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致下肢缺血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临床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使用原因、监测、使用时长、风险、撤离时机及后果

临床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使用原因、监测、使用时长、风险、撤离时机及后果

临床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使用原因、监测、使用时长、风险、撤离时机及后果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生命支持手段。

危重疾病和严重创伤导致心脏骤停、呼吸衰竭是ECMO的适应症。

例如:ECMO被用来治疗危及生命的重症肺炎和心源性休克。

ECMO机器替代了心脏和肺的功能。

需要者(过与心脏具有相同动力的泵运送回病人体内,取代了心脏的功能。

ECMO 机器可由体外灌注师操控,或者由接受过高级培训的护士或呼吸治疗师管理。

灌注师或ECMO专家将调整机器上的设置,以便给患者提供充足的心肺支持。

ECMO病人监测ICU中ECMO机器辅助的病人都会连接特定的监测仪。

这些监测仪监测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

ECMO患者需要常规定期监测血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平。

这些测试称为血气分析。

使用ECMO的患者需要一种药物来进行血液抗凝,使血液不会凝固。

因此,定时测试凝血实验以防止产生血栓,健康护理团队使用所有这些结果来评估ECMO辅助如何使病人获益,并在需要时做出调整。

ECMO机器使用时间ECMO机器可以帮助挽救病人的生命,但它不治疗病人自身的疾病或些药物也会导致患者嗜睡。

一部分清醒状态的患者,可以与人交谈和互动。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以在使用ECMO机器时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力量。

然而,有些动作会导致ECMO管路发生扭结,患者在移动时需要得到协助和细致的管路管理。

使用ECMO风险ECMO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避免因使用ECMO而出现的并发症。

当病人接受ECMO时,可能出现的一些更严重的问题包括:出血:由于患者在ECMO 时需要使用血液抗凝药物,患者可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出血。

如果出血发生在他们的大脑、肺、胃部或插管处,这会引起非常严重的问题。

医疗团队应定时进行体格检查和监测化验指标以确保没有出血。

如果有出血,可考虑使用一些止血药。

而有时则需要外科干预止血处理。

血细胞计数过低时则给予输血或成分血(如血小板)治疗。

肾衰竭:使用ECMO的患者,有时也不能得到足够的肾脏灌注。

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并发症护理措施要点

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并发症护理措施要点

ECMO导致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针对ECMO出血的并发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预防和护理: 1、观察插管部位出血,皮肤、口腔粘膜出血点,观察患者意识等; 2、观察胸管引流量,尿液、粪便、胃液颜色及性状; 3、尽量减少肌肉、皮下注射,以动脉管路采血; 4、注意保护黏膜,减少气道及鼻腔吸引; 5、准确记录出血量,根据化验成分输血; 6、监测ACT (160S--- 200S)。
减少ECMO导致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3、使用呼吸机期间要严格无菌吸痰,做好呼吸道湿化,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如病人痰液黏 稠、咳嗽能力差、痰液不易吸引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以防止痰液淤积和肺不张,预防 肺部感染。 4、监测白细胞计数及体温变化,观察伤口、穿刺处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表现。
减少ECMO导致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LOGO
体外膜肺氧合(ECMO)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要点
1 体外膜肺氧合(ECMO)介绍
CONTENTS
2 常见的ECMO并发症
3 ECMO导致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
4
使用ECMO导致栓塞、脑损伤、肢体缺血等其 他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5 减少ECMO导致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6 ECMO导致溶血的护理措施
5、遵医嘱按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6、加强基础护理,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 7、加强营养,给予早期胃肠内营养治疗。 8、其他:ICU环境保持清洁;严格各项无菌操作;有创管路实施封闭管理;呼吸机管路及时更 换;及时进行病原学培养;置管处敷料随时更换等。
减少ECMO导致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8、ICU环境保持清洁; 9、严格各项无菌操作; 10、有创管路实施封闭管理; 11、呼吸机管路及时更换; 12、及时进行病原学培养; 13、置管处敷料随时更换等。

