情发展至严重肢体缺血期时,自然病程1年后,仅有50%患者未截肢生存,达 25%的患者截肢,其余 25%的患者死于心脑血管事件。
积极治疗能够延缓截肢时间、降低截肢高度。
发生于下肢动脉的疾病,较为常见的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均表现为缺血性改变。
现主要讨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原则和最新治疗进展。
1 概述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狭窄或闭塞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可以由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下肢血管并发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栓塞等不同疾病所引起的相同或相似的病理改变,即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
血管本身病理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又称为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症,最为多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大、融合及血栓形成,造成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多见于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数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
②血栓闭塞性病变:以小动脉血栓闭塞病变为主的主要见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内膜增厚,中膜成纤维细胞增生,继发血栓形成,造成管腔向心性狭窄和闭塞,以青壮年多见;以较大动脉血栓性病变者主要见于在动脉硬化、狭窄的基础上,慢性血栓形成,或来源于他处的栓子脱落(常源于左心房附壁血栓)栓塞下肢动脉。
③糖尿病下肢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常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欠佳,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相继伴发的感染性病变相互作用所引起。
其中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伴管腔狭窄、闭塞和(或)血栓形成,以及感染引起的微血栓形成。
④多发性大动脉炎: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大动脉的急性渗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肉芽肿。
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是下肢缺血性疾病最主要的两大全身性基础病变,其中糖尿病的患者发生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而不得不截肢的发生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15倍。
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策略
患者合并症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 管病等。
患者ABI(踝肱指数):反映下肢动脉缺血程度的指标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4
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术前准备
患者身体准备
评估病情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下肢动脉疾 病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影 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变部位
手术技术、经验、材料选择等, 会影响手术效果和长期疗效。
04
药物治疗因素
药物治疗方案、依从性等,会影响 患者的恢复和长期疗效。针对这些 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 以提高疗效,例如加强患者教育、 改进手术技术、选择更合适的药物 治疗方案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即刻疗效评估
01
02
03
手术成功率
评估手术是否成功,是否 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血管通畅率
评估治疗后血管的通畅程 度,有无发生血栓、狭窄 等并发症。
血流速度
通过测量血流速度,评估 血管的通畅程度和血液供 应情况。
长期疗效评估
01
生存率
评估患者治疗后生存情况,包括死亡 原因和生存时间。
02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评估患者治疗后发生心肌梗死、脑卒 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
03
再狭窄发生率
评估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情况, 包括狭窄程度和发生原因。
疗效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
01 患者因素
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 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因素,会 对疗效产生影响。
03
02
手术因素
病变因素
病变的位置、长度、狭窄程度、钙 化程度等,会影响介入治疗的难度 和效果。
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策略
诊断方法与流程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症状、病史、家族史 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CTA、MRA等
体格检查:检查下肢动脉搏动、皮肤温度、 足背动脉搏动等
功能检查:ABI、TBI、PVR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
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疾病类型的考虑
的痛苦和手术风险
A
B
C
D
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预 防性使用抗生素等,以减少手术
并发症的风险
术前沟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 分的沟通,告知手术风险和注意 事项,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术前准备:包括影像学检查、血管 评估、手术计划等
手术过程及技巧
手术技巧:包括导管选择、导丝技 巧、球囊扩张技巧、支架植入技巧 等
目录
症状与体征
