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缺血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合集下载

应届2020毕业季护理综述论文题目大全

应届2020毕业季护理综述论文题目大全

护理综述论文题目大全护理综述是作者就有关护理问题阅读大量文献后,针对某一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的工作、现状和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整理、综合编写而成的文章,也叫文献综述。

以下是护理综述论文题目大全,供大家参考。

护理综述论文题目一:1、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进展2、下肢静脉性溃疡伤口护理研究进展3、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4、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及效果研究进展5、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进展6、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现状分析7、情志护理结合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8、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9、癌症病人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研究进展10、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进展11、重症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进展12、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13、基础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14、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研究进展1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16、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研究1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延续护理研究进展18、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综述)19、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综述)20、犬咬伤急诊护理进展21、基于循证的概括综述及其方法学简介22、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管理体会23、三腔喂养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24、1,2-戊二醇的合成及在个人护理品中的应用进展25、痔病辨证辨体质治疗与护理研究现状26、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进展27、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及研究进展28、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29、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30、流程再造理念在我国临床护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31、我国麻醉护理发展现状与展望32、护理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的研究进展33、联动式健康教育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护理的研究进展34、延续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研究35、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与预防护理研究进展36、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防治和护理的研究进展护理综述论文题目二:37、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致低氧血症的护理进展38、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39、护理不良事件的研究现状及对策40、舒适护理在小儿烧伤手术中的应用41、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常见护理难点及措施探讨42、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4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44、我国护理质量评价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45、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46、肝癌病人射波刀治疗后的中医膏方应用及护理现状47、高压氧治疗并发耳气压伤的护理研究进展48、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49、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50、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焦虑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51、新型管路固定夹在管路护理中的应用52、繁殖期母竹鼠和仔鼠的护理53、产后抑郁发病现状及预防性护理研究进展54、信息技术在结直肠癌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进展55、康复护理在我国社区慢病管理中的应用分析56、我国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研究现状及启示57、食管癌术后鼻部压疮防治与护理的研究进展58、我国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资质及培训现状59、国外老年人髋部骨折护理相关模式研究进展60、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61、双心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62、现代信息技术在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概况63、胃肠道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64、留置气管导管堵管技术的临床运用研究65、灾害护理能力及其评价工具研究进展66、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进展67、护士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68、跨文化护理理论的研究进展69、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综述70、移动健康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分析及对护理的启示71、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进展72、鼻咽癌放疗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护理综述论文题目三:73、社会网络分析在护理学中的应用进展74、护理人员灵性照护教育研究进展75、关键绩效指标在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进展76、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77、混合痔术后熏洗护理的进展78、舒适护理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79、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研究进展80、系统综述标准化病人在护理职业教育中的应用81、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82、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诊断的护理综述83、新生儿黄疸中西医预防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84、经桡动脉行PCI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护理进展85、国外早产儿连续护理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86、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87、糖尿病患者血糖黎明现象研究进展88、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89、肠造口粪水性皮炎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90、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91、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进展92、品管圈活动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93、急危重症护理职业防护中的危险因素与对策94、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治疗的护理研究新进展95、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手术室麻醉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96、临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与对策97、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和护理对策98、慢性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99、家庭护理现状和思考100、对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101、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进展102、医疗改革体制下全科护理的研究进展103、胃管液囊空肠导管肠内营养在术后胃瘫治疗中的护理进展104、品管圈在提升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105、触摸及其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106、手术室安全护理研究进展107、长期卧床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108、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现状护理综述论文题目四:109、肝病科护理带教存在的问题与带教方法研究进展110、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111、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应用的研究进展112、综合重症监护室非计划性气管拔管的研究进展11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手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及活动中的护理进展114、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的应用进展115、长期护理保险的家庭溢出效应研究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116、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117、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118、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栓塞的研究进展119、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手术室质量管理中的运用120、痴呆老人护理模式及照料资源的新进展121、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22、慢性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现状123、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进展综述124、基于分布式传感阵列的智能护理床系统研究125、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护理进展126、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127、奥马哈系统在我国护理领域中的应用进展128、癌症疼痛病人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129、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工具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研究进展130、人性照护理论在我国产后护理中的应用131、从管理角度看护理人员针刺伤的相关因素132、FOCUS-PDCA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133、脑卒中预防及护理的现状与展望134、PICC护理质量管理进展135、喉癌患者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现状136、影响乳房重建术后患者疼痛的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137、关节镜下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护理新进展138、Orem自护理论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139、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早期护理干预综述浅谈140、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综述141、对口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文献综述142、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慢性病护理中制定跨专业护理计划的范围综述143、我国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研究现状144、重症监护室管路滑脱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护理综述论文题目五:145、国内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模式研究综述146、湿疹的病因及护理现状综述147、精神科护理查房的新进展和体会148、小儿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进展149、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护理模式的运用现状及进展150、建立适合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综述151、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护理进展152、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153、中等职业院校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研究154、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的护理管理干预综述155、中医综合护理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干预进展156、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下的护理研究进展157、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护理研究综述158、护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进展159、高龄手术患者围术期相关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的综述160、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的预防及护理进展161、循证护理发展历史及教学效果评价研究162、护理同理心的概念及其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163、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癌性疼痛护理综述164、超声技术在重症护理领域中的应用进展165、胶质瘤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护理现状166、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现状及展望167、融合声纹识别的护理床语音控制系统研发168、预防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综述169、正压接头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进展170、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171、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理论基础的文献综述17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173、浅谈更年期综合症的中医护理174、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气道护理研究综述175、循证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展176、护理层级管理中层级划分的研究进展177、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综述178、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综述179、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综述180、基于时间-动作观察法的移动护理工作模式对比研究赠送:86个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论文题目参考1、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论行政主体3、行政组织法在行政法中的地位4、关于行政行为概念的探讨5、论行政行为的效力6、论行政立法7、关于行政立法程序的思考8、析行政许可标准和范围9、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改革10、行政处罚问题研究11、论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12、行政强制措施研究13、论行政强制执行14、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关系之探讨15、论行政程序原则和制度16、关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思考17、完善行政复议程序的设想18、论行政诉讼的功能19、关于行政诉讼范围的思考20、试析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21、行政判决之研究22、浅析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23、国家赔偿构成要件之研究24、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25、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26、论行政立法体制27、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功能28、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29、行政处罚程序研究30、论行政强制31、行政赔偿制度研究32、行政指导研究33、论行政许可34、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35、行政越权与滥用权力研究36、论中国司法审查制度37、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38、行政侵权责任探讨39、论显失公正行为40、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41、行政诉讼的撤销判决与变更判决42、行政判决、裁定的执行43、论行政法治原则44、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45、论行政立法以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地位46、论行政行为的条件与后果47、行政合同研究48、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49、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50、行政执法研究51、行政法上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52、论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53、中国加入WTO与行政法制改革54、论行政复议的范围与复议程序55、“双学位”的合法性探析56、媒体对食品安全监督作用的法律规范57、欧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及启示58、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路径59、行政罚款关乎执法公平正义60、试论公务员奖励规范的立法与完善61、兽药饲料监督执法文书制作问题的浅析62、浅析淘宝网络刷单中的“水军”现象63、行政决策的实质性正当程序之规制64、“报假警”行为的定性及其规制65、医疗纠纷行政调解:意义、问题及完善66、检察权的职能拓展与行政立法审查制度的完善67、建设食品药品监管法治政府部门的思考68、浅谈《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对招标工作的影响69、新闻评论监督司法的权利与限度70、论悔捐行为的无责理由、责任要件与风险防范71、论网规的软法属性72、我国大学规章制定权的法律规制研究73、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74、医事仲裁制度调查分析75、论开放社会中行政参与的合理界限76、论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77、刍议权力清单制度建设78、医患关系法律性质分析及纠纷应对策略研究79、个人低碳消费行政法义务确立的正当性检视80、论骨髓捐献者撤销权的行使边界81、中国网络安全形势及对策研究82、弱势群体公法保护视野下的社会帮扶问题83、中国宗法财产制度的道德性84、泔水饲喂畜禽违法现象的行政处罚难点85、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86、论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进展
维普资讯
医学综述 2 0 5月第 l 07年 3卷第 l O期
M dcl eai le M y2 , .3 . ei cpt a , a Q V 11, aR ut