中国成人经股动脉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防治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经股动脉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防治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家属教育
向家属普及疾病知识和护 理技能,提高家属的照护 能力。
康复期锻炼指导与随访安排
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随访安排
建立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随 访,了解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健康宣教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 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下肢缺血原因分析
01
动脉插管因素
VA-ECMO治疗时,动脉插管会阻断股动脉血流,导致下肢缺血。插管
的直径、插入深度、插管时间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下肢缺血的发生。
02 03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血管状况等因素也可能增加下肢缺血的风险。 例如,老年患者和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弹性较差,更容易发生下肢缺血 。
治疗相关因素
VA-ECMO治疗期间的抗凝治疗、血压控制等也可能影响下肢缺血的发 生。抗凝不足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下肢缺血;而血压控制不佳 则可能加重下肢缺血的症状。
下肢缺血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下肢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疼痛、感觉异常、皮肤苍白或发绀、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随着 缺血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下肢坏死、截肢等严重后果。
加强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建设
下肢缺血的防治需要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建设,未来需要加强相关学科 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下肢缺血的防治水平。
提高患者和公众的认知度
加强患者和公众对下肢缺血问题的认知度,促进他们积极参与防治工 作,也是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目的阐述
本共识旨在规范经股动脉VA-ECMO 治疗期间下肢缺血的防治策略,提高 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体外膜肺氧合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Ho s p i t a 1 .Z h o n g s h a n 5 2 8 4 0 3,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o r e a l i z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h e a l t h c a r e - a s s o c i a t e d i n f e c t i o n ( HA D i n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r e c e i v i n g
po r e a l me mb r a ne o x y g e na t i o n p r o c e du r e Z ENG We t — y i n g, XI A 0 G u o — s u i , Z HoNG Z h e n — f e n g, R oNG Li - j u a n( Z h o n g s h a n 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o p l e ’ s
s p e c t i v e l y . Re s u l t s Of 4 3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i n g E CM O,1 5( 3 4 . 8 8 ) d e v e l o p e d 2 4 t i me s ( 5 5 . 8 1 )o f HAI .Th e ma i n HAI s i t e wa s l o we r 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 ( n=1 2, 5 0 . 0 0 ) , f o l l o we d b y b l o o d s t r e a m( n=6, 2 5 . 0 0 ) , s k i n a n d s o f t t i s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体外膜肺氧合并发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84例体外膜肺氧患者。

根据其是否并发血流感染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为未感染组,共计32例,实验组为感染组,共计52例。

比较两组的病原菌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结果:实验组病原菌种类中多数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前三位分别为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22例、肺炎克雷伯菌12例及铜绿假单胞菌9例,分别占比42.31%、23.08%及17.31%;两组一般资料中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静脉置管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中机械通气时间及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体外膜肺氧合并发血流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时间及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时间。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血流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体外膜肺氧合为改良心肺旁路术,其机制为经静脉血引出体外,并此案有人工膜肺氧合随后将血液泵入患者体位,促进患者的体外呼吸以及循环[1]。

体外膜肺氧合能够有效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可以保证患者得到生命安全。

有相关研究显示[2],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患者为侵入性操作,对患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创伤,导致患者可能并发血流感染,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3]。

因此,如何针对性治疗或预防患者的感染,是当前的重要研究问题[4]。

有鉴于此,本文特研究体外膜肺氧合并发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次研究选取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84例体外膜肺氧患者。

根据其是否并发血流感染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为未感染组,共计32例,实验组为感染组,共计52例。

纳入标准:(1)符合体外膜肺氧合的治疗指征;(2)年龄≥18岁;(3)知晓研究内容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1)合并重症内科疾病;(2)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不足48h;(3)在我院住院前在其他医疗场所进行过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是一种重要的重症治疗方法,然而与之相关的导管血流感染却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旨在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

我们将对导管血流感染的定义进行梳理,分析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我们还将介绍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和护理经验总结,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结论部分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总结研究结果,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有望为减少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护理,临床实践指南,护理经验总结,研究展望,结论总结,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生命支持系统,可用于治疗严重呼吸或心血管功能衰竭患者。

ECMO支持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ECMO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不仅增加了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还可能导致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随着ECMO治疗的广泛应用,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深入研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护理措施以及临床实践指南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和分析目前关于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通过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的深入探讨和预防护理措施的总结,有望进一步提高ECMO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预后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参考,减少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系统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已有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体外膜肺氧合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通过机械方式辅助支持心肺功能的治疗手段,常用于严重呼吸衰竭或心血管疾病等情况下的危重患者。

然而,ECMO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急性肾损伤是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体外膜肺氧合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首先,患者的基础疾病是ECMO相关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例如,心肺衰竭、肺部感染、严重外伤等基础疾病容易引发肾功能异常,并增加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

此外,高龄患者、有肾脏疾病史或存在其他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ECMO相关急性肾损伤。