01
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出现下肢疼痛,休息后缓 解
02
静息痛:休息时出现下肢疼痛,活动后缓解
03
皮肤温度降低:下肢皮肤温度降低,感觉异常
04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05
溃疡和坏疽:下肢出现溃疡或坏疽,难以愈合
06
神经功能障碍:下肢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
疾病分期与严重程度评估
患者管理与随访模式的创新
01
远程医疗:通过 远程监测和远程 咨询,提高患者 管理效率
02
智能穿戴设备: 利用可穿戴设备 实时监测患者病 情,提高随访准 确性
03
个性化治疗: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04
患者教育与自我 管理:通过患者 教育,提高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降低复发风险
重症下肢缺血的介入治疗
2019/11/4
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
缺血性下肢病变的处理方案
病史 体检 无创性血管检查
ABI DUPLEX CTA
DSA
介入治疗 2019/11/4
转流手术 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
MRA
截肢术
2019/11/4
下肢扫描定位(两次扫描)
• 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至足底 • 扫描结束后立刻再次扫描一次,范围从膝
对 象: 452例重症肢体缺血患者
224例血管成形,228例血管旁路
结 果:
手术治疗的1年和3年无截肢存活率分别为68%、57%
血管成形的1年和3年无截肢存活率分别为71%、52%
两个截止点均无显著性差异
2019/11/4
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
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
• 球囊成形术
• 内膜下成形术
• 内支架置入术
下肢多节段、多血管病变
缺血性静息痛
感觉丧失 肌肉萎缩
损伤
2019/11/4
截肢
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
感染
坏疽
重症肢体缺血的定义(CLI)
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 (TASC)
1.反复发作的持续性缺血静息痛,需要鸦片类 止痛药14天以上;
2.足部或者趾端溃疡或者坏疽
2019/11/4
Wo中lf大ra医m院R介M入与, e血t 管al外. R科adiology 2019;220:724-729
介入治疗后处理
抗凝: • 留置导管鞘泵入肝素三天 • 口服华法令,延长PT、APTT时间 • 长期口服硫酸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 抗感染 • 水化 • 对症处理
2019/11/4
下肢动脉缺血的外科治疗详解演示文稿
重搏波:主要反应血管弹性,是由主动脉瓣关闭时反 击回来的小波,在血管弹性差或增厚时就源自易显示。第10页,共41页。
2.踝压及踝压指数:
缠血压表气囊于踝上,置多普勒探头于踝部胫后动脉处, 气囊充气加压至26KPa,逐渐放气减压,当出现动脉搏 动声的压力即为踝压。
第6页,共41页。
四.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多普乐超声诊断仪的原理主要是多普勒效应,我们听到声 波频率的高低是由声波频率所决定的。但有一个前提,就 是声波与听者之间距离不变,这种现象称多普勒效应。例 如在站台上听到火车自远而近开来,又自近向远离去时听 到的明笛声,虽声音的频率未变但由于运动的变化,使听 者感到声音自低频到高频,又可以从高频到低频变化。除 由快速血流引起的多普勒效应外,还有心脏壁及血管壁的 不断搏动也同样引起多普勒效应。
第4页,共41页。
二.肢体应变容积扫描仪
主要原理是通过一内装有水银或镓铟的细长的伸缩性敏感 的乳胶管,围绕肢体与仪器相连,电阻的大小变化,即乳 胶管随体积的大小变化而改变其长短,会引起血流大小的 变化,再通过仪器放大以图形方式表示出来,当心脏收缩 搏出血液并输入测量段肢体时动脉扩张,通过周围组织的 传导,肢体容积也有一定量增加,相应乳胶管延长引起电 阻变化,再通过仪器记录出代表容积变化的搏出性脉波。
第21页,共41页。
2.交感神经节切除效果的预测
近乎40年来,各国学者提出预测交感神经节 切除术效果的方法很多,至今没有一个满意 的方法,而且有些方法又是侵入性的。
国内下肢慢性缺血病人,主要是下肢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一部分病人虽然踝压指数尚好, 但末梢动脉已闭塞,引起足趾的缺血坏死, 对这类病人应行趾压测定。
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策略
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策略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下肢动脉疾病概述•下肢动脉疾病的传统治疗•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策略•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目录01下肢动脉疾病概述下肢动脉循环系统包括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和胫后动脉,以及足背动脉等。
下肢动脉循环系统结构下肢动脉循环系统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下肢各部位,为下肢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下肢动脉循环系统功能下肢动脉循环系统分类下肢动脉疾病可分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和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特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表现为突发下肢疼痛、感觉异常、麻痹等症状;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患肢发凉、感觉异常等。
下肢动脉疾病的分类与特点1下肢动脉疾病的危害23下肢动脉疾病可引起患肢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疼痛下肢动脉疾病可导致患肢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组织坏死。
组织坏死下肢动脉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能增加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心脑血管事件02下肢动脉疾病的传统治疗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胆固醇,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降血脂药物如硝苯地平等,可扩张血管,改善下肢供血。
血管扩张剂血管内膜剥脱术通过手术切除内膜,扩大血管腔,改善血流。