75 ・ 7
干 细胞 移 植治 疗 下肢 缺血 性 疾病 的 临床 进展

生毛 细 血 管 , 改善 和 恢 复 下 肢 血流 , 到 治疗 下 肢缺 血 的 目的 。 达
善肢体 缺血 , 疑其 治疗 无
作 用 不 比搭 桥术 能 明显 增
关键词 : 下肢缺血性疾病; 动脉硬化 ; 干细胞 ; 移植
Cl ia r 鹤 o tm Cel i c lP 0 n fSe l sTrn pa aini sh ml saeo owe x rmi Z AO 昭 . Itr a s lntt o nIc e cDie s fL rE te t y H ( ne—
加患 肢 血流 的效 果 ; 于 但 细胞 移植 创伤 小 , 即使 失 败也不会 象搭桥失败那样
Ab ta t s h mi d s ae o o e xr mi s a s v l ie / tr ae ig h ma e l I h s c n u y t e sr c :lc e c i ̄ s flw re te t i e ee d sa y "  ̄ h e tn n u n h at n te 21 t e tr h. h s m el t n pa t in i n f emo ta v c dt h oo isa d h sa p id q ik yt l ia e a y. e s m el t c l r s ln a o s e o s d a e n lg e n a p l u c l ci c t r p Th t c is e s a t o h t n c e e o n l h e p se st ep tn i i ee t i n c p b h y a d c n d f r n a ei t l k n so su e s Auo s m e st n pa t — o s s oe t df r ni o a a i t a i e e t o a i d f is e c l . t—t c l r s l a h l a t a n i t n l t e a n

糖尿病下肢缺血后侧支血管新生能力受损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下肢缺血后侧支血管新生能力受损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下肢缺血后侧支血管新生能力受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邓显何延政施森周翔宇【关键词】糖尿病 ;侧支血管 ;血管新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独立于其他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外引起心脏病及周围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其所致的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是正常人的4倍。

糖尿病不仅使大血管病变而致严重缺血性疾病,而且同时伴有侧支血管形成能力严重受损。

一般来说,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其侧支形成足以代偿经阻塞动脉丧失的血流,但在糖尿病患者,因其侧支血管新生能力受损而使心肌、肢端、视网膜等严重缺血。

因而,罹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糖尿病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截肢率的五倍之多[1]。

目前关于糖尿病患者新生血管形成缺陷的原因尚无定论。

肢体缺血后,低氧和炎症是引起血管新生的主要刺激剂。

血管新生又分为血管形成、血管生成、动脉形成。

卵黄囊部位有一小群干细胞,经过增殖分化发育形成最原始的血管结构,这一过程称为血管形成。

在血管床的基础上,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出芽方式形成新生毛细血管网,此为血管生成[2]。