其次,ECMO治疗本身的因素也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相关。

ECMO过程中的氧合水平、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以及血液循环与肾脏灌注压等因素,对肾功能起着直接影响。

一些研究显示,ECMO治疗期间的低氧血症、低血压、低血容量、高血乳酸等因素与ECMO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ECMO导管和血滤器等设备的使用也可能引起血小板聚集、栓塞等并发症,从而导致肾功能损害。

此外,ECMO相关急性肾损伤与药物使用也密切相关。

例如,利尿药物的滥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不当等,会导致肾功能异常。

同时,ECMO患者一般需要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可能加剧ECMO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风险。

此外,ECMO治疗过程中的缺氧再灌注损伤也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重要因素。

ECMO治疗过程中的高氧合水平和缺氧再灌注损伤,极易造成肾脏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肾功能紊乱。

此外,体外循环本身也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微血栓形成等进一步损害肾脏的机制。

综上所述,ECMO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可从患者的基础疾病、ECMO治疗本身的因素、药物使用以及缺氧再灌注损伤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需要临床医生在ECMO治疗过程中加强监测,合理使用药物,确保血氧饱和度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降低ECMO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风险综合上述分析,ECMO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与压力、低血容量、高血乳酸等因素密切相关,并可能由血小板聚集、栓塞等并发症引起。

2023中国成人经股动脉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防治专家共识

2023中国成人经股动脉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防治专家共识

2023中国成人经股动脉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防治专家共识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A-ECMO)是—种有效的机城性循环支持方式,其将部分静脉血从患者体内引流至体外,经氧合器氧合后再由驱动泵泵入动脉系统,可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常规治疗无效的循环衰竭患者提供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持续循环支持(1,2]。

随着生物材料改良和技术进步,VA-ECMO适应证不断扩大,应用越来越广泛[3I 4 / 5 / 6 / 7 / 8]。

根据置管部位不同,VA-ECMO通常分为中心置管和外周置管两种形式。

与中心置管及其他外周置管方式(如腋动脉置管等)相比,股静动脉置管方式简单便捷,可床旁决速实施,成为成人VA-E CMO最常用的置管方式[9/ 10]。

然而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因本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逆行动脉插管会导致同侧动脉血流减少甚至中断,容易造成下肢缺血;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血流缓慢和内皮损伤等因素导致下肢血栓形成及下肢远端灌注管(distal perfusion catheter, DPC)堵塞等,也会造成或加重下肢缺血(9]。

在接受外周VA-ECMO治疗的患者中,同侧下肢缺血发生率为10%~ 70%(11, 12, 13]。

接受VA-ECMO治疗患者下肢缺血可发生在VA-ECMO运行的任何阶段,贯穿千置管、运行及撤机后整个过程,在治疗过程中—旦发生下肢缺血将导致患者病死率明显上升(14,15, 16],并严重影响存活者的生存质量[17I 18]。

早期预防、及时发现、诊断及治疗是避免下肢缺血不良后果的重要措施[17I 19 I 20]。

目前对千VA-ECMO 患者下肢缺血的管理尚未系统化、规范化。

为了减少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的发生,降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特组织国内具有ECMO熟练使用经验的多学科医学专家基于文献回顾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了《中国成人经股动脉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防治专家共识(2023)》,旨在规范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管理,并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意见。

体外膜肺氧合[整理版]

体外膜肺氧合[整理版]

体外膜肺氧合[整理版]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通过体外循环代替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来治疗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人,以挽救生命或为挽救生命赢得室贵的时间。

[适应证]1(主要用于病情严重(预期病死率80%以上),但有逆转可能的病人。

年龄>32周,体重>1.5kg的新生儿,并且没有颅内出血(一级以上)、没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机械通气的时间之14d,吸人100%浓度氧气>4h,PaO仍<40mmHg,常应用于: 22(1)胎粪吸入综合征。

(2)顽固性肺动脉高压(超过2/3的收缩压)。

(3)先天性膈疝。

(4)重症肺炎。

(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成人或儿童因为气体交换不良而导致的顽固性低氧血症,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100;肺的静态顺应性之0.5ml/(cmHO?kg);肺内分流分数>30%;吸入氧浓度100%持续2h,脉搏氧饱和度<90%;对PEEP22增加时肺顺应性和动脉氧分压均没有改善;机械通气时间<7d,常应用于:(1)重症肺炎。