血管搭桥手术通过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移植,绕过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段,恢复下肢血供。
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技术,改善下肢动脉供血。
手术治疗无创、安全,但起效慢,需要长期治疗,且疗效不稳定。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疗效确切,但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部分患者无法耐受手术。
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较为稳定,但费用较高。
03传统治疗的优缺点020103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定义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它通过导管、球囊、支架等器械对血管病变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27
缺血性下肢病变的处理方案
病史 体检 无创性血管检查
ABI DUPLEX CTA
DSA
介入治疗 2020/6/27
转流手术
MRA
截肢术
2020/6/27
下肢扫描定位(两次扫描)
• 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至足底 • 扫描结束后立刻再次扫描一次,范围从膝
关节至足底
扫描参数:
•准直器宽度为0.6 mm , •螺距为0.6~0.9, •重建层厚1.0mm,重建间隔0.8mm。扫描
时间控制在40s左右。 •扫描条件:电压120 kV ,电流230mAs, 应用
非离子碘对比剂 •经肘正中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为5-6 ml/ s, 总量100~150 ml
支架与球囊成形术疗效比较
PTA Stent ePTFE COVENT
股浅动脉通畅率
一年
三年
47-86% 42-60%
59-86% 18-76%
40-79% (83-93%)
90%
五年 41-58%
Lammer J et al.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19;23:73-83 Grimm J et al. J Vasc Interv Radiol 2019;12:935-942 Jahnke T, et al. J Vasc Interv Radiol 2019:14:41-51 Bray PJ, et al. J Ecdovasc Ther 2019;10:619-628 2020/6W/2i7esinger B,et al. J Endovasc Ther 2019;12:240-246
• 若怀疑肢体坏死:立即给予肝素或者低分子肝 素抗凝治疗
2020/6/27
治疗
外科治疗 血管内介入 外科旁路手术 截肢
• 围手术期死亡率5%-17% • 截肢出现残端切口不愈合
2020/6/27
治疗
介入治疗的意义
BASIL试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试验
(Bypass versus angioplasty in severe ischaemia of the leg )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
冠状动脉病变
心脑血管病
外周动脉血管病
2020/6/27
38%以上的病人合并多部位血管病
吸烟
•糖尿病 高血压、高血脂等
各部位 血管病变
下肢多节段、多血管病变
缺血性静息痛
2020/6/27
感觉丧失 肌肉萎缩
损伤
截肢
感染
坏疽
重症肢体缺血的定义(CLI)
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 (TASC)
1.反复发作的持续性缺血静息痛,需要鸦片类 止痛药14天以上;
2.足部或者趾端溃疡或者坏疽 3.踝肱指数<0.40,趾端收缩压<30mmHg,
踝部收缩压<50mmHg 4.脉搏容量曲线变平 5.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如果血流不改善,0.5-1年内将面临截肢危险
2020/6/27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分级
• 假性动脉瘤 • 穿刺部位血肿 • 急性动脉闭塞、截肢:2-6% • 医源性闭塞 • 动脉穿孔出血 • 支架再狭窄
2020/6/27
2020/6/27
谢谢!
xiexie!
谢谢!
xiexie!
恢复一条或多条小腿到足动脉弓的“直线血流”
2020/6/27
血管内球囊成形术
2020/6/27
血管内介入治疗途径
• 经同侧顺行穿刺 • 经对侧穿刺 • 同侧逆行穿刺 • 动脉切开顺、逆行穿刺
2020/6/27
支架成形术
• PTA后出现影响血流的夹层 • 扩张后血管回缩 • 病灶两端的动脉平均压差>5mmHg • 截肢率:3.4%
2020/6/27
Wolfram RM, et al. Radiology 2019;220:724-729
介入治疗后处理
抗凝: • 留置导管鞘泵入肝素三天 • 口服华法令,延长PT、APTT时间 • 长期口服硫酸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 抗感染 • 水化 • 对症处理
2020/6/27
并发症及处理
对 象: 452例重症肢体缺血患者 224例血管成形,228例血管旁路
结 果: 手术治疗的1年和3年无截肢存活率分别为68%、57% 血管成形的1年和3年无截肢存活率分别为71%、52% 两个截止点均无显著性差异
2020/6/27
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
• 球囊成形术 • 内膜下成形术 • 内支架置入术 • 血管内超声消融术 • 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
Fontaine Classification 第一阶段:没有症状 第二阶段:间歇性跛行 第三阶段:静息痛 第四阶段:足部有溃疡或者伤口不愈合
2020/6/27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分级
Rutherford classification
Class 1: 肢体活力存在,即便不做治疗病情 也平稳
Class 2: 肢体受到威胁,需要通过再血管化 来挽救肢体
2020/6/27
2020/6/27
2020/6/27
2020/6/27
MRA
2020/6/27
未及时治疗CLI 病程和预后
数月内:
死亡率9% 心梗率1% 中风1% 截肢率12% 持续重症缺血18%
•1年死亡率 •21%
2年死亡率 31.6%
2020/6/27
治疗
一般处理
• 双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降压、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 降血脂 • 控制血糖 • 抗感染 • 止痛 • 伤口换药、清创
药物涂层支架与裸支架通畅率比较
• 长期随访(24月)无显著性差异
Duda SH, et al.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in SFA Obstructions: Long- term SIROCCO trial results. Cirse 2019
内放疗支架术
Vienna 04 trial. Brachytherapy stent 铱192 33例患者,阻塞长度平均17cm 随访6月:12%内膜增生,21%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