缺血组织周围的微小血管在缺血组织的刺激和细因子的作用下,形成有足够管腔直径的血管,这个过程称为动脉形成。

血管新生的主要过程为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的连接溶解,内皮细胞的迁移、黏附和再连接,最后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管腔。

糖尿病则可能对血管新生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导致侧支血管的建立不足。

本文将结合对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1 内皮功能紊乱2型糖尿病的基本代谢特征是高糖血症、胰岛素抵抗(Ir)、脂质代谢紊乱。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而内皮祖细胞(EPC)是一种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血管内皮祖细胞不仅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发生,也存在于成年机体的外周血和骨髓,在出生后的血管发育中起重要作用[3]。

DM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降低,内皮细胞 NOS活性下降,NO合成减少,NO活性下降,NO可以介导VEGF的血管生成作用。

中国成人经股动脉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防治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经股动脉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防治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家属教育
向家属普及疾病知识和护 理技能,提高家属的照护 能力。
康复期锻炼指导与随访安排
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随访安排
建立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随 访,了解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健康宣教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 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下肢缺血原因分析
01
动脉插管因素
VA-ECMO治疗时,动脉插管会阻断股动脉血流,导致下肢缺血。插管
的直径、插入深度、插管时间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下肢缺血的发生。
02 03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血管状况等因素也可能增加下肢缺血的风险。 例如,老年患者和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弹性较差,更容易发生下肢缺血 。
治疗相关因素
VA-ECMO治疗期间的抗凝治疗、血压控制等也可能影响下肢缺血的发 生。抗凝不足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下肢缺血;而血压控制不佳 则可能加重下肢缺血的症状。
下肢缺血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下肢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疼痛、感觉异常、皮肤苍白或发绀、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随着 缺血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下肢坏死、截肢等严重后果。
加强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建设
下肢缺血的防治需要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建设,未来需要加强相关学科 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下肢缺血的防治水平。
提高患者和公众的认知度
加强患者和公众对下肢缺血问题的认知度,促进他们积极参与防治工 作,也是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目的阐述
本共识旨在规范经股动脉VA-ECMO 治疗期间下肢缺血的防治策略,提高 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d s a e n a o e e v r d i g I s a s m p e s f n f e tv e h d f r s v r o ie s s a d c n n t r c i e b i g n . t i i l , a e a d e f c i e m t o o e e e l we i b rl m
ic m i s he a,b tma y p o lm ss i xs ,s c s t es c rt fse c l ta s ln a in, t e a e tc u n r b e tl e it u h a h e u iy o tm el r n pa t to l h r p u i
H o pial s t ,Fu n Uni e st , Sh ghai20 03 da v r iy an 0 2,Chi na)
[ bta t A src]
Th tm el h v l pedf rnit n a t i n ih sl rn wa oe t l y e se cl a emut l i ee t i ci t a d hg ef e e lp tn i i . s i f ao vy a t
Ree r h a v n e n b n ro se clsta s ln a in s a c d a csi o ema r w tm el r n p a tt 0
i h he a f lm b ic m i n t e t r py o i s he a
ZH AO n .FU e— uo △ Ya g W ig
(De a t n f h r ccSugey,S a g a h s s i l h n h i a tn n v riy, ’ p rme t o T o a i r r h n h i etHo p t ,S a g a oo g U ie s C a Ji t S a g ai 0 0 0 C ia;! p rme t f V sua u g r h n h 0 3 hn 2 De a t n a c lrS r e y,Z o gsa o hn h n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

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及饮食结构改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近年来随着介入新器材的不断面世和基因药物临床研究的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比例逐渐增加,患者的保肢率明显提高[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累及髂、股、胭动脉,目前随着TASC II共识文件的出现,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腔内介入治疗[2]。

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可重复、高效等优点,可显著降低其对患者机体的刺激,减少对机体创伤,安全性高。

随着对介入治疗方面的深入研究,其运用价值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腔内治疗;疗效;保肢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指由下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改变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肢体缺血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常为全身动脉硬化性病变在局部肢体的表现[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退行性病变,主要发生于大、中型动脉中,临床表现为纤维基质、细胞、脂质以及组织碎片异常沉积[4] ,动脉内膜或中层中出现增生过程的病理变化,而周围血管疾病中,绝大多数动脉的狭窄、闭塞或者动脉瘤是由动脉硬化造成的[5]。

主要病因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对于此类患者治疗的重点是改善肢体血供以改善缺血症状、提高保肢率及降低截止率。

近年来介入治疗因其微创、高效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6-7]。

在过去几年里,国内外学者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机制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尤以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研究最为突出,本文就国内外对该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分级及分类2007 年环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出台新的周围动脉疾病治疗指南(TASCⅡ)[8]。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关键词】干细胞移植;慢性下肢缺血;治疗;临床研究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58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699-02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皮肤内血管成形术及药物治疗。

然而对于下肢动脉流出道差,无动脉转流术适应证者,或体质差无法耐受搭桥手术者治疗办法则较少,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最终难以避免高平面截肢。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在多学科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下肢缺血的临床运用越来越深入[1]。