(2)手术后、创伤或全身重症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3)哮喘持续状态。

(4)吸入性肺损伤。

(5)肺栓塞。

(6)全身重症感染。

3(成人与儿童因心肺功能障碍引起的顽固性低心排,尽管最佳化的药物治疗,仍然无法改善,血乳酸持续增高、持续性低血压或术后脱离体外循环机失败。

4(成人进行心肺移植的过渡手段。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1)急、慢性不可逆性疾病。

(2)恶性肿瘤。

(3)中、重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4)活动性出血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5)无法解决的外科问颧。

2(相对禁忌证(1)高龄患者(年龄>70岁)。

(2)长期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

(3)进展性肺间质纤维化。

[操作方法及程序]1(评价病人。

(1)胸部X线。

(2)动脉血气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并发症及对策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并发症及对策
收 稿 日期 :20 4 —1 O7—0 2
处理 方 案 :① 提 高手术 的可靠 性 ,管道 固定 切
实可靠。②Gt oi Ps t ai n与 e n 等研究表 明使用经皮 t n ei 血管穿刺 的方法安置 E M C O既可以节 约操作时间,
也能明显减少 出血并发症 发生率。③应监测 A T C
进。
根 据膜 肺氧 合血 回输 途 径 的不 同 ,E MO可 以 C 分 为静 脉 一静脉 E MO ( C V—V E M C O)与 静脉 一动 脉 E MO ( C V—A E M C O)两 类 。E MO的适 应 证 主 C
要是 ()心脏 手术重建后右室衰竭合并可逆性肺 1 动脉高压;()心室辅助为心脏手术做准备或为心 2 脏移 植 过 渡 ; ( )心 脏 手 术 后 左 室 功 能 顿 抑 ; 3
1 历史 和 背景
发症和 E M C O系统的异常。患者机体常见并发症有 手术 创 面及插 管部 位 的 出血 、栓 塞 、神经 系统功 能
异 常 、心 肌顿 抑 、 肾功能不 全 、溶血 、感 染 以及末
端肢体缺血等。E M C O系统异常包括 氧合器氧合不
良、血浆 渗漏 及泵 失灵 等 。 1 )患 者机 体并 发症
[ 摘
要 ]体 外膜肺氧舍是将 患者 的静脉血 引流 至体 外 ,经气体交换后 ,再 回输至 患者 的动脉或静 脉 ,用
于暂时部分心肺替代治疗 。E MO并发 症 包括 惠者机体并发症和 E M 系统的异 常。患者机体 常见并发 症有手 C CO 术创面及插管部位 的 出血 、栓 塞、神 经 系统功能异常 、心肌顿抑 、肾功能不全 、溶血 、感 染以及末 端肢体 缺血 等。E M C O系统异 常包括氧 舍器氧舍不 良、血浆渗漏及 泵失灵 等。 [ 关键 词]体外膜肺氧舍 ;并发症

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严重下肢缺血危险因素分析

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严重下肢缺血危险因素分析
1 5 0
中国体外循环杂 志 2 0 1 3 年0 9月 1 5日第 1 1卷第 3期 C h i n J E C C V o 1 . 1 1 N o .3 S e p t e m b e r 1 5 , 2 0 1 3

临床研究 ・
经 股 动 脉 插 管 建 立 体 外 膜 肺 氧合 严 重 下 肢 缺 血 危 险 因素 分 析
杜 中涛 , 邢 家林 , 刘 锋, 缪 娜, 赵 岩岩 , 郝 星, 谢海秀, 李 蛟, 侯 静, 侯 晓彤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分析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 膜肺 氧合 ( E C MO) 引起 严重下肢 缺血 的危 险因素 , 提高对 其发作风 险的
预测 。方法 回顾性 分析本院 2 0 0 4年 6月至 2 0 1 3年 6月经股 动脉插 管建立 E C MO患者 1 7 3例 , 根据严 重下 肢缺 血发生 情
况, 分为缺血 组 1 5例 , 无缺血组 1 5 8例。 比较两组患者 的性别 、 年龄、 体表面 积 ( B S A) 、 体 重指数 ( B MI ) 、 动脉 插管型 号、 动脉 插 管置管方法 ( 穿刺、 切开 ) 、 是否 预防性 安装股浅动脉顺行插管 、 原发病种类 ( 是否 冠状 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 , 简称 冠心病 ) 等因素并进行相关性 分析。结果
E CMO 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f r o m J u n e 2 0 0 4 t o J u n e 2 0 1 3 .T w o g r o u 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b y s e x,a g e,b o d y s u r f a c e

体外膜肺氧合应用于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应用于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分析