干细胞移植技术能够促使动脉缺血性肢体侧枝循环的建立,从而改善症状,降低截肢率或截肢段面,为此类疾病的患者带来希望。

1 基础与临床研究1.1 基础研究①提供细胞材料与成血管细胞因子:目前已经证实,体外细胞培养时多种骨髓源性干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或平滑肌细胞,细胞标记物显示植入体内的骨髓源性干细胞结合进缺血组织侧支动脉和毛细血管管壁内[2]。

这些结果提示干细胞可能作为细胞材料参与血管壁的组成。

②促进血管生成与动脉生成:前者是指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在原有的血管上以出芽的方式生长出新的血管;后者是指在原来没有血管系统的情况下,通过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和造血干细胞产生血流的新通道[3]。

1.2 临床研究 2002年tateishi yuyama等[4]首次报道了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2003年起谷涌泉等[5]首次报道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

虽然国内外研究报道的结果稍有差异,但多数报道临床效果较好,且目前暂未发现相关手术并发症,说明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安全、有效。

2 适应证与禁忌症国内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肢体缺血性疾病尚处于起步阶段,其适应症及禁忌症需经大病例、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根据目前报道,总结如下。

生理性缺血训练与缺血预适应的研究进展

生理性缺血训练与缺血预适应的研究进展
5 PIT的 作 用机 制 5.1 分 子 机制
尽 管 PIT治疗 机 制仍 不清 楚 ,但 已经证 实 了有 关 的理
论 。首 先 ,正常骨骼 肌的缺血运动提高 了循环 系统 VEGF结 合到病 理缺血部位 ,且 冠脉狭窄 4周后 能够诱导 VEGF在骨 骼肌 的远隔表达 ,其 次 ,除了在肌 肉中VEGF的合成 ,循环 系统 T细胞 和单核 细胞嘲来源 的VEGF也是另一个合成渠 道 。近期研 究表 明 PIT通过 能量代谢 ,细胞迁移 ,蛋 白质折 叠和生成 ,增强缺血心肌 的血 管生成 ” 。从逻辑上讲 ,VEGF 的远隔表达意味着潜在的远隔血管生成。
1366 WWW.rehabi.cor n.cn
中田庸复医学垡志 2ol8年,第33卷,第11期
以保护 残 留的心肌 和减 少梗 死面积[17-18]。Lu等” 在慢 性心 肌 缺血猪模 型 的第 一冠状动 脉钝缘支 植入球囊 进行动 物实 验 ,结果 表明高强度运动能促进心肌缺血猪冠 状动脉侧支循 环 的形 成 。但 高强 度 运动 是 心血 管 病患 者 的一 个 重要 风 险 ¨20】。
生 理 性 缺 血 训 练 (physiological ischemia training。 PIT),是指正常 的骨骼肌用止血带 加压或等长收缩引起生理 性缺血 ,通过触发细胞分子机制促进侧 支血管形成来保护远 隔缺 血 区 ,促进缺 血 区功能恢 复 。这是 一种新 型 、安 全 、有 效 、无创心血管 康复 的血管生 成方法 。缺 血预处理 (isch— emic preconditioning,IPC)指 在致死 性缺血 事件发 生前 。诱 导一 系列短暂性 缺血再灌 注。 目前 有一个 明确 的共识 ,1PC 在所有研究过 的物 种中有心肌保护作用 ,且 被认为是迄今为 止对心肌缺血再灌 注损 伤最 有保 护作用的干预措施 1。虽然 IPC已被广泛接受 ,但 PIT是一个新 的概念 ,即通 过运动训练 促进远 隔缺血部位侧 支循 环的形成 ,达 到长久保护 的作用 。 可能 会与 IPC混淆 ,二者具 有 相似 性 ,也 有许 多不 同之 处 。 本文将从二者概念及发 展 ,作用机制及 临床 研究 等多方面 阐 述 PIT的优 势 ,讨论 PIT与 IPC之 间的区别 。

下肢重症缺血治疗中血管区域概念运用进展

下肢重症缺血治疗中血管区域概念运用进展

文献综述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3-0251-02下肢重症缺血治疗中血管区域概念运用进展李喆,张纪蔚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关键词】血管区域;下肢重症缺血Keywords angiosome;critical limb ischemia1987年Taylor初次提出血管区域(angiosome)概念,即特定血管支配特定皮肤区域及皮下组织,并用于整形科的皮瓣移植。

近年来血管区域概念已扩展运用于评估下肢重症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术前情况、诊疗方法、远期预后。

本文就血管区域概念及其在CLI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1血管区域概念的发展历史早在1889年Carl Manchot首次通过大体解剖观察描述了全身皮肤的起源血管和分布范围,当时已有少数外科医生将其运用于整形科皮瓣设计。

1936年Michel Salmon通过对尸体采用氧化铅-明胶灌注显影技术重新评价Manchot的工作,更系统地展示皮肤内血管结构,且皮肤内显示血管的数量上和质量上优于Manchot的大体解剖观察。

1987年Taylor等通过向新鲜尸体及离体组织注入有色物质,结合解剖、放射学等方法,研究出人体表皮及表皮下深层组织的血供来自于三维立体的血管网,特定皮肤区域及皮下组织对应受到特定血管的支配(源血管),即为血管区域概念的起源。

1998年Taylor等[1]对下肢血供进行了为时2年的详细解剖学研究,通过对12条新鲜下肢标本的研究,描绘了下肢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膜的血供,并将受到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以及腓动脉血供的组织及其受支配的血管对应标记。

得出与上肢相同的结论,而且发现皮肤、骨、大多数肌肉组织由不只一支的源血管供应。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小腿前部及足背的皮瓣由单一的动脉供应。

此项研究对下肢缺血病变对应血管的靶向重建有重大的启示,从而深化了血管区域概念在下肢重症缺血治疗上应用的观点。

2021下肢重症缺血的血管区域性(Angiosome)治疗(全文)

2021下肢重症缺血的血管区域性(Angiosome)治疗(全文)

2021下肢重症缺血的血管区域性(Angiosome)治疗(全文)下肢重症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 ,CLI)是指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最具严重症状者,出现静息痛、溃疡、坏疽等,病变程度相当于Rutherford 4~6级或FontaineⅢ~Ⅳ期。

对于CLI,无论是介入治疗或外科旁路转流术,对挽救肢体至关重要。

Angiosome概念最初是由Taylor和Palmer于1987年提出,早期用于整形外科手术治疗;Angiosome概念表现为一个三维血管的“复合单位”,其对应区域为特定血管供应的相关组织和皮层,国内有学者译成“血管区域”。

Taylor和Palmer特别定义了小腿Angiosome概念通过开通特定的血管和侧支血管供应的Angiosome来帮助伤口或截肢残端愈合。

因此,应用Angiosome概念提高了保肢率、愈合率和截肢无病生存率。

胫前动脉:供应小腿前肌间隔区,远端汇入足背动脉,供应足背和足趾背面,与腓动脉及胫后动脉存在交通;腓动脉:供应小腿后外侧区域、外踝和足跟后外侧,并通过踝上侧支与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交通;胫后动脉:供应小腿及内踝区域,跟骨侧支供应足跟区域,远端汇入足底内侧、外侧弓,供应足底区域。

Angiosome概念就是当下肢缺血性溃疡,根据溃疡部位对应的血供区域进行选择性血管开通,达到溃疡愈合。

需要强调的是,合理和充分的血管重建以及理想的术后通畅率对下肢重症缺血的治疗至关重要。

在CLI患者行血管再通术时,如果病在膝下,闭在膝上,只要开通膝上血管,症状就能明显改善,不要强求开通膝下病变,带来不必要的并发症。

对于膝下CLI,尽可能通过直接血供(DR)来实现溃疡的早期愈合;对于无法进行直接血供开通者,间接血供(IR)亦能提高保肢率。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疗效观察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疗效观察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2例自愿接受自体PBSC移植的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均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50~600μg/d,皮下注射,行PBSC动员6d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

将干细胞悬液进行患侧肢体移植术,术后定期观察各项评估指标。

结果 2例患者疼痛缓解明显,感染得到控制,溃疡或足趾坏疽明显好转。

移植部位经血管造影显示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产生。

结论自体PBSC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PBSC 移植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糖尿病缺血性血管病多累及下肢,是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会导致溃疡、坏疽,有截肢的危险。

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PBSC)具有高度分化潜能,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有助新生血管形成。

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将自体PBSC移植到缺血的下肢肌肉或血管内,使其逐渐分化促血管再生,改善和恢复下肢血流。

我们观察了应用自体PBSC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患者2例,疗效显著。

1 材料与方法1.1器械与设备MCS+ED血细胞分离机及配套的一次性消耗器械,流式细胞计数仪及其配套试剂。

1.2病例选择移植前准备2例自愿接受自体PBSC移植的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彩超显示下肢动脉有血栓或粥样斑块形成),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患者进行动员,(rhG-csf)250~600μg/d(按5μg/kg计算),皮下注射, PBSC动员6d,6天后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

1.3干细胞的移植方法干细胞采集完毕,3h内行移植手术,对缺血肢体行静脉强化麻醉,按3.5cm×3.5cm间距,将干细胞悬液在患侧下肢肌肉注射,每个点1ml,足底按1cm×1cm间距注射,每个点0.5 ml。

下肢动脉疾病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下肢动脉疾病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果表 明 ,在校 ̄ E F r a mi n g h a m危险评分后 ,基线AB I <O . 9 的个 ( MWD)。因此 ,应在患 者戒烟和运 动治疗后仍有症 状时
体1 O 年病死 率 、心血管病 死率 和主要 冠状 动脉事 件明显 升 再考虑进行药物治疗。 高H ] 。基于阿司 匹林用 于冠状动脉疾病 一级预防 的安全性 证 动脉疾病 患者进行 一级 预防 ] 。
血性 症候 群 ,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急性肢体缺血 ,
改善 ,但有 降低 非致命 性卒 中和增加 非致命性 颅外 出血 的
其 首要致死原 因为 心肌梗 死 ( MI )和脑卒 中 ] 。因此 ,对下 趋势 。 肢动 脉疾病 患者应 当进 行积极 的抗栓 治疗 ,以预防血管事件 1 . 2 . 4华法林 比较 华法林+ 阿司 匹林『 保持 国际标准化 比率 和降低病死率 J 。本 文将 对下肢动 脉疾 病的预防 、间歇性 跛
中 国循证 心血 管 医学 杂 志2 Ol 3 年2 月第 5 卷第 l 期 Ch i n J E v i d Ba s e d Ca r d i o v a s c Me d , Fe b , 2 0 1 3 , Vo 1 . 5 , No . 1