救及治疗过程 巾可 以提供有效的临时性心肺支持 , 使患者渡
过致命 的危 险期 。 目前 , E C MO技术在 临床上使 用越 来越广
泛 , 并 且 在 重 症 患 者 的抢 救 治 疗 中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虽 然
血液稀释后的红细胞 比容维持在 0 . 2 7以上 , 血小板计数 维持
强制 性脱机 3例 ( 占3 . 3 %) , 未能脱 机 2 3例 ( 占2 5 . 0 %) 。脱
机后 院内死亡 9例 , 病 死率为 9 . 8 %, 其 中3 0 d内死亡 7例 ,
3 0 d 后死亡 2例 ; 存活 6 0例 , 存活率为 6 5 . 2 %。
9 6 例 患 者 中有 6 5例 出现并 发症 , 包 括 膜 肺 内血 栓 、 氧合 器 渗漏 、 插 管 部 位 出血 、 肾功能不全 、 多器官 功能衰竭 、 肢体 远端 缺血 、 神经系统疾病 、 心律失常 、 肺 出血 、 感染 、 气胸 等 ,
采用股动脉和股静脉手术切开直视下插管 ; 单 纯 肺 功 能 支 持
患者 采用 股静 脉和 颈 内静脉 穿刺 置管 。9 2例 患者 均应 用 Me d t r o n i c 肝素涂层的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 ; 股动脉插管的管
径为 1 5 F r 或 1 7 F r ; 股 静 脉 插 管 的管 径 为 1 9 F r 或2 1 F r 。 在动 、
静脉置管前 1 0 ai r n 静 脉给予肝 素 0 . 5 m g / k g ,使 A C T维持在
l 5 0~2 00 S。
9 2 例 患者 中,有 4例患者各更换 了 1 次E C M O套包 , 其 中 1 例 因膜肺 内血栓 ; 1 例 因怀疑感染加 重的原 因系 E C MO 套包使用时间过长 ( 单个 套包应用 1 2 d ) ; 2例因氧合器渗漏 严重需更换膜肺( 更换膜肺后再次 出现氧合器 渗漏而强制性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使用中严重并发症的防治(全文)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使用中严重并发症的防治(全文)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使用中严重并发症的防治(全文)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有效的循环辅助装置,同时具有呼吸支持功能,能够快速改善失代偿期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低氧血症和循环状态,也是一种有效的救治心肺功能衰竭的过渡方法。

ECMO对于暴发性心肌炎、心原性休克这类一过性或自限性疾病效果更佳。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断增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重症患者。

当重症患者发生心肺功能衰竭,药物治疗无法维持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可依靠ECMO给予必要的心肺支持。

但ECMO的使用也有一定局限性,如对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特定设备装置,有一定创伤,使用期间有可能发生较严重并发症等。

因此,要严格掌握ECMO适应证,必须做的要早做,可做可不做的不做,做了即需要严密观察和科学管理,从而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常见使用ECMO期间发生猝死的原因和防治原则有以下几点,希望能给前线救治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生一点启示。

心房血栓形成,特别是球形血栓使用ECMO的患者往往存在高血栓和栓塞风险,存在慢血流、低血压、休克、炎症、低氧血症等诸多致血栓因素,因此需要应用有效的抗凝药物,监测血ACT,连续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监测有无血栓形成。

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律失常常见的如各种室性心动过速,严重时可出现心室颤动;此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低血压伴脉压差减小ECMO只能维持有效平均动脉压,特别是VA模式,这是ECMO最大的局限性。

低血压伴脉压差减小的发生会引起重要脏器灌注供血不足,常引发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血栓等。

此时联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有效,能迅速提升收缩压,加大脉压差,降低猝死的发生风险。

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应用ECMO期间发生急性溶血、出血时,会导致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及时调整流量、流速或停机。

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很多,如长期卧床、休克、下肢动脉或静脉插管导致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等。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肢并发症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肢并发症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肢并发症分析何景梅;徐晓;陈琨【摘要】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specie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g complication in supporting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Methods 74 patients after cardiac surgery and and 15 serious myocarditis patients from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nHua city were reviewed,who accepted the supporting of exrt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Results The leg complication consisted of arterial ischemia, venous return disord,femoral aneurysm becoming and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5 patients had leg complication out of the 15 patients who accepted the supporting of exrt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aon,the incidence rate was 33.3%. One patient appears arterial ischemia,two patients had venous return disordor,one patient had femoral aneurysm,and another one patient had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10 patients had leg complication out of the 74 patients who accepted the supporting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in the previous articles,the incidence rate was 13.5%.Three patients appear arterial ischemia and seven patients appear venous return disord.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leg complication is16.9%.Conclusions The manifestation of leg complication consists of leg swelling,lower skin temperature,anthophaein,dorsal artery of foot beating disappear,footdrop, repeated bleeding. Doing following things can help to prevent the complication of the legs:(1)Evaluate the width and depth of the blood vessel by ultrasonography before intubating.(2)Choose sizablevascular tube.(3)Intubating per cutem is first considered.(4)Avoid intubating by cutting the blood vessel.%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时出现的下肢并发症种类及临床特点。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标签: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预防;处理在ECMO支持治疗期间,无论是呼吸支持,还是循环支持,患者往往都出现很多相关并发症,并且有些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因此,积极地预防与处理相关并发症,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1临床常见并发症尽管随着生物工程技术及相关技术理论的完善和提高,ECMO的疗效较前己经有了长足的改善,但是患者行ECMO支持治疗期间,仍然会发生很多相关并发症,包括病人机体和机械装置两方面。

前者主要有出血或血栓、感染、肾功能衰竭、溶血、局部缺血、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后者主要为氧合器氧合不良[1~3,9~10]。

据国内六大医疗中心(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从2012年1月到2012年5月收集汇总的339例ECMO辅助支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显示,出血(呼吸支持47.7%,循环支持45.3%)、血栓(呼吸支持29.2%,循环支持20.4%)、感染(呼吸支持15.4%,循环支持8%)、肾功能不全(呼吸支持29.3%,循环支持28.9%;包括透析、人工肾及持续动静脉血液透析)、溶血(呼吸支持10.8%,循环支持10.2%)、神经系统并发症(呼吸支持1.5%,循环支持2.8%)、氧合器故障(呼吸支持18.5%,循环支持17.1%)等[9]。

此外,ECMO并发症还有高血糖、高胆红素、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9~11]。

2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2.1出血或血栓:出血是机械辅助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穿刺点或者切开部位的出血,以及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全身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

出血的原因主要与全身肝素抗凝、体内凝血物质消耗,消化道淤血、手术创面大、缺氧以及插管或吸痰时组织损伤等因素有关。

血栓的形成主要与全身的抗凝不足有关。

近年来,运用肝素涂抹管道及小剂量肝素维持后,血栓的发生率已经大幅下降。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用于支持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技术。

ECMO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

研究ECMO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就这一话题进行综述,总结了当前研究的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ECMO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1. 患者因素:研究表明,ECMO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免疫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特别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更高。

2. 治疗因素:ECMO治疗过程中,导管的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的发生风险越高。

导管的插入和维护操作是否标准化、是否存在操作失误等因素也会影响感染的发生。

3. 环境因素:治疗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卫生情况会直接影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等设施繁忙的医疗环境中,感染的风险更高。

二、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1. 导管选择和留置位置: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留置位置,可以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最新研究表明,抗菌导管的使用对预防感染具有一定的效果。

2. 操作规范化: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导管的插入和维护,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

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建立了ECMO导管操作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定期更换导管:定期更换导管可以减少导管长期留置所带来的感染风险。

目前,有研究表明通过定期更换导管可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4. 环境控制: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治疗环境和设备清洁,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5. 患者教育:对ECMO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卫生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可以增强患者自我防范意识,减少感染的发生。

未来的发展方向1. 完善的感染预防策略:未来需要加强对ECMO患者感染预防策略的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预防护理措施。

体外膜氧合辅助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体外膜氧合辅助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体外膜氧合辅助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熊文芳;姚岚;王辉;韩钱鹏;蒋沁娟【期刊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年(卷),期】2024(22)1【摘要】目的探讨接受体外膜合(ECMO)治疗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1月至2024年1月在湖南省岳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ECMO体外生命支持的31名患者,探讨AKI的危险因素。

收集患者ECMO 术前基本情况、ECMO期间相关临床情况等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KI分为非AKI组和AKI组,分别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可能影响AKI的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KI患者16例(51.6%),AKI患者ECMO前高红细胞压积、ECMO初始流量、大面积心肌梗死、液体正平衡累计天数均与AKI 相关。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红细胞压积(OR1.24,95%CI:1.027~1.488;P=0.025)、ECMO治疗期间液体正平衡累计天数(OR2.23,95%CI:1.126~4.418;P=0.021)是ECMO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结论患者红细胞压积、ECMO治疗期间液体正平衡累计天数是接受ECMO患者发生AKI 的危险因素。