‘ 9 3・
综述 ・
的研究进展予 以综述 。
1预 防
( I N R)为2 . 0—3 . 0 1 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 疗效 的me t a 分析结
行 和急性 肢体缺血 的治疗 以及介 入和外科 手术时的抗栓治疗 果表 明 ,两种方 法 的病死率 、非致命 性MI 和 非致命性 卒 中
发生率均无 统计学差异 ,但华 法林 + 阿 司匹林组 的主要出血
下肢动脉疾病抗 栓治疗研究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进展

参考文献:[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1-283.[2]陈中升,芦 军.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附98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6,8(13):20.[3]王立华,朱飞英,孙网保.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150例临床观察[J].蛇志,2007,19(2):150-151.[4]罗雪挺,胡有志,冯德勋.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J].血栓与止血学,2007,13(5):212-215.[5]赵季璇.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08,8(12):31-32.[6]韩 凌,陈金良,苗永国,等.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1):88-90.(收稿日期:2012-03-04)·综 述·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092088)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沈阳 110016通讯作者:王效增,E-mail:wxiaozeng@163.com都晓沫,王效增摘要:下肢缺血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药物治疗疗效甚微,且有些病人无法行血运重建治疗。

干细胞移植促进缺血下肢的血管新生,对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已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干细胞移植文章编号:1008-0074(2012)05-560-03中图分类号:R543.50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8-0074.2012.05.34 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甚至闭塞,主要包括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c,CLI),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bitterns,ASO),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 orBuerger′s diease)以及糖尿病足。

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机制及相关应用进展

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机制及相关应用进展

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机制及相关应用进展刘思稳1,贾中伟1,2,郭钊1,张祥祥1,罗茜31 山西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太原030012;2 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3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摘要: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是一项改良的Ilizarov技术,通过局部持久恒定的力学刺激,激发组织再生潜力,促使血管、骨骼、肌肉、神经及皮肤的稳定再生,有助于治疗循环障碍导致的一系列缺血性疾病。

TTT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可能的机制为:胫骨开窗减压与骨搬移骨块的弹性压力刺激;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平衡巨噬细胞极化并减轻炎症反应;启动跨皮质血管循环系统与干细胞动员。

TTT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纯TTT治疗,未来的TTT 治疗向微创化、个体化、简便化发展,针对于不同分级的糖尿病足将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胫骨横向骨搬移;Ilizarov技术;下肢缺血性疾病;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8.023中图分类号:R65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8-0091-05下肢缺血性疾病是指某些原因导致的下肢血供不足、动脉病变、组织失灌注、循环障碍的一系列疾病,主要包括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及糖尿病足(DF)等。

TAO是一类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炎,多涉及中、小、微血管及微循环。

ASO多由下肢动脉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多涉及大、中动脉。

DF为下肢血管病变和局部神经异常所致的踝关节以远端皮肤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涉及膝下中、小动脉,局部组织感染、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相互影响,阻碍DF治愈。

胫骨横向骨搬移(TTT)能够给组织提供稳定、缓慢、持续的机械应力牵拉,可刺激骨骼及其附着的血管、神经、肌肉、筋膜等组织的同步再生能力。

目前TTT已成为下肢缺血性疾病保肢体治疗的重要手术方案[1]。

重症下肢缺血外科治疗的选择

重症下肢缺血外科治疗的选择
行 手 术 转 流 。

二、 髂动脉疾病外科治疗 的选择 对于单侧髂 动脉 闭塞 的患者传 统的处理方 式是行股 股
转 流 , 别 是 病 变 累 及股 动脉 的时 候 。通 常认 为这 种 方 式 风 特

主 动 脉 病 变外 科 治 疗 的选 择
险低 , 围手术期病死 率仅为 0~ %。但 是 ,usl等 在最 5 Pr l e
D I 1 .9 9 j i n 1 0 —0 2 2 1 . 6 0 9 O :0 3 6 / s . 0 7 5 6 . 0 0 0 . 2 s

综述 ・
重 症下 肢 缺血 外科 治疗 的选 择
杨 燎 吴庆 华
[ 关键词 ] 再症 F 肢缺血 ; 内治疗 ;手术转流 ; 腔 血管外科手术 [ 中图分类号 ] R 4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6 (00 0 .3  ̄4 0 75 2 2 1 )652 0
经 出现静息痛 、 溃疡坏疽甚 至肢体丢失 等表现 。此 时, 肢体
单 纯 的 内科 治 疗 已无 法 达 到 治 疗 目 的 , 要 外 科 干 预 治 疗 。 需
目前血管外科对于重症下肢缺 血最 主要 的方法包 括腔 内治
疗 和 手 术转 流 。本 文 主 要 探 讨 的 内 容 是 腔 内治 疗 和 手 术 转 流 2者对 F 症 下肢 缺 血 治 疗 过 程 中所 起 的作 用 。 重
为, 只要 患 者能 耐 受 手术 , 仍应 以腋 股转 流 为先 。H r e et r z 等 总结其个人 经验得 出腋 股转流患 者住 院期 间病 死率约 为5 , % 5年保肢 率和生存率 分别在 7 % 和 3 % , 5 5 腋双股 和