【总页数】5页(P8-12)【作者】熊文芳;姚岚;王辉;韩钱鹏;蒋沁娟【作者单位】岳阳市中心医院东茅岭院区重症监护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相关文献】1.体外膜肺氧合辅助过程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2.体外膜肺氧合期间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3.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辅助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连续5年的回顾性分析4.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5.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辅助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下肢并发症的防治及管理策略探讨

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下肢并发症的防治及管理策略探讨

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下肢并发症的防治及管理策略探讨610000摘要:目的:讨论在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的这段时间内,做好下肢并发症管理和防治的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20年7月这期间收治的30例开展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的患者,这类患者都具有循环衰竭的症状,对其下肢的远端灌注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使用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的30例患者中,其中有23例患者成功脱机(76.67%),2015到2017年期间有2例患者采用常规经股浅动脉放置远端灌注管;2017年到2020年期间从未使用过远端灌注管,之后又通过调整有无需要放置远端灌注管的有6例,这6例中最后有3例放置,3例未放置,最后经过远端灌注管治疗,患者的症状都得到改善。

结论: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是临床中急性循环衰竭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由循环衰竭而引发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具有重大影响,而使用V-A ECMO辅助治疗,并根据情况的不同加以使用远端灌注,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使其生命健康得到保证。

关键词: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下肢并发症;防治管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体外膜肺氧合已经逐渐被应用到临床呼吸衰竭和急性循环等疾病的治疗中,以其价格低、安全方便、有效的特点被广大呼吸衰竭患者所使用。

但也由于ECMO的治疗过程较为漫长,同时也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一旦并发症严重,将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减少并发症带来的影响,临床建立V-A ECMO辅助治疗,以期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本院选择2015年3月至2020年7月的30例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开展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7月的 30例经过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7~68岁,平均(49.01±11.72)岁,体质量49~73kg,平均(61.03±7.1)kg;30例都是股动静脉插管患者,中间有20例是瓣膜置换术后;有5例是主动脉夹层术后;有 3例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有1例是病毒性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肢体并发症10例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肢体并发症10例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肢体并发症10例分析胡金晓;龙村;黑飞龙;李景文;于坤【期刊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年(卷),期】2011(9)1【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mb complications on patients managed by peripheral veno - 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 V - A ECMO ). METHODS A total of 10 cases that occurred limb complications in 74 patients managed by peripheral V - A ECMO at Fuwai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04 to December 2009 were examin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74 patients were placed on peripheral V - A ECMO. Of these, 10 occurred limb complications. 9 had femoral cannulation. In these 9 patients distal limb were cannulated prophylactically a distal lower extremity artery at the time of initial ECMO cannulation. 1 had right axillary artery and right femoral vein cannulation without distal limb perfusion. In all these 10 patients, 3 ( including right axillary artery and right femoral vein cannulation ) had paleness, lower skin temperature and impalpable pulse of distal limbs were diagnosed ischemia. 7 had cyanosis and edema of the lower limb diagnosed venous stasis. 3 ischemia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giving heparin and narceine through distal perfusion cannulation or wean off ECMO in time if cardiac function was recovery. 7 yenous stasis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istal venous drainage, removal of venous thrombus byFogarty balloon catheter, fasciotomy and so on. CONCLUSION Lower temperature, edema, cyanosis, paleness and impalpable pulse are most important signs of limb complications. The annulations limbs should be observed carefully if any abnormal signs occur, relevant management was given in time. This will greatly decrease injury.%目的探讨成人心脏术后心功能不全采用周围血管插管,行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支持(V-A ECMO)发生肢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防治方法.方法收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自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成人心脏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采用周围血管插管(腋或者股动脉-股静脉)行V-A ECMO辅助,发生肢体并发症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74例患者采用周围血管插管进行V-A ECMO心功能支持,发生肢体并发症10例(13.5%).10例中男7例,女3例.右腋动脉-右股静脉插管1例;右股动脉-右股静脉插管9例.动脉插管方式:切开动脉插入插管,外置阻断带阻断动脉远端血流,远端肢体依靠自体侧支以及动脉管路侧孔分出远端供血管(直径3 mm)供血(其中右腋动脉插管病例未插远端供血管);静脉插管方式:右股静脉缝置荷包插管.其中7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插管侧下肢远端可见深紫色瘀斑、足趾甲床瘀血、小腿或足肿胀、皮肤散在水泡;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考虑为静脉回流不畅所致.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远端肢体散在浅紫色皮肤花斑,无肿胀,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甲床苍白,考虑为动脉供血不足引起.10例患者中2例因当时病情危重,虽出现肢体并发症,无法进行进一步有创处理,其中1例心功能稳定后肢体坏死,截肢出院,另外1例心功能稳定后撤除ECMO,准备处理坏死下肢时,患者死亡.1例经小腿切开减张痊愈.1例经肢端静脉引流、小腿切开减张、股动脉泵入肝素及罂粟碱、股静脉取栓等治疗后,右足底、大母趾、二趾、小趾仍留有黑色瘀斑出院继续治疗,结果无法追踪.1例患者下肢稍肿胀、肌力差,行股动脉取栓,未取出栓子,后转外院治疗,结果无法追踪.1例右腋动脉、右股静脉插管辅助患者辅助6 h后出现远端肢体缺血表现,于24 h内撤除ECMO痊愈.其余4例患者均早期死亡,死亡原因为心脏功能衰竭,无法预测患者存活下肢最终结果.结论插管相关肢体远端出现皮温低、肿胀、瘀斑、苍白、花斑、足背动脉搏动消失都是肢体并发症的早期体征,及时进行相关处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损伤.【总页数】4页(P6-8,31)【作者】胡金晓;龙村;黑飞龙;李景文;于坤【作者单位】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1【相关文献】1.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应用及并发症防范研究进展 [J], 周宁;鲍玫;王振全2.撤离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和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策略[J], 周飞虎;胡婕;薛超3.撤离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和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策略[J], 周飞虎;胡婕;薛超4.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介入时机对预后影响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介入时机对预后影响 [J], 余志辉;赵慧;温伟标;毛克江;强新华;周立新5.心搏骤停后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分析 [J], 席绍松;朱英;刁孟元;金光勇;陈嘉伊;胡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膜肺氧合致下肢缺血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妙莲;李建伟;徐雪影;李云;李斌飞;叶红雨;侯六生;杨婷
【期刊名称】《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021)005
【摘要】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成人心源性休克(CS)中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 ECMO 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导致下肢缺血损伤的可能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因传统药物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无效而行 ECMO 救治的成人 CS 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辅助前合并颅脑损伤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例排除在外,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下肢缺血将其分为缺血损伤组(n=9)与无缺血损伤组(n=49),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筛选出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入选的58例 ECMO 患者中,建立循环时间15-25 min,辅助时间132.5±89.2h,成功脱机35例(60.4%),康复出院26例(44.8%)。