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产 生 的大 量氧 自由基 不 能够 被静 脉 回流作 用 清除 。造成 组织 间隙 ,明显提 高组织 内的张力 。另 外 ,血 流 的恢复 能
微 血 管 内皮 细胞 的损 伤[1-4],对远端 组 织 的灌 注造成 了一 够 将 机体 的酸性 代 谢 产物 、氧 负 离子 、羟 基 自由基 等 有
l Ev工E 综述
H 工 N A H A L 7-4-4 工 N 口 U 吕 T 口 Y
DOI:10.16659 ̄.cnki.1672-5654.2017.01.192
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 的研究进 展
姜榆 ,乔彤 ,汤文 浩 1.东南 大学 医学 院 ,江苏 南京 210009;2.南 京大 学 医学 院附属 鼓楼 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8
Research Progress of Reperfusion Injury Treatment of Critical Limb Is-
chem ia
JIANG Yu1,QIA0 Ton ,TANG Wen—hao 1.Medical Schoo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0009 China;2.Affiliated Drum Tower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0008 China 【Abstract】Ise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s divided into two time periods of ischemic stage and reperfusion stage,and the related pathogenesis is not clear at present,but the oxidant stress is widely recognized at present,and the IRI injur y is

Wnt信号通路在下肢缺血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Wnt信号通路在下肢缺血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体 复合 物相 结 合 [ 6 ] 。在 Wn t 配 体 缺失 的情 况 下 , 经 典 Wn t途 径 下 游 效 应 器 B— c a t e n i n被 一 个 包 含 G S K 一 3的蛋 白复合 物 磷 酸 化 ,磷 酸 化 的 B — c a t e n i n 被 持续 降解从 而 阻止 它 的积聚 [ 7 ] 。在结合 Wn t 配体
段 。Wn t 信 号 途径 是 一条 高 度 保 守 的信 号 通 路 , 该
通路 调节 控制 着多 种生 命过 程 。近年来 的研 究 发现 Wn t 信 号 通 路 在 下 肢 缺 血 后 的恢 复 过 程 中起 着 十
分 重要 的作 用 , 为临 床治 疗 下 肢缺 血 性疾 病 开辟 了
后 发 现 了一 系列 Wn t 同源基 因[ 4 ] 。 研究表明, Wn t 信 号通 路 调节 控 制着 多 种 生命 过程 . 包括 生 物体 的生
长、 发育 、 疾病 等 。wn t 信号 通路像 其 他细胞 问信号 通 路 一样 , 也 是 由一 种分 泌 型 信 号蛋 白 、 跨 膜 的受
P A D)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外 周血 管疾 病是 动脉 粥样 硬 化、 糖 尿 病 等 疾病 的常 见 并 发 症 之 一 , 是 一 个 重要 的致 残 因 素 _ J ] , 目前 临床 上 缺 乏 十分 有 效 的治 疗 手
体 蛋 白及 复 杂 的细 胞 内多 种 蛋 白将 信 号 由细 胞 表 面传 至细 胞核 内 ] 。 目前认 为 wn t 信 号通路 主 要 由 以下 1 0种 蛋 白构 成 : Wn t 家 族分 泌 蛋 白 ( Wn t ) 、 特
新途 径 。
1 Wn t 信 号 通 路 概 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州医学院文献综述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现状的研究进展Study progress on Treatment oflower limb ischemia申请学位:学士学位院(系):药学院专业:药学姓名:张印龙学号:320142120153指导教师:王跃嗣(教授)二O 一六年三月二十日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2)1.前言 (3)2.分类 (3)2.1.1急性下肢缺血性疾病 (3)2.1.2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 (3)2.2 辅助手段 (4)2.2.1踝肱指数 (4)2.2.2 彩色多普勒超声 (4)2.2.3 CT 血管造影 (4)3.治疗手段 (5)3.1药物治疗 (5)3.2手术治疗 (5)3.3介入手术 (6)3.4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 (6)3.4结论 (7)4.展望 (8)参考文献 (8)致谢 (9)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现状的研究进展张印龙摘要:为了总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lower limb ischemia)的研究进展,通过CNKI、万方数据、维普资讯、CBM等数据资料的查找分析,结果:CNKI有相关文献2,323篇、万方数据有相关文献1,002篇、维普资讯有相关文献269篇、CBM 有相关文献248篇,排除标准:①综述、评论、摘要、会议论文、科技成果、短篇报道、报刊文章等常规一次文献。

②重复文献。

③不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

结论:目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方法很多,但都有具有许多缺点,未来的发展空间广阔。

关键词:下肢缺血性疾病、介入手术、联合治疗、细胞疗法Study progress on Treatment of lower limb ischemiaZhang Yinlong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reatment progress of lower limb ischemia and search through CNKI, WanFang Data, VIP information, CBM data analysis. Results: CNKI have related literature 2323, WanFang Data with related literature 1002, VIP information with relevant literature 269, CBM has related literature 248 papers. Exclusion criteria: repeated or old. Conclusion: many methods of lower limb ischemia in the treatment have many Shortcomings, but there are limitations and broad space fo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Keywords:lower limb ischemia、stem cells、Interventional operation、Combined therapy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疾病、心肌缺血/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中老年的多发病,而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不规律,青少年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也迅速增高。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其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在发病初期不易被患者发现,仅有轻微肢凉、麻、不适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缺乏特异性,后期出现重症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表现为持续两周或两周以上的严重静息痛、缺血性溃疡或坏死,威胁整个下肢机体,最终不得不截肢以挽救生命,对患者的身心、家庭经济和社会均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如何改善患肢血液流通,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是目前世界上的一个难题。

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试图寻找一种创伤小,能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办法治疗该类疾病,介入手术和细胞疗法成为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方向。

1分类临床上将下肢缺血性疾病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缺血性疾病和慢性缺血性疾病[1]。