与无下肢缺血损伤组比较,患者平
均年龄、糖尿病比例、心跳骤停比例、血乳酸水平以及 ECMO 辅助时间显著高于血运正常组(P<0.05),但心脏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血运正常组(P<0.05)。

组件插管口径、插管深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ECMO
是救治成人心源性休克的较有效手段,肢体远端缺血损伤可直接影响疗效,尽早识别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是降低肢体远端缺血发生率,提高 ECMO 辅助成功的关键。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eatment for adult cardiogenic shock (CS) with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and analyze on risk factors of limb ischemia injury after ECMO. Methods: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required veno-arterial ECMO after failure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counterpulsation therapy from July 2009 to July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were exclude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imb ischemia injury group(n=9) and not limb ischemia injury group(n=49) according to the ECMO weaning. The risk factors were found by using one-way ANOVA to determine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CMO weaning. Results: Fifty-eight patients were required veno-arterial ECMO. The time to establish access to the circulation was 15-25 minutes. The duration of ECMO was 132.5±89.2 hours. There were thirty-five patients could be successfully weaned from ECMO. Twenty-six patients survived to discharge. Compared with patients of not limb ischemia injury group, the average age of patients, the ratio of diabetes and cardiac arrest, levels of blood lactate and duration of ECMO were higher in limb ischemia injury (P<0.05). But ejection fraction of heart was lower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ize and the depth of intubation. Conclusion: ECMO is an effective mechanical assistant therapy for adult cardiogenic shock. Limb ischemia injury affected the curative effect. Early recognizing the risk factors and adopting effective measure can reduce the ratio of limb ischemia. It is the key to ECMO supporting successfully.
【总页数】3页(P500-502)
【作者】陈妙莲;李建伟;徐雪影;李云;李斌飞;叶红雨;侯六生;杨婷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28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临床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2.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3.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致下肢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控护理
4.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5.急诊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