急性下肢缺血性疾病(acute lower limb ischemia, ALI)是指人体下肢动脉因各种原因引起血管两边形成压力差,管腔狭窄或堵塞,出现下肢组织供血不足或灌注中断,循环障碍。

根据不同的分类性质,相继出现不同的分类标准,郭平凡[2]主要分为两大类:移植物阻塞和自体动脉阻塞两大类,前者原因主要包括血管重建或移植物内原位血栓形成、血栓脱落阻塞血管;后者主要在动脉栓塞、动脉硬化狭窄基础上血液的高凝状态致使正常动脉血栓形成、动脉发炎、动脉瘤及一些罕见疾病等出现。

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chronic lower limb ischemia)是指由于患者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因素诱导神经性、血管性病变及足部感染,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沉积于血管内膜下,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发炎,管腔内壁形成粥样斑块和钙化,管腔内可继而诱发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导致机体出现间歇性跋行、下肢静息痛、足部溃疡及坏疽等症状。

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obliterans,TAO)、多发性大动脉炎、糖尿病足等病症。

2 临床诊断2.1无创血管检查技术踝肱指数(ABI)是肢体的踝部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之比,正常情况下,ABI>l。

如果ABI<1,常提示下肢动脉存在狭窄闭塞性病变。

采用多普勒血流仪进行听诊测定,具有无痛苦无创伤、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是诊断下肢血管缺血性疾病有价值的辅助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动脉性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对于下肢缺血性疾病变患者,应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血管形态、内膜斑块位置和厚度等,并能测量大隐静脉直径,了解分支情况,为获取大隐静脉做准备,术后对怀疑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患者首选彩色超声检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

CT 血管造影(CTA)只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操作简便,可以任意角度、全方位、直接显示病变及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关系,并可以显示动脉壁钙化、附壁血栓的情况,精确提供狭窄的数据,可以为术前制定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方案的可靠依据,但对造影剂过敏者限用。

核磁共振血管显像(MRA)可以提供血管的解剖形态,同时可获得血流速度和方向等动力学指标,无需造影剂,是造影剂过敏者的首选。

但存在伪影较多,显示迂曲血管欠佳,对狭窄闭塞的评价准确性有待提高。

2.2有创血管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被认为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金标准,不但能显示血管狭窄部位、程度和侧枝循环,而且能显示近远端流入道和流出道情况,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同时进行介入治疗操作,对适应症和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现如今DSA一般主要用在介入手术中,不作为诊断手段使用。

3 治疗手段3.1药物治疗早在1970年,人们发现已酮可可碱可以降低血液粘滞度,增加血细胞的变形能力,有效地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动脉硬化病人的下肢缺血症状。

L-精氨酸不仅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还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消退。

据何明坤,何筱莹,黄知敏等[3]、张星光,刘福平,吕肖锋等[4]和张建,李建新,俞恒锡等[5]实验证明前列地尔在14天后显著提高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主要疗效指标中踝肱比值,缓解下肢缺血症状。

张丽玲[6]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可减轻下肢动脉硬化,且对肾脏影响较小。

张林[7]的实验证实大黄蛰虫丸(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蟅虫等十二味中药)够有效地促进缺血缺氧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的表达,进而促进缺血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改善肢体缺血的症状.刘惠洁[8]应用中药补阳还五汤(桃仁 9 克,红花 12 克,黄芪 120 克,当归 18 克,赤芍 15 克,川芎 15 克,地龙 15 克)水煎内服,日服2次,治疗 110 例肢体缺血性疾病的患者。

3.2手术治疗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仅适用于局性病变如髂动脉、股总动脉、浅股动脉、深股动脉分叉处病变,可免除人工血管异物反应,手术操作简单。

据文献[9]报告,术后15年的血管通畅率可达84.2%。

在施行内膜剥脱术时,只要注意内膜剥脱的深度和远端重要流出道的通畅程度,就可取得并发症少、失败率低、术后通畅率高的临床效果。

动脉旁路术适用主-髂动脉闭塞的血管重建,人造血管搭桥已是主髂动脉闭塞病变直接手术的标准方法。

预期人造血管5年通畅率约85%~90%;10年通畅率达到70%~75%[10]。

动脉切开取栓术自1963年Forgarty开创了下肢动脉取栓术以来,目前在下肢动脉栓塞或急性动脉血栓使用,肢体缺血时间过长,导致无氧代谢所产生的酸性代谢物等毒性物质通过血管回流,对心脏和肾产生严重的危害。

静脉动脉化手术简便易行,易导致血浆外渗,肢体肿胀,加重缺血,少有人开展。

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操作复杂,目前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冷感及静息痛消失或较术前明显减轻,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疗效较差,仅起到缓解作用,应用较少。

3.3介入治疗经皮腔内血管形成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用于腹主动脉末段、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初期治疗,临床成功率超过90%,局部短距离动脉狭窄的治疗基本达到100%。

可引起血管内膜撕裂和明显的管壁弹性回缩,常导致腔内再闭塞。

血管内支架:可明显提高髂动脉PTA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效改善与PTA 相关的血管内膜撕裂和弹性回缩。

血管腔内下溶栓:适用于伴动脉内血栓较新鲜的病例,但溶栓后通常还需进一步血管腔内治疗。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A):适用于骼、股、胭或胫前、后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多用于2周以上的下肢静息痛、溃疡、坏死[11]。

3.4 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好转且不适合传统手术及介入手术的患者,通过细胞疗法促进血管重生、生长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唯一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